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九四二電影簡介
《一九四二》電影簡介:
中文名:一九四二
導演:馮小剛
編劇:劉震雲
製片人:王中磊
類型:災難,歷史,劇情,戰爭
主演: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蒂姆·羅賓斯,亞德里安·布勞迪,徐帆,張少華
片長:146分鍾
出品時間:2011年
出品公司:華誼兄弟
發行公司:華誼兄弟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拍攝地點:河南鄭州
拍攝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上映時間:2012年11月29日
劇情: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飢荒。老東家叫范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
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著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下來,可是到了陝西,自己的親人全死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東家此時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老東家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別哭了,小姑娘對老東家說她並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聲爺。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於是,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
『貳』 1942劇情詳細介紹
《1942》電影以1942年河南大旱為背景,講述了千百萬百姓離鄉背井、外出逃荒所發生的故事。影片分兩條線來展開,一個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以老東家范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另一個就是國民黨政府對災情的蔑視不作為促進了災情的發展。
《1942》是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集結一大批老戲骨(包括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主演的劇情片,電影於2012年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曾獲得「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以及「第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
電影中張國立飾演東家范殿元,本是河南延津的一個地主,家境殷實,但因為災荒,導致他的萬貫家財付之一炬,最後妻離子散獨身一人。另一個家庭家庭核心佃戶瞎鹿由馮遠征飾,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兒女雙全,生活齊樂,而一場災荒徹底改變了他。
『叄』 1942中提到的地點(延津縣,王樓鄉,西老莊村)
延津縣王樓鄉西老莊村真實存在的,我在老莊生活了半月,東西老莊村是一個村,因為是東西一條大路,成狹長分布,故稱東老莊西老莊,老莊的水太咸,所以我們每天飲食用的都是桶裝水,得益於劉震雲名人故鄉,所以政府前幾年就把村子修整一新,其實劉震雲的老家在老莊西邊的村子,但劉震雲在姥姥家長大,所以就從內心認為老莊才是老家,所以劉震雲作品裡寫姥姥舅舅,從不寫爺爺叔叔,延津王樓的火燒和滑縣牛屯的火燒都自稱正宗,其實兩地相隔十里,所以不吃王樓大火燒算不上到過劉震雲老家!老莊村太小了,兩個老莊也沒多大,村子裡連個飯店也沒有!第一次去沒找到飯店,小賣部老闆用自家鍋煮了一袋速凍水餃給我們吃!延津的蟋蟀很有名,老莊人到秋天抓蟋蟀賣的人不少,附近有蟋蟀大市場,全國的玩蛐蛐的都來購買!
『肆』 電影《1942》講的是( )省發生大旱
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分兩條線索展開敘述: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范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另一條是讓前吵國民黨政府,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2013年,該片獲得了坦侍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悔沖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伍』 急,馮小剛電影《1942》在哪個地方拍攝是在重慶嗎急,還有1942的簡介!!!!!!!!
山西長治
《一九四二》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河南,但外景拍攝地卻沒有在河南。馮小剛導演考察後說,河南已經變得既沒有過去也沒有現在。反倒是山西的古村落有著厚重的歷史感。長治的拍攝地主要有濕地公園、駐市某部隊、長治的舊鐵路、平順北社鄉、長子西蕘村和大中漢村等。
重慶
《一九四二》在重慶的拍攝部分主要是國民黨及宗教人士的活動場景。在重慶的拍攝,民國街占足了風頭,此外,拍攝地還有李子壩的史迪威將軍博物館、南坪的慈母山聖母堂、南山植物園、黃桷古道和法國水兵營等。
電影簡介:
《一九四二》是由馮小剛執導,根據劉震雲小說改編的電影。該片由華誼兄弟公司出品,投資2億,於2011年10月19日開機,2012年11月29日賀歲檔上映。該片從1993年馮小剛看中劇本,到如今付諸拍攝,歷時18年,《一九四二》也是馮小剛使用膠片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我的故鄉河南,發生了吃的問題。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著這樣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 老東家叫范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 ... 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為什麼到了陝西,人全沒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麼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個死。」老東家:「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妮兒,別哭了,身子都涼了。」小姑娘說,她並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妮兒,叫我一聲爺,咱爺倆就算認識了。」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
