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搞笑高清 > 老電影塔山阻擊戰電影高清

老電影塔山阻擊戰電影高清

發布時間:2023-01-15 22:01:30

『壹』 當董存瑞舉著炸葯包炸碉堡那一剎那 他當時心裡是怎麼樣的

1954年電影《董存瑞》的導演郭維在2006年7月出版的《大眾電影》第8期發表了題為《〈董存瑞〉:「真實」創造的經典》的訪問記,84歲的郭維在文章中強調:「沒有人親眼看見董存瑞托起炸葯包的情景。」幾天後,8月19日,在央視電視專題片《電影傳奇——董存瑞》中,接受訪問的郭維證明「董存瑞的英勇獻身」是事後推測出來的:「以後怎麼知道、確定他(董存瑞)是托著炸葯包炸的呢?最後有人建議挖這個橋底下。結果最後挖到一定深度的時候,挖出一個襪底來,就是董存瑞媳婦給董存瑞縫的。班裡的同志都知道,這是董存瑞的襪底。這么確定這是董存瑞……」

郭維的爆料引起「董存瑞生前戰友」和親屬的強烈不滿,並且提出訴訟。並根據當年董存瑞所在部隊司令的回憶錄等幾本著作證實炸碉堡的真實性。

有人認為冀察熱遼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程子華是因「發現董存瑞有功」而不斷晉升,但官方記錄程子華的升遷來自於指揮了塔山阻擊戰,勝利地保證了東北野戰軍主力攻克錦州的作戰,以及參與了和平解放北平。他於1978年任民政部部長後,為了照顧烈士的親屬,將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也調到了民政部。所以導致有人認為,所謂董存瑞生前戰友、部隊和相關單位(如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園、隆化中學等),皆因害怕董存瑞英雄事跡有假降低紀念規格而失去既得利益。

