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知道有什麼最老(搞笑類)的電影嘛
香港電影大全,從來是最受歡迎的電影類型之一,無論生活貧與富,際遇喜或悲,我們都不會放棄開懷大笑的機會。環顧過去數十年香港電影大全,香港喜劇電影大全是其中一個長青主流,並曾經出過不少經典香港電影大全和著名諧星,大致算來,香港電影喜劇大全有七種鮮明而富特色的類型。 自從香港電影大全《追女仔》進入大陸後,在中國掀起了直至今日的香港喜劇電影大全浪潮。 可以看看寬頻香港電影大全網站上,香港電影大全的點擊次數,對比一下,不難得知今日國人對香港電影大全的狂熱程度。本人也不幸被捲入,但看了不少香港電影大全之後,思考了很久。 香港電影大全之-香港喜劇電影 1、光棍類型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描寫主角為了發達鬥智鬥力,營造笑料,早朝代表作有五十年代由通俗小說《經紀日記》改編而成的《經紀拉》系列,由張瑛扮演的經紀拉可謂本地運胡電影市儈小人物的典型,電影對五十年代商場百態有一針見血的描繪;六十年代,秦劍導演,謝賢、胡楓主演的《難兄難弟》,進一步胡型將兩光棍追女仔的戲路發揚光大,隨後跟風之作,還有延續篇《七彩難兄難弟》、《餐餐食餐餐有》。八十年代,新藝城將光棍類型賦予時代包裝,拍出了《追女仔》和重拍版的《難兄難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光棍片里愛寫主角出盡辦法去布局找錢,更啟發了後來的老千片和賭片的出現,深愛影響的當然是王晶掌舵的《賭神》和《賭俠》系列。 2、艷情類型 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將色情和喜劇元素合二為一,從粵語片時代屢見不鮮,經曲作當推楊權導演、狄娜主演的《七擒七縱七色狼》,電影藉著一個性感女郎闖進一所男子公寓,引發出一場香艷的兩性風波,片中七色狼好色又不失正直,對女性縱有非份之想,終因膽小而不敢付諸行動,又為日後的小男人形象提供了一個靈感來源;八十年代,將色情元素混合喜劇類的作品仍間有出現,像洪金寶執褲悄猜導的福星片,每集例有主角們向美女毛手毛腳的場面。 3、群戲類型 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以一群窮苦大眾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喜劇,靈感來源毫無疑問是始自舞台劇《七十二家房客》,此劇數十年間多次被搬上銀幕,另外,亦衍生了《一樓十四伙》和《樓下閂水喉》、《豪門夜宴》等傳統處境喜劇,片中最大的戲劇沖突,不是被包租婆剝削,便是被業主逼遷,不過,憑著小市民齊心合力,最後總是能度過難關;八十年代的《富貴逼人》系列,則以屋村生活重塑了久違的街坊味,隨後變奏之作《富貴黃金屋》則挖苦了無良地產商的貪婪嘴臉,精神上則繼續保留《七十二家房客》式的草根特色,而大堆頭的群戲亦一度影響了賀歲片的潮流,如《八星報喜》、《家有喜事》和《花田喜事》等便充分發揮了群戲搞笑的風格。反而到了九十年代,個人空間愈來愈寬敞,擠迫的間隔由屋村搬到了辦公室,處境笑料又以談情說愛為主,其中自然以《孤男寡女》為代表作。 4、無厘頭類型 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以天馬行空,不著邊際的喜劇表演形式去營造笑料,過程甚至將劇情和劇本統統不理,純以演員的個人表演去惹人發笑,這種「無厘頭」的喜劇手法,祖師爺是五十年代一代諧星伊秋水,他言詞詼諧,動作鬼馬,加上本身的五短身材,極富喜劇感,伊秋水的另一絕技,是對喜劇節奏的准確掌握,他演戲大部分對白都是臨場爆肚,但永無失手,特別擅用很多舊式俚語。伊秋水的代表作有《細佬祥》、《笑星降地球》和《經紀拉與飛天南》等等。 另外一對無厘頭的喜劇演員則是新馬師曾與鄧寄塵,他們亦是精於爆肚的喜劇演員,特點是一個扮傻一個充醒目,二人的代表作有《兩傻》系列和《××世界》系列。七十年代,許氏兄弟基本上是延續著新馬師曾和鄧寄塵的喜劇風格。到了早期的周星馳,也模仿了一些即興的喜劇表演手法,如口頭禪的運用,代表作是《一本漫畫走天涯》,電影成績很差,但全靠周星馳的喜劇感和個人魅力起死回生,這亦是周星馳「無厘頭」時期的代表作,可惜後期由於製作規模愈來愈大,周星馳作為一個喜劇巨星的壓力愈來愈重,反而變得拘謹起來,牛角尖也鑽得更厲害,失去了喜劇演員應有的從容。 5、抄襲類型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天下文章一大抄,早期不少喜劇片,無論是情節或內容,都是照搬好萊塢作品,如新馬師曾、鄧寄塵的《因禍得福》是照搬比利-懷得的《熱情如火》,《金山大少》是改編自西片《扭計師爺藏寶椅》。蕭芳芳的《玉女神偷》又抄自哥德莉-夏萍的名作《偷龍轉鳳》。