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字幕 > 風櫃來的人電影字幕版

風櫃來的人電影字幕版

發布時間:2022-10-18 21:11:53

㈠ 請問大佬有風櫃來的人1983年上映的由鈕承澤主演的百度網盤資源嗎

《風櫃來的人風櫃來的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P5qZdE3tz52Wp1iPpDZ2w

提取碼: cv35

阿清(鈕承澤)、阿榮(張世)等男孩生於風櫃長於風櫃,他們在高中畢業後等待徵兵的日子裡百無聊賴,每日通過賭博、打架、看白戲等形式來揮霍過量的精力。因為一次較嚴重的打架事件,也因對周遭環境的厭倦,他們懷揣幾顆忐忑的心,離開風櫃來到高雄。起始,自然只能如迷途羔羊般,在大都市的五光十色中亂撞。

在阿榮姐姐的幫助下,他們有了暫時的棲身處。而安穩下之後,阿清和阿榮因漸形成不同的世界觀產生分歧。一封家書勾起阿清有關父親的復雜回憶,加上眼見愛慕對象小杏(林秀玲)與男友(庹宗華)情感變故,阿清沉默了下來。

㈡ 想找一下李宗盛個人的經歷,及《凡人歌》歌詞

李宗盛檔案,李宗盛資料

姓名:李宗盛

出生地:台灣

星座:巨蟹座

英文名:Jonathan Lee

生日:1958年7月19日

藝人簡歷: 1979年 就讀新竹私立明新工業專科學校電機科時,與2名好友共同組成木吉他合唱團。

1980年 進入樂壇先是作為「木吉他合唱團」的成員加入寶麗金唱片公司。

出品《木吉他作品全集》。

李宗盛個人經歷

1982年

金韻獎第3屆歌手正式進入唱片界;

製作鄭怡《小雨來的正是時候》(台灣百佳唱片第30名)。

1984年

第1次做電影配樂〔在那河畔青草青〕

製作薛岳《搖滾舞台》專輯,(台灣百佳唱片第63名)。

1985年

還在「拍譜唱片」適逢滾石製作人吳政德推薦,為當時頗負盛名的潘越雲寫曲,就這樣因緣機會簽約於滾石唱片公司進入了滾石。與張艾嘉合演「最想念的季節」擔任男主角。

3月,製作張愛嘉《忙與盲》(台灣百佳唱片第19名)。

1986年1月

出版《生命中的精靈》。

製作潘越雲《舊愛新歡》(台灣百佳唱片第31名)

演出電影《心鎖》

1987年

演出電影《天蹦地裂》後改名為《靈芝異形》

製作周華健首張個人專輯《心的方向》(台灣百佳唱片第96名)

1988年

於台北舉行婚禮主持警廣電台節目《各說各話》主持華視電視節目《綜藝第一線》

出任滾石副總經理職位,開始更直接參與唱片市場指導謀略

7月,製作潘越雲《情字這條路》專輯。(台灣百佳唱片第29名)

