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電影史: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有哪些特點
特點:
1、滿懷激情地揭露法西斯主義;
2、鞭撻社會的不公正現象;
3、同情普通的平凡人、小人物;
4、主張勞動群眾的社會團結。
產生背景:
新現實主義是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產物,它反映了進步的電影工作者致力於民主改革的要求。
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歷史,一般從1945年R.羅西里尼拍出《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卻早在戰爭時期便已開始,並且淵源還可追溯到19世紀末的義大利真實主義文學。
新現實主義追求的是生活真實,要求表現義大利人民飽經戰爭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難,譴責社會中的不公。
❷ 不設防城市的電影
Rome, open city是義大利導演羅伯托·羅塞里尼於1945年執導的一部義大利電影,描寫羅馬於1944年於納粹統治下的情況,一般被認為是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第一部作品。基本信息:
名稱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外文名稱 Rome, Open City
更多外文片名: Roma, città aperta Open City
導演: 羅伯托·羅西里尼 Roberto Rossellini
編劇: Sergio Amidei 費德里科·費里尼羅伯托·羅西里尼
主演: Aldo Fabrizi 安娜·麥蘭妮 Marcello Pagliero
製作人 : Giuseppe Amato Ferruccio De Martino 羅伯托·羅西里尼
影片類型: 劇情 / 戰爭
片長:100 min
國家/地區: 義大利
對白語言: 德語 / 義大利語
色彩: 黑白
發行公司: Altomedia. Co. Ltd.
IMDB ID: 0038890
AMG ID :1:36504
劇情:義大利影片。1945年生產。K.阿米台依、F.費里尼等編劇,R.羅西里尼導演,主要演員有A.法布里奇、A.馬尼亞尼等。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在這部影片上映之後宣告誕生。它真實地反映了義大利人民在法西斯德國佔領時期的生活與斗爭。導演把演出場地搬到戰爭瘢痕累累的大街上,在實景中拍攝,產生強烈的真實感。影片中的角色,除去個別的以外,全部是非職業演員,由於他們都親身經歷了這場戰爭,有著深刻的體驗,所以演來自然真實。影片第一次集中體現了新現實主義的美學原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劇情簡介:
根據塞吉歐·阿米迪的原著改編,描述二戰結束前夕,佔領羅馬的德軍仍大肆搜捕游擊隊。義大利的地下反抗組織領袖,工程師曼發弟遭德軍追緝。在平娜的幫助下見到了唐·皮得羅神父,請他將一筆巨款轉交給黨組織。弗蘭西斯科為了掩護他而被捕,平娜也中彈身亡。後來曼發弟仍被一吸毒女人密告,被納粹逮捕入獄。納粹故意在神父皮得羅面前嚴刑拷打曼發弟。最終兩人都在敵人的酷刑和槍彈下英勇犧牲
幕後製作:導演羅西里尼以極寫實的手法,生動地呈現義大利人在納粹鐵蹄下英勇抗暴的壯烈事跡,部分鏡頭為戰爭狀態下偷拍完成,故畫面粗糙,卻具有逼真的親切感和直截了當的真實感。本片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首開先聲的代表作,但有人批評片中的人物刻畫太臉譜化,非黑即白,缺乏深度和客觀性。 The City of No Limits.....(Europe: English title) (Berlin film festival title)
導演: 安東尼奧·赫爾南德斯 Antonio Hernández編劇: Enrique Brasó
安東尼奧·赫爾南德斯 Antonio Hernández
主演: 萊昂納多·斯巴拉格利亞 Leonardo Sbaraglia ....Victor
費爾南多·費爾南·戈麥斯 Fernando Fernán Gómez ....Max
傑拉丁·卓別林 Geraldine Chaplin ....Marie
影片類型: 驚悚 / 劇情
片長:125 min
國家/地區: 西班牙 / 阿根廷
對白語言: 法語 / 西班牙語
色彩: 彩色
級別:Argentina:13 / Netherlands:12 / Spain:13 / UK:12A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膠片長度: 3438 m (Spain) 又稱作《無防備都市》,更多中文片名:《不設防的都市》、
《無防備城市》。
導演: 李相基 Sang-ki Lee
主演: 金明敏 Myeong-min Kim
孫藝珍 Ye-jin Son
朴赫權 Hyeok-kwon Park
影片類型: 動作 / 犯罪
片長:South Korea:112 min
國家/地區: 韓國
對白語言: 韓語
色彩: 彩色
❸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紀實美學特點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這部影片作為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奠基之作,也是被公認的第一部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作品.它的紀實美學風格的形成有其歷史的必然性,本文從記錄性,實景拍攝和長鏡頭的運用,蒙太奇手法的巧妙運用以及細節的幽默處理四個方面體現了影片的紀實美學風格.
