⑴ 《道士下山》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我們在剛開始飛行的時候,在表演節目的時候,總喜歡唱這首歌:
副駕駛第一次去飛行,老機長有交代,飛機上的三號是老虎,遇見了千萬要躲開----。
這首歌曲改編自《女人是老虎》,表演現場有老機長更有我們喜歡窈窕淑女的三號,看著美女,我們副駕駛總是表演的中氣十足,唱得特別帶勁,唱著歌,眼睛看著下面笑盈盈的三號乘務員,一種情緒表達的感染力征服全場。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電影和歌曲很像,一部好的歌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辨識度,《牧馬人》楊坤還沒開口,大家就知道他要踩煙頭嘶喊了,電影也是如此,綢緞鋪一爆炸,我們就知道張藝謀導演又給我們宣灌他的色彩藝術。同理,《道士下山》,陳凱歌導演把控了自身的能力,協調好各方面優質資源,從配樂,攝影,剪輯,畫面張力,人物表達等很多方面,都給我們呈現出一部有強烈陳大導演烙印的優秀電影。而這樣一部「好看」的電影創內地晚場起片最高單日票房紀錄,也是理所應當。
其實回頭看看,陳導這么多年的幾部電影電影,雖然精品不多,但每一部電影比起《小時代》這樣惡燥成群的中國電影來說(假如《小時代》不算一部時裝片mtv也算一部電影的話)其他不說,陳凱歌導演,其實每一部都是用心去拍了。
倘若每一部電影都是認真製作的話,這就是一個導演最優秀的品質。
如果不是胡戈惡搞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開啟了全民吐槽,《無極》也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最爛電影,從另外一個角度,從觀賞性,故事性,和畫面的美輪美奐來說,《無極》和《道士下山》很像,一部電影,大家罵起來很簡單,但製作拍攝起來並拍出真正群眾的喜聞樂見還真得很難。可惜,心浮氣躁的陳導和我們一群中國導演每每拍電影都是要證明什麼,拍每一部票房都用力過猛,都要拚命表達,都要票房和藝術大贊,娛樂和口碑齊飛,都要象《霸王別姬》這樣的經典,確實有點勉為其難了。
但《道士下山》我認為是一部辨識度非常高的優秀的中國電影。
首先,在陳凱歌導演的調度下,《道士下山》的演員在電影中,表演光芒熠熠生輝,一眾演員也貢獻出「值得眾多北電中戲科班表演出生的演員反省思考」的優秀表演,電影中還是要說下王寶強的表演,雖然很多人並不喜歡他,但他身真誠飽滿獨特的表演氣質卻是我們中國男演員中最缺失的。我們大部分男性演員扮酷耍萌,但一個個表演的角色缺乏辨識度,而王寶強塑造的這個小道士,他賦予角色獨特性格的豐富性,層次感,在很長時間里,我們都會深刻記憶,這是演員也是導演的的功力。
不說范偉的從容慈祥;也不說郭富城演的周西宇那遺世獨立的冷峻氣質,不說王學圻和李雪健沒有故事演出故事的故弄玄虛,單說說著名花瓶林志玲,林的外形氣質很容易讓導演把她脫光了往屏幕上放當票房噱頭,很少有人關注她的演技。但在《道士下山》,林的幾段旗袍表演秀,都非常好的傳遞了表演素質,一顰一笑,一扭一捏,很好的表現出「師娘」對慾望的矛盾掙扎欲拒還迎欲罷不能的心理,雖然表演的時長不多,但表演的氣場還是很強的,能鎮得住范偉寶強,導演的表現也很贊,光線從旗袍下的模糊雙腿的曲線中透過來,就能讓人(男人)升騰出一種慾望,而小道士要在這慾望中,表達女人是對慾望的剋制,非常好的傳遞了劇情,這部電影,是林志玲女士在所有電影中最出色的一次的一次表現,沒有之一。
