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視字幕翻譯的特點
一、影視字幕翻譯的特點
2. 對角線翻譯
傳統翻譯不存在語篇方式的變化,而影視字幕的翻譯則要經歷從源語的口語形式到目的語的文字形式的轉換,因此Gottlieb(1994)稱之為「對角線翻譯」。這樣就要求譯者最大限度地在書面語中保留口語的培坦核特點,尤其是停頓、話語打斷、不符語法的口語的處理。
② 從目的論角度淺談紀錄片字幕翻譯【從目的論角度談字幕翻譯】
摘 要:隨著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廣泛和深入,字幕翻譯也成為翻譯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時空等因素的限制,電影字幕翻譯與傳統文本翻譯存在許多不同之處。本文從翻譯的目的論角度出發,探討了上述差異對字幕翻譯的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翻譯策略。
關鍵詞:字幕翻譯 翻譯目的論 制約 翻譯策略
一、電影字幕翻譯概述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國家間經濟文化的交流頻繁,電影作為一種直觀有效、影響面很廣的跨文化交流途徑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電影翻譯主要有兩種形式:配音和字幕翻譯。配音是對源電影對白的語言符號的聽覺替代過程;字幕翻譯作為源電影對白的書面翻譯形式,成為對電影畫面的一種視覺補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經是配音的黃金期,但是配音使得觀眾無法從聽覺的角度領略「原汁原味」的源電影語言。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帶字幕的原聲電影越來越受到觀眾的歡迎。一方面隨著外語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不需要中文配音,僅藉助字幕就能理解影片內容,欣賞異語文化;另一方面在信息時代,配音電影的產量有限,而帶字幕的電影能使人們更快更多的接受新鮮事物。如今電影的觀眾數量遠遠超過文學翻譯作品讀者的數量,因此社會影響也絕不會在文學翻譯作品之下。而翻譯界對電影翻譯特別是字幕翻譯的重視卻遠不如文學翻譯,字幕翻譯的質量也有待提高。
字幕有兩種:語內字幕(intralingual subtitles)和語際字幕(interlingual subtitles)。而通常所說的字幕翻譯指的是語際字幕的翻譯。語際字幕指的是在保留影視原聲的情況下,將源語譯為目的語疊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字幕翻譯屬於文學翻譯,具有文學翻譯的一般特點,此外還具有其自身特點:第一,瞬時性。電影字幕是閃現在屏幕上的文字,信息呈遞進式推進,不像書本上的文字可以前後參照,也不容許加註說明。第二,通俗性。一方面電影畫面一閃而過,觀眾沒有時間思索字幕的含義,另外電影觀眾的面非常廣,因此要求字幕翻譯通俗易懂,雅俗共賞。第三,語篇從口語轉換為書面語。第四,互補性。字幕的出現基本未改變原片的圖像聲音信息,觀眾接收到的字幕信息和原聲信息會發生互相作用,字幕所不能表達或者表達不充分的觀眾可以從原聲那猛閉碼里得到
補償。
二、翻譯的目的論
作為對傳統對等思想的反叛以及對翻譯理論的重要補充,以凱瑟琳娜・賴斯(Katharina Reiss)、漢斯・威密爾(Hans Vermeer),賈斯塔・赫茲・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為代表人物形成了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威密爾提出的「目的論」是其核心。「目的論」認為決定任何翻譯過程的首要原則就是要明確整個翻譯活動的目的是什麼。在翻譯領域有三個可能的目的:第一,翻譯過程中譯者的總體目標(可能是謀生);第二,在目標情景中目標文本的交際目的(可能是為了教導讀者);第三,某一特定翻譯的目的(比如,為了顯示原語結構的獨特性而進行直譯)。總的說來,「目的」主要是指目標文本的目的。
