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美文學畢業論文優秀範文
英美文學經典作品是英語語言學習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良好的英語語言水平離不開英美文學作品閱讀的訓練。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英美文學 畢業 論文優秀 範文 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英美文學畢業論文優秀範文篇1
試析英美文學中的 文化 問題
摘要:語言與文學作品能夠准確地反映出一個民族文化環境中的習俗、信仰和普遍價值取向,在學習英美文學的過程中,也必然會接觸到作品中所含有的各種文化知識,嘩漏乎學校開設英美文學課程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以及在英美文學閱讀中的理解能力,高等學校對英美文學課程的重視對於學生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英美文學文化問題歷史文化背景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快,英美文學逐漸成為高等院校非常重視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學校開設英美文學課程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以及在英美文學閱讀中的理解能力,高等學校對英美文學課程的重視對於學生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隨之而來產生了一些亂悉文化問題,很多學生由於對英美文學缺乏深層含義的了解而逐漸喪失英美文學閱讀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英美文學的過程中要將語言學知識掌握扎實,廣泛了解英美文化知識,搜洞從而不斷增強英美文學課程開設的積極意義。
一、文化因素在英美文學中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跨文化能力逐漸成為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美文學的教學中也逐漸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而語言與文學作品又能夠准確地反映出一個民族文化環境中的習俗、信仰和普遍價值取向,我們在學習英美文學的過程中,也必然會接觸到作品中所含有的各種文化知識,在英美文學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習者的個人情感因素非常重要,而其所掌握的文化知識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傳統的英美文學教學中,我國的大部分高校文學教師都過分注重對文本閱讀的重視和對英美文學作品的研究,忽視了指導學生對英美文學創作背景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基本的文化理解能力,對於英美文學中的文化因素不能做到深入的了解,對所閱讀的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文化內涵缺乏認知能力,使得學生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時只能浮於表面,無法准確揭示文學作品當中的深層文化意義。
任何一門文學課程的學習都需要學習著具備較強的文化思想,並且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要想不斷提高自身在學習文學作品當中的理解能力,就需要學習者首先對這門文學所產生的背景文化知識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一個優秀的文學學習者在文化 經驗 、認知能力、語言學知識等各個方面都應當有較強的造詣,在英美文學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習者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化知識固然很重要,但是僅僅掌握語言文化知識也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將英美文學的內容了解透徹。
我們還應當不斷加強對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認識,只有藉助於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幫助,學習者才能真正深入了解英美文學中的文化內涵,對於英美文學中所展現出的生活方式、宗教習俗、思維模式、價值取向、歷史發展狀況等有一個基本的把握,真正理解作品中所具有的思想感情,這種對於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堅持不懈,文學教師也應當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 學習 方法 ,養成科學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
二、英美文學學習中所出現的文化問題
1、英美文學學習中的社會文化問題。
任何一種語言實際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而且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社會文化也能夠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語言是文學作品組成的重要元素,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所形成的語言文化是不同的,這就使得文學作品在創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例如,我們現在常常說「艷照門」、「捐款門」中的這個「門」字實際上代表的是一種「丑聞」的意思,那麼「門」字的這層意思是如何而來的呢,這就要聯繫到一定的社會背景,自此以後,人們在遇到一些社會丑聞問題時便常常聯想起這一事件,「門」字也就逐漸由了另一層的文化意義,由此看來,了解一個民族的社會文化背景對於學生理解英美文學的深層含義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2、英美文學學習中的地區文化問題。
我們所說的地區文化實際上就是一種在特定的地區環境中所逐漸產生的帶有地區文化特色的文化,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的過程中如果對這些地區文化不了解,就有可能造成文學時的障礙,例如,在學習詩人雪萊的《西風頌》的時候,如果學生對於英國的氣候有一個准確的了解,就有可能理解不了作者為什麼會把「西風」寫成一種像打著春天腳步的風的形象,因為在我國,一提到西風,大家一般會聯想到「西風凜冽」這個詞,在文學作品中,西風不僅代表氣候的不適宜,也常常在作品中襯托一種壓抑、苦悶的心情,而在地處高緯度的英國,西風具有非常溫暖舒適的特點,這種地區間的文化差異,也容易造成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作品時的困惑。
3、英美文學學習中的歷史文化問題。
歷史文化因素在任何一種文學作品中都是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本身就是對民族歷史文化的反映,是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的,如果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作品的時候對英美國家的歷史文化不了解,在理解作品含義時也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文化障礙問題,我國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與西方歷史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如果對這種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差異性不能做到准確的把握,就極容易產生一些閱讀障礙。
4、英美文學學習中的宗教文化問題。
世界上的很多文學作品都涉及到伊斯蘭教、__、佛教等宗教文化因素,各個國家和地區所信仰的宗教文化也是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分布不同,使得各國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相應地受到了一些影響,並且不同國家在宗教方面的信仰能夠體現這一地區的一定的文化禁忌,如果對這種文化禁忌不夠了解,就很有可能造成文學作品理解中出現障礙,像我們國家,信仰較多的宗教就是佛教、道教和儒教,這些宗教對文學創作者的思想產生著極為深刻的影響,也極大的影響了我國文學作品中的文化內涵,而對於英美文學作品,它們的內在涵義自然也會受到所在地區宗教文化的影響,歐洲大多數人都信仰基督__我國的宗教文化信仰存在著很大的不同,而這些不同常常會使得中國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時存在很大的理解困難。
例如,「an after life」根據__的宗教文化就是指人死之後的時光,而如果不了解西方的宗教文化,學生是不可能將這個詞語聯繫到「死後」的,再如,一個猶太人穿著黑袍在路上走,如果有其他的猶太人讓他脫下黑袍,就說明這個人是背棄了自己的猶太信仰而被大家多唾棄的,因為黑袍在猶太心目中就是猶太教的象徵,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加強對宗教信仰差異性的認識對於理解英美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總結
針對我國英美文學 教育 中的文化問題,文學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全面掌握文學作品創作中的歷史文化知識和背景材料進行准確的闡釋,引導學生加強對英美文學中的文化問題的重視,增強學生吸收英美文學作品文化知識的敏感度,使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的過程中能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良好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付美艷.英美文學教學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J]
[2] 羅綺倫.論在英美文學教學中加強文學文本的學習[J]
[3] 張輝.建構主義的英美文學教學模式探索[J]
[4] 范曉紅.英美文學教學與大學生和諧人格塑造[J]
[5] 劉可,王永蘅.新時期網路環境下的英美文學教學思考[J]
英美文學畢業論文優秀範文篇2
論英美文學中的《聖經》現象
摘 要:英美文學深受《聖經》影響,沒有一部《聖經》,英美文學史就要改寫。英美文學與《聖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本文擬從兩個方面來探討英美文學中的《聖經》現象:一是《聖經》的觀念和精神深刻地影響著英美文學;二是《聖經》乃英美文學創作素材的主要來源。
關鍵詞:英美文學 《聖經》 觀念和精神 素材
作為世界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英美文學有兩大傳統根基:古希臘、古羅馬神話與《聖經》。如果離開了這兩大根基,英美文學就無從談起。自中世紀以來,《聖經》有「唯一的書」和「書中之書」的稱號,作為英美社會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發行量最大,讀者最多的一本書,《聖經》的觀念和精神已經深深地滲透到英美人的意識之中。英美幾乎所有重要的詩人、作家都與《聖經》中的思想和意象緊密相關。這使得客觀、中肯地探尋《聖經》對英美作家作品的各種影響,對於全面、准確地把握英美文學發展的脈絡和規律,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英美文學中體現《聖經》觀念和精神
《聖經》自始至終鮮明地貫穿著仁慈、寬恕和博愛的基督精神,《聖經》中關於仁慈、寬恕和博愛的箴言和訓誡比比皆是。這些箴言和訓誡告訴世人,有了愛,一切過錯和仇恨皆可化解,愛是把一切真,善,美和諧地聯系一起的紐帶。《加拉太書》(Galatians)雲:「要通過愛心彼此服侍,因為全部的法律合成一句話,那就是愛人如己。」(For all the law is fulfilled in one word, even in this: ‘You shall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Chapter 5,Galatians,New Testament)許多英美作家深受這一精神的影響,其作品中更是無時不刻不透露和表達著這一中心思想。
在莎士比亞的許多作品,博愛是其主題思想。如:《羅密歐與朱麗葉》,它被世人譽為一曲永世不衰的「愛」與「美」的頌歌。通過蒙太古和凱普萊特兩大家族的世仇紛爭與兩家兒女之間的生死戀,反映出原本美好的愛被邪惡的仇恨激起的械鬥所破壞,而該劇的結局中卻吐露出「和諧」的光芒,表達了向前看的積極樂觀朝氣昂揚的精神。
這里體現出了強烈的基督精神,即用「愛」去化解一切罪惡。而劇中的男女主人公羅密歐與朱麗葉,從這個意義上說,恰是一對年輕的殉道者,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愛」化解了兩大家族之間的刻骨仇恨。
再如:十九世紀俄國偉大的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他也是一位虔誠的__徒。他一生的追求和所有著作,都與基督__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在代表作《復活》這部小說中宣揚寬恕和博愛,勿以暴力抗惡,提倡人性自我完善。
托爾斯泰認為男女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公爵和妓女瑪絲洛娃精神上的「復活」,正是__精神的「復活」和人性的復歸。聶赫留朵夫公公爵作為一個陪審官,當他在法庭上發現被告妓女瑪絲洛娃正是年輕時代被他誘奸過的少女卡秋莎時,他良心發現了,並開始了一系列的懺悔贖罪活動,最後得到瑪絲洛娃的寬恕,感受到愛與善的力量。這表明了《復活》這部長篇小說所宣揚的正是《聖經》所倡導的博愛精神。
英美文學中,貫穿《聖經》仁慈、寬恕和博愛__精神的作品比比皆是,英美文學對《聖經》觀念的繼承主要體現在:人性原罪、上帝審判、神性救贖、道德完善、神聖之愛……要更全面地理解英美文學的藝術魅力,必須要對英美文學中的《聖經》的觀念有深刻的認識。
二、英美文學以《聖經》為創作素材
「《聖經》雖不是文學書,但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聖經》的意義對於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新啟示」。聖經是文學作品永恆的母題,也是英美作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寶庫。由於《聖經》在英美享有廣泛的讀者,可以說,《聖經》中的 故事 和人物在英美國家是家喻戶曉,作家引用或化用《聖經》 典故 敘事說理,更易為讀者所接受,還可以豐富作品的涵義,深化主題。因此,英美作家在文學創作中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引或化用《聖經》典故。
1.直接引用。
最易辨認的是作家直接引用《聖經》的詞句或人名作為自己作品的標題或人物名稱,以便引起作品與《聖經》相對應的聯系;或者直接引用《聖經》故事,作為創作素材。如:懷特的《乘馬車的人》小說題目即:出自《聖經•舊約》的《以西結書》,暗示了小說精神折磨和贖罪的主題;斯坦貝克的《伊甸園之樂》等標題取自《舊約•傳道書》第一章;美國南方文學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納的名著《押沙龍,押沙龍!》,從書名到故事情節都借用《聖經》中大衛王與逆子押沙龍的故事;戈爾丁的《塔頂》中的主人公牧師約塞林綜合了亞當、該隱和撒當等三個聖經人物。
美國作家海明威的成名作《太陽照樣升起》,其題目便是摘引《舊約全書•傳道書》第一章第五節中的一句話。這表明二十世紀英美文學和《聖經》文本之間存在著明確的對應關系,在作品主題、人物等方面具有同一結構。
在二十世紀英美文學的重要作家中,自稱「英國國教式的天主教徒」的T•S•艾略特較早提倡用「神話手法」來創作。而他的神話主要來源於《聖經》。艾略特在他的詩歌創作中成功的運用了「死亡與再生」 、「尋找聖杯」、「火與水」、「贖罪與救難」等《聖經》典故,挖掘現代人的內心世界,將古代與現代連接起來,使作品具有厚重的歷史感,並且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象徵意義,使其作品具有永恆的藝術魅力。
2.採用特殊手法化用。
有些英美作家並不直接引用《聖經》的典故,沒有走完全蹈襲的道路,而是根據自己思想的表達,對《聖經》典故原型進行變形處理。英國文學史上有著最古老的作品之一美譽的長詩《貝奧武夫》中就已談到上帝,並說妖怪格蘭代爾是該隱的後裔。該隱是《舊約全書•創世記》中的人物。他是上帝造出的第一個男人亞當和第一個女人夏娃的兒子。他出於嫉妒把弟弟亞伯誘殺了,因而成為世間第一個罪人。雖然《貝奧武夫》對《創世紀》的故事進行了變形處理,但說嗜血成性的格蘭代爾是該隱的胄裔是合乎《聖經》精神的。
拜倫的神秘劇《該隱》,主題也是《聖經》故事。不過同情革命的拜倫在《聖經》故事的運用方面採用了偷梁換柱的手法。按照《聖經》的傳統說法,該隱出於嫉妒,殺死弟弟亞伯,因而上帝罰他到處流浪,成了喪家之犬。然而在拜倫的筆下,該隱的形象卻迥然不同。該隱對上帝的善表示懷疑,對父母和弟弟卑躬屈膝地趨奉上帝的態度和做法非常鄙夷。拜倫把魔鬼撒旦作為不畏強暴、渴求自由的化身,並加以著意刻畫,讓他開導和激勵該隱去反抗貪得無厭、暴戾恣睢的上帝。
英美作家化用《聖經》典故的另一種方法是:通過比喻、隱喻或象徵等手法,作家把《聖經》故事的寓意融匯到作品的情節或人物的性格里,使這些故事發揮有力的陪襯和烘托作用。
不了解《聖經》故事背景的人,在理解這類文學作品時,便難免流於表面和膚淺。《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場里,女扮男裝的鮑西婭在法庭上以律師的身份出現,佯裝駁斥巴薩尼奧提出變通法律的要求,讓殘忍的夏洛克在一片敵視的氣氛中感到欣慰異常。
他情不自禁地歡呼道:「一個但尼爾來做法官了!真的是但尼爾再世!聰明的青年法官啊,我真佩服你!」這里莎士比亞就化用了一個《聖經》典故,《舊約全書•但尼爾記》說,但尼爾才智過人,判案如神。在法庭上孤立無援的夏洛克,在絕望中突然聽到同情的聲音,欣喜中稱年輕的律師為但尼爾是很自然的。如果不理解莎士比亞的化用《聖經》的手法,對這一幕戲就很難理解通透。
總結
聖經》不僅是一部宗教典籍,它更是一種思維、情感方式,它的觀念和精神深遠地影響了英美人對歷史社會、人類命運、個體生命等問題的看法,使罪與罰、道德與上帝、生命與永恆、仁慈、自由、博愛、平等、良心……成為了英美文學創作最基本的思想內容。浮在海洋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尖端只是整個冰山的一小部分而已。恰似《聖經》之於英美文學,就是冰山的基礎同山巔的關系,英美文學作品中有時一行詩,一句話,甚至一個語詞,後面都有豐富的《聖經》故事做支撐。
參考文獻:
[1]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Ronald Gotlesmanet. al (ed.), New York, 1979.