八十年代出品的《你OK我OK》抄自經典處境喜劇《桃色公寓》、成龍的《奇跡》抄自舊好萊塢片《富貴滿華堂》,《吉星拱照》來自《闊少爺》;《逃學威龍》來自《幼稚園特警》等等,不過,在這些改編和抄襲的作品裡,亦加入了一定程度的翻新,加入了本土趣味和喜劇感,其中像《逃學威龍》的成績便比原作更佳,而《奇跡》則是成龍目前為止,其演技和導技最教人嘆為觀止的傑作! 6、科幻特技類型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香港電影一直以來搞不好科幻片,但有趣的是香港電影人卻從沒放棄過拍攝科幻特技片的念頭,而特技和科幻元素更滲入在喜劇類型的電影中,其中《大冬瓜》和《兩傻大斗太空》,可謂香港最早的科幻喜劇,其中《大冬瓜》中,講述張瑛和羅艷卿這對鄉下夫婦,因為拾得一個神奇銅鑼,從民初來到現代都市,研究抽水馬桶和收音機的情景,比幾十年後的好萊塢進口片《回到未來》更加好笑。八十年代,隨著本地特技水平起飛,科幻喜劇間有出現。 7、鬼類型香港喜劇電影大全 將鬼片的驚嚇元素和喜劇元素互相配合,是港產喜劇電影的一大特色,從粵語片時代的《呆佬撞鬼》、《大鬧廣昌隆》和《兩傻游地獄》的又驚又喜風格到八十年代洪金寶的《鬼打鬼》、《人嚇人》和《人嚇鬼》系列,將中國民間迷信傳統,通過戲劇化手法表演出來,過程中又加入了武打場面和諧趣笑料。不過,有時喜劇風格太強烈,又會不知不覺地掩蓋了驚嚇元素的發揮,這亦造成了香港鬼片總是搞笑有餘恐怖不足的毛病。
B. 求一部大概是90年代的喜劇電影可能是香港出的
《大笑將軍》-影片介紹
億萬富翁唐天德,因出身將軍世家,故亦以「將軍」自稱。其孫女唐嘉嘉回國時,公開為孫女徵婚,並揚言會將名下所有產業當陪嫁。消息一傳出,引起各界人士爭相展開熱烈追求,嘉嘉為躲避一窩蜂難纏的追求者,而認識了酒店服務生-丁丁,他的忠厚老實頗得嘉嘉好感。為從眾多追求者中選出最佳孫女婿,唐天德特地請來好友陶大偉替他想辦法挑選乘龍快婿,並擔任此次選婿的裁判。第一項比賽為自由車花式競賽,只要在競賽中贏過唐天德的優勝者即可和唐嘉嘉結婚。
參賽者個個使出渾身解術,怪招百出,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在抵達終點前因唐天德好勝的個性而使了小小的手段,讓丁丁無法獲勝。於是入圍者又進行第二次的三輪車大賽,但其中參賽者熊帽作弊,在所有車上放炸葯,甚至害人害己,沒有任何一個人抵達終點,導致此次競賽不算數,只好又舉行第三項花式四輪汔車競賽。此次比賽熊帽又偷偷搗蛋,於是唐天德有備而來,准備了大炮對付參賽者,但唐天德又要對付丁丁時,嘉嘉實時阻止了愛比賽的爺爺,讓唐天德認輸,丁丁終於贏得美人歸。
C. 最近上映的喜劇電影和將要上映的有什麼
1.中國合夥人
上映日期:2013-05-17
導演:陳可辛
主演:黃曉明 /鄧超 /佟大為 /孫紅雷 /杜鵑
類型:喜劇/劇情
國家:中國
版本:2D
片長:112分鍾
影片劇情:
《中國合夥人》講述了「土鱉」黃曉明、「海龜」鄧超和「憤青」佟大為從1980年代到21世紀,30年的大變革背景下,三兄弟為了改變自身命運,創辦英語培訓學校,最終實現「中國式夢想」的「屌絲逆襲」故事。
其中,「土鱉」黃曉明有「高考失敗、泡妞失敗、教書失敗」的不平,「海龜」鄧超則遭遇「出國受挫、事業受挫、野心受挫」的尷尬,「憤青」佟大為歷經「姑娘走了、兄弟走了、夢想走了」的悲劇,但他們最終攜手創造了商業奇跡,謹以二B和牛B的歲月,致他們終將牛B的青春。
2.不二神探
上映日期:2013-06-28
導演: 王子鳴
主演: 李連傑 /文章 /劉詩詩 /陳妍希 /柳岩 /吳京 /梁家仁 /鄒兆龍
類型: 動作/喜劇/犯罪
國家: 中國
版本: 2D
片長: 100分鍾
影片劇情:
短短數日內,三起「微笑殺人案」震動全城。調查過程中,青年警探、警局「活寶」王不二語出驚人:這是一起連環謀殺案!遂與搭檔黃非紅開始了一段驚悚刺激,同時又狀況不斷的「緝兇」之旅。黃非紅在旁邊看似總是烏龍,但其實是真正的功夫高手,每到關鍵時刻,他總能幫助王不二化險為夷。案件偵辦過程中,王不二先是將懷疑對像鎖定為女明星劉金水,隨著案情的深入,劉金水的嫌疑被逐漸撇清,她的姐姐戴依依等人又成了王不二的懷疑對象。最後,王不二決定假扮劉金水的男友來引誘兇手現身。與此同時,危險也慢慢向王不二靠近,真相即將大白於天下,王不二與兇手的終極對決,也就此展開。
3.別跟我談高富帥
上映日期:2013-05-24
導演:臧溪川
主演:甘露 /王聰 /午馬 /李玲玉 /孫桂田 /艾曉琪 /啜妮 /岳躍利
類型:喜劇/愛情
國家:中國
版本:2D
片長:90分鍾
影片劇情:
富家女白露(甘露 飾)不滿父母一直安排自己與高富帥陳蔚然的婚姻,一氣之下與閨蜜葉曉琪(艾曉琪 飾)開車出遊散心。沒想到接連遭遇天外飛筐和崴腳事件,從而結識了「臭流氓」李小憨(王聰 飾)和「特種炊事兵」孫大海。白富美是否真的只能選擇高富帥,還是在旅途中尋到真愛?