因此,所有翻譯的首要規則就是「目的規則」,即目的決定手段。威密爾是這樣解釋目的規則的:每一文本是由一個既定目的而產生,應當為該目的服務。翻譯時,應根據客戶或委託人的要求,結合翻譯的目的和譯文讀者的特殊情況,從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進行選擇性的翻譯。譯者應該優先考慮譯文的功能特徵而不是對等原則。
這一規則解決了直譯還是意譯、動態對等還是形式對等等等這些翻譯研究中的兩難問題,意味著為達到某一特定的翻譯任務的目的可能要求或直譯或意譯或在兩個極端之間,意味著接受方或者說讀者是目標文本目的的主要決定因素。此外,威密爾還認為跨文化交際應當把不同的行為習慣、價值觀以及交際情景考慮在內枝哪。
三、翻譯的目的論在電影字幕翻譯中的應用
要想做出好的字幕翻譯,譯者必須把握字幕翻譯的目的。字幕翻譯的最終目標就是要使影片觀眾能夠藉助字幕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看懂影片所要表達的意義,欣賞到國外的影視作品,實現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態前們在翻譯電影字幕時可靈活採取以下幾種策略:
1.縮減法
電影是在屏幕上一閃即逝的瞬間性作品,它不像文學作品能夠反復閱讀、傾聽。電影的這一特性使得字幕翻譯受到兩個因素的制約:時間和空間。時間指語言和圖像的同步配合,字幕在這方面雖不像配音那麼嚴格,但也必須在和源語話語大致相同的時間內完成信息傳遞。空間是指屏幕上可容納的語言符號數目,一般為一到兩行。由於英漢在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在翻譯字幕時,譯者常常採取縮減法,用較為簡短的語句譯出源語的要義,對觀眾在有限時空中把握影片內容無關緊要的信息或者影片畫面或音樂已經提供充分語境的信息可以刪除。
例1:Ashley: Well, isn』t it enough that you gathered every other man』s heart today? You always had mine. You cut your teeth on it.
阿希禮:今天你取得那麼多男人的心,還不夠嗎?我的心總是你的。(《亂世佳人》)
這一對白是女主人公斯佳麗想方設法引起自己暗戀對象阿希禮的注意,但收效不大,斯佳麗忍不住當面埋怨後,阿希禮對她的回答。You cut your teeth on it與前面you always had mine意思完全相同,只是後者更加形象生動,由於空間限制,沒有必要同義反復,後面的一句可以刪掉。
2.化暗示為明示
由於不同語言間的文化差異,對源語觀眾來說淺顯易懂的語言對缺乏源語語言文化背景知識的譯語觀眾來說很難理解,因此在字幕翻譯時,可以把源語中隱含的意義轉化為明示意義。
例2:劉元:小陸,我告訴你,我要再管你們破攝制組的事我就不姓劉!
Liu Yuan: Xiao Lu, that』s the last goddamn time I help your shit crew (《不見不散》)
中國人自古以來聚族而居,安土重遷,家庭和宗族一直是社會的基層單位。中國人的姓氏有著認祖歸宗的神聖使命,是不可輕言改變的,如果有人發誓再做某事就改變自己的姓氏,通常認為是極其嚴肅認真的誓言,而西方姓氏的產生和發展歷史不長,他們對姓氏的態度相對中國人要淡薄很多,如果直譯成英文,西方觀眾可能無法體會劉元的堅決。譯文譯成「最後一次幫助你們」,並加入了詛咒語以顯示劉元的憤怒和決心。
3.歸化的翻譯策略
每一部影片都是一定文化區域歷史和社會文化生活的反映,因而電影對白中經常含有特定文化信息的詞語,即文化負載詞語(culture-loaded words)。在翻譯這類詞語時,常常採用歸化的翻譯法。這是因為一方面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字幕翻譯要求盡量簡潔明白,不能採用加註的策略,另一方面電影面對的是人民大眾,如果有太多晦澀難懂的詞或者陌生化的不符合目的語習慣的表達,會喪失大批的觀眾。
例3:Phoebe: Are you gonna go over there?
Joey: No, yeah, no, ok, but not yet. I don』 t wanna seem too eager. One Mississippi, two Mississippi, three Mississippi. That seems pretty cool.
菲比:你想過去嗎?
