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里的台詞由誰負責編寫
最初是由編劇負責寫的
但影片正式拍攝時 會出現一些改動的
有些演員會即興發揮 從而誕生出一些經典的台詞
2. 電視劇和電影時,演員說的台詞是工作人員弄上去的字還是誰弄上去的台詞字
電影電視劇的對白字幕是怎麼做的
有些是靠電腦軟體打上去的,先把所有的台詞打好,再根據人物的動作場景來調幀數,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電視劇的人物對白出現錯字漏字的現象,錯字一般是因為打字的時候不注意,沒校正,於是錯字。
漏字一般是因為演員咬詞不清,聽不出來他們說的是哪個字,亦或許是這個字是演員自己加的,台詞本中沒有,不過這樣的情況稍微少一點,因為出版電視劇的時候一般會再審核一遍。
看有沒有加台詞但沒字幕的情況發生。
中國人對中文的影視劇是可以聽懂的,但能聽懂不代表能看得舒服。因為中文同音字詞太多了,僅靠語音無法完成交流任務。平時大家講話的時候會經常口頭註解「三橫王,美麗的麗」,就是因為語音交流不可靠。中文的影視劇按時間往下演繹,不可能反復不停做註解,經常一些人句、專有名詞,或者一些同音詞彙就聽岔了,對劇情的理解大打折扣。中文字幕就比較重要了。
如果是英語影視劇,內置的英文字幕僅針對聽障人士。正常聽力的人是不會去看英文字幕的,單聽聲音就能准確的獲得信息。但中文的影視劇,不管聽力有障礙還是正常,大家都會把一部分注意力用去看中文字幕。尤其是一些演員的普通話講得不標準的,更是必須有字幕。
近些年的中文電影電視劇確實都會把中文字幕配上去,大家慢慢習慣後,看字幕的速度非常快,瞟一眼就看完了,不影響看劇。但如果看一些老一點的影視劇,沒有中文字幕會感覺看得很難受,老要猜一猜演員到底講的是哪個字、哪個詞。
其實這也說明了英語和中文的信息傳達准確度上的區別。英語是表音系語言,單聲音就能完成交流任務,文字只是對聲音的記錄。中文是表意系語言,聲音嚴重殘缺而同音字詞太多,讓聲音的交流不可靠,稍微正式一點的內容就要起用文字保駕護航。也正因為中國人長期習慣了看文字、輕聲音,導致學英語的時候也是習慣性的折騰文字、啃書本,而忽略聲音。
3. 電影或電視劇的台詞是導演設計的還是編劇設計的
一般是編劇,但是很多詞導演也會現改
4. 我想知道一般的電影或者電視劇的劇本是怎樣編寫出來的是出自一個人的構想嗎
電影或者電視劇的劇本基本是編劇寫的,但是在拍的時候也會有改動,但是是小幅度的.
編劇—— 電影編劇是第一個接觸生活素材的人。既是對生活、形象和美的發現者,有時將這三者統一起來的創造者。 通過創造性的勞動將生活變為藝術。把生活素材提煉構思成銀幕形象 。好的編劇是用畫面語言來寫作的。。一個場次,一個燈光。。都會斟酌再三。。。每個場景悉心設置。。。
導演 —— 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最後祝你成功!
5. 電視劇和電影的對話是拍攝的時候對話的還是拍攝完配的音呢,香港電影有國語和粵語,這是配音嗎不懂。。
情況不盡相同,一般來說拍電視劇和電影時演員會用自己的母語來演戲。然後根據國語版和粵語版配音,例如古天樂拍電影,拍攝時是現場收音,如果對手的母語是普通話,那國語版就單配古天樂的,粵語版就單配古天樂對手的,然後再後期調一下音讓聲音過渡自然,電視劇也類似。但如果不是現場收音,就很可能需要古天樂本人再去配一次。
現場收音的話要求周圍的拍攝環境要絕對安靜,沒有雜音,尤其拍戶外鏡頭很難做到,所以很多時候是拍攝好後重新找人配音,也有導演是因為覺得演員讀台詞不順所以找專業配音配的。這點在大陸電影、電視劇比較明顯。港劇大部分演員說粵語,除非是演員在拍劇時說國語,一般都是現場收音,收音不清就叫演員本人後期再配,找配音演員給說國語的演員配音,出來就是粵語版,國語版則全部配音。
6. 電視劇和電影出的台詞字是工作人員弄上去的台詞字還是誰弄上去的台詞字我問的是演員演電視劇和電影說
影視劇字幕是影片製作後期出品前加上的文字。
為啥中國的影視作品普遍有字幕
網上很多人說加字幕是為了聽障人士也可以更好地欣賞影視作品,這只是一部分原因。
還有人說這是中文的特殊性構成的,中文是表意文字,多音字、近義詞比較多,沒有字幕特別容易產生歧義,另外,中文還有一些特定生僻字,冷門成語以及專業性詞彙等等。然而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交流也只是聲音的傳播,歧義的概率非常小,所以「特殊的文字」顯然也只是一部分原因。
實際上,中國內地影視劇在90年代以前也是沒有字幕的,《西遊記》,《三國演義》等字幕欄兒都是一片空白,《三國演義》只有念詩賦或者引用原著原文的時候才會出現字幕。
後來到了九十年代末,一股字幕潮開始席捲全國,而這股潮流是從港台地區刮過來的。
在上個世紀40-60年代,有大量大陸人遷徙到香港定居,這其中就包括非常多的影視演員。期間他們拍攝了大量的國語片和粵語片,大陸移民聽不懂粵語,香港居民聽不懂國語,再加上當時港片想慢慢打開國際市場,為了發行方便,就統一加上了中文和英文雙語字幕,這樣的話不管什麼電影,不管哪國人都能看懂,這就是香港電影加字幕的由來。
台灣電視劇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風靡大江南北,那個時候很多都是現場同期錄音。由於當時的收音設備不是很理想,環境雜訊很大,再加上那個年代台灣演員忽高忽低的發聲習慣,沒有字幕根本聽不清楚他們說什麼,為了能讓觀眾聽懂,所以加了字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早期的瓊瑤劇。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內地電視劇也開始現場收音,綜合考慮觀眾需求,為了觀眾有一個良好的觀看體驗,於是借鑒港台模式,開始配字幕。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方言。中國方言千千萬,很多中老年都聽不懂普通話,不帶字幕的時候很多老百姓都是似懂非懂的。加上字幕也是為了觀眾可以充分了解對白的含義。
隨著普通話的推廣,聽不懂的人越來越少,同時收音設備水平的提高,雜訊很大的問題幾乎解決了。然而配字幕的習慣卻沿襲下來,成了華語影視圈約定俗成的內容傳達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7. 拍電影時,演員是把台詞背下來在現場說呢,還是在後面加上去的呢
在現場說的,但是我們在電視上聽到的不是他們那時候說的,而是在後來演員根據口型配上去的,呵呵,不然的話,豈不是現場其他的話我們也能聽到了嗎?希望你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