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集結號》的拍攝地是什麼地方
寬甸:
位於遼寧省東部,鴨綠江中下游右岸。東南與朝鮮民族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東北與吉林省集安接壤,西接鳳城,北鄰桓仁,西北與本溪毗鄰,西南與丹東相連。
⑵ 電影集結號的地點是哪裡
地點叫婁子溝。婁子溝在遼寧省,那座橋目前沒有確定名字。所有戰場外景都是在婁子溝拍攝的,汶河南岸打阻擊,抗美援朝都是。
⑶ 聽說馮小剛<集結號>最近在遼寧本溪拍攝,誰知道更具體的位置嗎
抱歉,不是本溪是丹東。
馮小剛的戰爭題材的電影《集結號》眼下正在遼寧丹東緊張拍攝。關於其中的拍攝內容以及圖片都從未顯示廬山真面目。
⑷ 集結號劇情簡介
1948年的淮海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的戰斗空前慘烈。九連連長穀子地(張涵予飾)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如果集結號不吹響,全連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
一座廢棄的舊窯場里,47名戰士奮勇廝殺,終究火力懸殊寡不敵眾,穀子地親眼看著戰友們一個個死去卻無能為力。排長焦大鵬(廖凡飾)是穀子地的左右手,他在臨死之前說自己聽到了集結號響,讓穀子地帶著僅剩的幾個弟兄撤退,戰士中有人附和有人反對,大家對此產生了分歧。
穀子地此時發現友鄰部隊早已撤退,他懷疑是自己忽略了號聲,導致戰友們枉送性命。強烈的震驚和內疚之下,他攜帶炸葯包奔出窯場隻身前往敵軍戰壕。其餘戰士最終全部陣亡。
穀子地受傷後卻被解放軍當作敵軍士兵俘虜。在後方的醫院里他才得知,自己原來的部隊番號已經取消,他不僅難以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甚至戰死的47個弟兄都將被視為失蹤者……
穀子地設法加入解放軍炮兵部隊,跟隨隊伍的步伐南征北戰,他生存的唯一動力只是為死去的戰友找回應有的榮譽。即使時光飛逝事過境遷,即使歷史已漸漸被人淡忘,那刻骨銘心的兄弟情誼卻絲毫不減,在穀子地的腦海里,永遠鮮活的是自己那些兄弟們的影像。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與穀子地一樣執著尋找的還有孫桂琴(湯嬿飾),她是指導員王金存(袁文康飾)的妻子。直到遇到穀子地,她才確信自己的丈夫早已戰死他鄉。
蒙受冤屈的兩人有著共同的哀傷與信念,他們一起踏上了求證之旅。穀子地把孫桂琴介紹給自己在炮兵部隊時的摯友趙二斗(鄧超飾),見證他們喜結良緣。
當他們終於回到當年發生血戰的舊窯場,卻發現戰場遺址已因煤礦開采而面目全非。除了穀子地之外,沒有人知道,甚至沒有人相信就在這個窯場下面,躺著幾十名壯烈犧牲的戰士。穀子地發瘋似的挖掘如山的煤礦,無論如何他都要讓真相大白。
最終經過穀子地的瘋狂尋找終於找到了他的47個弟兄。穀子地和他的47個戰友一同被授予戰斗英雄的榮譽稱號。
集結號幕後花絮
1、該片總投資達八千萬人民幣,但所有演員的片酬加一起才一百萬。
2、該片原定女主角陳數經過幾天的拍攝後,出來的效果與預想中的有一些出入,最終決定退出劇組。
3、在條件艱苦的片場,演員們克服了很多困難,因為沒有廁所,女工作人員都不敢喝水,每天嘴都是乾裂的。
4、《集結號》在沈陽拍攝時,迎來了趙本山的探班。沈陽是趙本山的老家,為盡地主之誼,他買了100斤大蘋果親自送到《集結號》劇組,慰勞工作人員。
⑸ 《集結號》的故事梗概和導演意圖
在《集結號》中,我們看到的戰士不再英勇無敵,也看不到那些符號化的革命英雄主義場面,因為在導演馮小剛看來,怕死是人類的本性,沒有人願意打仗。
鏡頭從對准將軍改為描寫普通士兵,英雄也「怕死」不會主動請戰、犧牲時更不會高喊口號撞槍子兒……正在遼寧寬甸緊張拍攝《集結號》的馮小剛日前接受記者探班采訪時表示:電影表現戰爭的方式有很多種,作為第一部大製作的戰爭商業大片,《集結號》也會凸顯英雄主義,但肯定不是傳統的主旋律戰爭片。馮小剛希望通過這部影片至少講清楚一件事情,「怕死是人類的本性,但在這種本能下主角穀子地又做出勇敢的舉動,這個反差,對比出來才是真正的英雄。」
「戰士」迎著炸點上
在我們熟知的一些戰爭片中,敵人總是潰不成軍,好人往往以一敵百,而力圖還原戰爭真實的《集結號》將把人從神身邊拉回來。
