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尼采和追憶似水年華的簡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尼采出生於勒肯的一個牧師之家,他自幼性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纖弱的身體使他總是有一種自卑感。因此,他一生都是在追尋一種強有力的人生哲學來彌補自己內心深處的自卑。尼採的哲學打破了以往哲學演變的邏輯秩序,憑的是自己的靈感來作出獨到的理解。因此他的著作不像其他哲學家那樣晦澀,而是文筆優美,寓意雋永。有人稱,尼采與其說是哲學家,不如說是散文家和詩人。尼采富於影響的代表作有《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超越善與惡》以及《權力意志論》等。
尼采曾因向自己的意中人求婚受挫而對女性放棄了任何希望,於是他就開始拚命攻擊女性,與此同時,為自己大唱贊歌。在他的自傳《瞧這個人》中,他的自吹自擂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我為什麼這樣聰明?」、「我為什麼這樣智慧?」、「我為什麼寫出這么多的好書?」,竟成了這本書的主要章目。
尼采進一步發展了叔本華的非理性主義傾向,他用權力意志代替了叔本華的生存意志,並試圖把叔本華的消極絕望的悲觀主義改造為積極樂觀的行動主義。其哲學的意義主要體現為對西方文化的兩大支柱—理性主義和基督教的批判。
尼采給西方文化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震動,在他之後,人們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理直氣壯地以「理性」動物、「道德」動物自居了,人的虛榮、鄙俗、偽善、平庸的一面被尼采毫不留情地剝落在人前,讓人無地自容。人們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權力意志—這個被掩蓋已久、被壓抑已久的人性中最深刻的東西,無論你是去極力地否定它還是去勇敢地肯定它,你都會感到內心的震顫,這就是尼采哲學的威力所在。
與叔本華一樣,尼採在去世以後,其哲學才受到人們的重視,他的權力意志哲學和超人哲學對德國社會乃至世界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開赴前線的德國士兵的背包中有兩本書是最常見的,一本是《聖經》,另一本是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採的強權思想對希特勒的影響也是眾所周知的,其中有一句格言為希特勒終生恪守:「強人的格言,別理會!讓他們去唏噓!奪取吧!我請你只管奪取!」尼采和希特勒都是狂妄自大的人,所不同的是,尼採的瘋狂是學者型的,只停留在口頭和字面上;而希特勒是一位實踐者,他把前者的思想付諸於實際行動。
追憶似水年華
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
這是一部意識流小說,在這本小說中,「生命只是一連串孤立的片刻,靠著回憶和幻想,許多意義浮現了,然後消失,消失之後又浮現。」 如一連串在海中跳躍的浪花。
《追憶似水年華》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表現出文學創作上的新觀念和新技巧。小說以追憶的手段,藉助超越時空概念的潛在意識,不時交叉地重現已逝去的歲月,從中抒發對故人、往事的無限懷念和難以排遣的惆悵。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偉大的作家。在法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他同巴爾扎克一樣,都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普魯斯特的這種寫作技巧,不僅對當時小說寫作的傳統模式是一種突破,而且對日後形形色色新小說流派的出現,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它不僅再現了客觀世界,同時也展現了敘述者的主觀世界,記錄了敘述者對客觀世界的內心感受。 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天才作品,實質上總是超時代,超流派的。《追憶似水年華》就給了我們具體的論證。
② 電影《尼采哭泣》反映了中世紀人們怎樣的心態