[2] The Student Bibl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Grand Rapid, Michigan, 1996.
[3]Boss Murfin & Supryia M. ray(ed.)The Bedford Gl-ossary of Critical and Literary Terns. Bedford Books, New York, 1998.
[4]錢 青等:《美國文學名著精選》,商務印書館,1994。
[5]朱維之:《__文化》,上海書店,1992。
[6]郭海博、李 山:《聖經語典與妙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7]葉舒憲:《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8]艾略特:《__與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9]王佐良、何其莘:《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6.9。
[10]張中載:《當代英國文學論文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6.6.
B. 英美文學碩士畢業論文範文
英美文學作為世界文學史上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它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英美文學碩士 畢業 論文 範文 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英美文學碩士畢業論文範文篇1
淺談英美橘磨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摘要】英美派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是當代西方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一個重要學派,它關注文學的社會 文化 語境,強調從女性的視角重新審視傳統的文學史,批判男性中心主義的文學標准,並要求研究婦女作品的特殊性、譜寫婦女作家的傳統。本文著重從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以及解構男性中心文學的框架與建立女性主義詩學這幾個方面進行論述,指出英美派女性主義批評在女權主義運動中富有的實踐指導意義。
【關鍵詞】英美文學;女性主義;男性中心文學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是20世紀60年代隨著女權運動而興起的西方文藝批評新軍。它以女性主義思想為理論基礎,以性別和社會性別為基本出發點,以從邊緣走向中心為行動綱領,其顯著的特點在於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和個人色彩。之所以把英美文學合在一起,是因為二者不約而同地對女性問題中的社會歷史因素給予格外關注。另外,同為英語國家,女性主義批評者致力找尋的文學傳統和藝術形象都集中在相仿的經典之中。
一、英美派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深層背景和原因
以往所謂的文學傳統一律以男性為中心,文學史和文學批評也都被父權主義意識所統治。面對這種情況,女性主義批評家認為,文學批評要具備普遍意義和有效性,無論如何都應該將女性意識包括在內,堅決動搖和解構以男性為中心的文學傳統框架,對現存的文化和制度進行總批判,整理提供掀起一場女權主義的文化革命。英美女性主義文學批評首先是從解構男性中心的文學傳統框架而開始的。
這主要是通過考察、分析、審視男性文學中那些陳舊的女性形象。在男性本位創造的 神話 故事 中,女性總是以虛幻、美化或扭曲的形象出現的。她們是象牙女郎、安德洛美達、夏娃、潘多拉,是為男人享用而創造出來的尤物,是一種被動、缺乏自主能力的次等客體。在《性別政治》一書中,米勒特對D?H?勞倫斯、亨利?米勒、諾曼?梅勒和讓?熱奈特等男性作家的思想意識作了尖銳有力的批評和分析,指出這些作家的小說中有很多細節描寫都把女性給非人化了。小說中描寫的場景和過程全都是從男主人公的角度出發改租的,女性人物自始至終都處於被控制的地位,男性人物則是絕對的操縱者。
米勒特的分析說明,男作家正是通過這種誇張的描寫,把男女之間的性關系表現為正常的政治關系,讓女人處於屈從、附屬的地位。桑德拉?吉爾伯特和蘇珊?格巴在《閣樓上的瘋女人》一書中指出,19世紀(乃至今日)占統治地位的父權主義意識形態把藝術創造力當成男性的一種根本優質,由於創造力被界定為男性,其結果必然是,占統治地位的女性文學形象也必然是男人幻想的產物,女作家們被剝奪了創造自我形象的權利,而必須努力遵照父權制強加在她們身上的標准。
吉爾伯特和格巴條分縷述地論證了19世紀的《不朽女性》是怎樣被男人想像為虛無飄緲、溫柔美麗的天使形象,認為從但丁的貝雅特里齊、歌德的葛雷特和瑪甘淚一直到考文垂?帕特莫爾的《屋內天使》,理想的女性始終被視為逆來順受、俯首帖耳和最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一種創造物。她們還指出,在天使形象的背後隱藏著妖婦的形象,男人把女性理想化的對應面就是對女性的恐懼。她既給男人帶來滿足,又會使他產生厭惡。
女性主義者認為,男性中心的文學把性別推向邊緣,讓婦女成為文化的接受者,批評的功能在於揭露隱藏在作品中的核伍兆男性沙文主義的真正面目。因此,女性主義者的首要任務是用批判的眼光審視男性創造的女性神話,作一種對抗性閱讀,把根植於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識根除。文學批評一旦揭開了這些形象的政治含義和文本的性歧視,就能幫助讀者擺脫意識形態的控制,從而動搖父權制的根基,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二、建立女性主義詩學女性主義批評家的一些實踐
女性主義批評家們試圖通過對男作家筆下諸多女性形象的考察、剖析和審視來解構男性中心的文學傳統框架,但她們並不只滿足於此,她們努力擴大批評的范圍,拓展新的批評領域,確立女性主義批評原則,建造一座她們自己的文學宮殿,發掘被男人和社會所忽視的婦女文學傳統,將批評的焦點對准女作家及其作品。她們要求拓寬婦女生活題材,創造一種嶄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迥然有別於男性文學的婦女文學;她們系統闡述女性主義批評原則以此肯定婦女的文學 經驗 和社會經驗;建構女性主義詩學,以此對傳統的文學作品進行新的評價,重新書寫文學史;此外,她們還對男女作家在文學傳統方面的差異進行開創性的探索,對女作家的創作經驗、想像及其創作手法等方面顯示出來的不同傾向進行初步研究,對既存的批評觀念和文學的道德性質進行深刻的 反思 和審視。
具體做法就是尋覓女性文學的傳統,挖掘被埋沒的女作家及作品。美國女性主義批評家麗娜?蓓姆指出,如果從已出版的文學史或文集來看,美國幾乎沒有一個女性大作家,而主要的小說很容易發現,早在移民時期,女作家就開始活躍了。到了19世紀中葉,在銷售和品種方面,女作家已在美國文學史上佔了重要位置,連霍桑那樣的名作家都免不了擔心自己的讀者會被女作家吸引過去。然而,這些女作家在文學史上卻名不見經傳,因為文學史對她們不屑一顧,認為女人不能算是作家,其作品也夠不上載入史冊的標准。
正是這種以男性為中心的文學批評標准將女性作家長期摒棄於文學史外。因此,女性主義批評家的任務之一便是從女性的視角重新審視整個文學史,發掘被埋沒或受冷漠的女作家的作品,糾正男性傳統對之的錯誤理解,尋覓女性文學的傳統,重鑄文學批評的 方法 。伍爾夫在《一間自己的屋子》中承認一個女性文學的傳統存在,但它時時被迫中斷,婦女文學的發展呈間歇狀態,直到19世紀以後才能較清楚地看到文學創作的具有歷史延續性的女性文學傳統。
相對於世界文學的發展,這一女性文學的傳統無疑是十分短暫的,並且以阿弗拉?貝恩為代表的19世紀初期的婦女創作又被男性的文學批評排斥在文學范圍之外,故導致婦女文學傳統的難以發現。盡管有著種種困難,但婦女文學傳統的存在是無疑的。伍爾夫認為她自己的創作也是沿著這條女性先輩開拓出的道路而進行的,這條道路是許多年以前開辟出來的,動手的有芬尼?伯爾尼、阿弗拉?本、哈利?馬提諾、簡?奧斯汀、喬治?艾略特。許多著名的女人,以及許多無名的和被忘記的女人,曾在我之前修繕著這條路以使之平坦光滑,並且調整著我的步伐。
所以,當我寫作時,我的前面只有極少一些物質障礙。伊萊恩?肖瓦爾特是當代西方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家中最為活躍、影響較大者之一,她倡導建構獨立的婦女文學史和女性文學經典。
三、對女性主義批評理論的反思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靈活地吸收了西方流行的各種批評方法,容納了生理學、人類學、現代心理學和美學等領域的知識和理論,呈現出一個多元開放的體系。女性主義批評不為單一的方法所左右,從語言、心理、文化等多角度解構男性中心的意識形態,達到建立女性自身的價值標准與獨特文化的目的。
然而,瑪麗?朴維在其文《女性主義與解構批評》里聲稱:“‘女性’僅僅是社會的產物,不具有自然的基礎,即‘女性’是一個術語,對這個術語的界定取決於它所被討論的語境,而不取決於某些性器官或社會經驗”,“‘女性’反映不了完整的自我,因為特徵是有所聯系的,‘女性’僅僅是同‘男性’相對照時獲得的臨時定義的一個位置。”如果性別角色完全取決於話語,這一話語又時刻處於變化和解構之中,兩性的意義缺乏穩定性,那麼女權主義批評家和理論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支點。如果放棄了對社會性別的界定,要求女性正當權益的斗爭就失去了理論基石。
她因此呼籲,女性主義不能忽視女性受歧視的社會現實,不應該消解主體,反倒更應該加強對現實的斗爭策略的研究。
綜上所述,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是20世紀6O年代末興起於歐美的新女性主義話語的一部分。它在當代西方文學理論與實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僅對父權制文化給予了尖銳的批判;而且還突破了理論話語慣有的表述方式,使歷經滄桑的女權思想終於在20世紀下半葉得以理論化,並進入了理論話語的中心,使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擺脫異端與邊緣的地位,轉而成為當代理論話語的重要一維,促進了西方理論話語的轉型。當然,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探討還需要我們做進一步深入的發掘。
參考文獻:
[1]英美派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論莫文斌,羅艷《求索》2005(02).
[2]試論20世紀英美女權主義文學批評理論的流變及其影響《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02(02).
[3]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本土化歷程及其問題[J].魏天無外國文學研究,2011(06).
