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救一個人即救全世界"是哪部電影的經典台詞
辛德勒的名單
電影開始的時候,有這句話,英文原文是
The
one
who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
❷ 大喊:讓我再救一個 的那個戰士誰啊
從2008年5月14日開始,一篇《消防戰士跪地落淚: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的文章出現在新浪網等門戶網站中,這原本是一篇博客文章,在被各網站相繼轉載後,立刻引發網友們的關注,文章中飽滿的感情更是引發國人的共鳴、心靈的震撼.
許許多多的人被這個消防戰士感動著。後來,經過中國消防在線網站記者的多方查找,終於找到了這位名叫荊俐傑(先前,一些媒體曾誤報道為「荊利傑」)的消防戰士。
荊俐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孩子,1989年12月17日出生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鄉東營村。他的家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家庭:父親荊喜成、母親苗小煥一直在老家務農。兄妹三人中,荊俐傑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家中,還有一個78歲的爺爺。
荊俐傑從小到大,一直是個聽話的孩子。在家聽家長的話,在校聽老師的話,從沒有惹過事。在鄉親們的眼中,荊俐傑是一個懂事、熱心腸的孩子,喜歡幫助人。如果鄰家有個啥難事,他肯定會第一個來到現場。
和眾多農村的孩子一樣,荊俐傑從小就喜歡看打仗的電影,喜歡戴軍帽,他的理想就是長大後,當一名英勇的解放軍戰士,保家衛國。
2007年12月,荊俐傑從河南焦作市解放區入伍,先是在四川省消防總隊教導大隊受訓,2008年2月,分到了四川省德陽市消防支隊綿竹中隊。
作為入伍的新戰士,荊俐傑剛開始並不習慣軍營生活,和高中的生活相比,還真是苦了一些、單調了一些,天天在訓練,而且大部分是體能訓練、高強度的訓練。對此,很多人會不適應甚至掉隊,但荊俐傑在腿部受傷的情況下,一個多月訓練中從未請過一次假,掉過一次隊。時間久了,荊俐傑不覺得那麼苦了,漸漸喜歡上了軍營生活。
用手從廢墟中刨孩子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大地震。
當時,荊俐傑正在綿竹中隊門口稿辯搏站崗,第一次感覺地面有點顫,他還以為是門口馬路上汽車經過引起的共震什麼的,後來感覺越來越厲害,他這才覺得是發生地震了,於是就跑向院子呼喊,大概十秒鍾後,消防中隊斜對面的百貨大樓「轟隆」一聲倒塌了,頓時煙塵滾滾。
3時10分左右,荊俐傑所在中隊接到上級命令,火速趕往武都鎮教育中心實施救援。
救人地點之所以首選綿竹市武都鎮教育中心,是因為那裡有學校,有很多學生被埋。路非常難行,市區道路上車塞得滿滿的,荊俐傑心急如火。到達現場後,教育中心受災最嚴重的是武都小學的教學樓,整個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部分。那是怎樣的一種凄慘情形呀:教學樓外圍站滿了驚魂未定的老師和群眾,哭聲一片,有的在哭,有的邊哭邊喊孩子的名字,有的家長發現孩子被困的地方後,撕心裂肺地就用手去刨……
學校的老師們講,當時正在上課,地震猛然發生後,下面至少埋壓了100多名師生。現場,倒塌的樓板下面到處是手、腳和頭,求救聲刺痛了大家的心,荊俐傑和戰友大多帶了撬杠和鐵杴,沒有專業的救援工具,戰士們迅速展開徒手救援。
19歲的荊俐傑第灶返一個奔向了廢墟。
實施營救只能用手刨。時間就是生命,荊俐傑拚命地用手刨,戰友們和學生家長也在用手刨,後來才去了挖掘機……當天,荊俐傑和戰友們刨出來有七八十個孩子,但活著的僅僅5個。
地震太殘忍了!長這么鍵祥大,荊俐傑第一次看到屍體,第一次看到那麼多遇難者的屍體……
