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搞笑高清 > 閩南哭靈人24拜高清電影

閩南哭靈人24拜高清電影

發布時間:2023-05-13 09:33:17

❶ 哭靈人和起靈人是什麼意思

哭靈人,指的是在出殯當天,幫忙抬首姿鉛棺木的人。而起靈人,則是幫忙將棺木冊明從家裡移出,並送往火葬場的人。通常,起靈人都是由男人擔任。不過,有些地方也有女人者好擔任起靈人的情形。在一些地方,若是沒有女人能夠擔任起靈人,則會請兩個男人代為起靈。另外,也有些地方在幫忙抬棺木之前,會先安排一個人擔任「領路人」,帶領抬棺木的人前往火葬場。這個擔任領路人的人。

❷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主要內容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事見《梁山伯寶卷》、《華山畿》樂府及《訪友記》、《同窗記》傳奇,又名《雙蝴蝶》,諸多的戲曲劇種都搬演過這一經典的愛情名劇,其中以越劇的《梁祝》和川劇的《柳蔭記》最為知名,京劇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時期推出:如建國初期沈陽京劇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大師程硯秋整理的《英台抗婚》、葉少蘭和杜近芳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以及近年來遲小秋和朱強創排的新版《梁祝》等。
該劇的大意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川劇為尼山)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筆者曾看到過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因電影版的廣泛傳播而成為這一題材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名劇。
袁雪芬與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時間是1945年,1951年,華東越劇實驗劇團重排該劇,增尾「化蝶」,劇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進等執筆,黃沙導演,陳捷、薛岩音樂整理,幸熙、蘇石風布景設計。范瑞娟飾梁山伯、傅全香飾祝英台、張桂鳳飾祝公遠、呂瑞英飾銀心、魏小雲飾四九、金艷芳飾師母。該劇於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劇本獎、演出一等獎、音樂作曲獎、舞美設計獎,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獲演員一等獎、張桂鳳獲演員二等獎、呂瑞英獲演員三等獎。1953年,該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成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由徐進、桑弧編劇,桑弧、黃沙導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劇《柳蔭記》也1952年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的演出,榮獲劇本獎,陳書舫獲演員一等獎,袁玉昆和劉成基獲演員二等獎。
京劇關於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馬彥祥根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和程硯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傳最廣。
《柳蔭記》由王瑤卿設計唱腔,杜近芳、葉盛蘭在1953年首演。全劇分10場,重要場次有「英台別家」、「柳蔭結拜」、「書館談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訪友」、「祭墳化蝶」。此劇最大的特色在唱詞方面,典雅華麗,優美雋永,許多語句打破京劇傳統的七字、十字句,給人以清新脫俗的藝術美感,同時在唱腔設計上很是精緻,無論是曲調的選擇,還是板式的變換,即保持了傳統韻味,又出新求變。被公認為是建國初期戲曲推陳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劇大師程硯秋參考其它劇種的相關劇目編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劇《英台抗婚》,此劇是程硯秋解放後編演的唯一一部大戲,也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作品。此劇劇情無變,包括「別家」、「結拜」、「書館」、「相送」、「驚聘」、「拒婚」、「祭墳」、「化蝶」等場次,後來,因覺前部結構較散,便從「驚聘」開始了。這出戲的唱詞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創造。以唱詞看:「望爹爹退婚禮隨我願,使我嫁梁君,你是我親愛的老嚴親」,「卻為何你執意要把女兒我嫁與一個陌生生不識之人」……這樣幾乎等同於散文詩的句子竟然被大師「裝」進唱腔,且嚴絲合縫,感人至深,不能不讓人嘆服大師的功力。李世濟曾在建國10周年獻禮演出時上演此劇。
薌劇傳統劇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編劇,源出「錦歌」唱本。劇本保留了「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幾乎每一場都有大段獨唱或對唱。其中「英台哭靈二十四拜」最為突出,一百多句唱詞纏綿悱惻,曲牌使用了薌劇的所有哭調,一拜一調,連接緊密和諧,組成了類似曲牌聯綴體的成套唱腔。在「安童買菜宴山伯」、「樓台宴請十二盤」等出中,從菜名、菜譜到俗例、俗語都來自閩南特有的民情風俗。「討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絲、割褲帶寄贈,也屬閩南風俗。全劇情節不同於其他劇種。如英台無父而有母張氏,馬俊也同在杭城求學,無「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見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著重表現英台奔喪哭靈。幕表戲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獄見證前身」、「還魂生子征番」等情節,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盡情傾吐了梁山伯愛、恨、戀、怨的復雜心情。1978年歲陳德根根據邵江海本、台灣歌仔戲和越劇演出本綜合整理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在一個劇場曾連續上演三百場。1979年,錢天真、洪彩蓮分別扮演祝英台、梁山伯,獲得福建省優秀青年演員的稱號。
另外,豫劇、評劇等幾乎所有的大小劇種都有該劇的整本或摺子戲傳世。
近年來有兩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劇目引起爭議。一台由沈陽京劇院遲小秋和朱強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劇團排演。這兩台新戲無論是情節設置還是主題開掘,特別在舞台的呈現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傳統般的「跳躍」,由於演出場次不多,范圍也不廣,筆者無緣窺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評論,只就所見到過的遲小秋的「哭墳」一折說幾句當時的觀感。這一折戲給我的整體感覺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編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憶部分的唱腔設計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開始幾句有些「繞」,聽起來不順。
近年,浙江越劇團的傅派傳人陳藝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墳」和「化蝶」兩場。
總之,經典就是經典,彷彿有演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意韻,道不完的感嘆。

