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舒伯特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1、《美麗的磨坊少女》
舒伯特在創作之時,賦予每一個角色固定的調性。例如小溪流用G大調表示,這條溪流引他進入一個愛情的漩渦,聽過他的低聲細訴,也提供他生命的最後歸宿。心情愉快時表現磨坊用C大調,哀傷時則用C大調的關系小調A小調。描述愛情的幸福時一定是A大調,獵人的出現則用C小調。
2、《野玫瑰》
《野玫瑰》是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舒伯特一生作品甚豐,僅藝術歌曲就有643首,被譽為「歌曲之王」。「野玫瑰」這首詩歌因其意境優美,將其譜曲的作曲家很多,其中以舒伯特 music 及威納(H. Werner) music 所作二曲最為有名,亦流傳最廣。
3、《美麗的磨坊少女》
舒伯特在創作之時,賦予每一個角色固定的調性。例如小溪流用G大調表示,這條溪流引他進入一個愛情的漩渦,聽過他的低聲細訴,也提供他生命的最後歸宿。心情愉快時表現磨坊用C大調,哀傷時則用C大調的關系小調A小調。描述愛情的幸福時一定是A大調,獵人的出現則用C小調。
4、《未完成交響曲》
b小調第八交響曲《未完成》,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作於1822年,作者時年25歲,但直到43年後樂譜才被發現,並於1865年首次公演。本交響曲唯有第一、第二兩樂章擁有完整的曲譜,第三樂章只有九小節改編為管弦樂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鋼琴曲譜的形態,第四樂章則連草稿都沒有。
但由於此曲的已完成部分樂章出彩,故在形式上雖然未完成,但實際上完整無缺,並因此引出許多穿鑿附會的傳說,影響頗大。
5、《音樂的瞬間》
音樂瞬間,由舒伯特首創的一種鋼琴小曲,後演變成一種鋼琴曲體裁。此曲據說是1827年舒伯特在格拉茨之旅歸來後所創作的,是1828年出版的《音樂瞬間》六首樂曲中的第三首。
關於這首曲子,有這樣一段傳說:一天,舒伯特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他信手拿起一份手抄樂譜,彈奏之後,對其贊嘆不已。隨後他才知道這其實正是這位朋友記下的他本人即興彈奏過的作品。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說明舒伯特有著很高的即興創作能力。這是一首天真純潔、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帶有輕快活潑的民間舞曲風格。
B. 舒伯特有哪些作品
1811年,舒伯特創作了第一首歌曲《哈加爾的悲哀》,14歲作第一交響曲,17歲為歌德的詩篇《紡車旁的葛萊卿》、《野玫瑰》、《魔王》等譜曲。18歲完成第二、三交響曲,兩部彌撒曲,5部歌劇及140多首歌曲。舒伯特採用和聲上的色彩變化,用各種音樂體裁形式來刻畫個人的心理活動,富有大自然的和諧和生命力的氣息,他將瞬息間的遐想行之於樂譜,把感受到的一切化為音樂形象,構成了他獨特的浪漫主義的旋律。他對後來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起到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雖然31歲就夭折,但給後世留下了大量的音樂財富,尤以歌曲著稱,被稱為「歌曲之王」。他總共寫下14部歌劇、9部交響曲、100多首合唱曲、567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響曲》、《C大調交響曲》、《死神與少女》四重奏、《鱒魚》五重奏、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鵝之歌》、劇樂《羅莎蒙德》等。
C. 電影"指揮家" 女子樂隊演奏的曲目是什麼
影片的編導根據情節的發展,配上了許多我們熟知的音樂片段。反映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古典音樂的發展趨勢。也體現了編導對於不同時代音樂的喜好。即;尊崇巴赫,喜愛德沃夏克,追隨馬勒、格什溫、斯特拉文斯基。
並且這些配樂和情節是那麼契合。舉例來說:
影片的第一場音樂會是馬勒的《G大調第四交響曲》;
安東尼婭全家在街頭上觀賞的音樂並使得她養母頭疼的是蘇薩的《自由鍾進行曲》;
安東尼婭在法蘭克和指揮家裡彈奏的是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
在富豪募捐會上,安東尼婭和羅賓等組成的樂隊演奏的是德彪西的《夢幻曲》;
當安東尼婭得知自己的身世時瘋狂的彈奏鋼琴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
安東尼婭在德國指揮的首場演出是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和《美國組曲》;
在安東尼婭聖母去世的教堂里管風琴彈奏的是巴赫的《親愛的耶穌,我們在這里》;
