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電影上反映中國革命史的
革命時代,是最壯烈、最動盪的時代,中國人民為了解放和自由,浴血奮戰,極為壯烈。
而這些壯烈和動盪,我們少有人經歷過,但從最經典的革命老電影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故事。
下面這20部最經典的革命老電影,你看過幾部,又還記得幾部呢?
01.《鐵道游擊隊》
電影《鐵道游擊隊》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攝制。主要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沿線的鐵道游擊隊與日軍鬥智斗勇的故事。
02.《地道戰》
《地道戰》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戰爭電影的經典之作。至今為止,《地道戰》已創造出共18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斗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03.《永不消逝的電波》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作品,是一部表現我黨地下斗爭生活的影片。著名演員孫道臨在片中扮演的李俠的形象深入人心。
04.《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根據李心田同名小說改編,1974年上映。該影片講述了在30年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05.《雞毛信》
電影《雞毛信》,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4年。
主要劇情為:抗日戰爭期間,河北冀中抗日民主根據地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給八路軍送雞毛信,半道上遇見了日本鬼子和偽軍,海娃利用老綿羊的尾巴保住了雞毛信。
鬼子被海娃引進山裡,八路軍全殲了敵人;根據雞毛信里報告的情況,八路軍又襲擊了一個日本鬼子的據點,活捉了貓眼司令。
06.《冰山上的來客》
該片1963年上映,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獎。
影片從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懸念出發,描繪了邊疆地區軍民驚險的反特斗爭生活,驚險緊張、引人入勝。
07.《地雷戰》
1962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山東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地雷是當時最重要的作戰武器。抗戰時期,地雷大顯神威,在抗戰史上塗上了濃重的一筆。
08.《小兵張嘎》
1963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小兵張嘎》改編自當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這部作品自1961年發表至今,已經五十多年了。
小說和電影中的「張嘎」,因其「英氣」與「嘎氣」,已成為新中國幾代人童年記憶中的最燦爛的一部分。
09.《紅色娘子軍》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0年,著名導演謝晉執導。
影片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斗爭業績為素材,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斗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
10.《白毛女》
本片根據賀敬之、丁毅同名歌劇改編;原中央電影局東北電影製片廠1950年攝制;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陳強等主演。
本片1951年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榮譽獎,1956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
11.《英雄兒女》
《英雄兒女》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的一部經典電影。片中英雄王成的形象深入人心,插曲《英雄贊歌》也流傳甚廣。
12.《羊城暗哨》
電影《羊城暗哨》由海燕電影製片廠於1957年出品。該劇根據紅色經典電影改編的電視劇,取材於當時的真實事件「廣州第一大案」,描寫新中國成立前後羊城驚險的反特故事。
13.《狼牙山五壯士》
中國大陸電影《狼牙山五壯士》拍攝於1958年。
由李長華、高保成、李力、張懷志、霍德集、石存玉主演,講述抗日戰爭期間,五位八路軍戰士在與日軍激戰之後,英勇不屈跳崖自盡的英勇故事。
14.《渡江偵察記》
本影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4年拍攝。影片講述了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與江南遊擊隊接上關系的故事。
15.《保密局的槍聲》
電影《保密局的槍聲》根據呂錚小說《戰斗在敵人心臟里》改編,1979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
該劇主要圍繞卧底東江保密局的共產黨地下黨員劉嘯塵為獲取國民黨滬城破壞計劃的絕密檔案——「暗香浮動」,與特務們展開各種較量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16.《三毛流浪記》
電影《三毛流浪記》由陽翰笙根據漫畫家張樂平創作的漫畫《三毛流浪記》改編,由上海昆侖影業公司於1949年攝制,趙明、嚴恭執導。
影片採用諷刺喜劇的手法,通過三毛的種種遭遇,尖銳地嘲笑和諷刺了社會的黑暗,再現了廣大城市流浪兒童的不幸命運。
17.《平原游擊隊》
