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字幕 > 至愛梵高電影中的英文旁白

至愛梵高電影中的英文旁白

發布時間:2022-12-12 05:28:39

1. startstartnight是哪部電影里的

《至愛梵高》。歌詞節選:。歌曲介紹:《startstartnight》出自《至愛梵高》電影裡面的插曲,該電影是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執導的傳記類動畫影片。

2. 摯愛梵高: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梵高(1853-1890年),荷蘭後印象派畫家,表現主義先驅,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形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

1890年7月29日,梵高因精神疾病的困擾,在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其年輕的生命,那年他37歲。其個人生活不幸而且艱辛,可他卻隨時都有獻身給別人的愛、友誼和對藝術的熱情。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時期貢獻給了藝術。

梵高相信繪畫的使命不是構圖而是色彩,色彩不該是靜止的,應該是流動且富有生命的,其代表作包括《星夜》、《向日葵》、《有烏鴉的麥田》等。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片段就源於電影《摯愛梵高》。

摯愛梵高

影片用一封無法投遞的信件串聯起梵高在去世前後六周里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物之間的秘密,帶觀眾穿越回十九世紀末的歐洲,並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後的人生。

在世人看來 我是什麼樣的人,是無名小卒,一個無足輕重又讓人討厭的傢伙。這樣的人在現在,以及將來,在社會上難有容身之處,總而言之,我就是最為低賤的下等人。

可是,就算這已成為了無可爭辯的事實,總有一天,我會用我的作品昭示世人, 我這個無名小卒,這個區區賤民,心有瑰寶,絢麗璀璨 。

Who am I in the eyes of most people? A nobody, a non entity, an unpleasant person. Someone who has not, and never will have any position in society. In short, the lowest of the low.

Well then even if that were all absolutely true, then one day I will have to show by my work what this nobody, this non entity has in his heart.

我想用我的藝術觸動人們的心靈。我希望他們這樣評價道: 他所思甚深,所感甚柔 。

I want to touch people with my art. I want them to say: He feels deeply. He feels tenderly.

梵高會欣賞這些花朵綻放的美好,甚至是地上青草泛起的光澤。生命中任何最細微的細枝末節,於他而言都不曾渺小簡陋。他是全身心地熱愛著生命。

在比利時作傳教士期間,他目睹窮人的艱難生活,決定以最大的熱情幫助煤礦工人,義務收容受重傷垂死的礦工,希望以撫慰之詞和自我犧牲精神幫助弱者與苦難博斗,不過,他只幹了6個月就被解僱,原因是他對工作過分熱情。

在生命中最後的時間里他探討的仍然是生命。而不是死亡。

他說,在我們的心裡或許有一把旺火,可是誰也沒有拿它來讓自己暖和一下;從旁邊經過的人只看見煙筒里冒出的一縷青煙,不去理會。現在讓我看一看你,應該干什麼呢?人們必須守護那把內心的火,要穩著點,耐心地等待著,有誰走來,挨近它坐下——大概會停下來吧?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能停下來,欣賞花朵的綻放,枝葉上跳動的陽光,孩童爛漫的笑顏,關注思想者學院,和我們一起熱愛生活!

3.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our loving Vincent

實劇情和主題上來說其實對於梵高的刻畫還是不夠深入的,要想感受梵貫一生所受的桎梏貧瘠和他對於藝術瘋狂執拗的熱烈,還是得看他的傳記電影和傳記。總體感覺這是一部形式要偏重於內容的電影,最耀眼的自然是其使用的油畫流動構圖和真人表演溶入的精緻演繹方式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藝術驚奇與藝術美感。影片製作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時間(100多位藝術家埋頭苦幹了七年有餘,可以說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程了~),只為將梵高的畫作盡可能地在屏幕上還原與流動,以其油畫作品為基地,加以連貫補充和真人溶入,作為敘事要素和畫面,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在所有工作者們共同的努力和拼搏下,終於得以完成了這樣巨大的工程,打造成一部絕美的影片,給觀眾帶來了一場無與倫比的藝術盛宴。

