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kill bill中"黑蛇"與女兒看完電影後的那段插曲
你說的是墨西哥歌曲還是那首英文歌曲?
B. 張傑寫給女兒的歌叫什麼名字 新歌《給女兒的一封信》
給女兒的一封信 - 張傑
詞:金玟岐
曲:金玟岐
編曲:薛琳可
製作人:薛琳可
吉他:薛峰
貝斯:韓陽
鼓與打擊樂:貝貝 a.k.a. 武勇恆
合音:魚椒鹽
錄音:李游/李楊@55TEC,Beijing
縮混/母帶:趙靖@BIG.J Studio,Beijing
小寶貝
看見你現在睡得那麼香
我有一些話想要對你講
稀鬆平常
你不要覺得我很啰嗦
有一天
你會念書後來也會上班
學每個大人一樣去生活
去摸索 平淡日子裡找答案
或許世界不是你預期的模樣
柴米油鹽包裹著大膽的夢想
學會了成熟一樣保持善良
勇敢哭用力笑 別逞強
不勉強追尋飛到多高的地方
只要你快樂才是唯一的真相
當你扮大人扮到疲憊了
有個家讓你做回孩子
有一天
你會遇到你心儀的男人
真希望你能幸福的生活
就算生活 需要經歷的有很多
珍惜簡單的
或許世界不是你預期的模樣
柴米油鹽包裹著大膽的夢想
學會了成熟一樣保持善良
勇敢哭用力笑 別逞強
不勉強追尋飛到多高的地方
只要你快樂才是唯一的真相
當你扮大人扮到疲憊了
有個家安穩你的慌張
或許世界比想像中的更晴朗
明白無常也能夠事事都如常
增添了智慧依然眼中澄亮
勇敢哭用力笑 別逞強
不用追求滿足任何人的期望
我們都擁有獨特的喜樂憂傷
長大的成本各有各的賬
願你能像現在睡得這么香
C. 父母給兒女的歌曲
送給孩子的歌有《寶貝》、《聽媽媽的話》、《給女兒的一封信》、《親親我的寶貝》、《希望》。
1、《寶貝》
《寶貝》是由張亞東、莫文蔚填詞,莫文蔚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莫文蔚於2010年8月10日發行的專輯《寶貝》中。是電影《萬有引力》的片尾曲。
《寶貝》是莫文蔚和張亞東合作的歌曲,由莫文蔚完成旋律部分的創作,張亞東聽完曲子後很有感觸,便主動為莫文蔚創作了歌詞,而莫文蔚也參與了其中的一部分創作,二人互道彼此的心聲。歌曲在北京錄制完成。
2、《聽媽媽的話》
《聽媽媽的話》是周傑倫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周傑倫作詞、作曲,林邁可、洪敬堯編曲,收錄在周傑倫2006年9月發行的專輯《依然范特西》中。2006年因其歌詞傳遞了正能量,有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入選台北教育大學附屬實驗國民小學一年級教材。
3、《給女兒的一封信》
《給女兒的一封信》是張傑演唱的歌曲,由金玟岐作詞、作曲。於2018年5月11日發行。這首歌曲是由同門師妹創作才女金玟岐包攬詞曲,作為給新生兒的禮物送給張傑。
金玟岐在提及創作初衷時說道:「很多寫給孩子的歌,就像拍給大人的童話電影一樣,當他們聽懂這些歌,看懂這些電影,他們就已經是大人了。」
4、《親親我的寶貝》
《親親我的寶貝》是周華健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周華健作詞、作曲,鮑比達編曲,收錄在周華健1990年12月19日發行的專輯《不願一個人》中。
1995年,周華健將《親親我的寶貝》重新編曲,並收錄於周華健1995年1月24日發行的個人創作集《我願意去等》中,此版本亦收錄於1999年9月發行的原聲帶《愛情麻辣燙 電影情歌精選》中。
5、《希望》
《希望》出之於1993-09-01李宗盛專輯《希望》作品中的一首歌曲,是1993年Bmw廣告影片環保篇主題曲,有李宗盛編詞和譜曲,該歌曲主要為李宗盛描述自己家人;因為有希望,才有繼續的力量,因為有孩子,才有未來的希望。李宗盛希望給孩子最像天堂的地方。
D. 殺死比爾2裡面女主角和自己女兒看電影時的那首歌叫什麼
Malcolm McLaren - About Her
試聽: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a-CGsg_XU4/
下載:http://cgi.music.soso.com/fcgi-bin/m.q?w=Malcolm+McLaren+About+Her&p=1&source=1&t=1
