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字幕 > 歌曲久別的人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歌曲久別的人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發布時間:2022-08-27 21:09:58

① 白雪是演員嗎,白雪都有哪些影視作品

首次登場的白雪是大陸著名的女歌手和女演員她生於1975年,外貌,軍人氣質和女性氣質。作為歌手,她演唱了許多很流行的歌曲,例如“久別的人”、“我不想說再見”等。作為一名演員,她曾出演過《勝利的代價》,《無敵縣令》和其他影視作品,其作品的收視率都很高,受到了觀眾的好評。期待著她將來的更多作品。

白雪是演員,曾參與《金陵十三釵》,《青雲志》,《最佳女配角:阿爾法境界》等作品。白雪2004年至2009年這段時間在藝術學校學習,並在那裡學習舞蹈。因此,2010年,白雪參加了表演測試,並最終以全國第一名的身份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在電影學院獲得第一名非常令人滿意,於是進入北京電影學院開始學習表演。

② 有什麼好聽的歌曲嗎~~

蔡立兒音樂合集

鏈接:https://pan..com/s/1FfRpAoTt1ATxHyHm3WZNmQ

提取碼:buu7

蔡立兒是八十年代很有個性的非主流歌手,青春派歌手,歌聲清秀甜美。由於她拒絕唱片公司老闆不懷好意的殷勤而被冷藏。後來退出歌壇。但這沒有堵住她追求音樂的路。

最讓人熟悉的就是在《祝福你》當中和華納群星一起演唱的。為人熟知的歌曲有《絕戀》、《怎麼》、《想歸家的女孩》和《對話》(合唱:林子祥)等。

2012年6月25日,圈中模範情侶歐陽德勛與蔡立兒結束16年愛情長跑,共結連理。

③ 介紹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時期,謝謝!

第一發展階段:1917-1936年(上海時期)

從中國流行音樂先軀黎錦暉先生從事音樂活動算起,中間以其封建的明月歌劇社為線索,先以兒童歌舞劇如《三蝴蝶》、《麻雀與小孩;歌舞表演曲如《可憐的秋香》、《寒衣曲》等開始,繼而創作了中國第一批家庭愛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愛你》、《桃花江》、《特別快車》等。本期終止於明月歌劇社音樂團體的解散,眾歌星大都進入電影界為止。

此期的演唱風格不甚優美,常用類聲喊叫的唱法。

代表歌星有黎明輝、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嚴斐、英茵、徐粲鶯、蔡一鳴、錢鍾秀、張仙琳等。

作曲家有黎錦暉、嚴工上、許如輝、任光等。

詞作家有黎錦暉、高天棲、安娥、王乾白、魏如晦等。

第二發展階段:
前期:1937-1949年(上海時期)

本期從周璇進入電影界後,在影片《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兩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傳遍全國。由她開創一代歌風影響整個中國歌壇,這種風格可形容成婉轉、輕柔、鬆弛、甜美。但音量、力度都不大。

此期歌壇整個情況是沒有歌舞表演團體表演。專門靠灌唱片和電台播音來演唱的歌星是少數,大多數歌星都以拍電影為主,演唱電影插曲的影歌雙棲形式出現。本期到共和國成立後,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轉移到香港發展為止。

代表歌星有周璇、白虹、龔秋霞、姚莉、嚴華、姚敏、張翠紅、李麗華、白光、李香蘭、張帆、黃飛然、黃源尹、吳鶯音、歐陽飛鶯、梁萍、逸敏、屈雲雲、金溢、白雲、鄧白英、佩妮、張伊雯、韓菁清等。

作曲家有黎錦光、陳歌辛、姚敏、嚴華、李厚襄、嚴折西、嚴個凡、梁樂音、陳瑞禎、劉如曾、嚴工上、劉雪庵、賀綠汀、張簧、張昊等。

詞作家有吳村、陳棟蓀、李雋青、范煙橋、田漢、葉逸芳、張准、魯旭、包乙等。

後期:1950-1969年(香港時期)

本期從姚敏、姚莉兄妹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轉移到香港發展開始。最初還是以影歌雙棲為主,隨時間推移,靠演唱和錄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影片中不是由演員本人唱插曲,請專業歌星配唱的情況也多起來,但仍無明顯有影響的歌舞團體表演。

演唱風格無太大變化,輕柔曼妙的特點有所減少,趨向於自然、平淡。另外由於白光的影響,以低音域演唱,具有中音特色的歌星增多;用西洋傳統發聲方法演唱或更多借用西洋傳統發聲技巧的歌星也增多了,這是受到李香蘭的影響。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國語流行歌曲在香港漸趨衰落,粵語歌曲中興,在歌壇上占據主導位置。主要代表人物是許冠傑。

