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字幕 > 英語的發展史電影

英語的發展史電影

發布時間:2024-01-11 10:52:30

Ⅰ 幫忙找電影發展史的英語版本,萬分感謝

History of Motion Pictures
I INTRODUCTION

History of Motion Picture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visual medium known as motion pictures, film, cinema, or the movies. This article covers the medium』s history as a technology, as a business, as an art form, and as a means of delivering entertainment and information to audiences in theaters and at home. It discusses major filmmakers and their films, principal fiction and nonfiction genres, and film inst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roughout the world.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technical aspects involved in creating a film, see Motion Picture.

II ORIGINS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scientists took note of a visual phenomenon: A sequence of indivial still pictures, when set in motion, can give the illusion of movement. These scientists attributed this experience to what they called persistence of vision, whereby the eye retains a visual image for a fraction of a second after the source has been removed. The eye』s retention of a visual image, now known as positive afterimage,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 founding principle of motion pictures, even though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perception of motion is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

A Early Experiments

The persistence of vision concept stimulated experimentation with motion-picture devices throughout the 19th century. Among the first such devices was a slotted disk with a sequence of drawings around its perimeter. When a person spun the disk in front of a mirror and looked through the slots, the drawings appeared to move. The zoetrope, a device developed in the 1830s, was a hollow drum with a strip of pictures around its inner surface. When spun, it proced the same effect. In the 1870s French inventor Émile Reynaud improved on this idea by placing mirrors at the center of the drum. A few years later he developed a projecting version, using a reflector and a lens to enlarge the moving images. In 1892 he began holding public screenings in Paris at his Théâtre Optique, with hundreds of drawings on a reel that he wound through his apparatus to construct moving images that continued for 15 minutes.

Inventors began to conceive of combining the principles of these moving-image devices with the photographic recording of actual movement soon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still photography in the 1830s. The most famous experiment occurred in the 1870s in California, where railroad tycoon Leland Stanford hired British photographer Eadweard Muybridge to settle a bet on whether a galloping horse ever had all four feet off the ground. Muybridge set up 12 cameras along a racetrack and spread threads across the track with a contact to each camera』s shutter. Moving along the track, the horse broke the threads and caused a sequence of photographs to be taken. The photos showed the horse with all four feet off the ground, and Muybridge went on a lecture tour showing his photographs on a moving-image device he called the zoopraxiscope.

Muybridge』s endeavors stimulated French scientist Étienne-Jules Marey to devise equipment for recording and analyzing animal and human movement. He built what he called a chronophotographic camera that could take multiple images superimposed on one another. His work was aided in turn by developments in photographic materials. In 1885 American inventor George Eastman introced sensitized paper roll 「film」 in place of the indivial glass plates then in use. In 1889 Eastman replaced the paper roll with celluloid, a synthetic plastic material coated with a gelatin emulsion.

B Thomas Alva Edison and William K. L. Dickson

Legendary American inventor Thomas Alva Edison drew upon the work of Muybridge, Marey, and Eastman when he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motion pictures in the late 1880s. In his laboratories in West Orange, New Jersey, Edison assigned to a British employee, William K. L. Dickson, the task of constructing a machine for recording actual movement on film and another machine for viewing the resulting images. By 1891 Dickson had proced a motion-picture camera, called the Kinetograph, and a viewing machine, bbed the Kinetoscope.

The Kinetograph was operated by an electric motor that moved the celluloid film roll past the camera lens. Motor-driven cameras, which were bulky and stationary, were soon replaced by movable hand-cranked cameras. Dickson』s key contribution was a sprocket mechanism linked to the camera』s shutter, which momentarily stopped the film roll for each exposure. These separate still photographic images came to be called frames. Early cameras used a number of different speeds for exposing frames, but by the advent of sound film in the late 1920s the standard had become 24 frames per second.

In early 1893 Edison constructed a motion-picture studio on his laboratory grounds, bbed the Black Maria by his staff who thought it resembled police patrol wagons known by that nickname. On May 9, 1893, he held the first public exhibition of films shot using the Kinetograph in the Black Maria. But only one person at a time could use his viewing machine, the Kinetoscope. This boxlike structure contained a motor-and-shutter mechanism similar to the camera』s. It ran a loop of positive film past an electric light source, illuminating a tiny image, which the viewer observed through a small window. Kinetoscope viewing parlors containing many machines for indivial viewing began to open in cities in 1894. Edison and Dickson apparently gave little thought to a single machine that could project moving images to a large audience, something Reynaud had achieved in his Théâtre Optique. Reynaud, however, had displayed drawings rather than images photographed by a motion-picture camera.

C The Lumière Brothers

In France, the brothers Auguste and Louis Lumière, who ran a factory in Lyons that manufactured photographic equipment, sought to improve on Edison』s accomplishment. By 1895 they developed a lightweight, hand-held camera that used a claw mechanism to advance the film roll. They named it the Cinématographe, and they soon discovered that it could also be used to show large images on a screen, when linked with projecting equipment. Throughout 1895 they shot films and projected them for select groups. Their first screening for the general public was held in Paris in December 1895.

Elsewhere other inventors were also busy. In Germany, the brothers Emil and Max Skladanowsky devised an apparatus and projected films in Berlin in November 1895. In Britain, a machine developed by Birt Acres and Robert W. Paul was used to project films in London in January 1896. In the United States, a projector called the Vitascope was constructed around the same time by Charles Francis Jenkins and Thomas Armat. Armat then entered into a commercial alliance with Edison to manufacture the Vitascope, and the device exhibited projected motion pictures in New York City in April 1896.

The Lumière brothers held a unique place among all these simultaneous efforts, since they were innovative filmmakers as well as inventors and manufacturers. The many films they made ring 1895 and 1896, though very short, are considered pivotal in the history of motion pictures. Arroseur et arrosé (Waterer and Watered, 1896), a brief comedy drawn from a newspaper cartoon, shows a gardener getting drenched with a hose as the result of a boy』s prank. La sortie de l』usine Lumière à Lyon (Workers Leaving the Lumiere Factory, 1895) and Arrivée d』un train en gare (Arrival of a Train at La Ciotat, 1896), which shows a train coming to a station and passengers getting off, were among the so-called actuality films—films that depicted actual events rather than a story told by actors—for which the Lumières became noted.