英美文學碩士畢業論文範文篇2
論英語教學中的英美文學
摘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要適應新世紀英美文學教學的發展,滿足21世紀外語人才的需要,高校必須改變傳統的英美文學教學模式,不斷加強英美文學教學改革,構成合理的學科梯隊。本文從英美文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學現狀和英美文學的 教學方法 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英美文學;英語教學
一、英美文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效提高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表現形式,是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文字語言形式。語言文字經過大師們的加工醞釀,便具有了鮮活形象的生命力,成為社會生活中的經典和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因為文學作品中飽含生活氣息,使人們更加易於接受,所以成為教學的典範和人們爭相模仿的對象。在英語教學中適當引入英美文學作品賞析,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背景的了解和對英語語言藝術的濃厚興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些經典的英美文學作品,結合其中的優美的語句段落讓學生們在具體的語境中去感悟單詞和語法的實際應用,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可以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和綜合素質
在英美文學作品的熏陶下,學生們不僅學到了基本的英語常識,還通過對作品內容的了解進一步開拓了自己的文化視野,了解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學作品所表現出的不同的社會生活場景,從而使自己的個人修養和文化情操得到進一步提升,對不同文化的欣賞、學習能力進一步增強。通過學習優秀的英美文學作品,在不同程度上了解英美國家的發展歷程,感受英美人民的生活現實,可以讓學生的 思維方式 和修養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能夠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文學作品是作者優秀思想的結晶。通過閱讀作品,我們可以和作者進行跨越時空的精神交流。優秀的文學作品,其內容寄託於文字之中但精神無限延展。在欣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我們展開豐富的想像能力,對作者表達出的中心思想從不同角度加以揣摩,從而豐富了我們的情感體驗、滋潤了我們的心靈,是我們的眼界進一步拓寬。在英語教學上,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對作品內容進行賞析,可以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他們對英語語言的理解能力。
對於同一篇作品,學生們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展開討論,抒發自己的見解,在探討過程中教師引領學生進入一個潛藏著未知答案的文本空間,由於沒有標准答案,學生能夠自己理解自認為正確的看法,主動去通過作品對作者進行評判。他們主動對話作者、質疑作者甚至否定作者,在對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探討中,逐步養成敏銳的感知能力,掌握嚴謹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確的表達方式。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英美文學作品賞析的真正意義也正在這里。
二、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學現狀
在我國的英語專業教學中,英美文學教學還保持著傳統的泛讀化教學方式。文本資料以教材上的為主要對象,在英語課堂上教師重點講解教材,把重點在黑板上羅列出來,學生閱讀仍然是次要的。英語教師往往背負著較重的教學目標,對教材的講解也只是一遍而過,而教材對於英美文學的選取也受篇幅所限往往節選某一段落,對於英美文學的分類和評價往往比較混亂。
在英美文學課程中,由於教材教學內容信息量大,歷史年限跨度長,文學流派和創作風格不一,英語文學作品的完整性和作品中心思想無法得到全面展現。這使得學生們的閱讀效果大打折扣,教師在講解過程中也無法全面展現作品中蘊涵的寶貴精神財富,只能針對幾個關鍵的詞彙和語言點重點講解。
所以,現實中英美文學與課往往就是教師在講台上漫無目的講,學生在下面機械地聽,麻木地記詞彙。隨著民間國際交往的不斷擴大,英語專業教學中通過英美文學閱讀引導學生提高 英語學習 效果,提升英美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能力已經成為當下學術界的共識。
目前的英美文學教學模式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首先體現在教師的授課方式上,在課堂上,教師對於教材中的英美文學理論部分的講述過於冗長,使學生們對學習毫無興趣可言。學生們對這一部分的課堂內容只是被動地接受,自己不會動腦去思考有關作品的問題。教材選取的作品與文史理論也不利於課堂教學有效進行。其次,英美文學課由於教材篇幅有限,無法完整摘錄某一文學作品,只能有選擇地節選作品中的關鍵段落,而對作品的完整性造成破壞,作品的發生背景、人物介紹也變得殘缺不全,學生初次接觸作品很難深入閱讀下去,教學效果可見一斑。
三、英美文學的科學教學方法
(一)循序漸進
英美文學課是需要一定的英語基礎的,因此在課程安排上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貫穿於整個英語教學過程的始終。在具體的授課方式上,要考慮到學生們對英語的掌握情況,結合學生的詞彙量和閱讀水平逐步提高講課層次。例如,在學生剛入學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英語讀本培養他們的 英語閱讀 習慣,等他們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水準達到一定的水平後,再給他們安排英語作品的原著閱讀賞析。只有閱讀英美文學原著作品,才可以看做是真正意義上的英美文學 教育 。學生有了一定的原著閱讀經驗,可以在課堂上適量增加閱讀量,逐步提升學生們的英語閱讀水平。
(二)通讀原著
開設英美文學閱讀課的目的是全面掌握英美文學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特色。只有將英語原著通讀下來,才能充分體會到作品的語言特色、思想脈絡和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目前我國英美文學教材只是節選作品的某一章節,斷章取義,不利於學生整體理解作品。因此教師要創造條件,使學生盡量通讀原著全文,全面體會作品思想內核,有條件的也可以橫向擴展,多讀一些相關作品,從更廣闊的角度試著去理解作品,一定能收到意料之外閱讀效果。因此,教師要向學生強調通讀整本書的重要性,並布置寫 讀後感 ,督促學生完成任務。
(三)向學生推薦作品 英語教師在教授英美文學課時,除了教材上節選的內容外,還要積極拓展學生們的知識面,向他們推薦一些通俗易懂、可讀性強的英美文學作品。例如英語典籍《聖經》、英國史詩文學《貝奧武夫》、經典小說《魯濱遜漂流記》等等,都是一些優秀的英語文學作品,讀來讓人興趣盎然,學生們課余飯後可以認真的深入進去進行精讀。
(四)要求學生寫讀後感
英美文學作品閱讀不能僅僅當做消遣,教師要要求學生每讀完一篇作品都要寫出心得。只有這樣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才會加強體驗,在寫讀後感時重溫對作品的個人理解,從而加深了最作品的認識。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讀後感中看出學生對作品的掌握是否充分?認識角度是否恰當?指出他們的不足,引導學生重讀作品相關章節,糾正錯誤認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分析能力。此外,英美文學課程的考核可以採取寫論文的方式,來促進學生通讀作品,加深認識。
(五)讓學生積極參與課程設計
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反串角色,讓學生主導課堂教學,扮演老師的角色在講台上為大家講解分析教材。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到課程設計中來,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加強對學習過程的記憶。從而避免了其被動接受知識養成的惰性。這樣做一方面強化了課堂教學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使學生主動去對作品內容進行學習、記憶,對作品的印象進一步加深,促使他們在課外通過各種途徑去對作品本身或作者相關資料進行搜集、檢索,將之作為教科書的有益補充,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結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在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上,只有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在教育實踐中探索有效的英美文學教學方法,合理的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一顆火熱赤誠的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才能真正地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滿足新時期對外語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胡恆.基於網路環境的英語文學課程教學設計[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5).
[2]董梅.英語教學中導入經典文學閱讀的創新型教學研究[J].前沿,2012,(10).
[3]張春開.淺談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英語教師,2012,(4).
[4]章潔帆.論文學性在綜合英語課堂上的體現[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2).
C. 求一篇著名英美文學作品鑒賞論文 英文1000字 急急
愛迪生
Edison
Edison,Thomas Alva was an American inventor. To the creation of factory laboratori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o open up avenu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name lowered history. February 11, 1847 in the Ohio Mailan a Dutch immigrant family. October 18, 1931 in New Jersey Xiaolan in death. Proced only three months of formal ecation received. 12-year-old has done Bao Tong, hawkers, Rapporteur, to fend for themselves. Because M.
Faraday effect in life science research experiments and inventions. In 1868 he invented a recording device to sell to Taiwan votes Congress, but has not been used. Edison first invented so that he did not find the market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evance of the invention. 1869, Edison moved to New York from Boston. He improved the indicators cable companies telegraph, the recognition by the manager of the company, employed 300 US dollars monthly salary (which at the time was very high salary). 1870, moved to New Jersey to begin his efficient invention period. 1874 improved typewriters. 1876, to the latter.
Bell invented the telephone with a carbon Reap route, and raised the words beep. 1876, founded his famous laboratory. In the laboratory, he broke the previous indivial scientists to engage in research tradition, organized a group of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N.
Tesla and others), and the subject of his assignment, a common commitment to the invention, thus creating the correct way to modern scientific research. 1877, invented gramophone, which makes him original. 1878, the study began incandescent lamp in the 10 months after many failures, October 21, 1879 in the successful location of incandescence light lights carbon silk, stable location between two days. 1882, in New York pearl Street Block communal fire was the world's second plant, built in New York Urban Electric lighting, a modern electricity system to take shape. Mar lighting achievement has not only greatly improved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proction, but also herald an era of daily life electrification forthcoming. 1883, Edison bulbs in a vacuum test, accidentally discovered the cold, there is a current hot electrode. This phenomenon was called the Edison effect, become electron tube and electronic instries. 1887, from Xiaolan government, and in the same year in a larger city, the laboratory equipment is also updated the famous Edison Laboratory (later known as the invention factory). Here, according to G.
School invention, proced its own camera. 1914, by Gramophone and camera film proced by the first audio system. Old age, his inventions and innovations including batteries, cement mixer, sound recording telephone, double - and multi-type cable system, railways used brakes. First World War, he served as Chairman of the Technical Advisory Committee to guide torpedoes and anti-submarine equipment research, invented dozens of weapons. To this end,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in 1920 conferred on him the Distinguished Services Medal serving, the French government awarded honorary medals to his Corps spaces. 1928,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to grant him honorary medals. Throughout their entire life cycle, Edison and his laboratory received 1,093 patents for their invention. Edison invented many life, but he is after all a system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h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can not make the right judgment.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exchange of transmission system has emerged, but he still insisted on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and with G.
Westinghouse Niehaus fierce competition occurred lost Niagara hydropower project contracts; He blindly testing laboratory magnetic mill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Electric depletion of the funds had to be abandoned. However, Edison electricity in the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promote the contribution that he became the history of mankind's greatest inventor the world.
D. 急需關於英國美國文化,語言,文學方面的論文(英文版)
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nited Kingdom, 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
回答:• The United Kingdom: a country that consists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 Great Britain: the name of the island northwest of France and east of Ireland that consists of three somewhat autonomous(自治的) regions: England, Wales and Scotland.
• England is part of Great Britain, which is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 The U.K. includes England, Wales,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England. Wales,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are not countries but the United Kingdom is.
• The Highlanders: the Scots who live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of the Highlands in Northern Scotland.
• They are proud, independent and hardy people who maintain their strong cultural identity. They mainly live by farming sheep in mountain areas or fishing on the coasts and islands.
• The reputation of the Scots: inventive, hardworking, serious-minded and cautious with money. (In the past, they were pioneer settlers and empire builders in places like America, Canada, Australia, South Africa and New Zealand.)
• their distinctive national dress: kilt
• Bagpipes
• The Scots can be recognized by and their particular style of speech and accent .
2宗教:
回答:• The Catholic Church: refers to the Christian church headed by the Pope. All members of the church accept the gospel of Christ and the teachings of the Bible. Any revolt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Christian faith was 「heresy」.
• In the Middle Ages, the Popes was extremely powerful. In the 16th century, some of the actual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the Catholic Church were questioned by Protestant doctrines and there was a great deal of persecution by Catholics.
• The Protestant Church: refers to the Christian church whose faith and practice originated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he Reformation. As the Pope』s political power and religious authority declined in the `6th, Protestant churches sprang up in Northern Europe in opposition to the established Roman Catholic Church. In Britain, Protestantism graally became the dominant faith in the Elizabethan age.
• Christianity:
refers to all doctrines and religious groups based on the teaching of Jesus Christ. It was founded in the 1st century in Palestine. Jesus Christ is accepted by Christians as the son of God, and his teaching is contained in the Bible, the holy book of Christianity. In Europe, Christianity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groups. Roman Catholic Church, Protestant Church and Orthodox Eastern Church(東正教).
3.學校的不同:
回答:British Ecaion
• Public schools: are the secondary boarding schools that prepare students chiefly for universities. They are supported entirely by fees and private funs.
• The name 「public school」 is traditional one with little meaning today, since far from being public these schools are restricted to a comparatively small section of the population.
• 「Public school」 is a traditional name with little meaning today, because far from being public, public schools are restricted to a comparatively small section of the population.
• Some people feel, the greatest argument for public schools is the strikingly high proportion of ex-public-school boys occupying senior posts in the government, the armed forces, the church, t he universities, the professions, and even in business. They say, this proves the superiority of a public school ecation.
• It was the public schools that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English ecation.
• In England, parents who are rich and conservative in politics will most probably send their children to public schools.
• Three famous public schools in Britain: Eton, Harrow and Rugby.
• Prep schools: also called preparatory schools, they are private elementary schools in Britain, which prepare their students for public schools.
• The prep school curriculum differs considerably from that of the junior school, and there is a distinctive boarding atmosphere. At the age of thirteen, the students will take the 「common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 to a 「public school」.
• The prep school curriculum differs considerably from that of the junior school, since its main target is not the 「eleven plus,」 but the 「common entrance」 examination at the age of 13, for admission to a public schools.
• The public schools today are no longer as superior and exclusive as they used to be.
• Firstly, their perfect system, their house system and their tradition of sport have been widely adopted in state secondary schools, and ,many grammar schools have academic records which many a public school might envy.
• Secondly, many so-called public schools are dependent on an annual grant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return for which they award between a quarter and a half of their places to pupils paying reced fees or none at all.
• Thirdly, all public schools too, except a few of recognized standard, are liable to be inspected by the State.
• There is thus a graal progress away from exclusiveness in British ec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the twelfth century. It contains about thirty separate colleges.
• Cambridge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 It contains about twenty separate colleges.
• There four Scottish universities dating from the 15th and 16th centuries. They are St Andrews, Glasgow, Aberdeen, and Edinburgh.
• London University has far more students than any other British universities.
• 「red brick」: is a slightly contemptuous term to refer to the large group of nineteenth-and-twentieth-century universities and university colleges in Britain.
• 「red brick」 describes their construction, which is contrasted with the more dignified and solidlooking ancient stone architecture of Oxford and Cambridge.
• The two widely admired features of Oxford and Cambridge : are te college system and the tutorial system.
• The college system of Oxford and Cambridge: is one whereby all students live in college ring at least part of their course. The value of this system lies in fostering a community spirit in which a useful mingling of intelligence can take place.
• The tutorial system of Oxford and Cambridge: is one whereby each student gets personal tuition once a week in his tutor』s own room.
• Open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Britain in 1969 for people who may not get the opportunity for higher ecation for economic or social reasons. It is open to everybody, and does not demand the same formal qualifications as the other universities. It is non-residential. Lectures are broadcast on TV and radio.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successful students are awarded a university degree.
4.• The Welfare State
回答:• 1) Britain: a welfare state in the sense that it should ensure, as far as it can, that nobody should be without the means for the minimum necessities of life as the result of unemployment, old age, sickness or over —large families.
• 2) The system of national insurance pays out benefits to people who are unemployed, or unable to earn because they are old or sick.
• 3) Free or nearly free medical and dental care is provided for everyone under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 4) Supplementary benefits are provided for people who live below the minimum standard.
the retirement pension
• 1) It may be received by any man from the age of 65 (provided he has made his weekly contributions to the fund) if he ceases to work, and by any woman from the age of 60.
• 2) A man who continues to work after the age of 65 gets no pension at first, but when he is over 70 he gets a bigger pension.
• 3) People may receive additional pensions by paying higher contributions while they are working.
• 4) There are in addition non-state methods of providing for retirement pensions.
Family allowances
• (1) They are paid directly out of public
money contributed by taxpayers.
• (2) For the first child of a family, nothing
is paid, but an allowance is made for all
children after the first.