本期主要代表歌星潘秀瓊、崔萍、張露、葛蘭、劉韻、顧媚、席靜婷、潘迪華、董佩佩、蓓蕾、夏夢、石慧、江岩、楊光、石林等。

作曲家有黎平、楊龍、勵鳴、王福齡、周藍萍、顧嘉輝、黃露、夏端齡(日本作曲大師服部良一)、江適、葉純之、草田、於粼等。

詞曲家陳蝶衣、陶秦、易文、盧一方、司經明等。

第三發展階段:1970-1981(台灣時期)

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台灣的流行音樂逐步發展起來。取代了國語流行歌曲漸趨衰落的香港歌壇的位置。其標志是謝雷一曲《曼麗》、姚蘇蓉一曲《今天不回家》紅遍東南亞,奠定了台灣流行歌壇的領先地位。

之前,台灣歌壇所演唱的歌曲有漢族及各少數民族民歌(包括閩南語歌曲);上海時期和香港時期的國語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響的創作歌曲。後來逐步創作出處於上海時期流行歌曲與現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間具有自己特點的時代曲。這種風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才漸趨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台灣曾出現過著名的校園民歌運動。由學生首先發起創作、演唱,影響深遠,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內地歌壇。直到八十年代前期,才匯入了流行音樂,融合在一起發展,為流行音樂注入了新鮮血液。

(2)

回復
1樓
2012-07-22 17:35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獨:親愛真誠不知有滄桑,並肩攜手不知有彷徨
合:我們的意氣凌駕霄漢上,我們的思想皎如月光。我們要刻苦修養,做新青年的榜樣。
獨:我們要奮發圖強,做新中國的棟梁
合:親愛真誠消除悵惘,並肩攜手爭取輝煌。

這首歌在抗戰勝利後勉勵青年向上建設新中國。與《畢業歌》可以相媲美。它們在不同歷史時期對青年起到了不同的鼓舞作用。1946年周璇在同地所拍《長相思》一片中的插曲《凱旋歌》、《童歌》、《花樣的年華》則是反映出****的內容。另如1942年周璇在上海國華影業公司所拍《惱人春色》插曲鍾山春,歌唱南京鍾山石頭城呼喚****。1939年在同地所拍《七重天》插曲《難民歌》,1941年在同地所拍《解語花》插曲《勉小學生歌》、《救濟難民歌》、從歌名上一眼即看出其在****中的意義。

再一個典型是歌唱人民群眾的,以歌唱農民的居多。如周璇所唱《解語花》插曲《家人忙》、《插秧曲》;李麗華在藝華影業公司所拍《復活》插曲《小山歌》(又名《農村情歌》);姚莉演唱的流行歌曲《好百姓在家鄉》;嚴華演唱的流行歌曲《口哨的安慰》則是城市工人生活的艱辛。周璇1943年在華影所拍《漁家女》,其主題歌曲唱出漁民的勤勞。她1947年在國泰影業公司所拍進步影片《億江南》插曲《人人都說西湖好》和《羅大嫂與王二姐》則唱出採茶女的辛酸。還有歌唱其他下層人民的,如周璇在影片《長相思》插曲中,唱出了歌女的無奈和覺醒。姚莉演唱的《金絲島》唱出被束縛女性的苦惱,鼓勵其爭取自由。龔秋霞演唱的《賣報歌》謳歌的是報童。白光1949年在香港長城影片公司所拍《**》(我國第三次重拍根據托爾斯泰名著《復活》改編的電影劇本,前面提到李麗華主演的《復活》是第二次重拍)演唱的插曲《嘆十聲》,則唱出煙花女子的傷心。

另一大類電影插曲,有的無明顯的社會意義,是根據劇情需要而寫。多為根據古典名著和民間傳說改編的。如1940年周璇在國華公司所拍《三笑》插曲《點秋香》、《心願》等。同年所拍《西廂記》插曲《拷紅》、《月圓花好》、《蝶兒曲》等。1944年她在華影新拍《紅樓夢》插曲《葬花》和《悲秋》。還有1938年周璇在藝華公司所拍《三星伴月》插曲《何日君再來》。而其中另一首插曲《工場》則有生產國貨抵制外貨的意義。這些插曲群眾都耳熟能詳、家喻戶曉。1937年周璇在明星公司所拍進步影片《馬路天使》的兩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歌中唱出日寇侵佔我國東北,使人民流離失所,這更是盡人皆知。

還有一種類型就是民歌。中國歌壇後無來者的一代歌後周璇,一個突出的貢獻便是把民歌帶上了舞台。以前民歌小調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只有茶肆、酒樓賣唱。她演唱的民歌最多,如湖南民歌《采檳榔》、廣東梅縣民歌《賣雜貨》、安徽民歌《鳳陽花鼓》、綏遠(今內蒙)民歌《送大哥》、上海民歌《尤華的桃花》、東北民歌《新對花》、湖北民歌《五更同心結》。《天涯歌女》、《四季歌》是蘇州民歌、《知心客》、《哭七七》填詞而成。還有一大批以民歌風格創作的歌曲如《送情郎》、《夢中夢》等。