III ONE-REELERS

During the decade following the advent of projected motion pictures, films were shown as part of vaudeville or variety programs, at carnivals and fairgrounds, in lecture halls and churches, and graally in spaces converted for the exclusive exhibition of movies. Most films ran no longer than 10 to 12 minutes, which reflected the amount of film that could be wound on a standard reel for projection (hence the term one-reelers). Many were comedies or actualities, following the Lumière brothers』 example. Their purpose was spectacle—to show something astounding, unusual, titillating, or perhaps newsworthy. But filmmakers also struck out in new directions, especially toward fantasy and narrative.

French magician and filmmaker Georges Méliès was the outstanding creator of fantasy films in early cinema. Méliès exploited the new medium to enhance his magic acts through techniques such as stop-motion photography—interrupting the camera』s action and moving or substituting people and objects—so that, for example, a woman appeared to turn into a skeleton. He created elaborate backdrops with multiple scenes and costume changes for these so-called trick films that were widely emulated by other filmmakers. Of the hundreds of works he made between 1896 and 1912, perhaps the best-known is Le voyage dans la lune (A Trip to the Moon, 1902), which in one scene features the animated human face of the moon being struck in the eye by a rocket.

In the United States, a former projectionist and traveling exhibitor, Edwin S. Porter, took charge of motion-picture proction at Edison』s company in 1901 and began making longer films that told a story. As with Méliès』s films, these required multiple shots that could be edited into a narrative sequence. Porter』s most notable film—and the most famous work of early cinema—was 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 which is credited with establishing movies as a commercial entertainment medium. With its rapid shifts of location, including action on a moving train, this film offered spectators a breadth and immediacy of vision that became hallmarks of the cinema experience.

Spurred by The Great Train Robbery and subsequent story films, film exhibition greatly expand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round 1905. One phenomenon was the proliferation of nickelodeon theaters, converted storefronts in instrial cities that charged 5 cents for admission and attracted working-class audiences. Demand from these theaters increased the volume of film proction and the profits for procers, but it also brought forth criticism from reformers concerning unsanitary or unsafe conditions in theaters and immoral subject matter in films. In 1908 Edison took the lead in establishing the Motion Picture Patents Company (MPPC), a consortium of procers with common goals: controlling proction and distribution so as to eliminate cheap theaters, raising admission prices, cooperating with censorship bodies, and preventing film stock from getting into the hands of nonmember procers. However, the independent procers excluded from the MPPC continued to obtain materials and make the most popular films. They also led the way toward multireel, feature-length films. By 1915 the MPPC was under attack by the U.S. government as an illegal monopoly (although an ineffectual one), and the independents were combining into the companies that would dominate American filmmaking for decades to come.

IV SILENT MOVIES

With a few experimental exceptions, motion pictures from their earliest days until the late 1920s lacked synchronous sound (sound that matches the action). But silent movies were rarely silent. Early films almost always were projected with piano or organ accompaniment, and sometimes also with a narrator or live actors behind the screen. As feature-length films (four reels, with a running time of 40 to 50 minutes or more) became the norm in the 1910s, live orchestras began to play in larger theaters, frequently using music written specifically for the film.

Until World War I (1914-1918) European filmmakers dominated the world film market. France was considered the leading film-procing country, though Italy, Denmark, and other countries also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However, the war, fought on European soil, disrupted commercial filmmaking there. With a sudden drop in European film exports, some regions, such as Latin America, experienced a brief surge in film proction. But U.S. companies soon took over markets overseas, using the same tactics of high-volume proction and lower prices that the Europeans had. By the 1920s some three-quarters of films screened around the world cam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 American Silent Movies

Even before the war, the United States had made its mark on the world filmmaking scene with epics and comedies. Moreover, U.S. moviemakers had begun to congregate in southern California in the Los Angeles suburb of Hollywood (see The Move to Hollywood, below), creating a film community apart from older urban centers of politics and the arts, and a magical new symbol for popular entertainment and glamour.

A1 D. W. Griffith

The work of D. W. Griffith exemplif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tion pictures from the early days of one-reelers to an era of Hollywood』s worldwide dominance. Starting out as an actor in films directed by Edwin S. Porter, Griffith in 1908 became a director at the American Mutoscope and Biograph Company in New York City. He was initially responsible for turning out two one-reel films a week, and between 1908 and 1913 he directed nearly 500 films. Amidst this breakneck schele, he and his co-workers developed many of the cinema』s basic storytelling conventions: moving the camera close to the action, using many separate shots, and editing the shots to cut back and forth among different actions. All these techniques served to shape a narrative, rather than present a spectacle as earlier films had tended to do. Griffith also nurtured performers such as Mary Pickford and Lillian Gish and emphasized an intimate, restrained style of acting suitable for camera close-ups.

Leaving Biograph in 1913 to make full-length features, Griffith planned a historical epic of the American Civil War (1861-1865). 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 three hours in length, stunned audiences with its dazzling spectacle of a still-recent event and established motion pictures as an art form for cultured spectators. Yet the film』s racist presumptions—specifically, its defense of white supremacy to protect racial purity—was controversial in its own time and remains repugnant decades later. Griffith made another epic, Intolerance (1916), which intertwined four stories about victims of prejudice, and continued to work as an independent filmmaker into the 1920s. Eventually, financial pressures forced him to become a director at a Hollywood studio, and he made his last film in 1931.

