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部電影的跨文化交際因素有哪些方面
科技信息
1.引言
交際即是交流,因而跨文化交際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進行交流,以達到傳遞信息的目的。既然是跨文化交際,交際者也必然在文化及社會背景、宗教信仰、性格年齡、政治經濟、興趣愛好上有所不同,因此任何人之間的交際就其本質而言都是一種跨文化交際。不過,由於交際者區分度的不同,我們現在所說的「跨文化」一般就不同地區文化,尤其是不同民族與國家之間而言的,比之個人,這些群體的差異更為顯著,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隨著世界交流合作的日益加深,跨文化研究也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交際本身可以促進彼此的發展。然而跨文化交際並非一件易事,由於一些文化、語言障礙,交際者無法弄清彼此的真實意圖,導致了誤解和不必要的麻煩,造成了交流合作中的損失。當然,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會有許多因素影響到跨文化交際的成敗,比如交際者所處的文化背景、腦海中固有的文化定勢、價值觀、世界觀和民族性格及個人特徵、語言習得、思維方式、社會角色以及具體到交際進行時的周邊環境、時間、態度等等。在這一系列因素中,有些是交際者個人所獨有的,而有些則是基於一定的文化背景普遍存在的。由於個人因素具有復雜性、不確定性和多變性,本文主要從寬泛的交際環境入手,探討影響跨文化交際的一些主要因素。
2.影響跨文化交際的主要因素
2.1文化影響因素
任何語言和非語言表達的產生都是植根於一定的文化土壤中。離開了文化,任何人類行為都無從談起,跨文化交際也離不開文化這個大背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因其所享有的文化具有共同性,他們在價值觀、世界觀、民族性格以及對其它文化群體的態度觀點上往往也具有較高的一致性,根據文化在社會中所佔的不同地位,可以將其分為群體文化和亞文化。
2.1.1群體文化
群體是構成社會的一個單位,因其在地域、歷史、生活方式、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的共享,其成員必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這種由某個群體所共有的具用一定穩定基礎的文化就被稱為群體文化。既然是群體文化,這一群體中的個體自然會表現出一定的群體傾向,而這種傾向恰恰會在其與他人的交際中產生影響,因此全面地了解不同的群體文化可以促進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反之,則會影響、甚至使跨文化交際停滯。
首先,群體文化具有相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任何文化都有一定的世界觀和價值取向,並且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很難變更,具有長期穩定性。「群體取向對交際行為和交際風格的影響極大,譬如人們交往時習慣講禮貌,卑己尊人;在思維方式上的影響也不可忽視。」(賈玉新,1997:62)[1]由此可見,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會導致跨文化交際雙方溝通困難,產生誤解和沖突。以中西方為例,中國人認為「天人合一」,而西方人確認為「天人相分」。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使得中國人更相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無論在思維模式上還是在語言觀上都更注重整體、籠統、綜合和重直覺;而西方人則以「一分為二」的態度看待個人與自然,在思維模式上也更重邏輯,在語言上也追求「精確」的語言觀。許多英語學習者也反應:為什麼同是描述一個事物,英語中會有許多程度不同的詞,而漢語中這樣的詞卻很少,比如「笑」在英語中就可以用「laugh」,「chortle」,「chuckle」,「giggle」,「titter」,「sneer」,「grin」,「howl」,「guffaw」,「roar」,「snicker」來表達不同程度和意圖的笑。較之英語,漢語在語言上就顯得比較籠統和概括了,這主要是由兩種群體文化的價值取向不同造成的。「對於中西方文化中的價值觀而言,沒有對錯之分,只有異同之別。」(於貴敏,2004:77)[2]因此要想在跨文化交際中進行有效的交流,了解彼此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會推動交際的正常進行,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其次,群體文化會導致相似的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是以某一民族的群體文化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為基礎,並與其一起構成底層文化結構,對交際行為起著支配的作用。就中、美兩國人民的民族性格而言,中國人長期受傳統的儒家思想的熏陶,主張仁愛慈悲,反躬修己,因此整個民族性格中以自尊自謙,偏內向為主,從而導致了中國語言中出現了大量的「晚輩」、「不好意思」、「見笑了」等表示恭謙的話。比如中國主人招待客人時,盡管是傾力而為的一頓盛宴也自謙地說,「沒什麼好東西,讓你見笑了。」而對於那些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國人而言,他們具有強烈的物質意識和自我意識,在民族性格上也更傾向於外顯。如果不了解這些性格的差異,很可能會讓美國客人誤會中國主人的盛情,從而造成交際時的不愉快。當然,隨著社會交往的加深,每個民族都在接觸著更多的異文化和異群體,他們的民族性格在交往中也受到其它民族的影響,產生了一些變化,但這些變化若不是由深層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引起的,那也就是些淺層的、表面的變化。因此不同的民族性格依然是影響跨文化交際的主要因素之一。