又有一類是歌唱祖國大好河山、美麗的自然風光景色的。如姚莉演唱的《可愛的秋天》、《春滿人間》、《馬來風光》、《南海之晨》、《白蘭香》。嚴斐演唱的《南島傍晚》,周璇在影片《花外流鶯》中演唱的主題歌《花外流鶯》和插曲《高崗上》、《春之晨》也是這一類型的。

常見是歌唱愛情一類的情歌。有些風格清新,生活氣息很濃。如姚莉演唱的《跟你開玩笑》,唱的是年青戀人在一起鬧著玩的情景。她演唱的另一首《你要說明了》唱出女孩的細致敏感,讓男友解釋問題。還有不少歌唱親情的,如姚莉演唱的《我愛媽媽》;龔秋霞在明星公司所拍《古塔奇案》的插曲《思母》,她在中聯公司所拍《薔薇處處開》的插曲《搖媽媽》;梅熹所演唱影片《胭脂淚》插曲《思母曲》等,都是歌唱母親之偉大的。

回復
3樓
2012-07-22 17:35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其中除了具有明顯社會甚至政治意義的,還有很多熱情開朗積極向上,大都唱出人民群眾的喜好,與人民群眾思想感情相貼切。人民群眾喜歡春天、太陽、花朵、小草、流雲、雪花、雨滴;更喜歡親情、友情、愛情等人間的美好情感。流行歌曲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這在早期中國流行歌曲中有著明顯的體現。其是當年歌壇無以替代的高潮結晶,我國流行音樂史中光輝篇章的特徵。將其從長達半世紀的塵封中解脫出來。便其免於在漫長的隔絕中而被淹沒.

樂與流行音樂

我國歌壇上有一件怪事,那就是非把流行歌曲叫做「通俗歌曲」不可。其實這是錯的,起碼也是意義不確切。
音樂的大分類只有兩種:嚴肅音樂和通俗音樂。還有一些具體以音樂特點和功能為依據的小分類,決不能與這兩大類相提並論。它們不是同一層次和毓的。如藝術歌曲、抒情歌曲、校園歌曲、隊列歌曲等。通俗音樂是相對於嚴肅音樂而言的一個大范圍,大概包括輕音樂、輕歌劇、民間音樂、民歌、群眾歌曲、進行曲、舞曲,美國首先流行的爵士、布魯斯、搖滾、迪斯科、另類(非主流)、鄉村歌曲等。還有一大支,就是世界各國均有的流行歌曲。由此可見,流行歌曲是通俗音樂中的一種,這涵蓋在通俗音樂之內,而不能代表全部通俗音樂。打個不一定完全正確的比方,它們是父子關系而不是兄弟關系,更不是一回事。現今歌唱比賽中分成「美聲」、「民族」、「通俗」三種唱法,歷屆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中,一直沿襲了這種叫法。依上述的分類,民歌也屬於通俗音樂范疇的,那麼順理成章民族唱法也可以叫做「通俗唱法」嘍!這樣豈不亂了套?

音樂界有那麼多專家,難道他們不曉得這個產道理?原來這件事在當年有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那個發展高潮的流行歌曲曾被認為是「靡靡之音」、「黃色歌曲」,1949年以後都轉到香港去發展了,所以1949-1979三十年,內地是沒有流行歌曲的。有人形容流行音樂被掃地出門了。但它在港台卻沒有停止發展,形成與上海時期一脈相承。粉碎「四人幫」後,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政策,流行歌曲又轉回了娘家。以前一段經歷年輕聽眾不甚了解;粉碎「四人幫」後的情況還應記憶猶新。鄧麗君的錄音帶最早傳入內地,幾次被明令禁止播放。李谷一基於歌唱家的敏銳,首先在演唱電視片《三峽的傳說》插曲《鄉戀》中,應用了氣聲技巧,結果引起軒然大波,批判之聲不絕於耳。實際上,她只是位民歌手,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手。真正應用流行唱法的程琳,曾經歷三次沉浮。連蘇小明演唱的「軍港之夜」也受到批判。當時發生這些事並不奇怪,因為計劃經濟是不會允許具有明顯商業特徵的流行音樂存在的。這是作為經濟基礎對與其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要求。但不應動輒就提到政治高度,流行音樂沒那麼壞!對流行音樂的態度,反映出當時不同經濟體制的較量。

在1983年的全國輕音樂會議上,絕大多數專家認為,對流行音樂不能硬性禁止,應允許其存在而因勢利導,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但對於稱呼,為了避免使人聯想到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就定了「通俗歌曲」這個名字。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不是現在,畢竟那是1983年啊。但從此,流行音樂有了合法身份,與西洋傳統唱法歌曲、民歌形成鼎足三分之勢,卻一直沿用了「通俗歌曲」這個意義不確切的名字。