字數限制,沒辦法全發給你,如需要請留言。

英語電影 有關歷史

近期的
百夫長Centurion (2010)
劇情
尹 胰 在公燥元117臣年,羅馬試圖埠入諸侵扦英迸國,跟隨揩羅馬赫爭赫有瀉名起的攀第樓九軍攀團脂以及冊軍革團覺統帥「Virilus將臼軍崖」箭遠躲征英靖國的百喻夫瞎長昆圖斯·哎迪牙亞斯饞(Quintus Dias),奉命瑟北上槽除掉叢匹誰克燃特族矚人首臻領Gorlacon,墨並服將該棉族榴人獄斬滯盡刮殺伸絕。畝不過在莖匹克特雍人偷襲綳中,該忘軍團全貫軍癸覆滅,滁只有昆枚圖斯·迪亞蹭斯椿得以倖存。投而歐嘉·柯誨瑞附蘭寇飾骨演蹲的鷹艾噓泰恩,因庸為與全家企被瓤羅勘馬慚人殺害,她自惋己廈也被割掉了掀舌茹頭,頤從而窯和昆噓圖斯典·迪緘亞斯一摯起走上了餓復仇辦之路瓮。

分手信Dear John (2010)
劇情
影片改編自「美式純愛系小說天王」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小說,戰爭的創痛、愛情的心碎、成長的代價——種種際遇娓娓道來。

奇襲60陣地Beneath Hill 60 (2010)
劇情
奧利弗伍德沃德的非凡真實故事。這是1916年,德沃德淚別他的年輕女友,從軍前往西部前線,其間還要穿越德國陣地。德沃德和他的團隊從事秘密隧道工事,鋪設炸葯。他們的努力將改變戰爭的進程。

特殊關系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2010)
劇情
影片聚焦的是1997年至2000年期間,當時的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與當時的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之間的「親密聯系」。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2010)
劇情
這部講述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生平的傳記電影,在開拍伊始就被看好成為2011年各大獎項的種子選手。

公眾之敵Public Enemies (2009)
劇情
在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中,約翰·迪林格和同夥搶遍了美國的中西部銀行,聯邦調查局探員茂文·普維斯誓要將其捉拿歸案。

本人非常推薦的
父輩的旗幟Flags of Our Fathers (2006)
劇情
改編自詹姆斯·布拉德利所著的小說《父輩的旗幟:硫黃島戰役的英雄們》,影片最值得關注的是伊斯特伍德怎樣去展示「敵人」的故事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劇情
當百萬大軍登陸諾曼底海灘時,一小隊由約翰·米勒中尉(湯姆·漢克斯飾演)率領的美軍士兵卻深入敵區,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一名士兵詹姆斯·雷恩(麥特·戴蒙飾演)。詹姆斯·雷恩是家中四兄弟的老幺,他的三名兄長都在這次戰役中相繼陣亡。美國作戰總指揮部的將領為了不讓這位不幸的母親再承受喪子之痛,決定派一支特別小分隊,將她僅存的兒子安全地救出戰區。

風語者Windtalkers (2002)
劇情
二戰中,納瓦霍文被用作為最高機密的密碼,因為日本軍隊沒法解破它,因此保護納瓦霍士兵加爾成了美國海軍上尉喬的重要任務。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
劇情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為了賺錢,在自己的工廠中使用廉價的猶太人。面對納粹的屠殺,辛德勒開始想法保護盡可能多的猶太人。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劇情
故事發廈生在1947匙年,橡銀測行家倪安迪被篡當作假殺衙害妻仗子趾與悔情夫授的氈兇手送旗上斥法庭,犢安淋迪被竹判謂無期杉徙端刑根,糾這熔意赤味印著二他將狽在敢肖詣恩克監獄中渡郁過劈餘生。