在這個虛構的故事裡,電影假託尼采以及以之同時代的維也納心理學家兼醫生布雷爾、弗洛伊德之口述說了一個關於心理學治療的典型案例。電影故事由一明一暗兩條敘事線索共同推進。明線是尼采因為失戀陷入孤獨絕望進而企圖自殺,其女友莎樂美瞞著尼采請求維也納最著名的醫生布雷爾為其進行治療,在這個過程中,暗線得以浮出水面,布雷爾醫生由於和自己的病人之間的感情糾葛,其實也已陷入不能自拔的精神困境。於是,兩個病人相遇,展開了一場扣人心弦、精彩紛呈的精神救贖行動。尼採的自殺企圖是源自於孤獨和絕望,而這孤獨和絕望的表面原因是因為失戀,其實不然,尼採的孤獨和絕望源自於世人對他的不了解,他對自己的學說是很自信的,然而在講演中屢遭打擊,其著作在社會上發行量亦甚少。他自己的作品中所敘述的那個來來得過早的預言家查拉圖斯特拉就是尼采本人的自述。在這個時候,突然闖入尼采世界的俄羅斯女郎莎樂美對尼采學說贊賞有加,兩人的關系進入曖昧,這關系有如說是戀愛還不如說是單純的崇拜和被崇拜關系。由於尼采對這場曖昧判斷失誤,導致了關系的破裂。這讓尼采原本存在的孤獨和絕望顯示了出來,尼采雖然聲稱孤獨是天才的稟賦,然而卻無力消受,他用各種學說原理武裝自己,甚至在與醫生布雷爾的辯論中咄咄逼人,不願意承認也不願意與人分擔,把自己的內心像中世紀騎士一樣用盔甲保護起來。為了贏得尼採的信任,布雷爾醫生在自己學生弗洛伊德的建議下,布雷爾向尼采袒露了自己的精神危機。兩個男人之間最後拋下了巨大的心理障礙,把自己的精神危機曬在了太陽底下。也正如布雷爾醫生所說,孤獨只存在於孤獨之中,一旦分擔,它就蒸發了。哲學家尼采和布雷爾醫生都戰勝了自己心靈深處的精神危機,重新走向新的生活。影片中布雷爾醫生和尼采看似主角,然而其敘事背景里的莎樂美女士和年輕的弗洛伊德卻大有喧賓奪主的意思。莎樂美女士是整場危機的引爆人,而進進出現在交際場合的弗洛伊德卻是戰勝危機的幕後主謀。同時也是敘事的推動者,推動了情節向著目標一步步向前發展,在弗洛伊德的建議下,布雷爾醫生成功幫助了尼采,故事在弗洛伊德精彩的催眠術中達到高潮,最終讓兩人擺脫幻想,回歸現實。弗洛伊德的學說在電影中的弗洛伊德還在年輕時即已初見端倪,其中電影關於布雷爾醫生的幾個夢境的運用就是證明,夢是願望的滿足,是對現實的反映。尼采不願意承認其孤獨,其作為一個哲學家也有強大的理論支持自己願意孤獨的行為,但卻無法拒絕孤獨和絕望在其潛意識里歇斯底里爆發。《當尼採的哭泣》展示了精神分析學說的勝利,人類最不可捉摸的精神世界裡的孤獨絕望在精神分析的抽絲剝繭下露出了可以捉摸的一面。最後,電影的時空背景定格在19世紀中後期美麗的人文藝術的大都會維也納,其古典的人文氣息也為電影增添不少美麗的色彩。
③ 有什麼哲學電影,或關於哲學人物的電影。比如,柏拉圖
就我所知有如下:
電影:《當尼采哭泣》,哲學家:尼采
電影:《維特根斯坦》,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另:《牛津謀殺案》前面也有一段講到維特根斯坦。
電影:《美麗人生》中間有一段提到了叔本華哲學。
電影:《卡夫卡》,哲學家:卡夫卡(註:通常我們認為卡夫卡是文學家,但是和加繆、薩特等一樣,卡夫卡的小說帶有強烈的存在主義意味;他的思考深度好不遜色於哲學家,而且專門有哲學研究他。故也可算做哲學家)
電影;《造物弄人》,哲學家:達爾文(進化論作為一種哲學思想,其影響之深遠不言而喻)
電影:《愛因斯坦與愛丁頓》,哲學家: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不僅僅是一個物理學家,也是一個傑出的哲學家)
電影:《遺忘的心》,哲學家:豐特奈爾(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詩人,科學家)
BBC曾經拍攝過一個系列片,其中有大量的哲學家,如《亞里士多德》,《笛卡爾》,《康德》,《馬克思》,《海德格爾》等等。可能找不到中文字幕。
當代哲學家的電影有:
德里達
Derrida,d'ailleurs
Nifiction,nidocumentaire,D'ailleurs,Derridametenscèùilavécuetenseigné,etavaitsesracines:l'Algérie,l'Espagne,laFranceetlesEtats-Unis.Derridasedonneavecunegénérositérarecomme"matériaupourl'écrituredecefilm",selonsonexpression.Nousdevenonslescompagnonsd'unpenseurquireçoit,nousinviteàécoutersapenséeet,entouteintimitéetsimplicité,parledel'Ecriture,Pardon,del'Hospitalité,delaResponsabilité,delaFemme,delaCommunauté...Etaussidesamèreetdesonpaysnatal,l'Algérie...
