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電影倒著剪又會是一種全新的故事
《正義黎明》的倒放就是《不義聯盟》毀滅日(小丑)毀滅了一座城市,被正義聯盟制服,事後超人大受打擊並與蝙蝠俠產生了價值觀的分歧,一句「你媽不叫瑪莎」(「小丑才是你的真愛」)導致被蝙蝠俠用裝甲和氪石暴揍一頓。超人的存在讓全世界人民感到了恐懼,被世人敬若神明,蝙蝠俠和盧瑟為了全人類的思想解放和超人作對並在暗地裡搞了很多大新聞。
2. 怎樣把一部電影剪輯縮短成幾分鍾的影片並配上文字說明整個故事是不是這個就叫文案有推薦網站學習么
可以在抖音上學
然後剪視頻的話可以用剪映 我覺得用著比較方便 先從簡單的視頻開始剪起 熟練運用剪輯軟體慢慢的什麼都能剪了
3. 影視剪輯
學習影視剪輯,我推薦王氏教育實體培訓和他們的網校平台:繪學霸APP
學習的路很長,選一個好的教育集團至關重要,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詳細的內容可以了解一下王氏教育,
在眾多的教育機構中,王氏教育的口碑好,教學團隊強大,想知道王氏教育實體培訓有多強,免費試學下就知道了,點擊:王氏教育全國13個校區線下預約試聽
經過19年市場的洗禮,積累了大量的教學經驗,融入了市場上成功的商業案例,不斷迭代優化教學方案,真正用心設計每一堂課。
而且王氏教育的創始人和管理層都是行業的專家出身,了解整個產業,需求,就業,能無縫深入到市場需求,做到投資型教育機構所不能企及的細致入微。
即便你沒來這里學習,也能在手機應用市場下載到王氏教育實實在在的教學研發產品:繪學霸APP。
上面有十多年來的新老學員在裡面交流和學習,還有成千上萬的公司在上面招聘,光這些真不是隨便成立三五年的培訓機構可以復制出來的。
4. 克萊·派克三種改編電影的方法
您好,克萊·派克的三種改編電影的方法包括:
1. 劇本改編:通過重新編寫劇本,以改變原有故事的情節,角色,場景,結局等,從而達到改編電影的目的。
2. 電影改編:通過改變電影的拍攝技巧,改變攝影,剪輯,色彩,音樂,配音等,從而達到改編電影的目的。
3. 電視劇鄭笑頃改編:通過將電影改編成電視劇的形式,從而更升銷好地展示電影的故事情節,角色,場景,結局等喊陸,從而達到改編電影的目的。
5. 影視剪輯六個方法
影視剪輯六個實用方法
在影視行業中有這樣的說法:「影視後期製作是一部影視作品的又一次升華」。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明白影視後期製作的重要性,那麼在影視後期製作中充當重要角色的影視剪輯又有哪些實用的方法呢?
一:影像剪輯者必備
1、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動作的眼力,剪輯素材並發現它們與下一畫面連接的剪切的能力,運用影像和選擇音樂的能力,以及製造旋律和情節的創造力。
2、剪輯者還要賦予由連續的靜止畫面所組成的電影以跳動感,給影像注入生命。
3、剪輯者會自然而然地在眾多的鏡頭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點是剪切點,這就是剪輯的旋律感。與此同時作品的全貌也會在許許多多的攝影素材中慢慢呈現出來。透過素材,看到作品應有的面貌。
二:尋找剪切點的方法
應該在哪些地方進行剪切和連接呢?尋找剪切點無疑是編輯者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這里有點需要注意,這就是畫面的頂點。
所謂畫面的頂點,是指畫面是動作、表情的轉折點,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時,點頭打招呼後低頭動作結束時,球體上升即將下落時,收回笑容的瞬間等。
影像是一連串靜止畫面的連續,因為前面的膠片在人眼中會形成殘留的影像,所以膠片上的畫面看起來才是動態的。
因此,越是激烈的運動,在畫面的頂點或者在動作開始的前一刻進行剪切,會在後面的膠片上產生強烈的殘留影像的效果,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產生旋律感的剪切點
讓我們以翻書的動作為例,看一下尋找剪切點的方法。
如果從動作完全停止的狀態開始拍攝,忠實地將翻書的動作從一開始拍攝到結束,這樣觀眾一看就能知道是翻書的動作。
但是,僅僅讓人看明白是無法 體現出影像的美妙之處的,旋律感和舒適感同樣不可缺少。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把最開始的剪切點選擇在翻書動作已經開始的狀態。若把翻書這個動作分解成1~24個畫面,那麼就把最前面的3~4個片斷剪切掉,作為開始的剪切點。