英文電影發展史

劃時代的作者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始末 致敬大師:讓·呂克·戈達爾 悼念大師:小津安二郎 更多的... 編輯信箱 中國美術電影發展史 來源: 作者: 2004-02-25 16:10:30...所以培養人才,是美術電影發展的關鍵。 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斷培養,逐步形成一支藝術、技術等各方面的專業隊伍。...
電影藝術發展概述??第一節??電影的發明 2 第二節??電影成為藝術 6 第二章??法國電影??第一節??法國電影藝術的先驅者 12 第二節??法國的印象派和先鋒派電影 17 第三節??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 23 第四節??法國"新浪潮"電影 30 第五節??法國"...
片》中把電影的發展歷史分為三部分:經濟、政治社會、 藝術,另外還有媒介發展史,我認為這是非常合理的。...法國電影企業的發展是這方面最早的一例。 無在好萊 塢電影企業出現以前,查爾斯·百代就開始了一場控制這一...
本書從現在所處的時代背景來認識和審視外國電影的意義和價值,研究對象:非文字形式的視聽語言的發展史;電影技術發展史;電影經濟史。...第九章 法國:年輕人的電影"新浪潮" 第十章 艱難跋涉中的民族電影 第十一章 歐洲:現代思潮中的內向化趨勢...
這個幽 靈的名字叫法國電影。 先遣者遭遇冷落 由於法國在世界電影史上的肇始地位,絕大多數國家的早期電影發展史上,都離不開法蘭西的影子,中國亦然。...可以說,除了蘇聯影片,法國電影 對中國電影發展方向的影響最大。 這種影響惟一的斷層是在"文革"期間。...
北京電影學院的電影理論考試復習提綱 第一章電影理論 考試內容: 外國電影理論發展史(重點)...一.外國電影理論發展史 經典電影理論部分 (一).法國印象派——先鋒派電影思潮..."作為探索新的形象性以及向文學靠攏的一種傾向,在電影劇作發展史上佔有一定的位 置。...
外國電影發展史(黃文達,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的詳細介紹,評論,讀後感及網上價格比較。 把好圖書介紹給朋友..."外國電影發展史"的詳細介紹... 第九章 法國:年輕人的電影"新浪潮" 第十章 艱難跋涉中的民族電影 第十一章 歐洲:現代思潮中的內向化趨勢...
超文本發展史 瀏覽器發展歷史 微軟windows歷史 圖形用戶界面歷史 文學"電腦"形象大全 電腦史上的"第一"...2、百代電影公司(法國)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帝國,它每年出口到美國的影片是美國本土生產影片的兩倍。...
您現在的位置: 科幻桃花源 >> 科幻影視 >> 發展史 >> 正文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1895年12月28日,法國電影製造商路易斯和奧古斯丁在巴黎舉行首場電影演出,從而拉開了世界電影的帷幕。...科幻電影的創立者,法國電影製片商梅里斯於1897年拍攝了世界第一部關於x光的電影。...
1 第一章 世界電影藝術發展概述第一節 電影的發明 2 第二節 電影成為藝術 6 第二章 法國電影 第一節 法國電影藝術的先驅者 12 第二節法國的印象派和先鋒派電影 17 第三節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 23 第四節 法國"新浪潮"電影 30 第五節 法國"左岸派"電影...
今天到西單買了昨天看中的幾本書《法國小說發展史》《法國志》《法國風俗》還有一本關於法國風景的圖片,一共花了130,...《神曲·地獄篇》+《天使艾梅麗》的電影原聲。dante+yann tiersen,從未嘗試的組合。書和音樂幾乎是我生活里必不可...
在法國絲綢工業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織機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賈卡,他是紋板提花織機的積極改革創新者,於1977年...終於為我們這個世界增添了一門新的藝術——電影。1895年3月19日,他們在里昂拍攝了第一部電影片《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
1925年,夏奈爾公司推出了「夏奈爾5號」香水,獲得了世界性的成功,被視為法國香水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至今各名牌時裝...第一次看《羅馬假日》是六歲的時候,電影片頭「本片所有的鏡頭都攝制於永恆的城市———羅馬。」令我對這座城市嚮往...
想拍一部倍受歡迎的電影。 名字:豆芽 愛好:玩 喜歡的音樂:紅顏,單戀高校等 e-mail:[email protected] ...什麼是法國時裝的精髓?通過法國時裝發展史,我們看到,法國時裝里最令人稱道的地方就是創新,那種既融合著本國文化、又...
在法國絲綢工業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織機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賈卡,他是紋板提花織機的積極改革創新者,於1977年...終於為我們這個世界增添了一門新的藝術——電影。1895年3月19日,他們在里昂拍攝了第一部電影片《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
在法國絲綢工業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織機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賈卡,他是紋板提花織機的積極改革創新者,於1977年...終於為我們這個世界增添了一門新的藝術——電影。1895年3月19日,他們在里昂拍攝了第一部電影片《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
在法國絲綢工業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織機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賈卡,他是紋板提花織機的積極改革創新者,於1977年...終於為我們這個世界增添了一門新的藝術——電影。1895年3月19日,他們在里昂拍攝了第一部電影片《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
所以要是大家想看電影,還是去電影院吧,那裡的效果還更好。 ?? 當然去了電影院還是要小心,好萊塢的八大影業之一...年,香奈爾公司推出了「香奈爾5號」香水,獲得了世界性的成功,被視為法國香水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香水依據其所含香精...
[陽光法國] 『陽光書院』 『陽光書吧』 小議中國美術與文明發展史(一) 2004-11-21 02:42 lpbm 小議中國美術與文明發展史(一) 學過美術史的朋友差不多都知道我們現在對史前繪畫文明的了解都是從出土的彩陶及遍布全國的岩畫遺存中得...
建築、雕塑、繪畫、素描、攝影、電影、裝飾藝術都在此完整的展出。奧塞博物館依年代順序,分三個樓層展出豐富的藝術作品...館內主要陳列1848年至1914年間創作的西方藝術作品,聚集了法國近代文化藝術的精華,填補了法國文化藝術發展史上從古代藝術...
基於德國神話「尼白龍根之歌」和北歐「沃爾松格傳說」改編的電影,德國2004年投資最大的神話史詩巨片,德國版的「指環王」。 巴黎街頭文化20年 法國關於塗鴉藝術的記錄片,這是一部記錄1983—2003間法國塗鴉藝術發展史的記錄電影,電影客觀的...
那裡有眾多的世界聞名的大學、學院、圖書館以及博物院、展覽館、劇場、劇院及1985年5月落成的「晶球」全景電影院等...在法國絲綢工業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織機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賈卡,他是紋板提花織機的積極改革創新者,於1977年...
甚至專門研究了法國香水發展史,乃至各大香水公司的知名香水品牌。 恰好白蘭香也對香水極感興趣,一來二去兩人就用英語...韓嫣暴怒中的動作,在秦笛看來,不過是電影中的慢鏡頭,簡直可以和龜爬相提並論,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用一種戲謔的心態來...
在我所熟悉的電影人之中,大凡經歷過貧困與煎熬的藝術家,才憑借著他們無比的熱誠與才華創造了影壇不朽的奇跡。 韓國...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辟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史上一個新時代。具有全歐影響的文學運動——浪漫主義運動正是法國大...
法國人很注重藝術,扯點閑話當時在巴黎旅遊參觀hotel de ville的時候免費欣賞了法國電影的發展史,因為不能拍照所以沒有照片和大家分享 這個就是hotel de ville 總覺得法國的建築氣勢很壯觀連一個hotel都可以造的如此龐大,想想那時這樣的hotel...
歐洲大學發展史的縮影:法國巴黎大學 概況51 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大學 巴黎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是法國國立大學,...報刊、電影、電視等媒介的全面介入,又使這場運動迅速波及整個法國,並影響到世界各地。最終,註定失敗的「五月風暴」是...
丹麥電影發展史 丹麥戲劇發展史 文學巨匠安徒生 丹麥文飲食習慣 丹麥音樂發展史 童話:la kura a tajloreto 安徒生:用...丹麥音樂發展史 · 法國電影《蝴蝶》主題曲 · 法語詞彙大全 · flash版法國地圖! · 散文「櫻花時節」中日對照 ...
也就是法國的1897型75裡面口徑速射炮,法國人最引以為豪的一個騙局!辰天記得法國的這種速射炮算得上火炮發展史上的...免費電影小說漂亮mm來啊 插入書簽 上一篇 下一篇 首頁 => 歷史 => 請叫我威廉三世 繁體 0.33659...
———貢布里西《藝術發展史》 我要到南方去找更強烈的光線和色彩。南方的小城凡度山、阿維庸、桔城、尼姆、阿爾勒...於是聊起蔡明亮的電影羅大佑的歌,頗為投機。他們說起因為假期預算有限,在法國期間只選擇了三個城市:巴黎,阿維庸和...
這座最早由法國人建起,最後被美國人買去的城市,新奧爾良,位於密西西比河河口,它是爵士樂的起源地,它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爵士樂的發展史。無論著名的紅燈區storyville有怎樣狂歡的夜晚,無論林肯南下後多少年,那些爵士歌手唱的都是密西西比河...