4.王牌情敵
上映日期:2013-06-04
導演:鍾澍佳
主演:譚詠麟 /陳百祥 /葉玉卿 /曾志偉 /馮淬帆 /黃宗澤 /謝天華 /徐子珊 /鄭欣宜
類型:喜劇/愛情
國家:中國香港
版本:2D
片長:110分鍾
影片劇情:
七十年代香港,遍地黃金,處處都有生機!為人忠直的宋池雄(黃宗澤飾)遇上狡猾的夏石森(謝天華飾),促使宋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與夏一起到茶樓打工。茶樓老闆美龍骨(馮淬帆飾)心地善良,伙計騎呢,街坊盞鬼,使茶樓每天都充滿驚喜,人情味和歡樂共冶一爐。唯情關始終擋不過,宋池雄和夏石森同時愛上太子女美洋洋(徐子珊飾),憨直男對戰花靚仔;美洋洋好友朱玉圓(鄭欣宜飾)為人潑辣,揚言男不壞女不愛,只愛夏石森。眾人沖過情關,也難敵時代巨輪,面對股災、移民潮等,宋池雄緊守岡位,捍衛茶樓,與街坊一起渡過難關。現代的宋池雄(譚詠麟飾)人到中年,美洋洋(葉玉卿飾)已為人母,夏石森(陳百祥飾)成為集團老闆,茶樓面對這個年頭的惡勢力,傾訴神仙(曾志偉飾)能否令酒樓再添歡樂,又是否可以一如以往,團結就是力量?
5.百萬愛情寶貝
上映日期:2013-06-09
導演:磐石
主演:馬天宇 /林園 /郭家銘 /劉圓媛 /王璐娓 /丁子峻 /馮瓅 /劉曄
類型:喜劇/愛情
國家:中國
版本:2D
片長:90分鍾
影片劇情:
大學剛畢業的葉蔥(馬天宇 飾)是一個沉迷網路游戲的技術宅男,因為開發游戲而拖欠了巨額高利貸,與此同時,他在游戲里相親相愛的戀人陶小奇(林園 飾)也因資助男友林宇翰出國留學而深陷財務危機。陰差陽錯,一場叫做「百萬愛情寶貝」的真人秀比賽讓葉蔥和陶小奇這兩個同樣處於困境中的網游達人看到了希望。可偏不湊巧的是,兩人各自的前任姚子萱(劉圓媛 飾)和林宇翰(郭家銘 飾)卻以情侶的姿態同樣出現在了比賽現場。
一場關乎於巨額獎金的愛情爭奪戰拉開了序幕,而隨著比賽進程的不斷推進,葉蔥和陶小奇的感情也因朝夕的相處產生了化學反應……
6.結婚那件事
上映日期:2013-05-31
導演:鄭建國
主演:阿牛 /江若琳 /惠英紅 /朱厚任 /陳建彬 /陳泓宇 /童冰玉
類型:愛情/劇情
國家:馬來西亞
版本:2D
片長:96分鍾
影片劇情:
影片講述一對決定結婚的甜蜜情侶的故事。新郎蔡偉傑(阿牛 飾)是一名來自馬來西亞的一個純朴福建家庭,到新加坡打拚的工程師。他立志有一天能出人頭地,讓家人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她既溫柔又漂亮的太太,芷欣(江若琳 飾),則來自新加坡一個廣東富商的家庭。 他們美好的因緣誰知接踵而來的是一連串的災難-窮富的差距、新馬兩國和福建與廣東傳統文化的差別。這簡直增加了婚禮籌備的困難!為了以表誠意,偉傑答應了所有準岳父母的刁 蠻要求,在新加坡辦一場奢華婚禮。
新婚當天,偉傑發現准備要用來支付婚禮花費的紅包不見了!他在情急之下到賭場碰運氣。不過,他卻因此輸掉了更多的錢。為了掩飾問題,偉傑編造了更多謊言,讓毫無知情的芷欣相信自己的老公是個不忠、不老實的人。偉傑和自己外鋼內柔的父親,阿獅(陳建彬 飾),為了婚禮的籌劃爭吵。阿獅一氣之下從新加坡返回檳城的途中遭遇到了交通意外。究竟這原本是偉傑和芷欣幸福的一天最後會演變成什麼樣的局面呢?
