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電影腳本正確格式。。。高人點撥。謝謝
(1) 首先要寫出時、景、人 (2) 在描寫情態時,先用△(三角式)符號放在前面。 (3) 對白是頂格寫出人物簡稱,然後加上∶(冒號)。劇本跟小說不同,劇本的對白不需用引號。 網上查的、希望有幫助、呵呵!
記得採納啊
Ⅱ 影視劇本的腳本是什麼,寫的是什麼。還有就是劇本的腳本是導演寫,還是編劇寫
腳本指表演戲劇、拍攝電影等所依據的底本又或者書稿的底本。腳本可以說是故事的發展大綱,用以確定故事的發展方向。腳本是導演寫的。
分鏡頭腳本是創作影片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備。分鏡頭腳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築大廈的藍圖,是攝影師進行拍攝,剪輯師進行後期製作的依據和藍圖,也是演員和所有創作人員領會導演意圖,理解劇本內容,進行再創作的依據。
(2)電影腳本聲音需要寫台詞嗎擴展閱讀:
電視攝錄使用的電視節目腳本,分為拍攝提綱(多用於紀錄性節目),文學腳本(多用於電視劇)和分鏡頭腳本三種。
分鏡頭腳本是最實用的電視節目腳本,它是在文學腳本的基礎上運用蒙太奇思維和蒙太奇技巧進行腳本的再創作,即根據拍攝提綱或文學腳本,參照拍攝現場實際情況,分隔場次或段落,並運用形象的對比,呼應,積累,暗示,並列,沖突等手段,來建構屏幕上的總體形象。
依據文字腳本加工成分鏡頭腳本,不是對文字腳本的圖解和翻譯,而是在文字腳本基礎上進行影視語言的再創造。雖然分鏡頭腳本也是用文字書寫的,但它已經接近電視,或者說它是可以在腦海里「放映」出來的電視,已經獲得某種程度上可見的效果。
Ⅲ 如何寫影視廣告的分鏡頭腳本
前邊的那些創意概述我就不說了,具體得分鏡頭腳本,也就是那個大表表的項目有
場景(在哪個場景拍的)
時間(也就是這個鏡頭大概要多長時間,一般以秒為單位)
景別(遠景近景之類的)
拍攝手法(固定機位還是移動機位,怎麼移動這類的)
畫面(就是這個鏡頭要拍什麼內容)
聲音(有沒有什麼背景音樂、特效配音、演員台詞什麼的)
特效(要不要插動畫)
備注(需要特別標注的注意事項)
大概就是這些啦
Ⅳ 腳本和劇本有什麼區別,腳本怎麼寫
一、寫作上的區別:
腳本可以根據故事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而進行的修改。只有在腳本確定之後,則才進行劇本的編寫工作。劇本編寫完成之後,則才是分鏡的確定。場景,角色確定。
劇本的寫作,最重要的是能夠被搬上舞台表演,戲劇文本不算是藝術的完成,只能說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後(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終藝術的呈現。歷代文人中,也有人創作過不適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劇本。這類的戲劇文本則稱為案頭戲(也叫書齋劇)。
腳本:
二、用途上的區別:
腳本是指表演戲劇、拍攝電影等所依據的底本又或者書稿的底本。腳本可以說是故事的發展大綱,用以確定故事的發展方向。
劇本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與劇本類似的詞彙還包括腳本、劇作等等。它是以代言體方式為主,表現故事情節的文學樣式。
三、內容性質上的區別:
腳本可以說是故事的發展大綱,用以確定故事的發展方向。之後,確定故事到底是在什麼地點,什麼時間,有哪些角色,角色的對白,動作,情緒的變化,等等,這些細化的工作都是劇本上所要清楚確定下來的。
