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字幕 > 電影台詞違背於用合作原則

電影台詞違背於用合作原則

發布時間:2022-08-27 02:04:23

A. 語用原則包括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它們分別包含哪些准則

格賴斯指出;在言語交際中,雙方都希望所說的話語能夠相互理解,彼此總是要相互合作的,因此都遵循「合作原則」來達到預期的目的。合作原則包含如下四條准則:
1. 真實准則
又稱「質量准則」在人們的交往中,講真話是基本的行為准則,人們一般都會努力去實踐這條准則,說話人會努力使聽話人相信所聽到的話是真實的;在聽話人看來,說話人所說的也應該是真話。因此,某種托詞也可能被認為是說的真話。
2.適量准則
又稱「數量准則」,適量准則要求說話人所說的話語應當含有與當前交談目的相關的信息內容,並且所說的話不多不少,既不使人感到信息量不足,又不使人感到重復噦唆。
3.相關准則
又稱「關聯准則」,相關准則要求所說的話要與話題相關,即要切題。比如對於對方提出的問題,不能避而不答,或者答非所問,否則就是違反了相關准則。
4.方式准則
方式准則是指表達方式要清楚明白。要顯豁,避免晦澀;要明確,避免歧義;要簡潔,避免羅嗦;要有條理,避免雜亂。在言語交際中,所說的話如果晦澀難懂,歧義難解,或重復羅嗦,雜亂無章,就是違反了方式准則。

B. 急需 !!! 簡述《傲慢與偏見》的語言特色 論文 好的追加;300!!

相關範文:

淺談《傲慢與偏見》的對話描寫藝術

摘要:通過閱讀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在她呈現的語言特色中著重關注其人物對話描寫藝術,分析作者如何利用和違背會話合作原則,賦予了人物對話豐富的語用含義和全書輕快明亮、光彩奪目的喜劇氣氛。
關鍵詞:對話藝術,合作原則,語言風格

Abstract: Through reading the original book 「Pride and Prejudice」 of famous woman writer Jane Austen, I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versational art according to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presented,and also analyze how the author make use of and violate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to present her characters and create comic atmosphere.
Key words: the conversational art;Cooperative Principle;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1.引言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丁(Jane Austen)的代表作品,寫於十八世紀九十年代,其影響經歷兩世紀而不衰,並對後代作家產生影響,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小說的語言魅力。在語言中對話是文學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最基本的手段之一,簡.奧斯丁筆下的人物對話鮮明生動,頗具個性,含義豐富,耐人尋味。本文嘗試用會話合作原則分析《傲慢與偏見》書中的人物對話風格,解開簡.奧斯丁作品中人物對話語言風格機智幽默妙趣橫生之謎。

