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八部電影,堪稱韓國電影的最高水平
這個12月,韓國電影《哦!文姬》會在國內上映,這是近年來,首次有韓國電影在中國內地上映。
一直以來,韓國電影都以不俗的品質深受影迷喜愛,並在國際上也取得諸多獎項和聲譽。
韓國電影何以能取得如此成就?
在韓國類型片飛速發展、似乎進入瓶頸,卻又在瓶頸之中不斷產生新突破,而韓國藝術片也在 探索 韓國 社會 構成、人物 情感 的路上從未止步的當下,我們究竟應如何自韓國電影中「取經」?
這里推薦八部能代表韓國電影最高水準的影片,刷完這十部作品,相信會對韓國電影有更深刻的認識。
一、《春夏秋冬又一春》
金基德是韓國著名的獨立導演之一,他的電影風格十分獨特,同時又令人難以捉摸。
他的作品,既有《空房間》(2004)這樣靜謐而酷烈的愛情犯罪片,也有《聖殤》(2012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作品)這樣變態、血腥,具有濃烈暴力美學的陰冷劇情片,還有如這部《春夏秋冬又一春》般帶有深刻宗教意識和宿命意義的作品。
當然,任何一個導演,風格再千變萬化,其電影作品也會有一絲統一的藝術趣味,金基德的藝術趣味,即對情慾的毫不遮掩,所以,即使《春夏秋冬又一春》為宗教題材,但片中依然不乏露骨的男歡女愛,也正是這份男女歡愛,撬開了一絲宗教和宿命的「缺口」。
這部電影同樣是導演金基德職業生涯最佳之作,目前的豆瓣評分穩定在8.5。
影片以「春」、「夏」、「秋」、「冬」四季為篇章,對應一名佛門僧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的修行時光。在近乎與世隔絕並具有禪意風景的寺廟中,這名僧人經歷著「殺生」、「動情」、「殺人」、「懺悔」等四個人生階段,而寺廟中唯一的老僧,則如同一冊心經,自在觀摩一切。
冬季結束,又一個春天到來,曾經的少年僧人成為「老僧」,人生的輪回再度上演。
《春夏秋冬又一春》具有神秘、朦朧,但又仿然令人醍醐灌頂的敘事美感,在整個韓國電影史中,它都是一部深刻而獨特之作。
二、《詩》
在不少影迷心中,詩人導演李滄東的代表作《詩》,是韓國最好的電影之一。
李滄東是公認的韓國最具實力的導演之一。
2002年《綠洲》、2007年《密陽》、2018年《燃燒》……李滄東導演的每一部電影,都是韓國藝術電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而在他所有作品中,悲情而優雅的《詩》,是最打動人心的一部。
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貧窮老太太,心中卻擁有一個寫詩的夢想。
與她同居的外孫在學校犯下強奸罪,致使受害女生自殺,老太太面臨數百萬韓元的巨額賠償。
她一面做看護零工,一面衣著優雅地去上詩歌課,同時,還不得不想辦法籌措賠償金。
最後,她以一種殘酷的方式籌到了賠償金,在為受害女生寫下一生中唯一一首詩後,消失在了人世間,留下的唯一事物,是一束獻給詩歌班老師的鮮花。
《詩》中的性侵事件,根據2004年發生在韓國慶尚南道密陽市集體性暴力事件改編,但這並不是這部影片的重點,《詩》的重點,在於對生命狀態的思考,這部在豆瓣獲得8.6分的影片,為觀眾呈現了一種即使生活再困頓、骯臟,靈魂依然潔凈的人生狀態,正如片中那句動人的台詞:「干凈的身體才有清楚的頭腦」。
2000年面世的《共同警備區》,是朴贊郁導演、也是韓國最重要的電影之一,這部影片,堪稱開啟了南韓電影人對韓國、朝鮮關系思考的先河,而且,《共同警備區》幾乎已經抵達朝、韓關系題材影片的頂尖水準,其後的《隱秘而偉大》(2013)、《鐵雨》(2017)、《特工》(2018)等同類影片雖同樣口碑強勁,但依然不如《共同警備區》這樣臻於完美。
同時,這也是朴贊郁導演職業生涯口碑最佳的影片。
朴贊郁是韓國最知名的導演之一,《老男孩》、《小姐》、《親切的金子》等在中國影迷中廣具聲譽的韓片,都出自朴贊郁導演之手,此外,朴贊郁也同剛剛奪得奧斯卡四項大獎的宋康昊導演一樣,擁有在好萊塢執導電影的國際化經歷,2013年,他便推出了由《越獄》男主演溫特沃什·米勒編劇的懸疑驚悚片《斯托克》,主演由妮可·基德曼、馬修·古迪擔綱。
《共同警備區》聚焦於朝、韓交界的板門店邊界,講述的,是朝、韓兩國的邊界士兵彼此產生了深厚情誼,但隨著突發事件的降臨,國家立場最終凌駕於私人感情之上,由此釀成無法挽回的血腥悲劇。
韓國電影人在處理朝韓題材時,慣於在彼此對立或分歧的國家立場上,刻畫以大愛為准則的惺惺相惜之情,最後,電影主角們必將在國家和個人 情感 之間,進行痛苦的抉擇。
豆瓣8.8分的《共同警備區》,將這一類型的敘事表達和 情感 挖掘,發揮到了極致。
《殺人回憶》已成為韓國電影中的傳奇之作。
這種傳奇性,不只在於影片本身的高水準,更在於它與現實之間所形成的傳奇聯系。
面世於2003年的《殺人回憶》被譽為「零缺點電影」,它曾在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榮膺「最佳亞洲電影」稱號,依據真實連環兇案改編的《殺人回憶》,因為影片原型事件兇手一直未曾歸案,而與影片外韓國民眾對這一事件的關心形成生動「互文」,令人驚奇的是,2019年9月19日,電影問世16年、真實兇案結束28年之後,一名正在韓國釜山監獄服刑的56歲男子,其DNA竟於當年的兇案原型華城連環殺人案兇手的DNA一致!
關於這部電影,一直以來,都有一個令人細思極恐的猜想:
影片在影院公映時,真正的兇手會否也到影院觀看了這部影片?