❸ 相傳梁山伯與祝英台死後化成了什麼蝴蝶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筆者曾看到過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粗液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事見《梁山伯寶卷》、《華山畿》樂府及《訪友記》、《同窗記》傳奇,又名《雙蝴蝶》,諸多的戲曲劇種都搬演過這一經典的愛情名劇,其中以越劇的《梁祝》和川劇的《柳蔭記》最為知名,京劇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時期推出:如建國初期沈陽京劇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大師程硯秋整理的《英台抗婚》、葉少蘭和杜近芳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以及近年來遲小秋和朱強創或散排的新版《梁祝》等。
該劇的大意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川劇為尼山)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因電影版的廣泛傳播而成為這一題材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名劇。
袁雪芬與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時間是1945年,1951年,華東越劇實驗劇團重排該劇,增尾「化蝶」,劇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進等執筆,黃沙導演,陳捷、薛岩音樂整理,幸熙、蘇石風布景設計。范瑞娟飾梁山伯、傅全香飾祝英台、張桂鳳飾祝公遠、呂瑞英飾銀心、魏小雲飾四九、金艷芳飾師母。該劇於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劇本獎、演出一等獎、音樂作曲獎、舞美設計獎,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獲演員一等獎、張桂鳳獲演員二等獎、呂瑞英獲演員三等獎。1953年,該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成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由徐進、桑弧編劇,桑弧、黃沙導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劇《柳蔭記》也1952年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的演出,榮獲劇本獎,陳書舫獲演員一等獎,袁玉昆和劉成基獲演員二等獎。
京劇關於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馬彥祥根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和程硯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傳最廣。
《柳蔭記》由王瑤卿設計唱腔,杜近芳、葉盛蘭在1953年首演。全劇分10場,重要場次有「英台別家」、「柳蔭結拜」、「書館談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訪友」、「祭墳化蝶」。此劇最大的特色在唱詞衫凳氏方面,典雅華麗,優美雋永,許多語句打破京劇傳統的七字、十字句,給人以清新脫俗的藝術美感,同時在唱腔設計上很是精緻,無論是曲調的選擇,還是板式的變換,即保持了傳統韻味,又出新求變。被公認為是建國初期戲曲推陳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劇大師程硯秋參考其它劇種的相關劇目編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劇《英台抗婚》,此劇是程硯秋解放後編演的唯一一部大戲,也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作品。此劇劇情無變,包括「別家」、「結拜」、「書館」、「相送」、「驚聘」、「拒婚」、「祭墳」、「化蝶」等場次,後來,因覺前部結構較散,便從「驚聘」開始了。這出戲的唱詞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創造。以唱詞看:「望爹爹退婚禮隨我願,使我嫁梁君,你是我親愛的老嚴親」,「卻為何你執意要把女兒我嫁與一個陌生生不識之人」……這樣幾乎等同於散文詩的句子竟然被大師「裝」進唱腔,且嚴絲合縫,感人至深,不能不讓人嘆服大師的功力。李世濟曾在建國10周年獻禮演出時上演此劇。
薌劇傳統劇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編劇,源出「錦歌」唱本。劇本保留了「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幾乎每一場都有大段獨唱或對唱。其中「英台哭靈二十四拜」最為突出,一百多句唱詞纏綿悱惻,曲牌使用了薌劇的所有哭調,一拜一調,連接緊密和諧,組成了類似曲牌聯綴體的成套唱腔。在「安童買菜宴山伯」、「樓台宴請十二盤」等出中,從菜名、菜譜到俗例、俗語都來自閩南特有的民情風俗。「討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絲、割褲帶寄贈,也屬閩南風俗。全劇情節不同於其他劇種。如英台無父而有母張氏,馬俊也同在杭城求學,無「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見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著重表現英台奔喪哭靈。幕表戲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獄見證前身」、「還魂生子征番」等情節,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盡情傾吐了梁山伯愛、恨、戀、怨的復雜心情。1978年歲陳德根根據邵江海本、台灣歌仔戲和越劇演出本綜合整理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在一個劇場曾連續上演三百場。1979年,錢天真、洪彩蓮分別扮演祝英台、梁山伯,獲得福建省優秀青年演員的稱號。
另外,豫劇、評劇等幾乎所有的大小劇種都有該劇的整本或摺子戲傳世。
近年來有兩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劇目引起爭議。一台由沈陽京劇院遲小秋和朱強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劇團排演。這兩台新戲無論是情節設置還是主題開掘,特別在舞台的呈現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傳統般的「跳躍」,由於演出場次不多,范圍也不廣,筆者無緣窺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評論,只就所見到過的遲小秋的「哭墳」一折說幾句當時的觀感。這一折戲給我的整體感覺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編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憶部分的唱腔設計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開始幾句有些「繞」,聽起來不順。
近年,浙江越劇團的傅派傳人陳藝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墳」和「化蝶」兩場。
總之,經典就是經典,彷彿有演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意韻,道不完的感嘆。
還有: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足可與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莉葉故事媲美。有人聲稱,它是中國古典悲劇的顛峰,最完美地表達了東方男女的純潔忠貞的情感。這個立場就是數百年以來梁祝故事闡釋的主流。

梁祝傳奇始見於唐代的《十道志》和《宣室志》等,盡管文字比較簡略,但五官眉目都已成型。而更為詳盡地敘述其細枝末節的,當推清代俞樾《茶香室四鈔》援引的《祝英台小傳》,它這樣告訴我們說,東晉時代有個女子祝英台,小名九娘,出身於浙江上虞富家,「生無兄弟,才貌雙絕」,父母想要為她擇偶,她卻推辭說,女兒應當出外游學,去尋找真正的賢士。於是就改扮男妝,自稱「九官」,雲游江湖,路上遇到會稽(今紹興)人氏梁山伯,惺惺相惜,於是一同到江蘇宜興善權山的碧蘚岩下搭建書房,刻苦讀書,同居同睡長達三年之久,而梁竟不知道祝是個女子。分手時,祝英台囑咐梁山伯,要他務必在指定日子裡來家裡赴約,他會告知父母,把自己的妹妹「九娘」嫁他,這其實就是以身相許的秘密承諾。

但梁山伯卻因家貧自卑,不敢前往,拖過了約定的日期。於是祝英台父母就跟富豪馬家訂下女兒的婚事。後來梁山伯當了鄞縣的縣長,赴任時途經祝家,查詢「九官」這個人,家僮回答說,家裡只有「九娘」,並沒有「九官」這個人。梁山伯這才驚悟,便以同學友情為由,懇求相見。英台以羅扇遮面,出來作了一揖,僅此而已。梁山伯追悔莫及,思念成疾,竟然不久就病死在任上。

《小傳》進而描述說,第二年英台出嫁馬家,下令水手繞道前往梁山伯的墓地憑吊。抵達時風濤大作。英台在山伯墓前失聲痛哭,大地忽然裂開,英台墜入墓穴,外面僅留下她的衣裙,卻也化作蝴蝶飛散而去。宰相謝安聽說了這個故事,上奏朝廷,皇帝感念英台的忠貞情愛,封她為「義婦」。如今山上杜鵑花盛開的時候,常有大碟雙飛不去,相傳是兩人的靈魂所化,所以世人稱這種大蝶為祝英台。明代陳仁錫的《潛確類書》稱,南齊建元二年,當地人在當年讀書的老宅上建了「碧蘚庵」,刻有「祝英台讀書處」字樣,來紀念這個不同凡響的女性。至此,梁祝悲劇變得情節曲折,委婉動人,已大致完成了其敘事結構的發育過程。

同性戀語法下的梁祝傳奇

然而,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情感悲劇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它並不是尋常的 「男歡女愛」。盡管祝英台愛上樑山伯,確乎是女人對男人的傳統愛慕,無須大驚小怪,但梁山伯對祝英台的感情,卻是大有蹊蹺,很值得我們細加玩味。十五年前我就曾撰文,指認它是經過偽飾的同性戀範例,顯示了中國同性戀文化和美學的基本特徵,但這一長期流傳於吳越乃至長江流域的悲劇,同時也是話語誤讀(或掩蔽)的一個範例。從被言說和傳播起,直到在越劇中擴充與定型,「梁祝」一直遭到異性戀話語的闡釋,以致它的真實語義被長期歪曲,並且以後還將被繼續歪曲下去。

梁祝故事之所以遭到誤讀,乃是由於其主要角色是一對男女。消除這一語誤的方式,就是運用同性戀語法對文本展開重讀。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在「梁祝」文本的入口,佇立著梁山伯的英俊身影,他正形單影只地行走於訪學的道路,這時,另一個出門訪學的婀娜「男子」(由祝英台假扮)出現在他孤寂的視界里。這個陌路相逢的「男子」用「他」的秀麗、嬌羞和溫柔,點燃了梁山伯的情火,促使他以「友誼」的名義與之同行乃至結廬共居。他們同宿一室,朝夕相處,感情日益深厚,而梁則在等待一個感情出擊的適當時機。

