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神奇女俠》主要講了什麼
《神奇女俠》的故事將主要發生在兩個關鍵的時間點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現代。據稱影片還原度較高,和漫畫有很緊密的聯系,也就是說將會有很多神話元素。聽起來《神奇女俠》就像是DC漫畫世界中的《雷神》。
巫術自然是喀耳刻的拿手好戲,在神話中她能將男人變成野獸,而在影片最後她與神奇女俠的對決中,她將化身一頭像是奇美拉一般的怪物。
『貳』 《神奇女俠1984》優缺點明顯,是一部女性主題電影,你是如何評價的
怎麼評價電影《神奇女俠1984》?整個電影聚焦了人類的貪婪成性,其中黛安娜作為超級英雄,為了拯救這個顛覆的世界是第一個宣布renounce的人,放棄了全世界最愛之人,盡管這個借身體還魂有點扯,看見Steve時,還是感覺一度回到了第一部中的暖心時刻,Diana與Steve親吻完,在大街上飛奔,能感受到作為超級英雄的擔當,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反派豹女正好是個反例,盡管局勢相當不利,但最終在黛安娜女神的光芒下,人類奇跡般的一個個舍棄了自己已經實現的願望,世界也恢復了正常秩序。
『叄』 《神奇女俠》影評:電影為什麼能取得成功
並不神奇的神奇女俠
文/夢里詩書
在歷經了滑鐵盧般的失敗後,《神奇女俠》總算是讓觀眾重拾了對DC英雄的信心,一戰背景下對希臘神話的融入,其既有著對戰爭殘酷的描繪,也在最終著點於愛的偉大,於此中蓋爾·加朵那完美的倩影,更將一位女性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沒有了故作深沉的劇情,也沒有了暗黑色彩的附加,在漫威中一個本最為常態化對英雄緣起的手法,令《神奇女俠》終於得以回歸到了英雄大片的正常軌道,而不得不說派蒂·傑金斯作為一名曾執導過《女魔頭》這樣作品的女性導演,她對該如何去塑造一位女性的英雄形象也是輕車熟路的,勇猛與柔情的融合在這部作品中毫不令人覺得突兀,對情感的細膩捕捉更使這部電影散發著由內而外的光芒。
在《神奇女俠》的「內里」上,派蒂·傑金斯其實很好的繼承了DC系的衣缽,雖然她並沒有完全沿用扎克施耐德的風格,但那用神明視角對人間善惡的審視,以及最終對人性與愛的著點,都是電影在英雄主義下,DC與漫威間的與眾不同之處,同時在這些內在價值觀的締結上,電影也並不是再如同之前的幾部DC作品那樣讓人覺得乏味,而是融入到了一個尤為精彩的英雄成長故事之中,在真正足以打動人心高潮迭起的情感里完成了其內在的升華。
當然《神奇女俠》也並不是一部完美無缺的作品,如若說其邏輯上的一些問題我們都可以用這是一部神的英雄電影來遮掩,但那一同《自殺小隊》般羸弱的反派,則是這部電影難掩的缺陷,在這於其前段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去鋪墊神奇女俠與男主的情感,卻忽視了對反派人物的塑造,使得最後大戰反派的出現且不談有多麼的生動形象,甚至是莫名其妙,難以自圓其說的。
總的來說《神奇女俠》並不是一部能給人帶來多少驚喜的作品,骨子裡也仍舊還是最為傳統的英雄模式,但好在電影還有著充沛的情感,還有著蓋爾·加朵的風姿綽約,這些無疑使並不神奇的神奇女俠依舊能迸發出迷人的魅力。
『肆』 《神奇女俠》豆瓣影評:電影為什麼能取得成功
太好看了!而且非常難得的是,電影並沒有在經歷DCEU幾番口碑失敗後向漫威靠攏,反而是在扎克施耐德打下的原有主題基調下做的更好更成熟。不再功利十足的消費漫畫角色,不再急於求成的胡塞海填,從頭開始,穩扎穩打認認真真講述一個異族英雄的成長故事,這TM才是觀眾想看的DC電影啊!!!
