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秀美人生》中,有哪些精彩的鏡頭
在整體敘事上,電影導演苗月並沒有選擇大而全的來主要表現燃向,反而是找准幾個點,有主有次,且在旋律上保證了張馳張弛有度,沒有文藝范兒片式的很多慢放,都沒有商業片式的冷峻視頻剪輯,有的僅僅用質朴無華的鏡頭,表述最實際的民風民俗民意,傳遞最感人至深的精準脫貧精神實質與助人為樂個人事跡。
關鍵的是,黃文秀扶的不僅僅是貧,也是人的內心。在她的拼搏下,大貴總算找到下落不明的女朋友,這也促使大貴走出黑暗,相擁期待。因此,他在這名第一書記的激勵下,再次振作,種起了地,那樣的改變也取得成功贏得了女朋友的愛。授之以魚,比不上授人以漁;解鈴還需系鈴人,這名下基層精準脫貧的第一書記,確實不容易,她讓人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與美。
❷ 《秀美人生》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我整理的《秀美人生》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事業任重道遠,責任重於泰山。黃文秀駐村當第一書記期間,一心為民,把扶貧路當作長征路,短短一年,她就從「扶貧新手」轉變成群眾最信賴的人,用一腔熱血、一片赤誠踐行著共產黨人共同的誓言。我國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唯有恪盡職守、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幹下去,才能不負時代重託、不負人民期待。因此,要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扶貧幹部要有堅如磐石的信念。本來,黃文秀可以有很多選擇,留京或出國都沒問題,但她還是非常堅定地選擇了服務基層。從繁華首都回到家鄉,把初心鐫刻在扶貧路上,書寫了一個感黨恩、守初心、獻青春、為人民的優秀共產黨員形象。「入黨為什麼,為黨做什麼」,黃文秀用生命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堅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
「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她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奉獻自我,為民服務,用生命詮釋了初心和使命。身為一名黨員幹部,唯有時刻牢記「我們的權利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幹事、為民謀利」,才能真正做到無愧於人民。因此,要培育「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服務意識,在為民服務中堅定初心;傳承「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奉獻精神,在為民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譜寫動人篇章;樹立「富貴於我如浮雲」的高尚情操,在為民謀利中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向人民滿意而行!
使命呼喚擔當,榜樣引領時代。讓我們在黃文秀精神引領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曾經的花裙子已在箱底落灰,換來的是奔波在鄉間農舍中她匆匆的身影;曾經的城市霓虹已遺忘在記憶角落,換來的是山路田間摘橘種茶。僅僅因為她是一名共產黨員,曾右拳高高舉起,面對鮮紅的黨旗許下過誓言。也就是這一片初心,讓她忘乎如水芳華、絢爛青春,甚是寶貴生命。
用青春為籌碼,去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北師大碩士畢業,這個「響當當」的學歷並沒有讓黃文秀迷戀城市的海市蜃樓,她深知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知道,黨需要她,家鄉的人民需要她,自願回到百色革命老區工作的她,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她想用自己蓬勃的青春感染百色沉睡的「過去」,勇敢的用青春這個籌碼振奮了每一位百色老百姓們的心。
用使命扛責任,走在脫貧攻堅的最前線。「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堅毅的使命也是沉甸甸的責任。黃文秀始終堅持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的最前線。在工作中,黃文秀夜以繼日的召開脫貧攻堅「致富帶頭人」研討會,實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項目,帶領群眾發展多種產業,傾其所有,盡其全力,為村民脫貧致富奔走,為打贏脫貧攻堅奮力。
用芳華立誓言,延續共產黨人「先鋒」精神。短暫的芳華,卻彌足珍貴。她的堅毅、堅決、勇敢、無私,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共產黨人的心。「每天很辛苦,但很快樂」這是黃文秀日記里的一句話,正是因為她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到了黨的理想之中,才會因為理想的更遠大而快樂和自豪。她是我們青年的榜樣,是激勵我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勇於擔當作為的`楷模。「居之無倦,行之以忠」,讓我們延續共產黨人的「先鋒精神」;讓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黃文秀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農村,成為了一名「第一書記」。在百色,她幫助老百姓硬化公路、安裝路燈、修建水池、發展產業,一步一個腳印。20xx年6月17日,她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7月1日,中宣部向全社會發布她的先進事跡,並追授其為「時代楷模」。這位時代楷模讓我相信中國的明天會更好。
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指出,人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理想信念。而共產黨人就是對馬克思主義列寧思想和共產主義永遠追求者。黃文秀同志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那段經歷磨礪了她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她用美好的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用短暫的生命續寫了「長征」的輝煌。
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幹部,也許做不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既然堅定地選擇了這條路,就應該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從細微做起,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黃文秀,青春正盛的歲月,她選擇紮根基層,反哺家鄉。在那個下著大雨的深夜,她離開還在生病的父親,奔向受災群眾,面對危險堅定前行。家國情懷定格在她30歲的芳華!