喬伊:不想,呆會再說,我不想顯得太急於見她了。一個密西西比,兩個密西西比,三個密西西比,這樣顯得比較酷。 (Friends)
Friends是美國著名的情景喜劇。上面的場景是男主角之一的喬伊在咖啡館里看到前女友,有心上前打招呼又不想顯得太過急切,於是用One Mississippi, two Mississippi, three Mississippi拖延時間,讓自己顯得酷一點。這里的Mississippi沒有特殊含義,只是在慢慢數數的時候用來延長時間,和我們用「滴嗒」來數秒的方式異曲同工。譯者卻直接譯成地名密西西比,在上下文語境里顯得非常突兀,中國的觀眾會不知所雲,不如改譯成符合中國人數數習慣的「一、二、三」。
4.異化的翻譯策略
字幕翻譯因電影媒體的特點而受很多因素的制約,但另一方面,電影的多媒體性質也為跨文化交際提供了有利條件。在一般書面翻譯中譯者只能靠文字元號傳達信息,而字幕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同步出現的畫面、伴隨的音樂、自然的聲響、人物說話的語調等語言外信息,為克服文化差異提供了有利條件(李運興,2001)。在不影響觀眾對影片內容理解的前提下,對一些文化負載詞語的翻譯也可以採取異化的策略。
例4:李清:我跟你住,你把我賣了我都不知道。
劉元:你把我當成披著人皮的狼了吧?
Li Qing: Live together, huh? How do I know you wouldn』t try to sell me too?
Liu Yuan: What? You think I am a wolf covered in human skin?(《不見不散》)
四、結束語
電影藝術為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們了解彼此打開了一扇窗。隨著中外影視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字幕翻譯也成為「影視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錢紹昌,2000),必將受到更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和重視。本文從翻譯的目的論角度出發,認為字幕翻譯可採取縮減式、化暗示為明示、直譯或意譯等多種策略,使目標觀眾真正體驗到與源語觀眾同樣的共鳴和感動,從而實現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運興.字幕翻譯的策略[J].中國翻譯,2001,(4).
[2]熊雁娜.英語電影《泰坦尼克號》漢譯評析[J].太原科技大學學報,2005,(3).
[3]王榮.從關聯理論看字幕翻譯策略――《亂世佳人》字幕翻譯的個案分析[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外語版),2007,(2).
[4]周嬋.英語經典電影腳本匯編[M].廣東經濟出版社,2001.
[5]朱維芳.英語電影教程[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③ 文字字幕特點
文字字幕特點具有大眾性、瞬時性、限制性、跨文化性、通俗性等語言特點。
電影語言多是以獨白或對白形式出現,電影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在現如今已經成為一種很普遍的大眾娛樂方式。中國電影字幕一般都是中英雙語,無論是中國電影英譯還是英文電影中譯,字幕翻譯都已經得到了大量學者的關注。
在電影影響力如此大的今天,也應該運用分析文學翻譯的某些方法和途徑對電影字幕的翻譯進行探究。字幕戚譽具有文學特性,又不同於真正意義上的文學。不僅要討論字幕翻譯的普遍的一般的規律,更要找到其特殊性,對比差異。為字幕翻譯構建完整的理論體系。
瞬時性 由於影視作品是通過聲音和影像來表含仔侍達中 心思想的,所以隨著光影聲音的變化,畫面切換 基本上是轉瞬即逝的,如果觀眾沒看清或沒看懂, 那也就只有放棄前面繼續後面的內容。 言不可能是晦澀難懂的語言談吵,好的字幕翻譯應是 簡潔、生動又讓人易於理解和記憶的。
④ 電影翻譯技巧
影視字幕翻譯與文學作品翻譯有著本質的區別。文學作品的要求是要達到"信、達、雅",給讀者呈現出優美的文字,重視作者的意願,而影視字幕翻譯由於是面向大眾傳播的產物,因此要求譯者必須以觀眾為中心,必須考慮觀眾的語言水平和大眾審美。所以將影視字幕翻譯技巧總結如下:
字幕翻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簡潔易懂。譯者要在體會劇情、語氣、背景的情況下用最一目瞭然的表達形式和最清晰的邏輯關系將原句的原色原味呈獻給觀眾。表達語義中的意思是翻譯的重要目的,不是簡單地逐字翻譯。如果字字對應的翻譯就有可能與譯文要求的通俗易懂背道而馳,反而使譯文更加繁瑣拖沓,顯得譯文生硬,邏輯關系更加復雜。翻譯的最高境界是"信、達、雅",既能使句子表達流暢,又能充分流露人物所要表達的內心世界。
