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搞笑高清 > 搞笑電影足底按摩

搞笑電影足底按摩

發布時間:2024-08-07 08:29:06

⑴ 現代愛情故事的電影劇情

俊傑是在社區餃子店裡送外賣,每日騎著單車穿梭於小區的大街小巷。由於俊傑工作努力為人熱情,人緣頗佳。一天遇到剛從美國回來的張秀文,一見鍾情,又苦於不知如何表達,便找到從事汽修工作的死黨中華商議。秀文在社區開了一家足底按摩,個人和家庭條件優越,中華認為兩人各方面懸殊較大不適宜談戀愛,但這並沒有阻礙俊傑對她的熱烈追求。秀文雖被俊傑感動,隱約也表現出對他的好感,卻總是迴避俊傑對自己的熱情,令俊傑疑惑不解。
晨光照耀下的小區生活平凡又熱鬧,車房伙計趙中華一直夢想著改革一部比保時捷更快的跑車,而他的哥們——餃子店伙計陳俊傑卻希望娶個好老婆過安分日子。本劇描述一間廣告公司內所發生的四個愛情故事,透視出現今社會現實問題對愛情的重要性及影響力,道出現代人談戀愛的種種哀歌。故事一鄧詠紅(葉靖怡)個性文靜,對愛情看法保守,傳統,與初戀情人陳維良(蔡濟文)在同一所廣告公司工作。紅家住元朗,與良家相距很遠。但拍拖初期,二人很享受路途遙遠的樂趣。更嘗過因趕搭尾班火車,兩人手牽手奔往月台,後來良終趕及把紅送上火車的浪漫情景。然而好景不長,當良因工作關系,無法如過往送紅回家及保護她,紅開始感到對良缺乏安全感及信心。某日,紅重遇老同學兼公司客戶ANDY(陳正君),兩人因公事來往漸多,且因ANDY有車並且亦是住在元朗,在紅出街時管接管送,紅開始嘗到另一番滋味。一夜,紅在元朗商場被色狼跟蹤,於是致電良求救,良接到消息後想立即截的士趕往,可惜碰上交通堵塞,紅等不到良,唯有再電ANDY求救,ANDY便馬上趕至商場把紅接走。而良趕到商場時,紅已經走了。良未能接紅,令紅非常傷心。次日,良返公司向紅解釋,紅終承認「距離」實在是兩人的大問題,良為解決兩人間的矛盾,惟有四處找房子,好讓他與紅可搬出來同住。但因樓價太貴,他們不單只找不到合適單位,更因尋樓事情常爭吵。
原來天有不測風雲,秀文因患有血癌,為等適合的骨髓,她將洋房移交給足底按摩師的好姐妹楊麗華,跟隨哥哥張子凡遠赴美國治病,並與俊傑約定如果手術成功,兩人一年後在路邊大樹下相見。

⑵ 加菲貓I電影全部中文對白

來網路加菲貓吧,在視頻區四部電影我都上傳了,是原聲+中文字幕

http://tieba..com/%BC%D3%B7%C6%C3%A8/shipin/list/%BC%D3%B7%C6%C3%A8%B5%E7%D3%B0%B0%E6/

⑶ 急求葉問2觀後感!!!謝謝

今天,我決定做個好人,不劇透,因為我怕影響各路人士對《葉問2》的期待與好感,所以我會模糊地表達我最真誠的「捧臭腳」!
看完整部影片,我只有一句話,那就是(請自覺鼓掌):
甄子丹負責葉問,黃曉明負責2,但是很可愛、很強大!
該片俺打出了9.9的高分,史無前例啊(除了《兩桿大煙槍》10分),扣的那一分是因為熊姐姐的孕婦造型真的很失敗~
其實《葉問2》和《葉問》一個套路,連上畫面帶配樂帶故事設置,感覺都是照搬過來的,所以是名副其實的「續集」,就等於一年前看了上半部,今天來看下半部了。不過這並不會讓你有絲毫不滿或厭煩,因為葉問還是葉問,甄子丹也還是那個甄子丹~
整部片子的節奏尤其好,「笑果」十足,可愛的葉問,可愛的黃梁,可愛的少年版李小龍。說實話,雖然很討厭很娘的黃曉明,但是不得不承認,黃梁這個角色的戲份恰到好處,不多不少,讓觀眾剛剛接受了犯2的黃曉明,又沒有什麼機會討厭他,反而覺得格外驚喜。葉導的實力真的是不錯不錯不錯。每個好演員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好導演,就像Depp說的,導演應該挖掘演員的潛力。
葉問就像是為甄子丹量身訂造的,不光身手好,最重要的是有修養(還「怕」老婆),文武兼備,那種氣質和甄子丹本身最擅長的戲路合二為一了,所以「葉問」給了甄子丹他應該得到的地位,而甄子丹也成為「葉問」的金字招牌,這兩者是依存的關系。正如甄子丹自己說的:「我覺得《葉問》的成功與詠春無關,如果我打洪拳,就是洪拳熱,如果打詠夏、詠秋、詠冬,結果也是一樣。《葉問》能打動人心,不在於他打什麼拳,而是在於我們塑造了一個讓觀眾信服的角色--一個很能打的宅男。」
不過也因此,我很擔心王家衛的《一代宗師》會死得很慘,因為有了先入為主的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無論梁朝偉多有魅力多麼銷魂,還是超越不了甄子丹,人家子丹大哥狂是有資本的。所以我要是王家衛,我就立馬把劉鎮偉招過來,就地取材原班人馬來個「二」代宗師,就像當年的《東成西就》和《東邪西毒》一樣。不過依照王家衛的速度,沒准《一代宗師》出來成品時,大家早忘了「葉問」是誰了。哈哈哈~烏拉拉~
不損了,其實我想說的是,當我抱著很大期望去看《葉問2》之後,我一點失望都沒有,反而看的很開心。笑得時候狂笑,激動得時候鼓掌,即使是同一個擂台,只是日本人換成了英國拳王,但是俗不可耐的民族情感還是再次成功地將我收服~我想說,我是中國人,所以,因為葉問,我挺自豪的!!!
好吧,我承認我掉進陷阱了,導演正是看中了我敏感的神經,所以一個勁地煽風點火,讓我不自覺融入電影中,成為站在葉問身後那些渺小的國人中的一員。最BT的是,外國人打咱,慢鏡頭上,然後弄得我不敢看,但是咱打外國人,那叫一個給勁!讓你Y欺負我們,讓你Y不把我們放在眼裡,葉大俠一出手,都老實了吧!然後我就惡俗地在導演的煽動下情緒高漲起來,才不自覺產生出俺是中國人俺很驕傲的情緒~烏拉拉~導演的用心真的是精準啊!!!票房是不用擔心了~我們這些在CD的世界裡找不到尊嚴的傢伙,終於可以藉助葉大俠的身體,在電影里徹底牛逼一回了!
PS:甄子丹的詠春真的是一板一眼帥到爆,無論是打木樁還是木桌上比武,特別是那個飛速小碎拳無限repeat,打得真的是Q~這告訴各位男同胞以及酷愛肌肉男的女同胞:身板肌肉不是厲害的關鍵,俺家小葉問雖然不高也不壯,還有點瘦,但是魅力無窮!
捧臭腳告一段落,爺會再去看的~因為很享受,美在心裡啊~~~