還有業內人士提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歌壇開始出現一批抒情歌曲,如李谷一演唱的《鄉戀》,朱逢博演唱的《美麗的心靈》,鄭緒嵐演唱的《太陽島上》,蘇小明演唱的《軍港之夜》等。它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曲,而是同屬通俗音樂范疇的其他類作品。似乎這也是把流行歌曲叫做「通俗歌曲」的根據之一。其實這些歌曲只是我國歌壇向流行音樂跨越的過渡性作品。如果在今天歌唱比賽的流行唱法組,再用當年的唱法演唱這些曲目,評委都不會承認的。

回復
4樓
2012-07-22 17:35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如今已過去二十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搞得有聲有色,作為文化上層建築的流行音樂也發展得蓬蓬勃勃。不應再沿用1983年那個特定歷史背景下,所不得不用的這個意義不確切的名字,應當實事求是。「解鈴還須系鈴人」,這件事還要靠音樂專家和文化管理部門共同來完成,把恰如其分的名字還給流行音樂。

什麼是華語流行歌曲

上面已論述了通俗音樂與流行音樂的關系,以說明把流行歌曲稱為「通俗歌曲」意義不確切。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現今歌壇常常出現「華語流行歌曲」一詞,「華語流行歌曲」又是什麼?它與中國流行歌曲是什麼關系?
我國歷史悠久,有高度的文明,文化底蘊深厚。僅就流行音樂而言,至今已有八十餘年的歷史,其中有光輝燦爛的篇章;也有不可替代的發展高潮。其影響深廣,具有明顯的國際性。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這種流行歌曲。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南亞就傳播中國流行歌曲。那時他們尚不能自己創作,而是直接傳唱中國流行歌曲。這個問題從中國流行音樂第三發展階段——台灣時期以後,逐漸更加明顯,到今天已經非常突出。

在中國本土(包括香港、台灣地區)以外的國家,尤其是東南亞一些國家,也在唱這種流行歌曲,並且都有很好的歌曲創作和音樂製作。大家都知道,潘秀瓊、林竹筠、陳芬蘭、黃露儀(黃鶯鶯)、韓寶儀、許美靜、孫燕姿、岳雷、秦詠、李思松、黎拂揮是新加坡籍;華怡保、張小英、藍英、劉秋儀、柯以敏、羅賓、庄學思、巫啟賢、巫奇是馬來西亞籍;善唱《成吉思汗》的艾慧那是印尼籍;翁倩玉、陳美玲、璐璐是日本籍;洛城三兄弟是美國籍。他們雖都是炎黃子孫,便行政國籍不是中國,只是所演唱的這些流行歌曲,運用的語種都是華語,與中國流行歌曲是一樣的。但因有國籍的區別,稱華語流行歌曲,意義更為准確。華語流行歌曲傳播的范圍很廣。

當然,我們中國流行歌曲也是屬於華語流行歌曲范疇的。

1949-1979三十年內地沒有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是通俗音樂中的一種。可以說是產生於城市,有著鮮明的朝代性,易於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發展中趨向於國際化,又有著明顯商業特徵的一類音樂。藝術上也有很多不同於其他音樂的特點。僅從其作曲特點上,便可以看出它與其他音樂的區別。

中國早期流行歌曲,特別是第二發展階段前半部上海時期,以周璇為代表的風格。曲中裝飾音、上下滑音多,有長切分音,高音段落和低音段落的明顯對比,加上具有特色的演唱風格,形成了婉轉、輕柔、鬆弛、甜美的格調。現今第四發展階段的新城市流行歌曲,遠離了傳統,風格又與上面的明顯不同。曲中長、短切分音附點切分音多,加上小節內外每拍千絲萬縷的連接,使歌詞排列也隨著旋律有意閃躲節奏律動。歌詞白話長句字數多,排列緊湊形成短音符號。還有多種多樣的起頭,無窮動的結尾,有規律的反復。再加上輕聲、氣聲、泣聲、嘆聲、啞音、哭腔、延時處理等多種技巧處理,使歌曲表現出俏麗、新巧、抒情、有力的風格特點。感情起伏波動大,低徊處如絮耳語,高亢處如海浪奔騰。

1949年共和國成立後,逐步禁唱流行歌曲,認為屬於「靡靡之音」。從此,在內地被掃地出門,後來都轉移到大陸以外的香港去發展了。有人說:「哪裡有人群,哪裡就有音樂。」還可以接上兩句,那就是「哪裡有城市,哪裡就有流行歌曲。」人民需要它,又不準唱,就找來了代替品。有當時的群眾歌曲、民歌、外國歌曲等。這些歌曲是來代替流行歌曲的,而其本身屬於通俗音樂中的另一類歌曲。不能把流行歌曲的定義簡單看成是只要能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就是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在各方面均有自己獨有的特點。但從「流行歌曲」這個名稱本身來說,字面上是不夠嚴格。因為同屬通俗音樂中其他一些類別的歌曲,如上面提到的三種,也能在群眾中廣泛流傳。但因習慣的叫法已成自然,就像一些約定俗成的事物一樣。在了解其真正含義的情況下,還是稱其為流行歌曲相對更恰如其分。