影視字幕語言有口語性、通俗易懂和跨文化等特點。因此,在進行影視字幕翻譯時,應針對其特點採取相應的翻譯策略。針對語言的技巧要求句子句型方面主要是要選擇的句子有簡單、易懂、詞彙精簡等特點。很多句子都需要很大程度地進行簡單的翻譯與應用,譯文的文體上的應用技巧要特別注意。在空間上,字幕是指出現在屏幕或電視熒屏下方的外文文字的譯文或者註解,因此在空間上有了限定性。字幕語言的應用在選擇句型中,它的主要理論在於:字幕宜選用常用詞、小詞和簡短的詞語;句式宜簡明,力戒繁復冗長,惜用過長的插入成分、分詞結構和從句。如bemiserly,stingy不宜翻譯成"慳吝",最好譯為"小氣"或"吝嗇"更合適。
為了劇情的清楚以及時間的縮短,減少時間與空間的壓縮,應該採取對字幕句子的壓縮策略。譯者要在影視劇情中經常採取縮減的相關策略,主要是在句型上的精簡以及對時間、空間上的壓縮等進行分析與採納。受制約性、縮減性等特點就是上述講述的特點,本段理論也闡述了句子的縮減方法,縮減的目的是為了句子的精簡:濃縮、壓縮性意譯和刪除。
總而言之,字幕翻譯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傳遞原影片的語義信息,幫助觀眾跨越語言障礙,了解故事情節。所以字幕翻譯應盡量簡潔明了,清晰流暢,通俗易懂。使觀眾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最小的認知努力,獲得最大的語境效果。
⑤ 電影字幕翻譯參考論文
電影字幕翻譯是多媒體翻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翻譯領域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電影字幕翻譯參考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電影字幕翻譯參考論文篇1淺析電影字幕翻譯中的差額翻譯
一、引言
電影自誕生之日起,就以它獨具魅力的藝術表現力贏得了廣大觀眾的青睞。在信息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影視作品更是以直觀與便捷的優勢成為了解異域 文化 與學習外語的重要途徑之一。影視翻譯因此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字幕翻譯(subtitling)較之譯制(bbing),以其製作成本低、周期短的特點成為影視翻譯最為常用的 方法 之一。
然而,正如Birgit Nedergaard-Larsen所言,字幕翻譯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轉換,並非單一地從源語言到目 標語 言的轉換過程,期間涉及諸多文本以外因素的處理,如聲音、圖像、畫面的融合等因素[1]。由於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電影字幕翻譯通常採用濃縮、刪減、添加等方法來盡可能保持畫面、聲音與字幕的統一,超額與欠額翻譯在所難免。同時,超額與欠額翻譯一直以來是翻譯學術界討論的 熱點 錯誤類型。因此,如何看待字幕翻譯中的超額、欠額翻譯便迫在眉睫且具有現實意義。
二、超額翻譯與欠額翻譯
彼得·紐馬克在《翻譯問題探討》(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提出了交際翻譯(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和語義翻譯(semantic translation)的概念。交際翻譯傾向於流暢、簡單、清晰、直接的翻譯方法,遵守某一特定的語域,是一種「欠額翻譯」;語義翻譯則傾向於細致、繁復、晦澀難懂的翻譯方法,較之譯者的意圖,翻譯更側重思維過程的再現,因而是一種「超額翻譯」[2]。超額翻譯是對所譯材料進行補充加工,進行超出翻譯范圍的改造,而欠額翻譯則是在某些方面不符合翻譯規范的語言中介類型,是縮寫或節譯。簡言之,超額翻譯是指譯語文本承載了比源語文本更多的信息量,表述方式相對具體;而欠額翻譯是指譯語文本承載的信息量小於源語文本,譯語文本更加概括[3]。超額與欠額翻譯都是在翻譯過程中的信息增減,因此可以統稱為差額翻譯。
三、字幕翻譯中的超額與欠額翻譯
Georg-Michael Luyken在Overcoming Language Barriers in Television:Dubbing and Subtitling for the European Audience一書中提出,區別於文學翻譯與口譯,影視製作的特點使字幕翻譯受到來自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字幕所佔用的屏幕空間;字幕顯示時間;字幕間切換的時間及字幕的顯示與形式。同時,受文化因素的制約,文化預設(cultural vacancy)也經常是翻譯過程中的攔路虎。譯者為了避免以上限制而進行的濃縮、刪減和添加等翻譯方法,將不可避免地引起差額翻譯。請看以下三則示例:
例1.I supervised 5 officers.That’s 5 personalities,5 sets of problems.You could be number 6 if you act right.But I ain’t holding no hand,you understand?I ain’t babysitting you.