『陸』 《1942》發生在哪一年
確實是1942年。河南的災害從1942年開始,持續到1944年春。
首先說明個問題,河南在抗戰時期,大部分時間都是中日對峙的戰場,雙方大體以京廣線為分界線,東邊包括當時的省會開封都被日本佔領,西邊,包括塵橘鄭州洛陽都屬於中國。其中,黃河以北的新鄉安陽等地也是中國佔領。
1.河南在1941年的時候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被日本人佔領,派銷團中國軍隊只有約40%的領土,其中,隴海線東半段被日本人佔領,京廣線大部分還在中國人手中。
2.電影中也沒有說當時洛陽就被日本人佔領了。拴住遇見日本人並不是在1944年,而應該是在1943年。
3.即使按照史料記載,斗基大災荒雖然從1942年持續到1944年春,但是最嚴重的還是1942年到1943年。其中,因為1942年到1943年期間死去的人最多。所以一般都稱之為1942年中原大災荒。
『柒』 1942電影中洛陽被服廠地址
對《一九四二》的上映,許多洛陽網友還是留有遺憾的,因為該片中不少故事發生在當時的洛陽,卻在八竿子打不著的山西、遼寧等地取景,如片中的「洛陽火車站」被劇組「復制」在了遼寧省調兵山市。
導演馮小剛曾說,洛陽已完全沒有過去的影子了。
是的,如今的洛陽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電影里的很多場景卻是當時洛陽的真實再現,讓我們來找一找1942年的洛陽吧。
場景一:洛陽火車站
電影場景:「洛陽火車站」內,張國立、徐帆、范偉、馮遠征等著名演員扮演的角色紛紛現身,並爭相擠進蒸汽機車;而從後方運來的救災物資,也在這里卸載,分發到河南各地。
現實場景:為拍攝以洛陽火車站為背景的逃荒場面,《一九四二》劇組在遼寧省調兵山市曉明鎮耗資幾百萬元,用時5個月,搭建了一個「1942年的洛陽火車站」。
而真實的1942年的洛陽火車站,位於現在洛陽東站附近,它是當時河南最大的火車站,每天有兩班發往西安的火車。洛陽火車站以東的鐵軌,已在1939年年底被國民黨政府拆除。
至於當時的洛陽火車站是不是電影里的樣子,許多當地的老住戶已記不清了。
場景二:洛陽郊區大教堂
電影場景:在洛陽郊區的一個大教堂內,《時代》周刊記者白修德與傳教士梅甘交談。
『捌』 電影1942劇情介紹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飢荒。老東家叫范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
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著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下來,可是到了陝西,自己的親人全死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東家此時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老東家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趴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別哭了,小姑娘對老東家說她並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
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聲爺。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於是,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
(8)1942電影發生在河南哪裡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一九四二》取材於1942年發生於河南的大飢荒,講述的是中國人民的苦難。1993年,馮小剛經王朔推薦看了劉震雲的小說《溫故1942》後,就萌發了將其拍成電影的願望。此後劉震雲一直不斷的修改《一九四二》的劇本,甚至推翻重寫。
劉震雲表示就創作來講,劇本中的這些人物好像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自己對他們產生了感情。在創作的時候,劉震雲把劇本落實到人物身上。他表示《一九四二》的主題是人,是千千萬萬最廣大的人民,他們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玖』 1942電影發生在河南那個地方
新鄉延津
『拾』 《1942》發生在哪一年
影片中後半部有一段文字,同年4月,日本佔領鄭州鏈胡,洛陽,許昌,漯河.....,這就是豫湘桂戰役!這個戰役發生在1944年!整部影片一直都是冬天,沒夏天,所以沒有時間間隔,財主逃荒的時間只能是日本佔領鄭州,洛陽,許昌,漯河的44年發起的豫湘桂戰役的前一派弊年,即:1943年。 1943年,也是中國抗戰史最悲慘的一年。
42,43年中國戰區指揮權主要有史迪威負責,而這傢伙主要精力想用中國最精銳的部隊,源源不多的發動緬甸攻勢,很多都是為了他自己私人榮耀上的利益。而且,緬甸勝了,國內節節敗退更顯得蔣介石的不行,這樣自己就可以往美國打報告吹牛逼,自己可以勝任中國戰區的總指揮。
而中國境內說實話也真揭不開鍋了。河南大災,還要跟日本人打,什麼好東西也都要第一時間被史迪威要去供緬甸方面。所以國民政府處境很難。如果和美鬧翻(最後被史迪威逼得真翻臉了,美國人怕中國投降或失敗,日軍可以騰出手,並培養大批漢奸像蝗蟲一樣攻擊塵喚族盟國,於是撤換史迪威),將失去美國援助,國內人民怎麼吃,軍隊怎麼用彈葯。國將不國!蔣只能忍,怕美國,當然也怕美國人報道河南大災,政府不作為,美國人認為蔣怎麼怎麼,而援助減少.....最後只得又從牙縫擠,供河南。
也屬於蔣對日軍認識錯誤。日軍主要進攻方向是在南方,北方戰事不多,如不是香月與寺內的私人矛盾,也不會有土肥原發動蘭封戰役。如不是海洋路線受阻,日軍也不會發動豫湘桂戰役。否則,二戰河南幾乎無戰事。蔣供養不了災民,想退兵讓給日本,結果日本沒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