要塑造人物,外型衣著是關鍵,所以魯迅先生描寫孔乙己的第一句話便是:「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真可謂點睛之筆,上大人的性格境遇,寥寥數語全帶而出。不知黃百鳴、葉偉信們讀沒讀過《孔乙己》,反正看完《葉問1》接著再看《葉問2》,我就對甄子丹一身長衫布鞋的打扮印象最深,大約的確可以說「葉問是跟人斗毆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而且,放在如今時尚化的商業電影里,葉問也頗得007的精髓:詹姆斯•邦德與克格勃或恐怖分子戰天斗地,素來發型與皮鞋一絲不亂;葉問則不管是在魚檔橫掃千軍,還是在圓桌上與顯然超過200磅的洪師傅大跳雙人舞,長衫與布鞋均不顯分毫皺褶。

當然,商業電影幾乎總是在塑造著不食人間煙火或者假模假式食兩下人間煙火但骨子裡還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英雄,好萊塢做得,華語影人自然也做得。甄子丹雖是武行出身,但舉手投足間有股書卷氣,《建國大業》里田漢都演過了,《葉問》里拿捏一個儒生狀的中國武師,腔調絕對足夠。
總的來看,《葉問2》就四場主要戲分:開館收徒;魚檔群毆;圓桌切磋;拳台打鬥。別的不講,單就武打設計來看,《葉問》系列很讓我受用,子丹哥那句「詠春,葉問」並輔以伸掌的自我介紹姿勢,已然成為與Jet•李「佛山黃飛鴻」然後做大鵬展翅狀相提並論的經典橋段。至於過招的部分,圓桌上那場甄洪戰才是正兒八經的中國功夫Solo,我一直以為洪金寶的武打設計遠在他的師弟成龍之上——不愧是七小福的大師兄,身形胖碩的洪師傅與儒雅但絕不瘦弱的甄子丹居然能在方寸之地輾轉騰挪,立馬讓我回想起《醉拳2》里劉家良與成龍在火車底下的那一場花槍拳腳。看來,這銀幕上的香港拳腳,功夫在戲台上全已奠定。

從劇情來看,《葉問2》顯得十分勉強。其實《葉問1》也好不到哪裡去,不過好歹有個大時代背景,怎麼勉強也講得通。《葉問2》則完全是為灑狗血而灑狗血,情節之間的聯系氣若游絲。譬如黃曉明的出場,這就有些莫名其妙,葉問怎麼就收了這么群憨徒?還死乞白賴的替師傅做廣告?除了打架鬥狠,就是聽師傅談人生談理想談哲學,人物的敘事作用蒼白無力(更可憐的是釋小龍,未到中年已經發福的這位少林小子連場像樣的打戲都沒撈著)。之前媒體惡炒《葉問2》找了李小龍的特型演員,反正陳國坤我沒看著,也就片尾來了個裝腔作勢模仿李小龍的小屁孩,實在差強人意。至於葉問本人——其實他不是人,葉問之完美,已經與神無異:這位比成龍高挑、比洪金寶瘦削、比灰太狼更顧家的完美男人,豈不讓海量恨嫁女欲取熊黛林而代之?如果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要找形象代言人,葉問最合適。
不是不能塑造神話般的英雄,但是,好歹讓英雄有個成長過程吧?葉問呢?甫一出場就是一代宗師,武功獨步華夏。金山找在第一集里被打了個結實,第二集里就淪為徹底的插科打諢角色,但不管怎麼說,金山找還是有心路歷程和個人境遇的變化。葉問則不然,全天下的道理他都懂,全天下的武功他都會,全天下論道德修養他最高。功夫熊貓還有個克服困難追尋自我的過程,葉問不用,銀幕上的葉問過去處於現在處於將來永遠處於人生的頂點。

但看起來如此缺乏戲劇沖突的無趣作品為什麼會受到內地觀眾的一致熱捧?(我估計《葉問2》票房當破兩億)無非就在於片中民粹式的民族主義情緒的宣洩。《葉問1》里的日寇不消多說,一個打十個,打就打了,明知是國人集體YY,民族氣節還是擺在那裡的。《葉問2》則嬌柔做作過甚,臉譜化的英國惡警察腌臢透頂,葉問不打,大英帝國的權力制衡機制——片中主要體現為獨立運行的媒體監督體系——還是會讓這廝身敗名裂。好嘛,第一集打日本人,第二集打英國人,接下來第三集打美國人第四集打納美人,一直打下去,詠春拳必然打遍宇宙無敵手。

1840年後,中西之爭就成為國人意識中揮之不卻的夢魘。作為「國粹」象徵的武術,便成為眾多文藝作品中的意淫對象。當然,霍元甲擂台挑落外國拳手,李小龍撕碎「東亞病夫」的條幅,振奮民心,應當傳誦。但是,停留在中華武術天下無敵的迷夢中,跟拿著《黃帝內經》包治百病沒什麼區別,骨子裡都是義和拳的思維。葉問與花名「龍卷風」的英國拳手對壘,勝負有何意義?打到第三回合編劇才意識到規則的Bug,忙不迭的讓裁判告訴葉問不能用腿——這不算贏,真正戰勝外國拳手,應當是在人家的規則體系裡戰勝人家,譬如鄒市明(舉國體制是另一個大話題,在此不論)。但是,如果你承認人家的規則體系,那麼意味著,你丫還是被「後殖民」了,這個薩義德式的東方學悖論從邏輯上幾乎無法顛撲。
李小龍的意義在於,他把不具實戰作用的中國武術發展成了披堅執銳的「截拳道」,可放在現代競技體育系統里,中國武術的改良還是乏善可陳,2008都過了,Kung Fu還是奧運表演項目,即為明證。從這個意義上講,日本人的柔道和韓國人的跆拳道做得都比中國武術要好。至於前段時間媒體惡炒的少林功夫VS泰拳,在我看來完全是不自信的弱者心態使然。

徐克在《獅王爭霸》里讓黃飛鴻學外語、了解蒸氣機,馮驥才筆下的傻二則在《神鞭》里剪了大清國的辮子後耍起了槍;而1950年的葉問,還在不合時宜的穿著長衫布鞋,做著天下無敵的迷夢——當然片中在他打完後還是加了段倡導和諧的說辭,而影片的煽情技法亦很好萊塢:眾人收聽廣播拳賽的情形讓我想起《獨立日》里美國總統反擊外星人前的全球演講,長時間的慢鏡頭處理又與《勇敢的心》極為類似。
不過,打敗英國拳手並不能改變香港被英國殖民的事實。
《葉問2》里任達華飾演的瘋子說:霍元甲、黃飛鴻、葉問和他並稱「佛山四小龍」。
我一直覺得這句台詞才是《葉問2》的題旨。
穿上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什麼一代宗師,穿長衫的義和拳罷了!