我有五個手下,性格南轅北轍。你表現得好就是第六個。但我不會特別照顧你,懂嗎?(《訓練日》)
例2.Mail has come today and a friend writes this to me:...
今天收到一位朋友的來信,信上說:……(《走出非洲》)
在以上示例中,原文 句子 較長,如果逐字翻譯,勢必會影響畫面、聲音與字幕的融合。因此,譯者對整句進行了改譯,刪減了斜體部分。
例3.What about your staying longer?
怎麼回事?你還要再待幾天嗎?(《爵士歌手》)
例4.Terrified.Mortified,petrified,stupefied...by you.
怕極了。怕得發抖,怕得發呆,怕得發神經!但不是怕你!(《美麗心靈》)
例3中,原文語速很慢,因此譯者加入「怎麼回事?」配合聲音的行進。例4中,原文是肯定語氣,使用了尾韻「ied」。譯者將尾韻「ied」翻譯為頭韻「怕」,並且直接將否定語氣譯出。
從以上示例不難看出,信息在翻譯的過程中有所增加或刪減。例1的翻譯雖然保證了畫面與字幕的一致,也基本保留了原文的信息,但將主角試圖示威的氣勢削弱了。例4中譯者對尾韻的處理可謂是絞盡腦汁,但是如果將原文中隱含的否定語氣直接翻譯出來,觀眾也無法體會到源語文字的精妙之處,那麼觀眾對字幕片的反應與源語觀眾對源語影片的反應也會略顯不同。
字幕翻譯時常受到畫面、聲音等非文學因素的影響,如果說文學翻譯是「戴著腳鐐跳舞」,那麼字幕翻譯就是「戴著手鐐與腳鐐跳舞」。譯者只能在不影響畫面、聲音與字幕呼應的前提下,盡可能保留影片所要傳達的信息和思想,翻譯的超額與欠額也就在所難免。
四、如何看待字幕翻譯中的差額翻譯
由於不同的語言結構和文化差異,翻譯始終無法做到絕對的等值。字幕翻譯既是文學翻譯,又是多媒體翻譯:一方面要處理台詞文本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還要兼顧技術層面的限制因素,信息的增加和刪減已是必然,等值也就無從談起。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指出:「即使最優秀的譯文,其韻味較之原文仍不免過或不及。翻譯時只能盡量縮短這個距離,過則求其勿太過,不及則求其勿過於不及。」傅雷所說的「過」與「不及」就是本文所探討的超額與欠額翻譯。然而,超額與欠額雖是翻譯中不可避免地普遍存在,但是只要將「過」與「不及」的度降至最低,盡可能地將原文的韻味貼切地表達出來,字幕翻譯又何嘗不是對「一箭雙雕」之美差?我提出以下兩點看法,旨在字幕翻譯過程中幫助譯者從新的角度看待超額與欠額翻譯。
1.無論是文學翻譯,還是字幕翻譯,超額與欠額翻譯都無可避免。譯語文本與源語文本的鴻溝自譯事產生之時已然存在,加之字幕翻譯又時常受到技術等非文學因素的影響,因此我認為,在不影響正常欣賞影片的前提下,適當的超額與欠額翻譯是可以接受的。許崇信教授有過這樣一個比喻:在列車行進的過程中,幾乎無法避免車體的上下抖動和左右搖擺,但這種搖擺和抖動只要在一定的范圍內都不會影響列車的順利運行,超出了一定的范圍才會發生事故。翻譯就是列車的運行,「抖動」和「搖擺」不可避免。如在《成長的煩惱》中的這段對話:
例5.Teacher:ahhhh Mike.Can you explain for u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a,in Moby Dick?
Mike:Ah,sure,sure.It’s the letter between the I and the K.