『伍』 如何評價電影《神奇女俠》(Wonder Woman)
在BVS中,蝙蝠俠曾對超人說了這么一句話:
「You're not brave. Men are brave.」(你並不勇敢,人類才勇敢)
看到史蒂夫駕著滿是毒氣彈的飛機駛入長空,鏡頭拉近到他臉龐,他帶著欣慰和豪情,像那類擅長捲入一場魯莽不計後果的冒險的美國人,咧嘴大笑,然後開槍,欣然赴死,彷彿赴一場美麗的約會。
從那一刻起,蝙蝠俠這句沙啞低沉的話就跳入了我的腦海,再回望整部《神奇女俠》,就會發現,盡管黛安娜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主角,但是作為綠葉的史蒂夫並未因此失卻魅力,反而難得地和這個氣場強大的半神幾乎平分秋色,共同撐起了這部電影。
在這一點上,要感謝導演派蒂·傑金絲,沒有如外界先前的擔憂那般,把這部電影拍成簡單的「女權主義傳聲筒」。恰恰相反,正因為男女主角的共同出彩,性別平等的觀念以最自然的方式傳遞出來:我做這件事,與我的性別無關,僅僅是因為,我有能力、而且我也應該去做。黛安娜是如此,史蒂夫也是如此。
派蒂以一個女性導演所特有的細膩,將男女主角的性格都刻畫得恰到好處。這並不簡單。仔細想來,黛安娜初入人世時,性格單純,近乎幼稚,她堅持黑白分明的善惡二元論,認為人類本質是善的,只要打倒蠱惑人心的阿瑞斯,戰爭自然會平息。這種孩子氣的想法,假如處理不好,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反感,但派蒂很好地把握了這個「度」,黛安娜雖然單純,但不愚笨,雖然執著,但懂變通,她與史蒂夫以及史蒂夫所代表的人類社會的幾次沖突,都只是點到即止,沒有過分窮究下去,在指揮部里對諸位軍官的斥責是相對激烈的一次交鋒,但也很快被史蒂夫阻斷。既讓觀眾通過黛安娜的視角看到了人類社會的荒謬,並有所反思,又不至於讓觀眾覺得她僅僅是個傻白甜。
突破無人區是神奇女俠整部電影的高光時刻,甚至使得最後和阿瑞斯的「神仙打架」相形失色。前半部戲里女俠目睹了人類社會一個又一個的慘狀,怯懦而草菅人命的軍官激起了她的憤怒,無人區壕塹里民眾的哀嚎也深深刺激了她,只是因為史蒂夫一遍遍的提醒,她才忍耐至今,然而她善良的內心終於驅使她做出選擇:「阻止毒氣彈是你(史蒂夫)的任務,我的任務就是要拯救這些無辜的人。」隨即邁出了壕塹,情緒的鋪墊、爆發一氣呵成,觀眾之前郁積的憤怒與難過,隨著女俠無畏的沖鋒宣洩而出。
近幾年,超級英雄電影都開始以探討超級英雄的權責問題為熱點,試圖更深入挖掘英雄的復雜性,這也使得銀幕上那些熟悉的英雄們臉上越來越陰郁沉重、苦大仇深。然而神奇女俠的這一次邁步喚回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初衷,即宣揚人們內心最樸素的正義感。超級英雄最本真的含義至此重新回歸人們的視野: I can not stand the persecution of innocent life. If no one else guards the world, then I will come forward. (無辜的生命慘遭迫害,我不能無動於衷。如果沒有別人保衛這個世界,那麼我將挺身而出)
相比黛安娜,史蒂夫的刻畫其實更考驗功力。因為神奇女俠作為一個半神,她的能力太強大了,強大到幾乎所有問題都能獨力解決。在這種不講道理的強大下,史蒂夫能發揮的餘地似乎很小。BVS里露易絲的「被救的花瓶」命運很大可能復制到史蒂夫身上。
但是派蒂敏銳地抓住了史蒂夫的兩重身份:男性,人類。這兩點都是與黛安娜的「女性半神」身份相對應的。電影實質上是神奇女俠的成長歷程,在黛安娜初入人類社會時,她對這個復雜灰色的世界一片懵懂,史蒂夫實際上是人類社會的代表,塑造著黛安娜對人類的看法。可以說,女俠最終沒有對人類失去信心,和史蒂夫最初對她的引導密不可分。
