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尋找《武林外傳》中郭芙蓉唱的那句歌 大山的姑娘呀,愛太陽咯… 求全名
李瓊的《山路十八彎》
㈡ 一部老電影,講的是大山中走出個小姑娘,參加唱歌比賽,然後又壞人發現這個女孩的歌聲中藏著一個秘密。
芳香之城
㈢ 阿里山的姑娘簡譜
阿里山的姑娘簡譜:
1949年電影《阿里山風雲》之主題歌《阿里山的姑娘》,填詞者為鄧禹平(四川人,定居台灣),作曲者或為知名導演張徹(杭州人,從上海去台灣,後定居香港),首唱為女主角張茜西(四川人,定居台灣,後移居香港)。
1952年著名音樂家黃友棣將之編曲為《阿里山之歌》---鄧禹平詞、黃友棣編曲、青山唱(根據《黃友棣作品全集-獨唱篇》)。
歌曲介紹:
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產生於1949年的大陸。1984年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由奚秀蘭演唱後,在中國內地開始廣為傳唱。而真正的阿里山姑娘指的是阿里山鄒族原住民,如今阿里山姑娘一般都在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裡面。
《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是香港導演張徹唯一創作的曲子,受歡迎的程度很高,雖然不是真正的民謠,但總被誤以為是台灣高山族的傳統民歌,其實只是應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所譜寫而成的創作歌曲,還曾一度傳為周藍萍所作,後經證實,才知為張徹的作品。
㈣ 阿里山的姑娘屬於器樂曲嗎
是的。阿里山的姑娘屬於器樂曲。
《阿里山的姑娘》,屬於器樂合奏曲,使用鈴鼓和小鼓等樂器,因此在當時的國語流行歌曲中獨樹一格。
1949年電影《阿里山風雲》之主題歌《阿里山的姑娘》,填詞者為鄧禹平(四川人,定居台灣),作曲者或為知名導演張徹(杭州人,從上海去台灣,後定居香港),首唱為女主角張茜西(四川人,定居台灣,後移居香港)。
1952年著名音樂家黃友棣將之編曲為《阿里山之歌》,由鄧禹平詞、黃友棣編曲、青山唱(根據《黃友棣作品全集-獨唱篇》)。
歌詞
高山青澗水藍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高山常青澗水常藍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
碧水長圍著青山轉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
碧水長圍著青山轉
高山青澗水藍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高山常青澗水常藍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
碧水長圍著青山轉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
碧水長圍著青山轉
㈤ 電影山村姑娘2片尾曲是什麼歌
名字就叫山村姑娘
作詞:榮亞楠
作曲:榮亞楠
編曲:老哥
演唱:金色姐妹
黃丫口上披錦綉.天上七彩霞
陣陣春風吹過來.滿山綻奇葩
是誰惹得遊人醉.忘情又遐想
張張笑臉掛喜悅.笑開杜鵑花
哎
花開滿山遍地香.歌聲漫山崖
姑娘美麗又漂亮.正當好年華
采來桑葉育新蠶.秀手舞綵線
織就羽衣身上穿.山村睹芳華
黃丫口上披錦綉.天上七彩霞
陣陣春風吹過來.滿山綻奇葩
是誰惹得遊人醉.忘情又遐想
張張笑臉掛喜悅.笑開杜鵑花
哎
花開滿山遍地香.歌聲漫山崖
姑娘美麗又漂亮.正當好年華
采來桑葉育新蠶.秀手舞綵線
織就羽衣身上穿.山村睹芳華
山村姑娘多勤勞
山村姑娘會說話
山村姑娘最熱情
山村姑娘朵朵花
山村姑娘多勤勞
山村姑娘會說話
山村姑娘最熱情
山村姑娘朵朵花
姑娘朵朵花
姑..娘朵.朵花..
