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費城故事》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這個故事的情節其實很簡單,因為患上艾滋病而被非法解僱的tom仍然努力捍衛他的權力。這個在我的文化定義里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事情,既然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為何不放下一切,去享受人生,去珍惜身邊的人,事實上,這對他來說才是不能夠割捨和放棄的。就是這樣,通過一幕幕,他在掙扎中溫暖每一個人的心靈,也讓每個人去思考,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齷齪的。
另一方面,喚起人們對原始的要素的重視, 健康 和快樂是多麼多麼重要。為什麼人會活著有意義呢?是人活著有希望吧,可以面對很多未知的驚喜或者是難過,而這些是患絕症的人們再也不能享有的權利,他們悲哀,在於他們能夠預知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時間,這非常的可怕,尤其是對本性是風險厭惡者的人來說,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感知生命的意義,最重要的事情。
費城故事 丹澤爾華盛頓、湯姆漢克斯聯合演繹費城故事,第一次發現除了威爾史密斯、科比之外第三個有味道的黑人,湯姆漢克斯對我來說就是電影質量的保證。
這個故事的情節其實很簡單,因為患上艾滋病而被非法解僱的tom仍然努力捍衛他的權力。這個在我的文化定義里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事情,既然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為何不放下一切,去享受人生,去珍惜身邊的人,事實上,這對他來說才是不能夠割捨和放棄的。就是這樣,通過一幕幕,他在掙扎中溫暖每一個人的心靈,也讓每個人去思考,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齷齪的。
另一方面,喚起人們對原始的要素的重視, 健康 和快樂是多麼多麼重要。為什麼人會活著有意義呢?是人活著有希望吧,可以面對很多未知的驚喜或者是難過,而這些是患絕症的人們再也不能享有的權利,他們悲哀,在於他們能夠預知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時間,這非常的可怕,尤其是對本性是風險厭惡者的人來說,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感知生命的意義,最重要的事情。
《費城故事》現實的意義,如果一種現象在 社會 當中是真是存在的,那麼這個問題顯然具備意義。在電影中這種現象本來就類似於你打開一個雞蛋,有概率出來一個雙黃蛋,同樣人群中也會有少部分人因為身患疾病或者同性戀。因為 社會 上各種各樣的少數現象的發生,遭到了 社會 普遍性的歧視,這種歧視本身來說是其實並沒有任何意義,只是普遍性的自卑或者冷漠導致了這一系類的問題。但是一旦劣勢方獲得勝利,普遍性的人們就像臉皮被人扯下來一樣難看,因為扯下來的是他們的可憐、自卑和冷漠!
主人公安德魯是費城一位非常傑出的律師,他畢業於名牌大學,思維敏捷,精通法律,原本在事業上一帆風順,可由於他同時是個同性戀,和其他「同志」一樣,不時地出沒於各種專屬於同性戀者的場所,到那裡去尋找只屬於自己的快樂。不過非常可惜,他因此患上了艾滋病,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致命的病毒,死亡率很高,而在主人公生活的年代,因為自身的某種「不良行徑」而患上這種病則還有另一層含義:你將被 社會 所拋棄。因此當他的上司從他臉上的傷疤知道他患有艾滋病之後,便使用詭計將他開除出了公司,安德魯當晚知道他被開除的真正原因,可以預見其當時的絕望心情,但他並不服輸,隨後在走訪了9家律師事務所都沒能如願找到幫他打這起非法解僱員工案子的律師之後,他踏進了喬(我們的男二號)的事務所。不過同其他多數人一樣,喬對於艾滋病(尤其是因為「同性戀」引起的)一開始也是十分反感。他看不起同性戀者,認為他們是 社會 的異類,是不潔身自好的臭蟲,並不肯為其打這場官司。於是安德魯只好絕望的離開,但是當鏡頭長時間地給到其出門後在大街上好似四處尋覓的雙眼時,我開始意識到我錯了,他的眼睛裡閃現的並不是絕望,而是「堅韌」,是希望。影片到此已經是很吊觀眾的胃口了,觀眾急於想知道主人公將怎樣處理這一絕境的,不出意料,安德魯的確是個不肯輕言放棄的人,他隻身坐在圖書館中查閱有關保障同性戀權益的法律條文,或許在他心中始終有一個不變的信念:我與其他人一樣,沒有任何的不同。另外,我想影片之所以把背景設置成為費城——《獨立宣言》的簽署之地,應該是有意為之的,而主人公恰是一位律師——美國司法界的一員,更是有想對美國司法界說點什麼的意思。事實上這起案件重點並不是經理對員工的解僱是否非法,而在於他的上司是因為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才將其解僱。真正令我感動的也並不是艾滋病患者的權益最終被保護,而是主人公最後真的可以說一聲「I』mready」。他深知自己也許活不到庭審結束就會死亡,但是他依然不屑的努力,去爭取自己的尊嚴,這種信念與堅持,正式打動我最深的地方。影片並沒有將筆墨過多的放在主人公的個人 情感 上,也沒有過多的描寫如何去打贏這場官司獲得賠償,相反地,這些情節僅僅是一筆帶過,重點是突出了安德魯之所以能坐下去的原因。那麼安德魯的信念來自何處呢?回答很簡單:愛。並不僅僅來自於他的「伴侶」,更來自於他的家人,他的父母、兄弟姐妹……沒有他們的支持與鼓勵,安德魯就不會有勇氣走到法庭上,去追求自身的權益。愛是這部電影的主題,也是導演想要將他融會到 社會 問題中去的原因,艾滋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患病後被人拋棄,失去愛的感覺。當世人對你不予理睬,當你失去了工作,當你被人誤解時,來自家庭、愛人的 情感 將支撐你走向最後。影片結尾的一曲《Philadelphia》以及背景上孩童時期的安德魯玩耍時的情景意境幽遠,寓意深刻……那麼就請相信愛的力量,因為他會帶給你生活的勇氣。擁有愛,天塹終會變通途;喪失愛,你將寸步難行…
《費城故事》是一部由喬納森·戴米執導,於1993年上映的電影。湯姆·漢克斯憑借本片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獎。影片中,安德魯·貝克特(湯姆·漢克斯飾)是一名成功的律師, 跟老闆關系良好,已經被晉升為公司的合夥人。但是,他的老闆查爾斯發現安德魯是一名男同性戀者,並罹患艾滋病,於是設計解僱了安德魯。為了討回公道,安德魯找到了約翰·米勒(丹澤爾·華盛頓飾)。可是在得知安德魯染上了艾滋病後,米勒拒絕了他,懼怕他把病毒傳染給自己剛出生的女兒。米勒了解了艾滋病和同性戀者後,決定受理安德魯的案件,並最終為安德魯贏下了官司。
《費城故事》是一場反艾滋病歧視和反同性戀歧視的訴訟,也是一場關於歧視的討論和反思。影片的名字Philadelphia(費城),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個城市的名稱,本意是兄弟之愛,希望人們可以友好相處,共享兄弟之情。費城也是美國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的起草和簽署地,一直以自由平等自居。影片的故事即發生在費城這樣一個以平等友愛而聞名的城市。人們宣揚自由、平等和友愛,然而1993年的費城,生活中的偏見和歧視卻仍然無處不在。主人公安德魯受到的歧視和這個城市聲稱的價值格格不入,諷刺之意明顯。
《費城故事》在明顯的展現了20世紀美國對艾滋病和性取向的歧視之外,在電影的很多細節中也不斷地展現 社會 中的各種其他歧視——民族歧視、性別歧視、膚色歧視等等。電影中,女人大都以助理的身份出現,大部分成功的律師都由男人當演,這無形中展現了職場上的性別歧視。證人席上,曾有一位黑人女性安西亞·伯頓說慧勒(安德魯的合作夥伴)評價自己的耳環過於「部落色彩」,並且建議安西亞應該戴更樸素、更小、更美國化的耳環。人們口中喊著民族平等,但言談舉止間卻總不自覺流露出民族歧視。當然,安西亞很機智地反擊了這種隱含歧視的語言,說自己的耳環就是美國式的,「非洲美國式」的。美國是個多民族移民國家,一直宣揚多元文化,這帶有「部落色彩」的耳環才剛好體現多元文化包容共存的主流價值觀。
《費城故事》現實的意義,如果一種現象在 社會 當中是真是存在的,那麼這個問題顯然具備意義。在電影中這種現象本來就類似於你打開一個雞蛋,有概率出來一個雙黃蛋,同樣人群中也會有少部分人因為身患疾病或者同性戀。因為 社會 上各種各樣的少數現象的發生,遭到了 社會 普遍性的歧視,這種歧視本身來說是其實並沒有任何意義,只是普遍性的自卑或者冷漠導致了這一系類的問題。但是一旦劣勢方獲得勝利,普遍性的人們就像臉皮被人扯下來一樣難看,因為扯下來的是他們的可憐、自卑和冷漠。
Philadelphia其實是相當有深度的一片,反映了美國當時的很多現實的 社會 問題
比如homosexual啊,歧視homosexual啊,AIDS啊,對AIDS的歧視和冷漠啊,對有色人種的非公··正對待啊
故事簡介:主要講述的是律師安德魯因同性戀患上艾滋病,他的老闆發現後,因為內心的恐懼和嫌棄,設計以工作的失誤為由辭退他,而被解僱的安德魯決心通過訴諸法律的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並最終勝訴的故事。
這部電影所反應出了的現實情況:(1)每個人都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都有追求幸福和活著的權利,不能因個別原因和一些不幸而帶有歧視的態度,應該善待每一個人,這樣 社會 變得更加的美好。(2)安德魯在尋求幫助的時候四處碰壁,走投無路,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依然堅持積極上訴,因為他相信公平是從來不會遲到的。所以說,人只有活著,不管是在順境中還是逆境中,只要有信念,為之努力堅持,相信一定會有好的結局作為回報的。(3)其實家人永遠都是最堅強的後盾,他們會在你最無助的時候,給你幫助和依靠,在你受委屈的時候,給你包容和支持,所以說,要珍惜當下的情親和陪伴,不要等到逝去後,才知道珍惜曾經所擁有,妄想補償留有遺憾。
電影就是這樣一種奇妙的東西。在今天這個讀圖時代,它不再僅僅是商業上的 娛樂 工具和政治上的宣傳的手段,而是可以承載更沉重的命題和思考的 情感 載體。今天的電影人們,如果只能不斷在華而不實的製作手段上下功夫,而忽略真正觸動人心的是什麼,甚至將自以為感動人的類化情緒生硬地包裝成賺人眼淚的賣點,這樣做只能製造噱頭,缺乏填充 情感 與思考的感人細節。
例如今天我在電影《費城故事》中所感到的那樣。繞開明星、忽略大導演、拋棄所有屬於電影的拍攝剪輯技巧,這個影片本身所具有的看點和吸引力,就依附在它的思考中。而這些思考,依附在情節中設置的某個微笑,某個眼神,或者不經意的一句台詞中。感動人的不是戲劇沖突,而是真情流露。
感性的道德禁忌和理性的法律公正怎樣作用於個人乃至整個人類 社會 ?整個影片,從開始到結束,在每一個帶有情緒的鏡頭里,始終流淌著對人類行為的反思以及對 社會 文明發展的評估。它的結尾,與其說是結尾,不如說是給心臟懸了將近兩個小時的觀眾的一個心理安慰和交待。隱藏在畫面背後的問題與思考,至今仍未結束。或者說,道德與法的碰撞,至今仍未結束
㈡ 奧斯卡經典電影
魂斷藍橋,廊橋遺夢,羅馬假日,阿甘正傳,肖恩克的救贖,辛德勒名單,音樂之聲,這些你先看看吧
1《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彩色片)、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接和特別獎;最佳男演員、最佳原創音樂、最佳音響、最佳效果提名
2《卡薩布蘭卡》(又譯《北非諜影》)Casablanca第十六屆奧斯卡(1943)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提名
3《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第二十六屆奧斯卡(1953)最佳女主角、最佳原著故事、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最佳男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剪接、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4《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原創音樂提名
5《戰地鍾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第十六屆奧斯卡(1943)最佳女配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最佳攝影(彩色片)、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提名
6《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第二十三屆奧斯卡(1950)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最佳音響;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提名
7《費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提名
8《鐵翼雄風》(又譯為《翼》)Wings第一屆奧斯卡(1927-1928)最佳影片、最佳技術效果
9《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音樂(歌曲)、最佳音樂(作曲);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電影、最佳效果提名
10《煤氣燈下》Gaslight第十七屆奧斯卡(1944)最佳女主角、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提名
11《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
12《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第十一屆奧斯卡(1938)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音響、最佳編劇提名
13《翡翠谷》(又譯《青山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第十四屆奧斯卡(1941)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編劇提名
14《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第十九屆奧斯卡(1946)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接、最佳音樂和特別獎;最佳音響提名
15《君子協定》Gentleman's Agreement第二十屆奧斯卡(1947)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剪接、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16《呼嘯山莊》(又譯作《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攝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17《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第九屆奧斯卡(1936)最佳電影、最佳剪輯提名
18《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第十八屆奧斯卡(1945)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提名
19《忠勇之家》Mrs. Miniver第十五屆奧斯卡(1942)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接、最佳音響、最佳效果提名
20《小婦人》Little Women第六屆奧斯卡(1932-1933)最佳編劇;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
21《一夜風流》 It Happened One Night第七屆奧斯卡(1934)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
22《紅菱艷》The Red Shoes第二十一屆奧斯卡(1948)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樂;最佳剪接、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提名