1989年1月

出版《李宗盛作品集》。

1990年

李宗盛寫了一首《我是一隻小小鳥》給好友趙傳

與其他製作人共同製作林強第一張專輯《向前走》(台灣百佳唱片第6名),並獲金曲獎最佳演唱專輯製作人獎。

1991年

《凡人歌》出籠

1992年

主持中廣電台節目「音樂人」

聯手陳升、周世暉製作張艾嘉《愛的代價》(台灣百佳唱片第93名)專輯。

1993年10月

出版《我們就是這樣》。

1993年9月

出版《希望》。

收入《如風往事》《希望》以及上述2曲的演奏版。

1994年

李宗盛主持的中廣電台節目「音樂人」獲得第29屆廣播金鍾獎「綜藝節目獎」

1月18日起舉行3場「我們都愛李宗盛」第1階段暫別歌壇演唱會

2月14日舉行「李宗盛十年回顧」第2階段暫別歌壇演唱會

6月出版《李宗盛的音樂旅程不舍》

1994年2月李宗盛結束了他在台北的最後一場告別演唱會,開始了《不舍》的錄制工作。

1996年1月出版《李宗盛超重量級大全集》

1997年12月出版《李宗盛24K黃金精選》

1999年1月出版《作品李宗盛》

1998年2月22日與林憶蓮在加拿大結婚

李宗盛音樂創作年表

1982年

《如果你說》、《桂冠水餃》廣告曲、《我和你》、《搖滾舞台》、《結束》

1985年

《艾嘉,愛家》、《不知道》、《親愛的你好嗎》、《戀愛告別》、《愛情有什麼道理》、《忙與盲》

1986年

《鎖上記憶》(為滾石寫的第1首歌)、《七點鍾》、《飛》、《沒有人知道》、《一個人》、《開場白》(第一張個人專輯的第一首個,小廚師牛肉麵廣告歌曲)、《寂寞難耐》(李氏歌詞的發軔)、《你像個孩子似的》、《風櫃來的人》(電影〔風櫃來的人〕主題曲)、《如果你要離去》、《生命中的精靈》、《小鎮醫生的愛情》(電影〔小鎮醫生的愛情〕主題曲) 《舊愛新歡》、《最愛》(寫歌手法的階段性改變,非常不像李氏以往的作品)、《悲傷的語言》

1987年

《像我這樣的單身女子》、《我有話要說》(電影〔我有話要說〕主題曲) 、《十七歲女生的溫柔》、《因為我在乎》(電影〔東方禿鷹〕主題曲)、《離別賦》、《耳語》、《請原諒我》、《求你講清楚》

1988年

《那一夜你喝了酒》、《我只為你美麗》、《飛雪》(演奏曲)、《別說可惜》、《所以讓我愛你》、《心所愛的人》、《你再也找不到一個像我的人》、《不敢哭出聲》、《和自己賽跑的人》、《當我們同在一起》(為奧運歡歌) 、《把握》、《不要擋在我面前》、《孤單》、《戲說從頭》、可口可樂廣告歌曲、雪碧汽水廣告歌曲

1989年

《愛情少尉》、《我的未來我的家我的妻》、《給所有單身女子》、《我的驕傲》、《喔!莎莉》、《我終於失去了你》、《油麻菜籽》(早期用情最深的作品,電影〔油麻菜籽〕主題曲) 、《心動的感覺》、《讓我忘記你的臉》、《別在補習》、《算不算是一對戀人》、《你走你的路》、《夢醒時分》、《依然想你》、《傲慢與偏見》、《在我心中》、《相信相依》、《阿宗三件事》

1990年

《陽光少年》、《聽見有人叫你寶貝》、《請不要對我說》、《就算沒有明天》、《原諒我的錯》、《我是一隻小小鳥》、《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傷心舞台》、《連夢也沒有》、《征服我的心》

1991年

《緣是一首歌》(廣告歌)、《將心比心》、富士膠片廣告歌曲

《凡人歌》、《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想逃》、《漂洋過海來看你》、《若不能擁有你》、《讓我歡喜讓我憂》、《這樣愛你對不對》、《明明白白我的心》、《壯志在我胸》

1992年

YAMAHA企業廣告歌、保力達B廣告歌、《我為你而生》

《碧海情天》、《等待奇跡》、《因為寂寞》、《迷》(電影〔超級警察〕主題曲)、《愛的代價》(老友再次相聚,心中感而發寫下此歌,電影(哥哥的情人)主題曲

1993年

《愛似流星》(電影〔新流星蝴蝶劍〕主題曲) 、《笑紅塵》(電影〔風雲再起〕主題曲)、《向著陽光走》、《愛的太多是錯》、《你要的男人是那一種》、《不必在乎我是誰》、《寂寞派隊》、《愛如潮水》、《我是真的愛你》、《要你親口對我說》、《我一個人住》、《用熱情種出希望》(黑松沙土廣告歌曲)

《真心英雄》、《快樂似神仙》、《多事的秋》、《愛要怎麼說出口》、《沒修飾的印記》、《遠行》、《始終只愛你》、《如風往事》(麥斯威爾咖啡廣告歌曲) 、《希望》(BMW環保篇主題曲)、《寧願相信》、《愛的進行式》