2.會話合作原則
美國哲學家格耐斯(H. P. Grice)通過研究認為,當人們進行交流時,為了使談話順利進行以及達到特定的目的,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存在一定的默契,他們遵照一種心照不宣的協議,格耐斯將之稱為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則要求每一個參與談話者在整個交談過程中所說的話符合這一次交談的目標或方向。其具體包括四條准則:(1)數量准則(Quantity Maxim);(2)質量准則(Quality Maxim);(3)關聯准則(Relation Maxim);(4)方式准則(Manner Maxim)。
數量原則要求我們說話時所傳遞的信息應適量,不多也不少;質量原則要求提供的信息有充分依據,說話具有真實性;關聯原則要求說話切題,不說和話題無關的話;方式原則要求說話人清晰有序、簡明扼要,不要用語義含糊的詞語,避免冗詞贅句。
在交際中,人們並不總是遵守准則,而是違背,利用或放棄某一個准則。聽話者聽到這些「不合作」的話語,並不會導致合作的失敗,而是假定說話人是合作的,認為這與一定的態度、目的或沖突因素有關,從而構建一個語境結構,推導說話人的用意。人們的交際行為實際是在遵守利用准則和違反准則這兩個層次上進行的,導致交際雙方認識層面上的差異。在文學作品中,這種差異和裂縫的形成便塑造出不同的典型性格,描寫不同的心理活動,從而為主題服務。
簡.奧斯丁在人物對話中有意違背了會話合作原則,產生了言外之力,成功地刻畫了人物性格,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烘託了主題,並奠定了幽默諷寓的基調。
2.1.違背數量原則
例1:貝內特太太:「這些姑娘們,在我急切需要她們的時候,她們都上哪兒去了?」伊麗莎白:「您只要找到身穿紅色制服的軍人就可以了,媽媽。」 伊麗莎白的回答顯然違反了數量准則,因為在她的回答中,她給母親提供的信息少於母親希望她提供的信息。這種沖突常常發生在數量准則和質量准則之間。但在伊麗莎白確實不知道妹妹們的確切地址的情況下,她違反數量准則是為了遵循質量准則,即不能說沒有充分根據的話。如果她胡亂說出妹妹在哪條街,那麼她將違反質量准則,也不會產生會話含義,而正是由於數量准則的違反,反映了伊麗莎白巧於應對、語言詼諧、談吐輕松的個性,同時也映襯了她妹妹的淺薄、輕浮和任性。
例2:在第二章,貝內特先生拜訪了賓利,因此貝內特太太和她的女兒們就有了與賓利交往的機會。但是貝內特先生並沒有告訴她們,她們因而還蒙在鼓裡。對話的戲劇效果主要來自語用前提的缺失。當貝內特先生當班納特先生不斷地提到賓利,談到賓利會喜歡莉齊的帽子,以及他們可以把賓利介紹給其他人一類的話題時,談話的對方(即太太和女兒們)由於缺乏言語交際雙用的前提知識,對貝內特先生的話感到困惑不解(「We are not in that way to know what Mr Bingley likes」),繼而覺得荒誕不經(「Impossible」、「Nonsense! Nonsense!」),最後貝內特太太自己都感到厭煩了(「I』m sick of Mr Bingley」)。貝內特先生有意違反數量准則,隱瞞了談話應有的一部分信息,即他已經拜訪過賓利。他有意違反合作原則符合貝內特夫婦間那種微妙的關系,也符合貝內特先生喜歡賣關子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它是奧斯丁不可或缺的敘事策略。其實在拜訪賓利這件事上,貝內特夫婦的意圖並無沖突,雖然他不贊成太太的勢利,但他自己也擺脫不了社會現實的制約。如果不為女兒做好安排,他一旦去世,女兒們便無家可歸了,所以他也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為女兒提供機會。因此,如果當貝內特先生在對話中不有意違反合作原則,不僅作品的幽默與反諷意味盪然無存,他們夫婦間的對話也必是庸俗枯燥。
2. 2. 違背質量原則
例3:小說最開始,當身材魁梧、面貌清秀的達西在舞會上初次遇見伊麗莎白時,上層階級的傲慢心理使他並未覺察到伊麗莎白的可愛之處,他認為她還算可以,但是還沒有標致到讓他動心。社會地位與生活背景的巨大差距促使達西的『傲慢』在伊麗莎白的心裡播下了『偏見』的種子。伊麗莎白那種中產階級的家庭為上層社會所瞧不起,周圍的親友又缺乏教養,時而在公眾場合現丑,這使伊麗莎白羞愧莫如,而她不甘於命運的擺布,因此在盧卡斯爵士家的舞會上,當達西一改初衷,主動要求伊麗莎白賞光跟他跳一場時,傲慢出奇的他遭到了伊麗莎白的拒絕,她不得不考慮到自己的尊嚴並竭力維護它,因而違背質量原則回答到「Mr Darcy is always politeness.」這句話有力地回敬了達西,贏得了人格,顯示了個性,表面上話語是對達西表示贊揚,實際上是對他行為傲慢的指責。