這種猜想,使影片結尾宋康昊那令人心驚的凝視產生了更深刻、更豐富的含義,而宋康昊這一凝視的眼神,也成為整個韓國電影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眼神,直到奉俊昊導演試圖在2019年的《寄生蟲》中,再度「復制」這一獨特的「宋康昊式凝視」。
《殺人回憶》在豆瓣獲得8.9的高分,並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的第92位。盡管此後韓國犯罪類型片在「真實事件改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由此產生《那傢伙的聲音》(2007)、《追擊者》(2008)、《孩子們》(2011)等佳作,但再沒有一部影片,能在敘事水準和與真實事件「互動」這兩個最重要方面,達到《殺人回憶》的高度。
除了犯罪事件,韓國電影在維度更廣、更深的 社會 事件(往往也包含極強的犯罪元素)改編上,同樣成績卓著。
在中國影迷和韓國 社會 都具有最廣泛影響力的韓國電影,幾乎都是這樣的作品,包括李濬益導演的《素媛》、楊宇碩導演的《辯護人》,以及黃東赫導演這部《熔爐》。這三部影片,都依靠過硬的實力和影響力,以均分9.2的成績,擠進豆瓣電影Top250的前50名。
而《熔爐》,則是這三部電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一方面,《熔爐》是三部中評分、名列最靠前的一部(9.3分,No.20),另一方面,《熔爐》對韓國 社會 的影響力最強大,2011年,這部電影在韓國公映後,引發過於強烈的 社會 效應,不僅在網路出現要求重啟案件調查的百萬人簽名活動,並迫使韓國政府出台了《熔爐防治法》。
這部電影的面世,同時證明韓國電影創作環境的開放和自由,聯想到奉俊昊《寄生蟲》榮膺奧斯卡最佳影片之後,韓國現任總統文在寅祝賀詞中所言,「今後(韓國)政府將進一步為廣大電影人提供能夠盡情發揮想像力並放心大膽進行電影製作的環境」,就令人心中五味雜陳。
《熔爐》在沉穩而激烈的敘事中,觸目驚心地揭露 社會 瘡疤,從電影藝術層面而言,它不見得是一部絕佳之作,但它是一部真正改變了國家的電影,「改變國家」這一對電影而言近乎天方夜譚之效應,唯獨對於《熔爐》而言,並非一個噱頭。
韓國犯罪片以其產量和質量,在中國觀眾心中具有深遠影響力,但「韓國犯罪片」並非一個籠統概念,將「犯罪」這一類型細分到不同領域,會發現,韓國電影中依然存在水準突出的代表作,比如驚悚犯罪《追擊者》、政治犯罪《局內人》、女性犯罪《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而《新世界》,則是「黑幫犯罪」的韓片代表。
韓國類型電影有一種很奇特、但又很通俗的質感,即它們始終處於一種「拿來主義」的模糊概念中,美國電影的暴力美學、中國香港電影(單指港片黃金時代)的凌厲敘事、日本電影的陰冷內荏,在韓國類型片中都有若隱若現之影,但韓國電影人卻在這種融合、借鑒中,最終創造出清晰、突出的韓式類型風格:百無禁忌,痛苦、心碎、變態,同時優雅,《新世界》就是這種敘事格調下的集大成之作。
豆瓣8.9,位列豆瓣Top250中第153位的《新世界》,可以如許多影迷所言,被視為「韓國版《無間道》」,但《新世界》在一個「無間」的故事中,摒棄了《無間道》系列的復雜、多義、深刻,而在一條清晰的敘事道路上走向了極致,它和《寄生蟲》一樣,都是目的性特別明確、脈絡和內蘊都相當清晰的韓國類型片,所以不妨將《新世界》稱為「《寄生蟲》版《無間道》」更為恰切。
《新世界》的主角李子成(李政宰 飾),遊走於黑白兩道之間,堪稱雙面間諜,最終,因為「電梯戰神」丁青(黃政民 飾)為其帶來的 情感 和環境沖擊,李子成選擇了對自己最有利的一條路,至於這條路是黑是白,對於他並不重要。
同時,觀眾也將發現,片中的黑,摻雜著個人 情感 上的「白」,片中的白,同樣混有「利益之黑」,黑白本不分明,《新世界》也就不必糾結於道義的表面歸屬,而這份直抵核心、摒棄表面功夫的清晰感,正是韓國黑幫類型片的珍貴之處。
結局是否回歸到通常意義上的正能量,韓國電影人從未在乎過這一點,在他們看來是勇氣的東西,於他們而言不過是職責。
對於中國影迷而言,韓國電影還有兩大突出特徵,一是催淚功力一流,二是,韓國小演員演技驚人,出生於2006年的葛素媛,就是其中一位。
對於專業影評人而言,這部豆瓣評分高達8.9,位列豆瓣電影Top250中第99位的影片,在電影藝術層面簡直乏善可陳,它就像一篇毫無技巧、平鋪直敘,語言也沒有任何鮮明特徵的催淚小說,但對慣於接受直接 情感 沖擊的普通觀眾而言,《7號房的禮物》擁有驚人的力量。
這是一部建構在殘酷現實之上的童話作品。
智障男子蒙冤被投入監獄,同監室、也就是7號牢房的「十惡不赦之徒」們,協力將男子的可愛女兒帶入牢房,讓這對父女相會。
細想,這部影片中的每一處「善意」,在現實世界中,發生的概率都很小,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對監獄囚犯的童話式美化,這使《7號房的禮物》成為一部充滿想像力的作品,而這種想像力,能充分擊中觀眾內心最柔軟之處。
畢竟,我們要認識黑暗,也需要認識光明。
豆瓣8.7、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第141位的《恐怖直播》,從力學角度,將韓國類型片推向了極致。
假設電影是一種力學現象,那麼,電影的時長、電影的內部空間便是「受力面積」,電影的 社會 及 情感 內蘊,則是「壓力」,觀眾從一部電影中得到的是什麼?是「壓強」,即「壓力除以受力面積」。
《恐怖直播》的時長只有97分鍾,其內部空間幾乎只有一間新聞主播室的空間,這兩點,證明《恐怖直播》的「受力面積」相當有限,但這部電影所映射的 社會 學概念,大至整個國家,當影片將如此巨大的內蘊轟然壓迫在方寸之間,可以想像,傳達到觀眾精神中的「壓強」,到底有多大!