這種改變對於理解翻書的動作沒有任何影響。相反,還能表現出動作的旋律感和舒適感。這種剪輯方法也可以運用到其他影像中去。
四:電影剪輯的正確方法不是只有一個
有一點希望大家不要誤解,那就是剪切點並不是唯一的。書頁翻到中間時可以作為一個剪切點,翻書動作快要結束的時候也可以作為一個剪切點。根據作品的不同,前後畫面的`不同,剪切點可以有所變化。正確的剪輯方法不是唯一的。當然,剪輯也有其固定的形式幾約定,它們可以說是剪輯的規則。了解這些規則非常重要,但由於剪輯本身是一項富於創造性的工作,所以有時也會打破規則 ,進行一些新的嘗試。
五:剪輯的目的
從物理制約中解放,自由控制時間和空間
在攝影和製作中有時需要分割鏡頭,在後面把它們構成一個情節
在作品中省略故事中實際時間的流逝
省略故事中空間的移動
結合演出意圖構成劇情,確定作品的最終面貌
有目的地進行鏡頭的連接,明確、強調想表達的內容
使鏡頭的順序和結構更嚴密,突出情節性要素
六:動作剪輯中的固定規則
被拍攝物體為移動時的剪輯方法。
動作連接,是指對被拍攝物體的動作進行的剪輯。
從前,常常要因為更換膠卷而不得不中斷對一個動作的拍攝,然而用不同的鏡頭連接起來的同一個動作,看上去效果卻出奇的流暢,給人以深刻印象。據說這就是這一剪輯方法的起源所在。
;6. 剪輯電影怎麼剪輯
1.點擊【分割】,當軌道上出現
剪刀形狀時按下左鍵實現分割。像使用剪刀一樣,在視頻播放的過程中間,按下空格鍵能夠定格在某一幀,點擊左鍵這時候整段視頻則被且分為兩部分,重復操作即可將視頻分為三部分、四部分等
2.當使用【分割】工具以後,一段視頻已經成功切分為幾部分。對於自己不需要的部分,首選選中,然後點擊滑鼠右鍵選擇【刪除】,就能夠將不需要的部分刪除。
3.當刪除以後軌道上就出現空白,這時候一定要拖動視頻將所有的無縫銜接起來,軌道不留白導出才沒有黑屏,導出之前按住【ctrl+enter】從頭播放一遍無誤再導出。
首先電影剪輯在早期是通過負片沖洗出來的正片進行剪輯的,被沖洗出來的正片上每一格畫面都會有編號和負片相對應,這個被拿來剪輯的正片叫工作拷貝。剪輯師將工作拷貝掛載到剪輯台的膠片轉軸上可以控制正向、反向和逐格的查看,而定位光孔會直接把當前定位的膠片畫面投影到小型的監視屏幕或者毛玻璃上。聲音以磁帶錄制,以等比例的速度被平行放在和畫面同步的另一卷轉軸上,定位是感應磁頭,保證聲畫同步即畫面轉動24格(常速播放1秒)磁帶也轉動常速播放1秒的走帶長度。
剪輯操作就是在分別在兩段膠片和磁帶上找到需要剪輯的位置先用記號筆作出標記,然後剪斷膠片和磁帶,最後將需要連接的兩段膠片和磁帶用透明膠帶粘合起來。這個操作每次被剪斷的余片都要非常認真詳細做好標記。因為如果剪多絕祥遊了那麼很有可能要在余片里重新找回一些畫面和聲音添加回來,所以需要在剪輯前對剪輯的不同畫面非常熟悉並且有構造剪輯節奏非常強的時空想像能力,否則來回地嘗試改變實際上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每一刀的剪輯不是在機器上而是在腦海中,但現在已經很少有學校會學習膠片剪輯了。遇到像淡入淡出、疊化、多重曝光特效等鏡頭需要在剪輯台上決定特效時長和特效出入點後算出對應的畫面格數然後用特殊記號筆標記出來。
剪輯好的工作拷貝會被送去整理出所有剪輯出入點的編號然後去查找出對應的負片,其中也包含覆蓋特效畫面格數的負片,沖好的負片被按照剪輯和特效的每一個出入點連接起來,不同的是連接時不再使用會破壞畫面的透明膠帶,而是齒孔卡扣,同時連接時不會直接用手而是質地非常細膩的真絲手套在柔軟的絨布上進行。因為電影拍攝後沖出來的負片僅此宴洞一條,它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洗出的所有拷貝,所以一定是被頂級保護的。其中淡入淡出、疊化、多重曝光等特效鏡頭會在沖洗時採用配光技術完成,然後這個負片會被洗成成百上千個拷貝發往大大小小的電影院進行放映。
由於你的題目不甚明確,不知道說的是作為職業剪輯師的電影剪輯還是個人想電影混剪。這里我兩個都說一下。
作為電影剪輯師,剪輯電影就具有高度的專業性,需要一定的剪輯技巧,電影剪輯通常被稱為「隱形藝術」,大多數剪輯師的目標是創建無縫的成品。一旦工作完成,並且做得很好,就很難注意到單獨的部分。以下說幾個電影剪輯的剪輯技巧:
1.長鏡頭
在過渡到下一個鏡頭之前持續一段很長時間的鏡頭。每個鏡頭的平均長度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差別很大,但大多數當代電影的剪輯速度往往更快。一般來說,任何一分鍾以上的鏡頭都被認為是長鏡頭。
2.節奏
聲音的頻率和規律性,一連串的鏡頭和鏡頭內的動作。節奏因素包括節拍(或動感)、腔調(或重音)和節奏(或速度)。節奏是電影的基本特徵之一,它決定了電影的情緒和觀眾的整體印象。這也是最復雜的分析之一,因為它是通過場景、攝影、聲音和剪輯的組合來實現的。的確,節奏可以理解為電影中所有元素的最終平衡。