草坪上,躺著已經走進天堂的孩子,那些小小的、帶著紅領巾再也無法睜開眼睛的孩子,可憐的孩子本應該在教學樓里安安靜靜讀書,但災難卻奪去了他們的生命,他們是那樣的無辜、不幸……此情此刻,荊俐傑痛苦、揪心、無奈,他恨自己沒有本事,讓這些生命復活!忽然想起家裡的姐姐和妹妹,想起了遠方的親人們,他們是多麼的幸福呀。此時的救災現場,有不少父母抱著孩子的屍體大哭,悲情的荊俐傑暗暗發誓,就是拼上性命,也要努力救人,多救一個算一個。
搶救在緊張進行。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一時多,上蒼落淚了,因為雨下得太大了,部隊無法繼續作業暫停營救,但天還沒亮就又開始了。
體力不支,跪地哭求再救一個
餘震仍在不斷發生,鋼筋和樓板搖搖欲墜,殘存的牆體時不時往下掉磚頭和石塊,荊俐傑全然不顧。手掌磨破了,腳底被鋼筋刺破了,他一刻沒有停下來。
2008年5月13日上午10時許,突然,教學樓的廢墟發生了巨大的晃動,樓板在搖,牆體在垮……二次坍塌!危險!快撤!消防指揮部下達命令。此時,餘震中如果再次進入廢墟救援,或者不撤出救援現場,幾乎等於送死。為保護救援人員,消防指揮部立即下令:所有人員必須暫時撤出,等餘震過去後再伺機進入。
而此刻,荊俐傑剛剛搶救出一個小女孩,面對突然發生的強烈餘震,荊俐傑本能地向後跑,但沒跑幾步,他就產生錯覺,餘震可能停下來了,於是又往廢墟中跑,因為,他聽到了廢墟中有聲音在呼救。就在荊俐傑轉身奔向廢墟時,危急時刻,四五個戰友和群眾拉住了他。懷著滿腔悲憤的荊俐傑掙扎著要沖進廢墟,戰友們死死拽住他,試圖將他拖到安全地帶。
此時,荊俐傑心裡就兩個字:救人。但長時間體力透支,渾身乏力,感覺雙腿一軟,一下子就跪那兒了。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控制不了自己,跪在地上放聲大哭:「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再讓我進去救一個吧!我還能再救一個!」淚水中的荊俐傑覺得,只有把孩子救出才是對家長最大的安慰,如果貪生怕死,就是歷史的罪人……此情此景,現場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廢墟第二次坍塌。
生命。鮮血。悲情。呼喊。荊俐傑跪地的哭喊聲,在災難中穿透時空、穿越靈魂。
當時,一個在現場的女記者目睹了整個過程。她說:眼見的情況只用了四個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說自己幾乎無法工作,眼淚就沒有停過,太慘了,一片一片的廢墟,到處是哭喊的聲音,大家發了瘋一樣的救人。後來,那幾個小孩子還是給挖出來了,但卻只有一個還活著,看著那個年輕的戰士(指荊俐傑)抱著那個倖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著跑向救援所在的帳篷的時候,她已經泣不成聲。
於是女記者滿含著熱淚,將此情此景轉述給一位朋友。於是,一篇博文《消防戰士跪地落淚: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出現在網上。隨後,文章被各網站轉載,在網友中引起強烈的共鳴。一句乞求的話語具有了強大震撼力,這個聲音讓無數國人落淚,讓無數國人感動,許多人都哭著說那個消防戰士是「世界上最可敬的人」。
搶救仍在進行中。餘震剛過,荊俐傑再次奔向廢墟。
廢墟中,荊俐傑發現了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這也是整個救人過程中,荊俐傑印象最深的一次。一個大鐵櫃的架子緊緊壓在小女孩的腿上,鐵櫃上面有很多從上面二樓掉下來的課桌、書本等東西。荊俐傑發現一個人根本不能將小女孩救出,於是他到窗口叫來戰友鄧堅。鄧堅用鐵撬把鐵架子使勁撬起來,慢慢把小女孩的腿取出來,再把小女孩往外移。荊俐傑說,他已經記不清小女孩穿什麼衣服、長什麼模樣了,但是小女孩沒有哭,非常堅強,可能試圖挪動箱子給她取腿時弄痛了她,小女孩只是輕輕地說了句:「叔叔,能不能輕點?」
