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香港傳記片是哪部為什麼
推薦一部不錯的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
據王晶說,劉國昌當年弄出三個多小時,向華強找他剪,後來補拍一些大場面,拆成兩段。不好過雖然劇情相對鬆散,雷洛的手段和功底也沒講透,但關海山、秦沛都好贊,邱淑貞和張敏美出兩種風情,劉德華當年的引力,確有證據。話說蝦叔好多時候讓人想起葉德嫻!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句話:人這么幸苦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吃飯。
最後,這應該算得上香港版教父,很有史詩氣質的黑幫電影。
⑵ 張曼玉電影
張曼玉拍攝的電影有旺角卡門、花樣年華、甜蜜蜜、阮玲玉、阿飛正傳、青蛇、英雄、新龍門客棧、宋家皇朝、清潔等。
1、旺角卡門
影片由陳可辛導演,張曼玉、黎明和曾志偉主演,1996年公映。劇情始於1986年,終於1995年鄧麗君驟逝當天,在中國出現移民潮的大背景下,通過小人物的命運展現了香港回歸前十年的歷史變遷。
⑶ 風塵之愛——淺析電影《阮玲玉》
「她在二十五歲,選擇將自己最燦爛最光輝的時刻永遠的留在這個世界上,她已經成了一代傳奇。」
《阮玲玉》這部電影採用紀錄片的形式,主線劇情中穿插著主創們在拍攝過程中自己的一些探討與感悟。
這段話就是《阮玲玉》里「阮玲玉」的扮演者張曼玉對阮玲玉的評價。一代明星,驚艷絕倫,卻終究難敵「人言可畏」,一碗鹹粥,香消玉殞,留下的,只是一段風月傳奇。
在影片開始,幾位導演聚在一起討論阮玲玉,有人說她就適合演那種妖里妖氣的女人,短短一句評語,將阮玲玉性感嫵媚的形象展示給了觀眾。
張曼玉說:「與其說她那是性感,不如說是她骨子裡帶出來的騷,即使她把旗袍扣子扣到頂,把全身包裹的嚴嚴實實,卻依舊在舉手投足之間透露著一股風騷,這是她最厲害的。」
而在影片後期,阮玲玉與蔡楚生對話,也說自己把所有的角色都演得很性感,包括演一個尼姑。
是的,阮玲玉是風騷的,她的身上由始至終帶著一種風塵感,風月艷色,不絕於世。
而這種風騷,或許源於她內心最本質的——對愛與男人的渴望。
誠然,阮玲玉是演員里的天才,她有一種演什麼像什麼的能力,不管是風月妓女,還是革命女性,她始終能最准確的把握人物的內心。
阮玲玉是很典型的浸入式演員,她敬業、認真、對自己嚴格要求,她有天分,也從不浪費這種天分。
《野草閑花》里她演母親,就在大雪天脫掉外套趴在雪地里感受寒冷來找感覺;《城市之夜》里她對自己的表演不滿意,就不管寒冬臘月一便便淋著冰冷的雨水不停地重來;《香雪海》她入戲入到導演喊「卡」之後也走不出來,哭的情難自己不得不得跑出去平復心情。
她曾說:「演戲就是要像瘋了一樣,我就是個瘋子。」在對待演戲這件事上,她的確如此。
但除開她在演藝上的成就,她最為人津津樂道並流傳半個世紀的,或許就是她與張達民、唐季珊、蔡楚生三個男人的愛恨糾葛。
阮玲玉好像一輩子都離不開與男人糾葛,又或者那個時代的女性彷彿都脫不開與好幾個男人的風流韻事。
張達民是電影里最早出現的,也是阮玲玉的初戀,她十六歲跟了他,有著青春年少時最純粹動人的感情。
影片里阮玲玉第一次提起張達民,她笑的溫柔,回憶著他們交往至今的相愛點滴,她說:「張達民是一匹馬,他是自由的,是不可以結婚也不可以有孩子的。」所以阮玲玉領養了一個女兒,她不苛求張達民,甚至委屈自己去成全他所謂的自由。
不可否認她對張達民曾經愛過,只是到了電影開始,這份愛里多少愛的是現在的張達民,多少愛的是回憶里的張達民,已經很難說清了。
而唐季珊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
張達民幼稚、天真、不成熟,他不顧家,不會照顧人,反而需要阮玲玉不停地照顧他,他就代表著阮玲玉的少年青春,不韻世事,天真爛漫,卻終究不適合在漫漫歲月里攜手共進。
而唐季珊跟張達民完全不一樣,這是一名成功男人,他成熟、睿智、會說話,不但像一個完美情人一樣照顧阮玲玉,還不忘記阮玲玉的媽媽跟女兒。他面面俱到,給了那個時候極度缺乏安全感的阮玲玉最需要的溫暖。