影片以郵差之子阿爾芒為梵高生前未投遞的一封信尋找接收人為敘事主線索,在此過程里遇到的每個人都對他傾訴了自己對於梵高的了解和認識,這些話語各不相同,有些是真誠的贊許有些是私心的揣測,有些是友善的憐憫有些是尖刻的偏見,但正是這些看似雜七雜八實則循序漸進的回憶與評論漸漸使梵高的故事與為人連貫了起來,觀眾隨同阿爾芒一起慢慢看清了在迷霧之中模糊朦朧的梵高,他性情孤僻安靜,他對人溫柔友善,他在生活的漩渦之中輾轉反側,他在藝術的炙烤之下如痴似狂,他在死亡面前的悲痛絕望,梵高像是從黑影里漸漸顯現出來的散發著悲劇性光芒的人,在那些絢爛多彩的畫作里,我們看見了梵高的在人世與藝術之間熾烈慘痛的愛與落。

同時,在梵高的形象愈加明朗化的過程里,一個疑問也就順時而出:梵高究竟是怎樣死的。原本公認的自殺在影片里出現了根基不穩的動搖和疑惑,他殺的合理推測浮出水面。所以,梵高真是被他人所殺嗎?這即是片名「星空之謎」的所指,歷史記載與考證里並沒有得到明證,所以電影也沒有給出斬釘截鐵的回答,只是更偏向於他殺的可能性。但也正如電影里瑪格麗特所言:「你們都在追問他的死,誰在乎他的生?」當梵高在孤獨黑暗的生命之中上下求索時,有幾個人願意真正給予他光明和溫暖?這位藝術大師生前只賣出了一幅畫,這難道不是世人給予他的生以最大的冷漠與無情嗎?「他一個人是多麼孤寂啊,哪怕一隻偷食的烏鴉來陪他,他都欣喜無比」,一個生前只能以烏鴉為伴的畫家,死後得到再多的溫情與理解,又有何用呢?世人總愛說某某藝術家雖然生前貧困狼狽,但死後聲名鼎盛,這也是其得到的另一種收獲。不,得到收獲並不是這些可悲的藝術家,他們的一生依舊晦暗而寂寞,永遠的晦暗而寂寞,像凝固的琥珀,不論時空如何遷移變換,內部纖毫未動。死後的榮耀對於冰冷的屍體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真正得到收獲的,是後人,是擁有這個機會得以一睹天才大師嘔心瀝血創造出的藝術神光的後人們。

「在梵高的眼睛裡,閃動著瘋狂的光。」影片中的女管家這樣描述梵高,認為他是一個瘋狂的人,而對他有一種敬而遠之的冷漠。其實「瘋狂」也是梵高,乃至很多偉大藝術家不能夠被人所接納的一個重要原因。普通人將自己的激情投注在某件事上,都是以有所保留的態度,我們可以為了自己所愛去受苦受累,但不會為它而死。梵高作畫有一種向死而生的熱忱和赤誠,是不作畫毋寧死的二元論與絕對論。事實上,很多天才藝術家都具有這種不瘋狂不成魔的悲劇性特性,似乎上帝在給予他們超塵絕俗的天賦同時,也同時賜予了他們要將這種天賦逼至窮途末路的偏執,剝奪了他們作為一個平凡人所能獲得的簡單詳實的快樂。電影里梵高說:「我要是也像個普通人就好了。做一隻快樂的豬還是一個憂郁的蘇格拉底,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謬論,但事實上如果你是一隻豬,就很難具有成為蘇格拉底的潛質,如果你是蘇格拉底,你就難以違背自己的信仰和偏愛去做無憂無慮的豬,就好像在問「我究竟是上藍翔呢,還是北大呢?」。梵高在成為梵高的那一刻,就難以違背自己與上帝的意願去做一個普通人。對於梵高來說,這也是他的不幸吧。

在我感覺,這部影片在形式上確實殫精竭慮,可以看得出幕後工作人員的用心良苦,在效果上也確實達到了令人吃驚的震撼美。但在劇情上有點薄弱。影片以尋找梵高為線一步步接近梵高,但並沒有達到那種滄重的深刻感和濃厚的悲劇性。對於梵高,幾個人的片面之詞其實是很難深入表達出梵高的精神和靈魂,只能勾勒出他的大體輪廓。比如梵高對畫作的熱情,並不是僅僅靠一句「他在大雨中作畫」就能概括的,在傳記電影里,梵高作畫的目光、神態、動作都是其藝術狂熱的表達,當然,這也是這部電影特殊的製作方式所具有的無可避免的局限性。不過總體瑕不掩瑜,這部電影依然是致敬天才梵高的誠意佳作。