回復
5樓
2012-07-22 17:35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八十年代中後期,港台歌曲的介入促使「死氣沉沉」的大陸流行樂壇在「陣痛」中開始醞釀變革。張明敏、潘安邦、千百惠、費翔、包娜娜、葉麗儀等港台歌手在歷屆春節晚會上的出色表演使大陸的音樂人了解到了音樂產業在大陸這塊土壤上蓬勃發展的重要性。谷建芬、喬羽、閻肅、甲丁、關峽、李海鷹等大陸知名詞曲作家開始重視對本地歌手的培養和通俗流行歌曲的創作。於是,一批好的內地歌手開始活躍在了內地的熒屏上,經典而又易於傳唱的流行歌曲開始多了起來。劉歡、毛阿敏、韋唯、成方圓、沈曉岑、程琳、蘇小明、蔡國慶演唱的歌曲開始在社會上流行開來,接下來杭天琪、李娜、林萍、毛寧、楊珏瀅、謝小東、那英、田震、含笑等歌手演唱的歌曲也開始風靡大江南北。林依輪、周艷泓、滿文軍、孫浩、謝東、老狼、韋嘉、孫楠、韓紅、孫悅等歌手的相繼出現為大陸的流行樂壇不斷地「添磚加瓦」,一些大家耳熟能祥的歌曲也開始成為了各家KTV里點歌率居高不下的熱門曲目。

《藍藍的夜藍藍的夢》、《彎彎的月亮》、《懂你》、《愛的奉獻》、《軍港之夜》、《濤聲依舊》、《思念》、《請到天涯海角來》、《風雨兼程》、《輕輕地告訴你》、《綠葉對根的情意》、《愛情鳥》、《笑臉》、《祝你平安》、《風含情水含笑》、《山不轉水轉》、《又見茉莉花》、《同桌的你》、《九月九的酒》、《小芳》……這些歌曲都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突然之間紅遍了半邊天……

說到那些年的大陸流行歌壇,還有幾位創作型的歌手不得不說。崔健、高楓、郭峰、鄭鈞和許巍,提起這幾個人的名字,恐怕熟悉中國歌曲的人沒有人不知道。作為中國搖滾第一人,崔健的《一無所有》在中國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高楓創作並演唱的《大中國》與郭峰創作的歌曲至今依然可算為中國流行歌曲中的經典曲目。之後的李泉、李春波、王炎和馮小泉也在一段時期內出了一些質素和創作水準都很不錯的作品,《冰糖葫蘆》、《中華民謠》、《霸王別姬》等歌曲均出自於青年音樂人馮小泉之手,學民族樂器出身的馮小泉對歌曲的創作駕輕就熟。他創作的歌曲曲調悠揚悅耳,歌詞似散文一般流暢,讓人過目難忘……

近年來一直活躍在舞台上的歌手也有很多有不錯的成績,如金海心、朴樹等。歌壇的新人也通過「選秀」節目涌現出來不少,再加上一些影視演員涉足歌壇,整個歌壇似乎呈現的是一種「亂象」……

總體來說,中國的流行音樂在未來的日子裡依舊還有無盡無窮的發展空間,只是對音樂人及音樂製作人的培養和扶植還需要努力。這,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流行音樂會和港台流行音樂一樣,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更加廣闊的天空………

出自:
http://tieba..com/p/1742085422
九十年代都是香港發展得比較好了,像張學友,鄧麗君,王傑,張國榮,梅艷芳等等
再後來就是周傑倫,梁靜茹,蕭亞軒,陳奕迅。等等
現在主要就是網路音樂了這一塊。
汪蘇瀧,徐良,許嵩等等。