㈥ 有一首歌歌詞 大山美,大山喲,大山的姑娘 求歌名
該山有南,山勢陡立,是阿拉斯加山脈的中段.這是當地印第安人的稱呼麥金利山
麥金利山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中南部.後來.麥金利山原名迪納利峰,它海拔6193米,為北美洲的第一高峰,此山以美國第二十五屆總統威廉·麥金利的姓氏命名為麥金利山、北二峰,迪納利在印第安語中的含意是「太陽之家」,南峰較高
㈦ 「你炸了我的山,推我過忘川」是什麼歌
歌名是:《炸山姑娘》。
《炸山姑娘》是由七音盒演唱的一首歌曲。
炸山姑娘 - 七音盒
作詞:陳長安
作曲:七音盒、陳長安
編曲:陳林len
後期:趙語詞
和聲:七音盒
演唱:七音盒
你炸了我的山
推我過忘川
奈何橋邊的姑娘
等我回頭看
你炸了我的山
說我太平凡
知道了最後的答案
全都堆成山
你說我吃不到葡萄
還非要說葡萄酸
可我根本不敢反駁
不然抓周是鍵盤
讓人真的很無奈
吃飯全都靠搞怪
看著窗外車水馬龍
我的夢想已不再
你炸了我的山
推我過忘川
奈何橋邊的姑娘
等我回頭看
你炸了我的山
說我太平凡
知道了最後的答案
全都堆成山
你說我吃不到葡萄
還非要說葡萄酸
可我根本不敢反駁
不然抓周是鍵盤
就連呼吸聲都是
不甘墮落的平凡
我用十二年堆成山
一朝被現實擊穿
你炸了我的山
推我過忘川
奈何橋邊的姑娘
等我回頭看
你炸了我的山
說我太平凡
知道了最後的答案
全都堆成山
你炸了我的山
推我過忘川
奈何橋邊的姑娘
等我回頭看
你炸了我的山
說我太平凡
知道了最後的答案
全都堆成山
七音盒,2012年成立的90後原創音樂新星組合,由七月和語詞兩個人組成,是一個集寫詞、作曲、編曲、演唱、後期於一體的年輕音樂組合,陸續創作單曲《一個人的聖誕》、《記憶電影》、《我要找個男朋友》、《無法觸碰的愛》、《最浪漫的旅行》等,深受大家喜愛。
語詞,從高一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原創歌曲,那時候只知道自己哼哼唧唧一個人唱,當朋友們問起在唱成員什麼歌的時候卻連自己都答不上來,高二的時候通過網路玩音樂的朋友介紹,可以把自己哼的歌曲變成完整的一首歌,便結識了FL Studio,從那之後,便愛上了自己寫歌,將自己的歌曲發在網上獲得的反饋也越來越多。
「只要有人還願意聽我的歌,那麼我就願意繼續寫下去。」七月,2011年12月在5sing原創音樂網認識了語詞,並深深的愛上了原創音樂,希望能通過歌曲表達自己的內心,便與語詞合作,歌詞創作能力由為突出。通過這種合作關系,慢慢演變成了「七音盒」組合。
㈧ 阿里山的姑娘 歌詞
阿里山的姑娘
原 唱:庄雪芳、張茜西
翻 唱:鄧麗君、朱逢博、田震、華晨宇
作 詞:鄧禹平
高山青,澗水藍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
高山長青,澗水長藍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圍著青山轉唉
啊,啊
啊,唉
唉,唉。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圍著青山轉唉
高山長青,澗水長藍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圍著青山轉唉
啊,啊
啊,唉
唉,唉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圍著青山轉唉
高山長青,澗水長藍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圍著青山轉唉
1947年電影《阿里山風雲》之主題歌《阿里山的姑娘》,填詞者為鄧禹平(四川人,定居台灣),作曲者或為知名導演張徹(杭州人,從上海去台灣,後定居香港),首唱為女主角張茜西(四川人,定居台灣,後移居香港)。
1952年著名音樂家黃友棣將之編曲為《阿里山之歌》---鄧禹平詞、黃友棣編曲、青山唱(根據《黃友棣作品全集-獨唱篇》)。
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產生於1947年的大陸。1984年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由奚秀蘭演唱後,在中國內地開始廣為傳唱。而真正的阿里山姑娘指的是阿里山鄒族原住民,如今阿里山姑娘一般都在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裡面。
㈨ 山裡姑娘走出大山是什麼歌
《山裡的姑娘》。
《山裡的姑娘》歌詞為:帶著祝福,帶上希望,尋找一條通往幸福的路線,走出大山,走出家鄉,實現我一生的夢想,呀啦里索,呀啦里索。
山裡的姑娘:演唱:花樣情懷(點點),作詞:師立宅,作曲:雨若漣漪(張芳),編曲:於洋。
㈩ 阿里山的姑娘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歌曲
阿里山的姑娘是阿里山鄒族原住民的歌曲。
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產生於1947年的大陸。1984年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由奚秀蘭演唱後,在中國內地開始廣為傳唱。而真正的阿里山姑娘指的是阿里山鄒族原住民,如今阿里山姑娘一般都在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裡面。
《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是香港導演張徹唯一創作的曲子,受歡迎的程度很高,雖然不是真正的民謠,但總被誤以為是台灣高山族的傳統民歌,其實只是應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所譜寫而成的創作歌曲,還曾一度傳為周藍萍所作,後經證實,才知為張徹的作品。
(10)大山姑娘的電影是什麼歌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在上世紀60-70年代,由於它是唯一以高山族曲調描述山地風情、人物的名歌,又使用鈴鼓和小鼓等樂器,因此在當時的國語流行歌曲中獨樹一格。「高山青」最早由青山演唱,曾經風靡一時,由於歌詞內容盛贊高山族,因此也被其他高山族歌手如施孝榮等重新翻唱過。
1947年,上海國泰電影公司導演張徹率攝制組到台灣拍攝電影《阿里山風雲》,電影急需一首主題歌,張徹讓一同前去的鄧禹平寫歌詞。鄧禹平從來沒去過阿里山,他回憶以前和女友在家鄉山水間嬉戲的場景才寫出了這首歌。
《阿里山的姑娘》原名《高山青》,歌曲與台灣有關系的是他們在當地采風用了當地土著的歌調,但詞曲均以創作為主,這一創作套路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為讓聽眾領略了原汁原味的台灣風情。
《阿里山的姑娘》又曾經被著名歌手鄧麗君、田震、卓依婷、高勝美、黑鴨子組合等翻唱過。
2011年5月8日母親節晚上演的《宋祖英2011台北小巨蛋演唱會》,宋祖英一席粉色裙裝裝扮演唱了《阿里山的姑娘》這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