2.1.2亞群體和亞文化
亞群體和亞文化是針對主流群體和主流文化而言的。所謂亞群體是指一個在社會上不享有很高聲望,沒有權勢(指在文化上)的群體,而這個群體所享有的文化與主流文化不同,它們不論在使用范圍或是使用人群上都不佔主導地位。一直以來,人們在談論亞群體和亞文化時都將其放置在某一國度的民族或地域之間進行討論。如果說不同語系、不同語言之間由於文化背景不同而容易引起交際障礙的話,那麼植根於同一文化大背景下,享有同樣語言但又存在著文化沖突的群體之間則更容易激起交際誤解。比如,當漢族人與回族人交往時,他們可能因為彼此都是中國人而忽略他們之間的文化差異。當一個漢族人用左手給回族人遞食物時,跨文化交際的障礙就產生了:因為在伊斯蘭教的人看來,左手是不潔的,因此給人遞食物要用右手。今天,科技的發展、信息的快速傳播已在不知不覺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亞群體和亞文化,盡管這些亞文化只是剛剛誕生還不具備強大的生命力,但它們的發展是迅速的,影響人群也是越來越廣泛。比如,現在的網路用語就是計算機群體在這個特殊文化中創造出來的:「灌水」、「沙發」、「斑竹」、「版主」、「886」……如果交際者不溶入這種文化中,不學習這種獨特的「語言」,也許在計算機網路世界中,他將「寸步難行」,無法與人交際。
對待亞文化,一定要避免帶有定勢。「從本質上說,定勢是過於一般化的,忽略了個體差別,誇大了與另外某一社會群體相關的認知態度,常常會帶有感情色彩,伴有固定的信條。」(李建忠,2002:70-71)[3]眾所周知,「所有集團都有民族優越感,都帶有種族中心主義思想。」(姚明發,2007:176)[4]不光是民族之間、種族之間、國別之間帶有這種濃郁的優越感,就是地域之間、職業之間、階層之間亦不例外。前文我們也已提到任何文化都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異同之別,因而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切忌以自己的標准衡量別人,從而對別人的行為和語言帶有偏見。
2.2交際場合與交際關系
有效的交際不僅僅受到寬泛的文化背景的影響,還受制於具體的交際情景、場合、交際關系等一些微觀因素,畢竟語言是在一定的場合下,在人與人之間產生的。交際場合在跨文化交際中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分為時間場合和物理場合。前者主要是指時間對交際的方式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交際雙方往往會選擇早上或下午進行會談;而選擇宴會等其它方式的私人會見時,又往往在晚上。並且見面的時間不同,交際雙方所使用的語言,甚至所選擇的服裝、見面地點及表情行為也大大不同。後者則是指交際的地點,可以分為正式和非正式兩種:正式的交際場合,交際雙方不但對話語的選擇要小心謹慎,還應注意自身的儀錶行為,一舉一動都應符合「場合」的要求。比如在商務會談中,與會雙方應盡可能的使用書面語,穿著也應正式得體。若一方或雙方穿著過於隨意,並大量使用俚語、大白話,則會使交際對方感覺不到合作的誠意,進而對其工作態度、工作能力、辦事效率等產生懷疑,影響到雙方的交際與合作。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因素是交際關系。英語初學者常常會刻意記住兩條寒暄語:「How are you?」和「How do you do!」。前者是熟悉的人之間使用的,而後者則在初次見面時使用。不難看出交際雙方的關系也會影響到跨文化交際。同樣都是與其它國家的公司進行會談,但由於合作關系的不同,交際時所使用的言語和其它交際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果認為都是正式會談而「平等」對待的話,就會使交際關系較親密的合作者感到拘束與虛偽,而使交際關系較為一般的合作者感到不嚴謹和過於隨便。交際關系還包括交際者角色。客人和主人的交際言語與行為態度肯定大不一樣,如果客人與主人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那豈不是「喧賓奪主」,主客不分嗎?由此可見,不同的交際場合和交際關系需要不同的交際方式,若混淆一氣,只會導致交際受阻。因此分清不同的交際場合與交際關系是跨文化交際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3.結論
跨文化交際已成為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隔閡和誤解,更嚴重的還會產生碰撞與沖突。如何有效地消除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的消極因素呢?這就需要交際雙方在文化上盡可能多地了解彼此存在的不同價值取向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群體文化,擺脫因種族主義而產生的不必要的定勢和偏見,端正態度,正確對待不同交際場合和交際關系,盡量減少交際中的障礙,使跨文化交際能夠順利進行,從而推動人類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促進世界各地的發展。
⑵ 電影《印式英語》中那個法國人說的法語翻譯
Quoiqu'il arrive, ta rencontre sera toujours spéciale dans ma vie... toujours"
無論如何,你的出現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永遠。
電影《印式英語》 結尾的婚禮上 法國男人對莎希說的法語
⑶ 推薦幾部這幾年的印度電影,微劇透
我看印度電影是始於一部《阿育王》,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差,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後來又看了一部《寶萊塢生死戀》,裡面有一段台詞印象挺深:
男:你都什麼時候想我?