• (3) The payments continue until a child
leaves school and are subject to income tax.
• (4) There are special payments for widows
who have children;payments continue
until a child leaves school and are
subject to income tax.
• (5) There are special payments for widows
who have children.
"meals on wheels"
• "meals on wheels" : refers to meals which are prepared by the public authorities in a central kitchen and then distributed to infirm old people by women who belong to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using their own cars.
• "meals on wheels"
(1) It is a kind of unpaid service
voluntarily performed by public-
spirited people.
(2) Meals are distributed to infirm old
people in old peoples' homes by
women who belong to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using their own cars.
• The grades of the doctors in hospitals : the 「housemen「(實習醫生) or residents(住院醫生) are in the lowest grade and the Consultants are in the highest grade.
• "housemen" or residents: refers to those newly-qualified doctors who spend a year or two living in hospitals gaining experience under supervision.
• the Consultants(會診醫生) must not work in the hospital for the whole of their time. They may work in the hospital either for the whole of their time or for part of their time.
3.
E. 一篇關於英語原版電影的論文
。
好了,就讓我們在英國,看電影,學英語,找樂趣。
在語言環境中耳濡目染,才能真正「活學」,掌握語音、詞彙、句型、思維和文化;在語言環境中入鄉隨俗,也才能真正「活用」,達到理解和表達、交流和溝通。但是中國人在跟電影學英語時,多數人走入只看不聽,或只聽不看;只泛不精,或只精不泛的誤區,以致看了一些英文電影,但是聽和說卻沒有本質的提高。
但是學好英語,又必須從聽說入手。因為學習英語聽說可以使英語不再是望而生畏、死氣沉沉的學問,而成為妙趣橫生、鮮活靈動的實踐。但是學習聽說不等於「習得聽說」,美籍華人的英語好是因為具備了「習得聽說」的必要條件:英語環境。但是我們沒有條件,可以創造條件,比如看美國電影和情景喜劇,有意識地給自己營造出一種國外的英語環境強迫自己用耳朵接受英語,同時開口說英文,就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習得聽說」。
英語聽說包括語音、語調節奏、用詞、句式、思維和文化六部分。首先,對於任何一門語言,語音是基礎,它不僅包括單詞的發音,還包括真實交際中詞彙、習語的連讀、失爆、弱化、濁化、重音、縮讀等許多音變形式。至於語調節奏,則是地道流利表達英語的潤滑劑,沒有接觸過地道的老外,沒有和他們有過面對面的交談,是很難感受到語調節奏在表達思想中的巨大作用和強大震撼力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用詞和句式的正確與否直接體現了對異國文化了解的程度。可以說,達到前三者就達到了與美國人的形似,若是又學會了美國人的思維和文化,能夠用美國文化思維則可達到神似的效果。這就是立體英語教育模式,電影則是最好的媒介。
做到語言、文化雙豐收。1、融入原則:不要把自己看成旁觀者,而要是當成局內人看待,要與角色同呼吸、共命運,產生場景感覺。2、突破原則:關鍵在於模仿,模仿不能離開背誦,熟練直到能脫口而出。3、擴展原則:首先要在詞彙和句式層面上擴展;其次是在此基礎上,「泛看」電影,電影題材可以不受很大限制,但每部影片都至少要看三遍以上。4、挖掘原則:此時不能僅限於看懂表面意思,而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去挖掘語言背後深刻的文化內涵,變被動為主動,以此達到聽說的最高境界。周寧人暑期看電影學地道英語身臨其境的快感英語聽說六要素影視學習四原則影視選材原則1、生活類影片:這是最好的語言素材,向大家推薦的書目有:初級???《情歸巴黎》、中級???《阿甘正傳》、《西雅圖不眠夜》、《漂亮女人》、高級???《旅行冒險記》2、美國情景喜劇:代表作是七、八年前在電視上播出的那部《成長的煩惱》,當代最流行的有《森弗一家》、《朋友》等,更多內容可參看:《美國「情景喜劇」俚語百分百》。
F. 英美文學的論文5000字左右
英美文學作品是英語語言學習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良好的英語語言水平離不開英美文學作品閱讀的訓練。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英美文學的論文5000字左右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英美文學的論文5000字左右篇1淺析英美文學中浪漫主義情懷的比較
一、英美文學浪漫情懷的相同之處
(一)文學作品的時間及其歷史背景
「Romanticim」(浪漫主義)這一形式的文學作品最早出現在英國。(frequently shared certai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moral enthusiasm,faith in the value of indivialism and intuitive perception,and a presumption that the natural world was a source of goodness and man’s societies a source of corruption.)浪漫主義之間大部分是相通的,都注重道德,強調個人主義價值觀和直覺感受,並且認為自然是美的源頭,人類社會是腐敗之源。隨後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都有所發展和創新。19世紀英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了歐洲的浪漫主義文學的巔峰,而同一時期的作品對美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時間上來說,這次浪漫主義在英美兩國都發生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國與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都是發生於動盪的社會歷史背景下,表達人們對現實社會的不滿、渴望革命和對新生活的追求。英國浪漫主義時期經受了法國大革命以及英國大革命,而美國是「西部擴張」,然後浪漫主義的文學代表作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
(二)浪漫主義情懷的定義與主題
從某種程度上看,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在該形式的文學作品中是開山鼻祖,而美國等其他國家則是在其局配基礎上取其精華,再根據本國的社會現狀以及基本國情做出相應的創新發展,以激起國民對於革命的爆發和對新生活的追求。所以從美國浪漫主義文學作品中很容易看出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影子。英國木可勒律治的浪漫主義的超自然主義,華茲華斯的英國國教的正統主義以及雪萊的無神論的精神主義,司各特的對以往時代的緬懷,都充分表露出浪漫主義的主色調就是反對現實社會的黑暗骯臟以及統治者的不滿,而追求大自然、追求正義講究實際的道德觀與人生觀。與此同時,看看美國的作家:歐文(Irving)、庫柏(Cooper)、坡(POE)、布雷思特(Bryant),則反對傳統的 文化 思想,反對舊的封建殖民主義的思想,追求浪漫主義情懷,在這點上看來,英美文學在浪漫主義的情懷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三)浪漫主義情懷相同的特色
對美國的文學做深入的了解,就會很容易發現,英國的文學對於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很多美國作家跟英國作家都處於相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所以有著很多相似的優秀文化傳統道德。毋庸置疑,在文學創作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處。美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桐宏指起源於新英格蘭的(transcendentalism)超驗主義,表露的是不講邏輯,不講系統,只強調超越理性的感受,超越法律和世俗束縛的個人表達;呼籲文化復興,反對美國社會的拜金主義;相信精神上的超越,相信無所不能的善的力量,強調善為萬物之源。這個超驗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是愛默生(Emeroson)的人性本善(believed that man was a part of absolute good)和梭羅(Thoreau)的自然絕納才是神聖的「潔白無瑕」(beheld divinity in the 「unspotted innocence」 of nature)。他們的代表作對美國文學作品有著很大的影響。超驗主義認為,「人類具有本能了解式認識真理的能力,能夠獲取知識。」這一時期的美國代表作品如庫柏的《皮襪子的 故事 》(?Leather stocking tales?)。馬克·吐溫的《哈里貝里·芬歷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等說明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中表露了當時人們對於現實社會的不滿,對於傳統的文化思想有嚴重的抵觸,心中充滿了對新生活的嚮往之情和對革命的渴望之情,其中就有英國文學的影子。愛默生曾說過,「只有人的心靈的尊嚴才是最神聖的。」這一點在美國文學中也有所體現。
二、英美文學浪漫情懷的不同之處
英國的浪漫情懷起源於詩歌。英國詩人彭斯和布萊克開創了浪漫主義詩歌的先河,後來詩歌中的浪漫主義逐漸融入文學作品中。美國的文學史上浪漫情懷最重要的階段就是18世紀末到南北戰爭爆發。而且美國的浪漫情懷受國外影響甚大,雖然英美文化傳統在很多方面都一樣,因而文學中的浪漫情懷也不可避免地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不同國家背景、社會發展現狀和地域差異等各種因素導致英美文學中的浪漫情懷的不同點多於相似點。
(一)出現的時間、歷史背景不同
英國浪漫情懷起源於18世紀後期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是詩人對當時社會工業革命的真實反映。作者所抒發的浪漫情感與社會緊密相連。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世界最大的農業生產國——英國轉變為世界工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家。農業時代被工業時代所取代,機器高速生產使這一時期的英國成為世界生產領域的龍頭老大。與此同時,產品也面臨各國的需求,由於英國本土能源有限,所以生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資源短缺狀況。社會最底層而且人口數量最大的工人們開始了大面積的能源開采以滿足生產需要。工人們的辛苦勞動與獲得的價值不成正比。統治者不顧人民群眾的需要,把剝削壓榨工人們而來的資本用來進行無休止的殖民擴張,在國外開拓無境的領地,在國內,政府用嚴酷的刑法對付人民群眾,最後導致人民的反抗情緒日趨高漲,最終導致了憲章運動和議會的改革。浪漫詩人們對這樣的社會環境有著深刻的感受,形之於詩,因而表現出空前尖銳的浪漫主義情懷誕生了。
美國的浪漫主義情懷起源於18世紀末期,一直持續到南北戰爭爆發,這一時期是美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階段。因為英、美兩國許多傳統相似,所以美國這一時期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受到了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深刻影響。但由於國家所處的環境不同,美國這一時期社會比較動亂,地方運動此起彼伏,所以這一時期興起了寫美國本土壯麗的自然風光,同時又強調自然對人的作用。人類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因此人必須充分相信和依靠自己,具有多樣化特點的美國浪漫情懷誕生了。 (二)英美浪漫情懷的流派不同
英國的浪漫主義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流派:一個是以贊美美麗自然風景為主,具有田園氣息的消極「湖畔派」,與之對應的是充滿時代氣息和對現實社會不滿想要破除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希望革命帶來和平新生活的積極浪漫主義。不同流派代表著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消極的浪漫情懷充滿對社會的各種失望,他們在文學作品中的幻想創造了一種太平天國中理想的太平社會,他們逃避現實。積極的浪漫主義則是面對現實社會有著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即使社會上存在著很多的不公平和黑暗,但是仍然能夠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樂觀主義態度面對人生的挫折以及社會和家庭賦予自己的壓力。
相對於英國的兩個流派而言,美國的浪漫主義情懷更多的是強調對人物性格特徵的表達,超驗主義中這樣說道:人是神聖的,必須強調人真實的感受,超自然的心態。每個人必須充分依靠自己和相信自己,這樣人類才能夠團結在一起為人類社會的和平事業而奮斗。
(三)英美浪漫情懷的定義和主題不同
英國的浪漫情懷主要指的是反對現實,追求浪漫,這是當時英國殘酷的社會現實所決定的。因為現實過於悲催,所以更多的浪漫主義詩人寄情於虛幻的情感和自己創造的不真實世界中,以此來獲得心靈上的最大安慰。這也必然決定了英國浪漫情懷的主題是充滿憂郁和苦難的。而美國浪漫主義情懷則是反對傳統,強調人的作用。很多浪漫主義作品中的主人公都表現出了極為敏感的人性特徵。絕大部分作品都是贊揚個人和普通人,這幾乎成了美國這一時期的文學信仰。美國浪漫情懷既有對英國文學作品中浪漫主義的繼承,又添加了許多新的元素。它的主題表達的是美國人民樂觀的情感和對社會發展相對滿意的心態。
(四)英美浪漫情懷的特點不同
英國浪漫主義所創造的是一種自然、想像的環境,反對古典主義,多以抒情為主,托物言志,抒發對現實的不滿。而且還強調音樂美,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忘記煩惱與痛苦,並且還夾雜著不少哥特式的成分。而美國的浪漫主義情懷則是派生的,具有派教主義的特點,反對道德上的約束,大力提倡通過教義使人思想開放,信仰加爾文教。
(五)英美浪漫主義文學的內容的不同之處
美國的浪漫主義的文學作品如:美國第一位浪漫主義 散文 文體作家(Washington Irving)華盛頓·歐文的代表作?Sketch Book?(《見聞札記》),它是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說和美國第一部偉大的青少年文學讀物,重振了沒落的哥特式浪漫主義小說,隨後他在此基礎上把心理學的一些知識融入了這種體裁,還有?Legends of the Conquest of Spain?(《西班牙征服記》)。此外,另一代表人物就是(James Fenimore Cooper)詹姆?斯·芬?尼?莫·庫?珀開創了兩種流傳極廣的小說體裁,邊疆傳奇小說和海上傳奇小說。「?Leatherstocking Tales?」(《皮襪子故事集》)包括?The Deerslayer?(《殺鹿者》)、?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最後的莫希幹人》)、?The Pathfinder?(《探路人》)、?The Pioneers?(《拓荒者》)、?The Prairie?(《大草原》),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美國最接近史詩的作品。他們的作品都流露出強烈的自然感情,反對這個黑暗的社會,討厭現實社會的制度和對統治者的不滿,渴望回歸自然。然而英國的代表人物有雪萊,雪萊詩歌的特色是充滿對反動統治和黑暗社會的揭露與反抗、對被壓迫人民的同情以及對未來理想社會的展望;空靈飄逸,激情樂觀,沒有陰郁色彩;採用象徵手法,用浪漫主義的幻想來描繪理想世界。還有華茲華斯(1770—1850),他是英國浪漫主義的第一位大詩人,也是歐洲的大詩人。因為他喜歡歌頌自然美,被譽為「自然詩人」。他認為大自然有一種使人提高精神境界與道德價值的力量,所以他把自然作為一種精神力量來歌頌。讓自然陶冶自己並激發靈感,自然是取之不盡的素材來源。代表作《丁登寺》表達了他對自然的感情。
[參考文獻]
[1] 毛娟.「沉默的先鋒」與「多元的後現代」:伊哈?布·哈?桑的後現代文學批評研究[D].四川大學,2007.