祝英台化妝成男子後究竟是怎樣的形象,這點可以從越劇《梁祝》中獲得啟示。由女演員扮演的祝英台,盡管一身文士裝束,卻依舊是眉黛含春,從骨頭里散發出女人的嫵媚。但不同尋常跡象在於,這種「娘娘腔」不但沒有觸發梁山伯的反感,反而令他對前者產生了一段非凡的「友情」。

祝英台並未意識到梁的「友情」中所隱含的特殊意味。她私下愛慕著梁,以為只要她還原為女妝,梁一定會加倍欣喜和娶她為妻。在分別之際,她含蓄地向梁山伯發出了隆重邀請,希望他能准時到家裡迎聘她的妹妹(她本人的一個代碼) 「九娘」。這是一個舊時代女子向男人所發出的曖昧而動人的呼籲。

然而,梁山伯並並未如期赴約。他事後對人辯解說,因為家境貧寒,無錢置辦聘禮和婚儀。這顯然是一種推脫之辭。而更符合邏輯的推斷是:他對娶一個女人沒有任何興趣。他僅僅喜愛哥哥「九官」而已。為避免「娶親」造成的「麻煩」,他壓抑下了與祝英台重逢的強烈渴望。他的計劃是先拖過下聘禮的約期,使婚姻成為不可能,然後再登門造訪,以了卻對祝英台的無限思念。但這一舉動嚴重打擊了祝英台。她的父母不容許女兒繼續為一個貧窮弟子耗費青春,決定將其許配給富豪馬家。祝英台找不到任何理由推諉,只能應允這種父母之命。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雙雙「覺醒」

此後的事件發展變得越來越富於戲劇性。當梁山伯在赴寧波當官途中專門前往探視祝英台時,家童聲稱府上只有「九娘」而沒有「九官」,這使梁猛然意識到他犯了一生中最嚴重的錯誤——愛上了一個真正的女子。震驚之餘,他要求親眼見一下祝,以證實家僮的說法。祝英台用羅扇遮著臉腮,出來向他裊裊作了一揖。梁又驚又怒,以為受了莫大的欺騙——這個女人,竟然偽裝成男子欺騙他,把他置為感情的掌上玩物!這再度證實了世上女人的險惡。然而,祝的嫵媚形象卻繼續糾纏和折磨著梁,使之無法從往事的甜蜜追憶和殘酷現實中擺脫出來。盡管擔任縣令符合他大濟蒼生的理想,但致命的精神楚痛,最終竟把他推向了病魔、傷痛和死亡。

驚悉梁山伯病逝的噩耗,祝英台最初的反應是難以言喻的悲傷和悔恨。她把梁見到她「真身」時又驚又怒的情形,當作梁熱戀和追悔的證據。她後悔當初未能及時揭破自己的性別,以致對他心靈造成了無可挽救的致命打擊。但這時一些有關梁山伯同性戀的風聞可能已經斷續傳來。她半信半疑,亦悲亦惱,心情復雜地踏上了出嫁的道路。

為證實民間的傳言,她下令船夫專門繞道清道山,並以風浪太大為由停船靠岸,然後隻身前去祭掃梁墓。從這時到她「自殺」為止,其間一定發生了一些難以啟齒的事情,使她最終了解到梁山伯對她的感情的真正實質。她意識到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欺騙和羞辱:她對梁山泊的愛情,不過是一場自欺欺人的游戲而已。

在梁祝事件的結尾,祝英台肯定是以「失蹤」方式離開我們的。她絕望地留下自己的「綉裙」,並再度改換男裝,向一個我們無法知曉的地點逃亡,從此隱名埋姓,下落不明。
為了對祝英台的失蹤找到一種合理解釋,作為地方富豪的馬家可謂費盡了心思。他們編造大地(墓室)裂開,祝台跌入殉葬的情節,以瞞天過海,欺騙世人。就連國家官員和皇帝都對此深信不疑。在真假奇跡相混的東晉時代,人們可以輕信一切奇怪的事情。我不想對此有所物議。我所驚訝只是,盡管這宗案件破綻百出,但經過近千年的探詢和闡釋,卻至今都沒有人對此提出必要的異議。

「蝶戀花」還是「蝶戀蝶」

在梁祝悲劇的結尾,出現了雙飛不散的大蝶。據馮夢龍《情史》記載,祝英台死後,她的家人在墓前焚毀她遺留的衣物,那些衣服竟在火焰里化成了蝴蝶。當地人稱黃蝶為梁山伯,黑蝶為祝英台。這再度向我們顯示了「梁祝」故事的同性戀語義。

《嶺南異物志》記載說,南海有一種巨型蝴蝶,形狀大如船帆,除去翅膀和腳足,還有八十斤重,味道極其鮮美。這種超級肉蝶如今早已銷聲匿跡,而人們所看見的蝴蝶,只是纖弱而美麗的鱗翅目昆蟲而已,它象徵著人類的自由與歡樂,以及對美麗事物的貪戀。它同時也是男性愛情的奇異代碼。此外,蝴蝶和花(「蝶戀花」)還是男女愛情的對偶象徵。

對於蝴蝶的哲思,最早出現在莊周的寓言里。正是道家大師第一次揭示了這種昆蟲與人類的密切關系。他們可以在夢的無意識狀態中互相轉化。莊周的蝴蝶夢表達了物體間界限的消解。《搜神記》(《太平寰宇記》所引之版本)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宗化蝶奇案,發生在戰國時代的齊國。當時的昏君宋康王,霸佔了手下官員韓憑的妻子何氏,韓憑含憤自殺,而他的妻子也從青陵台(今山東鄆城)上躍下自盡,宋康王的侍衛急忙去拉她的衣裙,不料那些碎片隨之化成了美麗的蝴蝶。

梁祝故事似乎是何氏悲劇的某種延展,但其語義卻大相徑庭。我們發現,蝴蝶的蛹變過程是意味深長的,它從圓筒形或紡錘形的蛹里羽化而出,暗示著「女人」(幼蟲期的毛蟲)蛻變成了「男人」。祝英台的蝶化(男化),無疑就是針對梁山伯的情感承諾,即在經過性取向的轉變之後,祝最終實現了他對於梁的非凡愛情。這是男同性戀者所期待的偉大時刻。蝴蝶在那個短瞬的時刻里脫穎而出,身上布滿彩虹般的圖案,在花叢里翩然起舞,變得儀態萬方,光華照人。在生命形態的最終階段,它向我們展示了其最燦爛的容貌。

蝴蝶與花的關系,暗喻著男人對女人的愛情,但一對蝴蝶間的關系卻是截然不同的,它要演繹的只能是兩個男子間的愛情。這種情感無疑是難以啟齒的。盡管東晉的宮廷和士大夫社群中流行「男同志」之風,但在一個儒學日益昌盛的時代,要完成對它的敘事,仍然必須藉助轉喻、雙關和借代等修辭技巧。它的語義被含蓄地書寫在比翼雙飛的蝴蝶里,變成一個秘不可宣的啞謎,留待聰明的世人以解讀。

這就是「化蝶」在整個梁祝敘事中的核心價值。我不知道這個完美的結局究竟是什麼人的傑作,但它無疑是整個傳說的畫龍點睛之筆,它躲藏在故事尾部,向我們揭示了整個悲劇的真正本質。

越劇的「女同志美學」

在結構和元素沒有受到任何毀壞的前提下,僅僅變換了一種密碼,我們就獲得了有關梁祝故事的全新版本。這與其說是一次標新立異的闡釋行為,不如說是對梁祝故事的語義還原。正是這樣的民間話語為近代戲曲提供了不朽的源泉,使它充滿著某種迷離的異常情調,並且讓那些尋常的情感文本黯然失色。