女:我吃飯時候想你,睡覺時候想你,無時不刻不在想你。那你什麼時候會想我?
男:我只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回想你。
女非常失望,男:就是我呼吸的時候。
我當時挺震撼——發誓一定要把這句話寫進我的情書里,特別期待看著我心儀的女孩被這句話打動後流淚依偎進我懷中!
這兩部片子都是同一個男主角,後來才知道這哥們是印度國寶級的男演員,沙魯克汗。
不過坦白講,對他的外形和演技,我不太能欣賞起來。不過這個觀點跟本推薦沒有什麼關聯。
最近又看了他的一部電影,《新年快樂2014》,挺熱鬧挺好玩,歌舞昇平,劇情也簡單,透著很傻很天真的勁頭,目的就是娛樂,我看完後挺懷念我國的早幾年的賀歲片。
想起來總結一下我這幾年看過的印度電影里不錯的作品。
1,《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很紅了,也不需要我來推薦。反正我看完了這片子後的感慨——這他媽說的真不是中國的事?換一批國產演員劇情都不用改。
2, 《三傻大鬧寶萊塢》,也很紅了,不需要我來推薦。這片子唯一的敗筆就是不倫不類的中文名字。我最痛恨兩類翻譯名字,一類是劇透式的,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都算是這一種,原名字里沒有引導劇情的信息量,翻譯的時候把主幹都給翻譯出來了;一類就是八竿子打不著,除三傻外大鬧寶萊塢這種完全不知道怎麼聯想起來,港台翻譯的魔鬼XXX都算這一類,好在這幾年已經少見這么莫名其妙的翻譯了。
3,《Oh My God》或《我的神啊》,有趣又有深度,對宗教的反思伴隨著各種笑料一一抖出。一個偏執的老頭將神、各類宗教所有的神告上法庭,由此展開的矛盾沖突——可見印度編導的狂放想像力。雖然有點拉偏架——演宗教領袖的演員個個體態滑稽智商偏低丑態百出,但還是比較圓滿的把矛盾和諷刺呈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裡面扮演神的演員,簡直就是凱奇的亞洲英俊版。另外一個點,我看印度電影的時候總是會很奇怪的聯想,如果是這個故事放在國內會怎樣?答案是:會被宗教管理局叫停被嚴重批評?會被叫停?會十八易其稿?會修改五年?會被犬決?會被詛咒致死?好想知道呀!因為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4, 《PK》或《外星醉漢PK地球神》,印度是個那麼尊重宗教或依賴宗教的國家,居然會有接二連三的片子來思考甚至是反諷宗教。這部片子直接霸道地拉來外星人,似乎是想通過更高等的文明質疑神存在的合理性,讓矛盾更加對立,也更戲劇化。但其實討論或爭論的程度並沒有脫離《我的神》的范圍或高於該片,我個人比較感覺有趣的是,居然加上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梗,雖然只是淺嘗輒止,不過也讓我覺著該編導真是努力上天入地國計民生都放在這個大勺里。熱鬧、好看,但野心太大,有點沒照顧全面。可即使就當個純娛樂片看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我推薦。
5,《女王》,我看印度電影其實有個標准,就是女主角一定要漂亮。所以看這片子的頭半段,我有點提不起興致來。但後半段離家出走,又把我興趣拉起來。女孩受了情傷,一路向西尋找自我,這種題材其實有點爛大街,最近的《心花路放》也是這一路。但其中不同的是,這是個印度姑娘,穿著「萬千人我一眼就可以看見你的」那種印度民族服裝遊走在歐洲,還是讓我頗期待會有什麼樣的矛盾沖突的。結局自然在情理之中,和所有的旅行一樣,最後總要回家,回到現實世界裡,但是一路的風景卻會永遠的打動觀眾,這一路的成長會改變的我們。這才是在路上的意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並不是為了和景點門口的牌子合影。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6,《印式英語》,光聽這個名字我就特別強烈地想看了——實在是工作中被印式英語折磨的太慘了。結果看下來發現這居然是個鼓勵女性獨立的片子。又是一部女性獨立的片子!在我的認知世界裡,印度的宗教盛行程度基本世界第一,女性地位呢,基本世界也是第一,當然是另一個反向。可是印度的電影里,居然接二連三出現這種對這種問題的反思,讓我覺著還是挺了不起的。就好像我看《親愛的》,可能真的是沒解決什麼問題,但是勇敢地暴露問題同樣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過在《印式英語》這部電影里,不光暴露問題還是提供了方向——讓印度女人站起來,擁有自學自理的能力是關鍵,擁有相信自己的心態是關鍵。文化沖突的梗永遠都好笑,由弱到強到反擊,永遠都讓人振奮。不過……即便電影里說的再好,我,我,我,我也不能接受「印度人英語也可以說到別人能聽懂」這個設定!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7,《功夫小蠅》,科幻片也未見得需要多麼偉大的技術,創意可以彌補。三哥開掛這事基本中國網民都喜聞樂見。我幾個朋友看《幻影車神3》看得欲仙欲死,完全是當吐糟片來看的。可所謂「開掛」應該是就說三哥們狂放的想像力和蹩腳的技術沒有同步的結果。但這個片子里,雖然是科幻片,需要CG的鏡頭卻不是很多,編導非常聰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從根上解決——人於蒼蠅之間的斗爭!做一隻栩栩如生的個哥斯拉是有多麻煩,做一隻栩栩如生的蒼蠅呢——若是讓蒼蠅毫發畢現,當然同樣也是了不起的,可是絕大多數時間,進入戰斗狀態的蒼蠅只是一個黑點一條黑線!了不起的編導!功夫小蠅這片子,其實應該和金剛、哥斯拉一樣算進人類勇斗怪獸篇章,不過因為怪獸的體型,合理的避開了CG,而觀眾也不必全心全意莫待遇金剛巨口那種特技的感官震撼,回歸到故事本身,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到我媳婦只要聽到這幾個字就會無法抑制地哈哈大笑。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8,《巴菲先生》,只要能忍受頭十分鍾卓別林似的開局(這一段編導是卓老師的鐵粉嗎?),後面真是一段了不起的愛情故事。闡述愛情是件非常吃力的事,雖然每年在這條路上前仆後繼的作品不計其數,雖然已經有無數珠玉在前,但是想要表達出一段真摯動人的愛情來,依舊是非常難的事。