Ⅳ 十部最好練英語的電影 關於英語電影的介紹

1、Love Actually《真愛至上》聖誕節必備佳片,一部充滿了驚喜時刻的感人電影。由十個發生在聖誕節前夕的獨立小故事串聯而成,講述了「愛無處不在」。而且故事的情節簡單,對話內容生活化,適合英語小白入門學習。

2、Dead Poets Society《死亡詩社》一個不同尋常的老師基汀帶學生們在校史樓內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 ;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老師自由發散式的哲學思維讓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他們漸漸學會自己思考與求索,勇敢的追問人生的路途,甚至違反門禁,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

3、Room《房間》非常非常棒的一部電影,女主也憑借這部電影奪得奧斯卡最佳女主。電影講述的是女主被當做性奴,被囚禁了7年,這期間生下了兒子小傑克,而傑克從未離開過這個鐵皮房間,對整個世界的認知就是這個房間。最後母子被解救之後, 在重新融入社會中時,小傑克承擔起了安撫媽媽的角色,幫助媽媽走出陰影。電影最感人的片段,就是最後傑克再一次回到這個鐵皮小屋,看到自己「兒時的夥伴」——馬桶,盆栽,洗手盆.... 小傑克一一和小夥伴告別的時候,真的眼淚止不住往下掉,因為這個大人們所恐懼的房間,卻是傑克的整個童年,電影對白也非常簡單易學,畢竟男主只是個5歲小孩啊,單詞量也不多,哈哈。

4、The Big Short《大空頭》這部電影講述的是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時,在大家都在虧錢的時候,有一群人卻提前看到了危機,賺得盆滿缽滿。這部電影也入圍了奧斯卡,高曉松在曉松奇談里也力薦這部電影。也非常推崇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同學學這部電影,畢竟,現在金融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沒有金融背景的同學不用怕,這部電影可以把金融知識用各種花哨的方式,給你講明白,還是挺難得的。

5、Alice in Wonderland《愛麗絲夢遊仙境》這是一部大家都很熟悉的童話故事改編的電影,對白很簡單,單詞也不難,電影中所說的是英式英語,很好聽。大家可以兩部一起學習,可以更好的掌握裡面的單詞和句子。《愛麗絲夢遊仙境》是一部很經典的童話故事,改編的這部電影也很適合小白學英語,建議大家看完電影可以再去讀一讀英文原版書,對自己的英語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6、Little Miss Sunshine《陽光小美女》7歲的奧利芙,戴眼鏡,小肚腩,卻堅信自己有朝一日能當選美國小姐;熱衷推銷成功學的爸爸,一事無成還瀕臨破產;立志要當飛行員的哥哥,為表決心9個月不開口說話;舅舅是一個失戀兼失業,自殺又未遂的同性戀;爺爺,被養老院趕出來的老流氓,沉迷毒品和黃色雜志;媽媽,似乎是這個瘋狂家庭唯一還正常的人。為了支持奧利芙參加「陽光小美女」選美比賽,大家決定開車900英里去加州。於是,這一家人踏上了集體尋夢的旅程,跌跌撞撞,滑稽惹笑地開著那輛破舊不堪的巴士駛向未知的前方……

7、Big Fish《大魚》愛德華生性熱愛自由,成年之後,他選擇離開家鄉,踏上了環游世界的旅程。一路上,愛德華遇見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角色,經歷了無數精彩絕倫的的冒險,而他日後最大的興趣,就是向他人喋喋不休的重復講述他的這一段奇幻旅程。威爾是愛德華的兒子,他並不相信父親所講述的那些光怪陸離的故事,甚至對此感到無比厭煩。婚後,他同父親中斷了聯系,一晃眼就是數年過去。當再次得到愛德華的消息之時,威爾才知道父親即將不久於人世,他決定去見愛德華最後一面。然而,這一次,威爾終於發現了隱藏在這些故事背後的奧秘和真相。

8、Wonder《奇跡男孩》奧吉是一個10歲的男孩,除了頭戴一個巨大的太空頭盔外,他和其他的同年齡孩子別無二致。頭盔下隱藏了奧吉因為各種手術而傷痕累累的臉龐,它不僅完美的隱藏起了奧吉脆弱自卑的內心,也成功的防止了奧吉的模樣嚇到別的孩子。?奧吉沒有上過學,他的所有文化知識都是母親伊莎貝爾在家教授給他的。然而,伊莎貝爾漸漸感覺到,家庭課堂無法滿足奧吉的成長需要,除了學習知識,奧吉還必須學會的,是如何同除了家人以外的人交流。在憂慮重重之中,伊莎貝爾將奧吉送入了一間公立學校里,在那裡,奧吉面臨的是他人生中必須要戰勝的挑戰。

9、Pride &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是由簡奧斯丁著名小說改編的影片,不得不說導演的選角真的很厲害,女主完全演出了故事裡的樣子,從一開始見面的互相看不順眼,到達西先生的雨中告白,故事更加告訴女生不要因為別人的喜好和眼光放棄做真正的自己。該片也非常適合練習英語聽力,除了部分因角色需要語速比較快,大部分角色語速適中。而且大部分是非常標準的英式發音,比較推薦。

10、The Intern?《實習生》影片中不乏對職場生態和規則的展現:朱爾斯的秘書每天工作14小時也沒能得到上司的重任,在本面前崩潰流淚;朱爾斯將全部業餘生活獻給了事業,卻面臨董事會對其能力的質疑,和丈夫的背叛……本用自己的人生智慧開導著身邊的人,我們也總能透過他的視角在影片中發現共鳴。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電影,也會對大家的職場有所啟發。

Ⅳ 求一篇電影發展史的作文,大學的,150字左右,要英文的急求!