❹ 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特徵是什麼
新現實主義的電影主要是指在二戰之後的在義大利興起的一種電影流派,他不象好來屋私的那種不真實的,寬正的喜劇,而是把關注的視角放在普通的貧窮的老百姓身上,"把攝影機抗到大街上:,是這個流派的觀點.
推薦的影片:偷自行車的人.這是我最近剛看的,非常喜歡!!!!!!!
❺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的影片簡介
義大利影片。1945年拍攝。K.阿米台依、F.費里尼等編劇,R.羅西里尼導演,主要演員有A.法布里奇、A.馬尼亞尼等。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在這部影片上映之後宣告誕生。它真實地反映了義大利人民在法西斯德國佔領時期的生活與斗爭。導演把演出場地搬到戰爭瘢痕累累的大街上,在實景中拍攝,產生強烈的真實感。影片中的角色,除去個別的以外,全部是非職業演員,
由於他們都親身經歷了這場戰爭,有著深刻的體驗,所以演來自然真實。影片第一次集中體現了新現實主義的美學原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根據塞吉歐·阿米迪的原著改編,描述二戰結束前夕,佔領羅馬的德軍仍大肆搜捕游擊隊。義大利的地下反抗組織領袖,工程師曼發弟遭德軍追緝。在平娜的幫助下見到了唐·皮得羅神父,請他將一筆巨款轉交給黨組織。弗蘭西斯科為了掩護他而被捕,平娜也中彈身亡。後來曼發弟仍被一吸毒女人密告,被納粹逮捕入獄。納粹故意在神父皮得羅面前嚴刑拷打曼發弟。最終兩人都在敵人的酷刑和槍彈下英勇犧牲。
❻ 請介紹一下電影<<羅馬,不設防的城>>
羅馬,不設防的城<Rome, Open City>
導演:羅伯托·羅塞利尼
主演:阿勒多·法布里齊、安娜·瑪尼阿尼
舉世矚目的戛納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在第一屆戛納電影節上,獲大獎的影片達十一部之多,其中包括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代表作《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義大利的墨索里尼政府已經垮台,巴多格里奧政府與盟軍締結了停戰協定,並對納粹德國宣戰,但納粹仍佔領著羅馬。他們借口保護名勝古跡,宣稱羅馬為不設防城市,卻大肆搜捕抗德游擊隊。夜幕深沉,羅馬籠罩在恐怖之中。
工程師出身的曼法蒂是義大利民族解放委員會軍委的領導人之一,在納粹頭目白格曼眼裡,當然是必須拔掉的一顆釘子。這天夜裡,全副武裝的德國兵突然包圍了他的住所,他機警地從樓頂上逃走了。
次日凌晨,飢餓的羅馬城又發生哄搶麵包鋪事件。帶頭搶到一籃子麵包回公寓的平娜,遇到了擺脫納粹士兵追捕的曼法蒂。平娜是個經受過許多生活磨難的中年寡婦,她正直善良,與獨生子馬賽羅相依為命,眼下正與排字工人弗朗西斯科相好,准備結婚。曼法蒂上前向她打聽弗朗西斯科,平娜異常警覺,但了解到他和弗朗西斯科是親密戰友,便把他領回家中。曼法蒂要求設法與皮德羅神父相見,平娜立即打發兒子到教堂去通知神父。
皮德羅神父應約來到平娜家。曼法蒂當即請求他先到設在城裡一家古玩店地下室的軍委秘密聯絡點,領取一筆價值一百萬里拉的款子,並在當晚六點捎給駐守城外泰厄里科索山上的游擊隊。交接地點在蒂白梯諾橋,用口哨吹出《佛羅汀的早晨》曲調做聯絡暗號。
皮德羅神父接受請求,在秘密聯絡點見到了軍委會首長和在那裡印刷宣傳品的弗蘭西斯科。軍委會首長對皮德羅無畏的精神非常欽佩,感謝他過去和現在為反抗納粹所做的一切工作。
一百萬里拉的鈔票分別貼在一本有一千頁的大書里。皮德羅神父把它抱回教堂。平娜已在那裡守候多時,她是來請求神父明天為她和弗朗西斯科主持婚禮的。平娜聽說神父還有事要出門,就跟他一路走一路做懺悔。神父按教義開導她,她以開朗的心情告別而去。神父利用自己的身份,在宵禁時間內順利通過崗哨,把錢款交給了游擊隊。
弗朗西斯科回到家裡,見到了曼法蒂,兩人熱烈交談。平娜慌張地跑來告訴他們,馬賽羅不見了。原來馬賽羅和他的小夥伴們在城裡車站搞了一場爆破。他及時逃回家來,平娜出於愛心,拚命打罵他,但弗朗西斯科卻十分理解馬賽羅的行動。
與此同時,在德軍司令部里,曼法蒂被確認為是納粹判刑12年在逃的活動家,是舞女瑪麗娜的男朋友。而納粹女特務英格莉早就盯上瑪麗娜,追蹤曼法蒂的行蹤了。
次日清晨,平娜的家被納粹團團圍住。馬賽羅這時正和夥伴們在教堂做彌撒,聞訊都往回奔去。神父想加以勸阻,馬賽羅只得告訴他,跛腳小夥伴馬利多在公寓閣樓上放有炸彈。神父不動聲色飛快地跑到現場,假借有重病人需要祈禱,沖進屋子奪下馬利多手中的炸彈。神父鎮定自若地應付緊跟而來的德國兵。同時,這幢房子里所有的男人都機智地撤離到安全地點去了。只有弗朗西斯科為了燒毀一批抗德印刷品而來不及脫身,被德寇抓住推上囚車。平娜呼天搶地,捨命追趕,結果中彈身亡。神父悲憤地走到平娜身邊,抱起倒在血泊中的她,合上她的雙眼馬賽羅令人心碎地呼喊著媽媽,居民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德寇的囚車中了游擊隊的埋伏,弗朗西斯科絕處逢生,獲得了自由。