例4:當貝內特太太要求丈夫盡早拜訪賓利先生時,貝內特先生執意不肯見,斬釘截鐵地說:「It is more than I engage for, I assure you.」從第二章我們可以得知,貝內特先生其實已有了拜訪賓利的打算,只是他有意違反質量淮則,對妻子不講實話而已。他無心與饒舌的妻子談論這件事,按貝內特太太的說法,他的「不合作」則是故意氣她以逗樂(「You take delight in vexing me.」)這種對質量准則的悖逆是反諷的話語基礎,由此引發了當貝內特夫婦間的戲劇沖突,並在這沖突中充分展現了人物的鮮明個性:丈夫深沉狡黠而妻子浮淺庸俗,丈夫寡言而幽默,妻子饒言而直露。
例5:威克姆誘拐伊麗莎白的小妹莉迪亞私奔,經過達西一番周旋後,威克姆被迫與她結婚,挽救了莉迪亞的聲譽,在全家歡慶時,貝內特先生談到威克姆:「He is as fine a fellow as ever I saw. He simpers, and smirks, and makes love to uw all. I am prodigiously proud of him. I defy even Sir William Lucas himself, to proce a more valuable son-in-law.」(P 310)
貝內特先生說威克姆是自己見過的最好青年並為他自豪,甚至比威廉姆·盧卡斯爵士的女婿(科林斯)還要好。事實上,大家都知道貝內特先生從未對科林斯有過好感,堅決反對女兒嫁給他,現在把威克姆這無恥的人說得比科林斯還好,顯然違背了質量准則,這當然是一句反語,含義為「威克姆是一個無恥之徒」。在一家人以及左鄰右舍慶賀新婚的慶氣氛中,貝內特先生心存憂慮,只好用近似黑色幽默的自我嘲弄和習慣性的矛盾表述表達自己的尷尬無奈,一句話中亦貶亦褒,作者的諷刺之旨就在這樣的矛盾中體現出來了。這充分顯示了奧斯丁的諷刺幽默在人物刻畫上的高深造詣。
2. 3. 違背關聯原則
例6:當達西說他正在為伊麗莎白的一雙漂亮眼睛而沉思時,賓利小姐則馬上對伊麗莎白出身低微的弱點進行攻擊,她回敬說:「You will have a charming mother-in-law, indeed, and of course she will be away sat Pemberley with you.」(P 24)達西僅僅是說伊麗莎白的大眼睛,賓利小姐就稱伊麗莎白的媽媽是達西的「mother-in-law」,這顯然是違背關聯原則的,她將毫無根據的聯想強加在達西頭上,看似荒唐,恰恰是在更深層次上是對達西的諷刺和警告,言外之意是如果達西愛上伊麗莎白,他將不得不接受伊麗莎白母親這樣一位庸俗無教養的丈母娘經常與他們生活在一起。事實上這正是達西的心病。賓利小姐達西雖然好強嘴硬,卻也不得不說服賓利先生起離開內瑟菲爾德,強迫自己斬斷對伊麗莎白萌生的愛慕之情,尊貴的賓利小組若不是愛上了達西,怎麼會如此敏感,並且一語道破天機呢?
另外在小說第二章中,當貝內特先生兜圈子尋求最佳效果以向全家人披露他訪問了賓利先生這一重大消息時,他太太的一番話可說是違反關聯原則的最好例子。在這里,一家人坐在一起談論參加鄰居的聚會見到賓利先生的可能性,貝內特太太訓斥女兒的話與正在談論的話題毫不相干,看似破壞了關系准則,但對話照常進行,合作原則在更深的層次上得到遵守,因為貝內特先生理解這里的隱含之意,所以他說,「莉迪亞為什麼偏在你媽媽煩惱的時候咳呢?」可見他非常理解,這是太太生丈夫的氣,怨他不肯為了女兒們的利益首先拜訪賓利先生,但又不好發泄,只好拿女兒做出氣筒,繼續拿她的神經痛喚起丈夫的同情。
2. 4.違背方式原則
人們不用語言本身為我們提供通常使用的簡潔的方式去說話,而是拐彎抹角、咬文嚼字,使聽話人感到其中另有蹊蹺。
例7:「My reason of marrying are, First, that I think it a right way for every clergy man in easy circumstances(like myself) to set the example of matrimony in his parish. Secondly, that I am convinced it will add very greatly to my happiness; and thirdly – which perhaps I ought to have mentioned earlier, that it is the particular advice and recommendation of the very noble lady whom I have the honour of calling patroness……」(Chapter 19)
科林斯向伊麗莎白求婚時是這樣陳述自已想要結婚的3條偉大理由的,這番告白正是他個性的生動寫照,一席佈道似的求婚演說咬文嚼字,乾巴迂腐,好像一篇機械呆板的例行公文。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科林斯這個人物的刻畫,他是一個感情冷淡、思想呆滯淺薄的勢利小人,貌似飽學,故作莊重。作者有意讓科林斯在對話中違反會話的方式准則,暴露他的愚蠢和奴性,使其成為笑料,讓讀者認同伊麗莎白對他的拒婚,認同小說的主題,即盡管地方上的中小貴族家庭出身的姑娘們以及她們的母親把財產視為婚姻追求的主要目標,但伊麗莎白絕不肯為了經濟利益而放棄精神追求,表現了她不同於他人的價值觀,從反面調侃科林斯,正面烘托伊麗莎白,使讀者為她的聰慧理智而叫好。