生死離別容易,平淡是真太難。韓劇里常有兩個只能活一個,這種一錐定音的情節,容易催生出極端的腎上腺素分泌,造成這種效果。可是要想描述涓滴細流相濡以沫的感情,脫離了生死極端的環境便容易進入另一個惡性窠臼——比慘。人性之光在悲慘的命運襯托下大放異彩,也是一類。但是我們已經看過太多的影視作品,愛情更像是一個符號化的商品,有人偏愛你死我活壯烈絢爛版本的,有人偏愛與子同袍式的比慘版本的,這一個呢,是「不管你怎麼樣,我都要努力開心過好這一生」版本的。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9, 《金奈快車》,其實比前面的,說不上特別好。依舊是沙魯克汗和一個漂亮的、大眼睛的、我依舊分不出來誰是誰的女明星主演的。搞笑,熱鬧,俗套,真沒有多好。但只有一段,兩個人假結婚上山宣誓,一瞬間女孩被打動,眉目皆是含情。我一直記著,女孩大眼睛裡的表情,好看是一方面,另一方是是我恍惚覺著解釋這種突如其來的愛慕的場景很多,但是解釋到讓人信服的並不多。這一幕,我信服了。女人果真是感性的動物,她在此時此刻愛上這個男人,合情合理,我感同身受。就為了那一段情節,我推薦。
10, 《人生不再重來》又一個類似在路上的感覺的片子,熱鬧,好看,養眼,有著強大的講道理系統。幾個印度闊少爺——片中可能想說的是印度年輕人,但相信我,就跟《小時代》說的不是當年中國年輕人一樣,他們也絕不會是印度普通年輕人——個個有自己人生的難題。如何尋找自我,如何突破自我。片子很好看,可是不接地氣(要求印度片接中國人的地氣,這可不是一般神經病能有的評價),片子很好看,內容立意也都算了不起,看了樂呵也就算了,如果受了些觸動,往下多想兩步,就很容易進入韓寒的那句話「聽多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但還是很了不起,聽說印度人民也很貧窮,吃不飽飯的一大堆,但即便如此,認真的思考「我是誰」依舊令人尊重。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我這幾年拉拉雜雜看了也有二三四十部印度電影,感謝深影論壇堅持不懈,這些印度電影里,對我而言精品率不是特別高——高低是相對韓國電影而言的——但讓我眼前一亮的電影卻遠高於韓國電影。
所以給大家推薦幾部。
也給深影論壇打個廣告——字幕組百花齊放的年代,它默默地做印度字幕;現在萬馬齊喑的時代,它還在堅持。
⑷ 《印式英語》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印式英語》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fhj8I6OBjQ-x_-kOWCUVVw
⑸ 英文電影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
論文 關鍵詞: 英文 跨交際能力 培養
論文摘 要: 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本文分析了利用英文電影開展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優越性,並從能力、語用能力、非語言交際能力、價值觀等方面論述了其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中的作用,同時提出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引言
外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已是外語界廣泛接受的觀點。然而,長期以來,由於受教材、教法及應試等原因的影響,我國的外語教學存在著「費時低效」現象,「高分低能」者普遍存在。相當數量的學習者在與外國人交流中,由於缺乏對不同文化背景、文化差異的認識和理解,跨文化交際能力欠缺,往往出現交際障礙或失誤。如何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網路的普及,英文電影被大量引進,作為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它具有其他教學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本文僅就利用英文電影開展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作一探討。
2.利用英文電影開展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優勢
2.1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英文電影能從視覺、聽覺與感覺等各方面同時刺激學生的神經系統,融視、聽、說教學於一體,使文化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實踐化。學生在接觸真實語言的同時,通過畫面、背景、等可直觀地了解文化的各個方面,突破了教師在課堂上展示文化知識的局限性。同時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及強烈的感染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於有意無意中強化了學生的英語意識,進而成倍地提高學習效率。
2.2能形象地展現生活中的交際場景,提供豐富的語言素材。
電影的故事情節取材於生活,其中的場景、道具及其他方面都充分展示了生活的真實。看電影時,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等於把語言學習放在真實的交際情景中進行,使語言學習真實自然,有利於學生學習在不同情境中得體地使用語言。同時,還能親眼看到各種具有文化特徵的場景,如表情、手勢、著裝等超語言線索,使學生更容易、更准確解語言和闡釋影片,體會非語言交際手段的作用。此外,影片中人物的對話也是生活的真實語言,詞彙量大、內容廣泛,很多俚語和非正式表達法是傳統教材上沒有的,經常看電影能學會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無形中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2.3能真實地呈現語言的,架設學習者與目的語使用者之間溝通的橋梁。