『貳』 懇求塔山阻擊戰老電影 不要電視劇要老電影!哪位大仙能回答 謝謝

狙擊生死線

『叄』 金星獎的獲獎名單

獎項獲獎作品連續劇一等獎空缺二等獎《藍色國門》(海軍)
《紅翼》(空軍) 三等獎空缺單本劇一等獎空缺二等獎《英雄狂想曲》(南京軍區)
《女兵連的第一個男家屬》(總政話劇團) 三等獎《士兵》(濟南軍區)
《天女》(空軍) 優秀短劇小品獎《列車北去》(解放軍藝術學院)
《黃昏曲》(總政離休幹部藝術團影視部)
《遠去的秋天》(新疆軍區)
《九個人哪》(解放軍藝術學院)
《山路》(總政話劇團)
《神槍揚威》(廣州軍區) 特別獎《血沃中原》(海軍)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連續劇一等獎空缺二等獎《永恆的沉默》(第二炮兵)三等獎空缺單本劇一等獎《熱血》(海軍)二等獎《風雪大突擊》(沈陽軍區)三等獎《戈壁灘來的士兵》(蘭州軍區)
《證人》(總政話劇團)
《退妻》(成都軍區)
《兵回頭》(廣州軍區) 特別獎《國魂》(民政部、總政治部、中央電視台聯合攝制,海軍電視藝術中心承拍)優秀編劇空缺優秀導演賈鋼 黃厚德《永恆的沉默》優秀攝像董鐵漢《風雪大突擊》優秀表演空缺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連續劇一等獎《張培英》(北京軍區、總後勤部、軍事醫學科學院)二等獎《天梯歌侶》(空軍)
《今夜月正圓》(總政話劇團)
《為導彈築巢的人》(第二炮兵) 三等獎《鬍子將軍孫毅》(總參)
《我們當過兵》(空軍)
《不惑之年》(海軍) 特別獎《開天人》(空軍)
《南沙的鷹》(廣州軍區) 單本劇一等獎空缺二等獎《我們這樣告別》(蘭州軍區)
《天邊有群男子漢》(海軍) 三等獎《播種太陽》(濟南軍區)
《無雪的冬天》(南京軍區)
《軍中驕子》(沈陽軍區) 特別獎《基石》(山西省軍區)短劇小品一等獎空缺二等獎《月牙泉》(蘭州軍區)三等獎《路向天盡頭》(濟南軍區)優秀編劇李東才《天梯歌侶》優秀導演李禹龍《今夜月正圓》優秀攝像徐建生《張培英》優秀表演陶玉玲《張培英》
金鑫《今夜月正圓》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長篇連續劇一等獎《少年特工》(濟南軍區)二等獎《豫東之戰》(南京軍區)三等獎《藍天佳麗》(八一電影製片廠)中篇連續劇一等獎《姊妹坡》(第二炮兵)二等獎《編外監察官》(總後)
《特殊軍營》(空軍)
《神聖的軍旗》(總參)
《闖海人》(沈陽軍區) 三等獎《擁抱太陽》(北京軍區)
《竹樓情》(成都軍區)
《風雨大押解》(武警)
《等待明天》(廣州軍區) 單本劇一等獎《一個姑娘三個兵》(蘭州軍區)二等獎《熱鬧谷》(第二炮兵)
《韶山情》(海軍)
《孝子》(海軍) 三等獎《人和居》(八一電影製片廠)
《山那邊的太陽》(蘭州軍區)
《雲路迢迢》(空軍)
《國碑》(成都軍區) 短劇小品一等獎空缺二等獎《酒仙之後》(總政歌舞團)
《黃三角》(解放軍藝術學院) 三等獎《避雨》(第二炮兵)優秀編劇《姊妹坡》的編劇優秀導演鄭方南《少年特工》優秀攝像《風雨大押解》的攝像優秀表演李炎《編外監察官》
馮國慶《神聖的軍旗》
王瑞虹《姊妹坡》
王戀英《神聖的軍旗》 特別獎《迷彩世界紅綠燈》(總政宣傳部)
《磐石》(全國雙擁辦、民政部、中央電視台、總政治部聯合攝制,空軍電視藝術中心承拍)
《中華之門》(總政話劇團、公安部邊防局、中央電視台軍事部)
《長城在我心中》(總參動員部、總政群工部聯合攝制,海軍電視藝術中心承拍)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長篇連續劇一等獎《潮起潮落》(海軍)
《雪震》(成都軍區) 二等獎空缺三等獎《黑水洋》(南京軍區)中篇連續劇一等獎《天路》(總後)
《士兵今年十八九》(沈陽軍區) 二等獎《風雨情》(八一電影製片廠)三等獎《心旅》(第二炮兵)
《情系老君山》(總政話劇團)
《情壯海涯》(總參) 短篇電視劇一等獎空缺二等獎《遙遠的都市》(總政歌劇團)
《梁士英》(八一電影製片廠)
《張光曙醫生》(濟南軍區) 三等獎《上尉的假日》(總政歌舞團)
《天路魂》(蘭州軍區) 提名獎《時代之星――徐洪剛》(濟南軍區)優秀兒童電視劇《藍色的嚮往》(海軍)
《小兵舞曲》(廣州軍區、解放軍藝術學院) 優秀編劇周振天、崔京生《潮起潮落》
舒崇福、都愛國《雪震》 優秀導演空缺優秀攝像盧學平《喇叭聲咽》優秀演員儲智博《潮起潮落》
劉藝《風雨情》 優秀照明夏豐富《風雨情》優秀剪輯苗文成《潮起潮落》優秀美工(含化服道)陳瑪瑛、陳林《雪震》
蔡衛東、張振國《風雨情》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長篇連續劇一等獎空缺二等獎《迷彩天兵》(空軍)三等獎《深山熱土》(第二炮兵)
《布依女》(沈陽軍區) 中篇連續劇一等獎《蒙山之子》(濟南軍區)二等獎《七戰七捷》(南京軍區)
《黃土嶺1939》(北京軍區) 三等獎《特區女子軍樂隊》(廣州軍區)
《追日部族》(空軍) 特別獎《我們》(武警)短篇連續劇一等獎《兩個姑娘兩個兵》(總政話劇團)二等獎《嫂子》(廣州軍區)
《愛情急行軍》(總政歌舞團)
《下海的日子》(海軍) 三等獎《在雪線上》(新疆軍區)
《永遠十環》(北京軍區)
《新婚樓記事》(總政歌劇團)
《軍校畢業生》(總參) 優秀兒童電視劇《虎斑貝》(海軍)優秀編劇朱振凱《下海的日子》優秀導演空缺優秀攝像楊虎《在雪線上》優秀演員焦建成《在雪線上》優秀美工戴延年《追日部族》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長篇連續劇一等獎二等獎《預備軍官》(蘭州軍區)
《長征歲月》(總政話劇團) 三等獎《血戰萬源》(八一電影製片廠)中篇連續劇一等獎《大漠豐碑》(北京軍區)
《大渡橋橫鐵索寒》(成都軍區) 二等獎《青山巍巍》(第二炮兵)
《坐標》(總政話劇團) 三等獎《牧雲的男人》(海軍)
《金海岸》(武警)
《我心中的故事》(沈陽軍區) 短篇連續劇一等獎二等獎《夏天的故事》(總後、解放軍藝術學院、南京軍區)
《太陽·女神》(空軍、總政歌劇團)
《愛心無價》(海軍) 三等獎《王參謀的雙休日》(濟南軍區)
《國旗之子》(武警)
《大校風范》(空軍)
《榮譽·至高無上》(南京軍區) 優秀兒童電視劇《伊木河的小老兵》(北京軍區)
《嘟嘟的故事》(空軍) 電視小品三等獎《位置》(廣州軍區)優秀編劇閆連科、賈鋼《青山巍巍》優秀導演寧海強《大漠豐碑》優秀攝像安戰軍《伊木河的小老兵》優秀美工賈克《大漠豐碑》優秀演員馮國慶《大漠豐碑》
王麗雲《愛心無價》 優秀剪輯袁達婭《大渡橋橫鐵索寒》優秀音樂朱嘉禾《青山巍巍》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長篇連續劇一等獎《和平年代》(廣州軍區)
《紅十字方隊》(總後) 二等獎空缺三等獎《四保臨江》(海軍)中篇連續劇一等獎《驅逐艦艦長》(海軍)
《英雄孟良崮》(南京軍區) 二等獎《有這么一群兵》(第二炮兵)
《雪太陽》(沈陽軍區)
《相約在八一》(濟南軍區)
《塔山阻擊戰》(廣州軍區) 三等獎《朱德軍長》(南京軍區、蘭州軍區)
《尉官二十剛出頭》(沈陽軍區)
《劉金魚的故事》(總政歌劇團) 短篇連續劇一等獎《情感的守望》(武警)二等獎《軍中廚星》(沈陽軍區)
《三個姑娘一個兵》(總政歌劇團) 三等獎《西線鐵騎兵》(蘭州軍區)
《傳令三軍》(總參)
《女中尉歷險記》(總政歌舞團) 優秀兒童電視劇《媽媽今晚去遠航》(總政話劇團)
《艦長的女兒》(海軍) 優秀編劇張波、趙琪、何繼青、文新國《和平年代》
馬繼紅、高軍《紅十字方隊》 優秀導演陳勝利《情感的守望》
石偉《英雄孟良崮》 優秀攝像董亞春《英雄孟良崮》優秀表演趙曉明《雪太陽》飾演韓寶陽
翟萬臣《英雄孟良崮》飾演張靈甫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長篇連續劇一等獎空缺二等獎《少奇同志》(海軍)
《虎踞鍾山》(南京軍區) 三等獎《兵家紀事》(第二炮兵)中篇連續劇一等獎《昆侖女神》(蘭州軍區)
《濟南戰役》(濟南軍區) 二等獎《笑傲蒼穹》(空軍)三等獎《飛兵襄陽》(八一電影製片廠)