《道士下上》,電影的畫面感也是近期國產電影中最優秀的,幾個鏡頭畫面震撼堪稱經典,《道士下山》與其說是一個情慾片,還不如說是一個功夫片,而在功夫電影視覺的表現上,陳導演參照了《英雄》《一代宗師》《功夫》和《卧虎藏龍》的優點,在《道士下山》中做了非常的好的演示,一共七段功夫比試,每一段都有不同,無論大場面調度雨中比武街頭巷戰,或者小鏡頭處理水中葫蘆站立槍挑汽車,電影在眾多的武俠功夫片中讓人耳目一新,一個奇幻荒誕,華麗炫目的電影中民國武林的奇幻世界躍然於屏幕上,自《功夫》之後,這是最好的一部國產功夫片,雖然功夫的表現向神話片科幻片靠攏,但這是中國特色好吧?只有想不到,沒有拍不到,中國電影人也能做到。
電影中的台詞雖有雞湯的嫌疑,但很有特色,我非常喜歡「功大欺理,我的功比你大」,這一句,這句話會象功夫中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樣,成為武俠功夫片的台詞經典。
歌曲和電影都是藝術,藝術是一種感情的感染。《女人是老虎》歌曲里,女人代表人本能的慾望的渴求,而老虎代表人社會性的理智的抗拒,短短的一首歌,幾十個字,線索清晰,情節轉折,就能把慾望和抵制慾望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清清楚楚,但我們兩個小時的《道士下山》集中了最優秀資源的聲畫光影資源的電影能把慾望這個故事講清楚了嗎?
陳大導演電影的選材很好,我沒看過書的原著,但只看電影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講性情中人的故事,能把人吸引進電影院,一個不諳世事的男人遇到誘惑如何抵禦,這是典型的人物性格集中沖突的好萊塢橋段,故事講好了,全人類都共通,可惜導演編劇想要宣洩的情緒太猛,很多情節又難以取捨,故事沒講好,女人不吸引,老虎不可憎。老和尚不世俗,小和尚不可愛。
主人公下山後的無處安放的情緒並沒有在電影中轉折遞進,很難讓人產生共鳴。電影中對情慾的表現即讓人無法抗拒更不能暗生情愫,對功夫的渴望也沒有從好奇到迷戀到對正義到俠之大義情感上的遞進,導演又怕觀眾看不懂又怕觀眾罵他膚淺,主人公對男女之情男男之情中傻不愣登傻的讓人討厭,好萊塢最喜歡拍攝的場面,比如沉淪中找回自信這樣最基本的感情都沒有表現出來。沒有《功夫》中的升華,也沒有《卧虎藏龍》離的決絕。
電影感情的表述方法,添加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畫外音,故事情節里有強烈感情宣洩的直白,有中國文化里感情表達的含蓄,但都沒有怕好對不倫偷情的腹誹,拍好伯牙子期的纏綿,女性美好可愛被借腹生子道士還俗惡搞,江湖恩怨糾葛被師徒父子師門攪和割裂,前後故事生硬的斷裂成三塊,人物出場散場非常突兀,前後變成了兩三部電影,這是《道》這部電影最讓人詬病的地方。
《道士下山》,主人公應該是從來沒有接觸過世俗的道士(和尚)被這紅塵(老虎)紛擾,亂了性情,師傅教誨,自己認知,唱出喜歡這樣的主線索只維持了一小半,後半部分被色彩斑斕絢麗華美的功夫表演跑了題目,《道士下山》道士不見了,《女人是老虎》拍成了《武松倒拔垂楊柳》,陳凱歌導演這部《道士下山》離《功夫》和《卧虎藏龍》還是有把握上的差距,陳導演,您不服也不行。
陳凱歌導演和張藝謀導演一樣,患了畫面綜合症,對充滿美感的畫面過於迷戀,而忽視了人在視覺轉換中邏輯接受,一會從青城山的小路上走路,下一步就走到江南小鎮,一會還在周庄小橋前流連,再一抬頭就是杭州的三潭印月,你說這就是電影蒙太奇,我說,這是導演把握電影剪輯鏡頭的敗筆。
《女人是老虎》並不算一部經典的歌曲,但它朗朗上口,好聽易學,故事轉折,結局合理,簡單可愛,人物清晰,矛盾集中。這也是一部電影製作最應該學習的地方,陳導演如果能參展這首歌曲的標准,去用更簡單的心態去拍攝《道士下山》,我想它一定能超越《功夫》,成就陳導演的老外一個電影高峰。
