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歌詞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填 詞:周郁輝
編 曲:寄明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
愛祖國,愛人民,
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
不怕困難,不怕敵人,
頑強學習,堅決斗爭,
向著勝利勇敢前進,
向著勝利勇敢前進,前進!
向著勝利勇敢前進,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沿著革命先輩的光榮路程,
愛祖國,愛人民,
少先隊員是我們驕傲的名稱。
時刻准備,建立功勛,
要把敵人,消滅干凈,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前進!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1)英雄小八路電影台詞擴展閱讀: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是一首著名歌曲,作於1962年,周郁輝詞,寄明曲。1978年經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將《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歌曲背景
是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題歌。隨著《英雄小八路》影片在全國的放映,《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這首歌作為膾炙人口的名歌,在廣大群眾中廣為傳唱,就連國家領導人也都曉得這首歌。
外交家熊向輝說:「1961年9月毛澤東主席在武漢會見正在中國訪問的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時,蒙哥馬利曾提到中共領導人的繼承人問題,毛主席特別關注「繼承人」這個詞。毛主席說,「繼承人」這個名詞不好,我一無土地,二無房產,銀行里也沒有存款,繼承我什麼呀?紅領巾們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叫「接班人」好,這是無產階級的說法。從此,「接班人」這個名詞,又有了新的含義。
2. 《英雄小八路》電影觀後感100至200字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幾個戴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他們的親人都在戰爭中犧牲了。成立了小八路團,他們放棄了自己暑假休息時間,向紅軍叔叔爭取到前線參加抗日。可是他們的年齡太小,經過再三請求,讓他們留在前線洗衣服、送開水,還利用自己的智慧幫助解放軍叔叔抓住了特務。他們一邊抗日一邊學習。他們的生活和我們現在的生活相差很多,所以我們更加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在一次戰爭前,小八路們負責接電話,前線打電話到後方,通知紅軍敵人要打炮,小明因為只顧捉昆蟲,耽誤了時間,被其他小夥伴罵了,小明很傷心。解放軍叔叔說了守電話也要像打仗一樣認真。以後小明每天都集中精神守在電話旁。我們不管做任何事都要認真,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他們太勇敢、太堅強了。我要向他們學習。
3. 中國少先隊隊歌與哪裡的故事有關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選自電影故事片《英雄小八路》中的主題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這首歌的誕生,源於60多年前福建廈門何厝小學的一位「英雄小八路」和他小夥伴們的故事。
「英雄小八路」隊長何明全:有一次炮擊,我們的同學就躲進了防炮洞裡面,剛好有一發炮彈,鑽進了洞裡面沒有爆炸。如果是爆炸的話,整個洞都要掀掉,裡面十來個人就要粉身碎骨,包括我們的四位同學也已經不存在了。
我們選擇留下來就是沒有害怕,我們要和解放軍叔叔一起堅持斗爭,保衛祖國、保衛家鄉、保衛海防。
正式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1960年12月29日,《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首次正式演出。與此同時,他們的事跡也被寫成話劇,進行公演。隨後,周郁輝又把話劇改編成電影,隨著電影的播映,主題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也被廣為傳唱。1978年10月,共青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正式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4. 求音樂:少先隊隊歌歌詞
中國少先隊隊歌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
愛祖國、愛人民
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
不怕困難,不怕敵人
頑強學習,堅決斗爭
向著勝利勇敢前進
向著勝利勇敢前進前進
向著勝利勇敢前進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沿著革命前輩的光榮路程
愛祖國、愛人民
少先隊員是我們驕傲的名稱
時刻准備,建立功勛
要把敵人消滅干凈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前進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中國少年先鋒隊的第一首隊歌是郭沫若作詞,馬思聰作曲,歌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第二首隊歌作於 1962年,周郁輝詞,寄明曲,是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題歌,原名《我們是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1978年被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41年前,《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被正式確立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而「英雄小八路」事跡發祥地、「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發源地,就在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何厝小學。此次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廈門節目製作室與廈門市教育局、東南網聯合製作《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短視頻,謹以此片紀念「英雄小八路」稱號命名60周年暨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確立40周年,弘揚隊歌精神,堅定理想信念,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英雄小八路」的事跡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的廈門,距今已經過去了60年。1958年「8·23金門炮戰」期間,在廈門何厝小學的13名少先隊員一邊堅持學習,一邊勇敢剛強地與解放軍一起並肩作戰、堅守前線。他們的英雄事跡震撼了全國,其中何明全、何佳汝等13名隊員被譽為「英雄小八路」,他們的事跡被拍成電影《英雄小八路》。電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題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於1978年10月27日被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5.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與哪裡故事有關
《英雄小八路》以廈門市13名「英雄小八路」為原型而創作。1958年,全國各地組織慰問團去廈門前線慰問部隊官兵,劇作家周郁輝和作曲家寄明被「英雄小八路」的事跡感動,當場承諾將他們的事跡寫成歌曲。
1960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將「英雄小八路」的英雄事跡拍攝成故事片,電影中5位少先隊員手拉手用身體將電話線接上時高唱的正是這首歌曲。
歌曲為二部曲式結構:
第一部分節奏寬廣,旋律明朗豪放,刻畫出少先隊員昂首闊步的形象。第二部分曲調堅毅果斷,鏗鏘有力,將對共產主義的信仰推向高潮。
最後以「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結束全曲。隨著影片在全國的放映,歌曲也響徹全國、廣為傳唱。1978年,共青團十屆一中全會決定,將歌曲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1980年,歌曲獲得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一等獎。