3.重疊剪輯
重復部分或全並銷部動作的剪輯,從而擴展了它的觀看時間和情節持續時間。最常見的是實驗性電影製作,由於其短暫的令人不安和純粹的圖形性質,它也出現在動作和動作優先於情節和對話的電影中:體育紀錄片、音樂劇、武術等。重疊剪輯是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動作電影的共同特點。當導演吳宇森移居好萊塢後,他試圖將這種風格融入主流動作片,比如《碟中諜2》。
4.轉場
鏡頭是由剪輯定義的,但剪輯也可以將鏡頭連接在一起。在傳統中,剪輯是為了建立空間,引導觀眾看到場景中最突出的部分。
1.借位
借位在連貫性剪輯中,是一種從一個鏡頭到另一個鏡頭顯示連續時間和空間的方法,但實際上它與場景中人物或物體的位置不匹配。在文森特·明奈利的《火樹銀花》中,犧牲了真實的物理空間來換取戲劇性的空間。正如在第一個畫面中看到的,電話後面是有一堵牆的。然而,在第三個鏡頭中,這堵牆神奇地消失了,為了顯示電話和圍坐在餐桌旁的家人(電影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從一個角度看,這在真實的房間里是不可能的。
2.交叉
交替拍攝在不同地方發生的動作鏡頭,通常同時進行。因此,這兩個操作被銜接起來,將來自不同空間的角色關聯起來。為了進一步強調他們的相似之處,這位父親實際上是在重溫他和第一個女朋友的第一次約會,而他的女兒實際上是在第一次約會。楊使用跨越時空的交叉,暗示歷史會一代又一代地重復。
3.切入鏡頭、切離鏡頭
在同一空間中,從遠處取景到近景的瞬間轉換,反之亦然。
4.疊化
兩個鏡頭之間的過渡,第一個畫面逐漸消失,而第二個畫面逐漸出現。有那麼一會兒,這兩個畫面混合在一起了。疊化可以作為一個相當直接的手法連接任何兩個場景,或以更有創意的方式,例如暗示幻覺的狀態。
5.圈入/圈出
一種圓形的、可移動的蒙版,它可以結束一個場景(圈出)或強調一個細節,也可以打開一個場景(圈入)或顯示一個細節周圍的更多空間。
跳躍式剪輯是用來表達的,暗示一個角色或他/她的日常生活的沉思或矛盾,但這也是與主流電影敘事方式決裂的明確標志。與其把一部電影呈現成一個完美的、在我們面前無縫展開的獨立故事,不如說,跳躍式剪輯就像是一句話,既證明了講述這樣一個故事的人為性,也證明了講述這樣一個故事的困難性。
6.定位鏡頭/再定位鏡頭
一種鏡頭,通常包括遠距取景,顯示場景中重要人物、物體和背景之間的空間關系。通常情況下,場景的前幾個鏡頭通常是定位鏡頭,因為這介紹了其中的位置關系和空間關系。
7.正反打鏡頭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鏡頭對角色進行相互切換,通常在對話的情況下。
8.疊畫
在同一膠片上曝光多個圖像。與疊化不同,疊畫並不意味著從一個場景到另一個場景的轉換。通常是用於相同的演員在屏幕上同時出現兩個角色、表達主觀或醉酒的視覺效果,或者簡單地將敘事元素從另一部分的迷幻世界引入場景。
9.劃像
一種鏡頭之間的過渡,其中一條線穿過畫面,在第一個鏡頭移動時將其刪除,代之以下一個鏡頭。這是一個動態的、引人注目的轉變,通常用在動作或冒險電影中。
就像其它的轉場方式,比如橫搖,劃像在特定的歷史時期(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變得流行起來,以至於成為那個時期電影的風格標記。
5.匹配剪輯
匹配剪輯指的是通過在兩個鏡頭之間建立某種形式的聯系來連接和分割兩個鏡頭的技術。這種聯系可以從場景描述的情況中推斷出來(例如,圖形匹配)。
1.視線匹配剪輯
一種遵循動作原理的剪輯,第一個鏡頭是一個人朝一個方向離開,第二個鏡頭是一個附近的空間,裡面有他或她看到的東西。如果這個人向左看,下面的鏡頭應該暗示這個人在屏幕外是向右看的。
2.圖形匹配剪輯
兩個連續的鏡頭連在一起,以創造出構圖元素的強烈相似性(如顏色、形狀)。用於傳輸連續性樣式,以平滑的方式在兩個鏡頭之間進行過渡,圖形匹配剪輯也可以用來做隱喻性的聯想,就像蘇聯連貫性風格。
6.剪輯風格
1.連貫性剪輯
一種保持敘述動作連貫的剪輯方式。連貫性剪輯依賴於從一個鏡頭到另一個鏡頭的方向、位置和時間關系,即連續鏡頭之間的時間和空間是連貫的。此外,當屏幕上的方向與電影世界的方向相匹配時,敘述也更容易被理解了。如下圖所示,「180度規則」規定了攝影機應該停留在動作軸兩邊的一個區域內(場景中有一條主要元素A和B之間的假想線,通常是兩個角色)。
通過遵循這一規則,導演要確保每個角色在畫面中占據一個一致的區域,幫助觀眾理解場景的布局。這種一致的空間感通過例如動作匹配等技術手段得到了加強。
2.蒙太奇
包括鏡頭內的蒙太奇、聲音和圖像之間的蒙太奇,多層次的含蓄,以及在兩個鏡頭之間的沖突。通過持續時間、屏幕方向和鏡頭比例的模式聯系在一起,從而產生了使不相關聯的鏡頭產生了意義。