23《紅河谷》Red River第二十一屆奧斯卡(1948)最佳編劇、最佳剪輯提名
24《茶花女》Camille第十屆奧斯卡(1937)最佳女演員提名
25《巴黎聖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音響、最佳音樂提名
26《王子復仇記》Hamlet第二十一屆奧斯卡(1948)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提名
27《翠堤春曉》 The Great Waltz第十一屆奧斯卡(1938)最佳攝影;最佳女配角、最佳剪接提名
28《左拉傳》The Life of Emile Zola第十屆(1937)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助理導演、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響、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29《天方夜譚》Arabian Nights第十五屆奧斯卡(1942)最佳攝影(彩色片)、 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 最佳音響、 最佳音樂提名
30《亨利五世》Henry V第十九屆奧斯卡(1946)特別獎;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樂提名
31《羅生門》Rashomon第二十四屆奧斯卡(1951)最佳外語片獎;第二十五屆奧斯卡(1952)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32《公民凱恩》(大國民)Citizen Kane第十四屆奧斯卡(1941)最佳劇本;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黑白片) 、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最佳音樂提名
33《主教之妻》The Bishop's Wife第二十屆奧斯卡(1947)最佳音響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音樂提名。
34《太陽浴血記》( 《血太陽》)Duel in the sun第十九屆奧斯卡(1946)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提名
35《大飯店》Grand Hotel第五屆奧斯卡(1933)最佳影片
36《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第八屆奧斯卡(1935)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最佳編劇提名
37《當代奸雄》(一代奸雄)All the King's men第二十二屆奧斯卡(1949)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提名
38《第三人》The third man第二十三屆奧斯卡(1950)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電影和最佳剪輯提名
39《岸上風雲》(《在江邊》、《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第二十七屆奧斯卡(1954)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和最佳剪輯;最佳男配角和最佳音樂提名
40《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第二十四屆奧斯卡(1951)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音樂;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提名
41《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第二十五屆奧斯卡(1952)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樂提名
42《蝴蝶夢》Rebecca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輯、最佳效果和最佳音樂提名。
43《深閨疑雲》Suspicion第十四屆奧斯卡(1941)最佳女演員;最佳影片和最佳音樂提名
44《愛德華大夫》Spellbound第十八屆奧斯卡(1945)最佳音樂獎;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效果五項提名
45《偷自行車的人》The Bicycle Thief第二十二屆奧斯卡(1949)最佳外語片獎;最佳編劇提名
46《撒哈拉沙漠》Sahara第十六屆奧斯卡(1943)最佳男配角、最佳音響和最佳攝影提名
47《憤怒的葡萄》(《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提名
48《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第二十三屆奧斯卡(1950)最佳編劇、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剪輯提名
49《關山飛渡》Stagecoach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男配角、最佳音樂(配樂);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影片提名
50《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和最佳音樂提名
51《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第二十四屆奧斯卡(1951)最佳女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音響和最佳音樂提名
52《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音樂、最佳影片、最佳音響、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53《迪茲先生進城》Mr. Deeds Goes to Town第九屆奧斯卡(1936)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最佳音響提名
54《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第十六屆奧斯卡(1943)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響和最佳音樂提名
55《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第二十一屆奧斯卡(1948)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最佳電影提名
56《戰地軍魂》Stalag 17第二十六屆奧斯卡(1953)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導演提名
57《沙漠之鼠》The Desert Rats第二十六屆奧斯卡(1953)最佳編劇提名
58《凱恩艦叛變》The Caine Mutiny第二十七屆奧斯卡(1954)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剪輯、最佳音響和最佳音樂提名
59《鹿苑長春》The Yearling第十九屆奧斯卡(1946)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提名
60《玉女神駒》National Velvet第十八屆奧斯卡(1945)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輯;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61《正午》High Noon第二十五屆奧斯卡(1952)最佳男演員、最佳剪輯、最佳音樂(配樂)和最佳音樂(歌曲);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提名。
62《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第二十五屆奧斯卡(1952)最佳電影和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服裝設計和最佳剪輯提名
63《俠盜羅賓漢》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第十一屆奧斯卡(1938)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提名
64《孤星血淚》Great Expectations第二十屆奧斯卡(1947)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提名
65《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第三屆奧斯卡(1929-1930)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攝影提名。
66《羅伯茨先生》"Mister Roberts"第二十八屆奧斯卡(1955)最佳男配角;最佳電影、最佳音響提名
67《捉賊記》To Catch a Thief第二十八屆奧斯卡(1955)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68《泉水中的三枚硬幣》(《羅馬之戀》)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第二十七屆奧斯卡(1954)最佳攝影(彩色)、最佳音樂(歌曲);最佳影片提名
69《百老匯的旋律》(又譯《紅伶秘史》、《百老匯之歌》)The Broadway Melody第二屆奧斯卡(1929)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和最佳導演提名
70《大地》The Good Earth第十屆奧斯卡(1937)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提名
71《與我同行》Going My Way第十七屆奧斯卡(1944)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音樂;最佳男演員、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提名
72《風流寡婦》The Merry Widow第七屆奧斯卡(1934)最佳藝術指導
73《龍鳳配》Sabrina第二十七屆奧斯卡(1954)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提名
74《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 第十八屆奧斯卡(1945)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響和最佳音樂提名
75《卿何薄命》Dark Victory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女演員、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提名
76《飛虎群英》Flying Tigers 第十五屆奧斯卡(1942)最佳音響(錄音)、最佳效果、最佳音樂提名
77《外星人大戰地球》The War of the Worlds第二十六屆奧斯卡(1953)最佳特效獎;最佳剪輯、最佳音響(錄音)提名
78《晴空血戰史》(《十二點正》)Twelve O'Clock High第二十二屆奧斯卡(1949)最佳男配角、最佳音響(錄音);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提名
79《聖女貞德》【英格麗 褒曼 (Ingrid Bergman)主演】Joan of Arc第二十一屆奧斯卡(1948)最佳攝影(彩色片)、最佳服裝設計(彩色片)和特別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最佳剪輯、最佳音樂提名
80《三劍客》(三個火槍手、三劍俠)The Three Musketeers第二十一屆奧斯卡(1948)最佳攝影(彩色片)提名
81《夜闌人未靜》The Asphalt Jungle第二十三屆奧斯卡(1950)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攝影提名
82《緊急下潛》Crash Dive第十六屆奧斯卡最佳特殊效果
83《勝利之歌》(揚基都德)Yankee Doodle Dandy 第十五屆奧斯卡(1942)最佳男主角、最佳音樂(配樂)、最佳音響(錄音);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提名
84《凄艷斷腸花》The Paradine Case第二十屆奧斯卡(1947)最佳女配角提名
85《雙重生活》A Double Life第二十屆奧斯卡(1947)最佳男主角、最佳音樂(配樂);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86《巴格達大盜》(月宮寶盒)The Thief of Bagdad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攝影(彩色片)、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最佳效果;最佳音樂提名
87《救生艇》Lifeboat第十七屆奧斯卡(1944)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編劇提名
88.《美人計》Notorious第十九屆奧斯卡(1946)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提名
89《太陽之血》Blood on the Sun第十八界奧斯卡(1945)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
90.《居里夫人》Madame Curie第十六屆奧斯卡(1943)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影片、最佳音響提名
91《大幻影》Grand Illusion 第十一屆奧斯卡(1938)最佳影片提名
92《蓬門今始為君開》The Quiet Man 第二十五屆奧斯卡(1952)最佳攝影(彩色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最佳影片、最佳音響、最佳編劇提名
93《時代女人》Woman of the Year第十五屆奧斯卡(1942)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主角提名
94《虎帳狼煙》(鐵血金戈)Drums along the Mohawk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彩色片)提名
95《封面女郎》Cover Girl第十七屆奧斯卡(1944)最佳音樂(配樂);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歌曲)、最佳音響提名
96《玉女奇遇》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第二十五屆奧斯卡(1952)最佳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最佳編劇;最佳男演員提名
97《霸王妖姬》Samson and Delilah 第二十三屆奧斯卡(1950)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最佳服裝設計(彩色片);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效果提名
98《暴君焚城錄》Quo Vadis第二十四屆奧斯卡(1951)最佳男配角、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最佳攝影(彩色片)、最佳服裝設計(彩色片)、最佳剪輯、最佳音樂、最佳影片提名
99《康·蒂基》Kon-Tiki 第二十四屆奧斯卡(1951)最佳記錄片
100《馬戲團》The Circus 第一屆奧斯卡(1927-1928)特別獎
㈢ 麻煩哪位英語達人幫忙翻譯一下!急用!