在一個直播間解決一個恐怖分子對整個國家的質疑、憤怒和乞求,《恐怖直播》採用了一種具有轟動效應的敘事方式,可以發現,在如此激烈的敘事中,導演是無法見縫插針追求電影表達藝術的,所以《恐怖直播》依然是一部依靠事件、情節本身對觀眾進行「重擊」的典型韓式犯罪片,但其獨特的「受力特徵」,卻使這部影片擁有了極強的辨識度。
當然,這八部經典之作,並非韓國電影的全部,韓國電影在未來會如何發展,也值得人期待!
作者:縣豪
本文系縣豪電影原創,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2. 密陽電影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gGnmkUkmVwESLJCiuP02QQ
提取碼:vbfu
《密陽》是由CinemaService於2007年5月23日在韓國推出的一部劇情電影。該片由李滄東執導,全度妍、宋康昊、金英在等主演。該片借一起小孩綁架撕票事件,講述了女主人公如何在面對痛苦中尋找救贖的故事。全度妍憑借該片獲得第60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3. 密陽的介紹
《密陽》是由 Cinema Service於2007年5月23日在韓國推出的一部劇情電影。1該片由李滄東執導,全度妍、宋康昊、金英在等主演。2該片借一起小孩綁架撕票事件,講述了女主人公如何在面對痛苦中尋找救贖的故事。3全度妍憑借該片獲得第60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4. 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是什麼定律
電影《致青春》里有這么一句台詞:「人生真是諷刺,一個人竟然會變成自己曾經最反感的樣子!」
成年人世界裡的無奈和感傷,似乎被一語傾釋。曾經一度,我們都曾暗自發過誓:要做那個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不允許自己被杯觥交錯,你推我讓,討好、卑微、諂媚、逢迎等熏染!
但後來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正漸漸與過去自己最討厭的那些人的影像慢慢重合,我們漸漸地就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那個人。
為什麼我們會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呢?自我認知法則中的三大定律或許能給你一點答案。
01
焦點定律:你並沒有你認為的那麼重要
你是否因為衣服上的一塊污漬懊惱半天;是否因為說錯一句話久久難以釋懷;是否因為做了新發型覺得自己回頭率很高.....如果有類似情況之一,你就印證了焦點定律。
所謂焦點定律:就是一個人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高估旁人對自己的關注度,認為別人對自己也保持著異乎尋常的注意力。
焦點定律無限放大,往往就會造成社交恐懼。社交恐懼者,覺得自己就是人群的焦點,所有人都在看自己,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誤帶來的影響。
朋友小北參加年會的時候,不小心將果汁撒在自己新禮服上,她覺得自己的樣子一定很狼狽,待會還要和男神一同上台,越想越尷尬,領獎的時候小北一直低著頭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直到幾個月小北和男神談戀愛後,小北提及年會的事情,男神竟然說完全沒有注意到,小北愕然,原來真的是自己在意太多。
其實,往往一件事,即便別人看到,甚至當即作出反應,也不過是浮雲,因為他們很快會忘掉的,畢竟你不是別人生活里的主角,每個人都只把有限的心死放在自己身上。
泰戈爾說:「天使之所以會飛,是因為她們把自己看得很輕。」那麼怎樣弱化自身的焦點定律呢?
1、心理暗示:我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我雖獨特但也平凡
你可以活出自我,不必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為別人壓根沒有看法。
2、換位思考:公共場合,不必緊張,最在意的只是你自己
你可以要求自己,慎重其事,追求完美,但同時可以想像到別人並不會像你一樣,去在意你的表現。
3、心態平和:深呼吸,放輕松
凡事輕松面對,反而更容易成功。
02
自我寬恕定律:我們總是很輕易就原諒自己
一個上班總愛遲到的人,總有各種借口,不是堵車就是天氣不好,所以遲到理所應當;一個大學生,天天逃課玩游戲,還說這是為了合群,不然交不到朋友;一個小偷天天盜竊他人財物,卻說自己是被生活所迫.....
似乎自己的錯誤都是因為別人,為什麼承認自己的錯誤就這么難呢?
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我們總是很容易忽略自己的失誤、理解自己的過錯、輕易地原諒自己,對別人卻無法做到這樣的寬容。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之為「自我寬恕定律」
我們潛意識里認為犯錯就會受到懲罰,人的本性遵從趨利避害的原則,因此一旦察覺到可能的危險,便極力辯解,甚至把錯誤歸因於別人。也有人可能只是因為自尊心、虛榮心,為了所謂的顏面就死不認錯。
這種自我寬恕一旦成為某個人的習慣,久而久之,在她的世界觀念是非對錯的界限就會變得模糊,長此以往就會自我放縱,自甘墮落,從而造成嚴重的後果。
試想一個人如果習慣於內心的內心自我寬恕,對自己的錯誤毫不悔改,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輕者如孔乙己,竊書不算偷,如阿Q在太陽底下捉獅子,別人也這樣做,他卻不高興,情節嚴重的大概就有些犯罪分子錯了,還覺得自己可以被原諒。
曾經看過一部韓國的電影《密陽》,結局十分令人詫異而悲痛,女主角帶著孩子移居到密陽,本來溫馨和諧,結果孩子被綁架、產教、撕票,女主角從此活在仇恨與悲痛之中。最後為了解脫去探監,本想試著原諒殺人犯,結果那個犯人一臉平靜,告訴他,自己每天對神懺悔,已經得到了主主的原諒,女主角瞬間崩潰,受害人都還沒有得到解脫,憑什麼你就這么容易被寬恕了?