3.省略式剪輯
省略事件中部分的鏡頭過渡,導致情節和故事持續時間的省略。
講完這些,再來說說電影的混剪。
第一步,確定好要剪輯的中心思想
在開始混剪之前,我們首先要確定好要剪一個什麼類型的片子,而不是一上來就開始動手剪輯,所謂的謀定而後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步,挑選影片素材
主題確定好了之後,開始圍繞著主題挑選素材,你不能定下要剪輯溫馨擁抱合集,卻挑選出打鬥血腥的場面。例如剪輯漫威反派,就挑選漫威系列的電影,剪輯鋼鐵俠,就挑選涉及到鋼鐵俠的電影,剪輯機器人系列,就挑選科幻類的電影,剪輯中國功夫,就挑選武俠功夫片等等。
第三步,確定框架
瀏覽影片確定好架構並找出適合片段電影准備好之後,要根據自己的中心思想定下大體的框架,比如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然後瀏覽影片挑選出合適的片段。
第四步,音樂很重要
挑選合適的音樂音效素材不誇張的說音樂挑的好,混剪就成功一半了,要根據中心主題和架構來挑選音樂,剪輯溫馨的就挑選舒緩的音樂,剪輯激烈打鬥的就挑選激昂燃系的音樂等等。
第五步,粗剪
根據音樂和架構進行粗剪首先根據架構把挑選出來的片段整理好,其次把同類動作拼起來,比如跳躍、擁抱、跑步、碰撞、攻擊、摔倒、爆炸等等。最後根據台詞旁白等鋪陳好畫面,整體連貫起來。
第六步,精剪
根據音樂的節奏,開始一幀幀的調整,在高潮部分卡准音樂節奏節拍。刪掉多餘的鏡頭。
第七步,檢查
反復修改好的片子都要反復的修改,自己多看幾遍,修改好了,再請別人觀看提出修改意見,反復雕琢,直至能打動自己,才能打動觀眾。
第八步,成片輸出
渲染輸出在修改好之後無誤就可以渲染輸出成片啦!
7. 剪輯電影片段有哪幾種手法
首先,剪輯就是通過鏡頭的組合,進行場面構建的過程。早在1920年,普多夫金確立了五個剪輯技巧,直到今天,仍是剪輯的基石。
他們是:
1、對比
2、平行
3、象徵
4、交叉剪輯
5、主題
有目的的運用剪輯,可以引導觀眾的情緒反應。所以編劇和剪輯師都應該掌握剪輯技巧,因為他們的首要工作就是成為「觀眾的心理導師」。
1、 對比的手法是在剪輯中經常使用的。
舉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假設我們的片子是要講述一個忍飢挨餓者的悲慘處境,如果我們把一個富人愚蠢的暴食連接起來,那麼這個故事將會變得更加的生動。
對比剪輯就是建立在這樣一個簡單對比關系基礎之上。對比的使用不光如此,我們還可以把單獨的場景甚至場景中的鏡頭,與其他場景或場景中的鏡頭連接起來,這樣,就等於間接強迫觀眾對兩個情節進行比較,使得兩方相互強化。
對比剪輯是最有效的剪輯方法之一,也是最普通最標準的方法之一。
2、 平行剪輯的手法和對比剪輯有些相似,但更加廣泛。
現在,我們虛構一個場景:一個工人,罷工的領導者之一,被判決在早上5點執行死刑。
這個段落就可以這么剪:工廠主,被判死刑工人的老闆,喝的醉醺醺的離開飯店,他看了看手錶,4點鍾。然後是被判死刑的工人——已被帶出囚室。工廠主按響門鈴,問了下時間:4點30分,囚車在重兵押解下前行。開門的傭人——死刑工人的妻子——突如其來的殘忍攻擊,酩酊大醉的工廠主,他腿上的褲腳泛起,手臂下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時間慢慢的指向5點。工人被執行絞刑。
在這個例子中,兩個不想乾的事例,通過執行死刑迫近的手錶時間,平行發展。冷酷廠長手腕上的手錶,將會一直出現在觀眾的意識之中,因為它將工廠主與即將面對悲慘命運的工人聯系在了一起。
平行剪輯無疑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剪輯手法,具有相當大的發展前景。
3、 象徵剪輯手法。
在影片《罷工》的最後,槍殺工人的鏡頭中,穿插了屠宰場宰牛的鏡頭。成功的說明了,對工人的槍殺就像在屠宰場宰牛一樣。冷血,殘酷。
這種剪輯手法,可在不使用字幕的情況下,給觀眾意識中輸入了抽象的概念。
4、 在美國電影中,交叉剪輯使用十分常見。
最後段落常由同事發生並快速發展的兩個情節構成。其中一個情節的發展,依賴於另一個結果。
這種方法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對疑問的持續強化,給觀眾最大的刺激張力。讓觀眾不停的問:「他們還來得及嗎?他們還來得及嗎?」
5、 主題的重復,在想要強調情節的基本主題時特別有用。
例如:在一個意圖揭露沙皇政權御用教會的殘忍和虛偽的反宗教情節中,同樣的鏡頭重復了若干次:教堂的鍾聲悠揚的想起來,同時出現字幕:「教堂的鍾聲給整個世界發出忍耐和博愛的信息」重復出現,強調教會鼓吹的忍耐之愚蠢、博愛之偽善!
