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是第幾部電影共多少部分別是啥
第五部,一共八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1、《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影片《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改編於英國暢銷作家J·K·羅琳同名小說。電影的劇本是由斯蒂芬·科洛弗所編,克里斯·哥倫布執導,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魯伯特·格林特、艾瑪·沃特森、理查德·哈里斯和伊安·哈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1年11月16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講述從小父母雙亡的小男孩哈利·波特是魔法師的後代。他的父母都被一個魔法界的壞巫師所殺,然而當壞巫師也企圖殺死哈利波特時卻被一種巨大的力量給阻止,哈利波特因此得以倖存。之後他與阿姨一家人同住,而且被送往魔法師學校就讀,發生許多有趣又不可思議的經歷 。
2、《哈利·波特與密室》
影片《哈利·波特與密室》是根據J·K·羅琳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由克里斯·哥倫布執導,丹尼爾·雷德克利弗、艾瑪·沃特森和魯伯特·格林特等聯袂出演,影片在2002年11月15日在英國上映。
影片講述哈利·波特才剛要展開他在魔法世界中第二年的驚奇旅程,就碰上了飛車,毆人樹渾拼柳和來自神秘家庭小精靈多比的警告。這一年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不僅有會說話的蜘蛛和會尖聲大叫的咆哮信,同時哈利也因為具備與蛇類說話的能力而遭到所有人的質疑 。
3、《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是《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的第三部,由阿方索·卡隆執導,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艾瑪·沃特森、魯伯特·格林特等聯袂出演,除了鄧布利多一角由邁克爾·甘本取代已逝的李察·哈里斯外,其餘的角色繼續由前兩集的演員擔任。影片於2004年9月10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學校已經是第三年了,奇遇發生在一場車禍之後。哈利·波特聽說了一個叫小天狼星的前巫師,因為某種原因被關押在阿茲卡班。讓哈利·波特感到意外的是,小色天狼星居然越獄出來找他。
4、《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影片《哈利·波特與火焰杯》是《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的第四部,由邁克爾·尼維爾執導,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愛瑪·沃森、魯伯特·格林特和湯姆·費爾頓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5年11月12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講述了傷疤的劇痛讓哈利從夢中驚醒,夢中的一場謀殺案就發生在這個世界的另一個角落。魁地奇世界盃上魔杖的失蹤、天空中的黑魔標記、三強爭霸賽的奇怪入選還有魔法部官員的神秘失蹤,這種種事件的背後似乎有一個天大的陰謀。
當哈利贏得勝利,手握三強爭霸賽的獎杯的時候,他被傳送到了黑魔頭的身邊,消失了13年的黑魔頭正准備復活。
5、《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第五集,改編自作家J·K·羅琳的小說《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由大衛·葉斯執導,由邁克爾·戈登伯格撰寫劇本。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艾瑪·沃特森,魯伯特·格林特等聯袂出演。影片率先於2007年7月11日在香港和台灣上映,英國則於2007年7月12日上映,而美國則是在2007年7月13日。
影片講述哈利·波特即將成為霍格沃茨五年級的學生時,他的生活變得更困難重重,其中最大的威脅依然來自他永遠的敵人伏地魔。哈利、羅恩和赫敏以鄧布利多軍的名義私下學習黑魔法防禦術,在食死徒到來之時能加入戰斗。
6、《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根據J·K·羅琳所寫的著名魔幻系列小說《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六本《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改編。影片由大衛·葉斯執導,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艾瑪·沃特森、魯伯特·格林特和湯姆·費爾頓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7月15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講述哈利·波特得到一本曾經屬於神秘的混血王子的魔葯書,藉助於混血王子在書上做的注釋在魔葯課實驗上大獲成功。但隨著課程的深入,這些注釋上的咒語也越來越黑暗。
同時伏地魔想方設法想要摧毀哈利的世界,而年輕人也經受著青春期荷爾蒙躁動的困擾。哈利發現自己越來越被金妮·韋斯萊吸引,在羅恩有了一位格林芬多女友拉文德·布朗後,赫敏也要面對自己對羅恩的感情。
7、《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根據英國女作家J.K.羅琳創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第七部第1章至第24章的部分改編,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終結篇。