[2] 李順春.論尤金·奧尼爾《瓊斯皇》的表現主義手?法[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03).
[3] 《轉型時期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研究》課題組課題組成員:聊城大學石興澤,楊春忠.新時期浪漫主義文學處境尷尬[N].社會科學報,2009.
>>>下頁帶來更多的英美文學的論文5000字左右
G. 英美文學類論文範文
英美文學是英國人民和美國人民長期以來創造性地使用英語語言的產物,是對時代生活的審美表現。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英美文學類論文 範文 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英美文學類論文範文篇1
從英美經典電影分析英美文學女性形象
[摘要]很多英美經典電影,都是以英美文學為藍本進行改編的。將文字轉換為銀幕上的畫面,這樣的變化,更有利於觀眾對原作中角色的定位。女性角色,是文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文學話題製造的永恆話題。在諸多英美文學作品中,女性角色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背景的變化,也變換著不同的色彩。本文以一些經典的英美電影,對比那些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進行了分析,包括對愛情的執著、自我價值的追求、悲劇色彩和獨立自主的方面。
[關鍵詞]英美電影;英美文學;女性形象
一、引 言
女性角色,是文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文學話題製造的永恆話題。在諸多英美文學作品中,女性角色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背景的變化,也變換著不同的色彩。從莎士比亞時期開始,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英國、法國、美國等作家的文學作品為例,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女性角色,開始展現出不一樣的活躍程度,特別是隨著電影產業的興起,將文學作品改編為電影,更加有利於對原作中女性形象的深刻展示。在這一點上,以好萊塢電影為代表的英美電影,以更加豐富的形式,詮釋了電影視角下的女性角色新特點,其中對於女性主義的形象表現極為突出。
二、女性對於愛情的執著
愛情,是英美文學作品中一直延續的格調。無論是輝煌的史詩巨制,還是社會小人物的刻畫寫實,其中都有著愛情的主題。在愛情面前,電影,或者說原作中的這些女性角色們,敢於為了愛情反抗傳統,反抗那些看似堅不可摧的世俗。改編自美國作家羅伯特的小說《廊橋遺夢》的電影中,弗朗西斯卡與羅伯特之間的愛情,突破了家庭與婚姻的禁制,兩人的愛情在當時是一種被唾棄的行為,是對婚姻的背叛,對倫理道德的挑戰。
在電影中,弗朗西斯卡在義大利長大,嫁人後隨丈夫來到了美國。源於義大利的浪漫,弗朗西斯卡在美國鄉村的生活無聊至極,在她與羅伯特的愛情中,盡情洋溢著自身的浪漫風情,這是沖破了世俗枷鎖的愛情。弗朗西斯卡的愛情讓觀眾落淚,是因為她沒有因為愛而放棄自己的家庭,她仍舊記得自己身為母親的責任,但卻為了愛希望自己死後能與羅伯特在一起。
在原著中,弗朗西斯卡這一角色,對其愛情的描寫文字較多,而在電影中,人們通過女演員眉宇間的那抹思念,很直接地理解了她對羅伯特執著的愛以及對家的責任感。愛情與女性之間,似乎是文學作品中必然保留的橋段,以英美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英美電影中,愛情的主旋律,不僅是對這些文學作品的一種致敬,更符合潮流下的電影要求。
又如在《簡?愛》中,簡?愛對羅切斯特的愛,是一種純粹的愛,而無其他雜糅的情感。當簡?愛拒絕了聖?約翰的求婚,雖然羅切斯特的豪宅已經被他那個瘋子般的妻子燒毀,雖然羅切斯特因此而失明,但是簡?愛按照心中對於愛的執著,認為這樣的羅切斯特仍舊是自己的最愛。簡?愛因為自己的愛而成為羅切斯特的天使,羅切斯特的餘生因為簡?愛而精彩。
在電影《傲慢與偏見》中,在尊重英國女性作家奧斯汀原著的基礎上,小說中的人物伊麗莎白與達西之間的愛情,一直被人們所談論。伊麗莎白的愛情觀中,沒有金錢財富,沒有地位差距,有的是彼此之間的了解,是兩人之間的彼此相愛。通過電影中,達西的傲慢與伊麗莎白的渴望平等,不難讓觀眾理解原著中的那個對愛情很執著的伊麗莎白。雖然愛著達西,但是伊麗莎白的愛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的,不需要無聊的高姿態和耍酷態度。
伊麗莎白這樣的愛情觀,也正是原著作者奧斯汀的愛情觀。我們在看這些英美電影時,對於銀幕中的女性形象有著更加直觀的理解,而愛情這種在銀幕上獨特表現的情感,更容易讓我們通過電影了解原著中女性的愛情世界,那是一個執著的感情觀。
但是這樣的愛情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很難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女性的愛情執著觀,帶來的往往是愛情悲劇。在電影《茶花女》中,瑪格麗特對於愛情也是固執的,哪怕被自己的愛人阿爾芒誤會,她仍舊默默地承擔著因為愛情而帶來的傷害。不管愛情的結果怎樣,對於愛情,這些女性仍舊是那麼執著與肯定。
三、追求自我價值的女權主義
在眾多的英美電影中,都很好地再現了原著中反抗男權的思想,即強烈的女權主義。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女權主義是女性主義最為顯著的表現點。目前,改編的英美電影中,多以20世紀初期的英美文學作品作為藍本,而這些文學作品中,開始闡述女權主義,反對男權。這種現象並不是這一時期文學作品所獨有的。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有很多的女性實際上開始走出家門,進入了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而這些女性正是反抗男權的代表,她們的身上少了些浪漫的氣息,但是卻多了一些職業性的元素。她們更加關注社會、政治等話題,這些女性角色,追求的是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很多的英美電影中都有所體現。
例如,在美國女作家米切爾的小說《飄》中,女性角色斯嘉麗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而在以《飄》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中,觀眾對於那個富家大小姐斯嘉麗印象深刻。影片以南北戰爭為背景,戰爭奪取了斯嘉麗家庭的一切,而斯嘉麗在重重困難中,從一個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的大小姐,成長為一個智慧的現代女性。
斯嘉麗這個女性形象在原著中,屬於寫實人物,米切爾對於這個人物沒有涇渭分明的描述,而是做了真實的敘述。在電影中,這種感覺更加直觀一些,斯嘉麗似乎是一個追求自我價值的女性。所以,很多的英美文學作品中,女性不再是一個獨立於外的弱勢群體,導演與作者都在強調女性角色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她們有著自我價值。在電影《名利場》中,那個為了躋身上層社會的蓓基,按照現代的評判觀點來看,用「女強人」來形容蓓基更加合適。
她為了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不惜賣弄自己的學識、自己的歌聲,甚至自己的肉體,蓓基一直在展示著自己的價值所在。無論是勾引好友艾米利亞的哥哥喬斯,還是對克勞萊家族繼承人的羅登,蓓基都成功地將自己的價值融入計謀當中。
這些女性形象,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同時,也是對男權的一種反抗,女權思想在電影或小說中都毫無掩飾。在電影《茶花女》中,瑪格麗特本是巴黎的一個名妓,但是她愛上了阿爾芒,並與之在鄉下同居。
阿爾芒的父親認為是瑪格麗特葬送了兒子的前程,脅迫瑪格麗特移情別戀,而阿爾芒信以為真,憤怒下當眾羞辱瑪格麗特。瑪格麗特終因病而亡,而阿爾芒事後知道了緣由後,悔恨不已。瑪格麗特的死,是愛情悲劇的表現,更是對男權世界一種無聲的反抗。同樣地,在電影《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與達西的愛情,一開始,伊麗莎白因為達西的高傲而沒有接受他的表白。
我們通過電影,再去原著中尋找伊麗莎白與達西的愛情,會發現奧斯汀花費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伊麗莎白與達西那奇妙的愛情。直到達西改掉了自己的「臭毛病」,伊麗莎白才真正地接受了達西。伊麗莎白雖然愛著達西,但是對於達西的那種大男子主義很厭惡,她故意地對達西冷漠,也正是對男權的一種反抗。在哈代的《無名的裘德》改編成電影後,蘇的「新女性」形象更加凸顯,她敢於追求自我的價值而反抗學校的規定,敢於直面對裘德的愛。 四、悲劇色彩濃重的女性形象
以英美文學作品改編的英美電影中,很多女性形象都是悲劇性的。這些女性形象雖不至於占據英美文學作品的大半,但是在我們觀看的很多英美電影中,這樣的悲劇色彩,似乎更受到導演和編劇的歡迎,也更能夠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從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充滿悲劇色彩的女性,更多是與作品創作背景下的大多數女性有著明顯的思想和行為區別。正是因為這些女性角色「前衛」的行為,造成了她們悲劇的產生。這些悲劇多體現在女性的愛情上,還有社會階級的殘酷壓榨上。
例如,在雨果的《悲慘世界》中,芳汀這個角色,被趕出了工廠,死在了醫院里。她本有一個美好的愛情,但是卻被情人拋棄,獨自帶著女兒珂賽特。在改編的音樂劇《悲慘世界》中,芳汀被迫去那個她永不想涉足的地方,賣了自己的頭發、牙齒,甚至是身體。當I Dreamed a Dream響起時,芳汀的悲劇終究發生了。對於芳汀的死,是悲劇的結局,也是她的解脫。
又如,在《哈姆雷特》中,奧菲利亞這個角色,是莎士比亞在17世紀塑造的形象,而那個時期的英國女性,和中國的傳統女性一樣,對父親和兄長十分尊敬,甚至達到了盲從的地步。然而奧菲利亞深愛著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對她的表白,被奧菲利亞的父親否決。當奧菲利亞的父親被哈姆雷特殺死後,奧菲利亞崩潰了。她一直在無聲地承受著一切,但悲劇的腳步沒有因為她停止。一個纖弱的女子,一個溫柔的女子,一個性格柔弱的女子,在那個年代註定了她的悲劇色彩。
在英美文學中,女性的悲劇色彩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電影改編後,這種女性悲劇更加真實。她們與周圍生活的格格不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除去《哈姆雷特》中奧菲利亞這種被社會壓到無法喘息的女性外,還有愛情帶來的悲劇。例如在《廊橋遺夢》中,弗朗西斯卡的愛情就是一個悲劇,她有著自己的家庭,卻愛上了羅伯特。
這樣的愛情就是一個悲劇,在道德的束縛下,在倫理的譴責下,弗朗西斯卡的愛情只能以悲劇結束,四天深入骨髓的愛情,折磨了弗朗西斯卡的後半生,這樣的悲劇讓觀眾更加心痛。同樣地,在《呼嘯山莊》中,女主人公凱瑟琳,也是一個女性悲劇形象的代表。凱瑟琳對於愛情的渴望極其矛盾,她希望自己的愛情是不受世俗影響的純凈的愛,還期望能夠找到身世好、家境富裕的白馬王子。凱瑟琳同希斯克利夫之間的愛情,是純凈的,為此不惜打破社會的道德枷鎖。而凱瑟琳還是放不下對財富的嚮往,她嫁給一個不認識的人,成為山莊的女主人。這是世俗中「美好」的婚姻,但她對愛情的矛盾,讓她無法割捨愛情,最後為之付出了生命。
五、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無論是對愛情的執著,還是對自我價值的追求,抑或是悲劇性的色彩,通過電影中的女性角色表達,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英美文學作品中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這也是女性主義在文字上的宣洩,在銀幕上的爆發。在19世紀,簡?奧斯汀、勃朗特等一大批女作家走向英美文學的高處,她們反對男權,發揚女性主義。例如,在勃朗特的《簡?愛》中,女主人公簡?愛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她積極向上,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征服了男主人公羅徹斯特。
在簡?愛與羅徹斯特的愛情中,簡?愛一直保持著克制和清醒,她嘲笑那些可笑的權貴,她嚮往平等。簡?愛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女性角色,簡?愛對於愛情的追求,一直保持著獨立。她知道了羅徹斯特有妻子後,不願貶低自己的地位價值,選擇離去。而當她認識到自己對羅徹斯特的情感後,不顧羅徹斯特的失明和一無所有,仍舊回到羅徹斯特的身邊。簡?愛的容貌也許並不出眾,但是她有一個高貴的靈魂,她追求獨立和自主,她有更加吸引男性的自我修養和精神追求,特別是簡?愛對於經濟獨立的認識。這都是獨立自主女性形象的表現。無論是電影還是原著中,簡?愛都讓我們感嘆不已,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女性,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女性!同樣的女性特質,我們在《名利場》中的蓓基身上也能看到一些,蓓基的「女強人」特點,正是她獨立自主的一些體現,雖然她一直想傍上一個富翁。
六、結 語
女性形象,在英美文學作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在愛情還是自我價值,抑或是悲劇色彩和獨立自主方面,都有著吸引人的地方。通過電影的展示,小說中的女性形象似乎活了過來,以電影來分析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更加耐人尋味,也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閑來無事,可以走進影院,去回顧一下這些英美經典。
[參考文獻]
[1]辛淑蘭.超越傲慢與偏見:從女性視角看《傲慢與偏見》中的幸福婚姻[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6.
[2]黃治康.《呼嘯山莊》的女性意識研究[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3).
[3]王盈盈.從女性視角解讀美國電影《廊橋遺夢》[J].電影文學,2013(08).
[4]陶曦,李雯倩.西方女性主義電影理論[J].電影文學,2010(12).