《彭德懷熱血湘鄂贛》(第二炮兵) 短篇連續劇一等獎《小哨所》(第二炮兵)
《小鎮女部長》(沈陽軍區) 二等獎《女兵甘甜》(南京軍區)
《二丫來隊》(總政話劇團) 三等獎《熱血長城》(廣州軍區)
《洪峰搶險》(空軍、總政歌劇團)
《草地之光》(八一電影製片廠、總政話劇團)
《決戰九江》(南京軍區)
《夫妻哨》(第二炮兵) 優秀兒童電視劇《光娃》(成都軍區)特別獎《藝校初春》(海軍)優秀編劇江深《虎踞鍾山》優秀導演寧海強《昆侖女神》優秀攝像姜力軍、楊虎《昆侖女神》優秀美工梁益強《濟南戰役》優秀演員吳京安《笑傲蒼穹》飾演周雁鳴
溫玉娟《笑傲蒼穹》飾演郭秀 優秀剪輯樊宏宇《小哨所》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長篇連續劇一等獎《歸途如虹》(廣州軍區)
《軍歌嘹亮》(沈陽軍區、八一電影製片廠) 二等獎《無愧蒼生》(八一電影製片廠)三等獎《林海雪原》(總政話劇團)中篇連續劇一等獎空缺二等獎《炊事班的故事2》(空軍)
《突破嘉陵江》(八一電影製片廠) 三等獎《偵察兵的榮譽》(濟南軍區)
《琴島之戀》(總政話劇團) 短篇連續劇一等獎《挺進東北》(八一電影製片廠)
《我們的兵站》(成都軍區) 二等獎空缺三等獎《葉景林》(沈陽軍區)
《飄向大海的水兵帽》(海軍) 優秀兒童電視劇《爸爸的彩虹》(空軍)優秀編劇《挺進東北》的編劇優秀導演劉岩《歸途如虹》優秀攝像《無愧蒼生》的攝像優秀美工《挺進東北》的美工優秀剪輯《無愧蒼生》的剪輯優秀演員洪劍濤、周小斌、范明、沙溢、姜超、毛孩《炊事班的故事2》主演
侯勇《無愧蒼生》飾演任福祥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長篇連續劇一等獎《國家使命》(成都軍區、總裝備部)
《紅領章》(北京軍區) 二等獎《追日》(南京軍區)
《我心飛翔》(空軍)
《最後的騎兵》(蘭州軍區) 三等獎《新敵後武工隊》(八一電影製片廠)
《長空鑄劍》(空軍) 中篇連續劇一等獎空缺二等獎《陳雲在臨江》(八一電影製片廠)
《砥劍》(海軍) 三等獎空缺優秀電視電影獎《王樹聲征戰豫西》(八一電影製片廠)優秀長篇電視系列劇獎《水兵俱樂部》(海軍)
《炊事班的故事3》(空軍) 優秀編劇《紅領章》的編劇優秀導演安瀾《王樹聲征戰豫西》優秀攝像《最後的騎兵》的攝像優秀美工《王樹聲征戰豫西》的美工優秀錄音《新敵後武工隊》的錄音優秀演員徐洪浩《追日》飾演馬駿
林永健《新敵後武工隊》飾演劉魁勝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特等獎《井岡山》長篇連續劇一等獎《士兵突擊》、《彭雪楓》二等獎《陸軍特戰隊》、《記憶之城》、《中國近衛軍》、《英雄虎膽》三等獎《狼毒花》、《霓虹燈下的哨兵》、《大校的女兒》、《海拔4700》優秀系列電視劇《炊事班的故事3》優秀兒童電視劇《閃閃的紅星》電視電影二等獎《彭雪楓縱橫江淮》三等獎《無懈可擊》優秀編劇蘭曉龍《士兵突擊》優秀導演賈鋼《彭雪楓》優秀攝像許永昌《霓虹燈下的哨兵》優秀錄音李安磊《士兵突擊》優秀音樂楊鶴《霓虹燈下的哨兵》優秀演員王伍福《井岡山》飾演朱德
王靜《英雄虎膽》飾演李月桂 優秀製片人張謙《士兵突擊》
楊明生《陸軍特戰隊》 金星獎軍事題材電視劇「突出貢獻獎」周振天、王朝柱、馬繼紅、邵鈞林、蘭曉龍、趙琪、舒崇福、陳勝利、高希希、尚敬、賈鋼、宋春麗、李幼斌、吳京安、侯勇、盧奇、王伍福、劉勁、孫穎、龐敏、康洪雷、金韜、唐國強、張豐毅、孫海英、王寶強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長篇連續劇一等獎《戰爭目光》(八一電影製片廠、南京軍區)
《旗艦》(海軍)
《天嘯》(第二炮兵) 二等獎《絕密押運》(武警部隊)
《郭海的家事》(南京軍區)
《海天之戀》 (海軍)
《勛章》(沈陽軍區) 三等獎《靠山》(濟南軍區)
《我是太陽》(八一電影製片廠)
《民族英雄馬本齋》(總政話劇團)
《兵心依舊》(南京軍區) 優秀系列電視劇獎《衛生隊的故事》(空軍)
《震撼世界的七日》(濟南軍區、成都軍區) 電視電影一等獎《半個蘿卜一個坑》 (解放軍藝術學院)二等獎《美麗年華》 (成都軍區)
《楊成武強攻東團堡》 (八一電影製片廠) 三等獎《新女兵連》 (北京軍區)
《同學》 (蘭州軍區) 優秀編劇段連民《旗艦》優秀導演桑華《戰爭目光》優秀製片人龐敏《戰爭目光》優秀攝像石煜《天嘯》優秀音樂吳旋《郭海的家事》優秀剪輯郭曉明《狙擊生死線》優秀演員王強《戰爭目光》
王雅捷《我是太陽》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單項獎優秀編劇王朝柱《解放》
朱蘇進《我的兄弟叫順溜》
翟曉光《滄海》 優秀導演李三林《今生欠你一個擁抱》優秀演員李幼斌《在那遙遠的地方》
殷桃《在那遙遠的地方》
孫遜《我的兄弟叫順溜》
鄭衛莉《滄海》
馬曉偉《解放》 優秀攝像盧學平《戰北平》優秀音樂楊鶴《戰北平》優秀製片人稽道青《我的兄弟叫順溜》
楊明生《情系北大荒》 電視劇獎項特別獎《解放》(八一電影製片廠)長篇電視連續劇一等獎《在那遙遠的地方》(蘭州軍區)
《今生欠你一個擁抱》(八一電影製片廠)
《我的兄弟叫順溜》(南京軍區) 長篇電視連續劇二等獎《戰北平》(第二炮兵)
《滄海》(海軍)
《狼煙》(南京軍區) 長篇電視連續劇三等獎《情系北大荒》(沈陽軍區)
《鷹隼大隊》(空軍)
《保衛延安》(蘭州軍區)
《冷箭》(總政話劇團) 電視電影一等獎《鐵流1949》(濟南軍區)電視電影二等獎空缺電視電影三等獎《烽火木蘭山》(八一電影製片廠)
《海下尖刀》(海軍)
《方隊》(總後勤部) 獎項獲獎者及作品單項獎優秀編劇趙琪《高粱紅了》優秀導演張蠡《第五空間》
劉岩《兵峰》 優秀演員郭廣平《決戰南京》優秀攝像石煜《鐵肩擔道義》優秀剪輯王偉《第五空間》優秀錄音黃文祥《第五空間》優秀製片人劉躍進《第五空間》
汪莉《兵峰》 電視劇獎項長篇電視連續劇一等獎《第五空間》(濟南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兵峰》(廣州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永不消逝的電波》(八一電影製片廠) 長篇電視劇連續二等獎《一路格桑花》(武警部隊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國防生》(海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決戰南京》(南京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長篇電視連續劇三等獎《雪域天路》(蘭州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奠基者》(空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高粱紅了》(八一電影製片廠)
《利劍》(南京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電視電影一等獎空缺電視電影二等獎《曠繼勛蓬遂起義》(八一電影製片廠)
《果兒滿山紅》(海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電視電影三等獎《武文斌》(濟南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十一班》(解放軍藝術學院) 特別獎《解放大西南》(八一電影製片廠)
《解放海南島》(第二炮兵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毛岸英》(總政宣傳部藝術局)
《鐵肩擔道義》(總後勤部電視藝術中心) 長篇連續劇一等獎《艦在亞丁灣》、《我的特一營》二等獎《戰地黃花分外香》、《尖刀出鞘》、《地火》三等獎《小寶和老財》、《大南遷》、《大抉擇》優秀編劇周振天《艦在亞丁灣》優秀導演舒崇福、侯明傑《艦在亞丁灣》優秀演員毛孩《小寶和老財》
楊舒《野山鷹》 優秀製片人盧學平優秀攝像石熠《艦在亞丁灣》優秀錄音趙曉明優秀美術鄭曉風《艦在亞丁灣》優秀音樂臧雲飛