1994年

《領悟》、《傷痕》、《為你我受冷風吹》

1995年

《荒唐》

1996年

《怎麼會》、《冷雨中》

1999年

《大地之歌》

2000年

《十二樓》

李宗盛1958年7月19日出生,他是80年代台灣流行樂壇最具實力的詞曲作家和唱片製作人,有「百萬製作人」之稱。他製作的張艾嘉、潘越雲、陳淑樺、辛曉琪和林憶蓮等女歌手的專輯都是既叫座又叫好的經典。他為趙傳寫的《我是一隻小小鳥》、為伍思凱寫的《讓我忘記你的臉》、為成龍寫的《生命中的每一天》等也都是風靡一時的熱門流行曲。

作為歌手他出版有《生命中的精靈》、《愛情少尉》、《李宗盛作品集》、《遠行》(與香港音樂人盧冠庭合作)等專輯還與陳淑樺合唱《你走你的路》、與林憶蓮合唱《當愛已成往事》(電影《霸王別姬》插曲)。

凡人歌
歌手:李宗盛 專輯:作品李宗盛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
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
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
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
多少男子漢一怒為紅顏
多少同林鳥已成分飛燕
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戀
愛人不見了向誰去和喊冤
問你何時曾看見這世界為了人們改變
有了夢寐以求的容顏是否就算是擁有春天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
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
你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
道義放兩旁把利字擺中間
多少男子漢一怒為紅顏
多少同林鳥已成了分飛燕
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戀
愛人不見了向誰去和喊冤
問你何時曾看見這世界為了人們改變
有了夢寐以求的容顏是否就算是擁有春天

㈢ 求免費在線觀看《風櫃來的人》由侯孝賢執演

《風櫃來的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56zce7w4GI-jngekC9BmZg

提取碼:isrd

《風櫃來的人》由侯孝賢執演,朱天文為編劇,鈕承澤、張世、張純芳等主演的一部敘述少年青澀成長的詩性影片。

㈣ 風櫃來的人 歌詞

風櫃來的人
作詞:謝材俊 作曲:李宗盛
演唱:李宗盛
從風里走來 就不想停下腳步
如果歡笑可以驕傲 我們要它響亮
向風里走去 就不能停下腳步
如果年輕凝成淚水 很快就會吹乾
青春正是長長的風
來自無垠 去向無蹤
握住生命 如同握住一隻球
對著太陽擲去 綴成一道不經心的彩虹
從風里走來 就不想停下腳步
如果歡笑可以驕傲 我們要它響亮
向風里走去 就不能停下腳步
如果年輕凝成淚水 很快就會吹乾
青春正是長長的風
來自無垠 去向無蹤
握住生命 如同握住一隻球
對著太陽擲去 綴成一道不經心的彩虹
從風里走來 就不想停下腳步
如果歡笑可以驕傲 我們要它響亮
向風里走去 就不能停下腳步
如果年輕凝成淚水 很快就會吹乾
青春正是長長的風
來自無垠 去向無蹤
握住生命 如同握住一隻球
對著太陽擲去 綴成一道不經心的彩虹

http://music..com/song/15249451

㈤ 求參加《老夫子》電影製作的杜篤之簡介

網路名片
[杜篤之]
杜篤之

杜篤之(TU Duun Chih),生於1955年,祖籍安徽蕪湖,台灣台北人,電影錄音師、剪輯師、配樂師。為台灣新電影運動幾乎所有主將的電影錄過音,是具有世界級水準的電影錄音師;親歷並見證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台灣電影的起起落落,對台灣電影聲音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起步與後期錄音

目錄

經歷
得獎紀錄
《悲情城市》與同期錄音
技術的精進與國際的聲譽
言論
作品

1. 錄音
2. 剪輯
3. 音響設計
4. 混音
5. 音樂剪接
6. 配樂

獎項

1. 金馬獎
2. 其他獎項

經歷
得獎紀錄
《悲情城市》與同期錄音
技術的精進與國際的聲譽
言論
作品

1. 錄音
2. 剪輯
3. 音響設計
4. 混音
5. 音樂剪接
6. 配樂

獎項

1. 金馬獎
2. 其他獎項

展開

[杜篤之]