曼法蒂和弗朗西斯科仍留在城裡並肩戰斗,過著東躲西藏的亡命生活。瑪麗娜在一家餐館喜出望外地見到他倆。她愛曼法蒂,但又抵禦不住物質誘惑。女特務英格莉想方設法利用她這一弱點。眼看曼法蒂和弗朗西斯科無處容身,瑪麗娜便讓他倆留宿。當晚,瑪麗娜和曼法蒂在如何選擇生活道路的問題上發生爭執,曼法蒂還發現瑪麗娜有吸毒嗜好,因此決心分手。瑪麗娜對此感到怨恨,她偷聽到曼法蒂勸弗朗西斯科不要因失去平娜而採取過激行動,邀他明天一同到神父住處躲一躲。瑪麗娜撥通電話向英格莉通風報信。第二天,曼法蒂拿著准備好的身份證和神父一起轉移時,一輛德軍囚車悄然出現,把曼法蒂和神父抓走了。弗朗西斯科倖免於難。
白格曼為這次行動的勝利而躊躇滿志。而面對酷刑,曼法蒂始終守口如瓶,最終慘死在刑訊室里。納粹對神父的威脅也絲毫不能奏效。神父違背寬恕一切的教義,憤怒地連聲詛咒白格曼會像蟲子一樣被塵土淹沒。
次日,一塊大草坪成為刑場,神父被綁在一隻椅子上,他安詳地凝望著蒼穹,寧靜地等待著最後時刻的來臨。行刑的德國軍官殘暴地對他的後腦連開了三槍。刑場鐵絲網後,聚集著馬賽羅和他的小夥伴們,他們目睹了這場暴行。但殘忍的鎮壓沒有嚇倒他們,他們擦乾眼淚,攥緊拳頭,把仇恨深深地埋藏在心裡.....
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已是全球性三大電影節,我想這是有道理,因為義大利的電影自成體系,是有資格稱得這個地位的,每一次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我都不禁想起了義大利文藝復興主義的文化節,如歌白尼,達芬奇,還有那〈最後的晚餐〉以及永恆的微笑《蒙娜麗莎的微笑。大衛、維娜絲。還有朱清那著名的散文〈水城威尼斯〉。就象江南水鄉的小樓流水而取而代之的是拜占廷時期的教堂建築。
義大利的很多電影是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非常的凄涼、痛苦而無助。讓人們看過而發自內心地產生同情和憐憫。義大利電影大部生活的現實的無情與困惑,幾乎都是在無情,於無深處地解剖著的社會罪惡與黑暗與生活不幸。因此讓人會產生同病相憐、同感而產生共鳴。義大利的電影大都是暗的灰色調,而且比較意味深長,讓人回味,因此,從藝術,從思想工作上,來講,很多都是可以反復地看,並且每一次都會有新的感情與領悟,因此不少都是精品,這可能與義大利的憂郁,嚴肅,認真的追求與探索有關。
有過生活不幸的人看過義大利同類的電影,會無聲的哭泣。獨自流淚。他將會一篇又一篇地重復地看下去。我在中學時曾經魯迅關於文學藝術是永恆不變的人性。當然這句話是梁實秋所說,而魯迅是為了批判其消極的態度。其實義大利的電影的確注重永恆不變的人性,因此是關於消極的人生與煉獄中的無形地囚徒生活。是一種精神的煉獄。為了逃避生活的苦難,而在無形地硬著頭皮掙扎著。可是反映的現實也是無情的,你不管付出多麼的掙扎與努力,最後都很難擺脫生活的磨難和現實的煩惱。於是人們在的磨難中生活著,掙扎,為了生活的追求與希望,堅持著,堅持著,不斷地堅持著,不斷地維持著生活現狀,盡管不甘心。
❼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風格電影作品是
偷自行車的人 德·西卡
羅馬,不設防城市 羅西里尼
粒粒皆辛苦
擦鞋童 維托里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
米蘭奇跡 維托里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
秘密炸彈 羅伯特·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
羅馬十一時 德·桑蒂斯
屋頂 德·西卡
沉淪 魯基諾·威斯康蒂
大地在波動 魯基諾·威斯康蒂
畫面與音響 魯基諾·威斯康蒂
德意志零年 羅西里尼
義大利式的結婚 德·西卡
芬齊·孔提尼家的花園 德·西卡