鋼筋、水泥和磚塊的摩擦,加上現場情況復雜,荊俐傑全身多處被擦傷,右腳磨爛了,最嚴重的是襠部被磨爛了,汗水和雨水的浸漬使傷口開始發炎、化膿,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教導員陳軍命令他包紮傷口,休息片刻再參加救援,荊俐傑只顧埋頭苦幹,什麼話也不說。
整個救援持續了3天。戰士們彎腰彎得直不起來,太累了就蹲在那裡刨,有時跪在地上刨,反正是怎麼樣刨著順手就怎麼樣刨,有時候累得站一分鍾都想打盹兒……
5月15日,武都教育中心抗震救災戰斗結束。休息不到半個小時,荊俐傑又到了蘇興街農機公司震災現場搶險。
❸ 電影《緊急救援》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詞
1、當危機突然降臨,總有人挺身而出。
2、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戰場,我是一名特勤員。
3、哪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都是挺身而出的凡人。
4、英雄,你要回來喲!
5、兄弟是危急時刻絕不退縮,我跟你站在一起!
6、你想打倒我,我就跟你斗下去。
7、當我們為生命拼盡最後一口氣,那一口氣,就是勇氣。
8、原來人的靈魂在離開身體的那一刻,會見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
❹ 抖音讓我再救一個什麼梗
改編的電影。抖音讓我再救一個是抖音上「上帝啊!請讓我橘含再救一個」根據真人事跡改編的電影。電影,也被稱為運動畫面戚沖或動態畫面,是高伍殲作品視覺藝術來,通過使用移動圖像的溝通思想,故事,認知,情感,美女,或大氣模擬體驗。
❺ 有部電影裡面有句台詞說我打死你再救活你再打死你
沒一個正經好頌鄭好回答的,我來答一下吧,這不是電影里的台詞,是出自電視劇《隋唐英雄傳》,好像是第三十四還是三十五集,尉遲恭和唐軍交毀數戰被程咬金戲耍,氣的大罵:「我把你打死了再救活你我再打死你!纖櫻首」
❻ 求求你們,讓我再救上一個。這是誰在什麼情況下說的話
汶川地震: (荊利傑:求求你們,讓我再救一個,我還能救一個!)時間定格在5月13日,四川綿竹武都小學,倒塌的教學樓再次有塌陷的跡象,指揮部下達了援救人員撤退的死命令,可就在此時,救援的戰士又發現有一個小男孩在求救!年僅19歲的武警戰士荊利傑下意識地要轉身奔向廢墟。餘震再次襲來,並引中慶螞發了更大面積的坍塌。一塊巨大的混凝土眼看著就要掉下來,戰友和群眾馬上把荊利傑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帶。這個時候的荊利傑雙腿一軟,跪了下去。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間,荊利傑哭著大聲喊:"我知道很危險,我知道進去了就可能回不來,但是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吧!我還能再救一個!」餘震剛過,荊利傑又第一個奔向廢墟。他想去營救那個呼救的男孩---------!我無法去想像當時是一種怎樣的驚心動魄的情形,作為當過兵的自己,我只知道這是真實的!而類似的事情,在災區比比皆是:步行十幾小時,硬是在沒有路的山區走進了映秀鎮;15名空降兵戰士,寫好遺書,在4900多米的高空傘賣埋降,而他們,平時訓練的跳傘高度只有500-1000米!第一個到達宿茂!;超越飛行極限,某航空兵大隊在山區氣候條件復雜、惡劣的情況下,轉移災民無數,其中一架直升機墮毀!連續奮戰幾十個小時,睡在路邊的年輕的戰士---!是什麼讓他們創造了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跡?只是因為他們穿著綠色的軍裝、有著一個名字:人民解放軍!只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人民的子弟兵!只因為他們知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只因為他們知道,是人民養育著他們!!!回首那段慘痛、感動的經歷,歷數世界幾大自然災害,我也看到想到了很多:美國新奧爾良颶風,當地女州長在廣播里高呼:快派軍隊來吧,殺死那些暴民們!