3.結束語
《傲慢與偏見》以婚姻嫁娶和家庭風波為題材,描寫自己熟稔的鄉間所謂體面人家的生活與交往,像在「二寸象牙」上「細細地描畫」,看似平凡而瑣碎,小天地卻可映出大世界,因此始終能引起長盛不衰、雅俗共賞的興趣,英國詩人和歷史小說家司各特曾說,「在描寫人們日常生活中各種錯綜復雜的瑣事,內心情感和人物性格方面,這位姑娘很有才能。這種才能是我所遇到的最令我賞心悅目的。」正是簡.奧斯丁爐火純青的語言描寫功力,使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耐人尋味。

4.參考文獻:

1.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Bibliography and Chronology c David Campbrll Publishers Ltd,1991(3)
2.張玲,張揚譯.傲慢與偏見[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3.孫致禮譯.傲慢與偏見[M].譯林出版社,1990.
4.雷立美譯.傲慢與偏見[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5.劉霞敏.《傲慢與偏見》對話描寫藝術的文體學分析[J].湘潭師院,1999
6.李雅新.《傲慢與偏見》中的人物對話風格分析[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7
7.唐旋.《傲慢與偏見》的對話藝術[J].湖南輕工業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03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C. 合作原則與言語行為之間的關系

論言語交際中的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的關系

摘要:語用學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合作原則是語言學家哲學家Grice提出的但會話中的合作原則本身不盡完善。英國著名語言學家Leech提出禮貌理論,認為禮貌原則和合作原則可以互為益補,禮貌原則可以挽救合作原則。

關鍵詞:合作原則,禮貌原則

引言:合作原則解釋了話語的字面意義和它的實際意義之間的關系,解釋了會話含義是怎樣產生的,但合作原則沒有解釋人們為什麼要違反會話准則以含蓄地、間接地表達自己的意圖。為了彌補這種不足,利奇(G.N.Leech)提出了禮貌原則以「援救」合作原則。本文將從合作原則的不足以及日常會話中違反合作原則卻遵守禮貌原則來達到說話的藝術,介紹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的關系

By spoken language human relations in cooperation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relations

Abstract: The language is linguist philosopher Grice proposes with study a center important theory cooperation principle but converses cooperation principle itself endlessly to consummate. English famous linguist Leech proposed politeness theory, thought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may mutually make up for the profit,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may save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Key word: Cooperation principle, politeness principle

Introction: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explained between the words wording significance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relations, explained how the conversation meaning is proces, but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had not explained why the people do have to violate the conversation criterion by implicitly, indirectly express own intention. In order to make up this kind of insufficiency, 利奇(G.N.Leech) proposed politeness principle to "rescues"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This article will violate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from in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insufficiency as well as the daily conversation actually to observe politeness principle to achieve will speak art, introction cooperation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relations

窗體底端

1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

Grice認為會話雙方之所以能夠進行交流是因為都遵守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原則使雙方在會話中互相配合,以達到互相理解的目的,這就是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則又包括四大准則,每個准則下面又包括一些次准則:

A:數量准則

a) 所說的話應包括交談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b) 所說的話不應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B:質量准則

a)努力使你說的話是真實的;

b)不說缺乏足夠證據的話。

C:相關准則

要有關聯。

D:方式准則

a) 避免晦澀;

b) 避免歧義;

c) 簡練(避免羅嗦);

d) 井井有條。

格賴斯的主要貢獻在於,他發現每當違反一項准則時,就會產生會話含義。他對准則的違反情況作了區分,概括出以下四種:

① 說話人悄悄地不加聲張地違反一條准則。在這種情況下,他有可能是欺騙對方或將對方引入歧途。

② 說話人公開聲明不予合作。如「無可奉告」、「我不想談」便是典型的表示,這是一種極端的情況,必然導致交際的中斷,因此,不會產生會話含義。

③ 說話人面臨著准則之間的沖突,處於兩難的境地。他可能滿足信息數量的准則,而違反質量准則。這種情況可能產生會話含義。

④ 說話人可以蔑視某一準則,公然不去執行。而盡管某些准則表面上被違反,但在更深的層次上仍然起著作用。這是一種真正通過違反准則產生會話含義的情況,也是我們討論的中心。(《語用·修辭·文化》44頁)

Grice也主義到人們在實際會話中常常不遵守這些原則,有時故意違反某些原則,這就使得聽話者要通過說話者話語的字面意義推測出話語的真正含義。

例(1) a你看我剛配的眼鏡怎麼樣?