史蒂夫最大的優點在於知進退,且總能迅速找出當前情況的最優解。這是一個間諜所必備的素質。這種靈活務實的態度,使他沒有那個年代流行的大男子主義毛病,對一個人的評判只看他/她是否有用,而不關心其性別,見識了黛安娜的強大實力,馬上退居二線,做好支援,極端的實用主義反而暗含了性別平等的因子。在上級們驚呼「你怎麼把一個女人帶進會議室」時,史蒂夫卻不以為意,只是關心能否完成任務。
誠然,從黛安娜的價值觀來看,史蒂夫遠算不上一個「好人」——在一個充斥著謊言、殺戮、背叛的世界裡,除了間諜內心的信念支撐,沒人會提醒他們該如何保持自我。更何況,史蒂夫為了完成任務是可以不擇手段的:召集雞鳴狗盜之徒行動,用「美男計」挑逗毒葯博士,更別提戳痛黛安娜的無視傷亡民眾,徑直奔向目標的做法(雖然實情是史蒂夫確實無能為力,但他現實得近乎冷漠的態度才是激怒黛安娜的原因)。
但是,當黛安娜因為殺死「阿瑞斯」(魯登道夫)人類卻仍不停止戰爭,而陷入信念崩塌時,史蒂夫的勇氣則真正顯露出來。他沖黛安娜喊道:
「你以為我不希望把這一切戰爭歸結到一個人身上嗎?你以為我已經多少次看過這些殺戮了,我也想有人來告訴我,人類為何要如此互相殘殺?」
但他仍然說:「重要的不是值不值得,而是你相信什麼。」
這一刻,身為人類的史蒂夫綻放出神性的光芒,他比黛安娜看到了更多殘酷的事實,黛安娜還能有「殺死阿瑞斯」的信念支撐,而史蒂夫從一開始就沒有答案,只能憑自己的信念說服自己堅持下去。正如老話所說: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
可以說,黛安娜直到史蒂夫犧牲前,都還只是黛安娜,而不是神奇女俠。因為她的純真與善良是未染俗塵的璞玉,還未被粗糲的現實打磨過。而在她崩潰的那一刻,普通人的史蒂夫比起她更像一個英雄。
於是《神奇女俠》的精神內核與BVS成功連接起來,甚至比起BVS僅僅是蝙蝠俠一句台詞的說明,《神奇女俠》的傳遞更加自然完整。
黛安娜的純真支撐起了影片的前半段,她的勇氣來源於對人類的憐憫和對自身實力的自信,但這還不是真正的勇敢,因為她無法真正體會到人類作為弱者的無力與絕望。而史蒂夫支撐起了影片的後半段的希望,將英雄的第二重含義補全了,他深刻理解到自己作為一個普通個體,在時代大潮下的脆弱無力,但他依然沒有放棄,依然深信自己的哪怕一點點行動,也能將這個社會稍稍掰向好的方向,這是一種更加人性、更加深刻的勇氣。所以在他理解了黛安娜的強大後,才會說出「 我拯救今天,而你拯救世界」這句話。
我知道你的強大能力,但我也依然有我能做到的事,如果能讓這個世界變好一點,那我甘當你騰躍而起的那塊踏板。在拯救世界的道路上,我們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分工不同。
相比起黛安娜的初戀,史蒂夫更多的是黛安娜對人類第一印象的樣板。幸運的是,史蒂夫既展現了人類的復雜性,又保有了人類彌足珍貴的品質,史蒂夫的犧牲不僅成為了黛安娜爆發的契機,也使她完成了從「半神」到「英雄」——亦即真正的神奇女俠——的涅槃。史蒂夫以生命為代價向黛安娜展示了人類的高貴與無畏,使得黛安娜在破除了對人類單純的幻想後,還能繼續相信他們。
至此,半神的黛安娜藉助普通人的史蒂夫踏上了堅實的大地。當神性光環褪去,神奇女俠不再是高懸蒼穹之上的救世主,而是與人類相伴而行的英雄。
「You're not brave. Men are brave.」(你並不勇敢,人類才勇敢)
正是有了人性,神奇女俠黛安娜才有了更堅韌的勇氣。這或許就是蝙蝠俠這句話的真實含義,這也才是我們最初熱愛超級英雄的理由。
————分割線————
關於影片的缺點,敘事推進的倉促生硬,動作戲慢鏡頭泛濫,以及最後突兀地落腳到「只有愛才能拯救這個世界」的老調子,都已經有人分析過了。而我失望的地方在於,電影對一戰的刻畫還是流於淺薄了。相較於正義邪惡相對清晰的二戰,一戰是真正的「春秋無義戰」,每個參戰國都是為了自己的私慾和野心,將成千上萬的普通民眾趕向戰場,如同屠宰場的肉牛般。「絞肉機」、「毒氣戰」、「無人區」……這些在一戰里涌現的詞彙,每一個背後都有數不盡的血淚和亡靈。但電影仍舊不自覺地將德軍視作邪惡的一方,只展現了協約國民眾的傷亡,卻幾乎對德國民眾的苦難隻字不提,彷彿是一個翻版的二戰而已。即使是女俠,也說德軍是被阿瑞斯蠱惑了,言下之意即是已經將德國打入對立面。唯一能體現戰爭的荒謬和人性普適的只有這句台詞:
英國的香煙給德國人抽,德國的啤酒給英國人喝,兩邊的人都喜歡同一個作家的書。
正因為「無義戰」,從黛安娜這個局外人(神)的眼光看,這樣無意義的同類相殘才更諷刺、更悲涼。而作為後世的觀眾來看,一想到20年後規模更大、殺戮更甚的二戰,對史蒂夫說的「終結一切戰爭的戰爭」更感到痛心悲哀。假如這一切僅僅歸結到某一方的作惡,而忽視了人類普遍的陰暗面,無疑大大削弱了作品批判的力度,「只有愛才能拯救這個世界」的口號就更顯得荒誕空洞。
這部作品最後就不應該讓女俠得出任何「結論」或「解決方法」。史蒂夫在沒有答案的情況下,依然選擇相信人類,這正是電影所傳達的勇氣。女俠作為一個智慧過人的半神,是受到了人類的感召,才選擇站在人類一邊。她願意和人類一同摸索前進的道路,而不再幼稚地提出「殺死阿瑞斯就能解決一切」,理想國已然遠去,所有人都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走下去,在這一點上,神奇女俠是人類的守望者、相伴者,而不是提供答案的宗教神,這才是《神奇女俠》這部電影最大的價值。
(neets.cc)
『陸』 《神奇女俠》電影看不懂啊,誰能講講具體故事
阿瑞斯是她親哥,所以殺他之前說了一句:goodbye,brother~
只有殺死阿瑞斯才能結束戰爭~因為阿瑞斯蠱惑了人類~
神奇女俠是正義聯盟的六大元老之一,其餘5位分別是蝙蝠俠,閃電俠,綠燈俠,超人,火星人John~
『柒』 神奇女俠好看嗎 神奇女俠劇情介紹 神奇女俠好看嗎
還記得《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快接近片尾的時候出現的她吧!一出場就自帶閃光燈,瞬間蝙蝠俠和超人的光芒都被奪走了!戰鬥力爆表,表情干凈利落:
加朵女神孕照製片人查克·羅文也對加朵的工作道德印象深刻,特別是她懷孕時期的表現。「當時她已經不能完成劇烈的動作,但她仍然在堅持。……我干這一行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我此前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身披一脈傳承的古文明戰服,充滿智慧、優雅且強健的史詩味道;英姿颯爽的打鬥畫面,配上最後燃到炸裂的BGM,《神奇女俠》分分鍾叫人血脈膨脹。過去,男生們有超人啊蝙蝠俠啊鋼鐵俠啊各種俠。現在,女孩子終於也有自己的愛豆了。她是一個力量、優雅、智慧、神奇的女人。不再是等待王子來拯救的公主,而是先救王子,後救蒼生的英雄。不再是依附男性的花瓶,而是蓄勢待發的女鬥士。
『捌』 《神奇女俠》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不一樣的色彩呢
《神奇女俠》之所以能夠一改DCEU此前的命運而獲得影評人陣營一邊倒的好評,就在於派蒂·傑金斯為這個角色找回了克里斯托弗·里夫版超人的精神。片中黛安娜不少的台詞如果單拿出來真的傻白甜到難以啟齒,但在片中卻有足夠的力量讓你再次對這些偉大的理想報以信心,這就是超級英雄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在越來越多的黑暗系電影讓你知道這些「新神」有多脆弱多混蛋的時候,黛安娜毅然決然的選擇反其道而行之。《神奇女俠》沒有展現神性與人性的對抗或是人性向神性的過渡,黛安娜從一開始就是神性與人性的結合體,戰場上從此有了新的身影。一段時間過後當人們回望這個時代的好萊塢,伴隨著女權主義崛起而逐漸形成的全新敘事體系一定是個無法迴避的主要命題,女性角色從明目張膽的花瓶到以獵奇為目的的大膽嘗試,尤其是一線的商業片中,我們一步步正在目睹的是女性角色以及其背後蘊藏的無限可能性在以男性話語權為主導的體系下獲得地位的過程,稱其為一個嶄新的偉大時代毫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