瑕不掩瑜,我也可以負責任的說,《道士下山》是我2015年迄今為止看過的最好看的一部國產影片,雖然它離一部經典還有一步之遙。
電影打八分,推薦觀賞,推薦吐槽。
⑵ 劉洵扮演和尚張學友扮演道士是那部電影
你好,是倩女幽魂3之道道道,主演張學友,梁朝偉,王祖賢,劉洵,利智,1991年上映。希望可以幫到你。
⑶ 電影里為什麼只能成抓妖怪的為捉妖師,而不是道士和尚
因為道士和尚和抓妖怪沒關系,你可能會認為道士捉妖的,但人家最初的目的不是除妖降魔,人家的目的偏向長生不老,並且道士一般住在山上,也不可能每次及時下來降妖除魔,所以就有了捉妖師的職業
⑷ 問一部電影還是電視劇的名字
你說的是電視劇聊齋三,有好多個單元,你說的只是其中一個故事,叫做畫壁。。。。。。。
⑸ 林正英和午馬演的一部鬼片,講的是他們兩是冤家,一個是和尚一個是道士,比較搞笑,是什麼片子
是《僵屍叔叔》這部電影,不過其中並沒有林正英。
《僵屍叔叔》由寶禾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製作,洪金寶製作並監制,劉觀偉執導,陳友、錢嘉樂、午馬、李麗珍、元華、鍾發、元奎等人主演的僵屍靈幻片,影片於1988年12月22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影片講述偏僻山間,一僧一道比鄰而居。和尚隨和開朗,女徒菁菁玲瓏可愛,道士古板嚴厲,徒弟嘉樂卻鬼馬頑皮。性格不同的兩個師傅口角不斷,笑料頻出,最後齊心協力消滅僵屍的故事。
《僵屍叔叔》對抗當時向西方類型片借橋的《猛鬼差館》,體現了本土化的民俗傳奇,以前「寶禾」僵屍片中常見的搖鈴趕屍、師徒鬥趣,門派之別的惡作劇、茅山法術大斗清朝僵屍的等等橋段皆被《僵屍叔叔》照單全收,並且拍得趣味盎然、娛樂性十足。
(5)新電影和尚還是道士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
1、四目道長
為人刁鑽刻薄,經常與一休大師爭斗,但為人頗為正直,研習茅山道術,很有一代茅山大將的風范,同時富有幽默而搞笑的生活方式。
2、嘉樂
身手機靈,深得茅山道術真傳,與菁菁勇斗四隻僵屍,有些寡不敵眾,但也斬殺了兩只僵屍。喜歡菁菁,假裝得病需要菁菁照顧,卻被烏侍郎佔得便宜。
3、一休大師
慈悲為懷,即使對烏侍郎所變的僵屍,也不主張殺之。與道士互相作對,飯桌前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爭斗」。
⑹ 求一部電影,有關捉鬼的,主人公是一個和尚和一個道士。和尚好像是個白鬍子老頭,最後他們去鬼城殺鬼的
《僵死叔叔》就講的是一個和尚和道士,很搞笑的 順便給你推薦一部《僵死先生》
⑺ 林正英的電影道士和和尚抓鬼拖鞋是哪個
《僵屍叔叔》有一段是僵屍來停屍房偷襲和尚(午馬)和四目道長(陳友)的徒弟,在門前木板上抹了一層麥芽糖,結果僵屍從地下鑽出來沒走門,開門跑出去的時候道士和尚沖了進來和僵屍一起粘在麥芽糖上了,道士沒穿那種綁腿的鞋一蹦就出去了,和尚綁腿太長了著急拖不下來可逗了。
⑻ 林正英哪部電影有兩人塗了東西在地上把自己黏住了
《僵屍叔叔》
裡面沒有林正英,李麗珍跟錢嘉樂兩人塗麥芽糖在門口,僵屍從房裡地板跳上來,兩人要逃的時候被粘住了·
劇情簡介
版本一 偏僻山間,一僧一道比鄰而居。和尚(午馬 飾)隨和開朗,更有一女徒菁菁(李麗珍 飾)玲瓏可愛;道士(陳友 飾)古板嚴厲,而徒弟嘉樂(錢嘉樂 飾)卻鬼馬頑皮。性格不同的兩個師傅口角不斷,大斗其法,兩個冤家徒弟也搞笑連連,笑料頻出。