從某種意義上說,電影是一種包羅萬象的文化載體。英語電影從多方面、多角度展示英語民族的文化,為學生打開了一扇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宗教、倫理、民俗風情等更直觀、形象、便捷的窗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有很多差異,通過對電影故事情節的了解、經典台詞的學習,可以挖掘出它們所反映的思維方式、社會習俗、價值觀念、風土人情、情趣等與中國不同的文化內容,增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從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
3.英文電影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作用
3.1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
電影中的語言多為真實自然、豐富鮮活的口頭語言,能使學生接觸和感受到英語語流的節奏、重音、語調,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語感,成為語音教學的課堂。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聆聽影片中大量地道的英語口語,逐漸掌握英語重讀音和非重讀音相間的節奏、詞重音和句重音的特點及變化、各種語調的運用范圍及其具有的語義功能等英語的語音知識,並要求學生不斷模仿、練習正確的發音方式,使學生的發音日趨標准。另一方面,學生能積累詞彙,掌握地道的表達法,學習俚語和經典句型,尤其是加深對詞彙文化內涵的理解能力。如在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中,斯嘉麗和瑞德推著孩子散步時向幾個貴婦人打招呼後說了這么一段話:「If you』d thought of the position years ago,you wouldn』t have to do this.But as it is,we』re going to cultivate every dragon of the old guard in this town.(如果幾年前就考慮到你今天的地位,你就不必這樣做了,但實際上,我們要設法博取鎮上這些頑固的母老虎的歡心。)」又如,在影片《假結婚》(The Proposal)中,女上司馬格瑞特由於對下屬要求嚴厲,被下屬罵作dragon lady。這時,教師應適時講解比較中差異,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一種能噴煙吐火、兇猛的怪獸,是「惡魔」、「邪惡」的象徵,說一個人有點像dragon,是說此人飛揚跋扈、令人討厭。而在中國文化中,龍象徵著權利、吉祥。只有了解了中國龍和西方dragon的內涵差異才能真正理解影片語言。教師應以此引導學生來關注了解詞彙體現的英語文化背景,並關注其對對等詞在聯想意義上的差異,培養學生對詞彙的文化內涵的理解能力。
3.2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
語用能力包括實施語言功能的能力和社會文化語言能力。由於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的差異,漢英兩種語言間的語用含義也有所差別。比如漢英語言在社交應酬方面,諸如與相識的朋友打招呼、分手道別、對恭維與贊揚的反應、邀請、道歉和道謝存在著明顯的語用差異。在人際關系方面,諸如家庭成員和非家庭成員的稱謂、禁忌語、隱私等也體現出語用差異(何自然,1988:192-202)。如果學生對這些語用差異缺乏了解,他們在實施語言功能時(比如道歉、致謝等),就有可能產生母語語用規則遷移而出現語用失誤。在英語角,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幕,幾個學生圍著一個外籍教師,連珠炮似地問:「Where do you come from?」「How old are you?」「Do you like China?」……當外籍教師誇獎說: 「You speak English well.」這些學生會謙虛地回答:「No,my English is poor.」在社會文化語言能力方面,對語體運用的無意識和語體知識的欠缺是學生面臨的一大問題。在具體語境中交際雙方的關系決定了語體應該是正式的、隨便的或者是親密的,但由於中生的語言學習和應用主要集中在教室內的師生之間,很容易掩蓋這方面的問題。經常觀看電影中待人接物的場景,會使學生意識到,平時說英語只注重意思的表達而常常忽略了禮貌和文化;同時經常觀看英文電影有助於學生學習語言形式與其交際功能之間的交叉對應關系,並學會如何採用得體的語言形式實現特定的交際功能。
⑹ 電影英語影評 80字左右 加上翻譯
大地雄心
I thought this movie was very well done. It is an overlooked treasure. Ron Howard is a great film maker and he deserves more credit for this film. I'm a huge Ron Howard fan and I felt that this film was no better than any of his work done thus far. The dialog was a bit hard to understand, but the plot, acting and directing are what make the movie so great. Nicole Kidman is so beautiful in the movie and she really carries the movie with her charisma. Tom Cruise plays his part very well. The scenery in the movie is some of the best I've ever seen. It is easy to lose yourself in this movie. I would recommend this movie to anyone I know.