杜篤之
編輯本段經歷
1973年18歲的杜篤之參加中影電影技術訓練班,學習錄音工程技術,這是其職業生涯的開端。1981年,參加電影《1905年的冬天》的錄音工作,1982年正式升任錄音師,開始騎車收集各種聲音。同年擔任了《光陰的故事》的錄音工作。杜篤之關於錄音技術的觀念受到了楊德昌的影響,他在楊德昌的介紹下觀看了塔可夫斯基的電影,為塔氏電影精湛的後期錄音技術所折服。在1983年楊德昌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海灘的一天》中,杜篤之的後期錄音技術達到很高的水準,表現出極高的擬真度,令楊德昌十分滿意,也得到了同期香港導演徐克的稱贊。在這個時期,杜篤之還為楊德昌的其他兩部作品《青梅竹馬》、《恐怖分子》錄音,並為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等電影錄音。
1955年出生於台北。1973年參加中影的電影技術訓練班,學習錄音工程技術。1978年進入中影擔任助理。1981年第一次為電影《1905年的冬天》錄音。1982年正式升任錄音師,擔任《光陰的故事》的錄音工作。其後多次與台灣新電影導演合作,許多重要的台灣新電影作品如《恐怖份子》(1986)、《悲情城市》(1989)、《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等片的錄音工作皆出自其手。杜篤之對台灣錄音工作之發展有顯著且重要的貢獻,
例如1988年他在《悲情城市》一片中首度採用同步錄音,立下良好的典範;2001更以《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兩片獲得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最佳技術獎。
杜篤之從早期接觸錄音工作開始即對當時電影配音的模式感到懷疑,時常有些新的想法卻苦無實現的機會,直到後來與重視寫實的新電影導演合
[杜篤之]