這段對話的幽默之處在於「sea」和「c」這對同音異義的雙關語,但是中文中沒有與之對應的雙關語,因此譯者必須使用變通的差額譯法,保證「列車」的順利「運行」。以下為可行的中文譯本: 老師:啊……邁克,你能否給我們解釋一下,《白鯨》這本書里的大海有什麼意義。
邁克:哦,當然,當然,就是大海不同於大河。
譯者將原文中的雙關語轉換成中 文的頭韻實屬無奈之舉,但原文的幽默感卻保留了下來。如果要忠實地將原文譯出,注釋和加註必不可少,非但幽默盡失,字幕的空間和時間因素也不容許。相對於注釋和加註,同類屬性之間,如修辭手法的轉換可能更為有效地降低「抖動」和「搖擺」的度。
例5的譯本對所譯材料進行補充加工,進行超出翻譯范圍的改造,屬於超額翻譯。但正是這樣的處理達到了源語影片的預期目的,因此,此處的超額翻譯是可以接受且行之有效的處理方式。例1中由於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得不進行縮譯,源語文本所傳達的信息量減少在所難免。但如果將例1的信息完整譯出,勢必會影響字幕的可讀性與連貫性。所以,由於受到 文學因素和非文學因素的影響時而進行的適度的超額與欠額翻譯是可以接受的。
2.字幕翻譯中度的掌握應以電影類型為依據。電影類型不同,目的觀眾不同,預期效果也不同。便於本文的分析,我將電影分為嚴肅型和娛樂型兩種。嚴肅型電影包括紀錄片、科教片等用於提供和傳達專業知識信息的電影;娛樂型電影供觀眾娛樂消遣,陶冶情操,諸如喜劇片、驚悚片、動作片、文藝片等。針對不同電影類型而進行的字幕翻譯,所採取的翻譯方法也不同。比如上述例5中,《成長的煩惱》是一部喜劇,它的目的就是使觀眾發笑,雙關語就是笑料之一,如果採取直譯的方法,觀眾反倒不知其所然,喜劇效果大打折扣。又如驚悚片和恐怖片,觀眾會將重點放在畫面、聲音和劇情的 發展上,如果採取意譯的方法,將台詞翻譯的頗具文采,那麼觀眾也會因為與劇情的格格不入而哭笑不得。
嚴肅型電影既然是以信息傳遞為目的,清晰明了才是關鍵,因此也就傾向於簡單、清晰、直接的翻譯方法,傾向於欠額翻譯;娛樂型電影可以根據上下文進行適當的「加工」和「改造」,即超額翻譯。但是,兩種翻譯不是以差額為出發點,試圖不忠實於源語文本。在不與技術限制相沖突的情況下,依然盡可能與源語文本保持「零度」差額。
五、結語
綜上所述,字幕翻譯是一項繁復的 工作,受到來自文學因素與技術因素兩方面的限制,超額與欠額翻譯不可避免。翻譯學術界一直將超額與欠額翻譯認定為典型的錯誤類型而爭論不休。我認為,在與時間、空間等技術因素相沖突的情況下,適度的超額或是欠額翻譯不失為一種折中的處理方法。針對不同的電影類型而採取的適度超額或欠額翻譯不僅擺脫了來自技術層面的限制,而且達到了影片的預期目的。
<<<下頁帶來更多的電影字幕翻譯參考論文
⑥ 字幕翻譯的特點
字幕翻譯的特點如下:
首先,影視劇的翻譯忠於原片的內容和風格,清代翻譯家嚴復提出「信」、「達」、「雅」。這些翻譯標准其核心要求是要達到對原文的忠實,要忠實於原作的內容,忠實於原作的語言風格、語言環境和文化因素等。同時,譯文在文體、語言風格上需盡量和原基握文風格保持一致。
其次,要注重語言的藝術性。影視劇漢語字幕翻譯不僅要求譯文准確無誤,而且要求原語的深層次意義在譯文中得到巧妙的藝術性再現,字幕翻譯中藝術風格再現的基礎是反復地閱讀原作,力求最好地理解原作。
最後,在翻譯的過程中也需要有創造性的翻譯。電影字幕翻譯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電影傳播的根本是滿足受眾的期待與要求,為了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在字幕翻譯中,譯者應在簡潔易懂原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體的能動作用,有意識地進行創造性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