④ 白雪的詳細資料

基本資料 姓名:白雪 英文名:Xue Bai出生年月:1975年02月28日 出生地:浙江溫州國籍:中國嗜好:游泳、聽音樂、和朋友聊天學歷:大專喜歡的衣服:體現個性的服裝喜歡的顏色:白、黑、單一顏色喜歡的電影:文藝片、動畫片喜歡的地方:香港喜歡的食物:海鮮、蘋果喜愛的動物:兔子最難忘的事情:英皇金融杯比賽其它:收集物品: 手錶、包、香水最喜歡的花: 玫瑰最喜歡的季節: 秋天最遺憾的事: 學習的機會不多最喜愛的演員: 山口百惠最喜愛的偶像:山口百惠、鄧麗君最大的心願:開個人演唱會作品集:演唱歌曲千古絕唱、久別的人、我不想說再見、晚安我的愛、你是我今生該等的人、哎呦、錯位、幸運兒、情人難留、紅顏為誰、聲聲慢-戀曲、珍惜、每一次幸福、哎呀、我在這里等著你、離開你並非我願意、我心夢寐、太陽之下、幸運兒、見與不見、七個月亮、遠行、夢中人、帶一枚月亮回家專輯列表《每一次幸福》《千古絕唱》《白雪》《錯位》《女人心女人夢》《我不想說再見》獲得的獎項:1993年8月白雪獲中國青年歌手「英皇金融杯」電視大獎賽「鑽石獎」。1994年8月白雪代表中國通俗歌手參加哈薩克舉辦的「亞洲之聲」流行歌曲比賽榮獲一等獎。1994年12月白雪《錯位》MTV獲94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1995年1月白雪在北京展覽劇場舉辦的輝煌94』中國流行音樂頒獎會上,獲得風雲歌手獎。1995年12月流行音樂排行榜頒獎晚會上,白雪《久別的人》《你是我今生該等的人》榮獲大獎。1996年10月白雪獲「中國流行音樂十年回顧」歌手成就獎。1996年12月白雪獲「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手」評選通俗組銀獎。1996年12月白雪獲「中國歌壇優秀歌曲二十年回顧展」歌手成就獎。1999年12月 作品《聲聲慢戀曲》獲channel[v]華語榜中榜'99最佳歌曲獎。重大事件:1993年8月白雪獲中國青年歌手「英皇金融杯」電視大獎賽「鑽石獎」。1993年白雪參加「中國風」演出團赴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演出。1993年白雪在北京參加奧運金曲百名歌星演唱會、紀念宋慶齡誕辰100周年大型演出。1994年4月白雪隨中國藝術團出訪歐洲八國演出,白雪是年齡最小的一名小歌手。1994年7月白雪出版第一張個人專輯《錯位》。1994年8月白雪代表中國通俗歌手參加哈薩克舉辦的「亞洲之聲」流行歌曲比賽榮獲一等獎。1994年12月白雪《錯位》獲中國原創音樂第二次季選金獎。1994年12月白雪《錯位》MTV獲94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1995年1月白雪在北京展覽劇場舉辦的輝煌94』中國流行音樂頒獎會上,獲得風雲歌手獎。1995年7月隨中國藝術團赴哈薩克斯演出。1995年8月白雪單曲盒帶《千古絕唱》發行。1995年8月白雪為第四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錄制會歌。1995年10月白雪隨二炮文工團赴香港演出。1995年11月白雪在鞍山參加鞍山經濟廣播電台主辦的95十大流行金曲頒獎會上,《久別的人》獲金曲獎。1995年12月流行音樂排行榜頒獎晚會上,白雪《久別的人》《你是我今生該等的人》榮獲大獎。1995年12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辦的大自然杯「第二屆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手」頒獎晚會,白雪獲「優秀獎」第一名。1996年5月白雪隨總政歌舞團赴香港演出。1996年6月白雪第二張個人專輯《離開你並非我願意》發行。1996年10月白雪獲「中國流行音樂十年回顧」歌手成就獎。1996年12月白雪獲「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手」評選通俗組銀獎。1996年12月白雪獲「中國歌壇優秀歌曲二十年回顧展」歌手成就獎。1996年12月白雪《千古絕唱》96』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1997年白雪參加97中國風演出和第五屆中國藝術節,推出新曲《牛郎織女》軍旅歌曲《最想的就是你這個人》與屠洪綱合作電視連續劇《愛的彎道》片尾曲。為8集電視連續劇《警察故事》配唱片尾曲1998年白雪出版個人專輯《紅顏為誰》,並成為金山詞霸的形象代表,開國內歌手先河。1999年1月第三張個人專輯《女人心女人夢》發行;《紅顏為誰》榮獲黃河杯98(福建)中國原創十大金曲獎;被選舉為政協季員並參加北京市海淀區第六屆一次政協會議。1999年12月 作品《聲聲慢戀曲》獲channel[v]華語榜中榜'99最佳歌曲獎。2001年11月 獲國家廣電部歌手"金號獎"大賽通俗組第一名。2003年02月 第四張個人同名專輯《白雪》發行。2007年12月12日 在歌壇許久未曾露面的白雪,此次攜其個人最新單曲《每一次幸福》華麗復出。2008年1月 與歌手蔡國慶在同一首歌中演唱《大雪無情人有情》,而後在春節聯歡晚會中演唱該歌曲。廣告合作:金山詞霸形象代表

⑤ 有哪些1997年的老歌

先前我回答了有哪些流行音樂推薦,我推薦了在網路上比較好聽和流行的音樂(歌曲),有歌友問到有哪些經典老歌,恰巧悟空問答邀答這個問題。

好的,我今列舉推薦百位歌星歌手的經典老歌代表作品,供大家收聽收藏和轉發分享啊!