⑺ 《救救菜英文》你知道是哪部電影嗎台灣這么翻譯是否真的接地氣
有一部叫做《English vinglish》的印度電影被台灣翻譯成《救救菜英文》。相信大家在看到他們接地氣的翻譯時,一定會覺得特別搞笑,同時這部電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印式英語》。將這兩個名字進行對比,明顯感覺台灣的翻譯落後一大截兒。
在翻譯任何作品時需要首先了解劇情的梗概,同時再結合當地的語言環境,這樣才能夠引進作品。大家覺得這個名字可能是在內涵他人,雖然前期的家庭生活讓大家看得非常憋屈,覺得一定要將她拯救出來。但是只有學會自救,這樣才能夠跳出以前的生活環境。小編覺得台灣的這個翻譯並不出色,但是可能憑借著名字吸引無數觀眾的關注。
⑻ 《印式英語》觀後感
莎希是一個熱愛做甜點的家庭婦女,可是她的丈夫希望只為自己做甜點,有時候還會調侃她這唯一的愛好。莎希的女兒因為莎希的英語不好,經常無意識地嘲笑她,也特別不願意讓她去參加家長會,覺得她會使得自己難堪。莎希因此覺得很沮喪。
偶然的機會,莎希被自己姐姐邀請去紐約幫忙操辦女兒的婚禮。莎希特別害怕一個人出門去面對這陌生的一切。但是在丈夫的鼓勵下,她還是收拾行李踏上了旅途。初到紐約,因為語言障礙,她連點餐都不太會,甚至被店員責備浪費了別人的時間。她越發沮喪,此時,她看到了一個英語培訓班,只需四周就能學成。於是她拿上自己帶的400美元,摸索著終於找到了那個培訓班。在培訓班裡,她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有西班牙的保姆,中國的理發師,印度的工程師,巴基斯坦的司機還有法國的廚師,他們都希望通過學習英語來讓自己更好地融入這個城市。在四周的學習過程中,她和同學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也勇敢發問,還用廚藝贏得了大家的贊賞。
婚禮快要舉行時,她的家人來到了美國,她瞞著家人繼續去上課, 導致兒子受傷,莎希特別愧疚,覺得自己沒有做好母親的職責。於是決定放棄課程,回歸家庭。但是侄女還是為她爭取機會,同學也用給她打電話的方式,鼓勵她繼續上課。
考試那天,因為婚禮禮品拉杜球被打翻,她需要重做,錯過了考試,侄女邀請了她的所有同學和老師。在說祝酒詞時,莎希用英語說出了內心對婚姻真摯的感想,讓在場的各位都很驚訝。這也讓她贏得了家人的尊重。
看這部電影時,還是感覺到了陌生人的善意,當莎希一個人忐忑地坐上飛機,想喝水不知道該怎麼辦時,身邊的男士幫他按鈴,和服務員溝通。莎希一個人無聊,又不想看英文電影,那位好心人就自己翻譯,還配了動作。最後告別的時候,好心人說:「頭一次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次經歷都很特別,所以好好享受吧。」很溫暖。
語言還是很重要,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外語,就能更直接地明白別人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看著莎希和法國廚師有時候對著彼此各說各話,滿腹語言卻無處說起的無奈感鋪滿屏幕。
對於莎希來說,家和拉杜球就是自己的舒適區,踏出去就會讓自己感到不安,所以莎希不想一個人去美國,甚至覺得自己永遠說不好英語。但是令人欽佩的是,莎希還是做到了。自己打電話問報名英語培訓班的事情,還一個人出門去找培訓班在哪裡。路程很短,但是對於莎希來說卻跨出了很大的一步。最後祝酒詞,莎希的丈夫想站起來解釋自己的妻子英語不好時,莎希勇敢地站了起來,用不流利的英語進行演講,這完成了一個很大的跨越。
人是社會性動物,需要在社會中獲得成就感和認可, 這也是為什麼要去學校上課,接受教育的原因。當莎希的丈夫覺得莎希做甜點沒有什麼大不了,莎希也覺得自我價值感很低時,老師對她的評價卻是企業家。這是外界對於她的認可,這也讓她重獲信心。人總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有時候會高看,有時候會看低自己,只有在和外界的接觸中才能不斷調整,把這個認識調整到適合的程度。
其中,我還看到了家庭婦女所處身份的尷尬,她們雖然需要做繁重的工作,但是卻不被認可。就像莎希所說的那樣,社會認為男人做菜是藝術,女人做菜是責任。她們的生活只是家庭,丈夫和子女就是她們的世界,一旦和他們有不開心的事情,自己的世界就烏雲密布。女兒用莎希英語不好的弱點諷刺莎希,莎希很受傷,她說,孩子本應是天真無邪的,父母為孩子創造了一切條件讓他們生活的更好,但是孩子卻不尊重父母的感受。小時候,我經常說媽媽胖,其實並沒有惡意,只是覺得好玩而已,我在想這個是不是也給媽媽帶來了傷害。
祝酒詞中,莎希說婚姻中兩個人應該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幫助。當雙方不顧及對方感受時,就要自助。家人永遠不會武斷評判,貶低你,讓你覺得一無是處,拿著你的弱點嘲笑你,家是唯一一個讓你找到愛和尊重的地方。其實莎希說的是她希望的情況,也是一個幸福家庭的標准。