美國女議長佩洛西發差拆出了「只有把那些暴民殺光,才能讓奧爾良重新回到寧靜」的可怕言論,軍隊去了,荷槍實彈的去了,是去殺人還是救人?!!!07年網路上廣為流傳的照片:三個坦克上的美國大兵,冷漠的注視著一個在颶風中艱難行走的老人,卻未曾上前幫忙。這樣的麻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永遠不能想像也不會出現的。四川地震我們的士兵,沒有一支槍支,有的是鎬頭、鐵鍬和救援物資!!各支救援部隊都把自己帶來的食物和水留給了災民,有的戰士,因為過度勞動和飢餓昏迷,只有中國的軍隊,能首先自己不吃不喝,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救人,使他們唯一的信念!!!
❼ "救一個人即救全世界"是哪部電影的經典台詞
"救一個人即救全世界"是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經典台詞。
電影開始的時候,有這句話,英文原文是:The one who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即:救一個人即救全世界。
電影主要內容:
電影《辛德勒名單》主要展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盪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
(7)電影台詞讓我再救一個擴展閱讀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電影。
獲獎記錄:
2004年,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國家影片登記,《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5年,第20屆法國愷撒獎,最佳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4年,第51屆金球獎,最佳電影(劇情類),《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4年,第47屆英國學院獎,最佳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4年,美國影評人協會獎,特別致意獎,《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3年,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3年,落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3年,國家評論協會獎(美),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❽ 血戰鋼鋸嶺|請讓我再救一個(Let me get one more.)
看過一些震撼的電影,不過在我知道是虛構的之後,便覺得索然無味,甚至覺得它有誇大其詞,博人眼球的感覺。畢竟真實的東西才能引起人共鳴。
血戰鋼鋸嶺的故事發生在二戰沖繩島戰役期間,取材於軍醫多斯救了75名戰友的真實素材改編而成。我搜索了美國這位傑出英雄,結果發現確有其人,相比於改變世界,挑起戰爭而四處開疆拓土,征戰殺戮的拿破崙和希特勒來說,像多斯這樣用另外一種方式阻止戰爭進程的反戰人士更讓我敬佩。 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家都在殺人,多斯沒有攜帶任何武器,他是去救人的。
發動戰爭和上戰場拯救人,兩者都需要勇氣。戰爭推動了人類的進程,同時也帶了重創和毀滅。多斯知道戰爭不可避免。為了國家和人民,美國戰士上戰場殺敵,多斯懷著簡單的和心頭的教義和信仰,奔赴鋼鋸嶺前線救人。
在生死面前,活著的人們搏則賦予的「英雄」稱號,對於多斯來說沒有什麼意義了。多斯的父親是一戰時期的老兵,但他一生念念不忘的是上戰場出生入死的那些兄弟。很多兄弟長眠於墓地,多斯的父親經常去墓地懷念他們,戰後的生活並不幸福,多斯的父親酗酒,脾氣暴躁,醉酒後會打人。
