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字幕 > 電影圈粵語

電影圈粵語

發布時間:2022-11-13 23:02:42

1. 香港影視圈的「黃金配角」有哪幾位呢他們的現狀如何

在如今的生活中,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行業也越來越多元化,電影也越來越貼近我們的生活,似乎已經成為當下人們周末放鬆的形式之一!在八九十年代裡,可以說香港電影是非常豐富多彩!優秀的電影更是數不勝數,裡面的人物形象跟讓觀眾記憶尤新;下面就給大家盤點下香港影視圈的黃金配角!排名不分先後!

1、許冠英

李兆基因其黑道出身背景及外形甚具草根味道,所以飾演的一般都是有勇無謀或者黑幫小頭目等角色。對於觀眾來說,最熟悉的莫過於他在周星馳電影《食神》《喜劇之王》之中表演。生活中的李兆基喜歡運動,他擔任過香港明星足球隊的主力門將,多次在賽車比賽中也獲得好成績,69歲時因為肝癌去世。

2. 香港電影中粵語是原聲還是普通話是原聲

這取決於電影和放映地方,如果純港產片,在香港放映的話,肯定就是粵語原聲,如果在大陸放映話,就是全期配的。如果是合拍片,在香港放映的話,香港演員說的是原聲,大陸演員是後期配音粵語,在大陸放映的話就調轉,香港演員配國語,大陸演員原聲。

對我而言,無論是哪個後期配音,都有損電影的現場感,會出戲。支持原聲,說普通話的說普通話,說粵語的就說粵語,不要後期配音了,好難聽。

香港電影,如果是面對香港市場為主,以粵語語境寫的劇本,那我會認為是粵語是原聲。我的感覺是配音再好,也比不過原聲。

就拿今年賀歲片人潮洶涌來說。這不是香港電影,但是因為有劉華,我忽略了,在廣州看的,進場發現居然是粵語的。劉華是原聲,其他都是配音。

太尷尬了。所有人的粵語都是標準的。但是你會聽得出那些普通話的語境,那些普通話的梗,給生硬的配了廣州話。幹嘛,幹嘛,廣州播放不提示就直接給了粵語,是廣州人不配聽原聲嗎。電影明明好看的,我卻出戲。