E. 關於父母愛孩子的電影或歌曲
洪俊揚-孤軍作戰
曲:楊波詞:梁智強
我們肆無忌憚
我們成群結黨
我們目無尊長
對什麼事都不滿
看著我們的成長
只會製造麻煩
我們就是一無是處看你又能怎樣
我們don't give a damn
那看不起的眼光
我們什麼都不是
我們什麼都不管
我們之間為什麼會
漸漸地沒有語言
我們之間有道牆
學校老師束手無策
父母臭罵我們不會想
這個社會的標准已經超出了
我們這年紀的有限想像
只認定會讀書
就一定是好孩子的榜樣
別以為看不起我們
就告訴自己比人家強
有多少人關心我們
為何會走錯迷失方向
又有誰會替我們想想
蘋果為何會變爛
其實我們也曾努力
要爭取所有人的稱贊
捫心自問你們究竟
給了我們多少希望
淚水已經流干
前途也很渺茫
迷失的靈魂
我們應該怎麼辦
懲罰我們就是堂皇的協助成長
然後讓我們一生絕望
有些人幸運天生沒有戰場
我們一出世就是自己孤軍作戰
站在十字路口的風雨中吶喊
不要讓我們一生絕望
學校老師束手無策
父母臭罵我們不會想
這個社會的標准已經超出了
我們這年紀的有限想像
只認定會讀書
就一定是好孩子的榜樣
別以為看不起我們
就告訴自己比人家強
有多少人關心我們
為何會走錯迷失方向
又有誰會替我們想想
蘋果為何會變爛
其實我們也曾努力
要爭取所有人的稱贊
捫心自問你們究竟
給了我們多少希望
淚水已經流干
前途也很渺茫
迷失的靈魂
我們應該怎麼辦
懲罰我們就是堂皇的協助成長
然後讓我們一生絕望
有些人幸運天生沒有戰場
我們一出世就是自己孤軍作戰
站在十字路口的風雨中吶喊
不要讓我們一生絕望
淚水已經流干
前途也很渺茫
迷失的靈魂
我們應該怎麼辦
懲罰我們就是堂皇的協助成長
然後讓我們一生絕望
有些人幸運天生沒有戰場
我們一出世就是自己孤軍作戰
站在十字路口的風雨中吶喊
不要讓我們一生絕望
請問是這個嗎
F. 寂靜嶺1電影里,女主角Rose帶著女兒Sharon前往寂靜嶺途中在車上的歌曲叫什麼!
Letter - from The Lost Days
http://music.163.com/#/m/song?id=547019
G. 電影超級杯奶爸中強森帶他女兒去酒吧時.酒吧里放的歌曲叫什麼
my girl 把
H. 要送女兒的歌有什麼好歌曲
1、《前世情人》
《前世情人》是由黃俊郎作詞,周傑倫與女兒Hathaway共同作曲,周傑倫演唱的歌曲,該曲先由2016年5月30日MV首播,後收錄在6月24日發行的專輯《周傑倫的床邊故事》中。
2、《親愛的》
《親愛的》是由王力宏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發行於2017年10月13日。後收錄在王力宏2017年12月11日發行的專輯《A.I. 愛》中。
3、《給女兒的一封信》
《給女兒的一封信》是張傑演唱的歌曲,由金玟岐作詞、作曲。於2018年5月11日發行。
4、《阿果吉曲》
《阿果吉曲》是一首彝族民歌,歌曲由海來阿木演唱,海來阿木作詞作曲、趙建民編曲,這首歌曲是電影《追夢者》的插曲,歌曲發行於2018年1月17日,並收藏在專輯《阿果吉曲》中。
5、《Hailie's song 》是Eminem寫給他的女兒Hailie的一首歌。Hailie『s song 在贏得Hailie的撫養權後,Em寫的一首歌,起先未收入專輯,只是錄了demo給一個女性友人聽,結果她聽完感動得哭了,於是收入《the eminem show》。
I. 關於電影<音樂之聲>里瑪利亞教孩子們的歌曲名字
以下是按照影片順序排的詳細曲目,為中國人熟知的還是《雪絨花》、《哆來咪》等。後面還有《音樂之聲》原聲專輯的資料,感興趣可以下載來聽聽。
1. Prelude And The Sound Of Music / Maria 2:44
序曲和音樂之聲 / 瑪利亞
2. Overture And Preludium (Dixit Dominus) / Orchestra and Nuns Chorus 3:14
序曲(贊頌我主) / 管弦樂隊與修女合唱團
3. Morning Hymn And Alleluia / Nuns Chorus 2:01
晨禱和哈利路亞 / 修女合唱團
4. Maria / Nuns Chorus 3:16
瑪利亞 / 修女合唱團
5. I Have Confidence / Maria 3:26