《葉問》可以說是2008年賀歲檔的一匹黑馬,憑借獨到的功夫場面和精彩的人物刻畫,硬是從強敵環繞的賀歲檔中搶出了一億票房。對於一向題材匱乏偏好跟風的國產電影來說,這樣的電影顯然是模仿的好對象。但是在眾多跟風之作中,最根正苗紅的自然是《葉問2:宗師傳奇》(以下簡稱《葉問2》)這部原班人馬打造的「葉問電影」了。

作為商業類型片,如果前作在市場上大賣之後,續集的開拍是順理成章的。但是在中國商業類型片中,特別是在內地市場中,這種續集電影的出現還是很少見的。《葉問2》的出現,證明了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在商業性方面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如果《葉問2》也能夠大賣的話,對於功夫片這個中國獨特類型片的市場前景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我們將會看到諸多賣座商業電影的續集出現在市場上,這種整合優勢資源、借力打力的創作趨勢,對於目前還稍顯浮躁的內地電影市場來說,是福是禍都尚待觀望,但從大的電影市場趨勢來說,這肯定是一種值得祝賀的現象。

葉問作為一個電影形象,成功地在《葉問》中被塑造成一個「富二代,愛老婆,懂武功」的完美男人,特別是這個男人的內心還有深厚的愛國情操,這樣的男人簡直是新時代好男人的完美翻版。到了《葉問2》,製作方無疑認識到了這個電影形象的商業賣點所在,於是在《葉問2》這部電影中,幾乎是照貓畫虎地又來了一遍,除了一些背景的變化外,整個故事的結構和人物設置,尤其是最後的高潮戲,幾乎可以說是完美地復制了一次《葉問》中最後和日本人打擂台的場面。從目前的觀眾反應來看,內地觀眾對於這種「中華武術發奮自強,揚我國威痛扁鬼子」的模式還是百看不厭,不管是東洋鬼子還是西洋鬼子,只要是我中華神功大展國威,觀眾就一定用熱烈掌聲回應。

這種觀眾反應背後的心理動機我不想評價,但對於一部商業類型片來說,主創者無疑是精確地把握住了內地觀眾的心理,發揚了中國服務業,特別是南方服務業的優良傳統,貼心周到地照顧到了幾乎每一處影片細節,功夫打鬥、喜劇橋段、溫馨場面、煽情落淚、民族情緒等等,諸多觀眾需求都被妥貼地照顧到了。而且對於前作中大受歡迎的元素,《葉問2》中還特地進行了放大和強化。

功夫場面作為《葉問》系列的立身之本,在《葉問2》中進行了升級強化,動作導演洪金寶親自上陣,和主演甄子丹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圓桌打鬥,在沿襲前作動作風格的基礎上,在攝影、剪輯、音效等方面都有了明顯進步,可以說是近幾年功夫類型片中的經典場景。

而在結尾的擂台大戰中,因為前作是詠春拳對空手道,所以《葉問2》就升級為中華國術對西洋拳擊,不但避免了觀眾的視覺疲勞,也在動作設計上做出了全新嘗試,還捎帶手提升了一下本片主題。相比《葉問》中葉問幾乎秒殺日本軍官的打鬥場面,《葉問2》中葉問大戰英國拳王的場面就堪稱跌宕起伏了。其場面之暴力,以至於我要提醒觀眾,請不要帶未成年觀眾去看《葉問2》。

就我個人喜好而言,我還是比較偏好洪金寶和甄子丹的圓桌對決場面,因為從功夫片角度來說,這樣兩個功夫片的代表人物在銀幕上的終極對決,估計以後是很難再見到了。如同當面的《功夫之王》中李連傑對成龍一樣,洪金寶對陣甄子丹不但噱頭十足,而且確實是給觀眾,特別是喜好功夫片的觀眾提供了一次難以忘懷的觀影體驗。

葉問作為一個尊敬老婆的好男人,到了《葉問2》雖然變得落魄無法再錦衣玉食,但是他繼續發揚好男人標准,開始給老婆揉小腿了。

如果說商業類型片就是給觀眾在做足底按摩的話,那麼《葉問2》這部電影就把觀眾給照顧的非常舒服,幾乎無可抱怨。就連前作中偶然顯露的喜劇元素,《葉問2》都仔細地加以放大。本片中很多喜劇元素的加入雖然稍顯刻意了一些,但對於觀眾來說,能在功夫片中看到喜劇元素,簡直就是買一送一的意外驚喜啊。

除了這些精準到位的商業元素之外,《葉問2》在電影層面的進步其實並不明顯。我本人作為功夫片愛好者,只要功夫打鬥場面足夠精彩,對於功夫片的故事層面其實要求不高,如果能順帶講述一個結構完整、人物清晰、情感到位的故事,那我簡直是喜出望外了。《葉問》和《葉問2》作為商業類型片,就屬於功夫打鬥十分精彩,而在包括導演、劇本、攝影等電影技術層面的元素也都做到了足夠精良。雖然和《葉問》相比,《葉問2》只是准確地復制了前作成功的元素,但是對於商業類型片來說,續集能夠保持前作的水準,甚至還略有進步,就已經是很大成功了。相信對於大部分電影觀眾來說,這樣的一部電影足夠激發他們的觀影熱情,並在5月份的電影市場上掀起一片風暴。


(電影中有一些小的瑕疵,無傷大雅,在這里提一下只是增加一點趣味而已。)

葉問的兒子葉准在第一部中貌似七八歲的樣子,但是到了第二部後,在最少5年之後,他還是只有七八歲的樣子。看來老爹太猛了兒子就一定要倒霉。不過葉准作為本片顧問他沒提什麼意見,咱們也就一笑而已。