僵屍叔叔 劇照(20張)某天,一支奇異的喪葬隊伍路過此地,某邊疆皇族中屍毒死去,幻化成僵屍,千鶴道長及王子護送棺木上京。途中遭遇暴雨,棺木被雷劈開,僵屍破棺而出,大開殺戒。烏侍郎(元華 飾)攜王子僥幸逃命,但王子已中屍毒。和尚與道士命徒兒照看王子,兩人則沖入樹林尋找千鶴道長……
版本二 和尚與道士比鄰而居,因性格各異成為冤家。一位皇族因中屍毒死亡並變成僵屍,由王子及法師護送上京,以供皇帝親驗屍體。途中一雷電之夜,僵屍因中雷擊而成了精,棺材上的墨斗線因受雨水沖刷脫了色,也不能有效的起到阻止僵屍出棺的作用,法師雖盡了最大的努力,但由於這個僵屍已經成精變得更強了,還是未能將其降服,屍精當場殺死殺傷數人,王子及親隨僥幸逃離現場,到道士家求救。道士與和尚讓兩名徒弟留下小心應變,因為王子也已中了屍毒。他倆趕到現場,所有被殺死者均死不見屍,原來眾死屍已皆成僵屍,於是兩人連忙趕回家中,看到兩個徒弟被僵屍糾纏,原來親隨都成了僵屍,便與兩個徒弟一起消滅了眾僵屍。但是當晚屍精出現,4人又與屍精大戰一場,最後用毒讓僵屍毒斃而亡。
⑼ 誰知道梁朝偉,張學友,和王祖賢主演的電影,中梁朝偉演示一個和尚叫十方的電影,是什麼電影名字、
倩女幽魂3:道道道 中文名稱:倩女幽魂3:道道道
英文名稱:A.Chinese.Ghost.Story.3
別名:Una Historia China De Fantasmas 3
發行時間:1991年
◆導 演:徐克 Hark Tsui
◆演 員:張學友 Jacky Cheung .... Yin
Shun Lau .... Fongs Master
劉兆銘 Siu-Ming Lau .... Tree Devil
梁朝偉 Tony Leung Chiu Wai .... Fong
利智 Nina Li Chi .... Butterfly
王祖賢 Joey Wong .... Lotus
◆類 型:恐怖/動作/奇幻
◆片 長:105 分鍾
◆上 映:1991年
◆國 家:中國香港
◆語 言:普通話
◆簡 介:
內容:
小和尚十方隨師父白雲護送金佛,在蘭若寺遇到女鬼小卓與小蝶。十方放走小卓,但白雲卻被姥姥所擒。姥姥逼小卓嫁給黑山老妖,小卓向十方求助,十方掘出小卓骸骨逃出蘭若寺,並在劍俠燕赤霞的幫助下救出師父。在鬥法中燕與白雲合力消滅了姥姥,但此時黑山老妖用黑雲遮天,欲將其一網打盡。十方唯有化成佛祖金身,由小卓帶著飛上天空接太陽純陽之氣,藉以消滅老妖。
徐克與程小東合作的《倩女幽魂》,拍到第三集時作了一個相當大的變動,原來的書生張國榮與道士午馬退出演員陣容,改由梁朝偉飾演的十方和尚擔綱,張學友飾演的燕赤霞則以他的偶像命名,而原來的倩女王祖賢和姥姥劉兆銘則保留,加上性感的利智飾演冶艷女鬼。整部影片的商業設計意味太濃,失去了首集的人性筆觸和幽默感,但特技場面仍有可觀。
延伸:
(一)
香港影片《倩女幽魂》改編自清朝文人蒲松齡的小說集《聊齋志異》中的一節「聶小倩」。香港大導演李翰祥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曾拍攝過據此改編的影片《倩女幽魂》,而我們目前所看到的1986年王祖賢版的《倩女幽魂》則是70年代那部同名電影的翻拍版。
〈倩女幽魂〉系列共有三部,分別為《倩女幽魂》(又名〈神劍誅妖〉)、《倩女幽魂2人間道》(又名《亂世伏魔》)、《倩女幽魂3道道道》(又名《金佛喋血》),這三部影片均為徐克電影工作室出品,徐克監制,程小東導演。
首先我們來關注一下1986年版的《倩女幽魂》的故事內容。書生寧采臣夜宿蘭若寺,遇上艷女小倩,原來這小倩是被樹妖姥姥控制的靈魂,專門迷惑精壯男子代姥姥吸取陽氣。小倩見寧采臣心地善良不忍加害,後竟與他發生戀情。寧采臣欲救小倩脫離姥姥魔掌,便求助於俠義道士燕赤霞..