先講一下遺忘的問題。學了的知識不用總是會遺忘,有人認為學了的東西會忘不如不學。其實學了的東西雖然會忘,但要用的時候,能夠很快的復習恢復。比如學高等數學要一年的時間,但忘了後,只要兩個星期就能夠恢復,這就是學了和沒學之間的差別。英語也和這差不多,所以要把認真學習過的書本留下來,將來能夠很快的恢復英語水平。
幾乎每個背過單詞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一本單詞書,背了前面,忘了後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這種硬記下來的單詞,一兩個星期不背就會遺忘。最後只是留下了一個印象。也許有人認為把所有背過的單詞每個星期背一遍就會背的很熟練。這種方法只有極少數記憶力特別強的人才能達到。因為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假設每天背30個新的單詞,第二、三、四天復習,這樣大該需要1個多小時。前面如果已背熟了3000個單詞,每天又必須花2個小時才能在一個星期里背一遍這些單詞,隨著所背單詞的增加,這個時間還要延長。這種方法還要求一天也不能間斷。一天也不能休息,寒暑假不能間斷,就算有人能做到,但如果生病住院一星期,不就又忘了嗎?
學英語總要背單詞。背過的單詞須要通過閱讀來鞏固。背單詞的目的和要達到的效果是什麼呢?其實我覺得背單詞應該改成讀單詞。目的是對單詞的發音很熟練。要達到的效果是看到單詞能夠脫口而出,聽到單詞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單詞的意思就留給閱讀去解決。許多人喜歡自己看音標來學習發音。這種方法有兩個缺點。第一,自己要思考如何發音,學習的速度就比較慢;第二,這樣學出來的發音可能比較僵硬或不正確。其實學習發音應該聽單詞磁帶,音標只是做為輔助工具。跟著磁帶發音,不需要思考,而且又能比較正確。
我覺得學單詞的最好方法是這樣的:買有磁帶的單詞本,把200個單詞分成一組,每組7天,每天三次,每次半個小時,把單詞讀的很熟。什麼程度算很熟,跟著磁帶讀單詞時,下一個單詞的發音能夠不看音標(甚至不看單詞)脫口而出。就像聽音樂磁帶時的感覺一樣。
以兩個星期為一個循環,跟著磁帶把已經學過的單詞讀一遍(為了加快速度,可以自己錄音)。這個循環和學單詞是相獨立的,即使學了10000個單詞,每天半個小時,兩個星期完全可以復習一遍。
閱讀的學習也要選有磁帶的教材(有磁帶的好處和學單詞時差不多)。先認真把文章中不認識的單詞搞懂,這時應該達到背出來的效果,然後跟著磁帶把文章讀幾遍。閱讀時學習的單詞,大部分會在不停進行的兩星期單詞復習中出現。這時就會有原來學過的感覺。
盡管我不喜歡英語考試,但下面還是分析一下。英語考試除了最後作文須要拼寫單詞外,所有的題目都只要勾A,B,C,D,因此背單詞的時候無需把拼寫記的很牢。如果為了防止拼寫遺忘,不停復習,所花的時間就不值得了。考前二個月,開始做練習來強化聽力、單項選擇。由於平時也在跟著磁帶學文章,所以閱讀不需要進行強化訓練,考前做十幾篇,熟悉一下題型就可以了。在考前的兩個月,背十幾篇作文,把裡面單詞的拼寫記熟。考試的時候雖然不會考一樣的題目,但盡量用所背作文里的句型和單詞。通過這種方法,許多句子不用過多思考,即節約了時間,又保證了正確性。
英語的學習是一項很漫長的道路,貴在堅持,切記!
以下是我學英語的過程:
中學的時候,總是有不認識的單詞。於是我有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只要背好單詞就可以學好英語,中考結束後的暑假,我開始加速背單詞。先是背字典,後是背單詞手冊,我作了一個每天背幾百個單詞的計劃,這種瘋狂的計劃就像大躍進一樣,註定要失敗。讀高一的時候,我用卡式英語背單詞,這本書里的一些觀點,我現在還支持。但是裡面的方法,就像我上面論述的一樣,有根本的缺陷,它是建立在背熟之後就不會遺忘的基礎上,不用的東西怎麼會不忘。我每天用四個半小時來背單詞,生活過的十分苦。雖然效果不行,但當時我並沒有認識到所用方法有根本缺陷,於是試用了各種改良的方案。比如,盡量用背了的單詞寫作文,買了許多英文小說,想用來鞏固單詞,連走路上學的時間也背幾個單詞。進入高三,要參加高考,沒有時間背單詞,於是停了一年。
進入大學,有了一種認識,如果背了的單詞用不到,背了又有什麼用。於是不背單詞手冊,而是完全用閱讀來學習單詞。這種方法完全排斥背單詞手冊,也有它一定的缺陷。但我高中時候背單詞時已經留下了四級單詞的印象,所以迅速鞏固了這部分單詞。由於看課文中總有不認識的單詞,我開始思考背單詞和閱讀之間的矛盾。背單詞手冊,能夠大量、迅速記下單詞,但是很快遺忘;用閱讀的方法記單詞,記下來的單詞忘的速度慢,但是背單詞的速度慢,而且總是會遇到不認識的單詞。由於閱讀課文的時候用復讀機跟著磁帶讀,所以我發現了有磁帶的好處,又由於用閱讀學習單詞方法的缺陷,我買了一本有磁帶的六級單詞手冊。開始我還是和卡式英語的方法相結合。後來我發現把二三百個單詞分成一組,用十幾天背,比每天背幾十個單詞,五天復習的方法好。因為盡管每組開始時要接觸幾百個不認識的單詞,但是每個單詞可以接觸十幾天,比五天的時間長了一倍多。由於六級單詞手冊的磁帶只有一盤,而且我認識到,只有不斷復習才能不忘。於是我開始考慮背完六級詞彙後,每天跟著磁帶把全部六級詞彙背一遍,一盤磁帶只有60分鍾,每天完全可以負擔。我還發現了一個現象,如果受到了干擾,背單詞會很難,但是一旦背出來會比較牢固。如果在走路的時候,聽到單詞的發音,也能想起單詞的解釋,在教室里背這個單詞幾乎不需要思考。於是我走路的時候也聽磁帶,背單詞,不過這種方法使自己過於緊張,比較有害,因此以後不會再使用了。
之後,我開始背GRE詞彙,因為即使背完了六級詞彙,看課文的時候仍有許多單詞沒有背過,一般國外人平時會接觸一萬五千多個單詞,和GRE的單詞容量差不多。GRE的單詞有六級的三倍,所以我開始意思到,每天復習一遍所有單詞是不可能的,於是想每個星期進行一遍,但是這樣遺忘的速度大於鞏固的速度。最後只能用跟磁帶讀的方法來復習,並且把周期延長到兩個星期。
背完單詞後,我開始大量閱讀。我閱讀的步驟是:先看一遍文章,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在下面劃一條線,然後查閱文章後面的單詞表,如果單詞表裡沒有,就用電子字典查,並在單詞表裡加上該單詞及解釋。看完文章後,讀兩輪單詞,每輪每個單詞用拼寫的方式讀兩遍(這算是我學習拼寫的方法)。之後跟著磁帶把文章讀兩遍,接著看新的文章。第二天先把第一天看的文章按上述方法讀單詞,讀文章。再看新的文章,這樣就保證了所有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和復習了一遍。
我現在除了每兩個星期讀一遍單詞外,沒有再學英語。原來所背的單詞都忘了,不過還能讀得很熟,所以覺的沒有必要背出單詞,只要讀熟就可以了。把認真學過的書保留下來,將來要參加英語考試之前,復習一遍,就能恢復原來的水平。
有幾個問題想說明一下。
跟著磁帶讀英語,把閱讀、聽力、朗讀綜合起來了。所以我學英語的時候不願意看沒有磁帶的文章。如果不考試,我也不進行聽力、口語的訓練,課文後面的練習我也不做,因為這些都沒有必要。有時間我更願意多學幾遍文章。
中學的時候語法就差不多學完了,大學沒有必要重復學語法,只要適當補充一點就可以了。想來英語教學條件真是落後,不知道中學背課文、做那麼多練習有什麼意思,那麼幾本薄薄的教材能使學生把英語學過關?只不過是起一個總括和引導的作用。早該開一個英語教學的電視台,每天堅持看三個小時,兩年就可以搞定英語。
我們學英語有兩個目的,其中一個是為了各種考試,還有就是作為學習其它知識的工具。
去國外學一年英語,可以過關。模擬這個條件,一天八個小時,要365*8個小時,如果用磁帶的話,要2920盤。我認為這將近3000個小時的訓練,是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但國內現在顯然還沒有這么多教學磁帶。
我計算單詞復習的時間是這樣的,如果讀的很熟,每分鍾可以讀30個單詞,一盤磁帶60分鍾可以錄下1800個單詞,每天跟著磁帶讀30分鍾,也就是可讀900單詞,兩星期14天可以把12600單詞讀一遍。
要想真正把英語學到過關的水平(也就是能看懂英文電視、報紙),只有像外國人一樣,把英語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缺乏這樣的環境,所以在不需要考試的時候,就讓英語處於休眠狀態,畢竟除了英語之外,還有許多東西要學。
我把二百個單詞分成一組,每組十天,每天三次,每次背半個小時。背的辦法是:用單放機放磁帶,聽一個單詞,按下停止鍵,讀著單詞想詞意,想不出來再看解釋。開始幾天,由於大量單詞不熟,所以速度很慢,無法在半個小時內把所有單詞背一遍。時間快到半小時時,我不再按停止鍵,而是跟著磁帶把剩下的單詞讀完。經過幾天,認識的單詞會慢慢增加,可以在半小時內把所有單詞背一遍。最後幾天,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背一輪,用剩下的時間,再背一遍,背不完的部分,還是讀。
我現在認為用讀的方法代替上述背的方法可能更好,但是因為沒有實驗過,所以實際的效果我並不清楚。
******************************************
* 背單詞的方法:總體把握,局部加深。 *
******************************************
即使是自己的母語,如果多年不用,也會遺忘,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不要為忘了幾遍課文難過,不停向前學新的課文,學的時間足夠多時,自然會覆蓋原來所學的東西。
我覺得學英語沒有什麼東西須要背的很熟。比如,英語學到過關的時候,很多單詞的中文意思都記不熟了,單詞融入到句子中去了,脫離了句子的單詞又何必過分關心意思。
我高中的時候,父母說我只背單詞是不能學好英語的。當時我說他們大學學了幾年英語,現在沒記下幾個單詞,我不能重蹈覆轍。現在想來,要學好英語,真的是沒有那麼簡單。如果我處在他們那個時代,還不一定有他們學的好。
學英語一定要努力,方法只是教會你如何走路,不能代替你走路。
自己要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千萬不能生搬硬套,我就是太按照卡式英語的方法,才走了許多彎路。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讀者帶來一點啟發。
學英語有五點很重要:聽 說 讀 寫 背
聽-----聽磁帶,英文歌,看英文電影.