英美文學類論文範文篇2
淺析英美文學與我國文學二者關系
摘 要:通過英美文學作品與我國文學作品的主題分析發現,英美文學主題,把人和自然的關系定位為回歸自然與征服自然;而我國文學作品人和自然的關系為相互統一,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關鍵詞:英美文學;作品主題;人和自然
英美文學與我國文學在「人和自然」的主題方面存在差異,是我們從宏觀上把握和研究英美文學與我國文學作品的重要線索。
一、英美文學發展的分析
英美文學是英國人民和美國人民長期以來創造性地使用英語語言的產物,是對時代生活的審美表現。英國文學經歷了長期、復雜的發展演變過程。英國與美國語言因為同屬於一個英語體系,長久以來認為美國文學是英國文學的一個分支。兩國文學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受到各種現實的、歷史的、政治的、 文化 的等外在力量的影響,以及遵循文學內部自身規律,其文學發展歷經了古英語與中古英語、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維多利亞、現代主義等不同的歷史階段,戰後則大致呈現從寫實到實驗和多元的走勢。中古英語時期的文學較以前在擴展主題、豐富類型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展,而且深受到__的影響,傳奇小說及詩歌逐步流行。
二、英美文學中人和自然的主題分析
盡管英美文學在發展過程中都存在多元化,但社會的存在無外乎人和自然,世界上好多文學作品都是反映「人和自然」這一主題的,當然英美文學也不例外。
英美文學作家在作品中力圖揭示在特定條件下主宰人的行為的兩種力量:一方面是遺傳,是人內在的力量,具體來說是描寫人對其生物本能的依賴,即人追求愛情、金錢和享受的不可壓抑、無法阻擋的慾望。另一方面是社會環境,是外在的力量,是作家對人所生存的社會的研究,具體來說,是描寫高度文明的社會給人造成的威脅與圍困。民族傳統依據每個民族生活的社會條件和自然地理條件形成於特定的歷史時期,民族傳統一經形成便具有較大的穩定性,能長久地在民族成員中保留下去。
自然,既是人類的母親和搖籃,又是人類的敵人和戰場。這種矛盾的關系,體現在人類的自然觀念中,便是兩種對立的心態:回歸自然與征服自然。這種對立一直貫穿英美思想、文學傳統的始終。就文學家個體而言,他們的思想觀念及其創作中所表現出來的「人與自然」顯示出一種深刻的復雜性,甚至是矛盾性和變動性。有的禮贊、崇拜自然,有的在對抗、征服自然的過程中突顯人的尊嚴和價值,有的聚焦於特殊的人化了的自然環境,有的呈現出一種回歸自然與征服自然的交融,有的顯示出超時代的遠見卓識。
三、我國文學作品中人和自然的分析
我國神話中盤古開天闢地的 故事 含有豐富的泛神論思想:自然界的一切都神聖不可毀壞,因為一切都是從一個叫「盤古」的巨人身體長出來的———他嘴裡呼出的氣變成了春風和天空的雲霧;聲音變成了天空的雷霆;盤古的左眼變成太陽,照耀大地;右眼變成浩潔的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千萬縷頭發變成顆顆星星,點綴美麗的夜空;鮮血變成江河湖海,奔騰不息;肌肉變成千里沃野,供萬物生存;骨骼變成樹木花草,供人們欣賞;筋脈變成了道路;牙齒變成石頭和金屬,供人們使用;精髓變成明亮的珍珠,供人們 收藏 ;汗水變成雨露,滋潤禾苗;呼出的空氣變成輕風和白雲,匯成美麗的人間風光;盤古倒下時,他的頭化作了東岳泰山,他的腳化作了西嶽華山,他的左臂化作南嶽衡山,他的右臂化作北嶽恆山,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嶽嵩山。 傳說 盤古的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後變成了人類。所以,都說人類是世上的萬物之靈,人類應該愛護自然和其他一切生命。
四、英美文學與我國文學中「人和自然」對比分析
在探討英美文學中的「人與自然」時,實際上是包含著比較與借鑒的意圖的。通過通讀惠特曼、梭羅等人的作品,我們了解到他們都是受到過我國宗教和哲學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認識到,我國文學作品中包含的天人統一的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現代價值。事實上,現代西方某些哲學、倫理學在理論建構之際,就已經吸收了一些我國文化傳統中的天人統一的智慧。德國學者格羅伊從東西方「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對立特徵,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以印度佛教和我國道教為代表的東方傳統「人與自然」與英美作品中反映的「人和自然」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遺憾的是我國在進入現代社會以後,急於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大量引進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忽略對本國文化傳統的建設與更新,如今已面臨比西方國家更為嚴峻的自然問題。目前我國在大力倡導人與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在這樣一個思潮巨變的歷史時刻,一方面,作家們應該大力弘揚我們祖先倡導的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大力推出優良作品;另一方面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要有責任感,要注重社會的我和自然的我的統一。
參考文獻:
[1]楊健紅.論英美文學教學的道德關聯性[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09(11).
H. 英美文學的英語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英美文學的英語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英國文學源遠流長,經歷了長期、復雜的發展演變過程。下面,我為大家分享英美文學的英語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選題的背景與意義:
(一)課題研究來源
在考研過程中遇到類型相關的題目,本人很感興趣,於是確定選擇該題。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過對《呼嘯山莊》中象徵主義,來敘述《呼嘯山莊》中文明與自然的沖突。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著名小說家和作家,是著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 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賦的一個。她一生只寫了一部小說《呼嘯山莊》,但是這部偉大的作品卻使她揚名於世。通過《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通過寫兩個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充分表現了維多利亞時期文明和自然之間的沖突以及怎樣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對自然的偏愛。小說中自然和文明沖突不斷,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說中多次運用對比和象徵來表現此沖突,例如,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的沖突,凱瑟琳兩種不同的愛情觀的沖突。這種沖突正是基於艾米莉·勃朗特對自然異於常人的熱愛和當時現代文明盛行的背景。英國文學史上著名的三姐妹從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們心中是神聖之物,這點很像新英格蘭超驗主義的觀點。並且英國浪漫主義時期沃茲沃斯和柯律利治等著名詩人影響,自然,情感和哥特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慾橫流的維多利亞時代,當時的人們以自然之情為基礎的生活受到現代文明的激烈沖擊。作為維多利亞時代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現代文明帶來的種種罪惡,內心更加執著於對自然的喜愛。 因此,要想真正讀懂這部偉大的著作,就必須要了解小說中艾米莉·勃朗特對自然和文明的觀點。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對自然和文明的態度,才能真正明白在這愛恨情仇下有著更深刻的寓意-人類生活應該順應自然和本性。通過《呼嘯山莊》中自然和文明的從圖矛盾,由此來敘述《呼嘯山莊》中回歸自然的觀點。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內哪唯研究現狀
1.陳茂林從艾米莉·勃朗特所受的自然的影響來分析,他的《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呼嘯山莊>的生態批評》認為《呼嘯山莊》是一部自然頌歌。小說中自然有著獨特的作用,它使人精神放鬆,包容所有人,它似乎李悄培是一個有血有肉的靈魂,分享著人的痛苦和換了。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深深熱愛,同時也反映了自然和文明的沖突和矛盾。 葉利榮則在其《追尋自我的歷程--<呼嘯山莊>主題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運褲·勃朗特在小說中塑造的兩個富於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凱瑟琳,展示了他們在迷失之後尋找自我回歸的艱難歷程表現了處於自我沖突中的人的內心世界。他們充滿抗爭的一生是生命個體追尋自我歷程的真實寫照。
2. 王宏潔則在《自然與文明的沖擊》中認為,自然和文明的沖突矛盾也就是《呼嘯山莊》中的其中一個重要主題。自然,要求人們生活需要順從內心情感和自然本性,得到自然錯給予的舒適和自得。而文明,則是不同於自然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要求人們生活遵從道德和理智。文明由此帶來了物慾橫流的社會以及追逐自身利益的人類,因此純凈自然之人被文明所污染。而自然不會隨著文明的出現和進步消失,自然會一直存在。所以自文明誕生開始,文明和自然的沖突就不斷。
(二) 國外研究現狀
1.英國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在一九一六年就寫過《〈簡愛〉與〈呼嘯山莊〉》一文。她寫道:「當夏洛蒂寫作時,她以雄辯、光彩和熱情說我愛,我恨,我受苦.她的經驗,雖然比較強烈,卻是和我們自己的經驗都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在《呼嘯山莊》中沒有 我,沒有家庭女教師,沒有東家。有愛,卻不是男女之愛。艾米莉被某些比較普遍的觀念所激勵,促使她創作的沖動並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損害。她朝著一個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書中把它拼湊起來。那種雄心壯志可以在全部小說中感覺得到--一種部分雖受到挫折,但卻具有宏偉信念的掙扎,通過她的人物的口中說出的不僅僅是我愛或我恨,卻是我們,全人類和你們,永存的勢力……這句話沒有說完。」
2.英國進步評論家阿諾·凱特爾(Arnold Kettle)在《英國小說引論》一書中第三部分論及十九世紀的小說時,他總結說:「《呼嘯山莊》以藝術的想像形式表達了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壓迫、緊張與矛盾沖突。這是一部毫無理想主義、毫無虛假的安慰,也沒有任何暗示說操縱他們的命運的力量非人類本身的斗爭和行動所能及。對自然,荒野與暴風雨,星辰與季節的有力召喚是啟示生活本身真正的運動的一個重要部分。《呼嘯山莊》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而且努力去改變它,有時順利,卻總是痛苦的,幾乎不斷遇到困難,不斷犯錯誤。」
三、 課題研究內容及創新
(一)課題研究內容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嘯山莊》中多次運用象徵主義,例如,呼嘯山莊和西斯科拉里夫與兒時的凱瑟琳代表自然,他們崇尚自由,順應自然和暴風雨似的生活原則而與呼嘯山莊對立存在的畫眉山莊以及林頓家庭則代表文明,他們彬彬有禮,服從一切社會原則。自然和文明表面風平浪靜一直到西斯克里夫和凱瑟琳偶然闖進畫眉山莊,於是沖突不斷。凱瑟琳的自然之情開始受到文明的真正挑戰,她開始背叛自己的內心情感,越來越像淑女,最終她舍棄對西斯克里夫的真愛嫁給埃德加·林頓,表面上文明佔取了絕對優勢。但是婚後的凱瑟琳被內心的自然之情折磨致死。而西斯克里夫也因為凱瑟琳的背叛自然性扭曲到極端,他變成了復仇的惡魔。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約束人的真實自然之情,造成了悲劇。盡管文明帶來了進步,但是文明卻扼殺了人性。最終,艾米莉·勃朗特讓西斯克里夫在死前打開阻礙之窗-文明,讓兩人的遊魂在荒野間游盪。種種表明艾米莉·勃朗特對兩人愛情的.同情以及要求人順應人性,重返自然的思想。 本選題擬從三個部分加以闡述:
1. 自然和文明的定義
2. 自然和文明的較量: a.自然和文明的象徵: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西斯克里夫和林頓及其哈的頓 b.自然和文明的斗爭:凱瑟琳的愛情選擇和西斯克里夫的瘋狂報復導致人性的扭曲
3. 結論 人應該順從自然,歸順自然。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以及給人帶來毀滅性的災害。
(二)課題研究創新
本文主要通過對《呼嘯山莊》中象徵主義的運用,來解析自然和文明的沖突。艾米莉·勃朗特不僅塑造兩個截然不同的庄園,分別代表自然和文明,還賦予住在兩個山莊中類似他們山莊的性格,通過他們的對比以及他們交織時所產生的矛盾分歧來說明自認和文明之間的對抗。
四、課題的研究方法:
本選題擬採用多種研究手法,然後再結合定性分析研究法、綜合查找法、歸納法、翻譯法、文獻綜述法、文獻檢索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加以詳述。主要包括: 1、定性分析法:根據主觀的判斷和分析能力,推斷出事物的性質和發展趨勢的分析方法。 2、歸納法:通過許多個別的事例或分論點,然後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性,得出一般性的結論。 3、文獻法:即歷史文獻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種現存的有關文獻資料,從中選取信息,以達到某種調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4、文獻綜述法: 即針對某個研究主題,對與之相關的各種文獻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對所負載的知識信息進行歸納鑒別,清理與分析,並對所研究的問題在一定時期內已取得的研究狀況,取得的成果,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的趨勢進行系統而全面的敘述,評論,建構與闡述。其中,確定一個研究主題,收集整理專題文獻,閱讀與挖掘文獻內容,清理與記述專題研究狀況,建構與闡明專題研究發展趨勢。
五、 研究計劃及預期成果
(一)研究計劃
4月15日-4月18日:指定論文指導教師,學生選定題目; 4月19日-4月25日:完成任務書部分和開題報告; 4月26日-5月12日:完成論文第一稿; 5月13日-5月22日:完成並上交論文第二稿; 5月23日-5月31日完成論文三稿(5月31日上午11點之前上交,以便答辯老師閱讀),指導教師分組閱讀論文,師生做好答辯准備; 6月1日-6月9日:論文答辯(答辯後,學生對教師提出的意見要及時修改,以便裝訂論文終稿)。 6月10日-6月12日:二次答辯及論文裝訂、成績評定。
(二)預期成果
按照規定的時間和進度提交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論或應用價值的,字數在5000英文 單詞左右、英美文學方向的的學術論文。
六、 參考文獻:
[1] Bronte Emily. Wuthering Heights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Cecil, David.Early Victorian Novelists: Essays in Revaluation. . 1934
[3]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著,方平譯。呼嘯山莊[M].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1
[4]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著,宋兆霖譯。勃朗特兩姐妹全集[M].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5] 陳茂林。 --回歸自然 返璞歸真《呼嘯山莊》的生態批評 [J]. 外語教學。 2007(01):69-73
[6] 栗華。 「野孩子」的愛與恨--對《呼嘯山莊》意象和主題的一種闡釋[J]. 北方論叢。 2001(6):80-83
[7] 裴雙。 --人類應有的前行姿態論《呼嘯山莊》對野性與文明的取捨 [J].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4):80-85
[8] 邵旭東。 何以寫出《呼嘯山莊》?--也談艾米麗·勃朗特創作源泉問題[J]. 外國文學研究。1996(04):77-81
七、指導教師評語:
I. 英文學術論文範文
近年來,世界各國在 教育 、軍事、經濟、政治、文學等多個領域的交流越來越頻繁,極大地促進了這些領域的進步和快速發展。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英文學術論文,供大家參考。
英文學術論文 範文 一:英美文學中文學批評的多元化探討摘要:英美文學中的文學批評存在多種不同的理論,不同理論學派所持有的觀點也不盡相同,每個學派之間都有其豐富的理論基礎,從多維的角度去進行主客觀的文學批評,正是因為文學批評有著其自身科學性、審美性、公信力等方面的特點,能夠包容多種批評學派的存在,對文學作品進行客觀、科學的批評。
關鍵詞:英美文學;文學批評
一、文學批評理論在英帶褲緩美文學教學中的意義