『肆』 電視版《大決戰》根本就沒把塔山阻擊戰國軍為什麼敗了說清楚

老周

摘要:電視版《大決戰》正在熱播,不出預料,雖然有幾個演員表現還是不錯,但劇情和場面的把控和電影版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現在已經到了遼沈戰役,但是對於遼沈戰役的關鍵節點塔山阻擊戰,不但沒有將戰斗的激烈程度表現出來,更沒有說清楚,國軍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為什麼會攻不下小小的塔山。

電視版《大決戰》正在熱播,不出預料,雖然有幾個演員表現還是不錯,但劇情和場面的把控和電影版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現在已經到了遼沈戰役,但是對於遼沈戰役的關鍵節點塔山阻擊戰,不但沒有將戰斗的激烈程度表現出來,更沒有說清楚,國軍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為什麼會攻不下小小的塔山。

要知道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之所以會被稱為大決戰,第一自然是因為戰役的勝負對整個戰爭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是國共雙方主力集團之間的決戰;第二則是因為戰役規模宏大,雙方參戰總兵力超過了四百萬。但是電視版的《大決戰》既沒有表現出決戰的緊張和關鍵,戰斗場面更是很小,如果不說明是《大決戰》,單單將戰斗場面抽取出來,就是一場普普通通的戰斗,毫無亮點可言。

電影版《大決戰》的場面氣勢確實宏大,表現黃維兵團開進一氣呵成的長鏡頭就不多說了,就是塔山阻擊戰,國軍獨立第95師排成連方隊,波浪式推進的場面也同樣令人震撼。

對於電視版《大決戰》老周連吐槽的慾望都沒有,所以今天就借著這個由頭,來聊聊塔山阻擊戰。

說到塔山足跡,很多人都會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國軍在兵力、裝備都占優勢,又有海空支援的情況下,竟然攻不下毫無險要的塔山,實在有些令人難以置信。

那麼,國軍究竟為什麼攻不下小小的塔山?

首先,來看看參戰兵力。從紙面上看,國軍從華北抽調第17兵團的2個軍4個師和獨立第95師,從煙台抽調第39軍3個師,連同原來在錦西地區的4個師,共12個師,組成東進兵團,由第17兵團司令侯鏡如統一指揮。

但是實際上39軍的3個師要到10月16日才到達,根本就沒參加戰斗。仔細一數,在最為關鍵的10月10日至15日,葫蘆島錦西地區國軍總共只有9個師,而其中獨立95師和21師都是10日、11日才剛剛到達的,扣除必須用以守備葫蘆島和錦西的2個師,能使用的兵力不過才7個師。實際國軍進攻塔山可以投入的兵力最多不過5個師!