以責任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相剋制別人,那樣嚴格要求自己,像寬恕自己那樣去寬容別人,嚴於律己,我們才能不斷進步,在錯誤中成長,寬厚待人,才能使我們獲得尊敬和善意,收獲充實又溫情的人生。
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首先要接納自己,完完全全地愛自己,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漠視自己的過錯,輕而易舉地寬恕自己。真正愛自己的人一定會時常反省自己,正確的認識自己,並勇於承認錯誤,不斷完善自我,使自己變得更美好,成為一個真正自尊自愛,也值得被尊敬、被愛戴的人。
5. 為什麼有的人每天都想和別人吵架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現在的人都有點急功近利,渾身的戾氣,自以為是居多,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能力不足的表現,不要管,自己開心最重要。
6. 《密陽》的結尾的場面是什麼寓意
正如導演在影展上說,《密陽》要談的不是宗教。然而教徒(特別是基督徒)看此片的話一定不好受,因為電影提出的質問,並非指向宗教本身,而是把宗教體現出來的教義和傳道方式。
這部電影非關宗教,而是展現「怨恨」和「寬恕」的這兩種人性。
怨恨是人之常性,我們若是被人傷害、欺騙、侮辱、出賣、愚弄,自然會對加害者產生怨恨。
女主角申愛先後痛失丈夫和兒子,她怨恨蒼天,仇視殺子兇手,是自然不過的事。然而人帶著仇恨還得活下去,申愛痛極自殘,到定過神來仍會奔出街上呼救,可見人有求生怕死的本性。
要活下去,總得把怨恨消解,復仇是「理所當然」的途徑。復仇有很多方式,最直截了當的是像《原罪犯》那樣來個狗血淋頭家破人亡,主旨是以牙還牙變本加厲。另一種消解怨恨的方法,正是宗教家、道德家提倡的「寬恕」,他們意圖通過「以德報怨」的高尚情操,尋求心靈救贖。
李滄東在電影中展示了一個令宗教家尷尬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就是寬恕別人原來有個先決條件:
你的形勢要比對方強。你可以請敵人打完你的左臉再打右臉,那是因為你有能力有條件吃下這個小虧,而且吃虧後可以擺出大方不計較的姿態。這個姿態甚至不一定要外露人前,但必須能說服自己境界比人高。
申愛見了殺子仇人後不能寬恕,反而整個人崩潰了,正是發現了仇人原來早己得道,根本無法居高臨下地寬恕。
* * *
寬恕不能將申愛從怨恨中救贖出來,申愛因此徹底地背棄了她的信仰,用最怨毒的眼神仇視她的宗教。
怎樣才能得到終極的心靈救贖呢?
電影也不能提供答案,因此結局是開放的。
這不是導演故意隱藏自己的立場要觀眾「反思」,而是現實根本不存在教義式的絕對答案(如果有的話教會就能治癒申愛的心患)。
7. 韓國明星全度妍在奧斯卡得獎的電影是什麼
導演:李滄東
主演:宋康昊、全度妍
類型:愛情/劇情
國家/地區: 韓國
上映日期: 2007年5月17日 韓國
劇情梗概:
世上也有這樣的愛情……
申愛:33歲的女子帶著兒子來到亡夫的故鄉——密陽。她已經失去了很多東西,包括成為一個鋼琴家的夢想以及與亡夫相關的種種懷念。在這個小小城市,她開了一家鋼琴學院,企圖展開一個嶄新的人生。然而,觀眾們看著這個縮成孩蟲一樣的女人的背影,竟聽到了她哭泣的聲音,並為她所提出的疑問深深觸動。
宗燦:密陽城外五公里,他與申愛初次見面。他只是為她解決汽車故障的修理廠老闆,然而這個陌生的女人就像自己的聲音一樣成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個像密陽城一樣平凡的男人沒有格外的貪心、慾望,只是一個純真的凡夫俗子。無論是鄉間聚會,還是普通的走門串戶,他始終追隨著她的足跡,寸步不離。他在等待,等待她有一天可以看到他原來一直都守候在她的身邊……
劇情簡介
老公、兒子都沒有了!
如果是你還能活下去嗎?
申愛(全度妍飾)是鋼琴學院的院長。雖然存摺里沒有多少錢了,但是她依然滿懷希望的開始了新的生活,她帶著兒子來到了已故老公的家鄉。面對別人憐憫的眼神她總是會對那些人說:「我不覺得很辛苦。」但是直到有一天她失去了自己的兒子,喜歡捉迷藏的兒子永遠不會回到她身邊了。
一心一意的宗燦
喜歡跟朋友混在一起,喜歡茶館服務小姐的宗燦(宋康昊飾)偶然遇見了從首爾來到密陽的申愛。宗燦為申愛找可以住的房子、打聽鋼琴學院的信息、跟著申愛去看合適的地。偶爾會大發脾氣的申愛告訴宗燦不要打她主意。但是……宗燦還是忍不住去關心她。
世上還有這樣的愛情!
對她來說好像沒有可以留戀的了,剩下的只有眼淚。想忘記一切,想拋開所有怨恨,但是她無法這樣去做。她想掙脫,她想重新開始。宗燦依然跟往常一樣在她周邊團團轉。失去所有愛的女人和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男人,他們現在在做什麼呢?愛情,能否會開始呢?
關於影片
密陽Secret Sunshine
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單元邀請作品
神秘的陽光
人口11萬,慶尚南道的一個小城市
平凡人聚集的平凡地方
李昌東、全度妍、宋康昊的相遇
帶給大家完全不太可能的男女愛情故事
登場人物
宗燦、申愛
申愛:「密陽是什麼意思?」
34歲,與兒子一起去已故老公的家鄉密陽,希望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裡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學過鋼琴的她在新的城市裡要開一個學院。失去鋼琴家夢想的她,失去老公的她在堅強的走下去。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唯一剩下的寄託,她的兒子不見了,最後看到的是兒子的屍體。申愛失去了唯一的希望,申愛在問:「如果是你,還能活下去嗎?」
宗燦:「生活哪能總是如你所願呢?順其自然就好啦。」
單純又平凡的男人,喜歡跟朋友混在一起,喜歡茶館服務小姐。汽車救援中心老闆宗燦對首爾來的女人申愛一見鍾情。因為申愛的車路上出了故障,申愛叫來了汽車救援,宗燦第一次聽申愛說話就無法忘記她的聲音了,並且申愛成為了宗燦人生的一部分。不管是申愛說他太平凡了,還是申愛的弟弟說他不是姐姐喜歡的類型,他只是傻傻的笑著。申愛出現的地方宗燦准會出現,就像影子一樣。
他們的愛情能開始嗎?這樣也算是愛情嗎?