盡管有過京劇(《英台抗婚》)、川劇(《柳蔭記》)等各種梨園樣式,但置身於江南民間同性戀的家園,越劇才是講述梁祝悲劇的最佳曲種。1945年,袁雪芬與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以後又重新整理上演,在1952年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獲劇本獎、演出一等獎、演員一等獎等,倍得殊榮。1953年,該劇又被拍成首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由此完全確立了越劇闡釋梁祝的威權地位。

梁祝故事與越劇與的這種親緣,還因為其演員都由女性擔綱。從「草橋結拜」、「十八相送」、「樓台相會」到「化蝶雙飛」,一群美麗女子演出著男女眾生的痴情故事,圓潤婉轉的舞蹈、軟儂香甜的唱白、低回悠揚的絲竹,把被水鄉環繞的戲台轉換成了純粹的女兒國度。「文革」企圖改造越劇,強迫其納入男性演員,但其結果竟然完全一樣――所有男角都散發出女性的嫵媚光輝。甚至連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都不可阻擋地洋溢著女性般纖細柔軟的情調。

越劇的「功績」就是從一個隱秘的角度改造了梁祝故事,把這一「男同志」的哀歌,悄然置換成「女同志」的情感聖劇。梁山伯看起來不是一個男性,而更像是「女同志」中扮演主動角色的T角,「他」逾越了男權文化的界限,書寫著民族同性戀美學的瑰麗篇章。在前總理周恩來的全力支持下,經過《紅樓夢》、《西廂記》、《白蛇傳》、《情探》、《追魚》和《碧玉簪》的不倦打造,越劇已經逼近這種美學的核心。

❹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台

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台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晌虧常的聰明好學。但由於古時候女子不能進學堂讀書,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著大街上身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裡羨慕極了!難道女子只能在家裡綉花嗎?為什麼我不能去上學?她突然反問自己:對啊!我為什麼就不能上學呢宴升神?
想到這兒,祝英台趕緊回到房間,鼓起勇氣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讀書。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樣子,一定不讓別人認出來,你們就答應我吧!」祝員外夫婦開始不同意,但經不住英台撒嬌哀求,只好答應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剛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裝,辭別父母,帶著書箱,興高采烈地出發去杭州了。
到了學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學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秀。她想: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也一定會很開心的。而梁山伯也覺得與她很投緣,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於是,他們常常一起詩呀文呀談得情投意合,冷呀熱呀相互關心體貼,促膝並肩,兩小無猜。後來,兩人結拜為兄弟,更是時時刻刻,形影不離。
春去秋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學年期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的時候了。同窗共燭整三載,祝英台已經深深愛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雖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對她十分傾慕。他倆戀戀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後,都日夜思念著對方。幾個月後,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結果令他又驚又喜。原來這時,他見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個清秀的小書生,而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後,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呢,他早笑納已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公子。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
聽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與父母抗爭以反對包辦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變得異常鎮靜。她套上紅衣紅裙,走進了迎親的花轎。迎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路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忽然間飛沙走石,花轎不得不停了下來。只見祝英台走出轎來,脫去紅裝,一身素服,緩緩地走到墳前,跪下來放聲大哭,霎時間風雨飄搖,雷聲大作,「轟」的一聲,墳墓裂開了,祝英台似乎又見到了她的梁兄那溫柔的面龐,她微笑著縱身跳了進去。接著又是一聲巨響,墳墓合上了。這時風消雲散,雨過天晴,各種野花在風中輕柔地搖曳,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在陽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❺ 梁山伯與祝英台劇情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事見《梁山伯寶卷》、《華山畿》樂府及《訪友記》、《同窗記》傳奇,又名《雙蝴蝶》,諸多的戲曲劇種都搬演過這一經典的愛情名劇,其中以越劇的《梁祝》和川劇的《柳蔭記》最為知名,京劇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時期推出:如建國初期沈陽京劇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大師程硯秋整理的《英台抗婚》、葉少蘭和杜近芳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以及近年來遲小秋和朱強創排的新版《梁祝》等。

該劇的大意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川劇為尼山)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寬余或。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筆者曾看到過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東晉永和年間,在風景秀麗的善卷山南,有一個祝家莊。莊裡有一戶殷實富戶,人稱祝員外。祝家族規,財產傳男不傳女。因祝員外沒有兒子,為繼承家產,祝員外將女兒英台自小男裝打扮。英台才貌雙絕、聰穎好學。到了讀書年齡,祝員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鮮庵讀書。在碧鮮庵讀書時,有一位同學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莊,兩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引為知己,遂於善卷後洞的草橋結義金蘭,兄弟共勉,相互提攜。

英台與山伯在碧鮮庵同窗三載,期間曾同往齊魯謁拜孔聖,又同到東吳游學。兩人日則同食,夜則同眠,詩文唱和,形影相隨。山伯不僅才高學富,而且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愛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終衣不解帶,山伯雖屢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過去。山伯始終不知英台為女子。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篤,祝英台對梁山伯產生了愛意。三年後,梁山伯要繼續去餘杭游學,而祝父因英台年屆及笄,不許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捨,互贈信物。山伯贈與英台古琴長劍,英台回贈山伯鎦金摺扇,親書「碧鮮」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時慎伍,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懷,暗示愛慕之情。但忠厚淳樸的山伯渾然不覺,不解其意。臨別時,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許於梁山伯,並約定時日,請山伯來祝家相訪求婚。

英台學成回家後,豈料其父母已將英台許配邑西鯨塘馬氏。山伯從餘杭游學回來,到祝家造訪,英台紅妝翠袖,羅扇遮面,前來相見,山伯方知其為女子。當得知英台已聘馬氏後,柔腸寸斷,悲痛至極。兩人臨別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雙。」

梁祝淚別後,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橋。英台聞訊悲痛欲絕,決意以身殉情。出閣當日,堅持要經胡橋祭奠。轎至胡橋山伯墓時,英台上前祭弔,慟哭撞碑,突然狂風大作,天空混沌,飛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墮入其中。風停雨過後,彩虹高懸,有二隻碩大的蝴蝶,蹁躚起舞,傳為梁祝兩人之精靈所化,黑者即祝英台,黃者即梁山伯,情侶依依,形影不離,比翼雙飛於天地之間。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因電影版的廣泛傳播而成為這一題材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名劇。

袁雪芬與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時間是1945年,1951年,華東越劇實驗劇團重排該劇,增尾「化蝶」,劇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進等執筆,黃沙導演,陳捷、薛岩音樂整理,幸熙、蘇石風布景設計。范瑞娟飾梁山伯、傅全香飾祝英台、張桂鳳飾祝公遠、呂瑞英飾銀心、魏小雲飾四九、金艷芳飾師母。該劇於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劇本獎、演出一等獎、音樂作曲獎、舞美設計獎,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獲演員一等獎、張桂鳳獲演員二等獎、呂瑞英獲演員三等獎。1953年,該劇由毀渣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成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由徐進、桑弧編劇,桑弧、黃沙導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劇《柳蔭記》也1952年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的演出,榮獲劇本獎,陳書舫獲演員一等獎,袁玉昆和劉成基獲演員二等獎。