目前我國大多數院校都開設了相應的文學教育理論課程,而在關於英美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文學批評與文學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文學批評可以從其獨純世特的視角關注和解讀英美文學作品,得到與眾不同的觀點,從而充分了解了整部英美文學作品的歷史意義和內涵。文學批評也為英美文學教學提供了一把打開其大門的鑰匙,讓學生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思想關注英美文學,更好地促進了英美文學的發展。以文學批評基本理論為依據,應用到英美文學教學中,將有助於在學習作品過程中,避免傳統的、印象式的解讀,使學生通過對原著的充分解讀,仔細品味原著中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以及寫作的手法,培養學生踏實閱讀的學風,還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二、英美文學中文學批評的多方位表現形式
1.英美文學中新批評理論。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出現以蘭色姆(J.C.Ransom,1888-1974)、威姆塞特(W.K.Wimsatt,1907-1975)等為代表,形成了英美文學中的「新批評」理論。他們認為一切從作者的原始寫作動機與作者的閱讀感受為出發點所進行的文學批評都是「錯誤的謬論」,脫離了文學批評的初衷,將文學批評的對象進行了根本的轉移,即轉移到了文學作品對閱讀者心理影響方面上,脫離了被批評對象的本身,從而淪為了單一的印象論。英美文學中的新批評理論認為單純依靠閱讀者的感覺,會使閱讀者產生相對的「閱讀錯覺」——即帶入閱讀者已有的自我認知來干擾對作品進行正確的、客觀的文學批評。新批評理論強調的是以尊重和細讀原著為基礎,對原著進行客觀、公正的、不帶有固有主觀意識的文學批評,形成踏實閱讀的風氣。在高校英美文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新批評理論,也就是說教師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鑽研原著,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供學生進行課上探討,這樣才能賦予學生機會去利用新批評理論認識英美文學、了解英美文學、發現英美文學的精髓所在,主動地去學習英美文學。
2.英美文學中讀者反應批評理論。
在整個英美文學歷史發展過程中,從來不缺少批評的新聲音和新形式的產生於與發展,斯坦利.費希(StanleyFish)就對新批評理論提出了挑戰,他認為單純的從作品本身進行分析而忽略了讀者的作用,是對整個閱讀過程的誤解。「讀者反應批評」強調原著作品對於讀者的影響,讀者在閱讀原著後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能夠從中得到的感受為重點。讀者反應批評理論以讀者為重,從讀者的角度來詮釋「文學批評」的過程。作品需要「留白」,這些留白的地方正是讀者閱讀完作品之後進行的「自我想像」,是對作品新的解讀和延展,得到一種「作者——作品——讀者」三者之間的交流。但是這種理論由於強調的是讀者的作用,蠢模而每位讀者都是不同的個體,即便對同一文學作品,也有著不同的解讀方式和看法。這是「讀者反應批評理論」所面對的最大的難題。
三、英美文學作品中文學批評的特點
1.文學批評與多種學科緊密相連。
在英美文學中文學批評幾乎是文學研究的 同義詞 ,文學批評以文學鑒賞為基礎,以文學理論為指導,對作家作品進行分析、研究、認識和評價,這一整個過程不單單是一種文學行為,更是與多種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大部分的文學批評都運用了「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多種學科。尤其是文學批評中的「讀者反應批評理論」充分運用了讀者的閱讀心理和閱讀感受,來對文學作品進行文學批評,得到了相關作品的反饋。
2.英美文學中的文學批評具有審美性。
不論是以新批評理論為基礎,還是以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為基礎,大部分的文學批評都具有審美性。這里的審美性指的是它以文學作品為基礎,關注做作品所傳達的藝術性和美學性,批評者需要按照美的規律,從文學作品的美學方向出發對原著進行審美性分析,作出審美判斷和評價,使讀者能夠更好的理解和認識到作品,提升讀者的審美情趣和閱讀能力。
3.英美文學中的文學批評具有科學性。
任何形式的文學批評都不應該脫離科學發展的實際,正確的文學批評在批評者進行美學、藝術學批評的同時也要利用理性的 邏輯思維 方式,對文學作品進行客觀的批評。批評者需要具備科學的創造性,用科學的研究 方法 、研究思維、研究理論對文學作品進行客觀公正的批評,並且能夠以客觀事實為基礎,查閱大量豐富的文學資料來對原著進行周密的、系統的分析和判斷,不可參雜大量的個人主觀思想、狹隘偏見,以對原著進行科學的文學批評。
四、結束語
英美文學中的文學批評存在多種不同的理論,不同理論學派所持有的觀點也不盡相同,每個學派之間都有其豐富的理論基礎,從多維的角度去進行主客觀的文學批評,正是因為文學批評有著其自身科學性、審美性、公信力等方面的特點,能夠包容多種批評學派的存在,對文學作品進行客觀、科學的批評。文學又有著其特殊的地方,不同於其他客觀事物,不能用一般規律去對它進行解讀和分析,正是因為有了文學批評的存在,才能夠在不同讀者角度,不同理論支持下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和解讀,探究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了解原著作者的真實意圖, 總結 歸納英美文學發展特點,以便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英美文學課的困境與多媒體輔助教學劉儀華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0-3025
2、高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類課程教學現狀調查魯吉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12-0124
英文學術論文範文二:英美文學導入對英語教學的影響研討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需要培養人文素質與科學素質相結合的人才,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果學生只注重科學知識而忽視其人文素質的培養,將會成為一個只擁有知識而沒有智慧的人。
關鍵詞:英美文學;英語教學
英美文學導入作為一種新的導入模式,可以拓寬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符合《要求》中集多種教學模式的需要.另外,我國普通高校特別是理工科院校的學生大都是理科生,在高中階段把注意力集中在數理化和生物的學習上,對英美文學知識的了解相對較少,《要求》中提出大學英語教學要提高學生的綜合 文化 素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有必要融入英美文學導入,使學生更多地了解英美文學知識和西方文化,這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綜合文化素養.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師在學習期間都學習過英美文學,其中一些教師在研究生階段的研究方向就是英美文學.教師掌握豐富的英美文學知識,有能力在導入中融入該方面的知識.所以,從大學英語教學要求、學生的求知慾和教師能力幾方面來看,英美文學導入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受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單一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學感、疲憊感和焦慮感,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而文學導入「可以減輕學習者的焦慮感,以利於語言習得」[2].英美文學導入可幫助學生擺脫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單一的負面影響,對新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學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一門學科感興趣時,即使沒有家長、教師的督促,學生也會對這一學科不斷地探索和學習,從中獲得學習這一學科的樂趣.目前,我國大多數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 學習英語 ,到大學一年級基本學習了十年英語,多數學生已經對英語產生厭倦感.所以,讓學生繼續學習英語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斷提高他們對英語的興趣.英美文學方面的知識在高中階段接觸得較少或只接觸一些淺顯的內容,在導入中加入英美文學內容會使學生們覺得很新穎,從而能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老師講解並提高學習興趣.在《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一冊第七單元「FacetoFacewithGuns」中有一個 句子 :Turingthosepa-,likeBlake’sThames,seemsto「markineveryface,marksofweakness,marksofwoe[3]」.這句話實際上引用了美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威廉•布萊克的著作《倫敦》中的詩句,教師可以通過對浪漫主義時期的詩歌特點對《倫敦》進行分析,可以增強學生對詩歌的欣賞能力和對課文中句子的准確理解.《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二冊第六單元中,SectionA部分的 文章 標題是「AsHisNameIs,SoIsHe!」,有的教師會根據文章標題從人名的角度進行導入,但如果從文學角度進行導入會更加激發學生們的興趣.這個標題實際上出自《聖經》箴言第七章,原句是「Asamanthinkethinhisheart,soheis.」教師可以從《聖經》這個角度進行導入,學生基本都聽說過《聖經》,但了解得不是很多,教師可以給學生們介紹《聖經》中伊甸園、諾亞方舟、出埃及記等著名的 故事 .另外,《聖經》不僅是__的經典,也是西方文學的源頭,許多英美文學中的著名作品都與《聖經》有關.綜合考察這些受《聖經》影響的文學作品,我們會發現,文學作品對聖經 典故 的運用非常靈活多樣.就聖經典故的類型而言,就有語典、人典、事典、意象、結構模式、觀念等諸多種類[4].霍桑的《紅字》、梅爾維爾的《白鯨》、斯坦貝克的《憤怒的葡萄》和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等許多英美文學經典作品中的對白、典故和意象都源自《聖經》.通過從《聖經》角度進行導入,學生們可以了解《聖經》與文學作品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並增加對英美文學和英語的學習興趣.
2有助於學生了解西方文化
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時,學生們可以從中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在國際交流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文化沖突.《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中出現了愛爾蘭作家奧斯卡•王爾德、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約翰•彌爾頓和美國作家大衛•梭羅,教師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作為切入點進行導入,用這些作品幫助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教師也可從課文中出現的單詞進行導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三冊第四單元中出現了colony這個單詞,學生們看注釋都知道它是「殖民地」的意思,教師可以從文學角度進行導入,歐洲的清教徒移民在北美先後建立十三塊殖民地,美國文學深受清教主義的影響,清教主義對美國文學的影響就如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一樣深遠,歷史學家巴斯認為,沒有對美國清教思想的了解,就不可能理解美國社會[6].清教徒提倡的謙卑、誠實、勤奮、節儉以及在艱難環境下的樂觀精神也對美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清教主義奠定了美國民主並塑造了美國人民的性格,美國人的勤奮、節儉和樂觀與清教主義是分不開的.同時,很多美國作家在創作中深受清教主義的影響,這些作家的作品文風簡朴,語言清新、直接.所以,通過對清教主義的講解,有助於學生從根源上了解美國人的性格,有助於對西方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3有助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需要培養人文素質與科學素質相結合的人才,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果學生只注重科學知識而忽視其人文素質的培養,將會成為一個只擁有知識而沒有智慧的人.人文素質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精神方面的修養.《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二冊第七單元「」中出現了本•富蘭克林,教師可以把富蘭克林作為導入的對象.富蘭克林不僅是政治家、科學家,還是著名的文學家,在他的《自傳》中,富蘭克林為自己規定了十三條需要培養的美德,包括節制、沉默寡言、生活秩序、決心、簡朴、勤勉、誠懇、公正、適度、清潔、貞潔和謙虛等.這十三條美德對當今的大學生提高人文素質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富蘭克林為典範,在日常生活中以十三條美德要求自己.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對這些美德進行自由討論,相互交流,並對目前社會中存在的不良現象進行評價,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所以,英美文學導入是新時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手段.
我國高等院校,特別是理工科院校的非英語專業學生對英美文學知識了解得相對匱乏,同時大學英語教學的導入方法也比較單一.所以,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利用英美文學知識進行導入,既可以解決課堂導入的單一問題,又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對英美文學知識的了解,有助於他們了解西方文化並提高其人文素質,這符合我國高等教育培養全面人才的發展需要,滿足21世紀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英美電影文學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周震,丁文英外語電化教學2002-02-2026
2、獨白與交往,何去何從?——淺論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呂洪靈;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08-0126
英文學術論文範文相關文章:
1. 英語學術論文範文
2. 編輯視野下的英文學術論文寫作論文
3. 學術論文英文題名和英文摘要的寫作
4. 關於學術論文中文摘要英語翻譯的思考論文
5. 研究生中英文學術論文寫作課程的構建論文
J. 我需要關於英國文學的英語論文1500詞
The term English literature refers to literature writte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ncluding literature composed in English by writers not necessarily from England; Joseph Conrad was Polish, Robert Burns was Scottish, James Joyce was Irish, Dylan Thomas was Welsh, Edgar Allan Poe was American, Salman Rushdie is Indian, V.S. Naipaul was born in Trinidad, Vladimir Nabokov was Russian. In other words, English literature is as diverse as the varieties and dialects of English spoken around the world. In academia, the term often labels departments and programmes practising English studies in secondary and tertiary ecational systems. Despite the variety of authors of English literature, th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remain paramount throughout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This article primarily deals with literature from Britain written in English. For literature from specific English-speaking regions, consult the see also sec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page.