宋康昊、全度妍、李昌東的相遇
誕生了最優秀的作品
1993年以影片《想去那個島》的編劇出道的李昌東,通過影片《綠魚》、《薄荷糖》、《綠洲》確立了自己的地位,電影《綠洲》更是讓他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導演獎。2003年他擔任了文化觀光部長官一職,4年後終於又以導演身份回到了大家身旁。
1992年通過電視出道的全度妍,在《丑聞》、《你是我的命運》中有過精彩的表現,被認為是韓國最棒的女演員之一。
1991年出道的宋康昊,通過《殺人的會議》、《怪物》等影片達到了他演技生涯的鼎盛時期。
各自有著卓越發展的他們2007年聚在了影片《密陽》中。演員全度妍甚至還沒有看劇本就想加入這部影片中來,宋康昊同樣也無法掩蓋對這部影片的濃厚興趣。
2007年4月19日,在法國傳來了消息,電影《密陽》被邀請為第60屆戛納電影節競爭單元的作品。曾在2000年第53屆戛納電影節尚憑借《薄荷糖》被邀到導演周刊的李昌東這一次再次站在了國際舞台上。5月,李昌東、全度妍、宋康昊將踏上戛納電影節的紅地毯,他們將展示韓國電影的光輝。
「都是因為愛」
Love story –密陽
通過試映會看這部電影的人們,有些人說這是一部講述失去所有愛的女人申愛的故事,有些人又說這是關於宋康昊的愛情故事。有些人哭了,有些人笑了,這都是因為申愛和宗燦。在有些人眼裡看到的是申愛,有些人眼裡看到的是宗燦。有些人看完後心跟著痛,有些人看完後卻看到了希望。沒有關系,這些都是因為特別的愛情……
完全失去希望的申愛剩下的只有悲傷。她怨恨帶給她不幸的世界,她能做的只有放聲痛哭和仰天長嘆,或者是選擇再生。宗燦,他會知道什麼是愛情嗎?他真的是喜歡宗燦嗎?他至少愛過嗎?一個女人在首爾,一個男人在密陽,這個女人曾經有過很多理想,這個男人只想過著平凡的生活,他們過去一直抱著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信念。
就這樣完全不同風格的男女走到了一塊。女人什麼也不做只是在哭,男人一直尾隨其後,所有都是為了愛情,為了心中空缺已久的愛情。接下來他們身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他們將走向哪裡?他們尋找的愛情在哪裡?電影《密陽》將牢牢抓住觀眾的心,講述這特別的愛情故事。
痛哭也好!
大笑也好!
一個女人在路邊痛哭,雖然不知道什麼什麼原因,但是看的人一定會想去拍拍她問她怎麼回事。失去老公的女人,連唯一的兒子也失去了,所以在路上她時而哭泣時而發火。
以密陽為標題很有一種神秘的味道。雖然故事有些悲傷,但是裡面卻隱藏著歡笑和溫暖,就像春天的陽光一樣。眼淚和笑聲,悲傷和溫暖絕妙的融合在了一起,還有總會出現在申愛身旁的宗燦,隨著時間的流逝,申愛開始覺得與宗燦在一起也可以喘口氣了,可以生活下去了。申愛和宗燦在一起也有歡笑的時候了。
他們是找到愛情了嗎?
我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愛情嗎?
密陽,慶尚南道的小城市。你聽到了充滿神秘陽光的申愛和宗燦的愛情故事。李昌東導演的第4部作品《密陽》向我們提出了「我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愛情嗎?」的疑問,一個關於人生和愛情的問題。
導演李昌東說:「我們的電影是始於天空終於大地。」
陽光不僅在密陽,也在首爾等各地,只是太多的時候我們埋沒了太多的東西生活著。申愛和宗燦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去尋找愛情,怎樣才能幸福?怎樣才能去愛?
當你時而掉淚時而微笑的看完2小時《密陽》後就會不自覺的向自己提問我也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嗎?所以電影《密陽》不會像一般電影一樣看過之後遺忘,而是在自己的人生和愛情中回憶這部影片。在你人生中最疲憊的瞬間,這部電影將帶給你一縷陽光。
是愛情VS不是愛情
理解VS不理解
申愛為什麼會去已故老公的故鄉呢?宗燦真的喜歡申愛嗎?宗燦能理解申愛的痛哭嗎?宗燦的愛情方式是現實的嗎?說宗燦可愛好呢還是傻瓜好呢?申愛會接受宗燦嗎?如果你是申愛會怎樣呢?
5月24日,如果你看了電影《密陽》也許會通過電話或者見面與朋友講述《密陽》的故事。也許你會因為申愛的不幸痛哭,也許你會反問世上真的有這樣的女人嗎?還有總是面帶微笑的宗燦,怎麼能那麼喜歡申愛呢?李昌東、全度妍、宋康昊……他們將激發觀眾內心深處的眾多疑問,電影《密陽》里的愛情,你們會怎樣去想呢?你們會怎樣接受這對男女呢?你們要怎樣評價電影的結局呢?剩下的問題只有你們去看來決定了。
製作花絮
韓國最優秀的演技派演員全度妍
影片里申愛為了接綁架兒子的罪犯的電話,焦急的跑向電話機旁,申愛按照罪犯的話把錢放在指定地方,然後回來與罪犯通話。為了表現與罪犯通話後的激動心情,還有失去兒子的痛哭表情,演員全度妍非常的努力去演,她說:「剛開始的時候我不知道失去孩子後的悲傷應該怎樣去表達,這部分真的比較難。」全度妍面對這樣的挑戰最後竟然說出了演戲生涯以來最不願意說的話,她說:「讓我跟導演說今天這個戲份真的拍不下去了,還不如讓我去死,不過這次我真的投降了。」可見全度妍要挑戰的演技有多難。5個月的拍攝時間里她始終都在演繹著憤怒和痛苦,全度妍把整個人都融入到了申愛這個角色中。通過電影《密陽》全度妍能否超越自己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宋康昊的首部愛情片
汽車救援的老闆,平凡又單純的老青年宗燦。演員宋康昊說:「宗燦的魅力就是雖然有些傻氣但有一顆熱心,一顆平凡又真實的心。」宗燦在申愛面前會為她做很多好事,但不是做給她看,而是真的發自內心的去做,宗燦無論是對申愛的愛還是苦惱的心情都不想讓申愛知道,宗燦只是在默默的付出。為了向警察局申報孩子失蹤,申愛一個人要走的時候,不放心的宗燦要陪她一起去可被申愛拒絕了,但執著的宗燦依然跟在後面。宗燦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表達愛情的方式有些粗糙,但是他的內心是火熱的。宋康昊把宗燦這個角色演的淋漓盡致,他要讓這個平凡的角色得到所有人的愛,他要告訴所有的人什麼叫真正的愛情。
「怎麼能有這么優秀的演員藏在這里呢?」