藝術不能讓梵高生前擺脫絕望的陰霾,卻讓他死後獲得了明燦的永生~~「我心有瑰寶,璀璨奪目」,向日葵與星月夜之間,梵高是第三種絕色~~

4.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電影賞析

課程主題:

價值理念:理想、友善

審美發展:探究、理解

教學手段:

影片分析——思考討論

課程目標:

1,通過影片了解梵高的精神世界,激發孩子對「美」的理解與熱愛;

2,思考探究影片的內涵與主旨,提高鑒賞能力。

課程准備:

觀看《至愛梵高·星空之謎》

影片介紹:

畫家梵高去世一年後,阿爾勒的郵差、與其私交甚篤的約瑟夫·魯林從梵高的前房東手中得到一封梵高生前想要寄給弟弟提奧卻沒有送出去的信。由於無法郵寄,他委託兒子阿爾芒完成這個任務,把梵高這「最後」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提奧哪裡。但是,提奧已經去世,為尋找提奧遺孀的地址,阿爾芒來到梵高最後生活的離巴黎不太遠的奧維爾小鎮。他和與梵高接觸過的居民聊天,拼湊出梵高生前最後六個星期里的故事——有人認為梵高是自殺,而有人則認為他的死有疑點。這讓阿爾芒決定尋找梵高死亡的真相。在調查過程中,原本反感梵高的阿爾芒似乎漸漸理解了文森特梵高——這個瘋狂而痛苦的天才。

教學重點:

分別從故事主旨、敘事手法、色彩畫風、技術特效等方面入手,學習解讀分析影片。

思考題:

影片中曾說到:「每個人都在關心他怎麼死,為什麼沒有人關心他怎麼生活?」,郵差約瑟夫·魯林、巴黎畫材店老闆、加歇醫生、醫生女兒瑪格麗特、醫生管家、客棧老闆的女兒、船夫,透過不同人的不同描述,每個人對梵高的印象都不同, 那麼你是如何看待梵高的呢?請說出自己的想法。

時間:2022年1月15日(周六)8:30--11:00

地點:待定

要求:20家成團

5. Loving Vincent——觀電影《至愛梵高·星空之謎》有感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畫卷之上,眾多精彩絕艷的創作者們用一雙雙巧手留名於世。可惜只世界從不曾善待天才:青年失聰的貝多芬、患有自閉症的雕刻家米開朗基羅、表現主義畫家蒙克……他們每一個都有著得天獨厚的才能,卻不得不與精神上的魔鬼爭斗一生,而畫家梵高也在此列當中。

         這個年輕的、才華橫溢的天才,29歲開始繪畫,37歲自殺,在此間,他從一個「無名之輩」發展成為一個「藝術家」,短暫的9年時光,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這樣的一位藝術家,世人對他的了解卻大都局限於「精神病」、「瘋子」、「向日葵」、「星空」僅僅如此。那麼梵高究竟是位怎樣的藝術家?《至愛梵高·星空之謎》為我們揭開了這位傳奇畫家不為人知的一面。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這部電影是由125位畫家手繪創作而成,電影通過一個年輕人阿爾芒的視角,了解畫家梵高在離世前6個星期的故事,探尋梵高的死亡之謎。這是一部非常非常優秀的人物紀傳式的動畫電影,其出色之處有三:

        1.別出心裁的拍攝方式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是喜愛梵高的一對夫婦為紀念這位畫家,在他逝世125周年之際,邀請了125位畫家,通過畫作與電影拍攝相結合的拍攝方式創作了這部電影。因此,這部電影中的畫面均以油畫風格展現,極富藝術性與觀賞價值,令人印象深刻。

        2.別具一格的敘事角度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畫家梵高的死亡之謎,但這個故事卻並非通過任何一個梵高的「熟人」所言,而是藉由一個為父親送信的年輕人阿爾芒的所見所聞,通過他的「道聽途說」和眾多小鎮居民的「流言蜚語」讓我們得以了解一個真正的梵高——靦腆羞澀並且自卑孤獨,但又醉心於藝術創作,充滿善意且熱愛生命,一個可愛的人。