7.初戀未滿
上映日期:2013-06-20
導演:劉娟
主演:張含韻 /冉旭 /代旭 /吳昱瑤 /張政 /李現 /倪大紅
類型:愛情/劇情
國家:中國
版本:2D
片長:90分鍾
影片劇情:
隨著香港回歸的臨近,港台流行文化席捲中國大陸。南方小城,鋪天蓋地的錄像片、卡帶、電視、電影打開了年輕人了解世界的一扇窗。
六個青春滿溢、俊俏靚麗的中學生,渴望獨立、與眾不同,面對學校的壓力和家庭的變故,他們攜手對抗命運的波折、累積成長的力量。董啾啾與夏靜寒,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克服困境、追逐歌唱夢想,在高考前完成人生第一次選擇。
盡管,理想正經歷著考驗,但值得慶幸的是,還有那麼一群人伴著他們成長,還有那麼一個關於夢的故事,值得彼此回味和想像……
8.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上映日期:2013-04-26
導演:趙薇
主演:趙又廷 /韓庚 /楊子珊 /江疏影 /張瑤
類型:劇情/愛情
國家:中國
版本:2D
片長:130分鍾
影片劇情:
18歲的鄭微(楊子姍 飾)終於如願考上青梅竹馬鄰家大哥哥林靜(韓庚 飾)所在學校的鄰校,等她滿懷期冀地步入大學校園,卻遭遇打擊——林靜出國留學,杳無音信。鄭微倍感失落,患難時刻與室友阮莞(江疏影 飾)、朱小北(劉雅瑟 飾)、黎維娟(張瑤 飾)及師哥老張(包貝爾 飾)結下深厚友誼,同時富家公子許開陽(鄭愷 飾)對鄭微展開了瘋狂的追求,而備受男生歡迎的阮莞用她特有的清冷守護著對於愛情的忠貞。一次偶然的誤會使鄭微與老張室友陳孝正(趙又廷 飾)結為死敵,在一次次地反擊中,鄭微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表面冷酷、內心善良的高材生,於是瘋狂地反擊演變為死纏爛打地追求,而陳孝正也終於在強攻之下繳械投降,歡喜冤家終成甜蜜戀人。大四畢業之際鄭微的生活再次經受考驗:陳孝正迫於家庭壓力選擇出國留學,卻遲遲不敢告訴鄭微。感覺再次被欺騙的鄭微痛苦地離開陳孝正,卻遇到摟著新歡的許開陽。多年後,鄭微已蛻變為職場上的白領麗人,竟再次品嘗命運的無常:帶著悔意和愛意的林靜和陳孝正同時回到她的生活里!鄭微,這個昔日的玉面小飛龍,將怎樣面對生活和青春賜予她的迷霧和抉擇……
9.親愛
上映日期:2013-05-10
導演:李欣蔓
主演:余男 /於謙 /烏吉穆 /邵何之傑 /徐玉蘭 /高鑫
類型:愛情/劇情
國家:中國
版本:2D
片長:99分鍾
影片劇情:
在上海的日本企業任高管的陸雪妮(余男 飾)面對母親的離去痛不欲生,夜裡常常被各種噩夢和過往的經歷纏繞。原來她一直和日本戰爭遺孤的母親、還有一個不到5歲的兒子相依為命。孤獨的雪妮獨自處理著母親的後事,還要面對工作上的壓力和孩子的教育問題。身邊除了一個周律師(於謙 飾)可以商量以外,沒有可以信賴的人。
就在遠道而來的舅舅取走母親骨灰的時候,一個從東北趕來的自稱雪妮生母的農村老太太意外地揭開了她被隱瞞至今的身世。從天而降的生母打破了她原有的生活節奏,雪妮不得不接受了還有一個親生母親的事實。兒子不不也很喜歡這個淳樸而幽默的姥姥,一家人在日漸相處中慢慢地彼此接受,新的生活融化了雪泥孤獨倔強的心。為了照顧老人和孩子的感受,陸雪妮決定辭去日本公司的工作,准備換一種生活方式。但是,沒想到一次體檢和老人的手被扎破使故事從單純的母女情緣發展成了感天動地的無私大愛。
10.鋼琴木馬
上映日期:2013-05-10
導演:崔斯韋 呂祖松
主演:張默 /林逸欣 /尤秋興 /顏志琳 /連凱
類型:愛情/科幻
國家:中國
版本:2D
片長:93分鍾
影片劇情:
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作為國民政府逃台的最後一站,廈門上演著慘烈的生死諜戰。年輕的國民黨軍上尉黃燦森(連凱 飾)深深愛上了教會女子學院的鋼琴教師李萊亞(張錚 飾)。而李萊亞卻是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她神不知鬼不覺地傳遞各種情報信息。戰事逼近,國民黨大勢已去,黃燦森希望李萊亞一起去台灣。李萊亞與黃燦森相約在「黑貓」酒吧見面。但就在見面之前,黃燦森卻受命負責在「黑貓」酒吧擊斃鋼琴演奏者。黃燦森攜帶填滿子彈的手槍前往赴約……
60多年後,2012年,在廈門鼓浪嶼上,阿明(張默 飾)和李清子(林逸欣 飾)是一對戀愛多年的戀人,李清子在鼓浪嶼上練琴,期望有朝一日能出國深造。網路黑客高手王阿明成天宅在家裡,沉浸在自己的網路天地里,以破解各種網路密匙,闖進防護嚴密的隱蔽網路空間為最大樂趣。一次偶然的機會,阿明發現一座立於1949年墓碑上刻著半首樂曲,這是一首密碼曲,阿明破解了其中的秘密。從此,阿明的生活捲入了一場「黑幕「之中,甚至莫名被殺手(動力火車 飾)追殺……
D. 香港經典電影介紹
1.《白金龍》導演:湯曉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邵氏的前身「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粵劇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覺先演出(另一位是馬師曾)。沒有《白金龍》,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電影公司。當年《白金龍》打破廣東、東南亞、歐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記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初到星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憑著《白金龍》,開創了邵氏在星馬的娛樂王國基業。也正是《白金龍》,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製作了近3000部粵語片,形成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2.《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3.《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4.《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5.《最佳拍擋》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擋》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擋》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擋》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6.《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8.《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9.《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10.《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這些電影真的很好看,我給你推薦的,望你能夠喜歡!