京劇關於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馬彥祥根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和程硯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傳最廣。

《柳蔭記》由王瑤卿設計唱腔,杜近芳、葉盛蘭在1953年首演。全劇分10場,重要場次有「英台別家」、「柳蔭結拜」、「書館談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訪友」、「祭墳化蝶」。此劇最大的特色在唱詞方面,典雅華麗,優美雋永,許多語句打破京劇傳統的七字、十字句,給人以清新脫俗的藝術美感,同時在唱腔設計上很是精緻,無論是曲調的選擇,還是板式的變換,即保持了傳統韻味,又出新求變。被公認為是建國初期戲曲推陳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劇大師程硯秋參考其它劇種的相關劇目編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劇《英台抗婚》,此劇是程硯秋解放後編演的唯一一部大戲,也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作品。此劇劇情無變,包括「別家」、「結拜」、「書館」、「相送」、「驚聘」、「拒婚」、「祭墳」、「化蝶」等場次,後來,因覺前部結構較散,便從「驚聘」開始了。這出戲的唱詞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創造。以唱詞看:「望爹爹退婚禮隨我願,使我嫁梁君,你是我親愛的老嚴親」,「卻為何你執意要把女兒我嫁與一個陌生生不識之人」……這樣幾乎等同於散文詩的句子竟然被大師「裝」進唱腔,且嚴絲合縫,感人至深,不能不讓人嘆服大師的功力。李世濟曾在建國10周年獻禮演出時上演此劇。

薌劇傳統劇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編劇,源出「錦歌」唱本。劇本保留了「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幾乎每一場都有大段獨唱或對唱。其中「英台哭靈二十四拜」最為突出,一百多句唱詞纏綿悱惻,曲牌使用了薌劇的所有哭調,一拜一調,連接緊密和諧,組成了類似曲牌聯綴體的成套唱腔。在「安童買菜宴山伯」、「樓台宴請十二盤」等出中,從菜名、菜譜到俗例、俗語都來自閩南特有的民情風俗。「討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絲、割褲帶寄贈,也屬閩南風俗。全劇情節不同於其他劇種。如英台無父而有母張氏,馬俊也同在杭城求學,無「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見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著重表現英台奔喪哭靈。幕表戲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獄見證前身」、「還魂生子征番」等情節,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盡情傾吐了梁山伯愛、恨、戀、怨的復雜心情。1978年歲陳德根根據邵江海本、台灣歌仔戲和越劇演出本綜合整理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在一個劇場曾連續上演三百場。1979年,錢天真、洪彩蓮分別扮演祝英台、梁山伯,獲得福建省優秀青年演員的稱號。

另外,豫劇、評劇等幾乎所有的大小劇種都有該劇的整本或摺子戲傳世。

近年來有兩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劇目引起爭議。一台由沈陽京劇院遲小秋和朱強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劇團排演。這兩台新戲無論是情節設置還是主題開掘,特別在舞台的呈現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傳統般的「跳躍」,由於演出場次不多,范圍也不廣,筆者無緣窺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評論,只就所見到過的遲小秋的「哭墳」一折說幾句當時的觀感。這一折戲給我的整體感覺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編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憶部分的唱腔設計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開始幾句有些「繞」,聽起來不順。

近年,浙江越劇團的傅派傳人陳藝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墳」和「化蝶」兩場。

總之,經典就是經典,彷彿有演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意韻,道不完的感嘆。
---------------------------------------------------------------------

中文名稱: 梁山伯與祝英台
外文名稱: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類別: 芭蕾舞劇

劇情介紹
序幕

一對彩蝶紛飛,引出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

第一場乞父求學

祝家。女兒祝英台一心想外出求學,被禮教森嚴的父親拒絕。在丫環銀心的協助下,假扮卜卦先生,騙祝母抽到「英台如不外出求學將大難臨頭」的卦簽,祝母信以為真。後祝父又見英台假扮男子尚妥,應允英台女扮男裝赴杭州求學。

第二場草橋結拜

三月的江南,草橋亭畔,鳥語花香。書生打扮的英台和書童打扮的銀心劃著一葉小舟順流而來,在草橋歇息時同要去杭州求學的梁山伯相遇,二人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

第三場同窗共讀

杭州書院。山伯與英台同窗共讀,朝夕相伴。日月如梭,把他倆的情意編織成一幅春、夏、秋、冬絢麗多彩的愛的畫卷。

同窗三載情綿綿,一封家書催人歸。英台父命難違,又不忍離開山伯,便靈機一動,謊稱家有小妹,為山伯做媒,將定情的玉扇墜送給山伯,依戀地離去。

第四場樓台抗婚

英台回到家中。在樓台上,日夜盼梁兄來府求婚。不料有錢有勢的馬太守帶著隨從、侍女抬著聘禮來到祝家為兒子提親。想攀高結貴的祝員外滿口應允。英台被迫挺身表明早已與山伯定下終身,祝父氣急敗壞地將英台手中的玉扇墜奪下交給了馬太守……

英台悲痛欲絕。忽然窗外走過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梁兄來到,英台悲喜交加。當山伯發現這位端莊典雅的美麗女子竟是他同窗三載的賢弟時,不禁欣喜若狂。山伯拿出定情的玉扇墜,英台猶如利劍穿心。山伯得知英台被迫定親,猶如晴天霹靂。二人互訴滿懷憤怨,一場歡喜化成空。

第五場殉情化蝶

山伯墓地。梁山伯在極度悲哀和絕望中死去。身著嫁裝的英台呼喚山伯,狂奔在曠野之中,她撲倒在山伯墓前,聲聲哀慟,毅然頭撞墓碑,墳墓轟然裂開……山伯和英台化成美麗的蝴蝶,雙雙飛舞。

責任者
演出單位: 遼寧芭蕾舞團
責任描述
創作者編導:張護力、阿力、初培林。作曲改編:李延忠、隋立本、陳國剛。舞美設計:王明旭、張忠力、鞠毅。

演出者主要演員:尹訓燕、曲滋嬌(飾祝英台A、B),晉雲江、王明(飾梁山伯A、B),蔣麗華(飾銀心),魏春甫(飾祝員外),曲秀芬(飾祝母),孟憲忠(飾馬太守)。樂隊:遼寧芭蕾舞團管弦樂隊。指揮:李蔭中、孟欣。