        3.邏輯出色,首尾呼應

電影的開頭以畫作《星空》為背景展開,結尾則是以《羅納河上的星夜》結束,首尾呼應,兩處星空,主人公阿爾芒的心態卻早已天翻地覆。

在我看來,坐在屏幕前的「我」就如同最初的阿爾芒,用僅有的「知識」給梵高貼上標簽,自以為並且傲慢自負。可隨著電影劇情的推進,一個又一個「標簽」被撕下,那個看著一隻烏鴉微笑的男人令我羞愧。即使在最後,梵高的死亡真相依舊如同在迷霧中一般模糊不清,但我想,那個描繪著那樣一片美麗星空的的男人,想必一定在自己的星海之中獲得了永久的安寧吧。

最後,附上電影中梵高先生的一段話送給此刻的你——

「在畫家的人生里,死亡或許並非難以接受,我得聲明,對於死亡我的說法不盡准確。然而每當我仰望繁星時,我總會暢想一番,我問自己『我們為什麼觸摸不到這蒼穹上的點點星光?』莫非人們可以通過死亡之路,去往那一片璀璨繁星?這么說來,晚年的安享離世,該是朝著星海徜徉漫步吧。」

And I wish you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and with you handshake.

                                           Your Loving Vincent

6. 【電影】至愛梵高: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

向一個孤獨的靈魂致敬。

《至愛梵高》的英文名《Loving Vincient》,來源於梵高每次信件的末尾,這一點,真是精妙絕倫。

梵高一生中給弟弟提奧寫了幾百封信,影片劇情也是圍繞梵高的信而展開,其實,這部電影,何嘗不是梵高寫給世界的一封信,他用他一生中的掙扎和矛盾,用他源於生活的畫作,在講述他對繪畫藝術的熱愛和追求,講述他對自然世界的熱愛。

不同於以往的人物傳記,《至愛梵高》可以說是一部真正從繪畫上看梵高的電影,運用12幀的技術,讓梵高的畫真正地活了起來,讓我們得以跟隨梵高的足跡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電影中出現的每一個畫面,全部都是由120餘位油畫藝術家人工繪制而成。整部電影含有65000幅油畫,根據梵高創作的120幅真跡和親筆書寫的800封信創作而成。

老郵差魯林和兒子阿曼德,成了全片的關鍵人物:房東在梵高死後兩年,發現了一封畫家曾打算寄給弟弟提奧的信,但他代為補寄後,信卻被退了回來。出於跟梵高的老交情,老郵差讓兒子阿曼德親自將信送到提奧家去。阿曼德為了調查梵高身亡的原因探訪了多位與梵高聯系緊密的人。

《至愛梵高》作為世界第一部油畫動畫長篇,預告片一出,就驚艷全球,毫無懸念的摘得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片獎和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觀眾選擇獎,又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動畫片。

《至愛梵高》作為一部油畫電影,無疑是成功的。

這部電影的意義在於不僅僅是表達了對梵高的敬愛,還在於用「電影」這種大家普遍喜愛的形式,讓更多的人們去了解梵高和他的畫作,體會梵高的內心世界。

梵高的孤獨

梵高的世界是孤獨的,無論他是平凡或偉大、平靜或癲狂,在他人眼裡,他只是別人口中的「那個奇怪的畫畫的」,沒有人能夠真正的理解他。

整部影片看下來,感受到是的深深的孤寂和落寞,壓得人透不過氣。

「當你窺望井底的時候,你發現大地並不是連綿的大陸而是隔絕的孤島。」——《瓦爾登湖》(美國作家梭羅)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離得再近也無法連成一片大陸。我們渴望與他人親近,卻又害怕接觸帶來的傷害。

梵高在比利時一個小鎮上寫給西奧的信中說到:「像其他所有人一樣,我也需要友誼和感情,或者是信任的夥伴。」

孤獨的梵高無法融入到周圍人群中去,他只能通過不停的給弟弟提奧寫信來抒發內心的痛苦。其實,寫給提奧的那些信,就是梵高在對自己的靈魂訴說。

梵高的信件

1872至1890年間,梵高寫給弟弟提奧的600多封信件,在信中,最常提到的主題是錢和繪畫。他只能用提奧寄給他的錢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梵高在現實生活面前是無力的。對藝術的追求與維持生計的截然反差,使梵高更加矛盾、抑鬱和敏感。

但是,無論現實生活如何落魄和困苦,梵高從沒停止過對繪畫藝術追求。當他在信中談論起繪畫時,言語中總是充滿激情。信件中飽含有關自然、繪畫與藝術頗具價值的觀點。我們甚至能從他的字里行間彷彿看到一幅油畫展現在面前。

梵高說,他是別人眼中,最卑微平凡的人,但是他卻心存瑰寶,他表現在畫筆下的世界燦爛奪目,洋溢著他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每當我仰望繁星時,我都在想,我們為什麼觸摸不到這蒼穹上的點點星光,莫非人類可以通過死亡之路,去往那一片璀璨繁星?"