The history of film spans over 100 years, from the latter part of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 Motion pictures developed graally from a carnival novelty t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ols of communi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and mass media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into the 21st century. Most films before 1930 were silent. Motion picture films have substantially affected the arts,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The cinema was invented ring the 1890s, ring what is now called the instrial revolution. It was considered a cheaper, simpler way to provide entertainment to the masses. Movies would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visual art form of the late Victorian age. It was simpler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before the cinema people would have to travel long distances to see major dioramas or amusement parks. With the advent of the cinema this changed.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cinema's existence, inventors worked to improve the machines for making and showing films. The cinema is a complicated medium, and before it could be invented, several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had to be met

Ⅵ 英國的電影的發展史

英國人參與了電影的發明,1889年,W.多尼索爾普在英國製造了攝影機和轉動架,拍攝特拉法爾加廣場全景;1895年,B.艾克里斯發明了「動力燈」,拍攝了埃普瑟姆地方的賽馬、牛津和劍橋兩校劃艇比賽、基爾運河通航典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新聞紀錄片,但當時沒有放映機,沒能及時映出。R.W.保羅1896年 3月26日在奧林比亞大廳里為觀眾作了電影的首次商業性映出,上映的節目是他自己拍攝的《多佛海的狂浪》。後來,保羅攝制了許多喜劇短片,其中有《大兵求愛記》,可放映一分鍾。保羅在索思蓋特還建造了製片車間。配備了特技效果的設施.
對英國早期電影最有影響的是布賴頓的幾位攝影師。其中有E.柯林斯、A.G.史密斯、J.威廉森等,這幾位電影先驅,後來被人稱為布賴頓學派。他們最早採用了兩次曝光、移動攝影、迭印、全景、倒拍、停拍等技巧。柯林斯拍過30部影片,其中只有一部《中斷的旋律》保存下來。史密斯在《祖母的放大鏡》(1900)中採用特大特寫鏡頭,銀幕上出現了放大的走動的表、籠中的金絲雀、人的眼睛;他的第一部作品《夜晚》,表現警察提著燈巡夜,沿路照亮了乞丐、醉漢、行竊的小偷,他用攝影機代替人的眼睛,把它變成了活的東西,這種新的手法,可以說是現代蒙太奇的開端。威廉森則在新聞片中自由地交替變換事件地點並採用外景等,他的《士兵的歸來》和《戰前和戰後的後備兵》兩部影片,描繪了真實生活片斷,在銀幕上首次提出社會問題。
當時的電影藝術家和技術革新家還有C.赫普沃思。1897年,他撰寫的《活動攝影術——或電影攝影入門》,是世界上最早電影論著之一。他曾改進沖洗影片器具、印片機和膠片打孔機。1898年他拍攝了《鐵路切斷中的快車》;接著拍攝的《艾麗斯漫遊奇境記》(1903),長800英尺,分16場景,場景間交融銜接;另一部《浪子救人》(1905)利用攝影機述說故事,結構復雜,採取了分鏡頭劇本的串聯、剪輯、搖拍、低角度攝影等技巧;1907年,他還設計過錄音系統。同一時期攝制故事片的還有F.S.莫特肖。他的 《搶劫郵車》、《白晝行劫》(兩部影片均攝於1903年)奠定了驚險片在英國的地位。
早期英國電影除紀錄像片和故事片外,還出現了風景片,如G.潘廷格的《羅伯特•斯科特漫遊南極》(1913),頗受歡迎。1914年,英國電影工作者製作了第一部動畫片。G.皮爾遜導演的《血字的研究》是根據小說《福爾摩斯探案》中的故事拍攝的第一部偵探片;他的另一部影片《厄爾塔斯——死裡逃生的人》(1916),則仿照法國影片《芳托馬斯》樣式,是第一套動作驚險連續片集。