他對兄弟們的死去感慨,人們會立碑紀念這些死去的戰士,可是他們終究成了屍骨,縱然流傳千古,流芳百世,他們也聽不到看不見這些榮譽,誠然,這位經歷過戰場的人抒發的感受,更讓人覺得清醒和真實。戰爭帶給人榮耀,也帶給人死告答亡。作為一個父親,當然想保護自己孩子的性命,不願見其屍骨還鄉。
劇中有一句台詞,我記得很清楚, In peace,son buries father; In war, father buries son.(和平年代子葬父,戰爭年代父葬子) 這是戰爭帶給人巨大榮耀背後的殘酷傷害。事物都有兩面性,由此可以想像,千千萬萬個幸福的家庭分崩離析的樣子。這也是他反對多斯弟兄兩上戰場的理由。從一個同是父親又同是軍人的口中說出這句話,戰爭給帶給人的殘害就更加具有信服力了。
人們的確也會覺得你了不起,人們會為你獻上鮮花,然後幸福地享受他們的美好生活,忘記你。多斯的父親為自己那些兄弟和自己覺得遺憾,也許這是導演想表現的反對戰爭的主題吧。
多斯從戰場上返回之後說,墓地里埋葬的為別人的幸福而長眠於此的戰士才是英雄。我覺得多斯槍林彈雨中隻身犯險,返回戰場拯救75名戰友,把他們一個個用繩子系住,安全送下鋼鋸嶺下的事跡也是奇跡。多斯戰後耳朵失聰,身體殘疾程度90%,一生都失去勞動能力。 英雄分兩種,死去的是一種,活著的也是一種。
爺爺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每次說起參戰的經歷眼睛裡熠熠生輝,總有說不完的話。我想,上戰場保家衛國能給他帶來無盡的精神上的成就感和榮耀感,對他來說,真好。國家對軍人很優待,爺爺的工資逐年上漲,爺爺去世之前的好幾年每逢過年縣里都有領導幹部來慰問,還帶來了糧油等慰問品,所以我們國家對軍人精神上物質上的撫慰和照顧做的很到位,讓這些為國家奮戰的人心頭有了很大的慰藉。
那些為國鞠躬聚萃的人們,理應享有這樣的待遇和尊敬。戰後爺爺也負傷三處,有次,美國兵的刺刀插進他鼻子處,好在最後死神與他擦肩而過,好險。
我們聽得唏噓不已,但爺爺每次說起來倒是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彷彿傷口就是他的榮譽一般。
沒有上過戰場,拿過武器,我總是局外人。僅就自己襪銀慧的觸動,說幾點。
我羨慕那些拿起武器為國家獻身的人,不管是自願還是迫於壓力。今天的老一輩的人給我們講述他們的崢嶸歲月,浴血奮戰,教科書和紀錄片和紀念館怎麼樣為我們描述生動的場景,我們都覺得離我們很近,但又隔著那麼些距離。我們一生下來就在金色的搖籃里,老實說我們無法和他們一樣感同身受。
然而他們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他們比我們更能感受到國家生死存亡那刻自己的命運同國家的命運牢牢聯系在一起的,同呼吸共命運。那時候青年人眼睛裡有光芒,談起救國救民慷慨激昂。不幸的是,他們有一部分永遠也看不見這充滿鮮花的世界。多希望能夠把這份鬥志移植到現在和平年月的每一天的奮斗之中。
然而,和平年代也有和平年代的艱澀,每個時代都是不好過的。現在年輕人的壓力也著實大。龐大的人口,飛速發展的經濟,更大的廣闊前景背後是更大的競爭力,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脫穎而出,大家削尖了腦袋披荊斬棘,過五關斬六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一直都存在。
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血淚史比今天的雞湯文也許還要奏效很多。我們忘記歷史太久了。太多的渾渾噩噩度日太久了。今天我們哪裡感受得到血脈噴張的感覺,有些事是自己需要經歷才能有共鳴的不是嗎?
讀史使人明智。希望我們回頭望過去的路程,能始終清醒,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歷史需要銘記,和平要加倍珍惜。希望我們珍視和平年代的安穩,堅守本心,不辜負生命本身。
❾ 《血戰鋼鋸嶺》主啊,讓我再救一個吧!