一段令人盪氣回腸的人鬼之戀,再加上當時最先進的電影特技,86年的《倩女幽魂》從影片內容到形式都達到了極致!作為徐克電影工作室的創業作,該片創造了當年香港電影票房的神話。同時也使得眾多片商羨慕不已,並由此掀起了爭拍古裝鬼片的熱潮,《畫中仙》《射日》《千年女妖》《陰陽法王》等鬼片紛紛出籠。但這些跟風之作無論在製作水準上,還是在票房成績上都不能與《倩女幽魂》相提並論。而《倩女幽魂》的創作者徐克、程小東也因該片實在太成功,而不敢貿然拍續集。其實在影視界,成功的影視劇拍續集是早有風氣的。象徐克電影工作室出品的《英雄本色》《黃飛鴻》《笑傲江湖》都拍了兩集以上的續集,但這些影片的續集都是第一集成功後馬上開拍續集,而《倩女幽魂》則是過了三年之後,才有拍續集的計劃。
(二)
我們看影視劇(小說也一樣)時,會注意到這么一個現象:影視劇續集通常很難在製作水準、票房成績上突破前作,但是這一現象卻很少發生在徐克身上(也許《蜀山傳》是個例外)。由他監制、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一炮走紅後,《英雄本色續集》的推出也絲毫不遜於第一集;《笑傲江湖》已成經典,但《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卻也堪稱絕唱;而由他導演的《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不僅票房比第一集高,更成為廣大影迷心中的最愛,並使他榮登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的寶座。
不過繼86年版《倩女幽魂》三年後,90年才開拍的《倩女幽魂2人間道》上映後的反響卻是褒貶不一。許多人認為該片在娛樂性(尤其是視覺效果上)自然比第一部要精彩得多,但在藝術性上則有些相形見絀。而這部《倩女幽魂2》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評價呢?也許我們看它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就清楚了。
《倩女幽魂2人間道》(又名《亂世伏魔》)的故事是第一集的延續,主線仍沿著主角寧采臣發展。故事發生於一個朝政混亂、民生困苦的朝代,寧采臣助小倩轉世,又與燕赤霞分手後,無辜被誣陷入獄。幸得通天博士諸葛卧龍相助,逃獄成功後來更與鬼馬道士知秋一葉因誤會以至相交,並投宿於一荒廢山莊。原來這山莊盡是忠義之士,在俠女傅青風及其妹傅月池的帶領下,准備營救他們被誣陷入獄的父親傅天仇。寧采臣發覺傅青風容貌酷似舊愛小倩,以為是小倩投胎,遂留下試探,怎料竟墮進一段三角戀愛中。將軍左千戶此時正押解傅天仇到山莊附近,其實左千戶也是一為愛國志士。他提議眾人求助於護法國師,豈料這國師實為妖精化身!寧采臣與傅青風幾經辛苦到蘭若寺尋得燕赤霞相助,正邪之間遂展開一場生死大戰...