演出介紹
演出大事記

本劇依據梁祝民間傳說故事和同名小提琴協奏曲創作,1982年獲遼寧省舞蹈比賽創作獎、優秀作品獎。次年重新結構,仍以梁祝主題為基調,發展為三幕四場大型舞劇。1992年參加克拉斯諾雅爾斯克——亞洲太平洋地區國際藝術節演出。1994年為香港神州藝術節開幕式演出。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陳鋼與何占豪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於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於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題材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發展精心構思布局,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單樂章,有小標題。以"草橋結拜""英台抗婚"、"墳前化蝶"為主要內容。
全曲大概二十八分鍾,首先五分鍾敘述梁祝愛情主題,然後是快樂的學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從十一分鍾開始進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樓台會,最後哭靈。第二段和第一段長度差不多,也是十一分鍾。最後一段則是化蝶,可說是整曲再現。
曲子開始幾聲撥弦聲接著長笛,好像在雲端的感覺,以此來揭開序幕,有如從天上俯瞰人間,撥開雲層,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變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題,二長二短加上一個結束句,綿綿長長,幽幽遠遠,彷佛祝英台在身旁說著昔日的故事。然後在低音重復一次主題,回到人間落了實。
管弦樂總奏主題,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現了,兩人情意綿綿,大小提琴和鳴奏著主題,漸漸的小提琴主導旋律並引進管弦樂再強調一次。等樂音漸歇,木管接續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獨奏深情舒緩帶點內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對將來疑慮不安,但還是堅定相信自己。勇敢去愛吧!情緒輕快,笛聲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風光明媚三月天兩人春遊。小提琴展現技巧,風華絕代。
相聚雖好總有分別,快樂情緒之後就是離情依依十八相送。將主題變奏緩緩奏出,有如邁不開的步履,卻終究不得不離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緊密結合難分難舍。在這段末尾由弦樂第一次奏出哭調主題,預言悲劇結局,這構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愛」。
第二段發展部裡面有三小段: 強、弱、強,也就是快、慢、快。開始如大浪涌來的管弦樂聲代表祝父的反對,連續幾個小節下行樂句,好像在說: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則猛烈與之抗衡,兩者沖突漸漸上升,最後全體合奏梁祝主題表示戀情曝光,一波波涌來浪潮終將這主題給淹沒。
樓台會小提琴委婉的訴說情意,大提琴撥奏聆聽。輪到大提琴傾訴愛意,小提琴一旁隨和。突然,音樂急轉而下,運用越劇中囂板的「緊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過度悲傷絕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過門途中,停在梁山伯墳前哭靈,小提琴以凄厲聲調哭出:梁兄呀!碎奏、斷奏哀痛欲絕旋律,有哭聲,有跪行,其中還有些回憶片段。漸漸的淚眼開了,哭聲歇了,心意已決,在悲憤低音鑼聲中,縱身投入突然爆開墳墓中自盡,音樂同時推向最高潮。
樂曲的最終部份是再現部「化蝶」,在輕盈飄逸的弦樂襯托下,愛情主體再現,梁山伯與祝英台從墳墓中化為一對蝴蝶,在花間歡娛自由飛舞,永不分離。 彩虹萬里百花開 花間彩蝶成雙對 千年萬代分不開 梁山伯與祝英台

❻ 《梁山伯與祝英台》主要內容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事見《梁山伯寶卷》、《華山畿》樂府及《訪友記》、《同窗記》傳奇,又名《雙蝴蝶》,諸多的戲曲劇種都搬演過這一經典的愛情名劇,其中以越劇的《梁祝》和川劇的《柳蔭記》最為知名,京劇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時期推出:如建國初期沈陽京劇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大師程硯秋整理的《英台抗婚》、葉少蘭和杜近芳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以及近年來遲小秋和朱強創排的新版《梁祝》等。

該劇的大意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川劇為尼山)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筆者曾看到過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東晉永和年間,在風景秀麗的善卷山南,有一個祝家莊。莊裡有一戶殷實富戶,人稱祝員外。祝家族規,財產傳男不傳女。因祝員外沒有兒子,為繼承家產,祝員外將女兒英台自小男裝打扮。英台才貌雙絕、聰穎好學。到了讀書年齡,祝員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鮮庵讀書。在碧鮮庵讀書時,有一位同學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莊,兩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引為知己,遂於善卷後洞的草橋結義金蘭,兄弟共勉,相互提攜。

英台與山伯在碧鮮庵同窗三載,期間曾同往齊魯謁拜孔聖,又同到東吳游學。兩人日則同食,夜則同眠,詩文唱和,形影相隨。山伯不僅才高學富,而且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愛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終衣不解帶,山伯雖屢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過去。山伯始終不知英台為女子。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篤,祝英台對梁山伯產生了愛意。三年後,梁山伯要繼續去餘杭游學,而祝父因英台年屆及笄,不許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捨,互贈信物。山伯贈與英台古琴長劍,英台回贈山伯鎦金摺扇,親書「碧鮮」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時,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懷,暗示愛慕之情。但忠厚淳樸的山伯渾然不覺,不解其意。臨別時,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許於梁山伯,並約定時日,請山伯來祝家相訪求婚。

英台學成回家後,豈料其父母已將英台許配邑西鯨塘馬氏。山伯從餘杭游學回來,到祝家造訪,英台紅妝翠袖,羅扇遮面,前來相見,山伯方知其為女子。當得知英台已聘馬氏後,柔腸寸斷,悲痛至極。兩人臨別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雙。」

梁祝淚別後,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橋。英台聞訊悲痛欲絕,決意以身殉情。出閣當日,堅持要經胡橋祭奠。轎至胡橋山伯墓時,英台上前祭弔,慟哭撞碑,突然狂風大作,天空混沌,飛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墮入其中。風停雨過後,彩虹高懸,有二隻碩大的蝴蝶,蹁躚起舞,傳為梁祝兩人之精靈所化,黑者即祝英台,黃者即梁山伯,情侶依依,形影不離,比翼雙飛於天地之間。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因電影版的廣泛傳播而成為這一題材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名劇。

袁雪芬與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時間是1945年,1951年,華東越劇實驗劇團重排該劇,增尾「化蝶」,劇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進等執筆,黃沙導演,陳捷、薛岩音樂整理,幸熙、蘇石風布景設計。范瑞娟飾梁山伯、傅全香飾祝英台、張桂鳳飾祝公遠、呂瑞英飾銀心、魏小雲飾四九、金艷芳飾師母。該劇於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劇本獎、演出一等獎、音樂作曲獎、舞美設計獎,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獲演員一等獎、張桂鳳獲演員二等獎、呂瑞英獲演員三等獎。1953年,該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成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由徐進、桑弧編劇,桑弧、黃沙導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劇《柳蔭記》也1952年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的演出,榮獲劇本獎,陳書舫獲演員一等獎,袁玉昆和劉成基獲演員二等獎。

京劇關於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馬彥祥根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和程硯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傳最廣。

《柳蔭記》由王瑤卿設計唱腔,杜近芳、葉盛蘭在1953年首演。全劇分10場,重要場次有「英台別家」、「柳蔭結拜」、「書館談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訪友」、「祭墳化蝶」。此劇最大的特色在唱詞方面,典雅華麗,優美雋永,許多語句打破京劇傳統的七字、十字句,給人以清新脫俗的藝術美感,同時在唱腔設計上很是精緻,無論是曲調的選擇,還是板式的變換,即保持了傳統韻味,又出新求變。被公認為是建國初期戲曲推陳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劇大師程硯秋參考其它劇種的相關劇目編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劇《英台抗婚》,此劇是程硯秋解放後編演的唯一一部大戲,也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作品。此劇劇情無變,包括「別家」、「結拜」、「書館」、「相送」、「驚聘」、「拒婚」、「祭墳」、「化蝶」等場次,後來,因覺前部結構較散,便從「驚聘」開始了。這出戲的唱詞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創造。以唱詞看:「望爹爹退婚禮隨我願,使我嫁梁君,你是我親愛的老嚴親」,「卻為何你執意要把女兒我嫁與一個陌生生不識之人」……這樣幾乎等同於散文詩的句子竟然被大師「裝」進唱腔,且嚴絲合縫,感人至深,不能不讓人嘆服大師的功力。李世濟曾在建國10周年獻禮演出時上演此劇。