8. 怎樣的影視剪輯算原創
將視頻進行二次剪輯就算原創了。二次剪輯就是將原本完整的視頻進行二次創作,摘取片段重新剪輯在一起,或者是將一個完整的長視頻通過剪輯創作成一個精短的短視頻。
剪輯(Film editing),即將影片製作中所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捨、分解與組接,最終完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確、主題鮮明並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影片剪輯
1、電影剪輯是一種統一的創作手段。它的兩個不同方面——剪與輯,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沒有剪,就談不上輯,而沒有輯,也就用不著剪,任何顧此失彼、分離兩者關系的理論和做法,都是不正確的。
2、視頻剪輯
好的影視作品不單單是故事情節好,還要從剪輯的角度來表現,只有剪輯得生動多彩,才能體現一部作品的優秀。剪輯是影片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的最後的一次再創作。視頻剪輯就是組接一系列拍好的鏡頭,每個鏡頭必須經過剪裁,才能融合為一部影片。
3、聲音剪輯
剪輯聲音效果也是剪輯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影片中的聲音效果是多種多樣錯綜復雜的,常見的聲音有人物的語言及動作產生的聲音、動物的聲音、自然界的各種聲音等。聲音不僅可以渲染環境氣氛,增強畫面的生活真實感,更重要的是增強戲劇效果,襯託人物的情緒和性格。
9. 電影剪輯的基本技巧
剪輯說來容易,不過就是把一個個鏡頭「剪開」、「組接」而已。但是仔細想想,選用哪兒些鏡頭,不選用哪兒些鏡頭,一個鏡頭從哪裡剪,又從哪裡接,其實還真不容易。好在剪輯工作不是「一次性」的,只要剪輯師願意,便可以反復修改。鏡頭要長一點或者短一點都可以;把一組鏡頭往前挪、後向移,或者擺回原位也沒問題。剪輯就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盡管大膽地去嘗試,剪輯、修改、再剪輯。不過最終導演或製作人會作出最後的取捨和決定,否則,一部影片可以有無數種剪輯的方法,這個過程就沒完沒了了。
一、傳統好萊塢模式
經典好萊塢電影的剪輯模式在世界上佔有統領地位,是故事片的標准剪輯模式,也是其他剪輯方式和風格的評價標准。甚至一些持反傳統剪輯觀念的人也不能忽略它,因為它太深入人心了。
1、剪輯為「講故事」服務
在早期的電影創作者(特別是美國的格里菲斯)手中,剪輯很快成為故事片敘事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這種強調敘事的剪輯技法便已日趨成熟。在經典的好萊塢剪輯模式中,剪輯幾乎完全是為劇情服務的。
連續剪輯法,即想法設法使前後鏡頭從上一個切換到下一個時盡可能地平常順暢,不留痕跡。這一點在電影的基本構成元素---場景中最為明顯。一場戲是指在單一空間下,一段連續時間所構成的時空單元。一場戲可以只有一個鏡頭,便是在多數情況下,是由多個鏡頭組合而成的。在典型的好萊塢電影中,故事是由一場戲接一場戲構成的。這些戲多半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組織起來的,不過一般只表現那些能夠推動故事發展或為故事情節提供某些重要信息的事件。故事可以從一個時間段進入另一個時間段,或者從一個場景進入別一個場景,但是在同一場戲中,剪輯應該保持時間和空間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單機作業時,要從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拍攝鏡頭。為了確保這些在不同角度、位置下拍攝的鏡頭能夠流暢清楚地剪輯在一起,好萊塢的電影工作者建立了一套復雜的工作模式,其中包括大量的剪輯技巧和拍戲程序,其目的就是要掩蓋剪輯痕跡,使它們不那麼明顯。這種方式有時候被稱作隱性剪輯。