有人說《倩女幽魂2》與第一集相比,多了打鬥,多了比法力,多了搞笑,然而卻忘了第一集被人津津樂道的人鬼之戀,正所謂捨本逐末,不知道觀眾的癢處在哪裡。但《倩女幽魂2》仍然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也許第一集給觀眾印象太深了,觀眾愛屋及烏,沖著第一集,才去看的第二集。
(三)
無論怎樣,《倩女幽魂2》在票房上是成功了。也正因為如此,91年《倩女幽魂3》的拍攝計劃也上馬了。1992年影片上映後,觀眾在驚嘆《倩女幽魂3》中那眩人的視覺特技之餘,對該片的種種惡評也時見報端。
其實人們對《倩女幽魂3》最大的不滿主要集中在該片與第一集故事的雷同上。演員方面也是如此,只不過由張國榮飾演的書生寧采臣換成了梁朝偉扮演的和尚十方;王祖賢還是女鬼,只不過名字由小倩改成了小卓;姥姥還是那個姥姥,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仍然是艷鬼王祖賢要替姥姥吸陽氣遇見書生(或和尚)心地善良不忍加害,和尚(或書生)最後救他投胎轉世。只是第三集故事講得更有趣,和尚跟鬼談戀愛比書生更離奇些,動作特技場面更離奇些罷了。而該片票房也能差強人意,自然還是因為觀眾對第一集的懷舊心理了。
(四)
對於《倩女幽魂》系列影片的演員來講,最大的受益者當屬王祖賢。她憑借這三集《倩女幽魂》成功地在港台娛樂圈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與張曼玉、鍾楚紅、關之琳並稱90年代初香港影壇「四大名旦」。王祖賢的女鬼形象可謂深入人心,但這也成了她最大的局限,《倩女幽魂》之後他雖也演了其他的一些角色,但人們記住的只是她的女鬼形象——或許還有《青蛇》中的白蛇。
《倩女幽魂》的男主角張國榮也應算是一位收益者。在拍此片之前,觀眾認同的只是他的歌手身份。雖然他也演出過《鼓手》等影片,但觀眾並不買帳,直到《倩女幽魂》之後,他才揚眉吐氣,影星身份終被認可。以後《阿飛正傳》《霸王別姬》《東邪西毒》等名片佳作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代演技派明星的代表人物。
另外,著名演員午馬也因在《倩女幽魂》中飾演道士燕赤霞而大受好評,並憑該片榮獲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同時燕赤霞也成為他從影30多年來的代表角色。而由香港老演員劉兆銘扮演的千年樹妖姥姥也非常精彩,他忽男忽女的腔調,猙獰狂笑的表情,都讓人過目難忘。
可以說,影片《倩女幽魂》系列的這三集的演員陣容、製作班底都是原班人馬:演員上,張國榮、午馬是前兩集的主演;王祖賢更是這一系列的靈魂人物;劉兆銘一、三集演樹妖姥姥,第二集演忠臣傅天仇;劉詢第二集演護法國師蜈蚣精,第三集演得道高僧白雲禪師;張學友第二集演的是昆侖學道士知秋一葉,第三集則變成了燕赤霞的徒弟——燕赤霞二代。編導上,徐克是這一系列的編劇兼監制,程小東是三集的導演兼動作指導。
另外提到《倩女幽魂》系列的電影音樂就不能不說到黃沾。黃沾和徐克的合作由來已久,《笑傲江湖》《黃飛鴻》的電影音樂都堪稱經典!而他與另一位音樂人戴樂民為《倩女幽魂》創作的電影音樂既有黃鍾大呂威武豪邁之氣,又具小橋流水潺潺細流之音,真可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五)
我個人認為,《倩女幽魂》系列延續了徐克一貫的借古喻今、「舊瓶裝新酒」的特色。三集《倩女幽魂》所處的時代都是朝政混亂、民生困苦的時代,人與人之間都是赤裸裸的利益關系,唯有幾位主人公滿懷理想、充滿熱情及正義感。但他們卻反而被別人斥為不切實際、傻里傻氣!而在這一系列影片中貫穿的或者說是一直在思考的關於「道」的問題也頗具現實意義,道,道德。有一個規范么?聖賢有道,盜亦有道,黑道白道,陰道陽道,到底什麼才是「人間道」呢?