另外,影片中有個時間的細節,第一部結束時是1945年,第二部開始時卻是1950年。葉問為什麼要花5年時間從佛山逃到香港呢?因為真實歷史上的葉問曾經做過佛山警察局的局長或類似的職位,所以大陸解放後,他隻身逃難香港,而且當時他已經五十六歲了。

第二部中又出現了樊少皇扮演的金山找,但是金山找在《葉問2》中並沒有負責動作場面,只是負責了搞笑和打醬油,多他不多少他不少,估計是友情客串外加掙個人氣。在原來的《葉問》中,金山找當了漢奸後其實是被日本人一槍打死了,但是在內地公映審查時,這個細節被刪除了,所以金山找到了第二部才有機會繼續打醬油。

黃曉明扮演的黃朗(或是黃粱,配音有點大舌頭,聽不太准確),據說原型是葉問的徒弟「講手王」黃淳粱,但是因為黃的遺孀還健在,並開了個讓製片方無法接受的價格,所以只好虛著來了。

作為一部大賣的商業片,《葉問2》雖然是1950年的背景,但它還是成功地做了植入廣告。具體什麼牌子我就不說了。

《葉問2》絕對不能算是一部富有創意的電影,無論在結構,劇作還是場口的設計上,它因襲的東西確實有太多是業已成功的經驗——包括別人的和自己的——但更多的是自己的。

《葉問》的成功其實是個意外,從製作成本到攝制周期上看,這部電影看來並沒有想過會造成如此轟動的效應,猶記得兩年前上映時,這部電影在院線中被《非誠勿擾》擠壓得相當厲害。意外的成功除了帶來前所未料的鮮花和掌聲外,對創作人和老闆而言,一種隱性的投機心理悄悄滋長也是避無可避。


《葉問2》非常坦然地借鑒著前一部的成功經驗,這一點有許多例證可以說明:葉問的低調與愛老婆當然會被進一步放大,當然從這方面上說,這兩部戲的人物塑造上是完整統一的。但除此以外,好比設計鄭則仕這樣的人物,則完全是因循著林家棟的翻譯官路數來做;敖嘉年飾演的根哥,則就是上一部中任達華飾演的清泉;而無處不在的吃飯段落證明了導演葉偉信繼續在電影中貫徹《葉問》中的家庭觀;甄子丹因為洪拳師傅喪命西洋拳王手下而燃起一腔愛國心,則將《葉問》因襲得太過昭然若揭,這一點觀眾們都看得出來——沒有一個人用死刺激一下葉問,葉問又怎麼會發飆呢?


同時,《葉問2》的結尾用擂台戲來做高潮位,看起來似乎也新鮮度不夠。其實擂台戲不只是《葉問》的問題,而是動作電影此類場口設計濫觴已久,實難創新。相比《葉問》中結尾的擂台決斗,《葉問2》起碼遵循了經典功夫片中的高潮模式,讓二位高手勢均力敵鏖戰許久,而不像前部一樣讓終極反角輸得太快,打得太快反而使觀眾意猶未盡。從這點上來說,其實遵循已經成功的經驗也並不是什麼壞事,對一些固定的觀影模式,如果突破偏離得太多,反而會適得其反。


所以此時的經驗復制就難免要說到一個「度」的問題。如何承襲成功經驗,如何破舊立新,如何計算戲的準度與節奏,不宜用力過猛,也不能力有不逮……確實是有極大的難度與講究。葉偉信與甄子丹的合作模式其實之前就有偶然的成功與因襲套路的經驗,第一部合作電影《殺破狼》算是一次意外成功,而其後的《導火線》則是一次模式化的翻版,算不上多好。所以《葉問2》必須拍得很小心,畢竟珠玉在前,挑戰新的套路在商業性上來說是很冒險的,所以只能按照之前的經驗來進行升級與加工,但承襲得太多又可能弄巧成拙,這就是這部電影的危險性所在。


在復制套路的準度上,我覺得《葉問2》算是把握得相當好的。雖然明顯是舊瓶裝新酒,卻依舊能夠從劇情出發,將各種經驗放置於「情理之內」,使得整部戲的完整性得以保存。舉一例來說明,上部《葉問》中,刺激葉問發威的是廖師傅之死,而廖師傅是一個「忠正」型的小人物,他被日本人一槍斃命,是極易引起同情心理的,所以葉問之後的「挑戰十人」戲碼才具備了煽動性和合理性;而《葉問2》中則發生了改變,洪金寶飾演的洪師傅是一個氣場十足的洪拳大師,在戲的前半場也用盡辦法刁難葉問,在這一點上,如果繼續「廖師傅」的老路,戲劇效果顯然不可能合理。所以在擂台上,西洋拳拳王打死洪師傅的整個過程,洪師傅近景被擊中的鏡頭相當多,用升格鏡頭強調著洪師傅如何被打,血沫四濺慘不忍睹,和洪師傅本身的強悍氣場形成反差,在渲染氣氛上才能變得有力。相反的,如果此時洪師傅和廖師傅一樣被一槍斃命,戲劇氛圍和煽動性便很難積累起來,就很可能是一次失敗的套路沿襲。


同樣的,黃曉明的角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用來消解這種「俗套」的力量。就好比葉問在講道之時,黃曉明用一句「我在想」帶過,則將葉問說教可能會引起的觀眾逆反效果消解,反而會令人會心一笑。


《葉問2》誠然是一部俗片,它不過是一種「類型化」的創作,但是在「類型化」的創作中,《葉問2》的計算和一些細節上的嘗新卻讓人不能不服,整部戲流暢好看,效果如拳頭般拳拳到肉,打在觀者的情緒之上。


這種以俗制俗的策略,就像葉問攻擊拳王的中路一樣,行之有效,何樂而不為呢?

導演葉偉信在宣傳電影時,無意中「刮」了票房毒葯周董一巴掌。

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影視展中宣傳時,他被記者問道:
原本盛傳會加入李小龍角色,你也曾說有意找周傑倫演出...

可是葉偉信被問到此事,突然笑臉一收、臉色大變說:
「證明我很走運,他答應我就慘了!」

哈哈哈哈哈...
這次有心的「失口」太好笑了!
相信『艋舺』的鈕導也是這么想的吧?

不過這件事讓周傑倫所屬的台灣傑威爾音樂公司知道,立刻發表了下面的意見:

周傑倫所屬的台灣傑威爾音樂公司回應:「傑倫和公司並不認識這個導演,他說什麼,我們都沒有意見。」關於周傑倫會不會再接拍電影的問題,傑威爾音樂公司稱:「電影當然會再接拍,《青蜂俠》在今年底上映,敬請期待!不過今年他的既定計劃是新專輯和演唱會。」

怎麼感覺上有點惱羞成怒呢?哈哈哈..