要想有效地運用這一套不露痕跡的剪輯技巧,在鏡頭的銜接上就必須符合觀眾的觀看心理。電影理論家巴贊曾就這一點把電影和舞台劇作過比較。在觀看舞台劇時,觀眾的目光很自然地隨著戲劇自身的邏輯、舞台上的對白和演員的走位及手勢從一個角色轉移到另一個角色。而在電影中,前一個鏡頭里的演員突然轉身向銀幕之外看過去,下一個鏡頭接這位演員所關注的事物,那就顯得非常自然。又比如,兩個人正在講話,其中一個停了下來,這時觀眾就會期待下一個鏡頭切換到另一個回答者身上。當然,並不是所有鏡頭剪輯的順序都要符合觀眾的期待。有時候反其道而行之,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戲劇效果。不過,按照傳統的電影製作觀念,把鏡頭切換到與一場戲的主線完全無關的內容是不可取的。
就其核心目的而言,好萊塢式的連續剪輯法具有自我掩蓋的特性,也就是說,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它自身。它要盡量避免時間和空間的生硬轉換,努力使一場戲中鏡頭的銜接流暢自然。剪輯的目的在於為講故事服務,在於以一種令人信服的方式將各場戲,以及一場戲中的各個鏡頭有機地組織起來。用好萊塢剪輯師的話來說:如果觀眾沒有注意到剪輯,就說明他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故事和演員的身上了,這就達到了剪輯的目的。
10. 影視後期剪輯流程--粗剪之為影片號脈
做剪輯工作的人都知道,用什麼樣的剪輯思路和技法去構架影片,取決於劇本的題材、立意和導演的拍攝風格。上剪輯台之前,必須對這些方面做一個全面的考量,才能確保剪輯思路的恰當,這就是所謂的「謀定而後動」。我把這個過程稱之「為影片號脈」。
情節走勢結構圖的建立是號劇本之脈,其方式、方法在第二章里已經詳細講過,不再復冗。這里要重點談的是,在走勢結構圖建立之後如何以之為標准去考量、取捨素材,選擇剪輯方案的問題,即貫徹立意,號導演之脈。
我們以《不準掉頭》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為例。
《不準掉頭》與其說是在講故事,不如說是在強調樹立一種具有奧利弗·斯通個人氣質的反傳統詩意電影標簽。這也正是該片剪輯師在動手剪片子前就牢牢把握住了的東西,所以他處處都在彰顯反傳統的「有縫剪輯」藉此打破流暢敘事,在構架非線性雙時空的同時,建立起自己極具表意系統的詩一樣的敘事語言架構。
這個用反傳統的剪輯方案去實現影片的反傳統風格的「脈」是怎麼號出來的呢?
一是劇本,二是導演,三是素材的內容和影像風格
先說劇本
《不準掉頭》是通過波比因汽車的散熱管爆炸滯留小鎮卻越來越深地陷入一系列事件中,不能離開的故事,刻畫出一個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人間社會和似乎帶著宿命感的絕望人生。為彰顯立意,整個故事中充滿了略帶瘋狂的情節設置和黑色幽默的氣質,其敘事走向和人物情緒是將人生一直推向谷底的絕望。影片的這種立意和情節設置蘊含了做視覺效果和顛覆傳統的大量元素。
再看導演
奧利弗·斯通導演的影片,不依傳統是出了名的,每部影片都要牢牢地烙印個人特色標簽。他的片子做得炫目不奇怪,循規蹈矩倒是特例。
最後看影片素材
肩扛攝影,帶有強烈象徵意味的畫面(禿鷹、蛇、貓、蠍子等)、不規則的構圖、快搖和甩鏡頭,影像處處彰顯著導演反經典電影的不拘傳統的強烈個人風格和藉由影像傳達寓意的目的。
剪輯師把這一切都拿捏准確後,確立了以「有縫剪輯」打造反傳統詩意電影的思路。
《不準掉頭》中運用倒敘穿插、段落拼合的方式重新整理時空關系,將波比出現在小鎮的前因、格瑞絲的成長經歷和傑克對前妻的描述拆解成無數的片斷,作為回憶插入現在的時空中,形成了由不斷的倒敘構成的「段落加碎片」式的雙時空非線性結構。
在素材選擇上
剪輯師著意挑選導演在拍攝時違反經典構圖的鏡頭,結合甩鏡、凸顯出影片不安分的敘事風格:還大量運用跳切、時空自由切換、甩鏡、升格、象徵、碎剪等反傳統技巧,加強影片的節奏感和畫面的動勢,顯示出人物動盪不安的內心世界,托舉起弱肉強食、貪婪兇殘的人間社會這一立意,呈現出怪異多變的影片風格。
比如影片開頭展現波比在悶執,荒勞的公路下種自行腫。結果撞死了一隻動物的戲,前輯師就顯得不拘一格而寓意深刻:
七個短鏡頭中,除了三個關系鏡頭是在交代車碾死動物這件事外,其餘的鏡頭並不是在敘述這個事件本身,也不是常規的傳統敘事的組接方法。這個段落只是給了觀眾一個碾死動物的印象,而並不著意呈現整個清晰的過程,剪輯師關注的是鏡頭經由組接表現出的象徵意味和炫目的風格化。這讓影片有了很強的現代感和時尚感,也充滿了寓意。