薌劇傳統劇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編劇,源出「錦歌」唱本。劇本保留了「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幾乎每一場都有大段獨唱或對唱。其中「英台哭靈二十四拜」最為突出,一百多句唱詞纏綿悱惻,曲牌使用了薌劇的所有哭調,一拜一調,連接緊密和諧,組成了類似曲牌聯綴體的成套唱腔。在「安童買菜宴山伯」、「樓台宴請十二盤」等出中,從菜名、菜譜到俗例、俗語都來自閩南特有的民情風俗。「討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絲、割褲帶寄贈,也屬閩南風俗。全劇情節不同於其他劇種。如英台無父而有母張氏,馬俊也同在杭城求學,無「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見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著重表現英台奔喪哭靈。幕表戲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獄見證前身」、「還魂生子征番」等情節,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盡情傾吐了梁山伯愛、恨、戀、怨的復雜心情。1978年歲陳德根根據邵江海本、台灣歌仔戲和越劇演出本綜合整理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在一個劇場曾連續上演三百場。1979年,錢天真、洪彩蓮分別扮演祝英台、梁山伯,獲得福建省優秀青年演員的稱號。

另外,豫劇、評劇等幾乎所有的大小劇種都有該劇的整本或摺子戲傳世。

近年來有兩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劇目引起爭議。一台由沈陽京劇院遲小秋和朱強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劇團排演。這兩台新戲無論是情節設置還是主題開掘,特別在舞台的呈現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傳統般的「跳躍」,由於演出場次不多,范圍也不廣,筆者無緣窺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評論,只就所見到過的遲小秋的「哭墳」一折說幾句當時的觀感。這一折戲給我的整體感覺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編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憶部分的唱腔設計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開始幾句有些「繞」,聽起來不順。

近年,浙江越劇團的傅派傳人陳藝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墳」和「化蝶」兩場。

總之,經典就是經典,彷彿有演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意韻,道不完的感嘆。

❼ 梁山伯與祝英台

大意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川劇為尼山)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啟燃梁山伯。攜鄭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事見《梁山伯寶卷》、《華山畿》樂府及《訪友記》、《同窗記》傳奇,又名《雙蝴蝶》,諸多的戲曲劇種都搬演過這一經典的愛情名劇,其中以越劇的《梁祝》和川劇的《柳蔭記》最為知名,京劇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時期推出:如建國初期沈陽京劇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大師程硯秋整理的《英台抗婚》、葉少蘭和杜近芳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以及近年來遲小秋和朱強創排的新版《梁祝》等。
該劇的大意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川劇為尼山)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筆者曾看到過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辯旁頌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因電影版的廣泛傳播而成為這一題材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名劇。
袁雪芬與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時間是1945年,1951年,華東越劇實驗劇團重排該劇,增尾「化蝶」,劇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進等執筆,黃沙導演,陳捷、薛岩音樂整理,幸熙、蘇石風布景設計。范瑞娟飾梁山伯、傅全香飾祝英台、張桂鳳飾祝公遠、呂瑞英飾銀心、魏小雲飾四九、金艷芳飾師母。該劇於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劇本獎、演出一等獎、音樂作曲獎、舞美設計獎,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獲演員一等獎、張桂鳳獲演員二等獎、呂瑞英獲演員三等獎。1953年,該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成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由徐進、桑弧編劇,桑弧、黃沙導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劇《柳蔭記》也1952年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的演出,榮獲劇本獎,陳書舫獲演員一等獎,袁玉昆和劉成基獲演員二等獎。
京劇關於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馬彥祥根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和程硯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傳最廣。
《柳蔭記》由王瑤卿設計唱腔,杜近芳、葉盛蘭在1953年首演。全劇分10場,重要場次有「英台別家」、「柳蔭結拜」、「書館談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訪友」、「祭墳化蝶」。此劇最大的特色在唱詞方面,典雅華麗,優美雋永,許多語句打破京劇傳統的七字、十字句,給人以清新脫俗的藝術美感,同時在唱腔設計上很是精緻,無論是曲調的選擇,還是板式的變換,即保持了傳統韻味,又出新求變。被公認為是建國初期戲曲推陳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劇大師程硯秋參考其它劇種的相關劇目編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劇《英台抗婚》,此劇是程硯秋解放後編演的唯一一部大戲,也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作品。此劇劇情無變,包括「別家」、「結拜」、「書館」、「相送」、「驚聘」、「拒婚」、「祭墳」、「化蝶」等場次,後來,因覺前部結構較散,便從「驚聘」開始了。這出戲的唱詞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創造。以唱詞看:「望爹爹退婚禮隨我願,使我嫁梁君,你是我親愛的老嚴親」,「卻為何你執意要把女兒我嫁與一個陌生生不識之人」……這樣幾乎等同於散文詩的句子竟然被大師「裝」進唱腔,且嚴絲合縫,感人至深,不能不讓人嘆服大師的功力。李世濟曾在建國10周年獻禮演出時上演此劇。
薌劇傳統劇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編劇,源出「錦歌」唱本。劇本保留了「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幾乎每一場都有大段獨唱或對唱。其中「英台哭靈二十四拜」最為突出,一百多句唱詞纏綿悱惻,曲牌使用了薌劇的所有哭調,一拜一調,連接緊密和諧,組成了類似曲牌聯綴體的成套唱腔。在「安童買菜宴山伯」、「樓台宴請十二盤」等出中,從菜名、菜譜到俗例、俗語都來自閩南特有的民情風俗。「討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絲、割褲帶寄贈,也屬閩南風俗。全劇情節不同於其他劇種。如英台無父而有母張氏,馬俊也同在杭城求學,無「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見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著重表現英台奔喪哭靈。幕表戲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獄見證前身」、「還魂生子征番」等情節,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盡情傾吐了梁山伯愛、恨、戀、怨的復雜心情。1978年歲陳德根根據邵江海本、台灣歌仔戲和越劇演出本綜合整理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在一個劇場曾連續上演三百場。1979年,錢天真、洪彩蓮分別扮演祝英台、梁山伯,獲得福建省優秀青年演員的稱號。
另外,豫劇、評劇等幾乎所有的大小劇種都有該劇的整本或摺子戲傳世。
近年來有兩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劇目引起爭議。一台由沈陽京劇院遲小秋和朱強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劇團排演。這兩台新戲無論是情節設置還是主題開掘,特別在舞台的呈現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傳統般的「跳躍」,由於演出場次不多,范圍也不廣,筆者無緣窺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評論,只就所見到過的遲小秋的「哭墳」一折說幾句當時的觀感。這一折戲給我的整體感覺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編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憶部分的唱腔設計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開始幾句有些「繞」,聽起來不順。
近年,浙江越劇團的傅派傳人陳藝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墳」和「化蝶」兩場。
總之,經典就是經典,彷彿有演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意韻,道不完的感嘆。

❽ 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究竟是否存在

更多相信這是傳說.