還要看到塔山地形狹窄,整個防線正面也不過12.5公里,從打魚山到白台山正面只有8000米,縱有萬馬千軍也施展不開。再看解放軍方面,塔山一線部隊為4縱、11縱和第4、第6獨立師,共8個師的兵力,這還不包括戰役期間調到高橋的1縱3個師,其中直接用在防禦上就有6個師。雙方兵力對比,差距並不很大。

古代兵法雲:倍則攻之。而國軍和解放軍的兵力對比只有7:6,遠遠沒有達到一倍的優勢。

其次,來看看裝備和戰鬥力方面,國軍的9個師中,暫編第62師和暫編第57師都是新建的部隊,裝備差人員少,重武器尤缺,戰鬥力較弱。54軍第8師和第198師都是嫡系中央軍,美械裝備,戰鬥力較強,54軍軍屬炮兵營有美製105毫米榴彈炮12門,8師和198師各有師屬美製76毫米山炮12門。92軍21師也是中央嫡系部隊,裝備好,戰鬥力也比較強的。62軍屬粵軍系統,但是在雜牌部隊中,無論裝備還是訓練都可算是翹楚之輩,也有相當戰鬥力。獨立95師號稱「趙子龍師」,更是東進兵團中戰鬥力最強的師。

解放軍部隊中4縱前身是原膠東部隊,屬於東野一等主力部隊,而且1948年時的4縱早已不是小米加步槍了,因為大量繳獲裝備已經大為改善,戰鬥力頗強,只是長於野戰,阻擊戰經驗相對較為缺乏。11縱則是由冀熱遼軍區部隊改編而成,是新組建的部隊,無論兵員、裝備、戰鬥力都與4縱尚有一定距離。

兩相比較,無論是解放軍4縱11縱,還是國軍東進兵團,從戰鬥力來看都是各自軍中的中上水準,相差不大。

再說海空協同,國軍雖然每天都有5-7架飛機前來助戰,但是其空中支援強度根本無法與美軍同日而語,甚至還有誤傷自己部隊的大烏龍,實際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微乎其微。海軍表面上看是很賣力的,出動了包括最大軍艦「重慶」號在內的大大小小13艘軍艦,艦炮轟擊起來也是震天動地,但是「重慶」號卻借口吃水太淺在很遠距離開炮,精確度很低,所以艦炮支援其實就是雷聲響雨點小,徒有虛名而已。

在劇中給人的感覺是因為10月12日停戰一天是關鍵原因,但是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

我們來看看時間表:

10月9日,國軍第62軍3個師全部到達葫蘆島,考慮到部隊在海上遭遇風浪,官兵暈船體力尚未恢復,決定次日拂曉開始攻擊。

10日拂曉,國軍開始對塔山全線攻擊,當天的戰斗還是比較激烈,從上午到下午,國軍連續進行多次集團沖擊,第8師一度突入塔山村,單很快就被解放軍反擊逐出,第151師連續8次沖鋒都被擊退。隨後又改以炮擊與沖擊交替戰術,企圖先以炮火摧毀工事殺傷守備人員再以步兵沖擊奪取陣地。4縱一線守備部隊發揚頑強的戰斗精神,以手榴彈、刺刀與敵反復拼殺,最終擊退國軍的進攻。

11日拂曉前,國民黨軍151師藉助夜色掩護襲占白台山207高地,但腳跟還未站熱,就被解放軍猛烈反擊趕了下來。清晨,國民黨軍即以62軍151師、157師、54軍第8師和暫編62師等4個師採取兩翼策應中央突破戰術發起大舉進攻。進攻前首先進行了密集炮火准備,30分鍾內就發射炮彈3000發。隨即第8師在兩翼部隊配合下向塔山村猛攻,塔山村戰斗至為激烈,守備部隊在工事大部被毀人員遭受較大傷亡情況下仍頑強抗擊,34團1連全連傷亡逾百人,連長劉景山組織文書、炊事員等勤雜人員堅持戰斗,死守突破口附近一個院落。一直從望遠鏡里觀戰的4縱政委莫文驊親自打電話給34團團長焦玉山:「迅速組織反擊,由你親自指揮,一定要頂住!」焦玉山放下電話就組織預備隊34團1營乘其立足未穩立即發動反擊,將其擊退恢復原有陣地。緊接著第8師又在炮火掩護下成營成連實施集團沖擊,12師果斷將師預備隊警衛營投入戰斗,協同守備部隊將敵擊退。

這天戰斗還是相當激烈的,但還遠遠沒有達到嚴重削弱解放軍防禦實力的地步。同一天國軍第92軍21師和獨立第95師到達葫蘆島,也是考慮到官兵在海運途中暈船,決定12日休息一天。這個休息一天並不是能夠左右勝負的決定原因。

因為,恢復進攻的13日是整個塔山阻擊戰中國民黨軍投入兵力最多、火力最猛烈、進攻最兇悍、戰斗最激烈的一天,也是基本打掉敵之銳氣的一天。因此4縱政委莫文驊後來在回憶錄里將13日的戰斗稱之為「是對塔山存亡具有決定意義的驚天動地的一天」。4縱共斃傷和俘敵1245人,自己傷亡1048人,是整個塔山之戰傷亡最慘重的一天。

12日的休息,本來就是雙刃劍,如果不休息,獨立95師官兵體力尚未恢復,也未必能有13日進攻這樣兇悍。這一天對於雙方來說是平等的,解放軍有了休息,國軍同樣也在養精蓄銳。當然,如果不是完全停戰,而是以營連規模小部隊不斷進行襲擾,可能會更好一點。