另一部哪吒重生,我朋友圈大贊粵語版,但我沒有信心了。直到上了優酷才看的。這部配的廣州話就好多了。語境沒有那麼生硬。

以前進電影院,如果主角是香港的,那我們自然而然會想看粵語版的。現在不一定了。

3. 在香港電影圈有哪些令人捧腹的巧合事件

演過《吃耳光的人》的嚴俊,被著名製片人爾光打了兩耳光
事情比較曲折,且聽季小末慢慢道來。先說爾光是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導演爾冬升的父親,也是大名鼎鼎的配角秦沛(勤奮的配角)、大名鼎鼎的武俠小生薑大衛的繼父。這起「爾光打吃耳光的人的耳光」事件另兩名主角,是李翰祥和林黛。好嘛,全是大腕。
《吃耳光的人》早就在1953年拍好了,但到1958年初才上映,為了避那兩耳光的諱還改了個名字叫《笑聲淚痕》。電影由李翰祥編劇、嚴俊導演、嚴俊和林黛主演,當時李翰祥還只是嚴俊的副導演,而嚴俊正和林黛熱戀。小氣吝嗇的嚴俊和性子火爆的林黛吵架不斷,很快李麗華就插足進來(她本來是要嫁給陶金的,不料被陶金的朋友設計分開,這一戲劇性的橋段改寫了很多人的一生),1957年嚴李二人結婚。1955年李翰祥獨立執導第一部電影,次年經爾光促成加盟邵氏(爾光也是李翰祥1952年簽為永華基本演員的經辦人)。徒弟翅膀硬了,師傅自有話說。嚴俊囑咐李翰祥不可用林黛,原因不是嚴俊愛林黛,而是恨——他們正在吵得不可開交。李翰祥在邵氏的第一部電影《水仙》沒有用林黛(而是火燒少林寺的軍閥石友三的女兒石英),覺得已經給夠嚴俊面子,到第二部《窈窕淑女》即採用林黛為主演。這就是吃耳光事件的導火索。1956年的一天,邵氏剪接大師王朝曦(15年後還和朱牧、屠梅卿合組過三羊影業公司,三人都屬羊嘛,但沒有任何兩人是同年)和妻子余婉菲(程小東父親程剛的前妻)生的兒子擺滿月酒,影壇各界名流都來捧場,主事的是熱心腸爾光。李翰祥一見嚴俊就熱心地打招呼,不料嚴俊始終對他冷嘲熱諷、極盡奚落之能事。李翰祥強顏歡笑地說,「您叫我第一部別用林黛,我也照辦了嘛」,就是這句話讓嚴俊老羞成怒,聲音越說越響,搞得李翰祥不知如何下台。爾光聽了他訴說之後,去向嚴俊敬酒。借著酒勁,平時開慣了玩笑的兩位爺(爾爺和嚴二爺)越說越上臉,沖著嚴俊幾句不幹不凈的話,爾光一陣連珠炮,「爾光是你叫的?你用得著我爾爺,用不著我爾光。媽拉臭*,我替你跑前跑後,替你背黑鍋的時候忘了?小林黛自殺的時候,你他媽跪在地下求我爾爺的時候你忘了?」這番話說得一堂賓主目瞪口呆,正有人要上前去拉開他們,沒想到爾光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啪啪打了嚴俊兩個大嘴巴子……真有如在演電影。悻悻離開的嚴俊,馬上就去附近警局起訴爾光。原被告加上兩名證人在警局裡呆了一個多小時,等他們出來之後,嚴俊和爾光在警局門口有說有笑地握著手不放,大有重修舊好、馬上就要合作一部新戲的意思……
電影公司的老闆一做編導,離公司關門就不遠了
1957年袁仰安一導《阿Q正傳》,由他任總經理的長城電影製片公司就改組。這部電影沒有得到國內支持,影片尚未完成袁仰安便離開長城,另組新新影業公司。很快《阿Q正傳》獲得香港第一個國際影帝:新人關山(關之琳之父)獲瑞士洛迦諾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長城於1949年由張善琨和袁仰安成立,1950年張善琨被迫離開後改組為新長城,全面左轉)
若不是李祖永喜歡做編劇,二戰後香港第一家大型電影公司永華也不會那麼快關門。在永華債台高築的後期,老闆李祖永喜歡上了寫劇本,先是把他自己年輕時候的真事寫成《愛的俘虜》(1951),男主角是和他一樣胖的羅維。後來他在家裡寫《一刻春宵》(1952),片廠打好燈光之後足足等了四個鍾頭,夜裡兩點半才由司機送來幾張稿紙。好嘛,老闆要過癮,大夥兒也只好傻等。其時永華的經濟情況已經壞到了家,每天都要靠老闆娘典當私房首飾來付劇雜費。(巧了,永華也是在張善琨的協助下於1947年創立,兩年後張善琨被迫離開,他可真擅長為他人做嫁衣)
電懋總經理鍾啟文是由李祖永送到美國去留學的,回來後永華被債主國泰機構接管,鍾啟文投了新主。鍾啟文後來也發了導演癮,為其緋聞女友丁皓導了一部《一段情》(1962),被電懋其他女明星向新加坡總公司聯名告了一狀,這段情、這段總經理的任期也就到此為止(後來丁皓在美國自殺了)。事情遠沒結束,國泰機構董事長陸運濤在罷免鍾啟文後親自任電懋總經理,由「遙控」改為「直轄」,並和台灣影界展開大規模合作,想一改電懋在和邵氏競爭中的頹勢。不料陸運濤在台灣出席亞太影展時飛機掉了下來,這一摔機,改寫了整個香港電影史。
1965年電懋改組為國泰機構。1970年國泰總經理楊曼怡一喊「開麥啦」,國泰就徹底關門大吉。
台灣中影的總經理龔弘,於1963年上任。後來他不僅編劇,還替導演分場、畫鏡頭,最後導了一部《李娃傳》,1972年中影就把他換了下來。
電影公司的老闆一做編導,公司就要大禍臨頭。不過這始終是句玩笑話,第一影業機構的黃卓漢(下文介紹)、永盛的向華勝,就曾親自導演過數部電影(雖然幾年後向華勝因為生病而淡出了影壇)。但是門外漢想越俎代庖做導演的事,還是要冒一定的風險。

