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可可西里被禁播
以下是影評
」無人區,從槍聲走向安寧。「這是記者看的報紙上出現的文字
藏族的吃肉習慣,可真是體現了民族精神啊。
睡夢中,他手上依舊纏著她給的鏈子。
臨別一吻,此情深深。
漫天的禿鷹,遍野的藏羚羊骸骨。
中國警察嚴刑逼供的畫面。
從心靈的震撼程度上,完爆《無人區》
保重。他們深情相擁。
不知道下次見面。
如果我處在那種艱苦無比的境地,我絕對堅持不下去。
那些東西,
自己用生命去守護,
可是自己把它出賣了。
把它賣出去的那一刻,同時也出賣了自己的靈魂。
不甘心,也沒轍。
為了生存。
見過朝聖的人嗎?他們的手和臉臟的很,可他們的心特別干凈。
他滿載著一車希望,遇到了最大的絕望。
和《無人區》一樣,結尾處都透露出一絲光明。
但《無人區》是畫蛇添足,徒增厭惡。
而《可可西里》的結尾字幕,像是沙漠里的一絲綠意,
給人以生命的氣息。
我長呼一口氣,吐出心中的壓抑。
神作!《可可西里》才應該被禁!
『貳』 <<可可西里>>電影賞析
一、
可可西里,在藏語中是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之意。名如其地,這里雲朵籠罩著山頭,露出些許雪白,乾涸的河道伸向遠方。藏族民居、尼瑪堆、綠色草原、成群的藏羚羊在一望無垠的戈壁上奔跑,美麗盡顯無遺。然而這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氣候寒冷、空氣稀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因而被稱為「人類生存的禁區」。當北京來的警察尕玉走入傳聞中神奇的可可西里巡山隊駐地的時候,他從面前這群黝黑而平靜的康巴漢子們臉上,絲毫看不出即將開始的巡山路是怎樣的遍布危險懸疑:志願者神秘失蹤……藏羚羊群慘遭屠殺……傳聞中巡山隊勾結槍匪盜殺羚羊……
一切為了真相!尕玉隱姓埋名,加入了追捕盜獵者的巡山隊,走進了四萬平方公里茫茫無人戈壁;盜獵者如同空曠山區游盪的厲鬼,他們似乎可以藏匿在每一個石縫間,似乎可以彌散在稀薄的空氣中,他們像陰影緊緊嚙咬著巡山隊員的神經,並尋覓機會向隊員們射出致使的子彈……
美麗寂寥的可可西里安睡在寧靜中。突然,槍聲打破寧靜,保護站上的巡山隊員被盜獵者殘殺,鮮血染紅戈壁,又一批藏羚羊群慘遭屠戮……
一定要抓到盜獵者!巡山隊長日泰下了死命令,巡山隊連夜緊急出發,闖進了正在流血的可可西里。但是盜獵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在稀薄的空氣中,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剝去皮毛的藏羚羊屍骨……
巡山隊員在遍布危險的茫茫大戈壁上奮力追蹤,終於,盜獵者出現在冰河對岸,隊員們不顧一切地沖入湍急的冰河之中。一場生死搏鬥之後,只捕獲了一些盜獵分子,狡猾的盜獵頭子再次漏網。
風雪中,繼續追趕盜獵分子的巡山隊員已瀕臨絕境:車輛拋錨,汽油耗盡,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隊員不斷倒在冷槍之下……連最頑強的藏族漢子也哭喊道:我們走不出去了!
打擊盜獵,是巡山隊義不容辭的責任;守護家園,是巡山隊不可動搖的信仰。巡山隊員頑強地在風雪戈壁中追捕盜獵者,槍聲在可可西里的群山中長久地回響――這不只是一次巡山,這是一次撼人心魄的生命歷險。
二、
《可可西里》——被當代著名美學大師李澤厚稱贊為「中國電影的一次美學革命」的影片,用它堅實的敘事、真誠的心性、神秘懸疑的氣質、簡潔有力的影像,打動了每一個觀看者。或許矛盾混合體這一詞就是形容可可西里的最佳用語。美麗與荒涼在這里結合得如此融洽,讓人於陶冶美景時內心卻泛起無限的悲情。正如陸川所說: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獄,還是見證生命與信仰的聖地?因為,可可西里的故事難以訴說,只有真正走過的人才能體會!