杜篤之
作,才逐漸讓他得以發揮對聲音的想法。「沒有被察覺的聲音就是最好的聲音」,這是杜篤之時常告訴自己的一句話,他認為做再多的東西,如果無法讓人相信,也是徒勞。
杜篤之以錄音工作上的傑出表現及豐富的經驗,至今已贏得了七座金馬獎最佳錄音獎,2001年並以《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獲得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高等技術大獎,2004年獲頒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錄音作品包含1983《風櫃來的人》、1983《油麻菜籽》、1992《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7《春光乍泄》、1997《藍月》、2000《花樣年華》、2000《一一》、2002《藍色大門》、2003《不散》、2004《月光下,我記得》、2004《天邊一朵雲》、2004《翻滾吧!男孩》、2004《2046》、2006《黑眼圈》、2006《詭絲》、2006《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06《練習曲》、2007《刺青》、2007《最遙遠的距離》等上百部作品。
編輯本段得獎紀錄
◎1984 《小逃犯》第二十九屆亞太影展最佳音效獎。
◎1985 《超級市民》第二十二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1988 《怨女》第一屆中時晚報電影獎商業映演類特別獎。
◎1992 《少年?,安啦!》第二十九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1993 《戲夢人生》第三十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1994 《戲夢人生》第一屆珠海電影節最佳錄音。
◎1995 《好男好女》第三十二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2001 《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獲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高等技術大獎」。
《千禧曼波》第三十八屆金馬獎「最佳音效」。
◎2004 獲得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2005 《微笑的魚》獲得第二十八屆金穗獎最佳錄音獎。
◎2006 《松鼠自殺事件》獲得第四十三屆金馬獎最佳音效。(與郭禮杞、柯宜均共同獲得)。
◎2007 《最遙遠的距離》獲得第四十四屆金馬獎最佳音效(與湯湘竹、郭禮杞共同獲得)。
編輯本段《悲情城市》與同期錄音
不過隨著台灣新電影運動的發展,後期錄音還是逐漸顯示出其弊端,原因固然包括這種錄音技術先天的缺陷,更為重要的原因在於新電影運動的導演喜歡用群眾演員,這大大提高了對現場聲音還原性的要求,如果使用配音員,那麼配音員格式化的聲音與語氣同群眾演員的口語化的言說方式會存在較大差異,這會導致片中人物情感的一定程度上的不真實,杜篤之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1986年,在侯孝賢的《戀戀風塵》中,杜篤之開始了現場錄音的嘗試,按照他本人的回憶,台灣電影史上的同期錄音,就是從侯孝賢拍阿公李天祿的聲音時開始的。
在侯孝賢的另一部拍攝於1989年的電影《悲情城市》中,杜篤之將錄音室搬到現場,開創了台灣電影同期錄音的時代。《悲情城市》是第一部完全採用同期錄音方式進行的台灣電影,它的巨大成功與杜篤之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在《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金獅獎之後,侯孝賢一擲千金,購買價值100多萬台幣的全套錄音設備贈與杜篤之,鼓勵他繼續進行錄音工作。侯孝賢給杜篤之帶來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為了同一個事業而奮斗的精神,一種對功利心的鄙夷,一種人與人之間互相的信任、扶持,使杜篤之深受感動,它們逐漸內化為其日後為人處世的一個基本准則。
編輯本段技術的精進與國際的聲譽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台灣電影逐漸衰落,電影市場萎靡不振,杜篤之的錄音功力卻是日益見長,他在1992年徐小明的《少年,安啦!》首度採用杜比立體聲系統,這部電影連同侯孝賢導演於1993年的傑作《戲夢人生》和1995年的《好男好女》一起,為杜篤之在四年之內贏得三個金馬獎最佳錄音獎項。 2001年,杜篤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憑借《千禧曼波:薔薇的名字》和《你那邊幾點》兩部影片獲得第54屆戛納電影節最佳技術獎,獲得世界范圍的肯定。 2004年, 南特三大洲國際影展以「向杜篤之致敬」為口號,舉辦「杜篤之回顧展」,以表彰他對世界電影錄音技術的貢獻。同年,他還獲得台灣「國家」文藝獎的肯定,成為第一個獲得文藝獎的台灣電影工作者。這一年,杜篤之還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聲色盒子有限公司」,這標志著他的電影錄音生涯開始邁入新的階段。
編輯本段言論
杜篤之說
電影是這樣的東西,所以你說,我是什麼角色?有時是主角,有時是配角,但大部份時間是配角。而且台灣電影又不是專門真正玩聲音的一個設計,但是聲音你沒弄好,就會扣分;你弄得好,它會加分,不是加在聲音上,而是加在電影上,這是重點,你幫這個電影加分,而不是幫你自己加分,要努力的是這方面,不要強出頭,我是比較這樣看。
看電影時,我經常不看字幕,我的反應是去聽聲音、看動作、看嘴型。
我們運氣很好,遇到台灣新電影崛起,導演們都支持這些觀念及做法,因為他們也想要這個。
包括台灣新電影多是非職業演員,拍攝的氛圍與氣氛都是很自然的,要配音很不容易,同步錄音就此發展出來。
我們是走交情的,走朋友的相處,這種方式比較中國,我們是用這套中國人的方式和人工作,這是侯導告訴我的。
為什麼電影一定要看得懂,或一定要發揮市場效果?
說杜篤之
侯孝賢:他是半夜聽到好聲音也會拿個錄音機去錄的音痴。
楊德昌:杜篤之是個典型的浪漫的例子:喜愛一件事物,於是變得理想主義,花費許多時間投入,專注克服困難,從失敗經驗當中汲取有用的經驗。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在喜愛的專業上已達世界頂尖。
朱天文:因為小杜,我才知道有所謂「空聲」,我以為那是無聲,但小杜叫它空聲,空間的聲音。譬如《悲情城市》,拍完之後補錄音的部分如牢房難友們唱《幌馬車之歌》,要有空聲故不在錄音室錄,開撥到金瓜石礦區廢置的福利站空屋去唱,四個人,侯孝賢、唐諾、朱天心,跟唯一會日文的我母親,日文歌詞用注音符號標識發音而錄成。
小杜的聲音資料庫里什麼都有。地鐵的環境聲在東京、巴黎、上海、台北,完全不同。到任何地方,他跟他訓練出來的子弟們已是本能反應的必先收錄當地的環境聲,他贊嘆這些聲音是買不到的珍稀物。