影片拍攝於德里達生活過的四個國度:阿爾及利亞、西班牙、法國、美國,將德里達的聲音與影像串連起來。
德勒茲
Deleuzeabecedaire
哲學主題或帶有哲學意味的電影就很多了,不勝枚舉,恕不一一列舉了。
大體就是這樣。希望你還能找到更多的。
④ 求有關尼採的電影
當尼采哭泣 When Nietzsche Wept (200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130545/
⑤ 花了8年時間拍攝的關於尼採的電影名叫什麼
◎譯名 當尼采哭泣 ◎片名 When Nietzsche Wept ◎年代 2007 ◎國家 美國 ◎類別 劇情 ◎語言 英語 ◎字幕 英文/西班牙文 ◎導演 Pinchas Perry ◎主演 Armand Assante ... Nietzsche Andreas Beckett ... Zarathustra Ben Cross ... Josef Breuer Jamie Elman ... Sigmund Freud Rachel O'Meara ... Frau Becker Katheryn Winnick ... Lou Salome Michal Yannai ... Bertha ◎簡介 改編自心理治療暢銷作家歐文�6�4亞隆的同名小說。 故事背景為十九世紀末的維也納,時年四十歲的布雷爾,有一天接到一封短箋,高不可攀的名女人莎樂美突然邀約咖啡館,她是為她的親密朋友尼采求診,她請求他運用實驗性的「談話治療」來診治尼採的自殺傾向。問題是,年輕氣盛、自恃甚高的年輕哲學家尼采,說什麼也不願意接受心理治療,於是,醫生只好假裝自己需要尼採的幫助,協助他解決其生命意義的難題。一整個月的時間,他們每天在咖啡館、墓園、診療室進行談話,心靈相互沖擊。首先由布雷爾敘述他表面上和諧的婚姻生活與正值巔峰的事業,內在卻潛藏著對女病人貝莎的性幻想,尼采如詩般的語言,理性的思辯,逼使布雷爾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人生,也只有當他能看清自己慾望的根源時,從而能真正幫助尼采釋放他孤傲的靈魂,流下真實的眼淚……。 在線觀看地址(中文字幕): http://v.youku.com/v_show/id_cc00XMTMyNzU5OTY=.html
⑥ 有人看過這個電影么~求電影名字!
中文名:深淵
英文名:TheAbyss
別名:無底洞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Cameron
主演:邁克爾·比恩MichaelBiehn埃德·哈里斯EdHarris瑪麗·伊麗莎白·馬斯特蘭托尼奧MaryElizabethMastrantonio邁克爾·比奇MichaelBeach迪克·沃爾克DickWarlockChrisAnastasio約翰·貝德福德·勞埃德.
上映:1989年08月09日(美國)
地區:美國(拍攝地)
對白:英語
評分:7.4/10(19843票)
顏色:彩色
時長:劇場版146分鍾;導演剪輯特別加長版,片長171分鍾
類型:劇情科幻驚秫冒險動作
分級:瑞典:15英國:15西班牙:13阿根廷:13澳大利亞:M法國:U加拿大:PG美國:PG-13智利:14挪威:15
...Whenyoulooklongintoanabyss,theabyssalsolooksintoyou.