b很漂亮啊

(2) a你看我剛配的眼鏡怎麼樣?

b鏡框的顏色不錯啊

在例(1)里b遵守了合作原則;而在例(2)里b違反了量的原則,實際上b的意思是說「顏色不錯,但你戴著不好看」。Grice認為正是會話者不遵守合作原則才產生了會話隱涵(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把真實意義隱含在表面意義之下,可謂話中有話。

那麼,人們為什麼要違反合作原則,而非要拐彎抹角地表達真實意圖呢?雖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則以及人們不遵守合作原則而產生會話隱涵,但他並沒有指出人們為什麼要違反合作原則。Brown,Levinson和Leech等在後來的研究中從修辭學、語體學的角度提出了禮貌原則,認為人們在會話中之所以違反合作原則是出於禮貌的原因。

Leech的禮貌原則有一下方面:

1)策略准則

a使他人受損最小

b使他人受惠最大

2)寬宏准則

a使自身受益最小

b使自身受損最大

3)贊譽准則

A盡力縮小對他人的貶損

B盡力誇大對他人的贊揚

4)謙虛准則

A盡力縮小對自身的贊揚

B盡力誇大對自身的貶損

5)贊同准則

A盡力縮小自身和他人之間的分歧

B盡力誇大自身和他人之間的一致

6)同情准則

A盡力縮小自身對他人的厭惡

B盡力誇大自身對他人的同情

看下面的例子

(3)A:王紅太煩人了每次自己不打水總是喝我的水她自己沒有手啊

B:她可能太忙了吧

(4)A:你兒子才十三歲就長這么高啊

B:一看就是個傻大個兒啊

例(3)B放棄了合作原則中「質」的准則,遵守的是禮貌原則中的「同情准則」,例(4)B違反了「質」的准則,遵守的是「謙遜准則」。可以說只要我們細心體會一下自己日常交往活動中的話語,會驚奇的發現我們有多少話語出於禮貌的緣故而「言不由衷」。「禮貌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無論在哪一個語言集團都存在的,這是一種普遍現象」。

禮貌原則對合作原則的補充發展

格賴斯認為,為了達到某種交際目的,人們可以故意違反某一準則,說假話空話過頭話或「半截話」,說風馬牛不相及的話或歧義羅嗦的話,以及拐彎抹角不直截了當等等。但他的理論解釋了會話含義是怎樣產生和理解的,卻沒有解釋人們為什麼要違反會話准則,表達如此之多的話語間接含義。利奇禮貌原則的提出,彌補了合作原則的不足豐富發展了「會話含義」理論。利奇發現,不少情況下,人們違反合作原則的准則是出於禮貌的考慮和需要,是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把不禮貌的意念的表達減弱到最低限度。利奇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在言語交際中,人們出於對禮貌的考慮而違反了合作原則的現象屢見不鮮。下面舉例說明:

甲和乙是高中的校友乙比甲高兩級,偶然一次他們在校園里認識成為好朋友,乙高中畢業上了大學,當時甲偷偷看了乙填報的志願,高考結束後與乙填了同一所大學Introction: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explained between the words wording significance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relations, explained how the conversation meaning is proces, but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had not explained why the people do have to violate the conversation criterion by implicitly, indirectly express own intention. In order to make up this kind of insufficiency, 利奇(G.N.Leech) proposed politeness principle to "rescues"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This article will violate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from in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insufficiency as well as the daily conversation actually to observe politeness principle to achieve will speak art, introction cooperation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relations

甲也被這所大學錄取了。到了大學後,甲開始暗戀著乙但出於女生的矜持她不好意思說自己喜歡乙甲把這件事告訴了好朋友丙。乙快畢業了他們三個人一塊吃飯,丙想趁機撮合他們倆,丙對乙說:甲太好了什麼事都替別人著想,人長的漂亮,學習也很好,誰要娶了她輩子就享福了,你要是娶了她你肯定會幸福一輩子的。乙說:今天這飯挺好吃的只可惜以後吃不到了你們倆還有兩年的時光好好珍惜吧。

丙有心給他倆牽線,但沒有明說,她違反數量准則,是出於禮貌的考慮,不想讓甲「感到局促難堪」乙聽出了丙的意思,故意岔開話題,用違反關系准則的方式來委婉拒絕丙的提議。再來看一個遵守合作原則,違背禮貌原則的反例:

她走到近前,向他俯下身子,溫存地問:「您怎麼了?」

她溫存的語調使他心醉神迷,他睜開眼睛,貼面看見了她憔悴的臉和額上深深的皺紋,竟然不由自主的脫口說道:「你是多麼見老啊!」

他忽然醒悟過來,「我干嗎說這個呢?」於是從桌旁一躍而起,雙膝跪下,開始吻她的手,親切地看著她的眼睛。

他不知深淺的話語使她感到難堪,沮喪。她來這赴約時,曾想像,他將多麼幸福多麼感激,只因為他們十年前相愛。可現在,這位一揮手就觸到了痛處。她不能原諒他,今生今世永遠忘不了這件事。([蘇]阿列申娜《禮貌.分寸.委婉》)

但在日常交流中,人們既不遵守合作原則,也不是出於禮貌的原因的話語也是很常見的。看下面的生活實例:

A和B是一對好朋友,都說距離產生美,任何兩個人在一起時間長了就會產生矛盾,如果一方感覺自己付出太多了就會心裡不平衡。A學習很用功總是忙得團團轉幾乎連打水吃飯的時間也沒有,她們說好了誰有時間就替對方打水打飯。早晨A起來發現自己旁邊放著飯。A:不好意思又讓你替我打飯

B:人那麼多快擠死了(實際上B打飯時人不多)

A:這些飯多少錢啊

B:人太多了那個師傅多打了兩元錢(實際上沒有多打)

A:不好意思我太困了下課先睡了一會,睡的時間太長了

B:就你成天困我不困啊(實際上B精力充沛的很)

在以上的會話中,B的含義是:我為你既費辛苦又多花錢。B的話語顯然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質的」准則,可B也決不是出於禮貌的原因,因為禮貌原則的基本意思是:讓自己吃虧讓別人受益,但在以上的實例里,B誇大事實,顯然是自己受益——實際所付辛苦比所說的要少;讓別人吃虧——讓對方覺得加倍的內疚。Leech認為合作原則是需要的,但不能充分解釋會話隱涵,而禮貌原則解釋了合作原則無法解釋的問題,禮貌原則是合作原則的補充,可以共同解釋會話隱涵,並認為禮貌原則「挽救」了合作原則。

但是例(5)到例(7)說明Leech的話顯然太絕對了,雖然禮貌原則可以作為合作原則的補充,但不能說禮貌原則解決了合作原則不能解決的問題,更不能說挽救了合作原則,因為他們並不是出於同一層次。人們在日常會話中違反合作原則有多種原因,而禮貌原則也只能作為其中一個原因。雖然人們在日常會話中的確有許許多多出於禮貌原因而違反合作原則的情況,但既違反合作原則又非出於禮貌的原因的話語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一現象不可忽略,也不可硬把禮貌原則往上套,那樣的話既顯得勉強又不利於語用隱涵的研究。

禮貌原則與合作原則的關系

對於兩者的關系問題,存在著幾種不同的觀點。一是認為合作原則高於禮貌原則,會話中應注重信息,毫不含糊地傳遞信息,因而,對禮貌的考慮應讓位於對合作原則的考慮。二是禮貌原則與合作原則之間存在著一種進退相讓的關系,要麼違背禮貌原則,多考慮點合作原則。三是認為禮貌原則比合作原則具有更大的約束力。我們比較傾向於最後一觀點。具體說明如下:第一,禮貌原則優先合作原則。對方的配合不是時時,事事都有保證的而是要靠禮貌行為去尋求或維護。利奇說:「合作原則在會話中起著調節說話人說話內容的作用,它使說話人在假設對方樂於合作的前提下能進行交際。但禮貌原則具有更高一層的調節作用,它維護了交談雙方的均等地位和他們之間的友好關系。只有在這個大前提下人們才可能進行正常的交際」(Leech,1983,p82)。我們平常所說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是正反兩面的例證。第二,為了遵循合作原則而違背禮貌原則時,一般要先表示歉意,或者徵求對方的同意,如「恕我直言」,「有句話不知該不該說」等,而為了遵循禮貌原則而違背合作原則時,一般無須表示歉意,漢語中沒有「恕我委婉」一說便可證明。還有,醫生寬慰身患絕症的病人使用的「善意的謊言」以及生活中的某些反語玩笑話等也是出自禮貌的要求。第三,人們一般不公開要求對方對自己禮貌,而是要求對方不必太客氣;另一方面,人們則經常要求對方遵守合作原則,而不是違背它。比如「別客氣有什麼意見盡管提」就是鼓勵對方違背贊譽准則,但要堅持數量准則。由此可見禮貌原則比合作原則更具約束力,難以使說話人違背它。

