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電影《菊豆》的影片資料。
菊豆:一種希臘悲劇般的力量 原著《伏羲伏羲》。作者劉恆。著名作家。 作品被改編成許多電影。如《伏羲伏羲》(影片名叫《菊豆》,由張藝謀執導,鞏俐和李保田主演)《黑的雪》(影片名叫《本命年》,由謝飛執導,姜文主演)《秋菊打官司》(張藝謀執導,鞏俐主演)以及長篇小說《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影片名叫《沒事偷著樂》由馮鞏主演,電視劇由梁冠華主演),並由此獲得2002年度飛天獎最佳編劇獎。此外,還直接創作了《西楚霸王》《漂亮媽媽》等影片的劇本。 2003年新劇《少年天子之順治王朝》改編自凌力的著名長篇小說,劉恆擔任該劇總導演、編劇。 2007年榮獲華表獎優秀出品人獎 2007年,馮小剛電影《集結號》編劇,根據楊金遠小說《官司》改編 主要作品有: 《狗日的糧食》《狼窩》《力氣》《白渦》《虛證》《黑的雪》《逍遙頌》《蒼河白日夢》《四條漢子》《教育詩》《東南西北風》《連環套》等中長篇小說(集)。部分小說被譯成英、法、日、韓、丹麥等文字。已有五卷本《劉恆文集》問世。 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某小鎮上的染坊主楊金山(李緯飾)折磨死了兩房太太,買進小他三十餘歲的王菊豆(鞏俐飾)續弦.性無能的楊金山對其百般虐待.染坊伙計、楊金山的侄子楊天青(李保田飾)對菊豆由憐生愛,兩人私通,生得一子.金山喜出望外,以為己出,取名天白.但不久金山中風,半身不遂,菊豆與天青更加肆無忌憚,得知真相的金山屢次欲對天白下手,反而誤墜染池喪命.被迫分離的菊豆與天青只能暗地來往.10多年後,天白長大,外人的閑言碎語使他無比仇恨生父.遂在發現地窖中重溫舊夢的天青和菊豆窒息昏迷後救出母親,卻把生父丟進染池淹死.菊豆萬念俱灰,一把火點著了染房---讓一切罪孽化為灰燼。 即使在今天看來,<菊豆>依然是大陸最震撼人心的電影之一.這不僅是因為題材本身,更重要的是當時的張藝謀不僅在技術上而且在藝術上都達到了一個高峰.如他本人在一次采訪中所說:"拍《菊豆》是我第一次從攝影師的角度轉換成導演的角度,這部影片對我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菊豆》之前我拍電影一直是站在攝影師的角度,不太重視調動演員,不太重視挖掘人物內心,更注重的是電影的整體風格、造型和視覺沖擊力。《菊豆》雖然仍有「染布作坊」一類形式感的東西,但卻是我第一次把自己的屁股坐到了導演的位置上。再比如《菊豆》之前的《紅高粱》,影片中那種狂放的精神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姜文的表演。姜文是一個很有能力的演員,所以他演的那個人物就非常有光彩。反過來再看《紅高粱》時的鞏俐,就能發現導演的功力還局限在只能提供給演員一個很好的造型與形象。僅僅兩年之後,鞏俐在《菊豆》中的表演就有了質的飛躍。這就充分暴露出《紅高粱》時期我作為導演還不會導演,對鞏俐這樣的新人我就無計可施,但是自己會演戲的姜文就幫了我的大忙。" <菊豆>具有一種希臘悲劇般的力量.在十年的時間跨度中展現了三代四人之間劇烈的情感沖突.他們各自痛苦的內心世界,他們彼此糾葛的愛恨情仇,他們與社會倫常的屈服和角斗,其兩軍對峙般的驚心動魄實乃中國電影所罕見.