信心 / 瑪利亞
6.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Rolf and Liesl 3:18
即將十七歲 / 洛夫和麗莎
7. My Favorite Things / Maria 2:18
我最喜愛的東西 / 瑪利亞
8. Do-Re-Mi / Maria and the Children 5:33
哆來咪 / 瑪利亞和孩子們
9. The Sound Of Music / The Children and the Captain 2:10
音樂之聲 / 孩子們和上校
10. The Lonely Goatherd / Maria and the Children 3:10
孤獨的牧羊人 / 瑪利亞和孩子們
11. So Long,Farewell / The children 2:54
晚安,再見 / 孩子們
12. Climb Every Mountain / Mother Abbess 2:16
攀越群山 / 院長
13. Something Good / Maria and the Captain 3:16
有些好事 / 瑪利亞和上校
14. Processional And Maria / Organ,Orchestra and Nuns Chorus 2:27
婚禮進行曲和瑪利亞 / 管風琴,管弦樂隊和修女合唱團
15. Edelweiss / The Captain, Maria ,the Children and Chorus 1:50
雪絨花 / 上校、瑪利亞、孩子們和合唱隊
16. Climb Evry Mountain(Reprise) / Chorus and Orchestra 1:21
攀越群山(重奏) / 合唱隊和管弦樂隊
17.Prelude And The Sound Of Music / Maria 3:28
序曲和音樂之聲 / 瑪利亞
18. I Have Confidence / Maria 3:41
信心 / 瑪利亞
19.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 Rolf and Liesl 4:53
即將十七歲 / 洛夫和麗莎
20. My Favorite Things*/Salzburg Montage / Maria and Orchestra 4:22
我最喜愛的東西*/薩爾斯堡組合 / 瑪利亞和管弦樂隊
21. Edelweiss / The Captain and Liesl 2:17
雪絨花 / 上校和麗莎
22. The Grand Waltz / Orchestra 2:19
大華爾茲 / 管弦樂隊
23. Laendler / Orchestra 2:34
蘭德勒 / 管弦樂隊
24. Processional Waltz / Orchestra 1:19
婚禮進行曲華爾茲 / 管弦樂隊
25. Climb Every Mountain* / Mother Abbess 2:37
攀越群山* / 院長
26. Something Good* / Maria and the Captain 3:50
有些好事* / 瑪利亞和上校
27.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Reprise)** / Maria and Liesl 3:04
即將十七歲(重奏)** / 瑪利亞和麗莎
28. Edelweiss( Reprise)* / The Captain,Maria,the Children and Chorus 2:01
雪絨花(重奏)* / 上校、瑪利亞、孩子們和合唱隊
29. The Chase / The Orchestra 2:39
追捕 / 管弦樂隊
30. Escape/ Climb Every Mountain(Reprise)/Finale* / Chorus 2:08
逃亡/攀越群山(重奏)/終曲* / 合唱隊
31. Richard Rodgers Speaks 9:24
理查德羅傑斯講話
原聲大碟 -《音樂之聲》(Sound of Music)[MP3!]
中文名稱:音樂之聲
英文名稱:Sound of Music
資源類型:MP3!