參考文獻:(《語用.修辭.文化》,彭增安,學林出版社)

(《再談合作原則.禮貌原則.及關聯准則》 周利娟,郭濤。外語學刊2000,NO1)

(《語用學引論》布萊克韋爾出版社 Jacob L.Mey)

D. 一千字漢語翻譯成英文。高分。急。謝謝。

《從實用語用學角度分析《阿甘正傳》幽默對白》
An analysis of the humorous dialogue of (the film) Forrest Gump from a practical pragmatic angle

摘要:人物對白是電影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豐富表現力。《阿甘正傳》成功的在語用學層面顯示出了語言設計的專業性與准確性。.
Abstract:
Character dialogue forms the important part of film arts, with rich expressive force. The success of 『Forrest Gump』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pragmatic aspects, which show the professional language design and its accuracy.

關鍵詞:語用學角度 模糊語言 合作原則 人物對白 幽默效果
Key words: pragmatic angle; vague language; cooperative principle; Character dialogue; humorous effects

.正文:《阿甘正傳》公映以來,風靡全球,該片寓意深刻,內涵博大,具有豐富的審美價值。正如經典台詞,一盒千克力,不同的人能吃出不同味道。人們能從不同角度給出多樣的解讀。本文從語用學角度,通過對影片中模糊語言的使用分析,探討片中人物如何違反合作原則,達到幽默效果。
Text: Since the showing of 『Forrest Gump』, it has swept around the world. The Implication of the film is profound and its connotation is great, which has a rich aesthetic value. Just like the classic lines or a box of chocolate, different people will get a different taste. Peopl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will translate into different meanings. This paper from the pragmatic perspective, through the use of the film』s vague language analysis to explore how the characters of the film』s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to achieve humorous effects.

1、模糊語言及合作原則。
1、Vague language and cooperative principle

1.1模糊語言模糊語言是指外延不確定、內涵無定指的特性語言。模糊語言具有概括性和靈活性。可以起到含蓄委婉、加強語氣、緩和語氣的作用。
1.1 Vague languageVague language refers to epitaxial unsure, the connotation is not specified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Vague language also has the generality and flexibility. It can have a graceful, euphemistic, emphatic tone and moderate tone effects

1.2合作原則美國語言哲學家格萊斯認為,在所有言語交際活動中,為了達到特定目標,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存在一種雙方都應遵守的規則——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簡稱cp。具體來說要求每一個交談參與者在整個交談過程中所說的話符合這一次交談目標或方向。合作原則包含:質量原則,關系原則等等。1.2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American linguistic philosopher Grice thinks that in order to achieve specific objectives, ring all speech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between the speakers and listeners, which exist a kind of rule comply by both parties —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 (CP) . Specifically, it requires every conversation participant in the entire process of conversation, their words in line with the conversation target or direction of this one time.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cludes: the quality principle, the relation principle and so on.

2、模糊語言及合作原則在《阿甘正傳》對白分析中的運用。影片中主人公阿甘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弱智者。影片對白巧妙運用模糊語言,違反合作原則,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影片幽默的智慧。2. The dialogue analysis application of vague language and cooperation principle in 『Forrest Gump』.The film』s main character 『Forrest Gump』 who is mentally disabled with an IQ of only 75. The film dialogue』s clever apply of vague language,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from different sides showing the film』s wisdom of humour.