Contents [hide]
1 Old English
2 Renaissance literature
3 Early Modern period
3.1 Elizabethan Era
3.2 Jacobean literature
3.3 Caroline and Cromwellian literature
3.4 Restoration literature
3.5 Augustan literature
4 18th century
5 Romanticism
6 Victorian literature
7 Modernism
8 Post-modern literature
9 Views of English literature
10 See also
11 External links
Old English
Main article: Anglo-Saxon literature
The first works in English, written in Old English, appeared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the oldest surviving text is Cædmon's Hymn). The oral tradition was very strong in early British culture and most literary works were written to be performed. Epic poems were thus very popular and many, including Beowulf, have survived to the present day in the rich corpus of Anglo-Saxon literature that closely resemble today's Norwegian or, better yet, Icelandic. Much Anglo-Saxon verse in the extant manuscripts is probably a "milder" adaptation of the earlier Viking and German war poems from the continent. When such poetry was brought to England it was still being handed down orally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and the constant presence of alliterative verse, or consonant rhyme (today's newspaper headlines and marketing abundantly use this technique such as in Big is Better) helped the Anglo-Saxon peoples remember it. Such rhyme is a feature of Germanic languages and is opposed to vocalic or end-rhyme of Romance languages. But the first written literature dates to the early Christian monasteries founded by St. Augustine of Canterbury and his disciples and it is reasonable to believe that it was somehow adapted to suit to needs of Christian readers. Even without their crudest lines, Viking war poems still smell of blood feuds and their consonant rhymes sound like the smashing of swords under the gloomy northern sky: there is always a sense of imminent danger in the narratives. Sooner or later, all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 as Beowulf eventually dies at the hands of the monsters he spends the tale fighting. The feelings of Beowulf that nothing lasts, that youth and joy will turn to death and sorrow entered Christianity and were to dominate the future landscape of English fiction.
Renaissance literature
Main article: English Renaissance
Following the introction of a printing press into England by William Caxton in 1476, vernacular literature flourished. The Reformation inspired the proction of vernacular liturgy which led to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a lasting influence on literary English language. The poetry, drama, and prose proced under both Queen Elizabeth I and King James I constitute what is today labelled as Early modern (or Renaissance).
Early Modern period
Further information: Early Modern English and Early Modern Britain
Elizabethan Era
Main article: Elizabethan literature
The Elizabethan era saw a great flourishing of literature,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drama.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had rediscovered the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theatre, and this was instrument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drama, which was then beginning to evolve apart from the old mystery and miracle plays of the Middle Ages. The Italians were particularly inspired by Seneca (a major tragic playwright and philosopher, the tutor of Nero) and Plautus (its comic clichés, especially that of the boasting soldier had a powerful influence on the Renaissance and after). However, the Italian tragedies embraced a principle contrary to Seneca's ethics: showing blood and violence on the stage. In Seneca's plays such scenes were only acted by the characters. But the English playwrights were intrigued by Italian model: a conspicuous community of Italian actors had settled in London and Giovanni Florio had brought much of the Ital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to England. It is also true that the Elizabethan Era was a very violent age and that the high incidence of political assassinations in Renaissance Italy (embodied by Niccolò Machiavelli's The Prince) did little to calm fears of popish plots. As a result, representing that kind of violence on the stage was probably more cathartic for the Elizabethan spectator. Following earlier Elizabethan plays such as Gorboc by Sackville & Norton and The Spanish Tragedy by Kyd that was to provide much material for Hamlet, William Shakespeare stands out in this period as a poet and playwright as yet unsurpassed. Shakespeare was not a man of letters by profession, and probably had only some grammar school ecation. He was neither a lawyer, nor an aristocrat as the "university wits" that had monopolised the English stage when he started writing. But he was very gifted and incredibly versatile, and he surpassed "professionals" as Robert Greene who mocked this "shake-scene" of low origins. Though most dramas met with great success, it is in his later years (marked by the early reign of James I) that he wrote what have been considered his greatest plays: Hamlet, Romeo and Juliet, Othello, King Lear, Macbeth, Antony and Cleopatra, and The Tempest, a tragicomedy that inscribes within the main drama a brilliant pageant to the new king. This 'play within a play' takes the form of a masque, an interlude with music and dance coloured by the novel special effects of the new indoor theatres. Critics have shown that this masterpiece,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 dramatic work in its own right, was written for James's court, if not for the monarch himself. The magic arts of Prospero, on which depend the outcome of the plot, hint at the fin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nature in poetry. Significantly for those times (the arrival of the first colonists in America), The Tempest is (though not apparently) set on a Bermudan island, as research on the Bermuda Pamphlets (1609) has shown, linking Shakespeare to the Virginia Company itself. The "News from the New World", as Frank Kermode points out, were already out and Shakespeare's interest in this respect is remarkable. Shakespeare also popularized the English sonnet which made significant changes to Petrarch's model.
The sonnet was introced into English by Thomas Wyatt in the early 16th century. Poems intended to be set to music as songs, such as by Thomas Campion, became popular as printed literature was disseminated more widely in households. See English Madrigal School. Other important figures in Elizabethan theatre include Christopher Marlowe, Thomas Dekker, John Fletcher and Francis Beaumont. Had Marlowe (1564-1593) not been stabbed at twenty-nine in a tavern brawl, says Anthony Burgess, he might have rivalled, if not equalled Shakespeare himself for his poetic gifts. Remarkably, he was born only a few weeks before Shakespeare and must have known him well. Marlowe's subject matter, though, is different: it focuses more on the moral drama of the renaissance man than any other thing. Marlowe was fascinated and terrified by the new frontiers opened by modern science. Drawing on German lore, he introced Dr. Faustus to England, a scientist and magician who is obsessed by the thirst of knowledge and the desire to push man's technological power to its limits. He acquires supernatural gifts that even allow him to go back in time and wed Helen of Troy, but at the end of his twenty-four years' covenant with the devil he has to surrender his soul to him. His dark heroes may have something of Marlowe himself, whose untimely death remains a mystery. He was known for being an atheist, leading a lawless life, keeping many mistresses, consorting with ruffians: living the 'high life' of London's underworld. But many suspect that this might have been a cover-up for his activities as a secret agent for Elizabeth I, hinting that the 'accidental stabbing' might have been a premeditated assassination by the enemies of The Crown. Beaumont and Fletcher are less-known, but it is almost sure that they helped Shakespeare write some of his best dramas, and were quite popular at the time. It is also at this time that the city comedy genre develops. In the later 16th century English poetry was characterised by elaboration of language and extensive allusion to classical myths. The most important poets of this era include Edmund Spenser and Sir Philip Sidney. Elizabeth herself, a proct of Renaissance humanism, proced occasional poems such as On Monsieur』s Departure.
Canons of Renaissance poetry
Jacobean literature
After Shakespeare's death, the poet and dramatist Ben Jonson was the leading literary figure of the Jacobean era (The reign of James I). However, Jonson's aesthetics hark back to the Middle Ages rather than to the Tudor Era: his characters embody the theory of humours. According to this contemporary medical theory, behavioral differences result from a prevalence of one of the body's four "humours" (blood, phlegm, black bile, and yellow bile) over the other three; these humours correspond with the four elements of the universe: air, water, fire, and earth. This leads Jonson to exemplify such differences to the point of creating types, or clichés.
Jonson is a master of style, and a brilliant satirist. His Volpone shows how a group of scammers are fooled by a top con-artist, vice being punished by vice, virtue meting out its reward.
Others who followed Jonson's style include Beaumont and Fletcher, who wrote the brilliant comedy, The Knight of the Burning Pestle, a mockery of the rising middle class and especially of those nouveaux riches who pretend to dictate literary taste without knowing much literature at all. In the story, a couple of grocers wrangle with professional actors to have their illiterate son play a leading role in a drama. He becomes a knight-errant wearing, appropriately, a burning pestle on his shield. Seeking to win a princess' heart, the young man is ridiculed much in the way Don Quixote was. One of Beaumont and Fletcher's chief merits was that of realising how feudalism and chivalry had turned into snobbery and make-believe and that new social classes were on the rise.
Another popular style of theatre ring Jacobean times was the revenge play, popularized by John Webster and Thomas Kyd. George Chapman wrote a couple of subtle revenge tragedies, but must be remembered chiefly on account of his famous translation of Homer, one that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all future English literature, even inspiring John Keats to write one of his best sonnets.
The King James Bible, one of the most massive translation projects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up to this time, was started in 1604 and completed in 1611. It represents the culmination of a tradition of Bible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that began with the work of William Tyndale. It became the standard Bible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and some consider it one of the greatest literary works of all time. This project was headed by James I himself, who supervised the work of forty-seven scholars. Although many other translations into English have been made, some of which are widely considered more accurate, many aesthetically prefer the King James Bible, whose meter is made to mimic the original Hebrew verse.
Besides Shakespeare, whose figure towers over the early 1600s, the major poets of the early 17th century included John Donne and the other Metaphysical poets. Influenced by continental Baroque, and taking as his subject matter both Christian mysticism and eroticism, metaphysical poetry uses unconventional or "unpoetic" figures, such as a compass or a mosquito, to reach surprise effects. For example, in "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 one of Donne's Songs and Sonnets, the points of a compass represent two lovers, the woman who is home, waiting, being the centre, the farther point being her lover sailing away from her. But the larger the distance, the more the hands of the compass lean to each other: separation makes love grow fonder. The paradox or the oxymoron is a constant in this poetry whose fears and anxieties also speak of a world of spiritual certainties shaken by the modern discoveries of geography and science, one that is no longer the centre of the universe. Apart from the metaphysical poetry of Donne, the 17th century is also celebrated for its Baroque poetry. Baroque poetry served the same ends as the art of the period; the Baroque style is lofty, sweeping, epic, and religious. Many of these poets have an overtly Catholic sensibility (namely Richard Crashaw) and wrote poetry for the Catholic counter-Reforma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feeling of supremacy and mysticism that would ideally persuade newly emerging Protestant groups back toward Catholicism.
Caroline and Cromwellian literature
The turbulent years of the mid-17th century, ring the reign of Charles I and the subsequent Commonwealth and Protectorate, saw a flourishing of political literature in English. Pamphlets written by sympathisers of every faction in the English civil war ran from vicious personal attacks and polemics, through many forms of propaganda, to high-minded schemes to reform the nation. Of the latter type, Leviathan by Thomas Hobbes would prove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of British political philosophy. Hobbes's writings are some of the few political works from the era which are still regularly published while John Bramhall, who was Hobbes's chief critic, is largely forgotten. The period also saw a flourishing of news books, the precursors to the British newspaper, with journalists such as Henry Muddiman, Marchamont Needham, and John Birkenhead representing the views and activities of the contending parties. The frequent arrests of authors and the suppression of their works, with the consequence of foreign or underground printing, led to the proposal of a licensing system. The Areopagitica, a political pamphlet by John Milton, was written in opposition to licensing and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eloquent defenses of press freedom ever written.
Specifically in the reign of Charles I (1625 – 42), English Renaissance theatre experienced its concluding efflorescence. The last works of Ben Jonson appeared on stage and in print, along with the final generation of major voices in the drama of the age: John Ford, Philip Massinger, James Shirley, and Richard Brome. With the closure of the theatres at the start of the English Civil War in 1642, drama was suppressed for a generation, to resume only in the altered society of the English Restoration in 1660.
Other forms of literature written ring this period are usually ascribed political subtexts, or their authors are grouped along political lines. The cavalier poets, active mainly before the civil war, owed much to the earlier school of metaphysical poets. The forced retirement of royalist officials after the execution of Charles I was a good thing in the case of Izaak Walton, as it gave him time to work on his book The Compleat Angler. Published in , the book, ostensibly a guide to fishing, is much more: a meditation on life, leisure, and contentment. The two most important poets of Oliver Cromwell's England were Andrew Marvell and John Milton, with both procing works praising the new government; such as Marvell's An Horatian Ode upon Cromwell's Return from Ireland. Despite their republican beliefs they escaped punishment upon the Restoration of Charles II, after which Milton wrote some of his greatest poetical works (with any possible political message hidden under allegory). Thomas Browne was another writer of the period; a learned man with an extensive library, he wrote prolifically on science, religion, medicine and the esoteric.
Restoration literature
Main article: Restoration Literature
Restoration literature includes both Paradise Lost and the Earl of Rochester's Sodom, the high spirited sexual comedy of The Country Wife and the moral wisdom of Pilgrim's Progress. It saw Locke's Treatises on Government, the found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the experiments of Robert Boyle and the holy meditations of Boyle, the hysterical attacks on theatres from Jeremy Collier, the pioneering of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Dryden, and the first newspapers. The official break in literary culture caused by censorship and radically moralist standards under Cromwell's Puritan regime created a gap in literary tradition, allowing a seemingly fresh start for all forms of literature after the Restoration. During the Interregnum, the royalist forces attached to the court of Charles I went into exile with the twenty-year old Charles II. The nobility who travelled with Charles II were therefore lodged for over a decade in the midst of the continent's literary scene. Charles spent his time attending plays in France, and he developed a taste for Spanish plays. Those nobles living in Holland began to learn about mercantile exchange as well as the tolerant, rationalist prose debates that circulated in that officially tolerant nation.
The largest and most important poetic form of the era was satire. In general, publication of satire was done anonymously. There were great dangers in being associated with a satire. On the one hand, defamation law was a wide net, and it was difficult for a satirist to avoid prosecution if he were proven to have written a piece that seemed to criticize a noble. On the other hand, wealthy indivials would respond to satire as often as not by having the suspected poet physically attacked by ruffians. John Dryden was set upon for being merely suspected of having written the Satire on Mankind. A consequence of this anonymity is that a great many poems, some of them of merit, are unpublished and largely unknown.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