她和法國廚師說,如果你不喜歡自己,就會連自己周圍的一切都討厭,如果你學會愛自己,周圍的一切都會漸漸變得有吸引力,原本靜如似水的生活也會煥然一新。你怎麼樣,世界就會變得怎麼樣。謝謝你讓我對自己有信心。
喜歡這部電影,視角獨特,情感細膩。
⑼ 體現跨文化交際與沖突的電影
通天塔(2006)
英文名: Babel
中文名: 通天塔/火線交錯/巴別塔/巴貝塔
導 演: ( 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多 Alejandro González )
主 演: (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凱特·布蘭切特 Cate Blanchett) (Mohamed Akhzam) (彼得·懷特 Peter Wight) (哈里特·沃特爾 Harriet Walter) ( Trevor Martin)
上 映: 2006年09月01日 美國 詳細上映地區
地 區: 法國 美國 墨西哥 更多詳細拍攝地
對 白: 英語 阿拉伯語 法語 西班牙語 日語 日本手語 柏柏爾語
劇情:
北非摩洛哥境內的小山坡上,黑人兄弟倆正無憂無慮地放著羊,此時他們的父親手捧著剛剛從日本朋友那裡得來的步槍欣喜地向他們走來。亂世之中擁有如此稀罕物,自然如獲至寶,父親隨意向遠處開了一槍以試試手感之後。遠處隨即傳來一輛旅遊巴士的緊急剎車聲。此車上坐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其中一對美國夫婦理查德(布拉德·皮特)與蘇珊(凱特·布蘭切特)來荒涼的非洲旅遊完全是為了挽救他們瀕臨崩潰的婚姻,只留下心愛的孩子在美國由墨西哥保姆(阿德麗亞娜·巴拉扎)照顧。在經過了反復的爭論以及內心的掙扎之後,兩人依然擺脫不了悵惘的心結,正搭巴士奔向下一個目的地。不料悲劇突然降臨,一顆子彈穿過車窗,擊中了妻子。為了挽救愛人危在旦夕的生命,理查德千方百計四處求救,怎奈人生地疏、語言不通,任何一件簡單的情況解釋起來都遇到重重障礙。美國政府很快得知消息,立即展開外交求援;當地的警察也迅速發現了肇事的父子,將三人包圍在山坡。與此同時,遠在美國家中的墨西哥保姆(阿德麗亞娜·巴拉扎)很想在離家長達9年之後回去參加兒子的婚禮。於是,她說服侄子(蓋爾·加西亞·伯納爾)陪她帶著理查德的兩個美國小孩兒同回墨西哥。在路上,由於人種與膚色以及語言不通等原因,他們被警察當成綁架孩子的嫌犯而遭追捕,繼而又與小孩失散。在遙遠的日本,曾贈與非洲朋友步槍的日本人(役所廣司)亦面臨著重重的困境,不久前妻子莫名自殺,聾啞的女兒在母親自殺後更加自閉,並且還靠勾引她遇到的每個男人來宣洩心中的痛苦。
短短的11天中發生的事情幾盡濃縮了這世上所有的不幸,而所有的不幸幾乎源於溝通的不暢……
⑽ 英語電影影評隨便兩篇就行,初中的就行,要80字左右,英文的哦~謝謝~
Titanic enriches us with a romantic story of young love, passion and feelings, full of utopias and dreams, mother and child fighting for power and greed, idealistic and self-identified clashes within a consenting human ambitions society and victims of their own vanity and pomposity. This is one of the films that most shocked the general public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The huge collections that are logical because they got obvious that Titanic has one of those stories full of strength and feeling, with great dramatic content. If we add the stunning beauty of the image, thanks to advances in digital technology, success is understandable. Very successful movie, which tells the story of the sinking of the ship, but in the background shows a passionate love story. It achieves a harmonious balance in that, in the mix of history and feelings, and makes it almost perfect.