說-----多和別人用英語交談,練習口語.
讀-----讀英語文章,報紙.....
寫-----寫英語日記,作文.
背-----背英語單詞,文章.
一般來講,非英語國家的人學習好地道的英語發音需要2年的時間,但是這個問題也可以隨著你的環境不同而改變:
1。去美國或英語國家。
2。娶美國MM
3。看電影,把自己融入電影里
所以,如果我們暫時沒有條件去美國或英語言國家,或者娶美國MM的話,就只能能通過電影來學純正的英語了。下面推薦發音超級標准,語匯簡單,句型經典,特別是省略句式非常好的兩部電影:
標准女音電影 Sabrina 情歸巴黎
標准男音電影 Dove 真假總統
女演員中,發音比較好的著名女演員有
1.Mag Rain
2.Julia Roberts
3.Camern Diaz
關於發音比較好的女演員的電影,推薦:
When harry meet salay 當哈里遇見莎莉
Pretty woman 漂亮女人
My best friend wedding 我最好朋友的婚禮
Erin Brockovich 永不妥協
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 我為瑪麗狂
Vanilla sky 香草的天空
Sleepless in Seattle 緣份的天空 西雅圖不眠夜
You『ve got mail 電子情書
男演員中,發音比較好的有:
1。湯姆.漢克斯
2。達斯汀.霍夫曼
關於發音比較好的男演員的電影,推薦:
Philadelphia 費城故事(1993版)
The Graate 畢業生
Rain Man 雨人
Kramer Vs Kramer 克萊默夫婦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肖申克的救贖 刺激1995
Legends Of The Fall 燃情歲月
Jerry Maguire 甜心先生 征服情海
另外,Forrest Gump《阿甘正傳》雖然發音不值得模仿,但是值得推薦觀看學習,因為裡面太多的經典和哲理。還有Gladiator《角鬥士》這部電影使用的詞彙全在新概念3冊以內,也是一個比較有趣的推薦。是檢驗你新概念1-3冊詞彙掌握情況的一部電影。另外,Lion King《獅子王》也是非常推薦的,因為動畫片是給孩子看的,所以裡面的詞彙比較簡單,句子經典通俗易懂,而且還包含很深的人生哲理。
對電影的觀看,精選的要重復的看,新東方的老師Forrest Gump看幾百遍以上,實際上我們學習不用這么誇張,如果有三部電影的台詞別人說出上句,你能說出下句的話。你的口語一定一級棒,而且非常地道。
當然並不是說上面沒有推薦的電影就不值得觀看,只要是你喜歡的英文電影,都可以觀看,只要你用心,總會從中學到很多東西的。
對於要精看的電影,一定要有電影的script,這樣才能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你可以到http://www.google.com使用電影的英文名字+空格+script進行搜索,就可以找到該劇本的下載。
需要注意的是,一開始你看英文字幕總有想要知道確切中文意思的願望,就是有英文->中文->意思,才能理解,我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把你訓練成英文->意思,直接的轉換。這樣才有助於你形成美語的思維和思考問題的方式。
跟電影學英語的時候要掌握八個原則:
1。擇片的原則。正確的選擇適合英語學習的電影。
2。簡單的原則。不要以上來就選擇內容高深莫測的電影。
3。背誦的原則。對於電影對白重的精彩片段最好背誦下來。
4。重復的原則。一部電影要反復的觀看多遍,知道不用字幕也可以完全看懂聽懂的地步。
5。精范結合的原則。拿出幾個電影仔細的分析學習。同時也可以泛看一些你喜歡的電影。
6。模仿的原則。對於經典的電影,要模仿其中的各種角色的對白。
7。突擊的原則。盡量在短時間內突破,不討拖延太長的時間。
8。根據發音標準的演員選擇電影。以便於你模仿出漂亮的語音。
英語學習的六大原則
我在英語學習方面是十分幸運的。在下過硬工夫的過程中,我從未感到英語學習的單調和苦悶,也未感到英語學習有多麼艱難。我讀過一些英語名家談體會的書,其中有中文譯本,也有英文原文本。這些書給了我很多啟發,使我能夠在結合自身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符合常識的學習方法,並上升到符合英語學習規律的原則。如果你能按照這些原則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認認真真地去學習和體味,那麼你就定能學好英語。
英語學習應遵循以下六大原則。這些原則都是"常識"性的。正如美國總統林肯所說:一個人必須依據語言、邏輯和"簡單的常識"來決定問題和建立自己的行動計劃。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你按照常理去做,你就可能成功。你違背了常理,就不可能成功。當然,成功與否還取決於你的"努力"。
這一次,你若按照常理去做,並且下工夫,那你就要成功了!
(一)簡單原則
學習英語:從簡單的開始
運用英語:簡單-好、更簡單-更好、最簡單-最好
上大學的時侯,英語老師讓我們大量閱讀英語。有些同學就借來原著,第一頁看下來就有20幾個生詞,第二頁還有20幾個……到了第五頁已不知道第一頁所雲;到了第十頁已不知道前九頁講的是什麼。閱讀變得異常艱難和單調,體會不到有任何收獲,讀英語原著變成了查英語詞典、記憶生詞的過程,變成個苦差事。因此很少有人能堅持下去,就放棄了。其中有人又做了第二次努力,結果還是放棄。原因何在?我想它違背了"循序漸進"的常理。
所謂"循序漸進"就要求你從"簡單"開始。學習、使用英語都要遵守簡單原則。當年,我碰巧是從英語簡易讀物開始的。現在,書店裡有好多套把原著簡寫成的"簡易讀物"。我先讀那些用500~800詞簡寫成的讀物,後來又讀用800~1500詞簡寫成的讀物,再後來就讀用1500~2500詞簡寫的作品……我能讀進去,因為我讀懂了;讀懂的感覺特別好。當一個人有了成就感時自信心就誕生了,並越來越強,也就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外國的英語文學作品彷彿帶我走進了一個不同的國家,一個不同的文化,一個不同的生活,結識了一些不同的朋友。在走入另樣的文化、生活、人物,風俗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神往,一種強烈的慾望。每時每刻都想讀!
只有從簡單的開始,才容易入門,才容易產生"興趣",才容易把事情進行下去。英語閱讀應遵守"簡單原則",聽、說、寫都應從最簡單的開始,因為簡單原則有巨大的優點:
1、造就成就感,培養自信。
2、增加興趣。
3、語言朗朗上口。
4、易於學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國學生對簡單的語言往往不屑一顧,只求理解而不去嘗試著使用自己學到的東西。中國學生在學英語中最喜歡追求一個字--"難"。盡管學了很多難的東西,卻不會"用"。而事實上,簡單的東西如能靈活、准確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從口語來說,人們並不是看一個人會說多麼難的單詞,關鍵在於看他能否熟練運用最簡單的單詞、句型、語法來表達情感、思想。英語國家人們日常生活的交流是通過有限數量的單詞和簡單的句型來完成的。
Plain English(簡潔英語)在英語國家已成為趨勢:即在說或寫英文時都力求簡單。而中國學生盡管學了很多難詞,復雜的結構,但就連用簡單詞和結構來表達思想都做不到;有時用了很大的詞,一方面不妥,再者也很難讓別人明白。其實當你透徹理解英語中的"小詞","簡單表達方式"時,才能熟練地用簡單英語交際。
當然這並不是說"難的單詞"和"復雜句型"一點兒也不能用,或者說沒有用,我只是說應該少用或盡量不用。但目前"簡單英語"即是"最好英語"的潮流是千真萬確的。其實你同外國人面對面交流,你就會驚喜的發現,他們講的英語是那麼的簡單,你甚至會反問自己學了多年的復雜英語用處何在?
學會容易的東西,並把容易的東西融會貫通地加以運用才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
(二)量的原則
多-好,更多-更好,最多-最好
中國人學習英文,精讀、精聽、精說有餘,但泛讀、泛聽遠遠不夠,大量的亂說就更不夠了。沒有量的變化,怎麼能有質的飛躍?因此,中國人學習英語在注重"精"的同時,必須更加註重"泛"。比如學習英語閱讀,如果沒有讀到足夠的數量,就無法熟練地閱讀英語。若要學習聽力,那就大量地聽各種磁帶,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視,看英文電影。如要學習英語口語,那就盡量多說英文。學習英語不能太急於求成,因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質"的飛躍。
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許多人學習英語時,往往有一種誤解,認為一本書就代表一個水平。比如,當讀完一本初級閱讀書時,就會說"我的閱讀水平達到初級了",學完一本高級閱讀書,便狂歡"我達到高級閱讀水平了"。剛剛讀了一本初級口語書,就認為已有初級口語水平。讀了一本高級口語書,就認為已有高級口語水平。其實,英語學習有一個"點-線-面"的關系。一本書只是一個點,無數本書連成一條線,更多的線形成一個面。所謂"水平"就是面的問題。就拿閱讀來說,首先要讀大量初級書。當你讀完30本初級讀物書後,在你讀第31本初級讀物時已沒有幾個生詞,能輕松地讀懂,並進入作者所描繪的世界時,那你就可以讀中級水平的讀物了。僅僅讀過一本初級水平的讀物,基礎根本沒打好,就急於讀一個更高水平的讀物,那必然就會"欲速則不達",自然不可能學好。也就是說,無論處於何等英語水平,在相應水平上的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英語聽力、口語、寫作的學習亦應遵循這一原則。
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靠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樣的道理,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這時應再把感覺上升到理念,將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維中,英語就能運用自如。請注意量的積累在基礎階段最為重要。金字塔的魅力就在於它完美的建築結構。有寬廣深厚的基礎,才能造就塔尖的輝煌。學好英文的道理是同樣的。基礎必須打牢,也只有在基礎打牢的前提下,才能學好英文。
在量的積累階段,也應該遵循正確的學習方法。以閱讀為例,一套簡易讀物分六級,每一級有五六本,一本只有100頁左右,不超過一個星期就可以讀完一個級的讀物。你在讀的過程中,不要太多拘泥於語法,可以偶爾體會一下語法的作用,但主要精力放在理解小說的主題上。要注意,我們是在通過英語獲取信息,了解文化、生活,吸收新的思想。你要讀進去,才能讀得快。不要研究語言,要樹立數量第一的觀念,盡量快速地讀。這樣一來,堅持讀三四個月,英語的閱讀水平就會迅速提高。
總有人問,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學好英語。這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沒有衡量學好英文的標准,並且學習英語的速度也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你必須有正確的學習英文的方法。實際上,學習英語如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你很快就會入門。從入門到能用英語交際也就是一二年的工夫。因此,如果一直是按照正確的方法做,你很快就能學好英語。
(三)重復原則
英語有句諺語"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復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憶一下你學習任何一種技能的過程。無論是游泳還是騎自行車,都是重復同一類動作的過程。 任何技能的獲得,當然包括英語這項語言技能,均來自重復。一種事情重復多了,便產生了感覺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發展英語技能時,也應該遵循重復原則。比如,在閱讀時,當你讀過20本初級讀物後,就要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同樣的,當你讀過20本中級水平的英語讀物後,就應該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學習聽力和口語也要遵守重復原則。比如說,在聽了20盤初級英語聽力磁帶後,就要在這20盤已聽過的磁帶中選出一盤,再把這盤磁帶聽上20遍。在剛開始學習英語口語時,重復原則就更為重要。因為,剛學習英語口語,背誦一些英語後,就找同伴來練,反復重復已學內容。 "重復原則"與"量的原則"缺一不可,要有機地把兩者統一起來。學習英語中的任一項技能:閱讀、聽力、口語、寫作,都必須在量的原則的基礎上,再反復重復。英語中一定有一些你理解的很透並且已經掌握了的單詞或句型,你可以靈活自如地使用它們來交際。請注意,這些熟練掌握了的詞和句型一定是你重復過無數遍的,這些被重復的東西已經變成了你的一部分,因此你能把它們運用自如了。重復是人記憶的最重要途徑,重復使人准確、深刻理解事物本質、內在規律。 量的原則要求你多讀多聽,多說多寫,強調一個"泛"字。而重復原則要求你將同一件事做很多遍,也就是強調一個"精"字。如此看來兩者相互矛盾。但是矛盾是必然存在的。我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一定是矛盾的。因為只有兩個矛盾體,才能產生最大的動力使主體前進。好的英語學習方法也應力求矛盾的統一。既要有數量的積累,把面鋪開,又要同時將一本閱讀書、口語書、一盤磁帶、一部電影學透徹。在量的基礎上把部分內容學"精",這是很重要的。
(四)模仿原則
語言是人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形成的認同符號,其運用"規則"可依。孩子學語言是個模仿的過程,他們每天模仿父母、周圍的人、電視等一切可以模仿的東西,並且模仿得越來越象,突然有一天,他們停止模仿了,並且逐漸形成融合自己個性特徵的語言方式。
作為英語學習者,必須模仿已有的東西,不經歷到位的模仿的"創新"意味著錯誤。創新源於模仿,模仿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只有在你通過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語的靈魂、精髓,然後,才可能談到自己的語言風格。
學習英語時,模仿原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學習語音時,要大量地重復練習音標、單詞發音,朗讀句子和文章。而在練習過程中,盡量模仿"音標發音和單詞發音,同時模仿句子的音調和節奏。模仿對學好語音至關重要。如果你要學習英語口語�模仿亦很重要。在學口語時,要盡量模仿你已經讀過的東西和已經聽過的東西。當然,如果你模仿你已經用"重復原則"所讀過的和所聽過的,效果就會更好。如果你要學習英文寫作,模仿的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你要讀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名家的文章,重復地讀過多遍而能真正理解了後,就要一絲不苟地去模仿。模仿得越像越好,這是英語學習最基本的常識。
我的一位朋友英語口語很棒,當他談到學口語的秘訣時,他總是說"外國人怎麼說,我就怎麼說;外國人怎麼寫,我就怎麼寫。"真可謂一語道破天機!