14日,盡管蔣介石下達了「拂曉拿下塔山,中午進占高橋,黃昏到達錦州」的嚴令,東進兵團投入第151師、157師、8師和獨立95師全線發起攻擊。國軍採取火力掩護,「敢死隊」為前導的集團輪番沖擊戰術。常常是一個營的沖擊還未結束第二個營又緊跟著沖了上來,戰斗異常激烈,塔山村、鐵路橋和白台山3處,國軍先後9次突入解放軍陣地,但隨即都被解放軍各團預備隊在守備部隊配合下的反沖擊所逐退。當天鐵路橋飲馬河南岸橋頭堡4號陣地戰斗最為激烈,在此據守的30團2營4連首當獨立95師的攻擊鋒芒,英勇頑強,並多次與湧入陣地的敵軍展開白刃肉搏,很多戰士負傷不退裹傷再戰,先後擊退敵2次大規模集團沖擊、8次波浪式連續沖擊,陣地巋然不動。

15日凌晨,國軍5個師藉助夜色掩護發動偷襲,但被解放軍發現,國軍隨即轉為強攻,獨立95師的攻勢相當猛烈,解放軍陣地岌岌可危,4縱果斷投入師預備隊,同時集中全部炮火轟擊獨立95師後續部隊,經過激戰終於恢復陣地。戰至中午前後,國民黨軍傷亡枕籍銳氣喪盡,不得不撤回出發陣地。國民黨軍因連日受挫,傷亡慘重士氣低落,強攻不成,如今偷襲仍未得逞,加上下午錦州方向炮聲逐漸稀疏下來,而錦西方面再也聯系不上錦州,估計錦州已經是凶多吉少——15日18時許,解放軍攻佔錦州——只得於黃昏時分全線後撤。

可見,12日的休息並不是什麼關鍵因素,在之後13日、14日和15日,國軍的進攻依然很兇猛,比10日和11日都要激烈。

那麼,國軍攻不下塔山的關鍵原因究竟是什麼?

炮火,當然是炮火,戰爭之神的炮火,在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塔山,誰占據了炮火優勢,那麼升力就將毫無懸念落到誰的手裡。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塔山之戰中,是解放軍而不是國軍占據了炮火優勢!解放軍4縱炮兵團連同加強的炮兵旅一部,口徑在75毫米以上的火炮就超過100門,炮彈供應也非常充足,不算戰役進行中的補給,僅戰前儲備就達4萬發之多!戰前,炮兵就對陣地前沿的要點、隘口和便於集結的地段等進行了偵察、測試和試射,在8000米的防禦正面上構成了嚴密的火制地帶。戰斗中,炮兵發揮了巨大作用,如戰斗第一天的10日,12師反擊打魚山島之敵,2門支援野炮先是各發兩發試射,均為近彈,旋即增加400米射程,第三發便准確命中敵集結地,繼而每門炮以急速射連放10發,將敵隊形打亂,迫其倉惶回竄,然後逐次修正,實施火力追擊。在戰斗最激烈的13日,炮兵支援地面部隊連續射擊幾無空暇,中午炮兵觀察所發現敵在塔山村前樹林展開1個山炮營,立即組織12門野、榴彈炮進行火力急襲,將其全部消滅,獲得縱隊通令嘉獎。

戰鬥打響的最初階段,國軍炮兵大口徑火炮只有第8師師屬炮兵12門76毫米山炮,暫編62師師屬炮兵4門120毫米重迫擊炮,54軍軍屬炮兵4門105毫米榴彈炮(54軍軍屬炮兵為105毫米榴彈炮營,但是此時第2連在錦州,第3連人員在菊花島休整,火炮在錦西,參加塔山的就只有第1連的4門火炮,炮彈約3000發)。即便後來再加上62軍的軍、師屬日式山炮,仍與解放軍的炮兵力量相差懸殊。

戰斗中,解放軍強大的炮兵部隊發揮了巨大作用,不僅以炮火轟擊敵沖鋒隊形,封鎖敵預備隊,還對敵炮火進行壓制。國民黨軍第8師副師長施有仁感慨地回憶到:「(解放軍)炮火之猛烈,是我對解放軍作戰以來所僅見。我們從來是靠火力壓制敵人,以絕對優勢炮火開道。現在第一次遇到我方炮火處於劣勢,部隊士氣受到極大震撼!」

7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解放軍在數量上是110:56,炮彈數量更是超過國軍的十倍以上,這樣的炮火對比,勝負還有懸念嗎?

塔山的烽煙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但站在這片舊戰場,依舊會使人感受到戰爭的氣息,正如戰後曾先後五次重回塔山的胡奇才所說「不知怎麼,每當我站在塔山村,眼前就是一片火海!」

『伍』 重溫老電影《大決戰-遼沈戰役》

   前幾天在短視頻平台上刷到了老電影《遼沈戰役》片段,這個片段展示了林彪在決策攻打錦州前後過程。劇中的林彪冷靜果斷的決策過程所吸引了我,於是在今日頭條上搜索了這部電影,斷斷續續花了3天看完3個多小時的電影。

     《大決戰》這系列電影在小學階段,學校組織集體看過。但是那個時候年齡小,解放軍激烈的戰斗與壯烈的犧牲場景時我們最深的印象。對於戰役的發生背景、目的,以及勝利帶來的影響是毫無概念的,以及那個時候有個模糊的概念是林彪不是好人,對於林彪在遼海戰役中發揮的作用也全然不知的。