影片《密陽》中除了主演其他的演員都是第一次演電影或者是新人。他們在選拔演員的過程中甚至在當地找了些與影片相關職業的人,於是從職業習慣到當地的生活習慣還有方言都是非常真實的。
其中扮演葯店店長的李潤熙、不動產社長金宗秀、牧師吳萬石、朋友金永三等,他們是在當地雖然都獲得過很多獎項的戲劇演員,但演電影還是第一次。在拍攝現場上他們一點也不比其他演員遜色,工作人員和導演對他們是贊不絕口。
另外,村子裡的大媽們的演技也很不錯,把日常生活的平凡很真實的演繹了出來。
使《密陽》輝煌的真正密陽和密陽人
能夠使導演、工作人員、演員等60多人舒舒服服去工作的這個地方當然要數密陽了。
5個多月的拍攝過程中密陽市廳做了很多的支持工作。還有一些當地的臨時演員們很好的配合主演去表演。負責服飾和道具的工作人員們更是得到了密陽居民的幫助,他們把家裡能用的衣服道具都借給了工作人員,使得電影更加的 有密陽的味道
8. 作為亞洲僅有的兩位嘎納影後,張曼玉和全度妍到底有多強
至今為止,亞洲共出現過兩位嘎納影後,一位是出生於中國香港的張曼玉,還有一位是來自於韓國的女星全度妍。
↑全度妍和張曼玉
張曼玉和全度妍分別於2004年和2007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作為亞洲僅有的兩名嘎納影後,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們到底有多強。
先說說張曼玉,張曼玉的知名度就不用說了吧,她在影視圈中的影響力可以說是跨及幾代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張曼玉的作品充斥著整個中國甚至整個亞洲。
自從她獲得「香港小姐選美大賽」亞軍步入 娛樂 圈之後,她的作品可以說是部部經典,張曼玉更是在十幾年的演藝生涯中拿獎拿到手軟。
從她剛出道時的大熒幕處女作《青蛙王子》到愛情電影《緣分》再到和梁朝偉主演的警匪片《新紮師兄》,張曼玉初進演藝圈就能讓別人對她的表演印象深刻。
1985年隨著張曼玉主演的電影《警察故事》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後,張曼玉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她的作品也更加多了起來。
出道3年後,張曼玉用電影《玫瑰的故事》打破了文藝片在香港的票房記錄,1989年和1990年張曼玉分別憑借電信《三個女人的故事》和《不脫襪的人》獲得第2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1992年張曼玉更是憑借劇情片《阮玲玉》獲得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從而成為第一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中獲獎的華人演員。
94年張曼玉突然宣布息影,不過兩年後她又重回了影壇,而且回歸影壇後她的來勢變得更加兇猛,後來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二位的經典電影《甜蜜蜜》,還有她和梁朝偉主演的電影《花樣年華》,以及讓張曼玉成為亞洲第一位嘎納影後的電影《清潔》等等都是她重返影壇後的佳作。
《清潔》是一部法國電影,張曼玉在劇中飾演一位為了要回兒子撫養權而努力改變自己,拚命為兒子創造一個清潔的成長環境的母親,在電影里,張曼玉的三出哭戲可以說是教科書式的演技,她的三場哭戲中其中有兩場都是沒有台詞的,而且那三場戲設計簡單到連背景音樂都沒有,張曼玉用她的肢體語言、微表情,甚至她的呼吸女主把當時的各種心理變化演繹出來,讓人拍手叫絕!
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發現了,電影中很多張曼玉表達情緒的劇情,幾乎都是靠她的肢體動作去演繹的,等待和兒子見面時的焦灼,久違後看到兒子時的驚喜到不得不放手讓兒子走時的心痛,全程沒有一句台詞,她全用她的面部表情和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把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震撼人心。
下面再來說說全度妍,全度妍可以說是一個為電影而生的天賦型演員。
她初登大熒幕就憑借處女作《上網》一鳴驚人,參演的初部電影《承諾》就讓她獲得了青龍電影獎以及最佳新人女演員獎,1999年和2005年全度妍兩度獲得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女主角獎。
2007年全度妍憑借電影《密陽》成為繼張曼玉後亞洲的第二位戛納影後,她也因此獲得了韓國王冠文化勛章。
在電影《密陽》中,全度妍飾演一個命運悲慘的女人,全度妍對於女主李申愛的演繹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在這部電影中,全度妍打破以往的驚艷形象,扮演一個蓬頭垢面、目光呆滯的可伶女人,她把一個女人在連續失去丈夫和兒子後的絕望演繹得極度具有感染力,每一個細節都刻畫得非常到位。
全度妍也可以說是韓國演藝圈裡的「常青樹」,出道以來她的作品部部口碑都很好,如今年近50的她依然佳作不斷。
9. 看完這十部電影,被韓國演員的演技徹底震撼,細節准到眼裡的血絲
文 | 縣豪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020年2月,奉俊昊導演《寄生蟲》奪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由此,韓國電影在世界上的地位大為提升,不少中國影迷,也再度對近年陷入瓶頸的韓國電影重拾信心。
韓國電影取得如今的輝煌成績,與韓國分級制的建立、審核環境的寬松、韓國導演及編劇的才華等都不無關系,但除此之外,韓國演員在表演上的能力、信念感、領悟等,也是極為重要的原因。
韓國電影演員,無論年齡、性別、資歷,幾乎都體現出相當出色的表演實力。
男演員中,韓國「忠武路三駕馬車」崔岷植、薛景求、宋康昊,以及「忠武路四小生」李帝勛(一說李民基)、宋仲基、金秀賢、劉亞仁,都擁有不俗演技。女演員中,全度妍、鄭有美、尹靜姬等,都令人印象深刻。