20年代,赫普沃思因拍攝了《阿爾夫的紐扣》(1920)和其它幾部成功作品而名振一時。皮爾遜製作了《一切都不在乎》(1920)、《爆竹》(1921)、《愛情生活和笑聲》(1923)以及《起床號聲》(1924)。英國無聲影片時代最受歡迎的明星B.鮑爾芾就是他培育出來的。另一部受觀眾歡迎的影片是H.肖的《基普斯》(1921),但是,最為傑出而商業上最成功的作品要推G.卡茨的《女人對女人》(1923),它的成功,是製片人M.巴爾康、導演V.薩維爾、劇作家卡茨和他的助手希區柯克,A.以及當時為大家喜愛的好萊塢女明星B.康普遜合作的結果。希區柯克在20年代後期在蓋恩斯巴勒影片公司因執導《快樂的花園》(1925)和《房客》(1926)兩片而成名。這家公司的成功產品還有卡茨的《老鼠》(1925)、A.布魯內爾的《英國老家》(1927)和《永恆的仙女》(1928)。與此同時,也崛起了另外幾位新人:導演兼製片人H.威爾科克斯繼成名作《朱金洲》(1923)之後導演了影片《十夜談》(1924)、《唯一道路》(1925)、《涅爾`格溫》(1926)和《黎明》(1928);L.戴•科多瓦導演了《她》(1925);M.埃爾維導演了《阿爾芒蒂埃爾來的小姐》(1926)與《海軍將帥的副官》(1926)。
隨著電影製片事業的發展,英國的電影放映場所逐步脫離游藝場而建起可容幾百觀眾的影戲院,當時還僱用鋼琴師和小樂隊在放映電影時進行伴奏。不久,一批大影院開辦起來,但是自1909年起,美、法兩國影片佔領英國市場,本國影片只佔全國上映總數的15%,因此,英國既不能從國內電影市場收回大量資金,又沒有充足財力投入製作優質影片、同外國影片爭奪國內外市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電影生產更受影響。從1916年起,英國加征娛樂稅,對影院營業更為不利,電影事業進一步遭到危機。大戰結束後,美國影片源源而來,使英國影片只佔在本國上映影片的5%,出口影片更是屈指可數,因此一些著名製片人如赫普沃思也不得不於1924年關閉製片廠。為保護民族電影,政府當局於1927年正式通過了電影法案,規定限額分配比率,要求1935年須達到總數的20%,使英國影片在全國影院的上映比率逐年提高。此時,新的製片廠如戈蒙特公司、英國國際影片公司和英獅公司先後成立。到20年代末,英國又攝制出一批引人注目的影片,如希區柯克的《決斗場》(1928)、阿斯奎斯,A.的《流星》(1928)和《地下》(1928)、E.A.杜邦的《皮卡迪利大街》(1929)。因為定額分配影院上映率,需要大量影片填補空檔,刺激英國電影出現了一番興旺景象。但是好影片要耗費大量財力和時間,為了供應市場緊缺的需要,出廠的產品仍然是大批質量差、省工省時的平庸影片。
1929年,有聲影片問世。英國面臨的問題同其它各國大致相同,如錄音方法簡陋,設備笨重,影片內容從頭到尾,不是喋喋不休的對白,就是接二連三的歌曲。希區柯克導演的《訛詐》,拍了一半而改為有聲影片,他在運用聲音效果方面,匠心獨運,這部被公認的英國第一部有聲片,對其他導演很有啟發。此後拍攝出了一批較成功的有聲片,包括:希區柯克的《謀殺》(1930),阿斯奎斯的《逃出達特穆爾》(1930)、《正告英格蘭》(1931)和《跳舞吧,美麗的女郎》(1931),薩維爾的《W——計劃》(1931)和《辦公室的少女》(1932),W.福特的《羅馬快車》(1932),威爾科克斯的《神奇之夜》(1932)等。
30年代,英國電影出現了短期的繁榮景象,每年影片生產量為150部到200部,故事片的復興同出身於匈牙利的製片家柯達,A.大有關系,他於1933年定居英國,創辦倫敦電影製片廠以後,攝制了一批成功的影片,其中以《亨利八世的私生活》(即《英宮艷史》,1933)為最。他用新的觀點處理歷史題材,提出社會出路問題,迎合觀眾的民主思想,取得很大成功,該片在國外享受的盛譽,遠遠超過英國其它影片。更為重要的是柯達孜孜不倦、勤奮進取的精神,促使所有電影業的工作人員努力提高專業水平。他為英國影片開拓了向國外輸出的廣闊前景,又給電影事業灌輸了樂觀與奮發的風氣。他的公司還在世界各國收羅人才,禮聘他們來英國工作,推進了英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如德國導演P.津納執導的《凱瑟琳女皇》(1934)、美國明星范朋克,D.主演的《唐璜》(1934)、法國導演克萊爾,R.拍攝的《鬼魂西行》(1935)、美國導演兼美工設計家W.C.孟席斯所拍的《未來世界》(1936),都是引人矚目的影片。這家公司製作的影片如Z.柯達導演的《河上刺兒頭》(1935)、《伏象神童》(1937)以及柯達本人拍的《倫勃朗傳》(即《畫聖情痴》,1936)等,都是成功之作。
這時期英國的其它製片人和導演紛紛緊步柯達後塵,由M.巴爾康監制、希區柯克導演的影片《萬事通》(1934)、《三十九級台階》(即《國防大秘密》,1935)和《破壞》(即《薄命花》,1937)都極為成功。此外,薩維爾的《好夥伴》(1933)、《長青樹》(1934)和《鐵公爵》(1935),威爾科克斯的《涅爾•格溫》(1934)、《老德魯里的假腿》(1935)和《維多利亞女皇》(1937),L.門德茲的《猶太人蘇斯》(1934),T.本特利的《老古玩店》(1935),R.史蒂文森的《都鐸•羅斯》(1936),B.維爾特爾的《羅得島》(1936),均獲較高評價。到1937年,英國故事影片產量達到了200多部。但好景不長,大多數製片人不講求質量,拍攝的影片沒有票房價值,加之多數資金來自借貸,年終結算,很少獲利。到1938年,生產驟然下降,英國議會為挽救這個局面,在這年又通過新電影法案,規定提高英國影片在國內上映的分配定額,從1938年的12.5%,逐年增高至1947年的25%;抵制濫拍成本低、質量差的影片;允許外國資金向英國電影事業投資。根據這個條款,美國米高梅公司和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都投放了它們的資金,在英國開辦了幾家聯合製片廠拍片,如米高梅公司投資的《一個美國佬在牛津》(即《留英外史》,1938)、《城堡》(即《衛城記》,1938)和《再見,奇普斯先生》(即《萬世師表》,1939),福斯公司投資的彩色片《晨之翼》(1937)等。這些影片全都由好萊塢導演執導、好萊塢明星主演,英國方面只提供場地、攝影器械、技術人員和個別演員。英國電影導演這期間也拍出了幾部成功的影片,如阿斯奎斯的《賣花女》(1938)、希區柯克的《失蹤的女人》(即《瓊花劫》,1938)、里德,C.的《銀行休假日》(1938)和《群星普照》(1939)、Z.柯達的《四羽毛》(1939)等。