導演梅爾.吉布森最佳力作《血戰鋼鋸嶺》,在1942年的太平洋戰場,主人公軍醫戴斯蒙德·道斯不願意在前線舉槍射殺任何一個人,他成為一名軍醫,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著其他戰士們的排擠。盡管如此,戴斯蒙德·道斯在沖繩戰役中曾救下75名戰士,這讓他成為一個傳奇。在一次徹夜戰中,軍醫戴斯蒙德·道斯因一枚手榴彈炸傷,在拯救傷員時也被一名狙擊手擊中。
電影一開始講述的是戴斯蒙德·道斯小時候和弟弟打架嬉戲,差一點把弟弟打死,當父母忙碌著救弟弟的那一刻,他徹底蒙了!獃獃的盯著牆上的訓誡第六條:殺人是重罪。心中便種上了陰影的種子。父親是在戰爭中眼睜睜看著隊友死去的,留下了陰影,退伍後以後酗酒,家暴。在道斯長大後的又一次父親又一次家暴中拿著槍威脅母親,忍無可忍的道斯奪下父親的槍差一點就打死了他。為此留下了深刻的陰影。信仰的訓誡和這兩次事件,導致道斯從此以後發誓不再摸槍,不給自己殺人的機會。
戰爭爆發後,他依然決然告別熱戀女友應征入伍。入伍後道斯向霍威爾中士提出自己不拿槍,每周六安息日要休息做祈禱「他信仰的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為此常常被戰友們欺負,毆打,霍威爾中士也總是欺負戴斯蒙德,逼迫戴斯蒙德拿起武器。最後,在戰場被戴斯蒙德救回一命。隊長葛洛佛是戴斯蒙德在軍隊的上司,試圖拿軍事法庭的規定要求拒絕持槍的戴斯蒙德·道斯必須要隨身攜帶武器。為此把道斯告上軍事法庭,如果不拿槍就升遲意味著要進軍事監獄。可是道斯為了他的信仰,不惜進監獄都不妥協。未婚妻留著淚對他說:「你就不能假裝拿一下欺騙一下那些混蛋嗎?」「如果連信仰都沒有了,我拿什麼和你共度餘生?」這一刻看拆差著痛苦的道斯在現實與信仰之間痛苦的掙扎,忍不住流下淚來!這種為信仰而活的精神不該我們學習嗎?這種對信仰的堅定信念不正是我們所缺的嗎?
在軍事法庭上道斯受到審判,最終在父親帶去的一份戰友的書信中獲得解救,隊長葛洛佛放棄起訴,道斯才得以獲得釋放。被准許以醫務兵的身份不帶槍上戰場,道斯在軍事法庭的那段激昂陳詞的話值得我們每個人謹記。
戰場上血腥、暴力、肢體橫飛和呼嘯而過的子彈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焦土上橫屍遍野,如果是3D效果,我估計看的人都要嘔吐不止了。《血戰鋼鋸嶺》中對於戰爭如何血腥與殘酷的展現,以及戰斗規模的宏大,都是在同類題材影片中少見的。本片區別於天朝對戰爭的美化,敵人的殘酷,戰場的無情,來告訴我們現在的和平是如此的來之不易。每個人都不應該有挑起戰爭的想法,應該維護和平,和平年代一切才會有意義,才是我們需要的生活。電影想要表達的是:人在戰爭中多麼脆弱,通過展現血腥的戰爭表現戰爭的殘酷,讓你撐下去的就是你的人性和信仰。
日本人成群結隊的從暗道湧出,槍支,彈葯根本不夠用,倒下一個後面還有千萬萬萬個。這個場面真是太瘋狂了,不怕死的瘋狂促使著日本人一群接著一群蜂擁而至,然後就是一個一個同伴倒下去……記得哪本書里說過:日本人本身就是極度偏執狂的認真載入在自身瘋狂的本質上,誕生了瘋狂的不怕死。只能用瘋狂這個詞語來形容身材矮小的日本人。他們矮小,偏執的武旅笑皮士道精神,瘋狂的對天皇的貢獻精神,才導致了這樣的到處侵略的日本特性。