㈥ 風櫃來的人 阿榮的姐姐是誰演的

鈕承澤 飾 阿清

張世 飾 阿榮

林秀玲 飾 小杏

庹宗華 飾 黃錦和
阿榮
演員 張世
阿榮在家整天無所事事,他與同伴們賭博、打架斗毆。有一次,事情鬧大了,他們結伴離開風櫃來到了高雄去闖盪。剛開始他們對高雄產生了新奇,在他姐姐的幫助下有了住所、工作。然而大城市的景觀與人情和海邊的家鄉小鎮不一樣。他們迷茫,無措。

㈦ 第二次人生鄧明覺是誰演的扮演者庹宗華個人資料

庹[tuǒ]宗華,1962年10月10日出生於台灣台北,祖籍湖北松滋,中國台灣影視男演員,童星出身。1971年出演影片《母親三十歲》成為了他演藝圈的首觸電;成年後的代表作品《報告班長》《蒼天有淚》風靡一時,掀起了台灣軍教片的高潮,有「天下第一班長」的美譽。進入新世紀以來,庹宗華陸續有《曹雪芹》、《孽子》、《孤戀花》等中年時期的佳作問世,榮膺台灣第40屆金鍾獎最佳男主角。庹宗華是家中三兄弟的老大,二弟庹宗民是幕後製片人,小弟庹宗康是台灣著名綜藝節目主持人。
出道30多年,庹宗華已多次獲金馬獎、金鍾獎提名;而與林青霞、梅艷芳、胡茵夢、梁家輝、吳倩蓮、袁詠儀、侯孝賢等多位影星和名導演的合作,更成為他藝人生涯中不可多得的財富。[1]
1973 年,電影《母親三十歲》中,年僅11 歲的庹宗華和秦漢搭檔出演,該片獲得中國影評人協會1973 年度最佳國語片第一名。2005 年,庹宗華憑藉由白先勇小說改編的《孤戀花》一劇獲得第四十屆電視金鍾獎影帝稱號; 大約兩年前他
以同樣改編自白先勇小說的電視劇《孽子》在新加坡拿下亞洲電視節影帝。這位多次獲金馬獎、金鍾獎提名的影帝出道30 多年,與林青霞、梅艷芳、胡茵夢、梁家輝、吳倩蓮、袁詠儀、侯孝賢等多位港台影星和名導演有過多次合作,這也成為他藝人生涯中不可多得的財富。在這個過程中,他也見證了台灣影視人最好的歲月。
如今,眾多台灣演員都選擇來大陸拍戲,庹宗華說:「內地的工作環境已經跟世界水平接軌了,部分製作水平已超越了香港和台灣。特別是歷史劇方面,內地的製作非常考究。」前不久,庹宗華受邀在央視《曹雪芹》中出演曹雪芹,開拍前他在北京足足上了一個多月的清史課,而台灣的製作遠不會有如此嚴謹。
庹宗華在圈內好友很多,最要好的是梁家輝。他經常去梁家玩,教梁的兩個女兒說國語,以致得了個「國語人」的外號。
他第一次到上海的時候,梁家輝正好也在,「他堅持要帶我去吃一塊錢一碗的柴爿餛飩,還特地跑到小巷小弄里吃,餛飩里會有個茶葉蛋。我們一邊吃一邊感嘆,真是又便宜又好吃。」
兩人還有一件趣事:梁家輝要帶庹宗華去和平飯店玩,說那是發哥去過的地方,一進門還會放《上海灘》主題曲。「後來我們一進門,發現飯店裡一個人都沒有,更別提音樂。梁家輝就說,沒有音樂我們就自己哼吧,我們就模仿發哥,邊唱『鐺鐺鐺』邊把兩個手插在褲兜里走進去,兩個人後來笑得不行。」
庹宗華畢業於台灣著名的國光藝校,是該校第一屆畢業生。他先是在華岡藝校學了一年京劇,後來發現興趣在舞台劇,於是轉到國光藝校。當時國光剛開始招生,全名叫「國光劇藝實驗學校」。那時台灣還沒有專業電影學院,國光算是唯一的影視學校。其他藝校不同,國光的學歷是本科,要讀四年。如今,台灣的藝人基本都是從華岡和國光這兩所學校畢業的。國光畢業的學生有的做演員,有的做主持,有的做幕後,勢力分散到各個角落,形成了知名的「國光幫」。在路上遇到他,指著他卻喊不上名字,說:「啊,我看過你拍的電影,你就是那個——」這時候他最開心。1993 年,庹宗華因為《報告班長》一片轟動台灣,很長一段時間內,人人見到他就喊「班長」。連馬來西亞的旅遊團赴台,見到他也大喊「班長」。他苦惱了很久,後來這部戲想拍續集,他死活都不願意再演了。