4. 為什麼在美國電影里出現的中國人都說粵語

因為美國的移民或者是現在取得早年在美國取得美國公民身份的大多是早年中國沿海地區福建,廣東過去做生意的。就比如美國的唐人街大多是中國沿海地區過去的,所以有很多本土中國人或則是華僑進入美國影視圈還是會說粵語。

5. 吳君如演的的電影叫什麼神偷 吳君如個人介紹

1、吳君如主演的電影叫《歲月神偷》,2010年,該片獲得了第60屆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水晶熊最佳影片獎,並在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最佳新演員、最佳電影歌曲獎等獎項。

2、吳君如,1965年8月2日出生於香港,籍貫廣東省番禺,中國香港女演員、導演、歌手、主持人。

3、吳君如16歲進入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之後在TVB參演電視劇,1988年參演《霸王花》系列電影,正式在電影圈發展。1993年發表粵語專輯《我有我的溫柔》,並獲得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生力軍女歌星銀獎。1999年憑借主演電影《洪興十三妹》獲得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03年憑借電影《金雞》獲得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2005年獲得全港最高票房電影頒獎典禮1985-2005最高票房女演員。2006年4月吳君如與陳可辛相戀九年後,誕下女嬰陳是知。2014年獲得第十三屆美國紐約亞洲電影節組委會和紐約林肯中心電影協會頒發的亞洲之星獎,成首位獲頒此獎項的亞洲女演員。2018年導演處女座喜劇電影《妖鈴鈴》上映。2021年,監制並主演的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在香港上映。

6. 為什麼外國電影一些華人在只說粵語

在國外華人較多的地區,當初進入這些地區的第一代華人,都是廣東人為多。隨著他們的後代逐年不斷的移民,也把廣東的一些人文也帶到當地。而當地老外最早接觸這些廣東人,自然粵語就是其中之一。例如越開越多的粵菜中餐館,英文菜譜上的一些菜式名稱以及食材名稱,都採用粵語音譯,所以老外點菜說粵語【點心】、【白菜】。還有以粵語為母語的港人,早年在北美地區開設的武館,也吸引了當地的老外,所以【功夫】、【詠春】也是粵語音譯,直到李小龍的出現,影響更大。
樓主提到的奧門,和鄉港一樣,也是以粵語為主。

7. 紅唇的葉玉卿,初出道的陳少霞,穿短褲的梁朝偉,這部老港片真香

《愛的代價》這首誕生於90年代的經典老歌,至今翻唱依然沁人肺腑。

皮哥直到最近才了解到,這首由李宗盛創作的歌曲,其實是 1992年港片《三個夏天》(又名《哥哥的情人》)的片尾曲 ,最初由張艾嘉演唱。

《三個夏天》的劇本也是由張艾嘉創作,但她沒有執導,而是將導筒交給劉國昌導演,自己擔任執行監制。

劉國昌是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系碩士,他執導的電影以商業動作片為主,在本片之前,他剛剛拍攝完警匪片《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

《三個夏天》是劉國昌新風格的一次嘗試,在張艾嘉的「保駕護航」下,全片都透著少女懷春的溫馨與爛漫。

電影以大澳漁村一個小女生的視角,講述在三個夏天裡,大澳小島上發生的三段悲傷的愛情故事。

梁朝偉、陳少霞、葉玉卿、領銜主演,吳倩蓮和陳錦鴻等,眾多影星的加盟參演。

01、

大澳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的西部,氣候溫暖、風景秀麗,有「小威尼斯」之稱。

半尺(陳少霞飾演)和哥哥偉哥(梁朝偉飾演)從小就生活在島上,她從來就沒出去過,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偉哥出外打工,不久之前剛回到島上,手臂還受了傷,鄰居們都說他是在跑路,躲到島上來避風頭,究竟是什麼原因,偉哥自己不肯說,也沒人知道真相。