為使這種影像風格確立得更明確,剪輯師在波比車行的途中除了貓以外,還加入了禿鷲、蛇、食屍獸、獅子等一系列具有濃厚象徵意味的鏡頭,去象徵弱肉強食的社會現實和波比即將降臨的厄運。在後來的敘事中,剪輯師也多次選取波比置身於小鎮畫著蛇等凶獸的廣告牌下和爬著蠍子的水管前的鏡頭通過這些不斷出現的鏡頭累積,渲染出創作者想表達的弱肉強食的人生歡和價值觀。
應該說,正是剪輯師找准了承載立意的鏡頭表現方式,才使原本在大多數影片中用作轉場的空鏡頭在這部影片中成為意向濃郁的風格化元素和視聽語言詩意化的重要體現在時空和事件的轉場上,《不準掉頭》也根本不在乎平滑流暢,而更注重某一時刻的人物情緒和內心想法的表達跳切兒乎成了轉場的主要形式。與之相適應的是某些重要情節點(一場場的戲)上的大膽、炫目的剪輯技法。
其中有一場車行老闆敲詐波比起沖笑的戲。剪輯師先用一組快搖鏡頭進行組接,展現車行老闆和波比越來越急躁的情緒。波比拿起扳手沖過去時,車行老闆揮鎬,是用了一個本人接本人,動作上還有幾格重復的跳切鏡頭組接,造成了一種動勢的力量感和對波比的壓迫感。
剪輯師的著力點不是在交代兩人起沖突這件事上,而是在這一刻的波比那種焦躁、無奈、被壓迫的心理情緒上,在兩人經由爭吵給觀眾形成的那種動盪的視覺感受上。
剪輯師對於修車工的憤奴狀態通過一組跳切呈現,反襯出波比的極度無助,最後修車工在車蓋上的一劃,配上了馬的嘶鳴聲效(車子的標志也正好是一匹馬),讓整場戲在緊張、動盪之中又顯出一絲充滿嘲諷意味的黑色幽默,這樣的處理方式,既傳達了人物的心理節奏和情緒,也很好地凸顯了影片張揚獨特的個性風格波比在超市被搶的一場戲也是貫徹了通過號脈定下的不拘傳統的剪輯思路,前得非常大膽。前輯師先選取了大量的快搖鏡頭和用錇頭。通過糾接形成一種急迫的節奏感,呂顯波比身攜救命的巨款卻面臨被搶時的緊張心理,也營造出了搶劫現場的緊張氣氛。
在匪徒被槍擊後,剪輯師用了升格的處理方式,在婉轉的背景音樂中,漫天飛舞的鈔西緩緩飄落,像四散的雪花,波比在地上慢慢爬過去,眼神絕望地看著救命的鈔票化為泡影這一刻,剪輯師運用升格變奏,很好地烘托出了波比希望成空的絕望和無奈的心境。有意模糊時空,從極具動感的鏡頭組接到快節奏中的突然停項,這樣的剪輯方式極好地表現出了戲中的節奉感和情緒,顯現出了斯通那種視效濃郁的影片風格效果,這種風格和打破線性敘事的結構一起,實現了剪輯師「號脈」後定下的剪輯思路,為影片打上了獨樹一幟的反傳統的詩意電影烙印。
再來看《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導演是用肩扛和固定相混合的方式拍攝影片的,素材中那些傾斜甚至倒轉的畫面構圖。明顯是想實現自由風格的影像敘事,而那些用固定鏡頭拍攝的曲面則呈現出細致考究的味道,要想把兩種拍攝手法融合起來,就必須採用一種混搭的方式去剪輯至於敘事線索和時空,如果把現在的成片重新按順序式時空組接一次,就能發現,不僅敘述變得冗長,而且某些內容有缺失,戲劇性也遠沒有現在的成片那麼強。這個故事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賈瑪爾動盪的成長經歷(最主要的內容)賈瑪爾在百萬資金現場的答題過程、賈瑪爾受審的過程。而要表達的情感除了賈瑪爾和拉提卡的愛情,還有他和哥哥的親情。
但在講述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如果按順序時空來鋪陳故事,則從哥哥把賈瑪爾趕出去到青年賈瑪爾的出現這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事情,賈瑪爾和拉提卡跨越十幾年的感情線索等內容,或者根本缺失,或者講得潦草生硬。為了讓故事構架得緊湊好看,同時也為了彌合、修補這些缺失,剪輯師才確立了影片中四個時空穿插的非線性碎片式立體講述的方式。這顯然是剪輯師給劇本和素材「號脈」之後,經過周密思考、計算和安排的結果。整部影片因為這樣的重構而得到了「新生」(此片的情節走勢結構圖和非線性碎片式立體時空在第二章里已詳細分析過,這里不再冗述)。
在鏡頭取捨和組接上,由於導演有意運用肩打攝影和固定攝影相結合,使得素材中大量反常規自由構圖和常規構圖同時存在,所以剪輯師便據此形成了由視覺意識轉場、跳切、升格抽幀、定格抽幀、相似連接、延宕和後期特效等反傳統剪輯技法混搭傳統剪輯的方案,以適應那些具有大動勢的鏡頭,把導演動盪張揚的影像風格推向極致,從而成就了一場視覺盛宴。