在《孽子》里飾演同志,在《第八號當鋪》中扮演愛恨分明的痴情男子,庹宗華盡可能地接拍差異較大的角色,他也從來不肯同時接好幾部戲。在他的眼裡,「劉德華是很另類的演員,跟我的路子是不一樣的,他拍的商業片比較多」。他更喜歡劉青雲和梁朝偉,「劉青雲的角色沒有固定,雖然他拍的電影很多,也不會都是很好的片子; 但認真去看,會發現他把角色深深地刻了下去,放得很深很深」。
庹宗華從國光藝校畢業時,正是台灣新浪潮電影的繁盛時期。1984 年,他接拍了侯孝賢的電影《風櫃來的人》,此片獲當年法國第六屆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侯孝賢也因此片成為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庹宗華說:「侯孝賢拍片時很即興,給你一個場景,一個氛圍,然後讓你自己去演,拍他的戲發揮空間很大。」
對侯孝賢,庹宗華始終心生景仰:「侯孝賢成名前做了很長時間的副導演,拍攝《心有千千結》時,他就是李行的副導演。他吃了很多苦,否則後來也不會取得這么大的成功」。
庹宗華還記得20 年前台灣電視劇最紅火的那段日子。當時,90年代的台灣片場跟現今不一樣。「現在,大一點的片場都變成了旅遊區,演員和工作人員吃的都是盒飯,整個行業變成一個電影工業。那時候,台灣只有三大片場,世林的中央電影公司、桃源的片場和內湖的華國片場。片場是禁止出入的,只有演員和相關從業人員才能進入,每個片場里都有大飯堂,好幾個劇組的人圍在一起吃飯聊天,互相討論各自拍戲的情況。有的還會招呼道,我們這邊晚一點還有個什麼戲什麼角色,你有沒有興趣過來試一下? 那時候感覺像一個大家庭,機會也很多」。
如今,內地的演藝市場已經吸引了眾多的台灣影視演員,他們紛紛轉向這塊新天地,謀求自身的更大發展。
出道時的林青霞[1] 像鄰家姐姐.庹宗華從11 歲出演首部電影起,從影已30 多年,其間合作過的女星已數不過來了。有金馬影後林青霞(1973 年《女記者》)、梅艷芳(2002 年《男人四十》)、袁詠儀(2005 年電視劇《孤戀花》),還有李敖的前妻胡茵夢、邱淑貞、葉玉卿、吳倩蓮、功夫巨星楊紫瓊、港姐李嘉欣、奶茶劉若英——
在他的印象里,林青霞還是當年那個鄰家大姐姐:「和她的合作已經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她當時還很年輕,剛從學校畢業,給我的感覺就像一個大姐姐。和我一起拍《女記者》時,她剛拍完《窗外》不久,大家已開始關注她。"
袁詠儀是個很有男孩氣質的女生,「拍戲非常敬業」。庹宗華記得合作《孤戀花》時,夏天跑到上海取景拍攝冬天的戲。劇組租了一個報廢的船,室內溫度將近40 度,袁詠儀穿著厚厚的大衣,圍著圍巾,衣服底下汗一直流,一句抱怨都沒有。後來冬天返回台灣,在山裡拍夏天的戲,大家又都凍得不行,但是依然要穿著很單薄。香港的演員在拍戲時都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一天只拍8 個小時,過了時間都不拍了。袁詠儀也沒有說過停,一直堅持到整場戲拍完。
內地女演員中,他最欣賞的是斯琴高娃。1993 年,庹宗華和斯琴高娃合作拍攝《天國逆子》,雖然那是一部很沉悶而灰色的戲,大家拍戲時也都非常壓抑。
但戲外卻完全不一樣。「斯琴高娃擁有北方人的性情,她的個性讓我們很快樂; 收工了,她會邀請大家一起喝酒、唱歌,那段日子特別開心」 。
剛出道的蔣勤勤給庹宗華留下的印象是:靦腆。「蔣勤勤平時也不怎麼說話,基本上一收工她就躲回自己的休息室。等到後來大家都混熟了,長長的走廊上,還沒走近,她老遠就會喊:『庹哥,你來了』」。
個人語錄
庹宗華給妻子陳思的話:
我要當你生命中的山,讓你永遠可以依靠我
——2008年12月22日《今晚誰當家》
庹宗華給弟弟庹宗康的話:
這輩子陪你最多的永遠是自己,自己的事也永遠只有自己最知道
——2010年09月01日《小燕之夜》