譚詠麟《愛在深秋》《朋友》,任賢齊《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春天花會開》,阿牛《桃花朵朵開》,陳慧嫻《千千闕歌》《飄雪》,齊秦《大約在冬季》《外面的世界》,光良《童話》,李琛《窗外》,陳楚生《有沒人告訴我》,蔡琴《讀你》,黃家駒《光輝歲月》,唐磊《丁香花》,許巍《曾經的你》,林志炫《單身情歌》,李翊君《風中的承諾》,水木年華《一生有你》《在他鄉》《啟程》,童安格《明天你是否還愛我》《讓生命等候》,高林生《牽掛你的人是我》,孫悅《祝你平安》,李娜《好人一生平安》,張信哲《愛如潮水》,程琳《信天游》,林淑蓉《昨夜星辰》,林玉英《淡淡情愁》,草蜢《寶貝對不起》《失戀陣線聯盟》,高勝美《瀟灑的走》,黃品源《小薇》,鄭源《愛情碼頭》《一萬個理由》,李曉傑《朋友的酒》《把酒倒滿》,張振宇《不要再來傷害我》,周傳雄《黃昏》《寂寞沙洲冷》,王建榮《曲中人》,潘美辰《我曾用心愛著你》《我想有個家》,李春波《小芳》,陳紅《常回家看看》,陳星《九月九的酒》《流浪歌》,江濤《兩個人真好》,楊鈺瑩《我不想說》《心雨》《輕輕的告訴你》,毛寧《濤聲依舊》《晚秋》,周冰倩《真的好想你》,張雨生《我的未來不是夢》《大海》,趙傳《我是一隻小小鳥》《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龐龍《兩只蝴蝶》,張宇《月亮惹的禍》,小虎隊《永遠》,陳百強《偏偏喜歡你》《一生何求》,伍佰《突然的自我》,楊臣剛《老鼠愛大米》,筷子兄弟《小蘋果》,張國榮《沉默是金》,迪克牛仔《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朴樹《生如夏花》,吳奇隆《追夢》,鍾鎮濤《只要你過得比我好》,伍思凱《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鄧麗君《我只在乎你》《漫步人生路》,姜育桓《再回首》《驛動的心》,滿文軍《懂你》,蘇芮《牽手》,劉歡《彎彎的月亮》《千萬次問》,鄭智化《水手》,謝有才《愛一萬次夠不夠》,周華健《風雨無阻》《花心》,蘇有朋《珍惜》,林志穎《今年夏天》,劉德華《忘情水》《中國人》,黎明《今夜你會不會來》,郭富城《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張學友《吻別》《只想一生跟你走》,毛阿敏《永遠的朋友》,黃安《新鴛鴦蝴蝶夢》,林憶蓮《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韓寶儀《粉紅色的回憶》,龍飄飄《美酒加咖啡》,孟庭葦《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葉啟田《愛拼才會贏》,邰正宵《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鳳飛飛《綠島小夜曲》,千百惠《走過咖啡屋》,羅大佑《戀曲1990》《童年》,林子祥.葉倩文《選擇》,林子祥《真的漢子》,葉倩文《瀟灑走一回》,劉文正《鄉間小路》《外婆的澎湖灣》,巫啟賢《等你等到我心痛》,潘美雲《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陳淑樺《夢醒時分》,費翔《惱人的秋風》《冬天裡的一把火》,張明敏《我的中國心》《夢駝鈴》,雷安娜《舊夢不須記》,李克群《一生不變》,徐小鳳《順流跡流》,郭峰《心會跟愛一起走》,白雪《久別的人》,光頭李進《你在他鄉還好嗎》,梅艷芳《似是故人來》,韓紅《天路》,韋唯《亞洲雄風》,零點樂隊《愛不愛我》,呂方《朋友別哭》,王傑《幾分傷心幾分痴》,溫兆倫《沒有你之後》,張洪量《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經典的流行歌曲(老歌),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這推薦的也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因時間和篇幅有限,我只能推薦這些老歌啊,請大家多多見諒啦!💝🎵💝