"這么說來暮年的安詳離世,還是朝著星海的徜徉漫步吧。"

無論梵高死之前發生了什麼,那都是個謎。

梵高只是遠離了塵世,走向了他的星空。

梵高一生共畫了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和150張水彩畫,到他37歲去世止,平均每年畫256幅,考慮到一幅畫的耗時情況,可以說他每天都在畫。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看到這團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

我們從他畫中看到了那團火。

心有瑰寶,絢麗璀璨。

致敬梵高,摯愛梵高。

7. 求動畫電影《至愛梵高(Loving Vincent)》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是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執導的傳記類動畫影片[1],由道格拉斯·布斯、羅伯特·古拉奇克、西爾莎·羅南、艾莉諾·湯姆林森等出演,於2017年6月12日在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首映[2],同年12月8日在中國上映[3]。

該片講述了梵高去世後,郵差的兒子阿爾芒為把梵高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了尋找畫家生活軌跡的旅程,最終揭開梵高死亡之謎的故事。

請點擊網路雲鏈接密碼:zdks

8. 梵高語錄 求這段的英文版,非常感謝

In every man there is a fire, the passing of people only see the smoke.
But there is always a person, always have so a person can see the fire, then walked over to accompany me.
I am in the crowd, saw his fire, and then hurried over,
Afraid to slow a little he will be submerged in the st of time.
I took my enthusiasm, my indifference, my fury, my gentle,
And believe in love for no reason, go out of breath.
I stammered and said to him, what is your name.
From what your name is started, then, have everything.

9.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 ( Loving Vincent)

想看這部電影首先是因為聽了片尾曲《Star ry Starry Night》,沉靜舒緩。然後就去網上查看了影片的介紹,知道《至愛梵高·星空之謎》的每一幀都以梵高的原畫為素材,由全球125位畫家模仿其風格,畫出了他生命最後那幾個月的生活。電影改編自梵高留下的800多封信件,這些信大多是梵高寄給弟弟提奧的。我又看了一些影評,比如英國衛報Wendy Ide認為This animated biopic in oils captures every hue of the artist』s maverick genius. (這部油畫自傳電影捕捉到了這位藝術家獨特才華的方方面面。)

於是就和小棉襖在周末去看了電影。對於藝術涉獵較少的我和小棉襖,這部電影有點名過其實。說實話,如果是沖著欣賞世界上第一部純手工油畫電影這個噱頭去觀影就會有點失望。畫面的唯美要通過對梵高畫作背景的了解才能體會得到。如果只是當成一部講述梵高的電影,又略顯單薄。不過電影非常巧妙的把鏡頭和故事對准梵高生前的人和事,而非梵高本人,畢竟這樣的大師離我們最近的方式是他的作品和他人的講述。

電影以「梵高之死」為源頭,通過郵差兒子阿爾芒的追蹤,帶著觀眾來到了梵高在人世間最後的日子。梵高去世後的第二年,他好朋友老郵差偶然間得到一封梵高寫給弟弟提奧的信,老郵差讓兒子把這封信送到弟弟提奧那裡。非常意外的是,當這封信送到時,弟弟提奧已死了。郵差兒子決定把這封信交給梵高生前的主治醫生加歇醫生,據說梵高和加歇醫生是推心置腹的好友。一路到了梵高離世前所住地,郵差兒子和旅店老闆的女兒,船夫,加歇醫生的管家和女兒先後進行了交談。

影片最後對於梵高死亡之謎沒有給出答案。梵高到底是自殺還是誤殺? 郵差兒子幫助了受到紈絝子弟雷內欺凌的傻小子,傻小子的爺爺告訴他,梵高不是在麥田裡開的槍,而是在谷倉里。雷內家裡有槍,經常帶著槍到處炫耀,而雷內經常捉弄梵高。梵高的槍傷在腹部,無論是從開槍的角度,還是子彈的力度來講,梵高的槍傷都不像是自殺。但是梵高為什麼要袒護欺負過他的雷內呢?我們觀眾都不得而知。