這里就為大家盤點一下 韓國電影中最令人驚艷的演技時刻 。
一、《黃海》中的河正宇
1978年出生的河正宇,是韓國中生代男演員中,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一位。 河正宇天生擁有一張電影臉 ,而且戲路很寬。他既可以在《追擊者》中,演繹具有 社會 人格缺陷的變態殺手,也可以在《許三觀》中,詮釋面無血色的貧窮青年,但他最擅長的角色,是走投無路卻又絕地求生的孤獨逃亡者。
在羅泓軫導演2010年動作犯罪片《黃海》中,河正宇將這種角色特徵發揮到了極致。片中,河正宇飾演一位偷渡至韓國尋找妻子、卻陷入殘酷廝殺的計程車司機久南。這位計程車司機身上,融合痛苦、絕望、掙扎等各種精神狀態,河正宇幾乎完美將這些狀態全部「揉」進了自己富有張力的表演中。
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瞬間,當屬奔亡已久的久南蜷縮在荒冷的樹林中,壓抑不住地哭泣。在這一畫面中,河正宇一邊哭泣一邊茫然四顧,將主角孤獨、絕望、陷於生死邊緣的心境,刻畫得入木三分。憑借在《黃海》中令人叫絕的豐滿表演,河正宇擊敗《讓子彈飛》周潤發、《趙氏孤兒》葛優、《艋舺》阮經天、《十三刺客》役所廣司,最終奪得2011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二、《思悼》中的劉亞仁
1986年出生的劉亞仁,在演技上已「一騎絕塵」,成為「 韓國忠武路第一小生 」,出道至今,他已和韓國名導李濬益(《素媛》導演)、李滄東等人合作,並摘得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男主角、百想藝術大賞最佳男主角等多項大獎。
其中, 他獲封青龍獎影帝是在2015年29歲之時 ,獲獎影片正是李濬益導演的 歷史 劇情片《思悼》。《思悼》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8世紀初朝鮮李氏王朝英祖對次子李愃(即「思悼王子」)寄託殷切,並最終因懷疑李愃謀反而將之鎖入米櫃的故事。
劉亞仁的這次封帝非常傳奇,因為《思悼》中飾演父親的宋康昊和飾演兒子的劉亞仁,同時被提名最佳男主角,最終,劉亞仁擊敗自己的「父親」宋康昊,獲頒最佳男主角,由此,劉亞仁一戰成名,畢竟,以30歲不到的年紀戰勝韓國演技之神宋康昊,這本身就是韓國演藝界的一個奇跡。
那麼,劉亞仁實至名歸嗎?
看過《思悼》的觀眾都明白,片中,劉亞仁和宋康昊的表演都相當成熟、細致、令人驚艷,但對比之下,劉亞仁的確略勝一籌。英祖將王權交給李愃,卻又在朝堂之上對李愃實行「垂簾聽政」,這一場景中,劉亞仁、宋康昊同框互飆演技,可以清晰感覺到,劉亞仁所飾李愃的謹慎、恐慌、精神高壓,通過額頭的細汗、撕扯的面部表情,劉亞仁將之詮釋得令人心驚!
所以,劉亞仁飾演的思悼王子,堪稱韓國電影中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三、《密陽》中的全度妍
說到韓國演員的演技,1973年出生的全度妍是絕對無法繞開的女演員之一,因為 她是唯一一位獲封戛納影後的韓國演員 。
出道以來,全度妍奪得過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女主角等多個大獎,一直以來,她的表演給人的印象,都是沉靜、煽情、成熟的,但她在2020新片《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們》中,卻一改往日形象,呈現了性感、野性、邪惡的全新一面。
全度妍最成功的作品,當屬李滄東導演的劇情片《密陽》,也正是這部電影,在2007年將她送上戛納影後寶座。全度妍在《密陽》中飾演一位丈夫離世後又痛失愛子的女人。
極致的痛苦使她不得不尋求宗教的「庇護」,但因為一個震撼人心的情節,她對宗教產生根本性懷疑,於是她開始勾引神父,用不潔的行為報復神聖的宗教。在與神父於野外媾和時,片中的全度妍以痛苦的眼神直視天空,彷彿在質問上帝,這一場景,相信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都再難遺忘。
四、《殺人回憶》中的宋康昊
提及韓國演員,怎麼可能忽略1967年出生、幾近封神的「大叔」宋康昊呢?
宋康昊是為數不多拿下韓國三大電影獎項最佳男主角的演員之一。 2013年,他憑借《觀相》奪得大鍾獎最佳男主角,2014年,憑借《辯護人》奪得青龍獎最佳男主角,2017年,憑借《密探》同時拿下青龍獎、百想藝術大賞最佳男主角(當年大鍾獎則敗給《不汗黨》薛景求),除此,早在2007年,他就以《漢江怪物》榮膺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影帝。
盡管《殺人回憶》沒有為宋康昊奪得任何錶演獎,但毫無疑問,這部電影是宋康昊在表演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因為影片結尾,宋康昊直視電影銀幕的一幕,因含義豐富已成為 韓國電影最經典的畫面之一 。在這個最後的凝視中,包含了思考、懷疑、確定、驚心等諸多意味,由此, 宋康昊成為韓國最會「凝視觀眾」的演員 ,甚至在2019年《寄生蟲》中,宋康昊還完美復刻了自己這一獨特的、凝視式的表演。
五、《詩》中的尹靜姬
1944年出生的尹靜姬,如今已76歲,但時間非但沒有消磨她的氣質,反而使她在表演上更具質感。如果要說韓國演員中,誰的表演最具鎏金質感,尹靜姬將是最沒有爭議的人之一。
尹靜姬一生出演過三百餘部電影,被譽為「 韓國電影黃金期(上世紀六十年代)三大女演員之一 」,她曾經摘得三次大鍾獎最佳女主角獎、七次青龍獎人氣獎。2010年,李滄東導演劇情片《詩》中,尹靜姬擔任女主角。在這部根據韓國集體性侵事件改編的影片中,尹靜姬飾演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卻希望在痛苦人生中寫出一首詩歌的老人,生活的困頓和詩歌的優雅,在尹靜姬身上如殘忍的時間流轉,她的每一個表情,都令人生出真摯的感動。
《詩》的主海報以尹靜姬的臉為主體,這張海報被世界知名媒體《g colon》評價為「一幅觸動人心的攝影作品」。