⑥ 武俠電視劇配音歌曲

盧巧音---《風吹不走笑容》
TVB電視劇《烽火奇遇結良緣樊梨花》

甄妮/羅文——《鐵血丹心》
83版電視劇《射鵰英雄傳》

鳳飛飛——《追夢人》
武俠電視劇《雪山飛狐》

羅文---《江湖路》
90年代新加坡電視劇《蓮花爭霸》

玖建---《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
90年代新加坡電視劇《昆侖奴》

玖建--《何處不江湖》
90年代新加坡電視劇《昆侖奴》

關正傑---《天蠶變》
90年代武俠電視劇《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

《如果來生還是今世的重復》
80年代武俠電視劇《甘十九妹》

王菲——《雪中蓮》
新加坡電視劇《塞外奇俠傳》

毛寧---《普通英雄》
武俠電視劇《萍蹤俠影》

胡歌---《逍遙嘆》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

蔣大為---《敢問路在何方》
電視劇《西遊記》

陳慧琳---《再生花》
電視劇《再生緣》

成龍---《你給我一片天》
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馬景濤,葉童版》

張學友---《一生不醉醒》
80年代武俠劇《南帝北丐》

羅文---《一生有意義》
經典武俠電視劇《射鵰英雄傳》

黃安---《新鴛鴦蝴蝶夢》
電視劇《包青天》

張娜拉、蘇有朋---《煩著呢》
電視劇《刁蠻公主》

阿桑---《一直很安靜》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

古天樂---《天命最高》、《我願愛》
TVB電視劇《尋秦記》

張國榮--《始終會行運》
80年代TVB經典電視劇《鹿鼎記》

甄妮---《肯去承擔愛》
83版經典武俠電視劇《射鵰英雄傳》插曲

梁朝偉--《俠客行》
武俠電視劇《俠客行》

《紅花紅顏》
武俠《書劍恩仇錄》 內地版

林志穎--《稻草人》
武俠電視劇《絕代雙嬌》

李麗芬--《愛江山更愛美人》
武俠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馬景濤,葉童版》

周華健---《刀劍如夢》
武俠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馬景濤、葉童版》

張德蘭---《何日再相見》
80年代經典武俠電視劇《射鵰英雄傳 劉德華、陳玉蓮版》

甄妮---《留下我美夢》
85版武俠電視劇《陸小鳳之鳳舞九天》

呂方,陳秀雯---《菊花淚》
89版武俠電視劇《連城訣》

關正傑、關菊英---《兩忘煙水裡》
82版經典武俠電視劇《天龍八部》

找了很久,希望你會喜歡,這些都是經典武俠劇的歌曲

⑦ 徐沛東簡介

徐沛東簡介:

徐沛東,1954年生,祖籍山東,中國電影作曲家。

1970年入福州軍區歌舞團工作,197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85年到中國歌劇舞劇院工作。

徐沛東在樂壇聲譽鵲起是緣於八十年代後期「西北風」的風靡全國。徐沛東相繼創作出《大森林的早晨》、《我熱戀的故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等具有濃郁西北風格的歌曲,粗獷豪放的歌聲已經傳遍大江南北。

1988年徐沛東為影片《搖滾青年》譜曲,該片的風格有點近似於音樂歌舞片,講述的是一個搖滾歌手的故事,毋庸置疑音樂在該片的創作過程中佔有很大比重,甚至可以說音樂的成敗直接關繫到整部影片的成敗。徐沛東經過反復揣摩研究,為影片設計了一整套歌曲及主題音樂,當男主人公龍翔隨著音樂載歌載舞時,觀眾們已經熱血沸騰,該片的音樂在許多關鍵之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音樂直接塑造了龍翔熱情直率,執拗倔強的性格,影片上映後獲得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的交口稱贊,被認為是八十年代最優秀的歌舞片。

徐沛東曾為數十部數百集電視劇譜曲,其中著名的如《籬笆·女人·狗》片中的幾首主題歌及插曲《籬笆牆的影子》、《苦樂年華》、《苦籬笆》、《三道關》等隨著全劇的播出而走入百姓之家,大街小巷一度被徐沛東的歌曲主宰,這些歌曲直至今天都是中國流行音樂的經典曲目。

1990年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前夕,徐沛東創作了歌曲《亞洲雄風》,雖然最後在競選亞運會主題曲活動中意外失敗,但幾乎所有的聽眾都把《亞洲雄風》當成亞運會主題曲爭相傳唱,激昂高亢的旋律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富足和同亞洲各國的深厚友情,在國內及整個亞洲產生深遠影響。

徐沛東多才多藝,除作曲以外他還涉入了演唱的行列,如他擔任電視連續劇《趟過男人河的女人》的主題歌演唱,鏗鏘有力,幽默風趣的歌聲獲得了觀眾的好評。

徐沛東主要側重於流行歌曲及電視劇音樂的創作,電影作品雖然不多,但在電影界具有一定影響。

閱讀全文

與歌曲久別的人是哪部電影的插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因斯坦的英文電影 瀏覽:821
一部手機的搞笑電影 瀏覽:488
電影潛伏上女主彈的曲子叫啥 瀏覽:289
無毒倫理電影 瀏覽:67
高級搞笑的電影 瀏覽:809
韓國古裝學院情愛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114
如何去剪輯一個電影技巧 瀏覽:653
民俊是哪個韓國電影的 瀏覽:726
片段外國電影辱華被禁播 瀏覽:469
大師兄甄子丹電影歌曲 瀏覽:177
約女孩子看電影的套路 瀏覽:492
濰坊新區電影院在哪個位置 瀏覽:15
日本倫理電影無播放器 瀏覽:796
電影有個叫馬六什麼名字 瀏覽:405
中國功夫的電影 瀏覽:855
童年陪伴的電影台詞 瀏覽:914
追夢青春印度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121
電影為什麼沒有聲音了 瀏覽:598
一般的手機如何看3d電影 瀏覽:588
一部外國電影講網紅粉絲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