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意濃 原唱是誰
原為日本歌手玉置浩二為電影《李香蘭》創作的歌曲:行かないで(不要走),詞,曲皆為玉置浩二所作。後被改編經張學友翻唱更名為《李香蘭》。國語版名為《秋意濃》,自後很多人翻唱過。還有個范宗沛的大提琴版。
2. 秋意濃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秋意濃》是電影《國產凌凌漆》的插曲
《秋意濃》是張學友演唱的歌曲,由玉置浩二作曲,姚若龍填詞,杜自持編曲,收錄在張學友1993年3月5日由寶麗金唱片發行的普通話專輯《吻別》中。
3. 秋意濃粵語版叫什麼
《秋意濃》粵語名是《李香蘭》。
《秋意濃》
作詞:姚若龍
作曲:玉置浩二
演唱:張學友
秋意濃,離人心上秋意濃
一杯酒,情緒萬種
離別多,葉落的季節離別多
握住你的手,放在心頭
我要你記得,無言的承諾
啊不怕相思苦,只怕你傷痛
怨只怨人在風中,聚散都不由我
啊不怕我孤獨,只怕你寂寞無處說離愁
舞秋風,漫天回憶舞秋風
嘆一聲黯然沉默,不能說
惹淚的話都不能說,緊緊擁著你
永遠記得,你曾經為我
這樣的哭過,啊不怕相思苦
只怕你傷痛,怨只怨人在風中
聚散都不由我,啊不怕我孤獨
只怕你寂寞,無處說離愁
啊不怕相思苦,只怕你傷痛
怨只怨人在風中,聚散都不由我
啊不怕我孤獨,只怕你寂寞
無處說離愁
(3)日本秋意濃歌曲是哪部電影擴展閱讀:
《秋意濃》於1993年上線。歌曲時長06:38。收錄於專輯《吻別》中,專輯《吻別》一上線就收到了廣泛的關注,收獲了眾多的喜愛。
1989年,中日合拍的電視連續劇《別了,李香蘭!》(又名《再見李香蘭》)正式播映,澤口靖子飾演李香蘭。主題曲為玉置浩二創作的《不要走》。該片主題曲後來被改編,成為香港歌手張學友主唱的粵語流行曲《李香蘭》。1993年,《李香蘭》被重填國語歌詞,取名《秋意濃》,收錄於張學友銷量與口碑俱佳的《吻別》專輯。
《秋意濃》也曾做電影《國產凌凌漆》的國語版插曲(吳國敬演唱)
《秋意濃》有眾多的翻唱版本,截止2019年1月,譚維維、迪瑪希Dimash、沙寶亮等都進行過翻唱。
4. 日文音樂改編成的中國歌有哪些
一、《行かないで》(玉置浩二)
這首歌是《秋意濃》的日文版,張學友翻唱的日本歌曲中最受歡迎的之一,是電視劇《再見李香蘭》的主題歌。後來被改編,成為香港歌手張學友主唱的粵語流行曲《李香蘭》。1993年,《李香蘭》被重填國語歌詞,取名《秋意濃》,收錄於張學友銷量與口碑俱佳的《吻別》專輯。
二、《ハーフムーン·セレナーデ》(河合奈保子)
李克勤好聽的歌曲除了《紅日》之外,還有一首好聽的歌曲《月半小夜曲》為效力於寶麗金唱片公司時期的最後一張大碟,是翻唱日本80年代巨星河合奈保子作曲並演唱的《ハーフムーン·セレナーデ》。
三、《未來へ》(Kiroro)
《後來》是劉若英的一首經典情歌,收錄在劉若英2000年發行的專輯《我等你》中,這首歌成為劉若英的代表作之一。
四、《ルージュ》(中島美雪)
這首歌是王菲經典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日語版),這首歌是王菲翻唱日本歌後中島みゆき(中島美雪)70年代末的作品《口紅》(ルージュ)。王菲這張唱片一推出即斷市,銷量沖破白金,碟內的《容易受傷的女人》,橫掃全港,更在各電視台的音樂頒獎禮中,勇奪金曲。
五、《さよならの向う側》(山口百惠)
這首歌是張國榮翻唱的日語歌,這首歌曲源自為山口百惠於1980年演唱的日語版《再見的另一方》,作詞作曲者分別是阿木燿子和宇崎竜童,編曲為萩田光雄。後來在1983年該歌重新由鄭國江改歌詞為《風繼續吹》,由張國榮演唱並廣為傳唱。
六、《ありがとう》(大橋卓彌)
《老男孩》是筷子兄弟演唱的歌曲,也是11度青春之《老男孩》電影片尾曲。原曲為日本歌手大橋卓彌的歌曲《ありがとう》(《謝謝》),筷子兄弟重新填詞,把這首經典日語歌曲翻唱成中文歌曲並大受歡迎。
七、《水色》(UA)
這首歌是日本歌手UA演唱的,同時這首歌也是香港歌手莫文蔚翻唱成中文歌曲的一首日本歌曲,中文版叫做《盛夏的果實》,還有粵語版本叫做《北極光》,也是莫文蔚唱的。
八、《Gainning through losing》(平井堅)
這首日本歌曲來自日本R&B王子平井堅的百萬冠軍曲,台灣男子偶像組合F4將《Gainning through losing》翻唱為新專輯的主打歌「流星雨」。2005年,F4以專輯「流星雨」打進日本公信榜TOP10,創下華人歌手的全華語專輯的最高榜單位置紀錄。
九、《月の庭》(松本俊明)
該首歌是曾創作過日劇《大和拜金女》主題曲《Everything》的松本俊明以月光為靈感譜寫的,歌曲走民謠曲風搭配電影配樂式弦樂編曲。後來被張信哲翻唱,《白月光》是華語歌壇的經典之作。
十、《幸せ》(中島美雪)
《傷心太平洋》是任賢齊好聽的歌曲之一,但是這首歌是翻唱自日本女歌手中島美雪《幸せ》。中文版《幸せ》由中島美雪(日)作曲,陳沒填詞。
(4)日本秋意濃歌曲是哪部電影擴展閱讀:
日本音樂分為日本傳統音樂和日本流行音樂兩類。日本傳統音樂,日語稱作邦樂。通常都用「洋樂」做為反義詞,指西洋音樂以外的日本傳統音樂。相對於西洋音樂的七音音階,近世邦樂是五音音階(僅有do mi fa la si),邦樂的節拍多半為兩拍、四拍的偶數拍子,幾乎沒單數的拍子,且聲樂曲繁多,器樂曲顯少。
日本流行音樂(英語:Japanese POP,常縮寫為J-POP表示)是指日本的流行音樂。此名稱由日本一家廣播電台J-WAVE在1988年創造出來,而後在日本被廣泛地用來代稱呼受西洋影響的現代音樂,包括了流行音樂、R&B、搖滾、舞曲、嘻哈和靈魂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