(五)突擊原則
若想學好英語,需要採取一個個"速戰速決"策略,找到"快速進入角色"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和興趣把學習堅持到底。你還記得你是如何學會騎自行車、游泳或開車的嗎?你是否是通過短時間的"大量突擊"練習才掌握這些技能的呢?學習技能的要素是一樣的,那就是去無數次的突擊訓練。當然,學英語或許不像學會騎自行車、游泳那麼簡單,但駕馭和使用英語語言的確是掌握和培養一種技能。學習一種技能,突擊原則是最重要的。
16
㈣ 一部英語電影的英文介紹和經典台詞
<titanic>泰坦尼克號
1)介紹:
After winning a trip on the RMS Titanic ring a dockside card game, American Jack Dawson spots the society girl Rose DeWitt Bukater who is on her way to Philadelphia to marry her rich snob fiance Cal Hockley. Rose feels helplessly trapped by her situation and makes her way to the aft deck and thinks of suicide until she is rescued by Jack. Cal is therefore obliged to invite Jack to dine at their first-class table where he suffers through the slights of his snobbish hosts. In return, he spirits Rose off to third class for an evening of dancing, giving her the time of her life. Deciding to forsake her intended future all together, Rose asks Jack, who has made his living making sketches on the streets of Paris, to draw her in the nude wearing the invaluable blue diamond Cal has given her. Cal finds out and has Jack locked away. Soon afterwards, the ship hits an iceberg and Rose must find Jack while both must run from Cal even as the ship sinks deeper into the freezing water.
Proction Status: Released
Logline: A young man and woman from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fall in love aboard the ill-fated voyage.
Genres: Action/Adventure, Drama and Romance
Running Time: 3 hrs. 17 min.
Release Date: December 19, 1997
MPAA Rating: PG-13 for disaster related peril and violence, nudity, sensuality and brief language.
Distributors: Paramount Pictures
Proction Co.: Lightstorm Entertainment
Studios: 20th Century Fox, Paramount Pictures
U.S. Box Office: $600,743,440
Filming Locations: Rosarito, Mexico
Halifax, Nova Scotia, Canada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United Kingdom
Proced in: United States
2)經典對白
Rose: Jack, this is impossible. I can't see you.
Rose: Jack,這不可能,我看不到你。
Jack: Rose, you're no picnic... you're a spoiled brat even, but under that you're a strong, pure heart, and you're the most amazing astounding girl I've ever known and…
Jack: Rose,你並不是在野餐。好了,被寵壞的孩子,但是你有堅強而純潔的心靈,你是我見過的最令人吃驚的女孩……
Rose: Jack I…
Rose: Jack,我……
Jack: No wait. Let me try to get this out. You're amazing... and I know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you, Rose. I know that. But I'm involved now. You jump, I jump, remember? I can't turn away without knowing you're going to be alright.
Jack: 等等。讓我把話說完。你是那麼吸引我……我知道我並沒有什麼可以給你,Rose,我知道。但是我應經愛上你了。你跳,我就跳,記得嗎?我不能就這樣離開,不知道你是否平安。
Rose: You're making this very hard. I'll be fine. Really.
Rose: 你把事情弄得復雜了。我會好起來的。真的。
Jack: I don't think so. They've got you in a glass jar like some butterfly, and you're going to die it you don't break out. Maybe not right away, cause you're strong. But sooner or later the fire in you is going to go out.
Jack: 我不這么想。你像被他們放在玻璃罐中的蝴蝶一樣,你會力竭而亡。也許不是馬上, 因為你很堅強。但是這是早晚的事。
Rose: It's not up to you to save me, Jack.
Rose: 我不能靠你來救我,Jack。
Jack: You're right. Only you can do that.
Jack: 對。只有你自己能救自己。
Rose: I have to go back, they'll miss me. Please, Jack, for both our sakes, leave me alone.
Rose: 我得回去了,他們會掛念我的。Jack,請讓我單獨待著,這樣對我們都好
3)經典台詞:
1.Outwardly, I was everything a well-brought up girl should be. Inside, I was screaming.
外表看,我是個教養良好的小姐,骨子裡,我很反叛。
2.We』re the luckiest sons-of-*es in the world.
我們是真*走運極了。(地道的美國國罵)
3.There is nothing I couldn』t give you, there is nothing I would deny you, if you would not deny me. Open you』re heart to me.
如果你不違背我,你要什麼我就能給你什麼,你要什麼都可以。把你的心交給我吧。
4.What the purpose of university is to find a suitable husband.
讀大學的目的是找一個好丈夫。(好像有些片面,但比較真實)
5.Remember, they love money, so just pretend like you own a goldmine and you』re in the club.
只要你裝得很有錢的樣子他們就會跟你套近乎。
6.All life is a game of luck.
生活本來就全靠運氣。
7.I love waking up in the morning and not knowing what』s going to happen, or who I』m going to meet, where I』m going to wind up.
我喜歡早上起來時一切都是未知的,不知會遇見什麼人,會有什麼樣的結局。
8.I figure life is a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 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 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
我覺得生命是一份禮物,我不想浪費它,你不會知道下一手牌會是什麼,要學會接受生活。
9.To make each day count.
要讓每一天都有所值。(※I like this one )
10.We』re women. Our choices are never easy.
我們是女人,我們的選擇從來就不易。
11.You jump, I jump. (another touching sentence)
12.Will you give us a chance to live?
能不能給我們留一條生路?
13.God shall wipe away all the tears from their eyes, and there shall be no more death. Neither shall there be sorrow or dying, neither shall there be any more pain, for the former world has passed away.
上帝擦去他們所有的眼淚。死亡不再有,也不再有悲傷和生死離別,不再有痛苦,因往事已矣。
14.You』re going to get out of here. You』re going to go on and you』re going to make lots of babies and you』re going to watch them grow and you』re going to die an old, an old lady, warm in your bed. Not here. Not this night. Not like this.
你一定會脫險的,你要活下去,生很多孩子,看著他們長大。你會安享晚年,安息在溫暖的床上,而不是今晚在這。
㈤ 好電影介紹 200分大題+追加50分
十大勵志電影:
http://www.mtime.com/group/12322/discussion/112188/
大學生創業必看十大勵志電影
http://zt.ku6.com/2008/biye/
1.格鬥俱樂部(Fight Club)了
《搏擊俱樂部》簡直就是90年代的《發條橘子》。在這個只產生了極個別具震撼性影片的年代裡,《搏擊俱樂部》必定不會被忽略。它給人印象很深,並引發深深的思索。與時下95%的恐怖片不同的是:它留給觀眾大量的問題去回想和爭論。《搏擊俱樂部》所展示的發人深省的、多層次的故事給成百上千的評論、特寫及觀後感文章提供了足夠多的討論素材。
2.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
蒂姆·伯頓導演的《剪刀手愛德華》是一部關於機器人的現代童話。它講述一座古堡中住著一位發明家,製造出了各種東西,最後還造出了一個機器人,並給他起名叫愛德華。發明家對這件作品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甚至教授愛德華人類的禮儀和詩歌,何時微笑何時沉默。然而,沒有等到機器人最後完成,發明家就去世了,
3.阿甘正傳 是和肖申克的救贖同年度的比肩的勵志佳片
4.千鈞一發 Gattaca)
在這個未來世界,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再是充滿未知。當一個生命剛剛誕生(甚至在他/她剛剛可以被稱作生命之時),他/她的人生路徑就已基本確定,除非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非基因因素出現。從基因的角度來說,文森特是個不幸的人。他一出生就被宣布帶有一定的基因缺陷,長大後的他將是近視和心臟病患者,更可怕的是:根據基因推斷,他只有30年的生命。文森特的父母非常想要一個優秀的兒子,因此用基因優選法為他生了一個弟弟。盡管文森特在成長的過程中事事努力,但仍受到不公正的基因歧視。他喜歡與弟弟進行游泳比賽,事實也證明他並不比弟弟差,然而這一切又有什麼用呢?人們相信的只有基因!文森特痴迷於太空,為了實現飛上天去的夢想,他離家出走,歷盡人間風雨.............