E. 這本香港電影誰知道啊
邵氏電影的光輝歷史
對許多人而言,邵氏電影已是一個經典,在中文影史上,更是一個重要的光影標記。
提及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最輝煌的年代,人們總會想起它當年的口號: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邵氏在最風光的時期,幾乎是香港的電影王國,它的成功與聲勢,當然不是一蹴而就。而這一切需要從頭說起。
就從50年代中期說起,當年東南亞的電影事業還在萌芽時代,而香港電影已開始蓬勃,可說是手執東南亞電影業的牛耳。在50年代中,香港影壇其實有三大勢力,就是邵氏、電懋(國泰)和左派的長城與鳳凰公司。它們的特色就是以拍攝華語片為主流,拍片數量多且穩定,而且製作都比其他獨立電影公司認真嚴謹。
以當時的情況而言,邵氏的實力與聲望,起初都不及新馬影業大亨陸運濤手創的電懋。當時電懋財雄勢大,明星與導演陣容強大。單論明星,電懋就有林黛、尤敏、林翠、葛蘭、葉楓、李湄、丁皓、王萊、蘇鳳。小生則有張揚、雷震、陳厚、喬宏、田青等。電懋的導演陣容則有岳楓、陶秦、唐煌、易文、王天林等。更有高級職員宋淇、秦亦孚,更有張愛玲編劇助陣。在鍾啟文的領導下,成就蒸蒸日上。
迎頭趕上 與電懋一爭長短
在50年代初期,尚是邵氏父子電影公司的邵氏,可說是處於電懋下風,明星陣容不及電懋強大,除了同樣有當時兩邊走的林黛與林翠外,只有後來由長城轉投入的樂蒂,而斯時尤敏則已跳槽電懋,生角只有趙雷較知名。在此時期,連李麗華、嚴俊、張仲文等,起初都是為電懋效力。
50年代中,邵氏改組為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由新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主政。邵逸夫更由新加坡到香港主持電影拍片工作,與電懋一爭長短。可以說,香港的電影事業,其實是由南洋幫新馬大亨創立的。邵逸夫是商業奇才,在他的領導下,邵氏一洗頹風,迎頭趕上,甚至後來居上,把電懋拋在身後。
早期的電懋電影和邵氏電影的主要分別,簡單的說,電懋的電影時代氣息較濃,它電影中的女主角,都是穿西式洋裙的。而邵氏的則多數都還穿著唐裝衫褲。舉個例子,電懋出名的《四千金》、《曼波女郎》、《玉女私情》、《青春兒女》、《空中小姐》,這些女主角們都是典型的香港50年代的新城市女性,她們都穿著搖曳生姿的西洋大傘裙。而邵氏同期的電影如《春光無限好》、《丹鳳街》、《夜來香》、《窈窕淑女》、《黃花閨女》、《月落烏啼霜滿天》等,女主角都還穿著當年大部份婦女所穿的唐裝衫褲,有些更是民初裝。
單從服裝,就可以看出50年代早期,邵氏和電懋電影的不同風格。電懋較城市化,邵氏則著重鄉土化與唐人街風味。
在邵逸夫入主邵氏主持大政後,就有明顯的不同,首先他拉攏了當年最紅的林黛與李麗華,成為邵氏基本演員。小生陣容也加強,除了原本當家的皇帝小生趙雷外,也拉攏了陳厚跳槽加入,之後關山也由左派陣營投入邵氏,鍾情與張仲文較後也加入邵氏。
單是有大明星還不夠,邵氏此時更下大資本拍大片,影片改成綜藝體闊銀幕外,更投下重資拍彩色片,觀眾趨之若鶩。《江山美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成了那一年香港最賣座的中文電影。有一個「笑話」說,就因為《江山美人》這部片,香港觀眾此時才知道除了任劍輝和芳艷芬外,還有一個明星叫林黛。有這個笑話產生也不出奇,當年香港的主流市場是粵語片,而華語片則是以新馬南洋一帶有主要市場,電影都是在「南洋」上映。
迎合口味 帶起黃梅調熱潮
邵氏電影票房後來勝過電懋電影,是因為邵氏更會做生意,邵逸夫知道南洋觀眾的口味。以前的電影觀眾以婦女為主,她們喜歡的除了先苦後甜的「家庭倫理文藝大悲劇」外,更喜歡歌唱片,歌愈多愈受歡迎。
在早期的《桃花江》、《曼波女郎》時期,邵氏在歌唱片輸了腳步,但它更自傲的是,它帶起了另一個更風靡觀眾,轟動期更長久的港式黃梅調電影熱潮。在《江山美人》之後,《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王昭君》、《楊貴妃》等彩色闊銀幕大製作,更令邵氏真正擦亮了金字招牌,熠熠生光,相形之下,它的主要對手電筒懋已黯然失色。
在邵逸夫領導時,邵氏也拉攏了當年的大導演岳楓和陶秦加盟,如虎添翼,和原本的李翰祥等人,為邵氏開拍各類型大片。
岳楓除了可以拍《畸人艷婦》和《嬉春圖》這類時裝片,他也可以拍古裝片《花木蘭》、《寶蓮燈》、《妲己》,甚至武俠片《盜劍》、《奪魂鈴》,堪稱多才多藝。陶秦雖不擅拍古裝電影,但邵氏名作《不了情》、《曉風殘月》就是他的作品。陶秦更屬當年少數會拍歌舞片的導演,《千嬌百媚》、《萬花迎春》、《花團錦簇》、《歡樂青春》,都是他的作品。
邵氏公司的發展此時節節搶先在電懋之前,不僅因為走對了古裝歌唱片的路線,也因為邵逸夫是人在香港直接主持業務,而電懋方面大事則都要向新加坡方面報告等候批准,步伐節奏就已經慢人一步。
邵氏還有一個成功要點,就是擴大業務,建立邵氏影城,擁有多個攝影棚,並搭立古裝實景,方便拍片,省時省力也省錢。
它還有一個成功點,就是大量栽培新人,它設立了「南國演員訓練班」,招考新人,然後簽下有潛質的新人予以力捧,成為紅星。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必付出驚人的片酬拉攏天皇巨星加盟。胡燕妮、鄭佩佩、何莉莉、李菁,就是邵氏一手捧紅的大明星。甚至連早期拍福建片的小娟,也是由邵氏捧成紅極一時的凌波。
寫到這里想到,邵氏的演員訓練班叫「南國」,它的官方宣傳刊物則叫《南國電影》,它是暗示它的根源在南洋新馬嗎?