我們前面已提過,《倩女幽魂》是改編自《聊齋志異》中的一節「聶小倩」。原著中寧采臣與小倩的愛情並沒有詳細的描寫,兩人之間也沒有什麼曲折復雜有趣的試探過程。小倩從一開始就有意請寧采臣幫忙,並且最後小倩並沒有投胎轉世,而是做了寧采臣的妾。但在影片《倩女幽魂》中兩人的愛情傳奇則被編導演繹得盪氣回、腸酣暢淋漓,小倩開始想害寧采臣,卻被他的善良單純所感動,由此萌生了愛意。而寧采臣開始也不知道小倩是鬼,待知道後心裡也是很恐懼,有些不能接受。不過最後愛情戰勝了人鬼界限,於是一場動人心弦的「人鬼情未了」上演了...
(六)
也許是徐克對《倩女幽魂》的情結實在太深,他又於1996年推出了與日本合作的動畫片《小倩》。影片融合了電影《倩女幽魂》系列的故事精華,製作精良,畫面精緻,更匯集了羅大佑、洪金寶、張艾嘉、黃沾、袁詠儀、楊采妮、吳奇隆、蘇有朋、鄭中基、陳小春、陳慧琳、林海峰、葛民輝、劉若英等眾多明星為該片配音,徐克本人還親自出馬為片中一條叫金堅的小狗配音。該片一出,好評如潮,有人甚至將《小倩》評為香港目前為止最好的動畫片!
這兩年,香港還排演了舞台劇《倩女幽魂》,台灣也打算拍攝電視劇版《倩女幽魂》,看來在一段時間里,有關《倩女幽魂》的熱潮還會持續下去。
影片簡介
1、亂世。
徐克似乎有一種「亂世情結」,所謂亂世出英雄,他的很多影片,故事背景都是天下大亂,黑白混淆,所以英雄輩出。《倩女幽魂》中沒有什麼大英雄,但也將故事發生的背景設定為朝綱混亂,次序崩潰,盜賊蜂起,人命被棄如草芥的時代。這在前作《倩女幽魂之人間道》中尤其明顯,而《道道道》同樣開場也是雞鳴狗盜,殺人越貨一派景象。這樣,同陰間的恐怖形成明顯對應的,是人間的黑暗。正是陰陽的互動與相互映襯,給觀眾的心靈塗上了大面積的黑暗底色,英雄才尤其高大,愛情才尤其可貴。「道」才尤其值得去探求與深思。
2、亂世中的和尚。
在亂世中,和尚或許本身就是一個另類。以強力爭逐天下者尚不足以保全自身,何況和尚以慈悲為懷。但在天下大亂的時代,「柔弱勝剛強」或許本來就是一條生存之道,和尚不懂人倫事理,反而省卻很多煩惱。何況和尚會念經,妖魔鬼怪也會有所顧忌。一個傻頭傻腦的和尚梁朝偉遇到俏皮女鬼王祖賢,該是一種什麼滋味?
3、亂世中的和尚與女鬼。
王祖賢的女鬼,雖然從總體上看都是些無法保護和主宰自身命運的弱女子,但個性也是千奇百怪,有的溫柔沉靜,有的俏皮熱情。這個女鬼小卓就是那種俏皮熱情的。所以與前作相比,《道道道》增添了不少喜劇色彩。盡管王祖賢使出千嬌百媚的招數,挑逗一個未經世事的小十方和尚梁朝偉,這和尚卻偏偏是心動意不動,意動欲不動,最後是欲動手不動,反正也算是「抵擋」住了祖賢的誘惑,對得起師傅的教誨。也怪小卓法力太弱,十方一念經,她就一點辦法也沒有,而十方嘴下一留情,她便就也起了善念,雖然和小和尚打情罵俏,卻再沒有害他的意思,誰知道她對這和尚有沒有動心?看看後來小卓看十方時的眼神吧。但這樣,卻如何回去向姥姥交差呢?