5.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本片是當時還是好萊塢新秀的馬特·戴蒙和本·阿弗萊克自編自演的成名作,重心是放在男主角威爾心靈受創的自我揭露與重建過程,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羅賓·威廉斯憑此片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這不但是部關於投入生命的生長故事,亦是馬特與本多年以來在攀登演藝生涯高峰彼此激勵扶持的友情結晶。由於二人皆是演員出身,便以演員的觀點切入劇本的寫作;採用古典好萊塢電影敘事手法,流暢且煽情得宜,以人物作為因果關系的中心,以生活化演技和勵志感人的劇本作為影片主導
6.死亡詩社
一群受傳統教育的學生,和一位反傳統教育的老師,在他們之間究竟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去深思?學生們在無助的情況下所做的決定又是什麼呢?
1959年,威爾頓預備學院以它凝重的風格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尊敬。在那裡,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僅單調而且束縛了思想。然而這一切在一個新教師的手中發生了改變。John Keating 反傳統的教育方法給學院帶來了一絲生氣:在他的課堂里,他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一個嶄新的視角去觀察周圍的世界;他向學生介紹了許多有思想的詩歌;他所提倡的自由發散式的思維哲學在學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漸漸地,一些人接受了他,開始勇敢地面對每一天,把握他們自己的人生。不幸也在這時發生了……
這部影片是Peter Weir 的上乘之作,曾得到四項學院獎的題名,並且贏得了最佳電影原創劇本獎。另外,羅賓·威廉姆斯的出色演技,也為本片增色不少。
7.《低俗小說》(Pulp Fiction)
本片由「文森特和馬沙的妻子」、「金錶」、「邦妮的處境」三個故事以及影片首尾的序幕和尾聲五個部分組成,看似故事獨立,卻又互相連貫。
盜賊「小南瓜」和「小兔子」是一對情侶,他們在早餐時突發奇想決定打劫正在就餐的餐館和裡面的眾多顧客,並立即拔槍開始行動。
馬沙.華萊士是在洛杉磯隻手遮天的黑社會大哥,最近以布萊特為首的幾個年輕人侵吞了他一隻裝滿黃金的皮箱,於是派手下朱爾斯和文森特去奪回這只箱子。清晨,朱爾斯和文森特到達目的地並闖進了那幾個人的房間,正在吃早飯的三個年輕人都十分驚恐。文森特找到箱子後,朱爾斯就殺死了除內線馬文以外的兩個青年,象往常一樣,在殺人之前,他背誦了一段鍾愛的《聖經》……
8.《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
《發條橙》是根據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最初在美國發行的時候,發行商堅持將小說描寫亞歷克斯長大後最終放棄了暴力,並結婚生子的最後一章刪去了。而伯吉斯始終對這一章耿耿於懷,認為沒有這一章,他的思想就沒有辦法完全表達出來。因此,他一直不滿意美國版的《發條橙》,不管小說或是電影。
當庫布里克看完這部小說後,他極力說服華納電影公司於1969年斥資20萬美圓買下了它的版權。帶著僅2百萬美圓的預算,庫布里克開始了電影《發條橙》的拍攝。在這部電影的拍攝中,庫布里克借鑒了許多記錄片的拍攝手法,包括現場收音,只利用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在拍攝追蹤鏡頭時利用輪椅製造顛簸的效果等。
《發條橙》在拍攝完成後,由於它裡面對暴力和性的表現而被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評定為X級的的電影。而且因此它成為了繼《午夜牛郎》後的第二部得到奧斯卡提名的X級電影。在電影上映一年後,庫布里克刪剪掉了電影里的30秒鍾的鏡頭,才使《發條橙》的評級改為了R級。
9.《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影片取材於肯·凱西的小說,講述的是被社會拋棄的人們的反抗斗爭,諷刺了西方社會的非人性化。影片著力刻畫了精神病人的黑暗生活和悲慘境遇,作為精神病院非人性體制的衛道士的醫生的鐵石心腸和冷酷無情,以及精神病院中"病人"對傳統和體制的反抗。
影片作風和立意都是十分嚴肅的,但觀眾的反應卻是喧嘩和幼稚的,他們粗俗淺薄的歡呼和掌聲,不應該是對這一部電影的獎賞。雖然影片的情節過於紛繁復雜,但它仍然是一部精彩紛呈的佳作。尤其是在台詞方面,導演和編劇做了很多努力,許多對白至今都還是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
本片可說是反映當時嬉皮文化、反政府體制之時代思潮的作品,導演則以溫和保守的敘事形式處理具高度批判性的嚴肅主題,達到雅俗共賞之效。
10.《改編劇本》(Adaptation)[別名:蘭花賊]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他的另一部火柴人也屬此類風格
蘇珊·奧爾琳(梅麗爾·斯特里普)寫了本小說,《蘭花竊賊》,描述的是所謂的「蘭花竊賊」約翰·拉羅歇(克里斯·庫帕)和另外三個西米諾印第安人計劃克隆一種稀有的蘭花,牟取暴利的故事。這是個真實的故事,不過這僅僅是電影的一部分,查理·考夫曼(尼古拉斯·凱奇)和他的孿生兄弟唐納德(尼古拉斯·凱奇)和他們改編這部小說的過程則是電影的另外一部分。這部電影是關於改編一本小說的劇本的改編的故事……
改編劇本的查理·考夫曼人到中年,憤世嫉俗,性愛生活充滿挫折,甚至有些自我仇恨,還不時飽受突發奇想、也要寫劇本的孿生兄弟唐納德的威脅。開始改編《蘭花竊賊》以後,這些挫折都加深了。他不得不求助於懶惰的唐納德,而唐納德所受的訓練則是生產充滿了好萊塢式的陳詞濫調,老套橋段的劇本。他花費在他那些爛俗的恐怖片劇本上的時間絲毫不比查理花在這些蘭花竊賊身上的時間少。這兩個兄弟性格迥異,查理內向膽小,而唐納德則恰恰相反。
江郎才盡的查理,猜想小說作者蘇珊可能可以幫助他,於是他飛往紐約,尋求她的幫助。可是當他看見這個雍容華貴的女人時,卻緊張的呆若木雞,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把唐納德召到了紐約,改寫劇本的第三部分...
㈥ 比較經典的勵志電影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喜歡看一些比較經典的勵志電影呢?那麼比較經典的勵志電影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1、辛得勒的名單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斯皮爾伯格可能只是一個一流的商業片導演,是這部電影使他真正進入了電影史上的大師行列。影片思想的嚴肅性和非凡的藝術表現力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一上映就引起了轟動,並毫無爭議地奪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6項金像獎。影片情節波濤洶涌,氣勢悲壯,以黑白攝影為主調的紀錄片式拍攝...
2、阿甘正傳
本片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值得珍藏的奧斯卡經典名片。片中,阿甘是美德的化身,他誠實守信,做事認真,勇敢無畏,重情輕財。湯姆?漢克斯因在片中朴實自然的表演,禪連了奧斯卡影帝的桂冠,也成為好萊塢最受歡迎的影星之一。此片是影史片庫中無法繞開的經典。
3、羅生門
日本大導演黑澤明的傳世之作,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十部影片之一,堪稱東方電影的“里程碑”。它的經典之處就在於,直到影片結束,仍然沒有給出事實的真相,這種安排,耐人尋味。攝影大師卡佐的攝影技巧高超絕妙,長鏡頭的運用成功營造了緊張氣氛,在國際間得到極高的評價。
4、勇敢的心
一個關於自由與死亡的戰爭故事;一段關於愛情與對立的浪漫感情;一些關於忠誠與背叛的人性透視。這部電影讓我們見識了一個叫華萊士的英雄,一種叫蘇格蘭風笛的樂器,一個叫蘇菲?瑪索的美女和一種叫“自由”的堅定信念。這部電影的成就已經勿須多言了,當梅爾?吉布森在最後臨刑前大聲吼出“freedon”的時候,不知曾讓多...
5、飄
這部電影的經典地位已經無可動搖了,克拉克.蓋博與費雯.麗的合作堪稱影史絕配,無數獎項,無數排行榜的第一,使它半個世紀以來的觀眾達到了3億之多。這部耗資巨大、場景豪華、戰爭場面宏大逼真的歷史巨片,以它令人稱道的藝術成為美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作品,令人百看不厭。
6、肖申克的救贖
“忙著活或是忙著死。”影片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在一點一滴的敘述中滲入我們的心靈。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一座小島,一葉扁舟,一間旅店,這樣的要求應該不算過分。然而這樣的要求卻要付出怎樣的代價,至少需要一把貌似無力的小石錘、...
7、公民凱恩
美國電影學院評選的美國電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百部影片,《公民凱恩》排名第一。2002年在英國一項導演與影評人的調查中,《公民凱恩》排名第一。同樣是2002年美國圖書館針對美國編劇協會會員進行的一項“20世紀最佳劇本”問卷調查結果,《公民凱恩》還是第一。不止這些,這部1941年的老電影在幾乎所有的電影排行榜...
8、保鏢
有情人雖未成眷屬,但那一份愛隨著IWillAlwaysLoveYou的悠揚歌聲,不知曾感動過多少人。惠特尼?休斯頓與凱文?科斯特納真情演繹,一部融驚險、動作、槍戰、娛樂和浪漫柔情於一體的經典影片!
9、魂斷藍橋
一部盪氣回腸的愛情經典巨作,電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愛情故事之一。為了愛,他不顧一切地和她在一起;為了愛,她義無反顧地迎向駛向她的汽車……在不相信愛情的今天,有誰還可以為愛而舍棄自己的生命?渴望永恆愛情的現代人可以在此片中感受那天長地久的愛意。整部影片在感嘆造化弄人之外,也成為了那個時代道德觀的...
10、羅馬假日
美麗的神話源自於古老的傳說,現代的童話則出自於文明古城,短暫的造訪成就了流芳百世的浪漫經典,《羅馬假日》,一段永難忘懷的愉快經歷,一段感動人心的愛情故事。影史上獲奧斯卡金獎提名最多的導演威廉.惠勒眼光獨到,撮合了銀幕上最經典的金童玉女組合。久負盛名的格里高利.派克和初出茅廬的奧黛麗.赫本,共同演繹...
11、北非諜影(又名卡薩布蘭卡)
一曲盪氣回腸的卡薩布蘭卡,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英格利.褒曼與亨弗萊.鮑嘉的嫻熟技藝將一部受人冷落的舞台劇演繹成世界電影史上最經典的傳世之作。我們在這里幾乎可以找到夢工廠誘惑觀眾的全部視聽元素。即使再過100年,它依然能使人們如痴如狂,心醉神迷……
12、賓虛
奧斯卡史上最輝煌的作品,力捧當年11項奧斯卡大獎,從藝術到票房都一舉創下驚人業績。影片再現了古羅馬恢宏的歷史畫卷,角鬥士、戰車競賽、耶酥降臨……波瀾壯闊,氣勢磅礴,是一部素材豐富且製作優良的歷史巨片,既有高度的娛樂性,也非常細膩地刻畫了人性,是以大場面取勝的好萊塢巨片中成績十分傑出的一部。
13、西線無戰事
一部曾被德國納粹政權長期禁演的奧斯卡名片,被稱為“影史上最偉大的反戰電影”,獲第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影片以卓越的攝影技巧和寫實的風格,把戰火陣地、沖鋒、肉博,以及殘酷恐怖的野蠻兇殺等鏡頭,拍得十分逼真。影片最後一幕堪稱影史上經典一筆:守候在戰壕里的保爾,發現一隻美麗的蝴蝶,當他爬出戰...