如果周傑倫有演出『葉問2』,你還會去支持嗎?
我不會,我認為與他合作的人都有點倒霉。
碰什麼死什麼...

⑷ 求《怪異性格心理學——為什麼才華橫溢的人多數性格古怪》完整版,什麼格式都可以。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沒有一個天才不是帶有幾分瘋癲。這句話中的瘋癲只是表象,追其本源,其實就是病態的心理。古往今來,在天才和疾病之間,一直存在著一種不可忽視的聯系。

導演的精神分析

1.泰倫斯·馬力克(社交恐懼症)
泰倫斯·馬力克在結婚後愈發神經質,他開始不用電話,除非他自己想找誰;他不讓別人知道他住在哪裡,從不在大街上和認識的人打招呼。就像是個生活在精神世界的修士,沒有人能真的理解他在想些什麼。在《生命之樹》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時,曾有傳聞稱泰倫斯像個幽靈般地出現在獲獎後的發布會觀眾群里,但不到一分鍾的時間,他又突然消失。在戛納發現泰倫斯的「幸運兒」記者,隨後又在網上發現了一個貌似是泰倫斯的推特帳號。帳號上只有一條「周四是啤酒日」的消息。這名叫做斯特萊斯的記者之後在《泰晤士報》撰文:「他把自己隱遁於電影外,這和病毒營銷一般,和病毒營銷不同的是,他不是為了商業利益,而是盡力遠離它,以保持藝術家的敏銳感覺」。

2.黑澤明(躁狂症)
黑澤明在做副導演時,曾屢次展現出自己異常暴躁的脾氣。由於工作繁忙,攝制組的成員中午只能在公司吃盒飯。大家一致抱怨伙食條件差,黑澤明於是向公司提出意見,公司製作科表示同意改善。於是黑澤明自豪地向大家宣布,從第二天開始,盒飯會比之前好吃很多。誰知,第二天的盒飯照舊如前。攝制組一名成員大怒,把盒飯摔到黑澤明面前。黑澤明拾起飯盒徑直走到製作科科長面前,把盒飯朝科長臉上砸去。還有一次,劇組在棚內拍星空鏡頭,黑澤明受命爬到天棚上製造星空:用細線吊玻璃珠。串著串著,線纏成了團,黑澤明被這小物件折騰得心煩意亂。這時,攝制組的另一名副導演伏水坐在攝影機旁,仰著脖子看著黑澤明,大喊:「快點兒!」黑澤明二話沒說,從裝玻璃珠的箱子里抓了一把玻璃珠朝伏水砸去,並說:「好的,流星!」導演山本嘉次郎對黑澤明的暴躁十分擔心,每當決定讓他參加攝制組工作時,一定要讓他發誓:「絕對不發火。」

3.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施虐狂 受虐狂自毀傾向)
「我是在無父母的環境中長大的。很小的時候就已完全自立。我在幼年時就是一個躁鬱症患者了,那並不是飽受創傷的童年,而是根本沒有童年。我有個古怪且無父母的家庭,在他們離婚前,就沒有人教導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我真的是像一朵無助的小花般地自生自滅地成長。」

這是法斯賓德的自述,事實上,他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自毀的過程:長時間毫無節制的工作、暴飲暴食、大量吸煙、過度酗酒、糜亂的雙性生活,超量毒品、安眠葯、興奮劑。法斯賓德一生保持著對自己身體持續的摧殘。他總是穿著一件皮夾克,用他的話說,這即是對這個世界進行反抗的一個象徵。在談到自己的受虐狂傾向時說:每個剛誕生於這世界上的人並不會被視為真正的人類,兒童總是會將父母視為某種統治人物,於是他們終其一生都會接受統治性角色,但他們同時也會企圖毀滅統治權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而這也就是說,我們都會同時成為虐待狂與受虐狂。法斯賓德的情人、仰慕者和「同流者」都被他招至自己成立的「反戲劇劇團」,時刻遭受著法斯賓德隨心所欲的使用,用法斯賓德自己的話說,這是對薩德·波德萊爾SM理論的發揚光大,並用他和他的電影重新定義。毫無疑問,他的虐待狂傾向一直被壓抑住,當自己的事業進階地位提升後,他不願再壓抑甚或是偽裝他的虐待狂傾向,經常是以極富侵略性的態度對待自己劇組的成員;而在他自己做演員或是拍攝電影時,他的侵略性就會直接指向觀眾。

4.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強迫症)
據斯皮爾伯格手下的工作人員稱,這位大導演辦公室里所有文件,包括劇本、企劃書、甚至每一張便條都有加密。其實這很正常,可以說明斯皮爾伯格的保密措施做得非常出色,但更誇張的是,斯皮爾伯格有專門的逃生車,他要求所有自己的工作人員對地震、恐怖襲擊等意外災難都要有應對預案,夢工廠的員工因此都發有包括防毒面具在內的逃生套裝,而一輛全新的摩托車就在斯皮爾伯格辦公室樓下隨時待命,以便於他隨時逃生。

5.昆汀·塔倫蒂諾(戀足癖 口交控)
昆汀的戀足癖早已不是新聞,無論是電影里或是現實生活中,他都表現出了對女性腿部瘋狂的迷戀:《殺出個黎明》中,昆汀親自上陣,舔著火辣女郎的腳趾,吸吮著順著大腿往下流的酒;《傑克·布朗》里,各路大腿被毫不吝嗇地展示出來;《金剛不壞》中那隻經常被伸出窗外的大腿在最後因撞車離開尤物身體時,甚至還有一個飛出窗外的特寫;《低俗小說》中,給黑幫老大的女人米婭做足底按摩的哥們被老大直接從陽台扔下了樓。文森和米婭在酒吧那段經典的舞蹈里,昆導先是囑咐烏瑪·瑟曼緩緩地脫下金鞋,露出玉足,接著又給了一個足夠長的腳步特寫。2011年,昆汀的戀足癖被證實,一位黑客侵入了他的一夜情對象,女編劇碧裘莉·肖恩的電腦郵件,郵件中,昆汀問:「我可以吸吮你的腳趾並且自慰嗎?」肖恩在之後表示,她答應昆汀的這個請求後,經歷了人生中最古怪的10分鍾。隔天早上,昆汀又對著她的腳自慰一次,然後才結束了這次一夜情。