邵氏最高峰時期
邵氏在60年代中,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電影王國,也有兩個外在原因,其一就是國泰大老闆陸運濤在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時墜機身亡。陸運濤當時本已有心要大施拳腳與邵氏一決雌雄,誰知出師未捷身先死,易名為國泰的電懋群龍無首,出品每況愈下,大明星更紛紛息影,影片成績差強人意,終於結束拍片。
還有一個外在原因就是香港1967年暴亂,造成左派電影公司沒落。
這時就只剩下邵氏公司獨占天下了。
邵氏公司腦筋快,眼光准,在黃梅調、山歌片漸漸被觀眾厭倦時,它在張徹導演的領導下,及時開拓了「武俠電影世紀」,由《邊城三俠》和《江湖奇俠》打頭陣,掀起了歷久不衰的陽剛電影熱潮,更改變了香港電影素來以女主角為主的風氣,此後的電影都是由打仔小生如王羽、羅烈、岳華、張翼、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傅聲等掛頭牌,他們才是牡丹,女主角則只是綠葉。
邵氏的最高峰時期就是此時。
隨後,每個人都知道了,邵氏開始減產,甚至停頓了生產。但這么多年來,提起香港電影,人們首先想起的還是邵氏電影,邵氏足以驕人矣。在邵氏之後,沒有電影公司可稱「電影王國」。
重溫邵氏電影光輝(二)古裝片與黃梅調年代
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氣魄與膽識過人,是邵氏成為香港電影王國主要原因;而李翰祥為邵氏拍攝的彩色古裝巨片與黃梅調電影,除了令財源滾滾流入邵氏,也使當時的中文電影界展示了另一番新氣象,如此回首,我們稱之為:經典。
在50年代末,香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聲勢,已迎頭趕上宿敵電懋,與之並駕齊驅,到了60年代初,更有漸漸凌駕電懋之勢。這當然是邵氏兄弟領導英明有方,但座下重臣,也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在拍攝電影方面,有兩位大導演對邵氏功勞殊大,他們是已故的李翰祥與張徹。他們為邵氏執導的某些電影,不僅令邵氏聲名遠播,更流芳至今。在商業上,更協助邵氏發掘了電影票房的黃金礦場。
先說李翰祥,他率先為邵氏拍攝的古裝巨片與港式黃梅調電影,令財源滾滾流入邵氏。
如果要推舉最流行的黃梅調長青歌曲,相信不少人都會選出《扮皇帝》和《戲鳳》這二首歌曲。至今在卡拉OK,樂齡歌唱比賽中,仍時時聽到這兩首歌。而這兩首歌曲就是邵氏招牌產品,李翰祥執導的《江山美人》的插曲。
膽識過人 為邵氏賺大錢
《江山美人》是邵氏,也是香港影壇第一部出巨資拍攝的華語片,當年的製作費令人咋舌,由此可見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氣魄與膽識過人。在他們的領導下,邵氏成為香港電影王國絕對不是僥幸的。
但物有所值,《江山美人》不僅為邵氏賺大錢,更錦上添花地得到1959年在吉隆坡舉行的亞洲影展的最佳電影金鑼獎。因《江山美人》的成功,邵氏決定拍攝古裝宮闈傳奇故事黃梅調電影,這一著可說走對了路線,而這一著也是電懋最弱的一環。
因為電懋是擅長拍時裝片,甚至連旗下的演員,除了尤敏和雷震外,其他的都因外型過於時代化,而不太適合拍古裝電影。
在這一點,邵氏就勝過電懋,它手中有林黛、李麗華和樂蒂,宜古宜今,且都是拍攝古裝片的能手。
在《江山美人》之前,邵氏兄弟已拍了彩色片《貂蟬》,票房鼎盛,之後邵氏就走巨片路線,彩色拍攝古裝電影,而電懋仍停留在黑白片時代,自《紅娃》、《空中小姐》與《龍翔鳳舞》之後,要隔了好久才重新拍攝彩色片,步伐已經又慢於邵氏。
此時邵氏的古裝彩色巨片就有《王昭君》、《楊貴妃》、《武則天》、《倩女幽魂》、《紅樓夢》,除了《紅樓夢》是袁秋楓執導外,前4部都是李翰祥的作品,尤以《倩女幽魂》和《武則天》成就最高。李翰祥重考究,楊貴妃所穿的古裝,也令觀眾大開眼界。
這時邵氏還未全面走黃梅調路線,但凡古裝片中的歌曲,都已以黃梅調唱出。樂蒂和任潔主演的《紅樓夢》,也是一部黃梅調電影。
反串魅力 凌波一片成名
拍閩南片出身的小娟,此時已入邵氏,初名沈雁,後由何冠昌為她改名為「凌波」,提到邵氏的黃梅調電影,不能不提凌波,因為她也是令邵氏黃梅調電影興盛至白熱化的功臣之一,她擁有反串魅力。
凌波因在《紅樓夢》中幕後代唱賈寶玉,受李翰祥賞識,提拔和樂蒂合演《梁山伯與祝英台》,平地一聲雷,令凌波一片成名,炙手可熱,當年整個台北更掀起了令人吃驚的凌波熱潮。
邵氏也在此時正式邁入黃梅調電影時代,但同時也面臨人事變遷。首先是樂蒂拒絕再和凌波合演《七仙女》 ,跳槽電懋,繼後李翰祥又帶了《七仙女》的女主角江青到台北,自組國聯影片公司,搶拍《七仙女》。
邵氏這時開始重用新人,由方盈出任《七仙女》的女主角,影片一樣受歡迎,令邵氏知道影片質素最重要,此後更大膽起用新人如李菁、秦萍等主演古裝片,由大紅大紫的凌波帶起她們,這是60年代中的事。
所以雖然此時林黛已自殺身故,樂蒂跳槽,李麗華已離開,但邵氏新人女星如百花齊放,不愁沒有女主角。