專輯歌手:原聲大碟
專輯介紹:
《音樂之聲》原是百老匯舞台上作為保留節目的音樂劇,從一九五九年公演後一直盛況空前。該劇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納粹時斯奧地利的一位修女在一戶富家當家庭教師。由於他們看不慣納粹的所作所為,逃到美國並組成了"特拉普家庭合唱團",在各地巡迴演出,事跡十分感人。這些真實人物事件都被移植到影片里。音樂設計與作曲為原劇作者理查德.羅傑斯和奧斯卡.漢麥斯坦,他們對原劇作了較大的改動,增加了許多首新的歌曲。影片的拍攝權由二十世紀福克斯(TwentiethCentury-Fox)公司在一九六O年以一百萬美元購得,但因合同規定,只好等到原劇在百老匯演出結束後方開拍。
一部音樂片的成功與否,作曲是重要的因素。懷斯的歌舞片《西區故事》所以一舉魁,其中音樂和歌曲充滿了美國式的活力,許多歌曲《瑪麗婭》、《晚上再見》等等,上映之後就在大街小巷流傳開來。影片《音樂之聲》同樣如此,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無不沉浸在優美動聽的樂曲之中。《音樂之聲》的作曲是美國著或的作曲家理查德.羅傑斯。他曾作1000多首歌曲和十幾部歌劇,尤其善於在復雜的節奏中尋求一種驚人的和諧,旋律自然、流暢而簡潔,但簡潔中又顯示出高度的技巧。《音樂之聲》中的作曲就是他這種創作風格的代表作。
《音樂之聲》用托德-AO寬銀幕系統拍攝,片長三小時,在一九六五年奧斯卡獎的競選中,《音樂之聲》被提名十項,人們本以為這部影片自1965年5月公映以來,創了美國電影票房的新紀錄,奧斯卡金像獎競爭過程中將會暢通無阻。有趣的是,當年2月提名時,懷斯的《音樂之聲》遇到了強勁的對手--英國的《日瓦戈醫生》,兩片都獲得8項金像獎提名。經過激烈的較量,雖然兩片都奪得5項金像獎,但相比之下,懷斯的《音樂之聲》還是佔了上峰,結果獲得最佳影片、景佳導演、最佳音響、最佳剪輯與最佳作曲五項。
作為一流音樂巨片,它在北美公映的頭十個月里凈賺二千萬美元,到第二年年底票房收入已逾四千二百五十萬美元,僅次於《亂世佳人》。到目前為止,《音樂之聲》仍是最賣座的十大影片之一。朱莉.安德魯斯富於魁力的表演給影片大增光彩。
附:音樂之聲的由來
<<音樂之聲>>劇情
瑪麗婭在薩爾茨堡一座嚴格的修道院作實習修女。她喜愛威嚴的阿爾卑斯山脈,經常在山上遠足而忘記修道院的任務。修道院的主持很有智慧,認為瑪麗婭也許更適合外界的生活,所以決定派她到特拉普家作7個孩子的家庭女教師。 到了特拉普家後,瑪麗婭對男爵按照嚴格的軍規來管教他的孩子們感到驚訝。男爵是一個貴族鰥夫,也是海軍上校。她得知孩子們曾經趕走過許多前任家庭教師後,採取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不是教育他們,而是把音樂帶進他們的生活,教他們如何唱歌跳舞、玩耍嘻戲,而且贏得了孩子們的愛。 孩子們為他們的父親表演木偶劇是瑪麗婭和男爵之間萌發愛情的第一步。僅僅幾天以後,男爵把斯洛德 (Schroeder)男爵夫人作為他的未婚妻介紹給孩子們。舞會上,男爵和瑪麗婭給觀眾表演民族舞蹈,在他們一起跳舞時,發現了彼此的情感。斯洛德男爵夫人鼓勵瑪麗婭立即離開特拉普家。於是她回到了修道院。 孩子們很快發現瑪麗婭失蹤了,他們想盡辦法讓她回來,此時男爵正在准備和斯洛德男爵夫人結婚。瑪麗婭回到修道院後,對主持傾訴了自己對男爵的愛情,主持則鼓勵她對自己的愛情要<征服每座山>。她匆忙趕回男爵家,發現男爵正在准備婚禮。男爵夫人意識到男爵和瑪麗婭之間真正的愛情後,離開了男爵。最終瑪麗婭在她想成為修女的修道院和她所愛的人舉行了婚禮。 命運打擊。當他們度蜜月回家時,納粹佔領了奧地利。男爵不想為納粹的海軍服務,找機會逃跑:全家人參加在薩爾茨堡節日劇院里舉行的合唱節。就在這兒男爵演唱了雪絨花,為他摯愛的祖國獻歌,而幾小時之後他們就要永遠離開這兒了。特拉普一家藏在修道院墓地里以躲避搜捕,最後戲劇性地逃跑了。
影片最後的鏡頭是特拉普一家爬上阿爾卑斯山,到達瑞士,曙光象徵著他們新生活的開始。
真實的故事