該片由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艾瑪·沃特森和魯伯特·格林特等主演。導演繼續由拍攝第五、六集的導演大衛·葉茨執導。影片於2010年11月1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電影故事由哈利、羅恩與赫敏接受危險任務作為開始,他們需要追蹤和尋找到伏地魔的秘密,並摧毀他。魔法的世界已經被黑暗勢力所籠罩,伏地魔甚至佔領了霍格沃茨,把一切有危險的異端都抓起來進行威脅而哈利的唯一希望就是在伏地魔抓到他之前,找到魂器。
8、《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影片《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是根據英國女作家J.K.羅琳創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第七部第25章及以後的部分改編,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終結篇。導演繼續由拍攝第五、六集的導演大衛·葉茨執導,由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艾瑪·沃特森和魯伯特·格林特等聯袂出演。
影片於2011年7月7日在英國倫敦舉行全球首映禮。下部以3D、IMAX及2D三種版本上映,影片是哈利·波特電影系列中首次把整套電影以3D形式播放。
電影講述哈利、羅恩和赫敏展開尋找並摧毀伏地魔永生不滅的神秘根源——分靈體的危險旅程。伏地魔的食死人奪取了魔法部、甚至是霍格瓦茨的控制權。哈利唯一的希望是在伏地魔找到他之前找出所有魂器,當他在尋找線索時,揭開了一個古老得差點被人遺忘的傳說:傳奇的死亡聖器。
❷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有幾部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其中一部,第一部。《哈利波特系列》原著有七部,電影版有《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上》《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下》原著中死亡聖器是同一本書,電影中死亡聖器分為了上下部
❸ 電影哈利波特的英文名是什麼
電影哈利波特的英文名是Harry Potter。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娛樂公司將JK羅琳所著的同名系列小說改拍成的八部電影,由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魯伯特·格林特、艾瑪·沃特森等主演的劇情片。
講述的是年輕的巫師學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前後六年的學習生活和冒險故事;第七部講述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巫界大戰中被迫逃亡在外尋找魂器並消滅伏地魔的故事。
哈利·波特與密室正面評價
該片充滿了奇思妙想的發明和新的觀念,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擴大和深化觀眾眼前未知的世界。壯觀的魔法世界和迷人的波特,讓觀眾彷彿進入了真實的霍格沃茨。導演把羅琳那些精妙且奇妙的構思,完美地呈現在大熒幕前。
❹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一共有幾部,分別是什麼呢最後的那一部是什麼呢
第1部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harry
po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第2部
《哈利波特與秘室》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第3部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harrt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第4部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第5部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第6部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第7部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最後一部電影尚在製作,分上下兩部,預計在明後年會上映
❺ 誰能告訴我哈里波特每部電影的英文名字,還有每部電影的上映年份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上映:2001年
哈利波特與消失的密室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上映:2002年
哈利波特3-阿茲卡班的囚徒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上映:2004年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上映:2005年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上映:2008年
❻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內容簡介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內容簡介:
目睹伏地魔復活之後,哈利度過了他生命中最漫長、最孤獨的暑假。當然,姨媽姨父仍然把他當成臭蟲般的呼來喝去,表哥達力沒事就把他當成沙包練拳擊。甚至還有兩只以吸食靈魂為生的攝魂怪脫離了魔法部的掌控,來到女貞路上伏擊哈利,好在勇敢的哈利用守護神咒趕走了攝魂怪。
陰險的魔法部本想通過攝魂怪事件,誣陷哈利在校外使用魔法而違反了《對未成年巫師加以合理約束法》--禁止未成年人在校外濫用魔法,打算就此開除哈利。哈利來到魔法部受審,鄧布利多為哈利做證人,終幫他擺脫了指控。