黃文秀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這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兌現了自己對黨的承諾!
「暴雨如注、電閃雷鳴,洶涌的洪水漫過道路,眼前是黑壓壓的模糊世界……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30歲的壯族女幹部黃文秀生前傳回的最後視頻畫面。」當聽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不禁為這位只別我大6歲的姐姐而心痛。
初心不滅,青春無悔。跟黃文秀一樣,20xx年從大學畢業後,懷揣著一顆報效農村的初心,我選擇回家當上了大學生村官(選調生),紮根在了北京東北郊區的一個村莊里。不知不覺間在農村這個廣闊的大舞台已悄然走過了兩年的光景,慢慢的我由陌生到了解,到熟悉,再到現在的習慣,我已經把農村當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由於自小生長在城市,農村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記得第一次村官培訓時一位老師講到「先做村民,再做村官」,雖然我是初來乍到,什麼都不懂,別人也不會把你說的話放在心上,期間我也經常受到「夾板氣」、坐過「冷板凳」,但都堅持了下來。我認為只要全身心把自己投入到這一片「熱土」中,將自己的真心真正與這片熱土相融合,真情實意為村裡做點事,久而久之,村裡的人便會開始接納你、信服你,這是我到村後學到的第一課。現在,我要是走在村的街頭巷尾,爺爺、奶奶、大爺、大媽們總會熱情地上前和我打招呼,還會說上句「孩子到家坐會呀」之類的話語,瞬時感到很溫暖。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還有一年,我在農村的任期也將結束,未來的我是繼續紮根家鄉為家鄉作貢獻,還是從事與現在工作沒有關系的其他工作,只要我們始終堅守我們的「初心」,不管走到哪都能為我們的社會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近日,黃文秀的先進事跡在各大新聞媒體上被廣泛宣傳,引發了社會的熱議。作為北京師范大學選調生的她,本可以在大城市裡選擇輕松的生活,從事輕松的工作,但是「固執」的她卻毅然選擇回到她那窮困的老家,因為她心中始終掛念著家鄉的困難群眾。
從黃文秀扶貧手記的字里行間里,我們不難看出她從一個扶貧「新手」逐漸成為「熟路」的過程是艱苦的。從家鄉困難群眾最開始對她的「質疑」,認為她只是來這里鍍金的,不會真心紮根這里幫助大家脫貧,到後來走村入戶,「死皮賴臉」的向鄉親們了解情況、收集訴求,全完將自己融入困難群眾之中,到後來老鄉們慢慢接受她、認可她,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也充滿了委屈。她背地裡流過多少淚,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她始終將自己的責任扛在肩上,將自己的使命記在心中。
從黃文秀扶貧手記的字里行間里,我們不難看出她從一個扶貧「新手」逐漸成為「熟路」的過程是快樂的。「我也要讓家裡的孩子在大學里申請入黨」,讓孩子入黨是她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是她希望將自己未完成的使命和責任繼續傳承下去的希望。25000公里,是她心中的長征,是她在駐村一年時間里車輪走過的印記,也是她將自己奉獻給基層、奉獻給困難群眾的永恆記憶。
黃文秀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她的精神必將長存,必將成為所有扶貧幹部的標榜。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先進事跡,學習她紮根基層,默默奉獻的精神,學習她為了黨和國家事業,為了困難群眾早日過上幸福生活甘願犧牲寶貴生命的無畏精神,她和所有奮斗在扶貧第一線的基層幹部就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20xx年6月16日上午9時至17日凌晨5時,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凌雲縣遭遇強降雨,持續暴雨引發山洪,黃文秀在抗洪救災途中不幸遇難。黃文秀從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之後,回到家鄉百色支援建設,成為廣西百色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的第一書記。
聽完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的報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現代社會發展的節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為何。科學家、建築師、軍人一個個為家為國且高尚神聖的職業一直是我們在孩童時代的理想,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思維以及認知的具化,理想漸漸成為考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經濟獨立、獨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夠拼湊得起最初夢想的藍圖。也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淺薄,也許是因為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許是對於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的認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黃文秀的事跡,正是能夠讓我們在感動、感慨的同時,從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樣的力量盪滌靈魂、砥礪初心、呼喚擔當。