電影<<音樂之聲>>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
特拉普男爵生於1880年4月4日,扎拉(Zara),當時還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父親是海軍上校,他也想獻身海軍事業,所以參加了皇家海軍學院。當他還是一個年輕的海軍上校時,就被任命為U6潛艇的指揮。一戰時,一艘法軍潛艇被特拉普的潛艇擊沉。1918年,國王約瑟夫一世提升他為海軍少校。 戰爭結束後,奧地利失去了海岸線,不再需要海軍。特拉普上校不僅失去了職位,還在1924年失去了他的妻子,留給他7個孩子照顧。
瑪麗婭生於1905年1月25日。在她大約兩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養母,她們住在維也納郊區的一個小房子里。 她受到了嚴格的教育,上完三年高中後,進入了四年的國立師范學院。 瑪麗婭原來是社會主義者和無神論者,但是在大學期間,一位著名的神父開始給她布教,改變了瑪麗婭的生活和信仰。 瑪麗婭加入了薩爾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為一個修女。修道院決定讓瑪麗婭離開一年,到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師,照顧他的一個患風濕熱的女兒。
一年後,孩子們要求他們的父親設法留住瑪麗婭,他們甚至建議他應該娶她。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歡我!男爵回答說。於是孩子們自己去問瑪麗婭。因為瑪麗婭說,是,我喜歡他。他們訂婚了。她再也沒回修道院作修女,於1927年11月26日嫁給了男爵。 特拉普一家又新添了兩個女兒。
1935年,瓦茲內神父走入了他們的生活。他使音樂成為他們一家的愛好。他們自然清新的嗓音和純美的歌聲使他們在1935年的薩爾茨堡音樂戲劇節上獲得了合唱比賽第一名。他們曾在大蕭條時期失去了所有的錢財,此後他們被邀請做歐洲巡迴演唱會。
1938年,希特勒入侵奧地利,特拉普寧可丟掉物質財產,也要留住尊嚴。他們離開了薩爾茨堡市郊的別墅和一切財產,前往美國。
1938年9月,他們到達紐約。途中第10個孩子出生了。瓦茲內神父也和他們同行到美國,在他的指導下,唱歌成了他們的職業,特拉普家庭合唱隊漸漸揚名。 二戰後,特拉普一家建立了一個音樂慈善組織:特拉普家庭奧地利救濟社,為祖國奧地利發送了無數食品和衣物。
1941年,特拉普在費爾蒙特的一個鄉村裡買了一個大農場,這兒和他們思念的奧地利薩爾茨堡的風光相似。他們給他們的房子取名為「一顆丹心」。
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去世,被安葬在房子後院的家庭墓地里。 當他們結束了20多年、30多個國家的演唱生涯時,他們把他們的奧地利式大木屋改成了客店。可惜1980年12月,它被一場大火燒毀。他們立即決定重建。特拉普家新木屋的設計很現代,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 1987年3月28日瑪麗婭去世了,被安葬在墓地里他的丈夫旁邊。
專輯曲目:
01 PROCESSIONAL AND MARIA
02 SOMETHING GOOD
03 CLIMB EV'RY MOUNTAIN
04 SO LONG FAREWELL
05 THE LONELY GEATHERD
06 THE SOUND OF MUSIC
07 DO-RE-MI
08 MY FAVORITE THINGS
09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10 I HAVE CONFIDENCE
11 MARIA
12 MORNING HYMN AND ALLELUIA
13 OVERTURE AND PRELUDIUM
14 PRELUDE AND SOUND OF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