但此時的黃梅調熱潮也帶來了一起不良的後遺症--陰盛陽衰。在這些古裝黃梅調電影中,所有的「男主角」幾乎都由女生反串,特別是凌波,更是「反串王」,她可以說是華語片中的「任劍輝」。
男演員此時都英雄無用武之地,陳厚和趙雷也在邵氏黃梅調熱潮中,先後跳槽電懋。
話說當年的古典美人樂蒂和皇帝小生趙雷,在效力已改名為「國泰」的電懋後,兩人也合演了多部黃梅調電影,如《嫦娥奔月》、《紅梅閣》、《鎖麟囊》、《金玉奴》、《扇中人》等,但不知為何,這些古裝片就比不上他們當年在邵氏拍攝的古裝電影,也足證邵氏拍古裝片確有一手,可稱謂之為「邵氏風格」。
黃梅調盛極而衰
在邵氏影城建竣之前,邵氏除了拍攝彩色古裝片外,也同時繼續生產黑白片,如《不了情》、《一毛錢》、《畸人艷婦》、《姊妹情仇》、《後門》、《手槍》等。其中《不了情》、《一毛錢》與《後門》,更可說邵氏名作。在彩色時裝片則有《千嬌百媚》、《花團錦簇》、《萬花迎春》等。
到了邵氏影城正式啟用時,邵氏從此摒棄黑白影片製作,正式全面投入彩色片時代。
這時候邵氏的「片頭」口號是「邵氏出品、必屬佳作」。在影城方面則是「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甚至連外國《生活》雜志都來采訪,作為封面故事。
黃梅調電影在大銀幕上連唱好多年,觀眾也開始膩了,邵氏此時又因中國大陸的《劉三姐》賣座,拍攝山歌片如《山歌戀》、《山歌姻緣》等,但不能掀起熱潮。
這時因為黃梅調盛極而衰,邵氏製作已沒有一個明顯的主幹,除了繼續拍一些古裝片如《蝴蝶杯》、《盤絲洞》、《鐵扇公主》外,也拍了好一些時裝片,題材多樣化,如《人頭馬》、《寒煙翠》、《香江花月夜》、《垂死天鵝》,此時的最佳時裝電影,應以陶秦執導的《船》為邵氏名作。
重溫邵氏電影光輝(三)武打片 高潮疊起年代
在60年代中,古裝黃梅調電影式微,邵氏幸運的開拓一條新的戲路———武俠打鬥片。
邵氏的武俠打鬥片不僅令公司賺到更多錢,也使邵氏公司的名字在海外地區更響亮,因為武俠打鬥片不僅在東南亞華人社區大受歡迎,世界其他非華族地區的觀眾也趨之若鶩,掀起了功夫片熱潮。
論起邵氏武俠打鬥片的輝煌成就,就絕不能忽略張徹導演,他是邵氏找到新黃金礦場的大功臣。
張徹導演可說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文章寫得好,早年以「何觀」為筆名,是著名的影評人,更寫過不少劇本。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曾被人誤以為是台灣高山族民謠的《高山青》,其實是張徹譜曲。
張徹其實還譜了另一首歌,是《碧蘭村的姑娘》。
張徹在邵氏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都是古裝黃梅調電影《蝴蝶杯》,可能這非張徹所長,結果要勞煩高立協助補拍。當時誰都不看好張徹,誰都沒有料到,張徹後來憑武俠打鬥片的成就,成為香港殿堂紅導演。
張徹有後來的成就,旁人也要佩服邵逸夫的眼光,邵是伯樂、張是千里馬。沒有邵逸夫的信任與重用,張徹縱有天大才華也耍不出來。
很多人以為張徹是在進入邵氏才成為導演,其實張徹的第一部執導的電影叫《野火》,是李湄自組的北斗公司出品,由李湄和高原主演。
張徹帶動的武俠打鬥片,還有另一個更直接的稱呼「陽剛電影」。
在這之前,香港影壇一直是重女輕男,陰盛陽衰,排名都是女明星領先,女明星的片酬更遠遠超過男明星。
但在陽剛電影風氣席掛香港影壇後,正合了「風水輪流轉」這句俗語,在60年代中王羽帶頭,香港電影轉為「重男輕女」,男主角才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壯丹,女主角已變成綠葉,「林黛時代」一去不返。
武俠世紀 從摸索到成功
邵氏的「武俠世紀」一開始是摸索時代,這個時期的產品有《邊城三俠》、《江湖奇俠》、《鴛鴦劍俠》與《文素臣》等。到了《大醉俠》與《獨臂刀》面世,邵氏的武俠電影又走上了成功之道。
說起武俠片,一定會先想起邵氏,因為確是邵氏帶頭拍武俠片,但很諷刺的是,在60年代中,第一部最出色的電影卻是左派長城公司拍攝的武俠片《雲海玉弓緣》,由梁羽生原著改編。
在《雲》片中,王葆真凌空一劍,姿勢美妙、劍招凌厲,令觀眾嘆為觀止,而這部電影的武術指導正是劉家良與唐佳。
邵氏不久獲得劉家良與唐佳加盟效力,在武打招式特技上更如虎添翼,獨步香港影壇。
邵氏拍攝的武俠片多不勝數,但人們如果要選一部邵氏最好的武俠片,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推選《大醉俠》,這是胡金銓為邵氏執導的唯一一部武俠片,邵氏當年沒有留下「小胡」繼續效力實在可惜。
除了《大醉俠》,邵氏的武俠片代表作尚有《大刺客》、《金燕子》、《盜劍》、《奪魂鈴》、《十二金牌》。
《盜劍》與《奪魂鈴》是老牌名導岳楓的作品,其中《奪魂鈴》的劇情是改編自義大利牛仔片《裘尼祖馬》,但整部電影卻青出於藍,氣氛極佳。
《奪魂鈴》可能是當年邵逸夫最欣賞的公司成品,因為它時常代表公司去參加各類電影展。
邵氏的武俠片也把許多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捧成了大明星,最紅的自然是王羽和鄭佩佩,也是當年的票房之寶。