仔細揣摩昆汀電影的各個細節,不難發現,他還有「口交控」。《殺出個黎明》中,他的角色幻想他所劫持的一家三口中的女兒對自己說:「你可以幫我口交嗎?」《低俗小說》中,布奇在和女友做愛時,女友溫柔地對他說:「你可以幫我口交嗎?」昆汀編劇的《真實羅曼史》中,開場的黑幫火拚前,有大段昆汀招牌的垃圾對白。「你們在說什麼?」「弗洛伊德說他沒給女人口交過!」「放屁,任何黑鬼說他沒吃過女人那裡都是扯淡。」等等,哥們,你的意思是你經常這么做?」「告訴你吧黑鬼,我什麼都來。」

6.蒂姆·波頓(孤獨症)
蒂姆·波頓小時候常被父母鎖在屋子裡,於是,各種鬼怪書籍和恐怖電影成了他的唯一夥伴。他時常流連於住所附近的公墓,無比崇拜恐怖片演員文森特·普萊斯,曾幻想在自家牆壁中挖出一隻黑貓,擅長在小紙片上畫「妖精打架」。當波頓進入學校時,他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開口說話,因為看上去他和同學們格格不入,回到家中,也沒人願意聽他訴說。於是,他愈發封閉自己,因為真實生活更令他感到害怕與失望,他厭惡父母親人逼他去上學,厭惡有人無意中吃掉他的早餐,厭惡被討人厭的阿姨親吻了嘴唇。他的童年未見得遭遇了多麼不幸的事情,那些「恐怖」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童年痛苦。很顯然的是,波頓將童年的記憶帶進了作品,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完全源於童年深刻的孤獨。

7.斯坦利·庫布里克(被害妄想症 偏執狂)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庫布里克隱居到查爾德威克貝里。因為自己寓所附近被種上了幾棵樹,庫導將鄰居告上了法庭,但由於理由不充分,當地法庭沒有權利要求鄰居砍去這些樹。庫布里克於是決定拍一次紀錄片,他想方設法用攝影機拍下了樹枝的生長軌跡。就像庫布里克所有的電影一樣,這段影像精確地表述了他最想要的東西。
庫布里克生前的好友,英國著名影評人亞歷山大·沃克針對此事向媒體表示,庫布里克晚年做過許多這樣的事兒。並且,他對自己早期的作品極為不滿。總是說:「我犯了很大的錯誤,這些電影太暴露我自己,所以我非常不喜歡。」沃克於是對庫布里克說:「斯坦利,你的被害妄想症是不是有點太嚴重了?」庫布里克隨即回應道:「只有完全把握事實的人才能得被害妄想症。」

8.霍華德·休斯(強迫症)
電影大亨霍華德·休斯害怕灰塵與細菌,將自己與世隔絕,獨居在奢華酒店客房中,把門窗都用塑膠布密封,以防細菌害蟲進入。在待人接物上,他設計了一套清潔隔離系統,並把種種細節詳細教授給自己的助手。比如說:為了從浴室櫥櫃中拿出助聽器,他的助手必須用6到8張紙巾墊在櫥櫃把手上,打開櫥櫃,拿出一塊未使用過的香皂給他洗手;而為了拿出裝在信封內的助聽器,他的助手必須雙手墊上15張紙巾。由於飽受強迫症折磨和嚴重依賴可卡因,休斯變得異常消瘦。他開始不修理自己的指甲,任其生長,直至形狀怪異。當他於1976年逝世時,幾乎難以辨認,去世時,只能用指紋來辨認身份。

9.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強迫症)
希胖子雖然胖,但他非常挑食。尤其是對於雞蛋,他始終有深深的恐懼。在他一生中,他從來沒有吃過一個雞蛋,甚至拒絕雞蛋在他周圍。他聲稱沒有任何東西比看到一個白色圓形無孔物體里流出黃色的液體還要惡心。在他1955年的《捉賊記》中,他讓演員約翰·羅比將香煙掐滅在雞蛋上,並給了一個特寫鏡頭,以此表達自己對於雞蛋的厭惡。

10.王家衛(數字癖 戀物癖 拖延症)
做一分鍾的朋友好嗎?我能不能愛你一萬年?墨鏡王電影中的台詞大部分如此,角色一般沒有名字,只有一大堆數字和編號,人物間僅有的聯系方式便是呼機號碼。《旺角卡門》里劉德華呼機號碼是88;《重慶森林》中金城武編號223,呼機號碼368,和女朋友分手時間是1994年4月1號,5月1號過25歲生日,吃30個鳳梨罐頭,然後一個晚上看2部粵語片,吃4份廚師沙拉。梁朝偉編號663,還經常被快餐店老闆叫做663;《墮落天使》中,李嘉欣的呼機號是3662,黎明是9090,金城武監獄中的編號仍是223,還有又矯情又吉利的號碼1818,這是點唱機里一首歌的代號。後來,王導直接用2046作為自己電影的名字,在兩岸三地掀起了一股深沉的數字文藝風潮。細心的影迷定會發現,王家衛的所有電影名都是4個字,如果你讓他把《阿飛正傳》改成《阿飛不羈放縱的歲月》,那會要他的命。

接下來是各種物件:手錶、呼叫器、時鍾、點唱機、錄音機、鳳梨罐頭、廚師沙拉、炸魚薯條。王家衛總會把電影中人物的情感寄託到此類頗具現實意義的意象中。《東邪西毒》中,歐陽峰雖然沒有九十年代都市人通用的呼叫器,但他有鳥籠、破傘、醉生夢死酒,不時掛在嘴邊的黃歷,而且他的命書中寫著:「尤忌七數,是以命終」。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名詞與事物與看上去頗具深意的數字碰撞到一起,到底還是挺具殺傷力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劉鎮偉邀請落魄的王家衛一同合作編劇《猛鬼差館》。若干年後,劉導回憶說:「這是我唯一一次讓他當編劇,他寫得真是很慢啊!我就知道了他被炒魷魚的原因,我都恨不得也炒他。最後沒辦法,我就每天讓他坐在我面前寫,不寫完不能回家,才把劇本逼出來了。」

拍攝《東邪西毒》時,劉鎮偉到片廠去探班,王家衛剛拍電影開場的澡堂對打戲,一個月後,劉鎮偉再去時,對打戲還在拍。一干大牌每天都不知道自己該干什麼,但不得不在那兒待著。此片原定賀歲檔上映,百分之百趕不上,心急如焚的劉鎮偉只好趕拍出《東成西就》救急賀歲。《春光乍泄》的拍攝過程更為傳奇,1996年6月,王家衛帶著張國榮和梁朝偉以及劇組成員到達南半球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原定兩個月的拍攝周期硬是被拖成了半年,張國榮為自己年底的演唱會提前離開阿根廷,整個劇組成員都迫切想要回北半球去,梁朝偉更是難得地脆弱了一回:「我想香港,我想我媽,我想回家。」