比如,片中有一場胖警察將賈瑪爾的頭按在水中的戲,剪輯師在鏡頭的挑選和組接上,都著意製造視覺效果,讓觀眾的眼睛形成一種跳躍的感覺。他除了挑選一組傾斜構圖的鏡頭外,還在剪輯台上將這組鏡頭按抽三格走一格再定三格的方式,結合挖剪進行了三次連接,造成了一種動盪感。但這種動盪感又和戈達爾時期的影片不同,並不是無理由的生生切入,而是跳在了人物情緒上,製造了一種情緒的緊張不安,使得觀眾在看這一場戲時,既不影響流暢,又能形成強烈的視覺感覺和心理影響。
而在賈瑪爾童年被警察追的一場戲里,剪輯師在挑選素材時,更是著意找尋肩扛攝影拍攝的運動過程中一些具有大動勢的傾斜構圖的鏡頭,加上特效製作出一種既炫目又流暢的視覺感覺。比如他利用畫面里太陽的光暈,組接出一段孩子們奔跑過程的段落。剪輯師挑選肩扛攝影拍攝的奔跑過程中的大動勢傾斜鏡頭,運用跳切破除鏡頭的完整,形成一種強烈的動感,並在動作過程的三處關鍵組接點上利用了畫面中的太陽光暈,讓光的炫目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從而使由多個跳切鏡頭構成的奔跑顯出一氣呵成般的流暢感覺,而這三次重復出現的光暈,又和跳切、傾斜構圖共同形成了節奏感,使得整個段落既流暢又具有視覺動感。
影片里甚至有些段落中還選擇了倒轉的構圖和特效做出的遮罩加視迅平移構圖(如下圖)的鏡頭。這些橫的、豎的構圖除了造成不同凡響的視覺體驗外,還能通過變化或是階段性的重復造成一種節泰感和獨特的表現力。
這些都是剪輯師號准了劇本的立意和導演所拍的素材風格之後,做出的鏡頭挑選和技法運用,以此鍛造出精巧的敘事構架,實現濃郁的風格化視效,准確傳達出影片想表達的思想情感,打造了一場視覺盛宴,讓整部片子既顯大氣、時尚,同時又精巧、細膩。
上面兩部影片都是結合劇本,順應導演素材的拍攝風格,經過剪輯師周密思考後,確立最合適的剪輯方案,將影片立意和影像風格推向極致的範例。
但有的時候,剪輯師揣摩劇本,建立情節走勢結構圖後,在審視導演的拍攝素材時,卻會發現素材的影像風格並不太適合表現劇本的立意和故事,或者說,拍攝的素材有較大的缺失、缺陷。這時,為了更好地實現劇作的立意和影片的拍攝目的,剪輯師就有可能在號脈後產生不同於導演的素材拍攝風格的構思,這種剪輯思路有時甚至是顛覆拍攝風格的。遇到這種情況,剪輯師要尤為謹慎,因為有可能導演在拍攝時有了其他想法,並沒有完全按劇本的創作初衷去表現,這種情況在拍攝階段並不少見。此時不要急著上剪輯台,而是應該更好地和導演溝通,提出自己的建議,也傾聽導演的意見,在相互切磋中,確立最終的剪輯方案。這個方案可能是自己當初設想的那個顛覆性意見,也可能是在了解了導演的最終意圖後,遵循他的拍攝風格重新擬訂的比如影片《箱子》就是一個兒乎顛覆了導演的素材拍攝風格的剪輯例子。
《箱子》是一個小成本的商業電影。講的是男主人公大上揀到一個藏有戶體的箱子而引發一系列事件,最後誤殺了妻子的故事,帶有婚外情慾念、懸疑、兇殺等商業片情節構建的元素。剪輯師看完素材後發現,鏡頭拍攝有大量的長鏡頭,運用手持拍攝和自然光效,帶有藝術片的氣質但並不符合劇本的題材和影片對於商業性質的設定。
剪輯師沒有急著下刀,而是在反復揣摩劇本,建立了情節走勢結松終後,又細細地審視素材,以確定導演拍攝的那些素材是否可以通過取捨、組接,在完成敘事的同時,改變拍攝風格,實現影片的商業氣質。擬定剪輯思路後,剪輯師和導演、製片人進行了溝通,最終決定顛覆導演的拍攝風格。採用碎剪的方式,將長鏡頭截斷、運用跳切、挖剪、邊緣鏡頭等剪輯技法,貼近劇本故事的「商業性」,變拍攝鏡頭的「藝術」為「商業」。
這種剪輯方案決定了粗剪和精剪時的鏡頭取捨與組接標准最終讓導演的拍攝和劇本、還有演員的表演統一起來,剪出了一部出彩的小成本商業電影,拿下了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單元「我最喜歡的亞洲影片獎」和「最受大學生歡迎影片獎」,成為新人獎單元入圍的三部中國內地影片(全世界共十部影片入圍)之一。有影評稱其「掀起一輪詭異暴疑而又驚悚幽默的黑任旋風」香港資深電影人文雋曾撰文盛贊《箱子》「是不能錯過的國產新片,表現出國產片少見的黑色幽默」。內地影評人周黎明則表示,"影片兼具商業片的可看性和藝術片的回味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剪輯師上剪輯台前給影片號脈,就是為了能准確擬定剪輯思路:弄清影片要說什麼,導演想用咋樣的風格來說剪輯師能用怎樣的手段把他的風格浸潤出來,並推向更極致--什麼時候把影片的脈找到了,什麼時候再下「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