劇本主要由台詞和舞台指示組成。對話、獨白、旁白都採用代言體,在戲曲、歌劇中則常用唱詞來表現。劇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劇作者的口氣來寫的敘述性的文字說明。包括對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的交代,對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徵、形體動作及內心活動的描述,對場景、氣氛的說明,以及對布景、燈光、音響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Ⅳ 電影音效包含台詞嗎
這需要很好的創作台詞。也就是說新的台詞說出來和原來的口型能大概對上。
包括譯制國外電影也一樣,如果電影中人的嘴動了三下,而中文配音說了10個字,明顯嘴型對不上,看起來別扭。所以有時寧可犧牲翻譯準度也要對嘴型。
Ⅵ 什麼是電影腳本啊~有木有範本啊~貼上來看一下~
影視腳本標准格式
標准格式: 序號 景別 鏡頭運動 畫面 台詞 音樂或音響 時間
電視廣告文案的表現特殊性
(一)特殊的形式
電視廣告文案是廣告文案在電視廣告中的特殊形式。由於電視廣告文案在寫作過程中除了運用一般的語言文字元號外,還必須掌握影視語言,運用蒙太奇思維,按鏡頭順序進行構思,這頗似電影文學劇本的寫作,因而又被稱為電視廣告腳本。
電視廣告的各種構成要素:素材、主題、藝術形式、表現手段以及解說詞等,都是廣告創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切都必須首先通過電視廣告腳本的寫作體現出來,從而使電視廣告文案顯示出有別於其他廣告文案的特殊性。
(二)特殊的性質
電視廣告腳本是電視廣告創意的文字表達,是體現廣告主題,塑造廣告形象,傳播廣告信息內容的語言文字說明,是廣告創意的具體體現,因而,它是現代廣告文案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它又與報刊等平面廣告文案的性質有明顯的區別:它並不直接與受眾見面,因為它不是廣告作品的最後形式。只不過是為導演進行再創作提供的詳細計劃、文字說明或藍圖,是電視廣告作品形成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對未來廣告作品的質量和傳播效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電視廣告腳本包括既相連接,又各自獨立的兩種類型:一是文學腳本,二是分鏡頭腳本。文學腳本是分鏡頭腳本的基礎;分鏡頭腳本是對文學腳本的分切與再創作。前者由文案撰寫者(編劇)撰寫,後者由導演完成。
(三)特殊的語言--影視語言
影視語言不僅是電視廣告的信息傳達手段,也是電視廣告形象得以形成、體現的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因而它是電視廣告的基礎和生命。
1.影視語言的特點
(1)具象性、直觀性。它總是以具體形象來傳情達意,傳遞信息。
(2)運動性、現實性。攝影機具有客觀地記錄現實的作用和"物質現實的復原"功能,因而影視畫面的基本特徵是"活動照相性",可以使觀眾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現實感。
(3)民族性、世界性。影視語言不僅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特徵,而且是一門世界性語言,可以成為各國人民交流思想,傳遞信息,溝通感情的工具。
2.影視語言的構成
主要由以下三部分要素構成:
一是視覺部分,包括屏幕畫面和字幕;
二是聽覺部分,包括有聲語言、音樂和音響;
三是文法句法--蒙太奇(鏡頭剪輯技巧)。
電視廣告文案的寫作注意