11.周星馳(自閉症 社交恐懼症)
周星馳在香港電影圈內是公認的集耍大牌、難搞定、獨斷專行於一身的怪咖。他性格孤僻,不善言辭與交際,在大紅大紫以後,許多之前的同事友人都離他而去。王晶、李修賢、杜琪峰、洪金寶等人對其評價的關鍵詞基本都是沒良心、人品極差、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朱茵、莫文尉這些舊情人則罵他是變態。親切的吳孟達大叔在後來直接沒了戲份,就連御用配音石班喻老師星爺也曾想一腳踢開。

王晶曾特意拍了一部諷刺周星馳的電影《星願》,並表示:我是個小人,周星馳是個偽君子!他一直認為周星馳是他見過情商最低的人,暗嘲他從不願意也不適合和別人交流:「他的性格,唯有自己拍自己!」參加朋友宴會時,他一般只穿一身休閑服,還會配上個大大的鴨舍帽,把自己蓋得嚴嚴實實。好友稱他一年到頭只會穿幾套運動裝。寧波街頭,周星馳被拍到戴口罩在街頭跑步,而四周沒有一個人能認出他來。

藝術家的精神分析

著名精神病學專家邁克爾·弗茨拉德教授在一系列研究後指出:在歷史上著名的音樂家、文學家和其他藝術家裡,很大一部分在生前都患有抑鬱或精神分裂症。不可否認的是,疾病在促成他們怪異行為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潛能。

1.安徒生(躁狂症 妄想症)
著名童話大師安徒生害怕得病、害怕遭火災和輪船失事,擔心趕不上火車和丟失身份證,擔心把重要文件夾在書里,擔心蠟燭沒有吹滅和沒有按劑量服葯,擔心把信放錯了信封。總之,他永遠處在驚惶不安之中。有一次出門旅行,他的朋友遲到了半小時,發現安徒生已經筋疲力盡、極度絕望。因為在這短短的半小時里,安徒生回望了他這位朋友的一生,並從朋友的死亡現場想到辦喪事時自己需要做些什麼。安徒生可以整天待在家裡哭,更令人驚訝的是,由於害怕女人,他一直是個處男,只有用手淫來滿足慾望,並因此始終有一種負罪感。

2.文森特·梵高(間歇性神經分裂症)
梵高曾經割下自己的一隻耳朵,包好要去送給一名妓女。他明白自己的精神疾病,但卻把這病看成是他繪畫藝術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他聲稱:「一些人盡管瘋了或是病了,還是喜愛自然,這些人就是畫家。」這是他的信念,他甚至深信,自己如果真的成了瘋癲病的人,那麼,「我愈是瘋癲,就愈是藝術家」。

發作時他有非常可怕的幻覺,被憂悶和仇恨所包圍。他會啃吃那些畫畫兒用的顏料,一連幾個小時在房間里踱來踱去,長時間地保持一個姿勢。在頭疼欲裂的時候,他都有可能割下自己的耳朵。一般來說,神經分裂症患者心目中的世界跟大多數人的不同。一般人認為可笑的東西,精神分裂症患者看了只會發怒。大腦中有互不兩立的東西,他卻意識不到它們的對立。他經常賦予正在發生的事件一種非同尋常的、乃至不祥的涵義,堅信也只有他才能看懂。

3.費多爾·陀斯妥耶夫斯基(癲癇)
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天才。他在室內一邊走一邊口授創作時,經常要到壁爐上面敲兩下;更奇特的是他的情緒變化很快,常常隨著焦躁不安而發作癲癇,手腳發抖、全身抽搐、嘴唇青紫、臉頰通紅。但在這發作和蘇醒中間的一個間歇的瞬間,他的意識會出現一個短暫的理想境界,在這個時候,他的知覺異常靈敏,意識異常清晰,思維異常活躍,這是他自己平時和其他一般的人所難以企求和達到的。

一生患精神病、最後陷入精神崩潰的奧地利大詩人尼古拉斯·萊瑙和法國著名的政治學家和哲學家孟德斯鳩也有這種震顫的精神病症,在這兩人房間的地板上,都留有他們寫作時兩腳震顫抽搐的印記。蘇格拉底也有這種古怪的病態動作,他經常無緣無故地在街上跳舞或跳躍,像是一直處在極度興奮狀態。

4.夏爾·波特萊爾(強迫症 偏執狂)
夏爾·波特萊爾有幾首情詩被認為已經達到不朽的藝術頂峰;同時他還被認為是「19世紀最偉大的藝術批評家」。但他卻是一個十足偏執反常的人。波特萊爾從家族遺傳來的精神病,使他從童年時起就充滿幻覺和妄想;對生活的狂喜迷醉和恐怖戰栗,使他的知覺時而極端敏感時而又麻木遲鈍,這是他自己也能感覺到的一種對立的情緒。這些都導致他把人生看成是「可厭沙漠上的恐怖的綠洲」,從而決心要設法逃離。6歲時父親去世,第二年母親改嫁,波特萊爾與繼父關系不好,爭吵不止。一次,當著朋友的面,他試圖要扼死繼父,還拒絕繼父為他提供的職位,獨個兒過放盪的生活。為使他改變這種生活,繼父送他去印度經商,可是船到中途,他就登岸回國,空著手,什麼也沒有帶回來,除了一個黑女人,一個他要獻給她情詩的黑女人。他在一首叫《種馬》的詩中這樣寫到一個女子:「她很醜,卻很惹人喜愛。」說這個女子是一隻螞蟻、一隻蜘蛛或一具骷髏,「確實生得奇醜不堪」,但「總之,她有味道」。他向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所表達的慾望是,把她的雙手懸到天花板上,以便可以吻她的腳,親吻裸露的腳在他便是性行為的等同物。波特萊爾也有一些抑制不住的強迫症行為,例如他每個月都非要改換一次住處不可;在陷入痴呆狀態之前,他經常難以克制地向商店的窗子投擲瓶子、罐子一類的東西,僅僅是為了能聽到擊破玻璃等物件的聲音,使他感到愉快。