住島的日子裡,偉哥性情大變,每天都很煩躁,經常酗酒,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

電影中的第一個夏天,半尺家的石屋租給了一個環保團體,負責人是一個外國人,叫齋鹵味(庄域飛飾演)。

齋鹵味兩公婆都在研究島上的生物,每年夏天都會和綠色力量組織合作開展訓練營活動,招一批學生到島上觀光和做科研,半尺每年暑假都會期盼著他們的到來。

在這群大學生中,Lam(陳錦鴻飾演)、Sean(陳淑儀飾演)和Flora(吳倩蓮飾演)是同學們的焦點,他們形影不離,是玩很最開心和投入的三個人。

Lam和Flora是一戀人,這令半尺很是羨慕,但Lam要去澳洲念書,兩個人隨時都會分開。

電影中的第一個夏天以看日出許願開始,以放孔明燈許願結束,這是一個美好的夏天,但美好總不是永久的。

時光流逝,電影中的第二個夏天來到,半尺期待著學生們的到來,但隨著而來的一些變故,卻令她措手不及。

首先是一種神秘的動物,在村裡襲擊那些雞和狗,村民們叫它「山妖」,攪亂了村裡的安靜,接著一幫黑 社會 找到了偉哥,把他痛打一頓。

偉哥被打,也揭開了偉哥之前受傷的秘密——

他曾給一個黑 社會 大哥開車,卻愛上了大哥的女人葉小姐(葉玉卿飾演),後來被大哥發現並教訓了一頓之後才逃回小島上。如今葉小姐失蹤了,大哥正到處尋找她的遺跡。

不久,葉小姐突然出現在小島上,她是來找偉哥的,偉哥一開始躲著她,但後來還是找到她住的旅館。

兩人一夜纏綿之後,葉小姐向偉哥告別,她要去一個沒人能夠找得到她的地方,徹底擺脫大哥的控制。

葉小姐離開了,半尺也等到了來過暑假的學生們,但今年他們的氣氛卻不是那麼融洽。

前一年如膠似漆的三個人中,Lam已經出國,Flora找到了新男友亞隆在一起了,姍姍來遲的Sean卻因母親的自殺變得很不正常。

Sean看不慣Flora和亞隆在一起,常故意找Flora的麻煩,這令同學們都很排斥他,他卻變本加厲,發展到最後整個人都瘋瘋癲癲的。

這一切都令半尺很困惑,她不知道究竟為什麼大家都變了。

半尺自己也戀愛了,她的對象是學生中一個叫小猴的男生。小猴來自紐西蘭,在度過這個暑假之後,他就回去了,於是半尺也失戀了。

偉哥說人在失戀之後就會長大,半尺卻似乎並沒有因小猴的離開而傷心。

總之這個夏天過得並不是很開心,那些變故就像山妖一樣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了。

電影中的第三個夏天半尺不想待在家裡了,她想要離開大澳去外面念書或打工。

偉哥用小船送她去搭車,在船上偉哥跟她說:

「不要害怕,你看看後面。不論你要去哪裡,家就在你後面。」

隨著片尾大澳小島全景的出現,那首由張艾嘉演唱的《愛的代價》也緩緩響起。

小島的美景和動聽的歌曲交織在一起,令人浮想聯翩。

02、

其實《愛的代價》這首歌寓意深刻,還是需要李宗盛的原唱才能表演出其中歷經滄桑的韻味。

張艾嘉的聲線甜美,表達的卻是另一番意境。

正如片中未經世事的半尺,旁觀著別人的愛情,又經歷自己的愛情,卻始終懵懵懂懂。

整個故事真正的主角是是陳少霞,全片也依照陳少霞飾演的半尺視角去講述。

由半尺眼中看到的兩段愛情朦朧而又凄苦,卻故意講不明白,伴隨著大片留白,引發觀眾的無限遐想。

其中一段感情便是偉哥與葉小姐的——

《三個夏天》電影的別名叫《哥哥的情人》,宣傳的時候也主打梁朝偉和葉玉卿,放出的是兩人纏綿的畫面,而陳少霞卻鮮有提及,可見當時商業市場的現實。

葉玉卿飾演的葉小姐在電影的中段登場,她紅唇白衣驚艷了觀眾。

偉哥最初到香港時,身上並沒有一技之長,便只能去為江湖大哥開車。可以想像大哥經常不在家,偉哥和大嫂日久生情,這類劇情在很多黑幫片中也都見過(比如《槍火》)。

後來東窗事發,被大哥狠揍一頓之後趕走,已經是很便宜他了。

所以當兩人在島上重逢時,都帶著難以割捨又不敢去愛的復雜心情。

葉小姐自然希望偉哥開口留她,但兩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梁朝偉和葉玉卿都是演技爐火純青的影星,兩人的這段感情戲雖篇幅有限,卻演繹得很到位,也是電影最精彩的部分。

第二段感情是Lam和Flora

Lam和Flora本是情侶,但兩人都是未經世事,這段感情也沒那麼鞏固。Lam要去澳洲念書,兩人似乎就這么理所當然的分開了。

電影沒有交代到底是誰離開誰,這段感情里誰才是先背叛的一方,但當Flora再次出現時,她已經是和亞隆在一起了。

半尺和Sean兩人對Flora的移情別戀都難以接受。但半尺只是在內心想不通,Sean卻完全表現了出來,加上母親去世對他帶來的打擊,令他變得歇斯底里,為小島上的第二個夏天平添了幾分不安定因素。

因為偉哥說人在失戀之後才會長大,所以半尺也戀愛了。

但她的愛情只是淺嘗輒止,並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因此直到最後半尺離開小島,還是一張白紙,對未來滿懷著憧憬。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

03、

本片是港台兩地電影的一次奇妙的融合,編劇和執行監制都是張艾嘉,導演劉國昌和眾演員都是香港人,拍攝地也是香港的大澳和大嶼山。

最有趣是配音,片方出品的藍光碟片音軌是閩南語混合著國語,讓人產生這是寶島電影的錯覺。

飾演半尺的陳少霞當時才剛剛出道進入演藝圈,片中他故意曬成一個黝黑的漁家妹子,但仔細看她分明就是TVB版《笑傲江湖》中的岳靈珊,一樣單純如一灣湖水。

其實電影還有一個粵語的版本,皮哥特意找到這個粵語版本來看,才化解了國語版那種突兀之感。

在粵語版中,連那首《愛的代價》,也換成了粵語的《離開離去》,同樣是由張艾嘉演唱的,填詞人則是盧冠廷的妻子唐書琛。她的另一首為大家熟悉的歌是《大話西遊》的《一生所愛》,由盧冠廷譜曲。

片中出現的綠色力量組織,是真實存在的一個香港的自願團體,它成立於1988年,主要關注香港的環境事務和相關問題。

這個組織的活動經費都是來自市民的捐獻、組織成員的會費、企業贊助和籌款活動的收入。

本片也正是電影投資方和綠色力量合作的一個電影項目。

當時正值香港政府對大澳及大嶼山地區投入大筆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片中出現「搬家」的觀音,為東涌蓋機場讓路。片尾的航拍鏡頭,也能看到石壁水塘的水壩和正在施工的機場。

在愛情故事的背後,反映的也是時代的變遷和環境的改變,傳達環境保護的信息也是電影的一個主題。但片中訓練營的活動項目有收集蝴蝶標本、溯澗和放孔明燈時,在現在看來也是破壞環境的舉動,可見隨著時代的進步,人的思想觀念也會相應的發生改變。

電影的故事講述像一首散文詩,並沒有一條明確的主線。

當中出現的人物眾多,就像每個人生命中的過客一樣來來去去,並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記。

劇情看似漫不經心,反映的卻是生活本來的樣子,配上大澳那迷人的景色,給觀眾留下的觀感還是很好的。

1993年是香港電影圈群雄逐鹿的一年,像這種低成本文藝片自然沒有太大的市場。

但電影上映不到2周的時間,依然拿下了366萬港元的票房,可見文藝片在香港還是佔有一席之地的。

港片依舊是老的「辣」!