1. Someone has a great fire in his soul and nobody ever comes to warm themselves at it, and passersby see nothing but a little smoke at the top of the chimney and then go on their way. 有些人內心當中藏著一把火,但從來沒有人過來取暖,路人只能看到煙囪里冒出的一縷輕煙,都不予理會,繼續趕路。

電影中講述了梵高幼時在家庭里沒有感受到父母的親情。在他之前家裡曾有一位兄長不幸夭折,母親長期沉浸在對長子的悲痛中,疏於愛護梵高。父親是牧師,平日鑽研經文,無暇陪伴梵高。梵高想要獲得父母的認可,但是當了傳教士卻被教會辭掉。

在弟弟提奧的鼓勵下,梵高27歲拿起了畫筆。梵高此前從未接受過正統的繪畫訓練,半路出家的他在不斷臨摹大師作品中慢慢找到自己的風格,只是他的風格並不被人們所接受。他以為摯友高更懂他,可是很快兩人爭吵後分道揚鑣了。他希望獲得加歇醫生女兒的認可,但是出於對父親藝術追求的保護,加歇醫生女兒拒絕了梵高。

梵高堅持自己的藝術獨特性和自己作為創作者的個性。他內心的創作激情熊熊燃燒,他熱愛過、掙扎過、痛苦過,在孤獨的一生為後世留下至純至美的畫作。沒有人願意花時間去了解他,感受他,讀懂他,欣賞他,他依然堅持自我。

2. One of the reasons why I』m now without a position, why I』ve been without a position for years, it』s quite simply because I have different ideas from these gentlemen who give positions to indivials who think like them. 我為什麼沒有地位,為什麼那麼多年來我都默默無聞,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跟那些給別人地位的先生們(主流畫家們),意見相左。那些獲得地位的人,往往跟這些先生們是一路人。

梵高想要表達的意思,在我看來就是"我和你們都不一樣,因為你們都一樣。" 為了商業利益,弟弟提奧也建議梵高改變風格,迎合當時流行的畫風,梵高拒絕了。梵高的作畫的顏料紙張等用具都是由弟弟提奧資助的。梵高為了創作,貧病交加,精神瀕臨崩潰。令世人驚嘆的是,正是在被精神疾病嚴重摺磨的最後三年裡, 梵高創作出了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

他像是浴火重生了一般,用濃烈、厚重的色彩和駭世驚俗的筆觸,把內心的精神劇變轉變成畫布上的一場革命。

「You can see, then, that I』m working like mad, but for the moment it isn』t giving very heartening results. But I have hopes that these thorns will bear white flowers in their time, and that this apparently sterile struggle is nothing other than a labor of giving birth. First pain, then joy afterwards.」 「你看,我就像瘋子一樣工作,雖然現在結果並不那麼稱心。但我希望時候一到,這些荊棘都能開出白色的花朵。我現在看似無果的掙扎,其實只是一場分娩之痛,一時的痛苦將成就長久的快樂。」

我想我們都一樣,渴望成功,渴望理解。但我們和梵高不一樣,我們不敢燃燒自己,不敢瘋狂。

閱讀全文

與至愛梵高電影中的英文旁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推薦迅雷電影網站倫理電影下載 瀏覽:564
可可西里電影完整版高清免費 瀏覽:880
八妻子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108
哪裡看到囡囡這部電影 瀏覽:418
電影導演中國 瀏覽:364
去看電影的會員卡怎麼買 瀏覽:83
網上買票後怎麼看電影 瀏覽:486
拿鐵電影國語版 瀏覽:733
8k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129
美國科幻電影星河戰隊4 瀏覽:159
移動小鎮科幻電影 瀏覽:366
電影發掘演員表 瀏覽:229
鴻通城電影院從哪裡進去 瀏覽:763
野生動物科幻電影 瀏覽:499
電影大魚英文介紹 瀏覽:458
電影驢得水裡銅匠唱的歌曲 瀏覽:506
弟弟看電影一直笑 瀏覽:958
南瓜電影的緩存路徑在哪裡 瀏覽:536
喜歡你電影金城武台詞 瀏覽:265
中國版人猿泰山電影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