阮玲玉說自己最受不了別人對她好,別人對她好一點,她就恨不得千百倍地回報。
所以,也正是這一點點的溫暖,讓阮玲玉即使知道唐季珊有老婆、有情婦,依舊義無反顧飛蛾撲火般的跟他結合在了一起。
阮玲玉是一名成功的女人嗎,或許拿到今天來看,她確實是的。只是在那個時代,女性的地位與自我認同總是離不開男人。
影片里一直不斷反復強調「新女性」這個概念,好像冥冥之中與阮玲玉本身進行了遙相呼應。阮玲玉去爭取「周淑貞」這個角色的時候,導演跟她說,你不合適。周淑貞是一名剛強、朴實、敢於反抗的女性,她代表「革命」。
事實也確實如此,阮玲玉可以把周淑貞演得活靈活現,卻始終無法真正成為周淑貞那樣的革命女性。
她是缺乏安全感的,而她的安全感就來自於男人。
所以無論是之前幾乎是單方付出的跟張達民,還是後來明知作為小三依舊不管不顧的唐季珊。都是阮玲玉在生活中尋找依靠,尋找一種活下去的虛幻的尊嚴。
在影片里,阮玲玉提到過三次結婚,分別就是跟三個男人。
對張達民她嘴上說著「他不能結婚」,實際上卻在給張達民挑選禮物的時候選了一枚戒指;
對唐季珊,明知道唐季珊不能離婚,卻在唐季珊要抱她的時候固執的說「等我們結婚」;
對蔡楚生更是直言,能不能放下同居的舞女跟鄉下的妻子跟她結婚。
結婚對阮玲玉究竟代表著什麼,筆者思索,覺得可能就是阮玲玉渴望的一份安穩,一份完完整整屬於她的來自男人的愛意。
是的,說到底,阮玲玉的一輩子不就是在追求所謂的「愛」嗎。
她並沒有表現出來的堅強,相反,她非常脆弱、軟弱、無助,在炮火紛飛的戰爭中,在不受把控飛涌前行的歷史猛浪中,她要的可能並不是一份成功的事業,不是為改變國家命運成為一名革命者,更不是萬人矚目在舞台上熠熠生輝,她從始至終追求的,不過就是一點只屬於她一個人的、充滿安全感的安穩愛意。
然而,上帝給了她風塵迷人的氣質,給了她表演上無尚的天賦,也就奪走了她全心全意被愛的權利。
張達民自不必說,與其說他愛阮玲玉,不如說他愛阮玲玉的照顧,愛阮玲玉給他錢賭。炮火打到香港,所有人都在為生命擔憂,他對阮玲玉說的話卻依舊是「賭輪盤贏了80大洋」;
而唐季珊,影片里采訪了《阮玲玉》一書的作者,作者評價阮玲玉與唐季珊說:
「其實阮玲玉對自己的生活是滿意的,只是並不理想。」
又如何會理想呢?唐季珊有錢有權,也就說表明了他永遠也離不開金錢與權利,所以在愛阮玲玉之前,唐季珊首先保證自己的利益跟面子不受影響。
他可以在無災無難的時候對阮玲玉噓寒問暖、陪阮玲玉的母親打麻將,卻在最後阮玲玉受到全社會口誅筆伐的時候選擇將阮玲玉推到台前,只為保住自己的面子。
蔡楚生,這個人是不一樣的。
他心中有正義、有善良,他心中有革命,敢謾罵媒體、敢發聲對抗謠言,他與阮玲玉一樣的職業,有著共同話題,可以看出阮玲玉在模仿「瑪蓮黛德麗」。
阮玲玉與這個人在一起,是最放鬆最無拘無束的。
她可以放下明星的架子跟蔡楚生一起蹲在路邊,可以兩個人莫名其妙開始大笑,於是在阮玲玉出事之後,蔡楚生成了她最後一根稻草,只是這跟稻草沒有救她,面對社會謠言,面對「人言可畏」,感性的蔡楚生並沒有比阮玲玉勇敢多少,而他的軟弱,成了對阮玲玉最致命的打擊。
縱觀整部電影,就像參與了一次阮玲玉的人生,筆者一直在想,如果時代改變,如果把阮玲玉放在今天,她又是否還會這么早就結束自己的生命?
應該不會了吧,又或許還是會,或許不是因為時代,就是因為阮玲玉這個人,她本身就是離不開愛情與男人的一種女人,她離不開也不敢離開,她看似勇往無前,卻實際比誰都膽小,也正是這份脆弱感,使她美出了不一樣的塵世色彩。
然而如果她不是這樣一個女人,那歷史上又是否會留下這樣一個傳奇呢?
在她離開世界前的最後一晚,她依舊保持著體面,參加了聚會,親吻了自己的朋友,這是感恩,也是道別。
她又跳起之前跳過的舞,她變得奔放、變得瘋狂,就像把戲帶進了生活,她瘋瘋癲癲,卻又有誰能不贊她一句:風華絕代,艷色無雙。
阮玲玉膽怯了一輩子,爆發的勇氣都給了戲劇。現實生活中,她做的最勇敢的一件事,卻是離開這個世界。
然,美人風骨猶存,風塵之愛,名留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