【歷史淵源】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

目前有關梁祝的主要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

(1)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馬鄉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馬庄、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2)在古鄒邑西鄰微山湖北岸的馬坡村,有一立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墓碑,墓碑歷經淤積長期深埋,直到1995年才被發掘出來。這是弊好指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惟一的一塊墓碑,全文843個字,與神話傳說戲曲截然不同,不僅載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還點明了地方官員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據租配碑文記載得知,作為獨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到鄒城嶧山求學讀書,自九曲村過吳橋東遇梁襪羨山伯,二人偕同,嶧山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一日英台思鄉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門拜訪,別後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東(據鄒縣志載此橋在明隆慶年間被淹沒),英台眼見馬家迎親將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捨身取義,悲傷而死,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

根據碑文記載和實地考察,傳說中的梁祝故事原地為濟寧市。其理由是:在時間上馬坡石碑是記錄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說該碑根據外紀所記,即便是立於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於晚清時期的《寧波府志》、《宜興志》;從地理方位來看符合實際,梁祝合葬墓位於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約三公里,而距東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約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嶧山求學過吳橋與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3)江蘇宜興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長路曉農則認為,從歷史記載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記載最早在宜興。江蘇學術界、史志界、旅遊界的多位專家認為:從宋咸淳《毗陵志》至明代馮夢龍的傳奇小說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證據顯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興人氏。

(4)梁祝文化研究專家、寧波市鄞州區文聯主席麻承照說,根據他對《鄞州縣志》的研究,梁山伯應是鄞州人,祝英台應是上虞人。

(5)其實,「梁祝」的故事在寧波與汝南有著不同的版本。汝南傳說:在晉代,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3年,卻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被許配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臨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轎經過的路邊,讓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後,身穿孝服出嫁,轎子經過梁山伯墳時,下轎拜祭撞死在柳樹前。寧波傳說:梁山伯是晉代鄞州縣令,是個清廉的好官,由於得罪了權貴,被殘害致死,老百姓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來自上虞的俠女,劫富濟貧,後來被權貴殺害。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就把兩個人合葬在一起,結「陰婚」。兩個傳說分別在兩地找到了考古證據。在汝南縣,至今留有梁山伯與祝英台墓,分列於馬庄鄉古官道兩側,出土的墓牆證明兩座均為晉代墓。梁山伯與祝英台並沒有訂婚,二人不可能合葬,這種分葬墓符合當時的風俗習慣。而在寧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6)梁祝傳說產生於晉朝。現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載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張讀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學性渲染,可見其大致輪廓:「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游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7)現存較早、也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寧波)知府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文中說梁山伯生於公元352年農歷三月初一,死於373年農歷八月十六,終年21歲,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廟(又名「義忠王廟」)修建於397年。如記載可靠,「梁祝傳說」當產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這20多年內,完全形成則在宋代到清末。此後比較重要的文獻記載,還有明代馮夢龍的《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傳》,後者出現了化蝶的結局。

(8)1997年7月,寧波的梁山伯廟出土一座晉代墓葬,墓的位置、規格和隨葬器物與志書記載的梁山伯鄞縣縣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認為是可信的實物資料。

(9)20世紀50年代,著名作家張恨水在創作長篇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曾根據民間傳說,考證出10處起源地: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曲阜、甘肅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間、山東嘉祥、江蘇江都、山西蒲州、江蘇蘇州。

(10)有關梁祝的古跡,目前已發現17處包括讀書處6個,墳墓10處,廟1座。專家普遍認為,梁祝讀書處是受梁祝傳說的影響後形成的,不能反證其源頭。

❾ 閩南人哭靈歌詞

哭靈
(寶玉)妹妹臨死時 她講的什麼
到如今,它果然逼你喪九泉。
中文歌詞庫 www.CnLyric.com
林妹妹....我來遲了...我來遲了...
(紫鵑)想當初姑娘病重無人理

床前只有我知心婢
她這邊 是冷屋鬼火三更泣
金玉良緣將我騙,
(紫鵑)寶二爺 天晚了 不便多頌渣留 快回去吧
你那邊 是洞房春暖一天喜
只聽她 恨聲呼寶玉
(寶玉)紫鵑 我知道 妹妹恨我 你也恨我
這心酸的事兒我牢牢記
害妹妹魂歸離恨天。
我就是死了 也是個屈死的鬼啊
寶二爺 你來遲了
你來遲了
(紫鵑拂袖)這句話我已經聽慣了
人已死了 還說個什麼呢
到如今人面不知何處去,
空留下素燭白幃伴靈前。
林妹妹呀,林妹妹呀野螞悄,
如今是千哭萬喚喚不歸,
上天入地難尋覓。
可嘆我生不能離別話幾句,
死不能扶一扶七尺棺。
林妹妹....
想當初你是孤苦伶仃到我家來,
只以為暖巢可棲孤零燕,
我和你情深生猶似親兄妹,
那時侯兩小無猜共枕眠。
到後來,我和妹妹都長大,
共讀西廂在花前。
寶玉是剖腹掏心真情待,
妹妹你心裡早有你有口不言。
到如今無人共把西廂讀,
可憐我傷心不敢立花前,
曾記得怡紅院嘗了閉門羹,
你是日不安心夜不眠。
妹妹啊你為我是一往情深把病添,
我為你是睡里夢里常相戀。
好容易盼到洞房花燭夜,
總以為美滿姻緣一線牽。
想不到林妹妹變成寶姐姐,
卻原來你被逼死我被騙。
實指望,白頭能揩恩和愛啊,
誰知曉,
今日你黃土壟中獨自眠。
林妹妹啊,
自從居住大觀園,
幾年來你是新愁舊結解不開。
落花滿地令你驚,
冷雨敲窗你愁未眠。
你怕那,人世上風刀和霜劍,
人死黃泉難扶起
(寶玉)林妹妹 你不能怪我
這是父母做主 並不是我負心呀
(紫鵑泣)姑娘啊

(寶玉環顧四周)
寶玉:問紫鵑,妹妹的詩稿今何在?
紫鵑:如翩翩蝴蝶火中化。
寶玉:問紫鵑,妹妹的瑤琴今何在?
紫鵑:琴弦已斷你休提它。
寶玉:問紫鵑,妹妹物罩的花鋤今何在?
紫鵑:花鋤雖在誰葬花?
寶玉:問紫鵑,妹妹的鸚哥今何在?
紫鵑:那鸚哥叫著姑娘學著姑娘生前的話呀。
寶玉:那鸚哥也知情和意。
紫鵑:世上的人兒不如它!
(寶玉哭訴)林妹妹 我被人騙了 我被人騙了
九州生鐵鑄大錯
一根赤繩把終身誤
天缺一角有女媧
心缺一塊難再補
你已是 無暇白玉遭泥陷
我豈能 一股清流隨俗波
從今後 你長恨孤眠在地下
我怨種愁根永不拔
人間難栽連理枝
我和你世外去結並蒂花
(鍾聲響)

閱讀全文

與閩南哭靈人24拜高清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電影華爾街完整版演員表 瀏覽:448
蘇有朋電影校園當老師 瀏覽:714
手機電影如何在電視上播放器下載 瀏覽:948
家什麼電影 瀏覽:937
電影推薦青春校園甜蜜 瀏覽:122
好看電影排行榜前十名中國片 瀏覽:951
兒童電影主角是扒手 瀏覽:160
紅色經典電影什麼意思 瀏覽:666
大雄的新恐龍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989
國產好看的電影豆瓣 瀏覽:132
免費高清科幻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43
青春期校園幾個姐妹電影 瀏覽:365
新掌酷電影 瀏覽:997
美女是卧底的印度電影 瀏覽:919
黃勃導演的新電影 瀏覽:184
曰式綁架美女的電影 瀏覽:542
國內怎麼看漫威新電影 瀏覽:786
李連傑最好看一部電影 瀏覽:246
馬麗新電影手機 瀏覽:163
指環王電影簡介 瀏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