❽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的介紹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是義大利1945年生產的影片。K.阿米台依、F.費里尼等編劇,羅伯托·羅西里尼導演,主要演員有A.法布里奇、A.馬尼亞尼等。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在這部影片上映之後宣告誕生。它真實地反映了義大利人民在法西斯德國佔領時期的生活與斗爭。導演把演出場地搬到戰爭瘢痕累累的大街上,在實景中拍攝,產生強烈的真實感。影片中的角色,除去個別的以外,全部是非職業演員,由於他們都親身經歷了這場戰爭,有著深刻的體驗,所以演來自然真實。影片第一次集中體現了新現實主義的美學原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❾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主張、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主張:記錄性可斷定盡可能不侵蝕原有物質的全貌,在觀眾腦海中,將銀幕現實的表象與真實的現實合二為一。實景拍攝,攝影機隨人物在實際空間中運動,傳統場面調度理論消失。更為電影化的真實空間形式得以表現,同時避免舞台觀念的戲劇用光。
長鏡頭、景深鏡頭的運用每個鏡頭成為完整一段,體現創作者忠於自然的客觀性,體現巴贊「攝影上嚴守空間的統一」觀點。
代表人物及作品:
1.羅伯特·羅西里尼 :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游擊隊》、《德意志零年》 此三作被譽為"戰爭三部曲",標志著新現實主義進入全盛期,《義大利萬歲》。
2.維斯坎迪:
《沉淪》、《大地在波動》、《受苦的人們》
3.德西卡:
《偷自行車的人》、《溫別爾托·D》
4.德桑蒂斯:
《羅馬十一時》
(9)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是不是新現實主義電影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是指20世紀40年代在義大利開始的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義大利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從漫長的法西斯主義的統治下,從戰後的碎磚瓦礫中站立起來,他們想盡辦法籌措資金和膠片來拍攝影片。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是一次從內容到形式徹底的美學革命,是繼先鋒電影運動後出現的第二次電影美學運動,義大利現實主義鮮明的美學特徵,標志有聲電影以來電影趨向現實主義美學追求的最突出成就,改變西方與美國電影力量對比,並向傳統戲劇電影挑戰,創造更為電影的藝術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❿ 談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這一次讓我們談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談談羅西里尼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維斯康蒂的《沉淪》,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德·桑蒂斯的《羅馬十一時》等等,談談你的理解和感受,如何?
簡介(ZT):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興起,成為西方電影在這一時期最為重要的電影現象。義大利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從漫長的法西斯主義的統治下,從戰後的碎磚瓦礫中站立起來,他們想盡辦法籌措資金和膠片來拍攝影片。他們就象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歐洲電影藝術家們一樣,不顧忌傳統,富有創造性和探索精神。一批批新現實主義電影作品相繼推出,引起了世界電影的關注。他們以極為朴實、真摯和深刻的藝術影片,幾乎打動了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二個民族。事實上,影片中所表現出的戰後特定的題材和內容,也幾乎是全世界所共有的。然而,義大利電影藝術家們卻是最直接、最迅速地在影片中反映出來。他們緊緊地抓住了這個機遇,發展了屬於自己本民族的電影文化。同時,它也是屬於全世界的電影文化。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鮮明的美學特徵,標志著有聲電影以來電影趨向於現實主義美學追求的最突出的成就。同時,他們還改變了西方電影與美國電影之間的力量的比較,並向傳統的戲劇電影挑戰,創造出更為電影化的藝術作品。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是一次從內容到形式的徹底的美學革命,是繼先鋒主義電影運動之後的,在世界電影史上所出現的第二次電影美學運動,它於世界電影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