電視廣告所獨具的蒙太奇思維和影視語言,決定電視廣告文案(腳本)的寫作既要遵循廣告文案寫作的一般規律,又必須掌握電視廣告腳本創作的特殊規律。具體要求是:
(一)電視廣告文案(腳本)的寫作,必須首先分析研究相關資料,明確廣告定位,確定廣告主題。在主題的統帥下,構思廣告形象,確定表現形式和技巧。
(二)電視廣告文案的寫作,必須運用蒙太奇思維,用鏡頭進行敘事。語言要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容易化為視覺形象。
(三)按鏡頭段落為序,運用語言文字描繪出一個個廣告畫面,必須時時考慮時間的限制。因為電視廣告是以秒為計算單位的,每個畫面的敘述都要有時間概念。鏡頭不能太多,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傳播出所要傳達的內容。
(四)電視廣告是以視覺形象為主,通過視聽結合來傳播信息內容的,因此電視廣告文案(腳本)的寫作必須做到聲音與畫面的和諧,即廣告解說詞與電視畫面的"聲畫對位"。
(五)電視廣告文案(腳本)的寫作,應充分運用感性訴求方式,調動受眾的參與意識,引導受眾產生正面的"連帶效應"。為達此目的,腳本必須寫得生動、形象,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具有藝術感染力。這是電視廣告成功的基礎和關鍵。
(六)寫好電視廣告解說詞,也稱廣告詞或廣告語。它的構思與設計,將決定電視廣告的成敗。
1.廣告詞的種類:包括畫外音解說、人物獨白、人物之間的對話、歌曲和字幕等等。每一則電視廣告,可根據創意和主題的需要,只取其中一、二類,不一定包羅萬象,貪多求全。
2.廣告詞的作用:彌補畫面的不足,即用聽覺來補充視覺不易表達的內容;揭示和深化主題;進一步強化品牌或信息內容。
⒊ 廣告詞的寫作要求有以下幾點:
⑴寫好人物獨白和對話,它的重要特徵是偏重於"說",要求生活化、樸素、自然、流暢,體現口頭語言特徵。
⑵對於旁白或畫外音解說,可以是娓娓道來的敘說,或者抒情味較濃重的朗誦形式,也可以是邏輯嚴密、夾敘夾議的理論說道。
⑶以字幕形式出現的廣告詞要體現書面語言和文學語言的特徵,並符合電視畫面構圖的美學原則,具備簡潔、均衡、對仗、工整的特徵。
⑷重點寫好廣告詞中的標語口號,要求盡量簡短,具備容易記憶、流傳、口語化及語言對仗,合轍押韻等特點。
目前,電視廣告片的各種常規時段有5秒、10秒、15秒、30秒、60秒等。我們在選擇電視廣告文案的表現形式時,不僅要依據廣告策略、廣告信息內容、廣告目標受眾等情況,而且還要與時段的選擇產生對應。
⒈ 一般情況下,5秒時段的電視廣告片,其目的通常是為了加深受眾對廣告信息的印象,強化受眾對廣告主體特定形象的記憶。因此,一般採用瞬間印象體的表現形式。以一閃而過,卻具有某種沖擊力的畫面,與簡潔凝練的廣告語相結合,來表現企業形象或品牌個性。如"乘紅河雄風,破世紀風浪"、"鶴舞白沙,我心飛翔"、"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金利來,男人的世界"、"一品梅,芳香滿人間"、"好空調,格力造"等。
⒉ 10秒和15秒時段的電視廣告片,其廣告目的是要在短時間內,對廣告信息作單一的、富於特色的傳播,突出企業形象或品牌個性,或獨具的"賣點"。因此,適合採用名人推薦體、動畫體、新聞體,以及懸念體、簡單的生活情景體等表現形式。如李媛媛作的"朴欣口服液"廣告,趙本山作的"瀉痢停"廣告等,都曾由30秒的長廣告片中剪輯過15秒的廣告片。
⒊ 30秒時段的電視廣告片,可以從多角度表現產品的功能、利益點。適於採用名人推薦體、消費者證言體、示範比較體、生活情景體、以及簡短的廣告歌曲形式等。如"蓋中蓋"廣告、"朴雪口服液"廣告、"齊力潔"廣告、"南方黑芝麻糊"廣告、"孔府家酒"廣告、"沱牌曲酒"廣告等。
⒋ 60秒時段的電視廣告片,可以表現更豐富的廣告內容。可以採用廣告歌曲體、生活情景體、消費者證言體、示範比較體等較為完整的表現形式。