張徹開創時裝打鬥片
在1969年左右,張徹又開創了另一條電影新路線,就是摒棄刀劍的時裝打鬥片,打頭陣的是《死角》,由李菁和狄龍主演,其後還有《小煞星》、《拳擊》、《叛逆》等。
憑著這些電影,張徹又為邵氏捧紅了兩名皇牌新星:姜大衛與狄龍。
姜大衛更因主演了張徹的《報仇》,成為香港第一個「亞洲影帝」。《報仇》是以民初為背景,亦是邵氏此時的代表作之一。
邵氏的武俠打鬥電影基本上就是以張徹執導的電影為主線,這時張徹的作品除了時裝打鬥片外,也同拍清末或民初的打鬥片,有《馬永貞》、《仇連環》、《刺馬》。前兩部影片捧紅了陳觀泰。
《刺馬》是張徹代表作之一,亦是邵氏這個時期的名作,在這部片中,狄龍真正脫胎換骨。
整個邵氏影城,是陽氣勃勃,除了鄭佩佩外,無人可與男星一比長短,張徹不僅捧紅了狄龍、姜大衛等,也提拔了不少「配角演員」,如來自新加坡的陳星、日本的倉田保昭,以及王鍾,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綠葉演員。
邵氏當然不僅張徹一個導演,文藝片導演極多,但是一提起武俠片打鬥片年代提邵氏就必然和張徹脫不了關系,張徹作品就是邵氏最受歡迎的作品。
邵氏此時的作品又有《洪拳小子》、《洪拳與詠春》,捧紅了英年早逝的傅聲,他的頑皮與叛逆大受觀眾寵愛。
傅聲的其他電影還有《射鵰英雄傳》、《絕代雙驕》、《冷血十三鷹》、《五郎八卦棍》等。
劉家良指而優則導
在70年代中,邵氏又來了一位出色的武打片高手導演,他是「指而優則導」的著名武術指導劉家良。
劉家良的風格與張徹不同,他走的武打片招式美觀,拳拳到肉且招招可睹,有異於其他影片中的花拳綉腿,打得真實是劉家良影片的特色,所以大受歡迎。
劉家良與張徹一樣,拍片快捷生產,作品有《少林卅六房》、《神打》、《洪熙官》、《陸阿采與黃飛鴻》、《武館》,以及使惠英紅贏得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長輩》等。
邵氏此時更有一部《天下第一拳》打入歐美市場,此片是由韓國導演鄭昌和執導,羅烈主演。
在觀眾看膩了時裝、民初打鬥片後,邵氏亦沒有放棄「刀劍拳腳」路線,這時由楚原執導的《流星蝴蝶劍》,掀起了古龍電影熱,楚原也再度翻身,從粵語片大導演成功轉變為華語片大導演。
邵氏拍的古龍電影,還有《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等,在70年代末期大行其道。
邵氏的古龍電影,令狄龍更上一層樓成為真正的大紅星,《三少爺的劍》也令新人爾冬升走紅。
電影王國 美麗的記憶
來到80年代,古龍式電影可以說是邵氏電影最後一個高潮的燦爛煙花。
之後,電視節目越來越精彩,搶走了大批電影觀眾。生活節奏越來越匆忙,人們都沒有餘暇和閑情逸致上電影院。
以前的邵氏導演,一個一個的離開影城,邵氏電影也逐漸少掉以往的特色,金字招牌也再無以往的光芒四射。
然後,它減產,甚至下來是停頓生產。
當邵氏後來大規模拍片的年代,不僅代表了一個電影王國成為美麗的記憶,香港電影業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熠熠光輝映亮整個東南亞。
F. 什麼時候新馬電影勢力開始向北發展
2、兩種電影勢力
從資金、人才以及文化底蘊來看,香港電影在五、六十年代大致可劃分為左派的中原電影與差腔右翼的新馬配慶鉛電影兩種勢力。中原電影勢力主要自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從內地轉移到香港,以長城、鳳凰影業公司為代表,具有比較強的民族意識和歷史使命感,拍攝了一系列受歡迎的電影作品,對香港電影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真正主導香港電影格局的卻是新馬電影勢力,就是自50年代初期從新加坡、馬來西亞轉移到香港的電影公司,以「邵氏」、「電懋」為主,它們立足於商業利益,迎合觀眾,票房至上,也最大程度地發揚了「娛樂電影觀」。由於商業需要,類型化的製片策略成為考驗電影市場的有益嘗試,於是家庭倫理片、喜劇片、歌舞片、戲曲片、古裝片、武俠片、功夫片等多種類型的片種應運而生,並發揚光大。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開始,香港電影界經歷了一番「左翼」勢力和商業利益的此消彼長,從長城、鳳凰等影業公司的歷史舞台培好逐漸被電懋、邵氏佔領,從五十年代的自由電影界逐漸轉變為六十年代的大公司對壘,香港電影在去國離家的迷惘和安身立命的急切里張皇了許久,才終於在時代的大潮里確立了前行的方向。一直到七十年代許氏兄弟的市民喜劇和由許冠傑興起的粵語流行歌曲終於成為主流娛樂時,一種屬於香港的自我身份才在悄然中正式確立。這也正是香港經濟迅速騰飛,港人對生活、對未來都充滿了信心的年代。初來香港的那批人在這二十年裡漸漸變老,他們的下一輩成為香港的主人,他們對於故鄉的記憶是朦朧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