在美國第一場演出是舒伯特的《第八交響曲》;
最後的結束曲是埃爾加的《愛的禮贊》。
D. 有哪些關於古典音樂的電影推薦
《幻想曲2000》是迪士尼繼1940年的《幻想曲》之後,再度推出的古典音樂動畫電影續篇,由8部音樂短片組成。除杜卡的《魔法師的學徒》外,電影收錄的曲目還有巴赫《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柴科夫斯基《胡桃夾子》、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貝多芬《田園交響曲》、舒伯特的《萬福瑪麗亞》…看這部電影就像在聽交響樂,完全藝術化的動畫電影,一開場就是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名曲貫穿始終,古典樂迷們不要錯過哦。
E. 電影《年輕的維多利亞》里的一首舒伯特的鋼琴曲叫什麼名字啊
叫《天鵝之歌》。網上找不到鋼琴版的下載,只有小提琴的好像
F. 電影《機械師》里唱片放的純音樂歌名叫什麼
電影《機械師》里唱片放的純音樂是舒伯特《降的E大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
舒伯特的鋼琴三重奏充分融合了他創作弦 樂四重奏與鋼琴奏鳴曲的寫作經驗,是他室內樂作品中最能夠掌握古典曲式與他浪漫語法之美的作品,這些鋼琴三重奏從最大程度上表現了舒伯特清新爽朗 的樂曲風格,完全展示了室內樂的諧和之美。
本片同時加錄兩首以鋼琴三重奏組合寫成的、但示形成完整樂曲的小樂章,其中《夜曲》有著舒伯特最深邃的思想靈魂,旋律非常動聽-敘述舒伯特生平的電影《夜曲》,就是以此曲作為舒柏特他作構思與靈魂的象徵。
(6)舒伯特歌曲演奏的電影擴展閱讀:
舒伯特出生於維也納郊外的教師家庭。自幼隨父兄學習小提琴和鋼琴,少年時即顯示出他在音樂創作上的特殊才能。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1000多件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 ,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它作品 。
他為不少詩人的作品寫了大量歌曲,如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爾赫姆·穆勒等,把音樂與詩歌緊密結合在一起。
G. 舒伯特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舒伯特的代表作品 1.代表作品 (1)聲樂作品最著名:《魔王》《野玫瑰》《鱒魚》《流浪者》《小夜曲》《搖籃曲》《聖母頌》以及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鵝之歌》 (2)室內樂:《「鱒魚」鋼琴五重奏》《d小調「死神與少女」弦樂四重奏》 (3)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即興曲》《音樂瞬間》 (4)交響曲:《第八交響曲》《「未完成」交響曲》=《第九交響曲》 2.藝術歌曲(Lied) (1)來由:藝術歌曲一詞在13世紀以前就已存在,16世紀德奧作曲家把佛蘭德斯樂派的復調手法與德國中世紀以來的獨唱歌曲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四聲部的世俗聲樂體裁——Lied。但是,藝術歌曲這個詞在此後的發展中,尤指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浪漫主義時期的德國藝術歌曲。。 (2)含義:藝術歌曲是作曲家以詩為歌詞,根據詩的內容創作的歌曲。藝術歌曲中,音樂與詩歌有機結合,通常有戲劇性和抒情性兩種形式,採用分節和通節兩種寫法,並配有伴奏。藝術歌曲的伴奏在歌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承擔著演唱旋律所不能表達的內容,許多伴奏甚至具有獨奏的價值。 (3)代表人物:作曲家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爾夫、馬勒和理查·施特勞斯等;詞作家歌德、埃森多夫、海涅、席勒等。 3、藝術成就 (1)在藝術歌曲方面,他做出了重要貢獻,創作了一批具有劃時代影響的藝術歌曲。 (2)在交響曲方面,作品完整地表達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由於受到舒伯特打破古典交響曲四樂章結構模式的啟迪,人們開始走出前人的制約,步入到浪漫主義交響樂發展的新天地。 (3)在鋼琴音樂和室內樂方面,舒伯特的創作散發著其藝術歌曲中體現出來的浪漫主義特徵。 (4)他是自由音樂家的楷模,以演奏和出版作品為生,是從社會底層最早走出的音樂家之一。
H. 哪些影視作品用到了舒伯特小夜曲
夏日香氣
I. 哪部電影的配樂用過舒伯特的第八交響曲《未完成》
電影《少數派報告》
——《未完成交響曲》中「中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