——FriedrichNietzsche
當你在探索深淵時,深淵也正探索著你——弗里德里希·尼采
美國核潛艇蒙大拿號航行在加勒比海深水下面時,突然闖進一片不明原因的探測信號盲區。潛艇穿過盲區後,由於躲避不及,一頭撞在海底岩壁上,沉沒在一條深不可測的海下深淵旁。海軍軍方接到呼救信號,立即派直升飛機來到出事海域附近的石油勘探船探險者號上。在探險者號定位飄浮的海下,高壓潛水鑽台深海之心號上的工長巴德接到電話,海面上的軍方負責人和石油公司負責人命令鑽台上的所有人員立即配合軍方營救核潛艇。接著,軍方派出由科菲中尉率領的搶救組和巴德的妻子、石油公司女工程師琳賽一起來到水下鑽台。
巴德近來一直與琳賽不和,兩人一見面就不斷發生爭吵,巴德十分不快。琳賽與巴德等人分別駕駛幾艘工程潛艇找到失事核潛艇,科菲和巴德帶領各自人員進入失事潛艇,發現裡面已經灌滿海水,艙內到處飄著艇內官兵屍體。這情景讓巴德帶來的潛水員賈默驚慌不安。為了讓賈默鎮定下來,巴德讓賈默在原地等待,自己繼續向前搜索。不料,巴德遊走片刻,水下出現賈默從未見過的奇特物體,賈默被嚇得掉頭撞在艙門上,背上的供氧器被撞壞。巴德和科菲及時趕到,救出嗆昏過去的賈默。
幾乎與此同時,在核潛艇外駕駛工程艇的琳賽也與那個奇特物體遭遇,物體遊走後,艇內的動力才重新恢復。搶險隊回到深海之心鑽台,琳賽因為奇特物體的來歷與巴德爭執不下,科菲中尉則認為這是蘇聯人的陰謀。琳賽對科菲的看法不以為然,把情況匯報給海面上的軍官。軍官也認為這不像是蘇聯人所為。這時,科菲帶人擅自前往失事核潛艇,拆下一枚核導彈秘密運回深海之心。海面上氣候越來越惡劣,狂風巨浪把探索者號雙體船上的起重機颳得倒塌下來,起重機鐵臂墜落入海,筆直向深海之心號砸來。鑽台里的人們眼睜睜看著有管道與鑽台相連的鐵臂向自己頭頂飛速墜落,最後幸而落在鑽台旁邊,卻又差一點把鑽台拖下深淵。
一場大難過去,鑽台被碰撞得四處進水,轉眼間鑽台上已經死傷數人。海面上的探索者號因為風浪太大已經開走,鑽台上的人們只有自己修復鑽台。琳賽獨自潛水到鑽台外補修鑽台,隨身的電力又一次無故中斷。她發覺,那個藍色的神秘怪物又一次出現在面前,怪物遊走後又一個明亮物體游來,還伸出觸手與她的手互相撫摸。琳賽欣喜地回到鑽台艙內,把自己剛拍下的照片沖洗出來給大家看,並認為這是某種並非人類的智能生物。琳賽看到的情形使科菲中尉萬分驚恐,他和手下人暗暗把核彈頭拆開,准備用這枚核彈頭和他認定的蘇聯特工部隊決一死戰。琳賽得知情況去勸阻科菲,但此時的科菲卻似乎已經精神狀態不太正常。這天夜晚,科菲突然把巴德、琳賽等人扣押起來,獨自駕駛裝載了核彈頭的工程艇潛出鑽台。巴德等人沖出房間後追上科菲,同琳賽駕駛另一艘工程艇攔截科菲。雙方在海下展開一場生死搏殺,科菲的潛艇終被撞破,連同核彈頭一起葬身在無底深淵里。琳賽的潛艇也被撞破,幸而巴德身穿潛水服把琳賽救回鑽台。
巴德不顧生命危險,換上深水抗壓潛水服下潛到深淵底下,冒死找到科菲帶下深淵的核彈頭,並拆下了彈頭上的引信。就在巴德隨身攜帶的氧氣耗盡,生命垂危的時候,奇特物體再次出現,拉著巴德來到輝煌的外星人基地,挽救了巴德的性命。海面上風平浪靜,探索者號開回來尋找深海之心。海底浮上一個巨大物體,外星人基地帶著絕處逢生的巴德把深海之心和探索者號一齊托出海面!