《集結號》的拍攝,既有規模宏大的戰爭場面,也有注重細節的巷戰鏡頭。記者探班時恰逢攻堅戰突破城門的一場戲。韓國技術人員正在按照馮小剛的要求埋炸點,這些技術人員曾為《太極旗飄揚》製作戰爭效果。他們為這場戲使用了最新的氣爆技術,可以保證20厘米外的人不會受傷。因此,《集結號》中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過去一些戰爭片中「戰士」躲著炸點和子彈跑,「好人怎麼炸都炸不死的」的神奇場面,相反,這里的「戰士」們將迎著炸點上。
英雄不再高大全
《集結號》的劇本非常簡練有力,比如過去戰爭英雄站起來一邊豪言壯語一邊機槍掃射,四周倒了一大片自己還沒事兒,但這次不少英雄「剛站起來還來不及說一聲『啊』,就已經中彈陣亡了」。馮小剛表示,影片希望從士兵角度塑造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他們將脫下高大全的外衣,一個個真實地犧牲在戰場上。
符號化場面更人性
正是因為每一次犧牲都非常寶貴,以往的戰爭片中經常出現的「主動請戰」劇情這次也不會再有,這些符號化的革命英雄主義場面在《集結號》劇本中被做了更多人性化的細節處理,比如最英勇的排長焦大鵬,為了保留連隊血脈在關鍵時刻選擇了撤退。馮小剛表示:「這部電影我要解決這么一個問題,沒有一個人是願意打仗的,他一定是怕打仗的,怕死是人的本性,我必須把這種真實感還原出來。劇中主角穀子地除了堅定不移執行命令,考慮得最多的就是士兵的生命。」
作為一個戰爭片的愛好者,國內有了《集結號》這樣的電影,我當然是要去電影院里去捧場的。先聲明我是一個反戰人士,對於那些《太行山下》、《夜襲》之類的戰爭電影向來「敬而遠之」,從而才會同意馮導的觀點「特別反感戰爭」,也被馮導的旗號「千萬不要拍成八一場的電影」所「忽悠」。
事實不爭,之前關注了很多關於「集結號」的幕後和動態,了解了這部電影創作的思路,了解了來自韓國的MK特效製作團隊(製作了《太極旗》的原班人馬)的工作方式,和演員的辛苦等等。
憧憬之餘,又惡補了之前的國外的還是國內的戰爭片,發現中國的這一空白急需有人要來填補。
在看《拯救大兵》的花絮的時候,斯導介紹說他們為了拍攝和德軍戰斗的巷子特別搭建了一個90多米的巷道,這讓我想起了中國拍攝諸如金庸、古龍等武俠片所建設的中國影視城~~
中國很多地方都是影視城,橫店、大理、南海等等,多半是大規模的那種,動輒千萬元,你拍完我拍,拍攝之餘還給遊人參觀盈利,而事實上,在電影還是電視劇里,出現的則是極少的場景,
對於這樣的奢侈,恐怕是只有中國這樣以拍古裝影視劇為本的國家才有的投資,這樣的投資是可循環資源,不僅為了電影或電視劇節省了大筆資金,也起到盈利收回投資的效用,一箭雙雕,芑不美哉??
《集結號》呢?馮導用於投資的巷道長約300米,高約50米,是《拯救大兵》中的三倍!造價500多萬 元,對於電影也奢侈一回這是情有可原,畢竟嘛,是國內的第一次。。。。相信在炮火連天的「摧殘」下, 這條巷道既不會開放參觀,也不會再「資源循環」了吧?招牌那麼醒目,你想照般一次,還得經過馮導的同意呢?那麼就只能在電影屏幕上還原一次。
可結果呢?300米「還原」的幾近可憐,就像國產古裝電視劇那樣的只拍攝了少數的場景,在電影中幾乎看不到巷子的全長,乍看以為只有十來米長呢,還以為和《拯救大兵》反過來了,對於這樣的投資,我們只有遺憾的份了……
有句話說「有什麼錢,就辦什麼事」,我們不能推斷《拯救大兵》在巷道上的投資有多少多少,畢竟那是涉及了電影的總投資問題,也決定了後期製作者的態度和製作經費驅使,兩者或許沒有可比性。而《拯救大兵》是用了電腦延長補景的,《集結號》里馮導聲稱是有的,但是在電影中似乎沒有看到(或許是太逼真了不易察覺)。
老美總習慣將自己的CG顯擺顯擺,那麼假如說馮導沒有用CG補景,那麼理應將300米長的大背景顯擺顯擺:看!你有你的CG,我有我的實景,我規模比你大,看著比你真實,你用了電腦又怎麼樣呢?
可馮導沒有這么做,在電影中第一場的巷戰里,長鏡頭少的可憐,短短數秒鍾一筆帶過,或許馮導只是想把戰爭沖突強調到局部,而沒有作一個更為宏觀的鋪墊,不免讓我們覺得可以,暗自感嘆馮導沒有「物以致用」。如果現在你說叫我回答「馮導有沒有請人代勞拍攝」這個問題的話,我可以明確回答你「沒有」,因為馮導包括他的攝影師呂樂在內,都沒有完全掌握這種宏觀調空的能力,比起《太極旗》中的「平壤巷戰」,還是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