14、紅高粱
影片根據莫言的同名小說改編,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之作。全片充滿了生命力的躍動和濃烈的色彩及豪放的風格,並對中國文化作了一種創新的解釋,這種解釋打動了當年西柏林電影節的評委們,並一舉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從而把中國電影推向了世界,張藝謀的名字也隨即蜚聲海內外,成為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導演。影片對民俗...
15、霸王別姬
中國電影史的曠世巨作,一部絢麗得令人陶醉的史詩,一部您非看不可的電影。《霸王別姬》使大陸電影首次摘取了戛納金棕櫚這一國際影界高獎,也使導演陳凱歌了卻了多年的宿願。影片囊括了半個世紀梨園藝人的辛酸心史,在歷史和文化的雙重透視下,上演了一幕幕顫栗的人生悲劇。
一、《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of Our Lives)1946年
電影簡介:
1945年,戰爭的烏雲終於過去了。在美國中部的布恩市,有三位同鄉軍人復員後,乘坐同一架飛機回到了故鄉。這三個人是原銀行職員艾爾中士、原百貨店職員弗雷德上尉和水兵霍默。其中艾爾已過中年,霍默則最年輕,他們分手前約好以後再見,然後各自回家了。
回家後,幸運的艾爾受到妻子米莉、長大成人的女兒與兒子極其熱情地迎接。從此,艾爾和他美麗的妻子可愛的兒女過著安寧、美滿的生活。
但是,弗雷德回家時卻看到自己的父親酒精中毒,母親也已墮落,而出征前才結婚的妻子經常出沒於夜總會,跟別的男人鬼混。
在戰場上失去了雙手的霍默,雖裝上了假手,卻仍給雙親、情人及周圍的人帶來極大負擔。
在約好的那一天,三人在一家酒吧間相見,各談自己的遭遇:霍默說愛人與親戚的憐憫使他受不了,而弗雷德為自己妻子的離別而憤憤不平……
當天晚上,弗雷德接受艾爾的邀請,去他家做客,與艾爾的女兒一見傾心。後來,弗雷德找到當售貨員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在飛機場他看到那架送他們回來的”空中堡壘”,但現在已成了一大堆廢鐵,觸景生念,決定拿這些廢金屬來做建築材料生意。在霍默的婚禮上,二人又歡聚一堂,弗雷德告訴艾爾的女兒,等他事業成功後一定會娶她的。
三位老兵復員後終於以幸福作為了生活的結局……
二、《阿波羅13》(Apollo 13)1995年
電影簡介:
1970年4月,太空船阿波羅13號正在執行登陸月球的任務,但控制中心忽然接獲太空船在20萬5千哩外傳來的訊息——“休斯頓,我們出問題了!”這句話如洪水般擾亂了中心內所有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心,這是他們最不願聽到的消息。太空船已快接近月球了,然而在外太空中的一場爆炸,導致阿波羅13號失去氧氣、動力還有導向功能。
這一瞬間,三位太空人吉姆?洛維爾、佛瑞?德漢斯、傑克?史威吉特要面對前所未有的考驗,他們必須把握僅有的4天時間重返地球,每分每秒對他們來說都顯得彌足珍貴,除接受控制中心的指引外,其他的一切都得靠他們自己,他們不願拋下妻兒成太空中的孤魂,勇氣、信心及毅力支持著他們奮斗下去。
獲獎記錄:
1996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錄音、最佳剪接
1996年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
1995年全美十大賣座片第3名
三、《球場雄心》(Hoosiers)1957年
電影介紹:
影片以50年代為背景,講述一個籃球教練的故事,金哈曼作為美國印第安那夜睛所高校的籃球隊教練,他只有最後一個機會,金哈曼面對雙重挑戰:既要令該校的球隊在金州比賽中奪得錦標,又要挽回自己作為籃球教練的聲譽。
四、《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1957年
電影簡介:
時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尼克森上校和他的屬下成為日軍的俘虜,被命令修建泰國西部地區的桂河大橋。身為英國紳士的尼克森上校,縱然被俘也維持著一貫理念,因對日軍的對待不滿,他拒絕執行修橋任務,而被日軍首領…………
然而,由於其他戰俘消極怠工。齋騰只好釋放了尼克森,並答應了他改善戰俘待遇的要求。尼克爾森的帶領下,戰俘們用三個月就完成了,然而,此刻先前逃出的戰俘希爾茲少校找到了英軍,並接受了炸毀桂河大橋的任務。
辛苦修建好大橋的尼克爾森上校不願橋被炸掉,與齋藤一起去檢查大橋,日軍因發生情況異常而開槍射擊,尼克爾森、齋藤、希爾茲等人在混亂之中均飲彈而邙,尼克爾森倒下時正好撞上了炸葯的引爆裝置,飛駛到橋上的第一輛日軍火車與橋一同被炸毀了。
大衛·里恩的史詩巨片
國內觀眾可能因根據狄更斯的小說《孤星血淚》和《遠大前程》改編的電影而記住大衛?里恩這個名字,然而,他最出色和著名的作品,卻都與戰爭有關:涉及二戰期間英國在阿拉伯活動的《阿拉伯的勞倫斯》,涉及十月革命的《日瓦格醫生》以及本部《桂河大橋》。本片《桂河大橋》更被看做50年代最雄偉的戰爭片,並一舉獲得1957年度第3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演等七項大獎。
大衛·里恩擅長以激情澎湃的手法演繹大時代下的個人悲歡,被認為是最精於電影技巧的導演,以至專門有一個詞“里恩式”來形容他的這種風格。曾因《魔戒》三部曲而備受關注的導演彼德森,近來在他的新片中青睞彼得?奧圖飾演特洛伊最後一位君主---普里阿莫斯,及奧斯卡老牌影後茱麗?克里斯蒂飾演海神的女兒、阿基里斯的母親。眾所周知,奧圖爾是以《阿拉伯的勞倫斯》聞名全球的,而克里斯蒂的成名作則是《日瓦格醫生》,而執導這兩部史詩巨片的都是導演大師大衛?連恩。彼德森說,“大衛?連恩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之一,我更是懷著把《特洛伊》拍成一部‘里恩式’的史詩巨片的野心。”
五、《奇跡締造者》(the miracle worker)1962年
電影簡介:
既聾又啞的盲童海倫是父母的一大難題,他們無法與女兒交流,痛苦的孩子只有靠發泄來折磨她的家人。父親要送她去孤兒院,但是母親凱特無法同意這種殘酷的做法。他們從盲人學院請來了安妮小姐,她曾經是一個眼疾嚴重的女孩,在孤兒院里孤獨地長大。她深知那種不堪回首的生活的艱難,竭盡全力阻止送孩子去那裡,她堅信,靠她的幫助,海倫完全可以走出黑暗,和外部世界建立起密切的聯系。
壞脾氣的海倫讓老師吃盡了苦頭。首先,安妮必須讓孩子接受她的教育方法,而海倫的父親不相信她,只給了她兩周時間。她說服了孩子父母由她們自己在單獨的環境中授課。在安妮看來,海倫生活在父母和家人的放縱和遷就中,家人的愛成了她的最大障礙,甚至超過了她的缺陷。安妮在沒有任何外界影響之下強化對海倫的手指拼音的方法訓練,使她在積累了一定的詞彙後表情達意,並與正常人一樣懂得應該具備的得體的舉止和生活技能。
海倫終於有了改變自己人生的機會,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獲得了新生。
安妮一直在從事特殊教育,成了享譽世界的社會平等的倡導者,榮獲了總統自由勛章。
六、《諾瑪.蕾》(Norma Rae)1979年
電影簡介:
劇情改編自真人真事,描寫諾瑪?蕾一家都在南部小鎮中的棉織廠工作,環境十分惡劣,工人飽受資本家的無情剝削。後來總工會派來一名組織者協助當地組織工會,受到工人們冷嘲熱諷和老闆無理阻攔。但是對不合理事物具有挑戰勇氣的諾瑪受到組織者的影響而站了出來,終於在工廠成立了第一個工會。
七、《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年
電影簡介:
影片故事發生在一九六三年間,美國某叢林旁座落著一所國家精神病院,那兒住著各種各樣的精神病人。
一天,一個名叫麥克默菲的青年男子,被武裝的教養院軍官押往國家精神病院,因為據說這青年在教養院胡作非為,還玩弄了一個未成年的姑娘,所以他被視作"瘋人"嫌疑犯而送進精神病院。麥克墨菲是一個身強力壯、性格豪放的青年,為了逃避苦役,假裝精神失常,從監獄來到精神病院……
八、《安妮·弗蘭克日記》(The Diary of Anne Frank)1959年
電影簡介:
安妮?弗蘭克四歲時,就體驗到了人生的殘酷。那年,希特勒上台,在全德境內掀起反猶排猶浪潮。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是個猶太人,為了家人的平安,他帶著全家遷居荷蘭。他們在荷蘭過了幾年平靜的日子,但災難再次降臨:1940年5月,荷蘭淪陷於***德國。奧托意識到,他們要麼立即遷移,要麼趕快找地方躲起來。可是整個歐洲都已捲入了戰爭,大半地方淪陷,他們又能逃到哪兒呢?於是他決定躲藏起來。奧托在荷蘭的這幾年與丹恩合夥做生意。他們的營業所在阿姆斯特丹一個偏僻的地方,面對運河。營業所樓上有幾間廢棄的房間,被稱為“附屬建築”。奧托認為躲在那裡不太容易發現。
九、《太空英雄》(The Right Stuff)1983年
電影簡介:
根據美國歷史上首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他們是阿蘭?舍帕德、戈斯?格瑞森、約翰?格婪尼、斯高特?卡本特、高登?庫伯等,共七位英雄。影片詳細地描繪了美國太空計劃的誕生過程以及第一批航天員誕生的歷史故事。
十、《費城故事》(Philadelphia)1993年
電影簡介:
安德魯和喬是費城的兩名年輕律師,他們工作努力,都有美好的前途。但是,安德魯不敢告訴老闆自己是一名同性戀者,並且染上了愛滋病。就在他剛獲提升不久,卻因老闆發現了秘密而以他丟失文件為由把他解僱了,安德魯找到喬希望他接受這個案子。喬本來拒絕受理,但在妻子露易絲的責罵和安德魯的請求下答應了。
安德魯的家人支持他走上法庭。開庭審理時,眾多***者聚集在法院門外,要求給同性戀者合法權益,不準歧視艾滋病人。但被告卻堅持不承認是因此原因解僱安德魯的。安德魯衰弱的身體已無法承受劇烈的抗艾滋病葯物的靜脈注射,他預感到自己快不行了。但他仍堅強地挺過了激烈的法庭答辯。
到了審判的日子,陪審團終於宣判原告安德魯受到不公正解僱,被告應負責賠償損失。安德魯終於獲勝了。喬奔赴醫院將這一消息告訴了安德魯和他的家人,但安德魯卻不能再支持下去了,他正在慢慢死去。
湯姆.漢克斯在片中出色表演而獲得了1993年第6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1、《肖申克的救贖》很喜歡安迪放MOZART的《費加羅的婚禮》那段,聖潔高亢的女高音穿雲裂帛久被牢牢禁錮的人們呆住了。他們可能不知這是什麼音樂,可是對美的感覺,對自由的渴望,每個人都是一樣。人們抬頭望著碧藍無垠的天空,美好的情愫隨美妙的音韻四處飄盪,鏡頭緩緩升起,搖過,芸芸眾生就在廣場上抬頭仰望,那麼專注,那麼深情,沒有十惡不赦的罪犯,沒有暴虐無行的獄警,人們復歸平等與和睦,人們找到生命的生存的極至和本源。雖然好萊塢化,我喜歡對人性的探究,人性的張揚。安迪沉醉了,安迪忘記了自己私放音樂的危險。他幸福地在典獄長的椅子上閉目靜聽。後來,他被關了兩個星期的獨囚。可是這感覺,永留囚徒與觀者的心中。JIMROBINS,可愛的大孩子形象。現代版本的《基督山伯爵》,曾經一度成為我最大的精神支柱。這部1995年拍攝的片子,無論從各方面講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情節的緊湊,主題的深刻,演員的陣容,音樂的配合,所以獲得了8項奧斯卡提名,更成為影迷心中的勵志經典。當安迪在雷電風雨交加的夜晚爬出監獄下水道和排泄管後,脫去衣衫,伸出雙臂去擁抱自由的風雨的時候,相信觀眾都有些熱血沸騰吧。