影片一開始就奠定了悲劇的基調,男主角日泰無心一語「我們藏族人吃肉刀口是對著自己的」就像一條紅線貫穿整部影片,盜獵者的冷槍,防不勝防的流沙,不可預測的大雪都是巡山隊員隨時的索命棍。自古紅顏多薄命,似乎這句古語也能印證這有美麗少女之意的可可西里的悲慘。美麗與荒涼並存,註定這里一定是危險的,註定這里要被慾望、罪惡、死亡籠罩!
看完整部影片我們該好好的深思:這部影片到底反映了什麼?為了渲染這里的死亡恐怖氣息?我不願意將這里想像成死亡的高原,這里的人們純朴,善良,即使如盜獵者馬占林類也善良的告訴記者跟著他的腳印就能走出大雪封住的雪山。
巡山隊員是英雄嗎?是的,但他們身上凸現的更多的卻是普通人民大眾的影子,他們為了維持經費也會違法賣出繳回來的藏羚羊皮,也會在被雪困住的車里悲呼「我們走不出去了」。
盜獵者殘忍嗎?的確,他們很殘忍,正是他們用機槍掃射美麗的藏羚羊,也正是他們無情的將子彈射入手無寸鐵,毫無反抗能力的巡山隊員。然而盜獵者的組成人員中大部分卻是如馬占林般的牧民。曾經他們也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支撐起生命,然而土地沙漠化,牧地越來越少,羊群很難再成活。在如此荒涼的高原,他們該怎麼辦?等著餓死嗎?當然不可能。此時歐洲和美洲市場對莎圖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其原料藏羚羊絨價格亦隨之暴漲,而這正是他們生存的機會。這樣的生存理念,讓他們將罪惡之手伸向了美麗的藏羚羊,不顧國家嚴禁捕獵藏羚羊的規定,也不管藏羚羊的數量是否由一百萬只銳減到只剩不到二萬只。他們既是可惡的盜獵者,也是與自然抗爭的可憐人。
經濟的落後向來是罪惡的根源。只有經濟的發展才能扼止因飢餓而產生的犯罪;只有經濟的發展才能讓那裡的人們保護珍貴的藏羚羊。或許這就是導演陸川在這部影片中要表達的思想。總之,這部影片震撼了許多人,許多的良知被喚醒。可可西里除了所展現的美麗,它的荒涼跟落後也深深的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相信它的未來在國家跟人們的幫助下只展示美麗的一面,成為見證生命與信仰的聖地,成為人類的天堂。
『叄』 求陸川的可可西里電影資源
陸川 陸川,男,生於中國新疆奎屯,籍貫江蘇南通,中國著名電影導演、編劇、執行製片人。陸川是中國新生代導演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國第六代導演之一。執導作品《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等先後獲得多項國內外大獎。2012年7月5日陸川新作《王的盛宴》將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中文名: 陸川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新疆奎屯 出生日期: 1971年2月8日 職業: 編劇、導演、製片人 畢業院校: 北京電影學院 主要成就: 第4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最佳青年導演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第3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代表作品: 《尋槍》、《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王的盛宴》 籍貫: 江蘇南通
『肆』 電影《可可西里》大概是說什麼的
劇情簡介:
北京來的秘密警察尕玉以記者身份做掩護,來到傳聞中神奇的可可西里。美麗寂寥的可可西里正安睡在寧靜中,但突然出現的槍聲打破了這片寧靜。
藏羚羊保護站上的巡山隊員被盜獵者殘殺。巡山隊長日泰帶領巡山隊連夜緊急出發,誓要抓到盜獵者。但是盜獵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剝去皮毛的藏羚羊屍骨。
巡山隊員在遍布危險的茫茫大戈壁上奮力追蹤,終於,抓到一部分盜獵分子。經過殊死搏鬥,盜獵分子束手就擒,藏羚羊的皮毛被找回,但狡猾的盜獵頭子再次漏網。