全片從頭至尾緊湊異常,懸念迭起,其內在的張力和戲劇沖突如密集的雨點砸在每一場戲的每一分鍾,毫不拖泥帶水. 片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象徵性的地點是「序秩堂」.該堂位於徽州的黟縣南屏村.分上、中、下三廳,下廳是吹奏鼓樂的地方,也可以搭台演戲。中廳為禮堂,可舉行祭祀儀式,上廳為享堂,樓上放置本族的祖宗牌位。祠堂高大威嚴,人處其間必產生敬畏之情。參加祭祀還有嚴明的規定,包括與祭人員要穿戴與身份相應的衣冠,祭品的定式,等等。通過參加這種場面宏大、禮節繁多的儀式,可以增強族眾對所在宗族的自豪感。有的家族還規定,年齡稍長之後的男孩子都要參加宗族內一些禮義和祭祀活動,以使他們從小掌握做人的規范,懂得各種禮節,形成特定的思維模式。可見,祠堂實質上是一個家族精神教化的聖殿。影片結尾安排菊豆一把火燒了祠堂,可謂革命理想主義的激情之舉。 影片的主要演員鞏俐、李保田自不必多說,值得一提的是扮演楊金山的老藝術家李緯.李緯原名李志遠,原籍江蘇常州,1919年生於河北石家莊。參演的第一部影片是沈西苓導演的《中華兒女》。抗日戰爭勝利後,在上海任觀眾演出公司演員,除演出話劇外,還在上海實驗電影工場、文華影業公司拍攝的影片《浮生六記》、《小城之春》中扮演主要角色。僅<小城之春>一部影片也足以使他光耀影史.在菊豆中他扮演的楊金山基本沒有肢體語言,完全靠眼神表現那股恐怖變態的惡毒心理,其精湛演技簡直讓觀眾不寒而慄.當時已年逾古稀的李老能做出這樣的藝術選擇和獻身,著實令人欽佩.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菊豆>一片在中國難逃被禁的命運.然而即使在國外風光了一圈之後,它還是遭到了眾多國人的非議.比如說它刻意迎合了西方的觀光/獵奇心理,誣蔑了中國人的形象等等.其中最有高度的指控是:張藝謀是在西方獲國際大獎的具有後殖民傾向的藝術販賣者,他通過把東方華夏文化的通姦、亂倫等醜陋習俗營構為一種「神話」與「寓言」赤裸裸地展覽給西方人看,以一種文化的獵奇與藝術的表現力圖為西方人鑄造一個神秘的「東方神話」及「東方寓言」而提供可能性. 但客觀的說,張藝謀並不是一個意識形態先行的導演,對<菊豆>(或者其他類似影片)的評價首先應該是一個對藝術品的評價.而關於其引起的種種跨文化問題,周蕾在《原始情慾:視象、性、人種志與當代中國電影》一書中有過比較到位的分析.比方她指出《菊豆》刻意加入了染坊的場景,是以一種斑斕的色彩營造出第三世界的差異感,是建構一種對"中國"的跨文化商品物戀。再比如她對東方主義的批判,"做給外國人看"──會很容易將問題導向錯誤的方向,使我們誤以為要突破表面的形象,尋找深層的意涵,彷佛只要我們能夠找出自己的真實的深層意義,外國人便要深入觀察我們,不能再以想當然的方式虛構我們。這個為大多數人接受的策略在周蕾看來只會將問題導回"原始"的向度,再產一種以純正"中國"為中心的排他性,到最後只會鞏固使西方凝視合法的文化政治。張藝謀能夠成功誘惑觀眾,使他們停留於影象的表面,而影象的重要性正在於解除深度。因此,如《菊豆》的電影並非無知的滿足東方主義者的偷窺,而是自覺的自我暴露,以一己的肉體回看偷窺者的凝視。這種自我暴露實際上是一種抗衡的力量。
Ⅱ 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菊豆》講述了什麼故事