Ⅶ 電影中聲音的製作流程是什麼
不是音頻專業人員,以下答案僅供參考。希望有專業人士指正。電影剪輯時,第一步是對板,即把分開錄制的畫面和聲音素材同步。拍攝時的「打板」就是為了提供聲畫同步參考。這個工作一般是剪輯助理在拍攝時期完成。然後就是常規剪輯。這時剪輯師看到的素材基本是聲畫同步的。不過會有部分素材因為拍攝原因沒有聲音,例如升格或降格拍攝,特效素材拍攝等。也有現場原因導致的對話質量不高等情況。此時的對白和現場環境聲都可以算做參考聲。等影片定剪後,因為拍攝時很難做到百分百現場收錄對白,基本上都需要重新補錄部分對白或環境聲。現場拍攝的聲音環境很難控制,很難所有對白和環境聲都能收到理想效果。有時為了控制拍攝進度,或者很難反復拍攝時,就會採用後期補錄的方式。不過也有精益求精的導演會對現場聲音要求很高。婁燁導演的《推拿》在拍攝時,為了能現場錄到盲杖敲擊盲道的聲音,劇組挖開了數百米長(數據來自記憶不夠精確總之是很長一段)的人行道,在地磚下埋設了話筒。影片畫面定剪後,補錄對白和環境聲時,聲音後期人員還需要對已採用的聲音進行修飾。例如話筒員不小心蹭桿的聲音,部分需要壓制的噪音等。後期錄音室補錄的對白有時候也需要處理一下,才能和現場聲音剪輯在一起時不穿幫。全部的對白和環境聲處理完畢後,就需要根據導演的藝術創作需求,進行音效設計。音效設計和音樂作曲一般是相互結合的。進入時間點也會根據製作方法不同而不同。對白、環境聲、音樂、音效等環節全部確認後,要進行預混,確認聲音各元素組成比例。然後進行終混,完成杜比5.1或7.1或全景聲效果。以上只是大致流程和參考,僅供愛好者參考。聲音後期是非常專業化和復雜的流程,如果需要更專業化的答案,就需要音頻專業人員來回答了。
Ⅷ 既然電視電視劇需要配音,演員為什麼還需要背台詞
一是要對口型,二是要拍完後才確定要不要配音演員,三是演員要通過台詞才能了解故事的發展,畢竟劇本有很多地方是要台詞的。
很多的時候現場收錄的聲音會摻雜很多的雜音,導致後期的配音根本沒有辦法用,這時候就需要用到後期的配音了。
有的時候是演員本身的原聲就不符合角色的設定,比如霸道總裁偶像劇里的男主如果操著一口純正的粗嗓子,就會造成觀眾們出戲的情況,所以這個時候也要用到後期的配音。至於有的配音是因為演員的台詞功底太弱,或者普通話不標准,這種當然要使用配音了。
(8)電影腳本聲音需要寫台詞嗎擴展閱讀:
配音的注意事項:
1、配音的語言鬆弛
與舞台上的要求正好相反,後期配音絕對要鬆弛自然。因為話筒的性能高度敏感,縮短了演員與觀眾的空間。不要求音調與音節的伸展,別刻意追求音色響亮清甜,任何誇張與做作都會失真,聲音狀態應依照生活自然。
2、配音的聲音控制
用鬆弛自然的生活語言,絕不是廢除基本功訓練。鬆弛自然不能失去控制,鬆弛自然不能四聲混亂,鬆弛自然不能吐字含混,還要強調語言的分寸感,自然要注意語言的規范,有時比生活中還要收斂。
Ⅸ 請問影視劇里的腳本和劇本有什麼區別嗎
一、性質不同
1、腳本:以該文本為拍攝依據。
2、劇本:劇本一般是編劇寫的故事文本。
二、內容不同
1、腳本:使用一種特定的描述性語言,依據一定的格式編寫的可執行文件,又稱作宏或批處理文件;一般會列出鏡頭的長度、景別、構圖、配樂等等很詳細的信息。
2、劇本:劇本主要由台詞和舞台指示組成。對話、獨白、旁白都採用代言體,在戲曲、歌劇中則常用唱詞來表現。
三、編寫不同
1、腳本:一般是導演與負責分鏡的共同完成,腳本通常可以由應用程序臨時調用並執行。
2、劇本:劇本的寫作,最重要的是能夠被搬上舞台表演,戲劇文本不算是藝術的完成,只能說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後(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終藝術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