5.米開朗基羅(強迫症)
英國惠斯頓醫院的心理醫生阿沙德經過對米開朗基羅生平的研究,認為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巨匠生前的一些舉動其實是自我強迫的一種表現。阿沙德表示,米開朗基羅在為羅馬西斯廷教堂繪制壁畫期間,那種看來是不惜犧牲自身健康的忘我工作狀態,其實是不正常的,可以說是一種心理疾病的症狀,他所得的病在心理學上叫做「我向思考」,盡管他病的程度不深,但這種病使他時常感到孤獨。此外,阿沙德還說,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生前也受到同樣疾病的困擾。

6.海明威(抑鬱症)
海明威的生活經歷中,充滿了緊張與壓力,他的內心經受著劇烈痛苦和復雜紛呈的變化。他企圖利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擺脫和逃避沮喪與低落的情緒,如不停歇地旅行冒險,尋求各種刺激性生活等。他在身體上企求生存,而在心理上卻渴望死亡。小說《老人與海》主人公桑提亞哥在海上與鯊魚搏鬥的經歷與內心活動詮釋了這一矛盾的心態。老人的內心獨白,其實就是海明威一生的寫照。作家諾曼·邁勒在文章中曾入木三分地剖析道:「海明威這種漂泊不定的生活之真正的根源是他的一生都在跟恐懼和自殺的念頭作斗爭。他的內心世界猶如一場噩夢。他的夜晚是在同死神的搏鬥中度過的。」

為掙脫出焦慮與憂郁情緒的羅網,海明威曾尋求女人與烈酒的刺激,他跟許多女人有過關系,結過許多次婚,搬過很多次家;喝紅葡萄酒到威士忌,最後到伏特加,但是仍無濟於事。他像只被凶惡老雕窮追不舍的獵物,被追得走投無路、無處躲匿。在1961年夏日的一天,他終於用子彈結束了一生。

7.弗吉尼亞·伍爾芙(抑鬱症)
有人這樣描述弗吉尼亞·伍爾芙:「她的記憶有著隱秘的兩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嚴冷,一面溫熱;一面是創造,一面是毀滅;一面展灑著天堂之光,一面燃燒著地獄之火。」伍爾芙同母異父的兩位兄長曾對她進行性侵犯,這給她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創傷。她的愛情生活也十分坎坷,少女時代兄長的騷擾給她的心靈留下難以癒合的傷口,她的第一個丈夫斯特雷奇是一個同性戀,兩個人結婚不久便離婚。伍爾芙在寫作的時候,不出房門,不讓任何人看她的手稿,甚至寫作的內容。對於別人對她作品的評價極為敏感,甚至到了神經質的狀態,總是以為別人都在譏笑她,對自己的作品沒有什麼信心。

1913年夏天,伍爾芙精神崩潰,吞服安眠葯自殺,二戰期間,德國空軍轟炸英國。伍爾芙一手創建的印刷廠被炸毀,緊接著自己在倫敦所住的別墅也被炸毀。這兩次事件在伍爾芙的心上留下了不可排解的陰影。1941年3月28日,預感另一次精神崩潰即將開始,伍爾芙擔心自己永遠不會再好轉,在留下兩封分別給丈夫和姐姐的簡訊後,她用石頭填滿口袋,自沉於家旁(英國蘇塞克斯郡的劉易斯)的烏斯河,終年59歲。在寫給丈夫的訣別信中,伍爾芙袒露心扉:我感到我一定又要發狂了。我覺得我們無法再一次經受那種可怕的時刻。而且這一次我也不會再痊癒。我相信,在這種可怕的疾病來臨之前,沒有哪兩個人能像我們這樣幸福。我無力再奮斗下去了。我知道我是在糟踐你的生命;沒有我,你才能工作。我知道,事情就是如此。

8.三島由紀夫(偏執狂)
有個段子,說的是三島由紀夫分辨食物的檔次從來都不憑味覺。不論多難吃的食物,只要價格高得嚇人,他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好吃。1968年,為了維護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保衛天皇,並讓自衛隊發動政變,修改美國為日本所作的憲法。這位被譽為「日本的海明威」的天才作家組織了自己的私人革命武裝「盾會」,發起了一系列行動,在沒有得到足夠的響應,並且最終失敗後,三島由紀夫完成了那次著名的切腹自殺。很明顯,才華過人的三島並不會傻到用死亡來控訴那些根本無法撼動的事實,而如此盪氣回腸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向世人表明,與他生前想要維護與證明的一切事物相反的情形是極為真實的。同時,他用這么一個偏執的手段結束了他沒有存在感的人生。在他死前最後一刻,他才從武士刀進入身體這一事實中感到了自己唯一的存在感。

9.喬納森·斯威夫特(偏執狂)
英國著名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在青年時代就曾預言說自己將會在瘋狂中死去。一天,他在花園里散步,見到一棵榆樹,頂上的葉子差不多全部已經脫落,他就說:「我也會像這一棵樹那樣,在鼎盛之時死去。」他在二十三歲時開始患上眩暈,病一直持續了五十年。他所愛的女子斯特拉的死,使他一度喪失記憶,並且開始瘋狂挖苦身邊的「陌生人」。一年時間里里,他每天散步十個鍾頭,站著吃飯,要不就拒絕進食,但不看一個字,不說一句話,也不跟任何人接觸,如果有人進入他的房間里,他就狂怒不已,大發雷霆。人們不止一次聽到他說:「我是一個白痴!」除了極端瞬間的間隙,他都不醒人事,常常倒地,有如一個痴呆兒。斯威夫特最後也是在全然痴呆的狀態中死去的。死前幾年他曾留下一份遺囑,說要將差不多一萬一千英鎊的款項贈給瘋人院。屍解表明,斯威夫特的腦已經軟化,頭顱因為變厚變粗而顯示極不規則,動脈擴張,小腦局部增大,生前精神問題嚴重。

閱讀全文

與搞笑電影足底按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全球票房破十億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73
韓國拍的電影為什麼沒限制 瀏覽:459
之前外國電影很火的英文歌曲 瀏覽:297
有什麼是強迫的電影嗎 瀏覽:150
中國製造原子彈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556
老電影選隊長 瀏覽:881
電影反擊國產 瀏覽:101
如何和好友一起在線看電影 瀏覽:691
學霸青春電影 瀏覽:97
100部笑死人電影恐怖 瀏覽:429
印度小女孩數學天才電影 瀏覽:454
勵志電影二年級 瀏覽:265
快手下電影在哪裡 瀏覽:343
一之瀨老師動漫電影 瀏覽:726
在電影院拍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913
英文電影中生氣的視頻片段 瀏覽:229
英文電影奇跡男孩中的好詞 瀏覽:965
電影成真恐怖 瀏覽:489
描寫情侶看電影的場景 瀏覽:739
我要看老電影追捕二王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