其中,尹靜姬有一場拿著蘋果,試圖觀察蘋果所帶有的詩意的戲。在這個場景中,她輕輕轉動蘋果,將蘋果伸到遠方,微眯著眼,仔細地觀察它,那種探尋和專注,暫時「屏蔽」腐爛生活的可貴瞬間所帶來的精神沖擊,相信沒有哪位觀眾可以抗拒。
六、《南山的部長們》中的李秉憲
1970年出生於韓國首爾的李秉憲,不僅通過《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豪勇七蛟龍》等動作大片,成功進軍好萊塢,而且在韓國本土,他作為演員,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2015年禹民鎬導演的犯罪驚悚片《局內人》,令 李秉憲幾乎史無前例包攬2016大鍾獎、青龍獎、百想藝術大賞、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盡管宋康昊也奪得過韓國三大電影獎,但依靠同一部電影奪獎,是宋康昊也未辦到的事。除此,李秉憲還曾憑借《雙面君王》、《陽光先生》等影視作品,屢封影帝(視帝)。
2020年,李秉憲再度與禹民鎬合作,推出 歷史 驚悚片《南山的部長們》,在這部電影中,李秉憲奉獻出了職業生涯最佳表演。片中,他將情報部部長金規泙的驕傲、猶疑、憤怒、緊張、不動聲色等,表現得淋漓盡致。韓國演員擅長在同一角色、同一場景、同一時間刻畫多維情緒,而李秉憲更是其中翹楚。
片中,李秉憲有一場隔牆竊聽機密對話的戲,陰暗、濕冷、逼仄的畫面中,李秉憲層次豐富的微表情依然從壓抑、朦朧的電影鏡頭中滲透而出,那種被對話內容牽動神經的緊張感,可謂惟妙惟肖。
可以想像,《南山的部長們》將再度成為李秉憲的影帝收割機。
七、《特工》中的黃政民、李星民
2018年,導演尹鍾彬推出劇情片《特工》,這部影片是 韓國雙男主電影的代表作之一 。
韓國雙男主電影與中國雙男主不同。中國電影中,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雙男主,所謂雙男主,不過是迎合市場喜好的選擇,但在韓國,雙男主電影無論在角色、 情感 、事業、性格等各方面,都體現出真正的勢均力敵、惺惺相惜。
2013朴勛政導演《新世界》、2017楊宇碩導演《鐵雨》、2019嚴宥娜導演《詞典》等佳作,都是韓國雙男主電影的代表,然而,如《特工》這般在表演張力上,體現真正雙男主魅力的,卻不多。
《特工》中的黃政民、李星民,都是韓國數一數二的實力派演員。黃政民曾憑借《新世界》、《國際市場》等作品,勇奪青龍獎、大鍾獎最佳男主角獎,李星民曾以《未生》獲封百想藝術大賞視帝, 這部《特工》,則在2018年讓青龍獎頒出罕見的雙影帝 。
《特工》最動人的一場戲,當屬最後韓國情報員黑金星(黃政民 飾)和朝鮮高層利明雲(李星民 飾)的濃情會面。在韓國著名女歌手李孝利和朝鮮女歌唱家趙明愛世紀會面的閃光燈之外,促成這次朝韓友好合作的兩人,「籍籍無名」的黑金星和利明雲,也在生動的 情感 震顫中走向彼此,黃政民、李星民兩人富含千言萬語的步伐,不得不令人相信,在不易察覺的 歷史 和歲月深處,人類擁有更高級的 情感 。
八、《酒神小姐》中的尹汝貞
1947年出生於韓國京畿道的尹汝貞,是韓國著名的千面老戲骨,她既可以在林常樹導演《金錢之味》中,出演充滿慾望、和型男金康宇發生肉體關系的高齡女主人,也可以在《酒神小姐》中,詮釋凄苦、悲涼、孤獨的老妓。
李在容導演的《酒神小姐》是一部相當獨特的電影。它在老妓這一特殊題材中,罕見地關注韓國老年群體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尹汝貞在69歲高齡出演女主角,則證明 韓國電影在角色的廣度、包容度,以及對演員的年齡要求上,都不同於中國影視對「青春」的過度關注,從而體現出更真實、維度更廣的 社會 觀察面向。
影片臨近結尾,身患淋病的「酒神小姐」坐在警車上,點起一支煙,在落寞、感傷的情緒中,呢喃了一句,「希望今年冬天不要太冷就好了」,尹汝貞在這一場景中,以充滿滄桑味道的面容,流露出一種為時光和命運而心酸的心情,被影迷譽為「 擁有少女式純情的韓國老太太 」。
九、《我能說》中的羅文姬
1941年出生於中國北京的韓國女演員羅文姬,是典型的大器晚成。
2006年共167集的韓國情景喜劇《 搞笑 一家人》,讓羅文姬走入中國觀眾視野,並成為 在中國最具知名度的韓國老戲骨之一 ,2017年,她遇見金炫錫導演的慰安婦題材電影《我能說》,這部影片讓羅文姬一舉奪得2017青龍獎、2018大鍾獎、百想藝術大賞等最佳女主角,形成難得的影後大滿貫。
《我能說》以喜劇的方式,別出心裁表現慰安婦題材,卻絲毫未減損這一題材帶給人的極致震撼。為了前往美國向全世界講述自己做慰安婦的經歷,迫使日本政府為曾經的罪惡行徑道歉,羅文姬飾演的羅玉粉開始學習英文,由此引發一系列啼笑皆非之事。
片中有一場高光戲,即羅文姬在美國的演講。這場演講,充分體現出一名曾經的受難者那緊張、矛盾、畏懼,卻又堅定、勇敢的心情。 任何一位觀眾,任何一個獎項,都無法拒絕羅文姬這場源於 歷史 傷痛的淚痕「表演」。
十、《素媛》中的薛景求
《素媛》是一部怎樣出眾和令人痛苦的韓國電影,不用多說。薛景求在其中的表演,同片中女孩的可怕遭遇一樣,令人痛徹心扉。
1968年出生的薛景求,戲路廣闊,表演全面,曾憑借《素媛》、《不汗黨》分別拿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男主角、大鍾獎最佳男主角。
《素媛》中最令人動容的場景,即女孩摘起父親扮演的玩具頭套時,飾演父親的薛景求頭發被汗濕透,眼中滿布血絲,這是韓國影史中最動人的父愛場景,真正的令人哭泣到紙巾不夠用的情節。
今年,黃政民、河正宇、劉亞仁等各位實力演員都將有電影新作推出,他們又會在表演上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驚喜,值得期待!
(全文完)
10. 密陽講的是什麼
《密陽》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ONX4Daf2q23Z2mWDJ0fhww
《密陽》是由CinemaService於2007年5月23日在韓國推出的一部劇情電影。該片由李滄東執導,全度妍、宋康昊、金英在等主演。該片借一起小孩綁架撕票事件,講述了女主人公如何在面對痛苦中尋找救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