⑦ 有沒有關於哲學家尼採的電影
有!!!
英文名: When Nietzsche Wept
中文名: 當尼采哭泣
導 演: ( Pinchas Perry )
主 演: (阿曼德·阿莎特 Armand Assante) ( Katheryn Winnick) ( Michal Yannai) (本·克勞斯 Ben Cross) ( Jamie Elman) ( Rachel O'Meara)
上 映: 2007年
劇情介紹:
改編自心理治療暢銷作家歐文·亞隆的同名小說。故事背景為十九世紀末的維也納,時年四十歲的布雷爾,有一天接到一封短箋,高不可攀的名女人莎樂美突然邀約咖啡館,她是為她的親密朋友尼采求診,她請求他運用實驗性的「談話治療」來診治尼採的自殺傾向。問題是,年輕氣盛、自恃甚高的年輕哲學家尼采,說什麼也不願意接受心理治療,於是,醫生只好假裝自己需要尼採的幫助,協助他解決其生命意義的難題。一整個月的時間,他們每天在咖啡館、墓園、診療室進行談話,心靈相互沖擊。首先由布雷爾敘述他表面上和諧的婚姻生活與正值巔峰的事業,內在卻潛藏著對女病人貝莎的性幻想,尼采如詩般的語言,理性的思辯,逼使布雷爾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人生,也只有當他能看清自己慾望的根源時,從而能真正幫助尼采釋放他孤傲的靈魂,流下真實的眼淚……
⑧ 《後天》為什麼說尼采是一個沙文主義豬而且說尼采喜歡
尼采(1844年—1900年),西方現代哲學大師,已譯為中文的著作與相關研究達三十多種,影響20世紀哲學發展甚巨。著有《悲劇的誕生》、《查拉斯圖拉如是說》、《瞧!這個人》、《上帝之死》等書。
尼采是一個反叛的哲學家。19世紀後,他以「上帝死了」為其標志,強力批判西方傳統的基督教文化,主張建立全新的思想文化體系。他的反叛精神,得到青年人的熱力追捧。
--------
沙文主義,指極端民族主義和好戰情緒,把本民族利益看得高於一切,主張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沙文主義源自法國一名士兵沙文(Nicolas.Chauvin)的名字。沙文由於獲得軍功獎章和一小筆津貼,便對拿破崙感恩不盡,狂熱地擁護拿破崙的征服計劃,鼓吹法蘭西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主張用暴力向外擴張,建立大法蘭西帝國。於是,1815年以後,在拿破崙軍隊的老兵中,沙文就成為對以軍事力量征服其他民族的狂熱崇拜的代表。後來沙文主義泛指一切極端民族主義。
好萊塢大片《後天》中有一段焚書的戲,為了取暖,著名哲學家尼採的書被付之一炬。這個片段暴露了該片導演對尼采科學觀的無知.作為一位思考著人類未來命運的哲學家,恰恰在尼採的著作里充滿了對科學的真知灼見.它們將指引人們正確看待科學的價值.並為科學在現代社會里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同時.現代影視媒體潛移默化中對人們的觀念具有很大影響力,一部大片宣揚的觀點很可能造就一種社會性的偏見.所以有必要指出《後天》中對尼采著作的處理是草率的、不公正的.
對於尼采是否愛上了他自己的妹妹,我們不得而知,也許《後天》是從尼采和妹妹的書信以及尼採的某些作品中看出來的。但也有可能是《後天》中的那個女的反感尼採的「自大、沙文主義」,又聯想到尼采一生未婚,生命中只有妹妹、母親陪伴,因而聯想到「尼采愛上了他的妹妹。」
在電影《後天》中還有一句說:「尼采是一個自大的沙文主義者。」
這是由於兩點奇特的事實:
1.尼采生於宗教家庭中,日後卻成為舉世聞名的反基督教的人。
2.尼採在女人的周圍與養育中長大,日後卻成為堅決的反女性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