每每學習榜樣的先進事跡時,帶給我們的都是無數的震撼和感動,伴隨的也必定有犧牲和死亡,緬懷悼念後我們要擦乾眼淚,努力繼承烈士們無畏艱難險阻,流血犧牲,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偉大遺志。
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要與當前全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結合,學習黃文秀的「初心」和「使命」。
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就是要求我們紮根基層、砥礪奮進。20xx年3月,黃文秀同志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埋頭苦幹。基層情況復雜,基層條件艱苦,基層更缺腳踏實地,務實工作的優秀青年幹部。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幹部在有限的年華更要樂於紮根基層、服務基層,為群眾辦實事,為經濟建設添磚加瓦,國家才能興旺。
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就是要求我們立足崗位、服務群眾。黃文秀在村工作恪盡職守,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所謂「干一行,愛一行」,要甘於成為一名基層普通的人民公僕,立足本職,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工作作風,本著「為民服務」的初心,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使命。
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就是要求我們甘於奉獻、譜寫贊歌。黃文秀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丹青難書是精神,奉獻是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學習黃文秀,就是學習她的崇高情懷。她立足平凡,扎扎實實干工作,默默無聞作貢獻,全心全意耕耘在工作崗位,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動作為,不追求名利,用實際行動詮釋使命,彰顯了黨員幹部的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很多人認為二十歲是人生的開始,三十歲是人生的輝煌期。然而,當我看了《秀美人生》中的黃文秀,卻發現她將年輕、短暫的一生奉獻給了那片美麗而貧瘠的土地。從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一生與時間無關,而只與貢獻有關。
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那些走出鄉村,去過大城市的人,很少有人會回到家鄉,建設家鄉。而黃秀文卻做到了,她願意將自己奉獻於鄉村建設。
我們的人生有很多種方式,輕松的,快樂的。但最讓我們感動的是,黃秀文選擇了最艱難且最無私的一種。發自內心的說,我覺得自己應該向她學習。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還在進行中,對於國家而言,我們需要像黃秀文那樣可愛的人,因為在他們心中工作永遠第一位,生活也成為工作,即使如此,還怕自己做得不好。這樣一個認真的人才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最可愛的人。被關愛的我們,應該努力去發現身邊的英雄,並學習他們的美德,這是我們可以給他們最好的尊重。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事人們都不願意去做,但是這些事又必須得做,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是躲到後面呢,還是勇於向前呢,我不知道。但我深切的知道,《秀美人生》中的黃文秀就是去做的那類人,我們需要這樣的人,我們更需要擁有這樣的品質。
不管如何,樹立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正確的事,義無反顧。
❸ 《秀美人生》這部電影有聽說過嗎
聽說過,講的是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黃文秀的故事,她從北京碩士畢業,毅然回鄉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在扶貧的路上,黃書記一年跑了25000公里,最後不幸被山洪吞噬犧牲在工作一線。
❹ 《秀美人生》電影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講述了大學生黃文秀放棄了大城市工作機會回鄉參與建設並且在扶貧攻堅中奉獻自我的感人故事。故事原型人物是2019年度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感動中國人物。
❺ 秀美人生硬碟內存有多大
9月27日,根據貓眼電影票房實時數據顯示,電影《秀美人生》票房突破1500萬元!這部充滿青春的歡笑與淚水、挫折與成長的影片,一改以往人物傳記式電影的平鋪直敘,通過多線敘事的手法將黃文秀這一時代楷模的形象刻畫得生動飽滿,充分體現了作為第一書記的她純朴、善良、堅忍不拔的優秀品質。
影片在上映後在各大影評平台斬獲優秀口碑,豆瓣評分8.0!影片內容在社交平台媒體上廣泛討論,微博實時話題#秀美人生不一樣的主旋律電影#閱讀量超8500萬!
圖注:電影《秀美人生》海報
官方在近日發布了秀美人生之「得不得」系列海報。
海報以幽默有趣的對話形式將電影的幾個主要故事進行了場景化展現,通過創意設計的對白,將廣西方言「得不得」融入其中。
什麼是「得不得」?