4、姥姥與師傅。天道、魔道、與人道。
其實片中終極的對立,還是千年樹妖姥姥和十方師傅之間的魔道與天道的對立。陰間與陽間同樣是等級森嚴,這個姥姥便是陰間的專制暴君,不但吃人,還壓迫鬼。所以一切正道的力量,便都成了對抗她的力量,包括小卓,正所謂「大刀向姥姥的頭上砍去」。而這個師傅則是正道力量的代表,同大鬍子燕赤霞相比,少了幾分個性,純粹是正氣凜然。至於小卓、十方之間雖然是人鬼之間的關系,其實還是求人道,既背魔道,也不求與天道同歸,小倩和小卓總是要投胎,走的就是人道路線。這里的人道也很簡單,就是符合人性的生活。雖然小卓沒有說要自由戀愛,十方也沒有說不再當他的和尚。
5、還有一個「燕赤霞」。
說來說去,我差點把燕赤霞給忘了。此燕赤霞可不是前作中由午馬飾演的那個法力高強的邋遢道士,而是張學友這個粗通一點五行之術又有一身好武藝的江湖俠客。當然說俠客也許抬舉了他,騙子和高利貸才是他的真實職業,而好色更是他的一大特點。當然,他的內心深處還有那麼一點點善念和俠義之氣。何以見得?君不見,他為十方奪回金佛而漫天要價,還時時不忘催債,但一見到利智和王祖賢,錢的事情就可以先緩一緩。特別是在看見祖賢之後,他更是失魂落魄,一個十方與小卓親熱是不欲為而不得不為,他是想著小卓欲為而不得為之。當然在最後,他還是表現出了一點「俠客」本色,在關鍵時刻沒有出賣朋友,並在對姥姥的「殲滅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6、陽光,一種終極武器?
《倩女幽魂》系列中的妖魔,力量都非常強大,第一部完全是依靠近身肉搏,才得以從鬼界逃出,第二部是靠靈肉分離將妖怪消滅,但正道一方付出了巨大犧牲。而在第三部中,則是依靠小卓冒著「生命危險」托十方上天化身金佛,破除黑山老妖的蔽日法術,在陽光的照耀之下,一切邪魔鬼怪灰飛煙滅。可以說,在對魔道的斗爭中,還是第三部的勝利最為徹底。這一切都是陽光的力量,無怪乎人們總是將正邪之爭比作光明與黑暗之爭,呵呵。
7、蘭若寺與絕艷女鬼,一種永恆的意象。
對於人們來說,蘭若寺或許充滿矛盾,這里有絕艷的溫柔女鬼,但同樣也是屍骨累累,陰森恐怖,如夢如幻,充滿了詭異的氣氛。《道道道》以蘭若寺為故事發生地,再次強化了這一意象。而最成功的女鬼扮演者無疑是王祖賢,過去人們心中的女鬼都是青面獠牙,有一副嚇人的長舌頭,但這個女鬼的美麗卻遠勝於凡間的女子,讓人不由得對其產生無限的愛憐與幻想。蘭若寺與小倩,這其中又有多少意淫的成分呢?而我不過是想觸摸到她的腳跟與裙袂罷了。
8、其他。
《倩女幽魂之 道道道》是一部純粹的商業電影,因為前兩部其實已經把故事講完了,這是一個新的故事。《道道道》的幽默與搞笑成分比前兩部都要多,觀眾觀影時少了幾分緊張感,卻多了幾分輕松,可以笑著看到這故事的結局。《道道道》也有解構的意味,正邪雖然對立,但沒有前兩部那樣明顯,不再有感人肺腑的生死之戀,倒多了一些插科打諢和打情罵俏,在這時其實已經不再有愛情。可以說,《道道道》是一部風格與前作明顯不同的電影,有自己的新意,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續貂之嫌。
和前作一樣,《道道道》也運用了大量的特技和聲光效果,為人們展現了視覺上的奇觀,即使在今天看來也值得稱道。《道道道》在技術和製作上基本保持了前作的水準,同《人間道》一樣,《道道道》在票房上也取得了成功。但對很多人來講,記憶遠沒有《倩女幽魂》首部深刻。提到《倩女幽魂》,人們自然的反應是想起第一部,是聶小倩和寧采臣,而不是十方和小卓。但作為一個經典系列的一部分,《道道道》是不會被人們遺忘的,事實上,很多人也非常喜歡《道道道》,惟獨喜歡《人間道》的卻是不多,這或許與《道道道》自身的獨立特色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