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院盜攝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盜攝電影屬於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需要承擔侵權責任等後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四十二條 錄音錄像製作者使用他人作品製作錄音錄像製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錄音製作者使用他人已經合法錄制為錄音製品的音樂作品製作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
B. 電影院向哪個部門投訴
法律分析:1、可以投訴到工商部門要求處理。2、可以在明確告知權利和責任後果後,保留這些證據材料,如對方到期不履行,直接起訴要求賠償相應損失。3、當然也可以通過媒體曝光處理。當然可以先協商解決,如果不成功再屬使用法律手段。
法律依據:《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
第四條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管全國投訴舉報處理工作,指導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舉報處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投訴舉報處理工作。
第五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投訴舉報,應當遵循公正、高效的原則,做到適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
第六條 鼓勵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對涉嫌違反市場監督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依法進行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
鼓勵消費者通過在線消費糾紛解決機制、消費維權服務站、消費維權綠色通道、第三方爭議解決機制等方式與經營者協商解決消費者權益爭議。
審核通過
C. 看電影拍照發朋友圈算盜攝嗎-看電影拍照發朋友圈算侵權違法嗎
看電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娛樂消遣方式,很多人都會經常看電影,尤其是年輕人,看了電影之後,有些人會拍照發朋友圈分享一些觀後心情等,這種沒有商業目的的拍照是不違法的,但是如果錄制小視頻,這種就屬於侵權違法行為。
看電影拍照發朋友圈單純分享無目的違法嗎
拍攝單張照片並且未用於商業目的使用,或拍攝單張照片並未傳播。這種拍攝照片後僅供自己學習欣賞的行為,屬於合理使用范疇,並不違反法律規定。
而如果在電影院內拍攝動態照片和錄像,那麼無論拍攝的是電影正片還是彩蛋,均屬於盜攝行為。
《電影產業促進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觀影者有不拍攝的義務。發現有觀影者錄音錄像時,影院工作人員有權制止;若觀影者繼續拍攝,工作人員有權要求拍攝者離開影院。但是《電影產業促進法》並沒有明確規定拍攝者需要承擔的行政或民事法律責任。最終涉及到著作權維權以及法律責任的承擔,往往要通過《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確定。
盜攝往往對原電影作品造成兩方面權利的侵害:信息網路傳播權和修改權。盜攝後傳播的行為本身也會損害到著作權人對作品取得財產性收益的權利,所以也侵害了原作品獲得報酬權的權利。
看電影可以發朋友圈嗎
在觀看電影或電視劇的過程中,拍攝一些美麗的場景或人物照片,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中,只要這些照片不涉及侵犯版權、泄露劇情或商業宣傳等問題,就是合法的。
如果我們想要製作一些GIF或者短視頻來分享,我們可以使用電影或電視劇官方提供的素材,這些素材通常是免費的,使用起來也比較安全。
如果我們想要進行商業宣傳,我們可以通過正規途徑獲得授權,比如與電影公司和電視台聯系,簽訂合法授權協議,這樣就可以合法地進行商業宣傳。
電影院錄一小段是違法的嗎
算侵權。
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一般情況下,電影院都會有禁止拍照的提示,如果是偷攝錄像的話,那將會觸犯法律,侵犯電影版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第五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罰: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將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製作為音像製品的;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的;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未依法接收、收集、整理、保管、移交電影檔案的。電影院有前款第四項規定行為,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D. 投訴電影院找哪個部門
1、糾紛不大時,可以尋找所處電影院的經理投訴,尋找解決方法。
2、糾紛較大時,可以在該電影院的總網頁撥打客戶服務電話,請求上一級管理層解決。
3、解決無果時,可以撥打號碼12315,向消費者協會和當地工商管理部門投訴。
第一條為依法履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部門)職責,明確投訴舉報處理程序,規范投訴舉報相關工作,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公眾利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公眾的投訴舉報,適用本辦法。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依法向市場監管部門請求解決爭議的行為;舉報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依法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涉嫌違法線索的行為。
公眾以投訴舉報的形式進行咨詢、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信訪、紀檢監察檢舉控告以及反映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履職行為問題等活動的,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區分投訴舉報應當以公眾訴求的內容為依據。訴求同時包含投訴舉報的,由對舉報有管轄權的市場監管部門統一處理,對其中的消費者權益爭議按照本辦法第三章規定處理,對其中的涉嫌違法線索按照本辦法第四章規定處理。
第四條市場監管部門應當根據事實,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公平、公正、及時、高效地處理投訴舉報。
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保護和規范公眾提出投訴舉報的行為,對依法應當受理的投訴舉報有訴必理、有案必立,同時依法制止濫用權利、惡意投訴舉報等行為。
第五條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以全國12315平台、12315專用電話為主的投訴舉報接收渠道,並向社會公布。
公眾應當通過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公布的互聯網、電話、信函、傳真、走訪等接收渠道提出投訴舉報。在市場監管部門公布的接收渠道之外提出的投訴舉報不適用本辦法。
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電影院。消費者協會依法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消費者協會對於受地域管轄限制、被投訴方明確的投訴,一般由上一級消協轉給當地消協處理,消費者協會對於消費者的每一件投訴,在認真調查、認定事實、分清責任的前提下,應及時地做出公正的調解處理,請行業主管部門予以配合,可以及時幫助工商企業改進經營,提高產品、服務質量,推動消費環境的改善,促使消費糾紛在行業內部解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
E. 看電影的時候拍攝電影畫面,是違法行為嗎
目前,國內電影市場再度火熱。每到大檔期,反拍屏、反盜攝話題就被重提,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看電影的時候就想要拍照,然後發個朋友圈分享一下。
網友咨詢:
看電影的時候拍攝電影畫面,是違法行為嗎?
律師解答:
1、在觀影過程中不管是拍照還是攝像,都是一種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有人用手舉著相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對著大熒幕拍攝,會擋住後面觀眾的視線,影響他人正常觀影,手機拍攝時自動啟動的閃光燈同樣會對其他觀眾形成干擾。
2、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行為將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如果是基於商業目的使用拍攝的照片或者錄音、錄像,則構成侵犯著作權。侵權行為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權的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予以警告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一般情況下,影院為了維護片方利益及觀影秩序,往往會在「觀影須知」中明確觀眾不得有拍攝、錄音、錄像等行為,如果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存在拍照行為,則構成違約,影院工作人員有權制止觀眾的拍照行為,若對影院造成損失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律師補充:
電影院應當遵守治安、消防、公共場所衛生等法律、行政法規,維護放映場所的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保障觀眾的安全與健康。任何人不得攜帶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進入電影院等放映場所,不得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器具進入電影院等放映場所;發現非法攜帶上述物品的,有關工作人員應當拒絕其進入,並向有關部門報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
第三十一條 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發現進行錄音錄像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制止,並要求其刪除;對拒不聽從的,有權要求其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