當所有的人都撤退的時候,道斯留了下來。從呼嘯而過的子彈里搶救出一個戰友;從肢體橫飛的間隙里搶救出一個同伴;從腦漿迸裂里又拉出來一個。從白天到黑夜,從人潮湧動焦屍滿地哀嚎到寂靜沉謐滿是孤魂,道斯一個一個翻動著屍體尋找倖存者。他用他特有的被隊長嘲笑的「胸罩」繩結,一個一個把戰友送下峭壁。一次次運送,一次次找尋,唯一支撐他的就是他的信仰,他精疲力竭的時候他說:「主啊,讓我再救一個吧」!「主啊,讓我再救一個吧」「主啊,讓我再救一個吧」這樣的懇求,對一個即使沒有信仰的人,也會覺得動容。他就是靠著這句話從白天到黑夜,從鬼子的槍林炮雨中一個一個又一個拯救著生命;他就是靠著這句話從黑夜又到了白天,從鬼子的一波一波掃盪中尋找著一個一個又一個存活的戰友。每當他倒下起不來的時候他說:「主啊,讓我再救一個吧」又爬起來奔向戰場!同為軍人,戰友們的信仰是殺!他的信仰是救!在一聲聲的「醫務兵」「醫務兵」中他堅守著自己的信仰,就是拯救一個一個的戰斗英雄。他是那麼純粹的;虔誠的為著自己的信仰活著。也因為著他的信仰,從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第七十五個!兩天一夜他拯救出七十五個隊友的生命!他搶救出了七十五個戰斗英雄!這是怎麼樣一種精神啊,這個世界多一些這樣有信仰的人會是多麼美好!
番外篇:事後還有自稱狙擊手的日本俘虜說在鋼鋸嶺見過這個作死的衛生兵,但每次沖他開槍子彈都會卡殼。」這個應該是被神化了吧,以掩飾或者說慰藉自己的過失和無能。不過道斯如此開掛也不需要再加一筆了。
第二次攻打鋼鋸嶺前他被獲准讀經,因為那天是周六,是他的安息日。全體人員站立在鋼鋸嶺下面等待著道斯為他們祈禱。那種堅毅的眼神,那種爆發的視死如歸要從每個人身上迸發出來一樣!因為道斯的行為,感染著大家,英勇無比。因為大家知道,即使是負傷,也會有道斯冒盡槍林彈雨救他們回來!這就像是一種堅強的後盾,支持著這些英雄。這一次大獲全勝,在日本人瘋狂的手榴彈雨中,道斯因為踢走手榴彈拯救戰友而被炸傷右腿。擔架從鋼鋸嶺上下來的時候,給人的感覺是道斯漂浮在雲層中,要飛到上帝懷中的樣子!無比唯美,無比振奮人心。
番外篇:電影到此就算結束了,但是,在七十年前,道斯的事跡還沒有結束……在被擔架抬下去的路上,道斯自己滾下擔架,因為發現了另一個傷員,他要把擔架讓給戰友,然後自己走回了急救站,此時他腿上至少有十七塊彈片,路上還被日軍狙擊手打了一槍。真實的道斯比影片中還要神勇無比,讓人肅然起敬!片尾得見主角的原型,他暮年之時一臉祥和,相由心生,我相信只有內心真正平和之人才會有如此安詳的面容。內心有堅定信仰的人目光中閃爍著的是與眾不同的光芒。
本部影片令人震撼的竟然是真人真事改編的。更加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真人竟然比電影中更加神奇而英勇。道斯對信仰的的堅定,啪啪打著我們這些沒有信仰的臉!打的是如此響亮!有一個信仰是多麼重要,多麼需要,多麼迫切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