2.1違反質量准則產生的幽默。教官為豎立威信,問每個人問題,當問到阿甘,「你在軍隊里唯一要做的是什麼?」的時候,阿甘回答"聽從您的指示,長官"。這讓教官非常開心。「阿甘,你是天才,這是最傑出的答案,你的智商一定是160」。
在言語交際中,見面稱贊為了自然得體基本使用模糊語言。這段對白中,教官沒有使用模糊語言而是精確語言,這樣他對阿甘的評價就違背質量准則,因為影片一開始觀眾就知道阿甘智商是75.教官因為聽到了想要的答案,在缺乏證據甚至違背現實的情況下,故意渲染提高阿甘的智商,並且給出具體數值,與現實形成強烈反差,從而讓觀眾覺得諷刺,嘲笑教官的無知。
2.1 Humour proced from the violation of quality criteria.In order to erect prestige, The instructor sergeant asks each person a question, when Forrest Gump was asked, "What is the only thing that you have to do in the army?" Forrest Gump replied: "Listen to your instructions, sir". This made the instructor sergeant rather happy. "Forrest Gump, you are a genius, this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answer, your IQ must be 160".
During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basic natural appropriate, praise would use the vague language. In the above dialogue, the instructor sergeant did not use vague language but accurate language, so his evaluation on Forrest Gump was against the quality criteria, because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film, the audience already knew that Forrest Gump』s IQ is 75 and the instructor sergeant heard the answer, which he wanted to hear, in the absence of evidence even against the reality, intentionally over-stated Forrest Gump's IQ, and gave a concrete numerical value, which formed a sharp contrast with reality, so as to let the audience mocked the instructor sergeant and laughed at his ignorance.

2.2阿甘憑借奔跑天賦入選全美明星隊,得到總統接見。阿甘連喝了15瓶汽水,當總到問阿甘「恭喜你,入選明星隊感覺如何?」。阿甘卻答非所問「我想去撒尿。」阿甘的回答讓總統十分尷尬。讓觀眾忍俊不禁。這幽默源於阿甘不著邊際、不和邏輯的回答。從語用學角度看,總統問話在於詢問阿甘成為明星隊員的感受,然而阿甘並沒有推斷出此意圖。由於低智商,使他沒有抓住重點,而是找到與此問話關系最大的信息,回答,「想去撒尿」。違反了關系原則,引起了幽默。
2.2 Forrest Gump entered the United States star team because of his running talent, got the chance to meet the President meet. Forrest Gump drank a total of 15 bottles of soda, when the President asked Forrest Gump: "Congratulations, How do you feel being chosen into the star team?" . But Forrest Gump gave an irrelevant answer: "I want to go to the bathroom."Forrest Gump』s answer made the President rather embarrassed. The audience laughed uncontrollably. This humour came from Forrest Gump』s wide off the mark and illogical answer. From the pragmatic perspective, the question, which the President asked was about how Forrest Gump felt becoming a star team member, but because of Forrest Gump did not dece that intention, e to his low IQ, so that he didn't catch the key point, instead he found an answer with this question relationship's largest information and replied, "want to go to the bathroom". Violated the the principle of relationship, which caused the humor.

結語
人物對白是電影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電影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因此成功的對白設計必然與日常生活中語言有關,有存在違反合作原則的情況。如果對話都嚴格遵守合作原則,使用直白的精確語言,那麼效果單調乏味。失去吸引力。沒有幽默感。因此,將語用學的模糊語言及合作原則運用到電影對白的分析中,能幫助我們更多了解電影藝術魅力。另一方面也拓寬了語用學理論的研究領域。
Epilogue
Character dialogue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characterizing of images of the films, and the films come from life and higher than life. Therefore, a successful dialogue design must be related to the language used in everyday life, which contains the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If the dialogue strictly abides by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using the precise and straightforward language, then the result will be ll, Losing its attraction, without the sense of humor. Thus, applying pragmatic』s vague language and cooperation principle to the movie dialogue analysis, it can help us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artistic charm of movies. On the other hand, also widened the field of pragmatic theory study.

很高興能夠幫到你,已替你精心精工翻譯了過來,上口即知,與眾不同,是全人手所為,希望會令你滿意。

閱讀全文

與電影台詞違背於用合作原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科幻有中國元素的電影 瀏覽:760
哪些電影有出現泰坦哥斯拉 瀏覽:20
蕪湖哪個電影院功夫片視頻 瀏覽:135
雷神1國語電影在線 瀏覽:678
網站免費看電影的app哪個好 瀏覽:191
鷸這個電影講了什麼故事400字作文 瀏覽:620
與狗有關的外國電影 瀏覽:162
電影英文手抄報 瀏覽:40
劍少爺電影國語 瀏覽:470
哪裡有最新韓國電影下載 瀏覽:747
鱷魚有什麼電影 瀏覽:503
香港武俠片大尺度電影大全 瀏覽:314
如何在手機上買萬達電影票 瀏覽:269
外國男警察會驅魔的電影 瀏覽:525
1900電影根據什麼改編 瀏覽:660
哪些電影涉黃 瀏覽:160
唐人街探案3電影高清免費看 瀏覽:376
有關中國寶藏的電影 瀏覽:845
換性別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77
阿凡達電影國語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