     重溫這部老電影,首先被影片中林彪的所吸引。影片中展現里林彪在戰場指揮中謹慎部署,考慮周詳的特點。針對中央軍委攻打錦州的命令有所顧忌,之初沒有按照中央命令而是去攻打長春,攻打一段時間發現長春不宜攻克,遂下達全線停止進攻的命令。開始考慮中央命令籌備攻打錦州,並且命令各兵團司令部署攻打錦州任務。但是在部隊部署過程中,有新的敵情出現,攻打錦州的風險有所提高。這個時候,林彪又想放棄攻打錦州而轉攻長春,但是在羅榮桓和劉亞樓的勸說下,繼續攻擊錦州。並且在短暫考慮之後,讓劉亞樓發布了重新部署作戰任務的命令。

     影片中,展現了林彪作為我軍高級指揮官的戰役指揮藝術。作戰前敵我情況務必做到充分了解,敵我各部隊的部署清楚標識在作戰地圖上,並且實時掌握戰場態勢。這個細節就某部阻擊戰中,丟失了陣地,這個緊急軍情不是我方主動上報而是從敵電台截獲。林總獲得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就憤怒的要按照軍規處理縱隊司令。針對敵情的變化及時調整部署,林彪獲知敵人增加援兵時,考慮良久後發布的調整命令,並且命令劉亞樓重述他的調整後才發電通知各單位。

    這部電影是從宏觀角度展現了遼沈戰役的過程,其中有些片段是可以挖繼續掘獨立拍成電影的。比如塔山阻擊戰、胡家窩棚戰斗、黑山和大虎山會戰等。片中也有幾個感人的小人物,比如圍著紅圍巾的小兵、護城河炮擊碉堡的解放戰士,這些小人物在宏觀敘事架構中豐富了影片的血肉。從這小角色中我可以看到,解放戰爭的勝利是需要普通人民群眾組成的戰士去犧牲去戰斗換來的。

    

『陸』 電影 大決戰 觀後感

思路:根據電影《大決戰》系列的內容展開,並結合自己的觀點加以說明。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同時也是解放戰爭勝利70周年。關於三大戰役的記錄,我認為最為經典的當屬1991年拍攝的《大決戰》系列,我用了一周的時間陸續重溫了一遍。《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其中我認為最震撼的要屬《淮海戰役》。

60萬對80萬,延伸來說,為什麼人民解放軍能夠戰勝裝備精良、人數眾多的國民黨軍隊。以前只在歷史書中劃過知識點——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但具體來說,決定解放戰爭勝利的有很多,我認為關鍵一點在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並進行了徹底的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在主觀上得到了廣大農民的用戶,得到了農民的認可和支持,客觀上使得原本束縛在土地上的生產力得以釋放出來。這樣就是數以萬計的農民在主、客觀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能夠奔赴前線,支援解放軍在廣闊的華中平原上「中原逐鹿」。

土地革命,一是走群眾路線,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二是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正是如此,土地革命成功了,解放戰爭成功了。至於其他類似「戰爭藝術」種。

只不過是縮短了戰爭的時間的「把戲」罷了,當然也不能完全否認,但過分強調軍事指揮的重要性,特別是將國民黨部隊失敗的原因全部歸結於蔣介石的失敗指揮上,這難道不就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嘛

『柒』 電影塔山阻擊戰為什麼看不到在哪裡能看到不要電視劇和新拍的

具體是還沒有同步到網路上。

『捌』 大決戰電視劇目前為止是不是挺差勁的

其中偏離史實最嚴重的就是由劉濤飾演的宋美齡,《大決戰》中的宋美齡已經四十多歲,這時的她少了一份美艷動人,多了一份成熟穩重。對於蔣介石來說,宋美齡也稱得上是他的左膀右臂,身為一名高級知識分子,宋美齡在政治和社會問題上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不僅如此,宋美齡還在抗日期間在國際上進行反法西斯演講,為我國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雖然導演在選角的時候表明,外邊形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演員能夠把握角色的氣質和神態,可是劉濤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稱為「苦情戲女主」,所以她沒能夠很好地把宋美齡的高貴氣質淋漓盡致地演繹出來。

另一方面,雖然劉濤的台詞功底不容置疑,但是劇本里的台詞太過於直白和浮誇,特別是在一些領導人開會的時候,宋美齡的行為舉止顯得過於刻意,有人辯論說,台詞直白是為了能夠讓觀眾更容易理解,可是編劇應該萬變不離其宗,可以簡化,但是不可以改變其本質。

第二個偏離史實的人物就是由寧理飾演的軍統特工戴笠,據史實記載,戴笠是一個形象比較好的一個人,可是畢竟他是反派,所以在形象上並沒有做出很高的還原度,這可能也是為了防止五官給觀眾帶來的影響。作為蔣介石身邊的老人物,戴笠自身獨特的神秘氣息,更是曾經被美國某機構評為「中國近代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戴笠在《大決戰》中的戲份很少,而且是一個六期生,當戴笠第一次見到周總理的時候,便直接稱其為周主任,從兩人的相對立場出發來看,這個稱呼似乎很不貼切,所以在後來的談話中,戴笠便改稱周總理為周先生。不僅如此,戴笠在與周總理談話之時,語氣中也夾雜著些許的威脅之意。

再怎麼說,周總理也曾經擔任過黃埔軍校一期政治部主任,而戴笠只是一個小小的六期生,兩人的地位懸殊差距實屬過大,戴笠怎麼說也要稱周總理一聲老師。退一萬步講,戴笠的台詞應該再仔細打磨一下,而不是直接忽略兩人的間接關系,直接把兩人對立的關系擺在桌面。

再者,戴笠能夠成為蔣介石的一大得力助手,就說明這個人有一定的能力和見識,可是在劇中戴笠的表現過於苛刻,雖然他是一名大反派,但是人物的基本性格不能丟,身為一名將領的戴笠,他應該是一個沉穩果斷、遇事淡定自若的一個形象,而不是像劇中演的那樣怯懦無知。