2、《阿甘正傳》美國近代史的縮影。無需多言的經典,也是當年《肖申克的救贖》的強勁對手。"人生就象一盒巧克力……"經典的台詞。
3、《勇敢的心》史詩般的片子,主題深沉凝重卻又不失輕快,場面宏大,視覺和音樂效果一流,優美流暢。雖然最後結局令人遺憾,但其悲壯程度足可以感染所有的觀眾。"自由!"梅爾吉普森林行刑前的吶喊,至今響徹在耳邊。
4、《美麗心靈》影評人說"2000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給了《美麗心靈》而不是《指環王》,證明奧斯卡還沒有墮落。"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什麼叫做"那什均衡"。該劇就是根據經濟學家那什的真人真事改編,一個80歲時憑自己20歲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一個偉大的學者,一個生活的強者,一輩子都在和自己嚴重的幻想症做斗爭。
5、《百萬美元寶貝》對於整個電影,正如導演伊斯特伍德所說,"這不是一個關於拳擊的故事,而是關於希望、夢想和愛的故事",看過這部電影,相信大家就會知道今年奧斯卡典禮上的大獲全勝真的是實至名歸。
6、《心靈捕手》一部好的電影總是能在不經意間將你打動,或者說,一部好的電影是需要慢慢欣賞和體味的,《驕陽似我》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在展示威爾如何天資聰穎上,而是把筆墨主要放在了桑恩教授與威爾從最初的略顯敵對到慢慢了解,直至幫助他找尋到了自己人生目標的過程。影片牽涉甚廣,愛情、友情、均有提及,正如一杯濃郁的黑咖啡,只有細細品嘗,方能享受到其中的濃濃香味!
7、《黑暗中的舞者》一部震撼心靈的影片,具有深淵一般的穿透力,歌舞片中少有的經典。現實與理想,執著與信念,主題深刻的讓人窒息。DANCERINTHEDARK!唯美而質朴的偉大贊美詩!
8、《喜劇之王》所有周星馳的影片中,最喜歡的一部。小人物的辛酸歷程,周星馳自己的真實的寫照。"如果人活著沒有理想,那麼和咸魚有什麼分別?"
9、《千鈞一發》盡管有人評價《千鈞一發》的結局最終落了俗套,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其成為一部優秀的主流勵志電影。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你可以不了解你自己,但你必須相信他(她),因為一切皆有可能。
10、《飛躍顛峰》加上史泰龍的這部片子好像有些奇怪,其實我一直十分偏愛史泰龍這個演員,總覺得他與一般的好萊塢動作明星不同,片子里總有些讓人奮進的東西,像《第一滴血》、《洛奇》等。《飛躍顛峰》是比較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在這部影片中,史泰龍飾演一位長途貨車司機,為了重新得到兒子而拼盡全力,並且意外地獲得扳手腕冠軍。個人覺得這是他個人表演最為成功的一部電影,不但是一部勵志動作片,同時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親情片,遠遠超出了動作片的慣定范疇,尤其是他與小演員亨利配合默契,父子感情的真摯讓無數影迷流下了眼淚。
11、《一球成名》,該片主要講述的是出生在洛杉磯的墨西哥男孩迭戈夢想成為一名偉大的足球運動員。在自己的努力和球探的發掘下,終於為自己贏得了一份簽約英超著名俱樂部紐卡斯爾聯隊的合同,從此要面對完全不同的歐洲聯賽舞台。
㈦ 我需要一些英文電影!
1,魔法灰姑娘〔超級推薦〕 (安妮海瑟薇主演)
2,賤女孩〔超級推薦〕(林賽羅漢主演)
3,灰姑娘的玻璃手機〔超級推薦〕
4,美人魚〔超級推薦〕 (裡面音樂也很好聽)
5,舞出我人生〔超級推薦〕 (勵志的!剛出了第二部)
6,錄取通知書
7,水瓶座女孩
8,倒霉愛神 (2006林賽羅漢主演)
9,兒女一籮筐
10,冰雪公主〔超級推薦〕
11,我的朋友是明星〔超級推薦〕
12,辣媽辣妹〔超級推薦〕 (林賽羅漢主演)
13,物質女孩〔超級推薦〕
14,瘋狂金龜車 (林賽羅漢主演)
15,平民天後〔超級推薦〕
16,公主日記(不用說勒)〔超級推薦〕(還有第二部喲!)
17,歌舞青春〔超級推薦〕[很熱的電影!](Ⅰ和Ⅱ都喜歡)
18,律政俏佳人
19,麻辣寶貝〔超級推薦〕
20,戀愛刺客
21,美少女啦啦隊〔超級推薦〕
22,12月男孩〔超級推薦〕 (哈利波特演的喲)
23,足球尤物
24,魔法雙星
25,超完美男人〔超級推薦〕
25,勁歌飛揚〔超級推薦〕
26,紐約時刻
27,奶牛美女
28,穿PRADA的惡魔〔超級推薦〕
29,天生一對
30,高校天後〔超級推薦〕
31,像喬丹一樣
32,牛仔褲的夏天〔超級推薦超感人~〕
33,初戀的回憶〔超級推薦 〕
34,甜心辣舞〔超級推薦〕
35,花豹美眉
36,女兵報道
37,女生向前翻〔超級推薦 很立志!〕
38,小姐好辣
39,歐洲任我行
40,留級之王
41,風雲才女(希爾頓酒店繼承人之一尼克?希爾頓首部主打影片!這是一部有關大學女生校園生活的喜劇,影片描述大學校園里一群正處於青春叛逆期、蠢蠢欲動的特權階層少男少女平日里生活的點點滴滴……有點點SEX)〔超級推薦I LOVE HILTON SISTERS〕
42,誰領風騷〔超級推薦 女生的可怕和可愛〕
43,SAVED
44,瘋狂有理
45,初露鋒芒
46,美麗壞寶貝〔超級推薦(很有教育意義)〕
47, 新歡樂滿堂
48,幾乎正常
49,總統千金歐游記
50,辣妹保鏢
51,我愛貓頭鷹
52,朋友一場
53,偶像有約
54,徹夜狂歡
55,窈窕美眉
56,第1女兒〔超級推薦〕
57,被拯救者
58,對此承諾〔超級推薦〕
59,魔法保姆
60.對面惡女看過來
61,變裝拍檔〔超級推薦〕
62,虛擬偶像
63,新丁駕到
64,怪女孩出列〔超級推薦〕
65,一吻定江山
66.籃球兄弟
67,流行教母
68,魅力四射
69,美國甜心
70,超完美奪分〔超級推薦〕
80——86美國派1——6
87,小王子(韓)
88,不設防都市
89,科洛弗檔案
90,十誡
91.戀愛假期(急速推薦)
92.喬治亞法則(林賽羅漢)
93.美女與丑姑(風流女帕里斯希爾頓新作)
94.附註我愛你(新片!唯美愛情)
95.珍妮朱諾
96-100驚聲尖笑1-4(美國超級諷刺好萊塢大片大搞笑電影,極力推薦
㈧ 像李安的電影《喜宴》一樣同性戀題材的電影還有哪些
說實話樓上說的 背背山 我不是很喜歡
喜宴 比較不錯 不過我覺得這個片子重點是講家庭的愛和包容的
另外上次看了一個 暹羅之戀 很喜歡
這兩天看了 《費城故事》 和 《米克傳》
還想起來以前看的 一個 《藍色大門》
不過這幾個片子 雖然也是同性戀題材的 不過和 喜宴的風格和氣氛是很不一樣的 不知道你是否會喜歡
㈨ 費城故事的英文台詞和英文的劇情介紹
台詞:http://www.shooter.cn/search/%E8%B4%B9%E5%9F%8E%E6%95%85%E4%BA%8B/
解壓後用記事本打開就好了
劇情:Philadelphia is a 1993 American drama film and one of the first mainstream Hollywood films to acknowledge HIV/AIDS, homosexuality, and homophobia. It was written by Ron Nyswaner and directed by Jonathan Demme. The film stars Tom Hanks and Denzel Washington.
Plot:
Andrew Beckett (Tom Hanks) is a senior associate at the largest corporate law firm in Philadelphia. Although he lives with his partner Miguel Álvarez (Antonio Banderas), Beckett is not open about his homosexuality at the law firm, nor the fact that he has AIDS. On the day he is assigned the firm's newest and most important case, one of the firm's partners notices a small lesion on Beckett's forehead. Shortly thereafter, Beckett stays home from work for several days to try to find a way to hide his lesions. While at home, he finishes the complaint for the case he has been assigned and then brings it to his office, leaving instructions for his assistants to file the complaint in court on the following day, which marks the end of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for the case. Beckett suffers from bowel spasms at home and is rushed to the hospital. Later that morning, while still at the ER, he receives a frantic call from the firm asking for the complaint, as the paper cannot be found and there are no copies on the computer's hard drive. However, the complaint is finally discovered and is filed with the court at the last possible moment. The following day, Beckett is dismissed by the firm's partners, who had previously referred to him as their "buddy", but now question his professional abilities in light of the misplaced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