㈧ 你心目中的侯孝賢電影三佳分別是哪三部

侯孝賢是台灣新電影運動(1982-1987)的代表人物之一,還有楊德昌、曾壯祥、萬仁等。他們的作品有《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小畢的故事》《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等。

台灣新電影運動興起的原因有:
1、電影業的不景氣,中影改組;
2、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影響;
3、新的電影觀念(作者論、藝術電影)等美學標準的輸入(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等;
4、新的人才的涌現(獨立製品相對自由為侯孝賢、陳坤厚等本土人才的出現提供了機會,留學歐美的青年歸來如萬仁、楊德昌、柯一正)
5、台灣社會的轉型:70年代末國民黨權威統治的松動,台灣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型。

之所以認為這是一部偉大的史詩般宏大的影片,是因為侯孝賢不再只是把創作投視於自身的記憶,而投向了整個民族國家的記憶,這是大師級導演的水準。就像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有《活著》、陳凱歌有《霸王別姬》、田壯壯有《藍風箏》,這些同樣都是把視線投向了社會的。

不再拘謹於小我,而是通過小我投射到整個社會。

一個導演能有這樣的勇氣,有這樣的擔當,能夠直面國家民族的歷史,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在題主所說的主流電影界評價最高的原因吧。

㈨ 誰有風櫃來的人百度雲盤鏈接

《風櫃來的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p_7Od_bEZlA8zxORJmRAKQ

提取碼: qdjn

《風櫃來的人》由侯孝賢執演,朱天文為編劇,鈕承澤、張世、張純芳等主演的一部敘述少年青澀成長的詩性影片。主要講述一群男孩子高中畢業後沒有工作,等待著徵兵。他們百無聊賴,看白戲、賭博、逞勇鬥狠,離開風櫃,來到高雄,他們在成長中所遇到的迷茫與困惑。

㈩ 誰能分享下《風櫃來的人》資源,最好是高清的

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a0knoViCFTKJ_7XA7vUEag

?pwd=mfud 提取碼: mfud

閱讀全文

與風櫃來的人電影字幕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電視如何免費觀看電影 瀏覽:822
手機啥電影好看 瀏覽:921
窈窕淑女電影在線觀看高清 瀏覽:897
有什麼電影又好看又搞笑 瀏覽:743
陪客人吸毒的香港電影 瀏覽:751
加菲貓電影2粵語 瀏覽:28
抖音50元電影在哪裡 瀏覽:351
眷戀電影劇情 瀏覽:357
電影出座椅怎麼拆 瀏覽:216
外國電影空間機器 瀏覽:727
電影多樣性有什麼好處 瀏覽:516
英語電影台詞修辭 瀏覽:305
瑪麗蓮夢倫理電影 瀏覽:689
電影祝福結局 瀏覽:279
美女與貓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508
日語電影墊底辣妹怎麼說 瀏覽:162
野人吃女人的電影 瀏覽:947
梔子花開電影完整版在哪裡看 瀏覽:45
電影家的播的歌曲 瀏覽:375
電影怎麼上豆瓣評分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