1955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講述了敘述的是在1943年秋,冀中抗日根據地定縣的游擊隊為了粉碎日本侵略軍「掃盪 」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陰謀,與敵人機智巧妙地周旋,並最終克敵制勝的故事。
18.《林海雪原》
1960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是一部關於解放軍剿滅盤踞在東北的由國民黨殘部組成的土匪武裝的故事。
19.《破襲戰》
1986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
《破襲戰》影片以抗日戰爭期間的百團大戰為背景,講述了太行軍民在正太鐵路上破壞襲擊日本侵略者交通運輸戰線、攔截毀滅軍用物資的驚險故事。
王慶祥、穆寧兩位軍旅演員首次聯手創作銀幕英雄形象。太行山、打東洋,一段真實歷史承載難忘的同志情、戰友情。
20.《戰斗里成長》
《戰斗里成長》是1957年,嚴寄洲孫民導演,田丹、李健主演的電影。
《戰斗里成長》講述了石頭幼年時爺爺被地主逼死,父親趙鐵柱報仇後出逃,石頭避居他鄉,但多年後被仇人認出,只得投奔八路軍,營長恰好是他父親,但已改名,二人互不相識。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② 要老電影的簡介
烈火金剛
本片是根據小說《烈火金剛》改編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以八路軍排長為史更新、敵後武工隊長孫定邦、區長金月波和縣大隊偵察員肖飛為骨乾的一支強有力的冀中抗日武裝向血債累累的侵略者和賣國漢奸展開的斗爭,最終殲滅了日軍指揮官司毛利和豬頭小隊長,懲罰了漢奸,爭取了刁世貴的起義。
鐵道游擊隊
根據劉知俠的同名小說改編。抗日戰爭時期,在魯南鐵路沿線有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破壞日軍鐵路運輸,擾亂日軍駐地,有力地打擊敵人。
游擊隊遭到日寇和國民黨的兩面夾擊,期間在寡婦芳林嫂暗中幫助下,游擊隊挫敗了敵人的多次進攻。在艱苦的戰斗中,芳林嫂與游擊隊大隊長劉洪相愛。
日軍欲給游擊隊以毀滅性的打擊,劉洪率部下化裝成日軍突出重圍並消滅了敵特務隊,救出芳林嫂,對逃跑的日軍進行著最後的戰斗。
戰斗里成長1937年秋,軍閥閻錫山統治時的山西某村。地主楊有德、楊耀祖父子橫行村裡,為所欲為。他們強佔了農民趙志忠僅有的三畝水地,趙無奈服毒自殺。趙的兒子鐵柱氣憤至極,放火燒了地主的房子後遠走他鄉。鐵柱妻怕遭報復,把黑蛋改名為石頭,也離家乞討為生。十年後,楊耀祖了當上日寇警備隊長,石頭參加了八路軍,在某營當通訊員。而營長趙鋼就是他離別多年的親生父親鐵柱,但兩人相見卻不相識。解放太原的過程中,我軍要攻打石頭母親所居住的鎮子。石頭想解救母親、為自家報仇,未經上級允許,就擅自沖到前面,受到營長的嚴厲批評。石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營長批准石頭參加突擊隊的請求。鎮子解放了,楊有德、楊耀祖二人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趙鋼與妻子和兒子石頭彼此相認,一家人終於團聚。隨後,趙鋼和石頭為繼續解放事業,投入了新的戰斗。
槐樹庄
1947年,槐樹庄的貧農團在共產黨員郭大娘、劉老成等的領導下,也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土地改革。地主崔老昆的兒子崔治國對已經發動起來的群眾斗爭企圖進行壓制。郭大娘帶領群眾同崔治國進行斗爭,勝利完成土地改革。六年後,郭大娘根據黨指定的方向與各種困難做斗爭,堅決走合作化道路。但農村中出現了階級分化現象,兩條道路的斗爭越來越尖銳。劉老成的兒子劉根柱和郭大娘的兒子郭永來,一道奔赴朝鮮戰場,但郭永來卻英勇犧牲。劉根柱安慰郭大娘,並違背父親劉老成的意願,獻出了全部的生產資助金,參加合作社。經過時間的考驗,合作社的優越性逐漸地顯示出來。可身為共產黨員的劉老成依然不肯入社,劉根柱批評父親,郭大娘也對劉老成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使劉老成認識到錯誤。1957年,正當黨號召整風、鳴放的時候,崔治國到槐樹庄挑撥人們攻擊合作化,製造混亂。但槐樹庄村民在郭大娘的努力下明辨了敵我是非。1958年,槐樹庄建立起人民公社,郭大娘接到去北京參加群英會的消息。
歷史的天空
這是一個既起伏跌宕,又錯綜復雜的漫長故事,貫穿了從抗日戰爭到撥亂反正時期長達四十年的歷史。
梁大牙和陳墨涵是凹凸山區藍橋埠鎮的同鄉,因為出身不同,參加革命的方式和所走的道路也不同。同是為了抗日,陳墨涵提議去找共產黨的游擊隊,而梁必達主張投奔國民黨的正規軍。在互相不能說服的情況下,他們各帶一人分道揚鑣。
但是命運卻陰差陽錯,想投奔國軍的梁必達卻碰上了八路軍游擊隊,受到司令員楊庭輝人格的感召和女八路東方聞音氣質的吸引,留在了游擊隊里,開始了他有聲有色的戰斗生涯,也開始了從一個匪氣很重的流氓無產者向一個自覺自願的真正革命者的艱難轉變。而陳墨涵卻碰上了國民黨駐凹凸山地區的旅長劉漢英,並由此介入了七十九團與國民黨嫡系部隊之間的矛盾和仇恨。
國共雙方都在對日作戰,在作戰行動中有某種程度的配合,在合作中也依然存在著矛盾。而八路軍內部,各種思想和路線之間的斗爭也使梁大牙等戎馬英雄變得更加成熟。
抗日戰爭結束,解放戰爭打響。陳墨涵率領七十九團余部起義投向共產黨,在共同戰斗中與梁大牙深深陷入愛河的東方聞音為接應起義部隊壯烈犧牲。梁大牙不得不帶著沉重復雜的心情與陳墨涵結為戰友。直到從朝鮮戰場凱旋而歸以後,兩人才奔赴不同的崗位。
但是沒過太久,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當年在凹凸山的同志江古碑,利用若干"歷史問題",一下子把他們"揪"了出來,下放到同一農場,而且共處一室。在天長日久的勞動生活中,他們從敵視到冷漠,從冷漠到和解,又從和解到互相理解。
文革結束後,梁大牙、陳墨涵和竇玉泉在經歷了一段非常時期後重新出山。而那些熟悉的戰友、同志也有各自不同的結局:江古碑受到制裁;立場不穩犯了錯誤的朱預道不但受到了組織的審查,也受到了自己良心的折磨。一向堅持原則的張普景已經被迫害至死。在為他舉行的追悼會上,過去的戰友們再次聚在一起,回憶他們共同戰斗的經歷。
最後,已過花甲的梁大牙、陳墨涵決定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建設一支現代化的軍隊站好自己的這一班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