如今電影已上映27年,「紅唇的葉玉卿、初出道的陳少霞、穿短褲的梁朝偉,海風吹來他們飄揚的頭發」,這部電影中,那些美好的瞬間,依舊令看過它的觀眾難以忘懷……

8. 《神探大戰》發布粵語版定檔預告,為什麼香港人更喜歡拍警匪片

為什麼香港人更喜歡拍警匪片呢?答案其實很簡單:第一,警匪片是香港電影市場的主旋律,只要你拍了都會有人看。第二,香港的那批導演都擅長拍警匪片,如吳宇森,杜琪峰,陳木勝,劉偉強等導演,他們拍警匪電影都能贏得市場的喜愛。

9. 中國香港電影在發展的初期有何特點

五六十年代是黃金時期
由於香港特殊的殖民地政治環境、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以及東西方兼並的文化氛圍,使得香港電影走上一條復雜道路。同內地強烈的政治電影觀不同的是香港非常明晰的娛樂電影觀,在娛樂電影觀的促動下,香港的電影工業迅速崛起,很快就成為了中國商業電影的製作中心。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開始,香港電影界經歷了一番「左翼」勢力和商業利益的此消彼長,從長城、鳳凰等影業公司的歷史舞台逐漸被電懋、邵氏佔領,從五十年代的自由電影界逐漸轉變為六十年代的大公司對壘,香港電影在去國離家的迷惘和安身立命的急切里張皇了許久,才終於在時代的大潮里確立了前行的方向。一直到七十年代許氏兄弟的市民喜劇和由許冠傑興起的粵語流行歌曲終於成為主流娛樂時,一種屬於香港的自我身份才在悄然中正式確立。這也正是香港經濟迅速騰飛,港人對生活、對未來都充滿了信心的年代。初來香港的那批人在這二十年裡
這是香港電影的一個黃金時期,量、質都優。1949年到1959年十年間,香港一共出品了2100部劇情長片,其中包括粵語片1535部、國語片452部、廈語片137部、潮語片6部。此外還攝制了新聞紀錄片30部。
八九十年代是鼎盛時期
80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鼎盛時期,當年在整個亞洲乃至全球電影市場上是何等威風!相信彼時的小青年都會有擠在小黑屋裡看錄像的經歷吧!不管你是否影迷,你都會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動:比如說故事的方式、影像與音樂的配合、人類普遍情感的煽動與塑造。這些跨文化吸引力,都是藝術技巧製造出來的。那技巧,就是娛樂的藝術!這段時間,香港電影拍攝得既革命化又商業化、既中規中距又大膽嘗試。當時的電影沒有急於求成,沒有裝模作樣,沒有那麼多電腦技術,沒有那麼多知識硬傷,沒有西方那種不自然的音樂效果和武打設計。對人物能認真刻畫,對歷史背景能對得起歷史,對背景音樂和台詞有考究有底蘊,對外有交流有借鑒。這讓當時的香港電影走在亞洲前面,甚至在世界上也不遑多讓,其繁榮和成績有僅次美國電影業的感覺!難怪有「東方好萊塢」之稱。這個時期的香港電影圈大體可從以下三個角度闡述:1、好片高產;2、導演高產;3、巨星高產。

閱讀全文

與電影圈粵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青春期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210
卧虎藏龍電影簡介 瀏覽:542
怎麼把電影轉成中文 瀏覽:263
外國講媽媽的電影 瀏覽:465
張衛健搞笑電影古裝 瀏覽:130
魔女宅急便的電影台詞 瀏覽:334
三級小說經典倫理電影圖片大全 瀏覽:863
美國校園電影勵志電影 瀏覽:912
男人和女人結婚電影下載 瀏覽:119
入殮師電影為什麼被禁 瀏覽:115
拼多多上賣的電影如何使用 瀏覽:658
日本動漫青春電影宮崎駿 瀏覽:799
孟加拉國的年輕女孩電影 瀏覽:585
戰爭電影一個一盆水女孩 瀏覽:384
電影絕地逃亡高清 瀏覽:609
電影字幕文字大小代碼 瀏覽:162
中國戰爭電影百度 瀏覽:724
迪士尼電影中的經典語錄 瀏覽:244
電影小人物結局 瀏覽:172
邱淑貞電影搞笑片段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