除了那些人物形象的刻畫有偏離,電視劇中還有一些細節上的錯誤。其中最明顯就是杜聿明對陳誠的稱呼,因為當時的黃埔軍校里已經分裂為了「幾個大幫派」,而陳誠和杜聿明就分別是兩個幫派的頭頭,而且蔣介石很是看好由陳誠帶領的「土木系」。

雖然杜聿明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但是陳誠在黃埔軍校建立之初,就以教官的身份來到了這里,從這個角度來看,陳誠是杜聿明的老師,所以說,此時的杜聿明固然不能夠直接稱呼陳誠「辭修」,對於杜聿明來說,這個稱呼不能夠體現出他對陳誠最基本的尊敬之情。

《大決戰》中還有一部分情節完全脫離了史實,朱瑞是解放軍的高級指揮官兼司令員,不幸的是,他在一次東北野戰區戰爭中為國捐軀,朱瑞的離世讓中共中央都處於悲痛之中,特別是東北野戰區的戰士們。對於蔣介石集團來說,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所以他們都處在喜悅之中。

這個時候,蔣介石向他們潑了冷水,蔣介石叫停了這場「慶祝宴會」,而且還把他的下級們都教訓了一通,甚至還揚言要廢除一個高級將領,事後,蔣介石還呼籲手下應該向朱瑞將軍致敬。這樣離譜的劇情實在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按照正常人的思維,如果敵人的將領逝世,開慶功會實屬正常之舉。

更何況是像蔣介石這樣自私的人呢,在整部劇中,這個劇情無疑是被人吐槽最多的一次。在這里,導演和編劇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蔣介石的人物形象,實在是與真實的歷史偏離較大,甚至可以說相背。


最後一位偏離史實的人物就是范漢傑了。在劇中,由於老蔣沒有採用范漢傑提出的作戰方案,范漢傑心生怨恨,在後來的一次高級會議中,他越想越氣,甚至拿酒瓶砸向了牆上蔣介石的照片。這個做法無疑是對蔣介石的大不敬,先不說蔣介石在黃埔軍校將領們心中的地位,如果這件事情傳了出去,那范漢傑必定會遭到嚴重的處罰。

可真正的歷史不是蔣介石沒有採取他的建議,而是受到了一定因素的限制,沒有及時去支援他。而且據歷史記載,大多數黃埔軍校畢業的將領,都對他們的老校長蔣介石心懷尊敬之情,像范漢傑這種愚蠢的行為,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玖』 哪個網站可以在線觀看老電影

塔山:http://www.56.com/u65/v_NDI5NDgwMjU.html
列寧:http://video..com/v?wd=%C1%D0%C4%FE%B8%F1%C0%D5%B1%A3%CE%C0%D5%BD&word=%C1%D0%C4%FE%B8%F1%C0%D5%B1%A3%CE%C0%D5%BD&sc=hao123&oq=1&rsp=3&f=3

『拾』 電影《大決戰》觀後感700

為了配合學校發出的熱愛家鄉、迎接國慶六十周年活動,我在暑假專門觀看了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大決戰I——遼沈戰役》,其中最令我震撼的就是這場戰役中最慘烈的一場戰斗——塔山阻擊戰。
塔山並不是山,只是錦州與錦西之間一個有著百多戶人家的村莊,稱塔山堡。1948年遼沈戰役錦州之戰打響,塔山是錦西至錦州的必經之道,是國民黨軍西進兵團馳援錦州的必經之路,也是東北我軍堵住國民黨援軍的必爭之地。敵我兩軍在這里進行了生與死的搏鬥。當時的東北野戰軍第4、第11縱隊等為保障主力奪取錦州,在這里對增援錦州的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阻擊防禦作戰。這次戰斗,從1948年10月10日開始,至10月15日結束,戰鬥打得異常慘烈,解放軍戰士們用血肉之軀成功地阻截了增援錦州的國民黨救兵,為遼沈戰役的關鍵——錦州贏得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先機。戰斗共進行了六天六夜,塔山一片炮灰,山也被炸低了大約100米,共殲滅國民黨軍計6549人,從而保障了我軍主力攻克錦州作戰的勝利。
錦州攻克之後,長春的國民黨守軍起義,衛立煌逃走後,沈陽的守軍投降,緊接著我們有攻克了營口。遼沈戰役自9月12日至11月2日,歷時52天,東北野戰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47.2萬餘人。這一戰後,國民黨軍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解放軍總兵力上升至300萬人,國共雙方的正負位置,已經顛倒過來了。毛澤東主席信心十足地說:「這樣,我們原來預計的戰爭進程,大為縮短。現在看來,只需從現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
遼沈戰役結束後,又經過了平津戰役、淮海戰役,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中國人民解放軍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遼沈地區這片曾被鮮血染紅的土地,如今國泰民安、生活幸福,我們相信英雄們鮮血不會白流,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

閱讀全文

與老電影塔山阻擊戰電影高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初級英語電影推薦 瀏覽:142
焦慮青春電影在線 瀏覽:979
如何把電影剪成素材 瀏覽:316
假面騎士哪些好看電影 瀏覽:807
中國老電影膠片戰爭損失 瀏覽:188
約翰卡尼曾經電影經典台詞 瀏覽:862
盜墓筆記高清電影 瀏覽:918
韓國有哪些中國電影 瀏覽:26
好看的現代商業電影 瀏覽:985
穿紅衣女人的法國電影 瀏覽:608
電影歐美美女下車殺人 瀏覽:103
十二星座故事傳說電影 瀏覽:346
番茄電影在線觀看完整高清 瀏覽:169
木乃伊好看的電影 瀏覽:490
血仍未冷國語電影 瀏覽:822
粵語版電影邪下載 瀏覽:322
劍雨高清完整版電影在線收看 瀏覽:933
哪吒新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395
電影狙擊手女人 瀏覽:457
香港電影十年獲金像獎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