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菊豆》是根據劉恆的小說《伏羲伏羲》改編的,主要講述的是:20世紀中葉江南一個農村,染坊老闆楊金山為了傳宗接代,續弦娶了年輕姑娘菊豆為妻,楊金山年老多病,沒有生育能力,菊豆偷偷與他的養子楊天青產生了愛情並生下一子天白。四歲時,天白無意將癱了下肢的楊金山撞入染池淹死。由於封建倫理道德的束縛,菊豆與楊天青依然過著表面嬸侄關系的生活。漸已成人的天白怒殺與母「通姦」的生父楊天青。菊豆萬念俱灰,縱火燒掉楊家世代相傳的祖業「楊家染坊」。張藝謀從審美的角度肯定了舊社會卑微的小人物的精神主體性,反映了個體意識的復甦。通過塑造這些飽含生命激情的人物,張藝謀批判了傳統的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生存模式和病態的家庭生存現實,展現了傳統的封建倫理道德對人的靈魂的扭曲所造成的悲劇。
Ⅲ 《菊豆》結局是什麼
一次,金山出外辦事,二人情不自禁,抱擁痴纏,發生關系,菊豆更因此懷孕。雖然菊豆不斷慫恿天青殺死金山,但天青膽怯,懾於禮教,始終不敢下手。
毫不知情的金山,以為這是自己的骨肉,歡喜若狂。不久,孩子出生,命名為天白。而菊豆與天青,則繼續熱戀,繼續痴纏。
之後,金山突然中風,下身癱瘓。也在此時,他終於知道天青,菊豆二人之姦情,更驚覺天白原來並非己出。可是,他早已垂垂老矣,又半身不遂,無能報復。他本想溺死天白,但還是孩提的天白,開口第一句說話就是喊他爹,他不忍下手。於是,他視天白為親生兒子,天天陪他玩樂。一次,他與天白玩耍時,失足跌落染池,活活溺死。
金山離世,菊豆就是寡婦,天青於倫理不能再待在染房,只好搬出郊外,然而二人依然天天幽會。不久,村中閑話四起,甚至指天白其實是天青的骨肉。這雖是事實,但已長大的天白聽在耳里,卻不好受。故天白雖知天青乃生父,依然狠心逐其出染房。
天青與菊豆只好在荒廢的地窖中,重溫痴情,但地底氧氣不足,二人昏倒。天白救出母親,卻將昏迷的生父推入染池,使其溺斃。染房奪去了菊豆的青春與尊嚴,好在還有天青與天白。然而天白卻狠心殺父,奪走了其一生摯愛。絕望的菊豆焚燒染房,多年來的愛恨哀愁化為裊裊青煙。
《菊豆》是中國電影導演張藝謀於1990年執導的倫理題材電影,他與楊鳳良共同擔任導演。該電影的原著是作家劉恆所寫的小說《伏羲伏羲》,也由劉恆本人改編成劇本,並由鞏俐、李保田與李緯等人主演。
(3)菊豆新視電影擴展閱讀:
主要演員
1、 鞏俐飾菊豆
執著、倔強、大膽、潑辣的農村女性。白天在染房是楊金山的長工,晚上是楊金山發泄淫慾的工具。她不甘心忍受老夫少妻的封建買賣婚姻的壓迫,奮起反抗,主動引誘名義上的「侄子」天青。
2、 李保田飾楊天青
從小父母雙亡,由鄰居楊金山收養,以「叔侄」相稱。多年來為楊金山當牛做馬,年近四十仍不能娶妻。個性膽小、怯懦,雖然出於對菊豆的同情而萌發了愛情,但對封建禮教缺乏反抗的勇氣。
3、 李緯飾楊金山
楊家染坊的東家。兇狠、殘忍,自私頑固,自己無生育能力卻遷怒於年輕的妻子菊豆,對她百般折磨。發現菊豆與天青偷情後,他憤恨不已產生殺心。
4、 張毅飾楊天白(童年)
天青與菊豆之子。愚昧、草率、沖動、任性,受封建禮教的影響,母親與天青偷情讓他感到不滿和羞辱,就算明白真相後也堅決不認親生父親,反而憤然將天青置於死地。
5、 鄭建飾楊天白(少年)
天青與菊豆之子。愚昧、草率、沖動、任性,受封建禮教的影響,母親與天青偷情讓他感到不滿和羞辱,就算明白真相後也堅決不認親生父親,反而憤然將天青置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