「得不得」是在廣西當地最為常用的特有句式之一,意為「行不行」「可不可以」,主要表達對於獲得肯定的迫切情緒。
圖注:電影《秀美人生》之「得不得」系列海報
影片中,通過黃文秀對百坭村村支書、在城市上班的阿布及村民黃大貴分別詢問「得不得」,表現了黃文秀在扶貧工作中,積極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全身心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之中的崇高精神品質,以小見大,樹立了黃文秀艱苦卓絕、迎難而上,誓將奪取扶貧攻堅戰的圓滿勝利的高大形象。
「從鏡頭中黃文秀走過的路,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黃文秀駐村扶貧的『心路』,感受到她走出村屯又回歸扶貧的真情流露,懂得感恩,用全身心甚至生命去回報生養自己的土地。我每一次回想電影中的鏡頭,特別是看到那些或彎彎曲曲,或崎嶇不平,或筆直暢通的路,都會讓我眼含淚水,然後握緊拳頭向我的工作崗位飛奔而去。」看過影片的網友如是說。
圖注:電影《秀美人生》中黃文秀看望村中老人
影片緊貼時代脈搏,聚焦脫貧攻堅,通過極富感染力和沉浸式的影像表達方式,喚起人們對鄉土鄉情和對生命本質的追尋,激發人們對鄉村的無限關愛和用心守護。同時,《秀美人生》也是一部激盪青春理想、弘揚時代主旋律、傳播社會正能量的精品勵志電影。
電影《秀美人生》由導演苗月執導,演員郎月婷、陶海、白威等聯袂主演,由廣西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安識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和廣西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出品和承製。
影片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派駐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為人物原型,講述了黃文秀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動人故事,目前影片正在全國各大院線熱映中,想看這部電影的小夥伴們可以抓緊時間購票觀影,在影片中尋找屬於你的「人生秀場」吧!
❻ 《秀美人生》電影看過的能分享下感受嗎
電影主演完全走進了角色中,用演技演活了原型人物,不單是表演,當地的風光也很美,「天坑」讓人印象深刻。
❼ 秀美人生電影簡介
電影《秀美人生》確實真實感人,感人至深。這部電影是由苗月執導,郎月婷、陶海主演的電影。影片講述的故事,值得觀眾好好去回味和思考。分以下兩點來理解。
結語:電影《秀美人生》非常貼近觀眾的生活,較好地反映了貧窮地區的百姓對脫貧人士的期盼。也通過電影頌揚了黃文秀這樣的優秀人物。所以,那些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奉獻自己的人,都是值得觀眾去贊美的。畢竟,在我們當下的生活中,有很多像黃文秀這樣的人,他們為他人著想,奉獻自己,很棒。對此,讀者怎麼看?歡迎大家在文末一起交流互動。
(原創。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❽ 電影《秀美人生》觀後感
11月27日,單位組織觀看影片《秀美人生》。這部影片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黃文秀為原型,反映了她奮戰脫貧攻堅一線、忘我奉獻的故事。
原本是一項政治任務。但是我並不是懷著完成政治任務的心態去觀影的。黃文秀的事跡單位組織學習過,但畢竟不直觀,感受也不夠深,這次能拍成影片,搬上銀屏,我很想看看這部電影是從什麼樣的角度以什麼樣的手法來介紹黃文秀的秀美人生的。
觀影之後我很滿意。影片中沒有高大尚的政治說教,而是用朴實的語言,反映了新時代優秀青年為了山區群眾脫離貧困所做出的巨大付出和貢獻。
同樣為了改變命運走出大山的阿布,被黃文秀回報家鄉無私奉獻的情懷而感動,最終返回家鄉接過黃文秀手中的接力棒;她從關懷人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生活入手,讓自甘墮落躲在陰暗的屋角里的黃大貴重新站立起來,通過改造一個人的心實現了精神脫貧;她苦口婆心地勸,真心實意的幫,感化得老銀匠終於走出大山……
黃文秀是從大山裡走出去的貧苦家庭的孩子,學業有成後,她沒有像阿布一樣逃離貧困的山區,而是懷著感恩的心情回到家鄉,再次走進大山,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化解脫貧攻堅主戰場上的一個個攔路虎,啃下脫貧攻堅戰場上的一個個硬骨頭。
影片中有幾處令人淚目的地方:
黃文秀對工作隊員說:我們就像一個個登山的人,每個人身上都拴著同一根繩子。前面的人拽著後面的人,我也要拽緊後面的人。
黃文秀對黃大貴說:土地可以種植出比金子還有價值的東西。只要我們願意努力,願意付出,就沒有真正貧窮的人,我們的財富都是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的。
黃文秀說: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有些人的青春,就是要在鄉村秀一秀。
黃文秀還說:年輕人的態度,就是鄉村的未來。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畢業以後因為對農村的深厚感情回到家鄉,雖然沒有做出過像黃文秀一樣的突出貢獻,但是我牢記父母的教導,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把平凡的工作做好,無愧於組織多年的培養,無愧於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觀看影片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都需要大批有為青年無私奉獻,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個人的態度,就能看到一個民族的未來!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記住《秀美人生》影票上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秀場,絢麗青春,秀出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