可憐的哈利,在暑假經歷了一連串的變故後,終於等來了開學。魔法部的副部長烏姆里奇成為這一年的黑魔法防禦術課的新老師,她是代表魔法部來整治霍格沃茨的"不良風氣"的,第一堂課,哈利就因為管不住自己而與她起了沖突,最終被罰關禁閉。
自從伏地魔復活以後,哈利被越來越多的夢魘所困擾著,因為頭上那道傷疤,使得哈利與伏地魔的思想產生了某種聯系。正是在一場夢境里,哈利目睹羅恩的爸爸亞瑟被蛇咬傷,及時發出了警告,挽救了亞瑟的生命。
對於哈利來說,情人節第一次變得有意義,因為他和秋·張約好一起去霍格莫德村。然而,約會的過程卻不盡如人意,屬於典型小女人的秋·張需要人哄需要人疼,而哈利卻偏偏是個木頭疙瘩,結果兩人不歡而散。
由於D.A.內部成員的背叛,烏姆里奇最終還是發現了哈利在背著她教大家黑魔法防禦術。所有人連滾帶爬總算逃脫升天,最終只有哈利因為斷後而被抓住——告密的人竟然就是秋·張拉來參加鄧布利多軍的好友瑪麗埃塔·艾克莫,而鄧布利多代哈利受罪,被趕出了霍格沃茨。
原來伏地魔一直想得到的是那個隱藏著自己未來命運的預言球。他侵入哈利的思想,得知小天狼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利用一種假相將哈利騙至魔法部。
一場混戰就此展開,然而讓伏地魔想像不到的是,雖然D.A.的成員都是一些半大的孩子,卻與食死徒鬥了個難分伯仲,直到鳳凰社的成員趕來增援。這場混戰中,食死徒與鳳凰社互有傷亡,但都及不上哈利萬分之一的痛苦,他生命中最後一位親人小天狼星也離他而去。
(6)魔法鳳凰石英文電影擴展閱讀:
哈利·波特人物簡介:
哈利·波特,英國女作家J.K.羅琳的魔幻系列小說《哈利·波特》系列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主人公,是詹姆·波特和莉莉·波特(原名莉莉·伊萬斯)的獨生子,出生於1980年7月31日,教父為小天狼星布萊克,因魔法保護被麻瓜弗農·德思禮姨夫與佩妮·德思禮(原名佩妮·伊萬斯)姨媽收養。
就讀於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格蘭芬多學院,魔杖長11英寸,冬青木,杖芯是鳳凰福克斯的尾毛,職業為傲羅,因是唯一一位逃過敵人伏地魔的阿瓦達索命咒的人,被稱為"大難不死的男孩"(The boy who lived )。
在1998年5月2日前是一個蛇佬腔(會說蛇語,能與蛇交流),5月2日因伏地魔的殺戮咒擊中哈利,摧毀了伏地魔附在哈利體內的靈魂碎片,使哈利喪失了與蛇對話的能力。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第五集,改編自作家J·K·羅琳的小說《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由大衛·葉斯執導,由邁克爾·戈登伯格撰寫劇本,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艾瑪·沃特森,魯伯特·格林特等聯袂出演。
影片講述哈利·波特即將成為霍格沃茨五年級的學生時,他的生活變得更困難重重,其中最大的威脅依然來自他永遠的敵人伏地魔。哈利、羅恩和赫敏以鄧布利多軍的名義私下學習黑魔法防禦術,在食死徒到來之時能加入戰斗。
❼ 《哈利波特》7部書和所有電影的名字和其英文名
1、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英: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美: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台譯:哈利波特 — 神秘的魔法石
2、哈利·波特與密室(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台譯:哈利波特 — 消失的密室
3、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台譯:哈利波特 — 阿茲卡班的逃犯
4、哈利·波特與火焰杯(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台譯:哈利波特 — 火杯的考驗
5、哈利·波特與鳳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Phoenix),台譯:哈利波特 — 鳳凰會的密令
6、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台譯:哈利波特 — 混血王子的背叛
7、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台譯:哈利波特 — 死神的聖物
❽ 哈利波特七部電影的名字分別是什麼
1、《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英版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2、《哈利·波特與密室》
英版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3、《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2009年由馬愛農、馬愛新重譯,並更名為上述譯名,原名是《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4、《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英版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5、《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英版譯名: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Phoenix
6、《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英版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7、《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英版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