巡山隊員冒著風雪繼續追趕盜獵分子,但此時,環境越來越惡劣,車輛拋錨、汽油耗盡、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隊員一個又一個的犧牲,日泰隊長迫於無奈,將藏羚羊的皮毛買出以換取必須的生存用品。
終於,尕玉和日泰隊長追上了兇殘的盜獵者,日泰拒絕了盜獵頭目的收買,倒在了盜獵分子的槍下,尕玉死裡逃生,帶回了已經冰冷了的日泰隊長的遺體 。
電影名:可可西里
導演:陸川
編劇:陸川
主演:多布傑,張磊,奇道
《可可西里》是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陸川執導,多布傑、張磊、奇道等主演。2004年10月1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2004年該片獲得了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第41屆台灣金馬電影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創作背景: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著大約100萬只高原動物藏羚羊,不過隨著藏羚羊絨的價格暴漲,可可西里爆發了對藏羚羊的血腥屠殺。從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邊地區的藏族人和漢族人在隊長索南達傑的領導下,組成了一支名為野氂牛隊的巡山保護隊,志願進入可可西里進行反盜獵行動。在前後5年多的時間中,兩任野氂牛隊的隊長索南達傑和扎巴多傑先後犧牲 。
陸川看到民間巡山保護隊的故事後,他覺得這個線索非常適合拍成一部電影 。陸川不僅是《可可西里》的導演,還親自負責劇本的創作,這期間他多次跟隨可可西里當地的巡山隊員進入無人區巡邏,和巡山隊生活過一段時間後,再看自己的劇本,陸川忽然覺得劇本和現實生活相差得那麼遠,而陸川最迫切要表達的就是真實,所以陸川對劇本改了又改,到第8遍時,終於覺得可以拍了 。
拍攝過程:
2003年8月,影片正式開拍。導演陸川為完成此片,率領100多人進入可可西里無人區,將屠殺和保護藏羚羊的情節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可可西里》拍攝過程全部都在海拔3800米以上,其中有30%的戲是在無人區拍的。
為了追求真實效果,劇組還在可可西里高原最高峰布格達爾峰6200米處取景拍攝。在布格達爾峰,劇組遇到了電影里巡山隊經常碰到的事:在風雪中露宿,極度缺氧,頭痛、頭暈、嘔吐、高原反應強烈,有人肺部感染、心臟病發作。一些後勤人員紛紛開小差逃離劇組,一位主創錢也沒要就跑回了北京。電影拍到最後,劇組從一百多人變成了最後只剩下六十多人。電影的拍攝也進行得異常緩慢,原計劃3個月,結果超期一個多月。
影片評價:
《可可西里》被稱之為「一部關於信仰和生命的電影」,該片不僅在國內國際獲獎,而且也感動了不少觀眾。《可可西里》的震撼在於它揭示了民族精神的核心,把一個理想主義者由生到死的過程鮮活地展現出來(《競報》評)。
這部電影帶著一種絕對的淳樸和陽剛,以及被無限放大的生存和死亡的自然法則。影片並沒有用慷慨激昂的宣傳台詞向觀眾喊話,也沒有用常見的宣傳語氣說「殺死藏羚羊剝皮的行為是無恥的」,而是通過一個個真實到令人窒息的畫面和巡山隊員朴實的話語,讓觀眾自己感受到那種震撼的力量(《人民公安》評)。
陸川的《可可西里》展示了一種國產片中從未有過的極度洗練、殘酷的紀實美學風格,雖然這種風格在世界影壇並非罕見,比如在《可可西里》中經常出現突如其來的暴力和沒有鋪墊的死亡,這些在美國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和日本導演北野武的電影中亦屬常見,但與他們不同的是,《可可西里》的暴力徹底剔除黑色幽默成分,剩下的完全是冰冷和決絕。
在可可西里嚴酷的生存環境里,這種描述方法表達了對生命的最大尊重(《京華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