中文為:
泰坦尼克號豐富了我們一個浪漫的故事,年輕的愛,激情和感情,充滿了烏托邦的夢想,母親和兒童戰斗的權力和貪婪,理想主義和自我認同的沖突在同意人的野心社會和受害者自己的虛榮和傲慢。這是一部電影,最震驚公眾在過去的二十年。巨大的集合,是因為他們有明顯的邏輯泰坦尼克號的故事充滿力量的感覺,非常引人注目的內容。如果我們把絕色美女的形象,由於數字技術的進步,成功是可以理解的。非常成功的電影,它講述了沉沒的船,但在背景中展示了一個充滿激情的愛情故事。它達到了一種和諧的平衡,在混合的歷史和感受,並使得它幾乎完美。
<Forrest Gump> Film review
Forrest Gump who is unfortunately to be born with a lower IQ and the muscle problem, usually, people always think this kind of person can't be successful in doing anything. But, instead, this unlucky man has achieved lots of incredible success, he is a football star, a war hero, and later a millionaire!
In the contention of the best picture of the 67th Oscar Award in 1995, film <Forrest Gump> Have got six Grand Prixes , such as the best picture , the best actor , the best achievement in directing , adapting drama , the best achievement in film editing and the best visual effect bestly ,etc. at one blow . The film was passed to a intellectual disturbance person the description of life has reflected every aspect of U.S.A.'s life, important incident of social political life make and represent to these decades such as U.S.A. from one unique angle.
In the film, Forrest Gump is a very pure image, but Jenny has become the degenerate symbol . To all that story, since beginning all behave with a kind of tender feeling and well-meaning attitude after all for the film, having even joined poesy composition, this makes the film seem soft and have no injury. The film advocates to traditional moral concept and embodiment. Make film apt to accept by people, director superb lay out skill and film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make the film very attractive too. Success with commercial for film content of the film has given security, and the treatment on director's art makes the film more excellent, this is reason that the film succeeds. It was the box-office hits the most in that year to become U.S.A. in < Forrest Gump>.
Tom · Hanks having very much sincere naturally performance among film. He has obtained the laurel of the best actor of Oscar for the behavior in this film. This second movie emperor's money already whom he obtained in succession looks like. Success of < Forrest Gump>, make Tom Hank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ovie stars in Hollywood too.
中文對照:
《阿甘正傳》影評
阿甘是一個出生很不幸的人,通常人們總是認為這種人不能成功, 在做任何事情過程中。 但是,相反,這個不幸的人已經取得許多難以置信的成功,他是一個足球明星,一名戰爭英雄和一個百萬富翁!
1995年的第六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角逐中,影片《阿甘正傳》一舉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等六項大獎。影片通過對一個存在智力障礙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現。影片改編自溫斯頓·格魯姆的同名小說。只不過原著是一本充滿了諷刺意味的荒誕小說,而影片則對故事進行了修飾和美化。摒棄了原著的荒誕和揭露諷刺意味,為影片增添了一種溫情。這無疑使影片更合觀眾和評委的口味,但卻犧牲了原著的叛逆斗爭精神,使影片成為了一種理想化道德的象徵。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純潔的形象,而珍妮則成了墮落的象徵。這與原著有著極大的出入。對於所敘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終都是以一種溫情和善意的態度來表現的,甚至還加入了詩意化的成分,這使得影片顯得柔和而無傷害性。影片對傳統道德觀念的宣揚和體現。使影片變得易為人們所接受,導演高超的編排技巧和電影語言的運用也使影片十分吸引人。影片的內容為影片商業上的成功提供了保證,而導演藝術上的處理也使得影片更加精彩,這就是影片成功的原因所在。《阿甘正傳》成了美國當年最為賣座的電影之一。
湯姆·漢克斯在影片中的表演十分朴實自然。他以在此片中的表現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桂冠。這已是他連續獲得的第二個影帝金像。《阿甘正傳》的成功,也使湯姆·漢克斯成了好萊塢最受歡迎的影星之一。對湯姆·漢克斯來說,那兩年是他演藝生涯中最為幸運的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