6. 我們是社會主義接班人 哪一部電影有這首歌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是電影《英雄小八路》主題歌
《英雄小八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由高衡執導,洪兆森、吳立民、何立己、李翚星、盧寧、王琪、牛犇主演,於1961年內地上映。
該片根據陳耘同名話劇改編。該片主要講了5個少先隊員手連著手把被敵人炮火炸斷的電線接上了,電流通過他們的身體通到了指揮所,當三連的炮火又向金門島發射時,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興奮的微笑
(6)英雄小八路電影台詞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根據陳耘同名話劇改編。 50年代,盤踞在台灣金門島的國民黨軍隊經常對大陸進行軍事挑釁,福建沿海許多和平的村莊被炸毀,許多村民被炸死。上級領導為了保證群眾的安全,決定將學校的學生轉移到後方。
生活在福建前線的中小學生國堅、林燕、鐵牛、小明、小華人小志大,勇敢剛強,從小對國民黨軍隊的暴行恨之入骨。他們要求留下支援前線,並且像董存瑞叔叔要求參軍時那樣,再三向公社趙書記央求。但趙書記仍然不同意他們留在前線,勸導他們服從命令,並派一輛汽車將他們送往後方。機靈的孩子們在半途中佯裝肚子疼,巧妙地逃了回來。
在路上他們見到一個「形跡可疑」的人,一直跟蹤到營部,原來是到陣地視察的解放軍團長。在營部他們遇到了趙書記,孩子們向趙書記要求一定要留下來,並保證一邊參加前線工作,一邊努力學習。趙書記見到孩子們決心很大,只好答應孩子們的要求。在執行任務中,孩子們也難免出現一些錯誤,有一次年紀最小的小明負責堅守電話機,因為貪玩和膽怯在敵人打炮前沒有及時地敲防炮鍾,趙書記和林老師沒有責備他,而是不斷勉勵、幫助他克服缺點。
孩子們在炮火紛飛、硝煙彌漫的陣地參加修工事,運炮彈,幫助民兵看守監督崗,敲防炮鍾,給解放軍叔叔送茶水、送飯、縫洗衣服鞋襪,在狂風暴雨的黑夜,還為解放軍叔叔烤乾衣服。同時他們還抓緊學習功課,與後方的同學比賽。在實踐中,孩子們鍛煉成為堅強勇敢的小戰士。
7. 少先隊隊歌歌詞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
愛祖國,愛人民,
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
不怕困難,不怕敵人,
頑強學習,堅決斗爭,
向著勝利勇敢前進,
向著勝利勇敢前進前進,
向著勝利勇敢前進,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沿著革命先輩的光榮路程,
愛祖國,愛人民,
少先隊員是我們驕傲的名稱。
時刻准備,建立功勛,
要把敵人,消滅干凈,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前進,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十年動亂中,林彪、「四人幫」一夥誣陷共青團是「全民團」、少先隊是「全民隊」,致使共青團和少先隊被迫停止活動。粉碎「四人幫」以後,1978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召開共青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通知》。5月6日,共青團十大籌委會成立,並於5月6日至10日召開籌委會第一次會議。
籌委會下發了《關於徵集團歌、隊歌的通知》,指出:隊歌應鮮明地體現全國少先隊員、少年兒童在黨中央領導下,高舉毛主席的偉大旗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歌詞要求簡練、易懂、形象,曲調要活潑、明快,有兒童特點。10月27日,共青團十屆一次全會通過了恢復中國少年先鋒隊名稱的決議:經黨中央批准,我國少年兒童組織仍恢復中國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的名稱。
同時,全會還通過了新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和《關於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的決定》,決定《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一歌作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是由周郁輝作詞,寄明作曲,原為1961年公映的電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題曲。這首歌旋律高亢,充滿革命激情,於1980年被評為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英雄小八路」事跡發祥地、「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發源地,就在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何厝小學。1958年「8·23金門炮戰」期間,在廈門何厝小學的13名少先隊員一邊堅持學習,一邊勇敢剛強地與解放軍一起並肩作戰、堅守前線。他們的英雄事跡震撼了全國,其中何明全、何佳汝等13名隊員被譽為「英雄小八路」,他們的事跡被拍成電影《英雄小八路》。電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題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於1978年10月27日被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8. 英雄小八路的故事梗概
愛國影片《小兵張嘎》觀後感
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不曾有過歡樂的童年?當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覺得是一種幸福嗎?當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後,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我對他充滿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他小時候生活很苦,但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有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嘎子的愛國熱情、機敏、滑稽、幽默、可愛、堅強不屈、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總在我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那麼渺小,真是慚愧之極。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生活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呢?哪又怎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困難和挫折不僅在艱苦殘酷的戰爭年代,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只有像嘎子哥一樣,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才能使逆境變為順境,從而到達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國已經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回顧過去,我們雄心激揚;盛世年華,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滄桑的歲月已留痕,繁榮的祖國正興盛。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龍騰虎躍今勝昔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牢記苦難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設更好的明天。魯迅先生說過:「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柴,而結果往往是一小塊。」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會,我們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們是充滿希望的青少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祖國方興未艾的改革大潮中,一切要通過實踐去摸索,去開創。這就是新一代建設者的精神。我們要像張嘎那樣,做生活的強者,爭做祖國的有用人才。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為祖國的持久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觀後感
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盪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