這幾年,英國電影事業也實行了明星制度,相繼登上明星寶座的是:霍華德,L.、勞頓,C.、G.菲爾茲、唐納,R.、M.奧勃朗、M.洛克伍德、費雯麗、哈里森,R.、奧立弗,L.等。
1929年格里爾遜在英帝國交易局電影部資助下,導演了一部紀錄片《飄網漁船》,反映北海捕撈鯡魚漁民的生活,富有詩情畫意,使他成為英國紀錄片運動的創始人。他主張電影藝術的目的在於社會教育,並認為蘇聯電影是表現電影社會功能的實際事例。他從工商企業得到經濟上的資助,並吸收有志於現實主義影片的藝術工作者參與這個運動。格里爾遜紀錄電影學派的人員中有P.羅塔、B.賴特、E.恩斯特、A.埃爾頓、H.沃特、D.泰勒、S.萊格、A.卡瓦爾康蒂等,他們的作品反映英國社會出現的尖銳問題,如失業、勞動條件差、居住環境惡劣等,在藝術處理上也有新的追求。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電影業無法正常生產,大部分電影界人才被征入伍,故事片生產從1940年的108部下降到1942年的46部。但觀眾反而有增無已,影片的票房收入直線上升。第二次大戰期間,英國郵政總局的電影機構被新聞部合並,成為皇家電影機構,給了紀錄像片工作者施展才乾的良機,他們拍出了一批優秀的紀錄片,如卡瓦爾康蒂的《最初的日子》(1939)、H.詹寧斯和H.瓦特的《倫敦必勝》(1940)、瓦特的《今晚的目標》(1941)、J.福爾莫斯的《海岸司令部》(1942)、詹寧斯的《火已點燃》(1942),R.博爾廷的《沙漠大捷》、P.傑克遜的《西方進軍》(1944),還有英、美合拍,由里德,C.和美國人G.卡寧合導的《真正的光榮》(1945)。這些紀錄片在戰時所起的作用很大。另外還有些故事片也有很大紀實或宣傳的性質,如P.赫斯特和布魯內爾 3人合導的《雄獅添翼》(1939)、鮑威爾,M.的《第49°緯線》(即《侵略者》,1941)、N.科沃德和利恩,D.合導的《我們所在的隊伍》(即《海神》,1942)、迪金森的《近親》(1942)等。其它有關大戰題材的故事片還有里德的《鐵血忠魂》(1944)、鮑威爾的《壯士春夢》(1943)等。與此同時,也拍有不少其它題材的影片。較突出的有柯達的《巴格達竊賊》(1940)、迪克森的《煤氣燈》(1940)和《首相》(1941)、B.迪安的《二十一天》(1940)、帕斯卡爾的《巴巴拉少校》(1941)、里德的《基普斯》(1941)、L.阿利斯的《穿灰衣服的人》(1943)、奧立弗,L.的《亨利五世》(1944)、吉列特的《臭名昭著的紳士》(1945)和《深夜》(即《新聊齋志異》,1945),還有豪華歷史劇《愷撒和克列奧帕特拉》(又譯為《璇宮艷後》,1945)、N.科沃德和利恩,D.合作的《相見恨晚》(1945)等。
J.A.蘭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崛起的英國電影事業家。早在30年代,他開始從事宗教電影的攝制工作。1935年,創辦英國全國電影公司,攝制了第一部商業性電影,同年他與C.M.伍爾夫合辦電影發行總公司。1941年蘭克已掌握有英國 3大電影放映網中的兩大放映網。大戰結束時,他的總公司擴展成了勢力雄厚的聯合企業,擁有英國的製片、發行和放映事業的大部分實權。他雄心勃勃,計劃建立巨資故事片廠,包括兒童片、動畫片部門,攝制新聞紀錄連集片,開辦電影學校,專門培養有希望的童星。他想用巨資大片打進美國市場,把英國電影事業從多年困境之中拯救出來,1947年,他去美國談判推銷他的影片。不料英國政府卻在這時頒布法令,要徵收國外進口影片75%的稅收,美國各家製片公司堅決抵制,好萊塢影片全部停止輸往英國,使各地影院減少了大量片源。蘭克想在美國打開市場的計劃也成為泡影,英國電影界陷入了極為困難的境地。英國政府於是敦促蘭克和其它製片人增產影片以填補空缺。但是英國電影業經濟拮據,影片能收回成本的也為數不多。1948年,英國政府只得撤銷外國影片的進口稅,美國影片又立刻大量涌進,英國影片在本土銀幕上仍無容身之地。英國政府再度規定:美國影片從英國所得利潤必須將其中的一定數額向英國電影事業投資,這種辦法又讓美國電影勢力進一步深入英國電影事業。此時期,蘭克影片公司和別的製片廠比較優秀的作品有:利恩根據狄更斯小說拍攝的《錦綉前程》(即《孤星血淚》,1948)和《霧都孤兒》(1948),鮑威爾和普雷斯伯格的《上天階梯》(即《太虛幻境》,1946)、《黑水仙花》(又譯為《思凡》,1947)和《紅菱艷》(1948),奧立弗自導、自演的《王子復仇記》(1948),里德導演的《虎膽忠魂》(1947)、《倒下的偶像》(1948)和《第三個人》(1949),還有迪金森的《黑桃皇後》(1949)等。
為了維持和保護本國電影事業,英國政府只得仍舊採用上映定額分配辦法,規定從1950年起,分配英國影片上映的定額要增加到30%,可惜當時娛樂捐稅仍保持戰時標准,電影事業所得實惠甚微。英國政府乃於1949年成立國家電影籌資公司,通過該公司將錢借給電影事業;接著1950年又創立英國電影生產基金會,專門支配從電影票上徵收的捐稅,作為補助電影生產。不過,這時候電視越來越受群眾歡迎,電影院的上座率開始以驚人的速度下降。
從50年代起,英國出現了由巴爾康主持的「伊靈喜劇影片」。伊靈是製片廠名,位於倫敦西郊。伊靈喜劇表現實際生活,敢於打破常規,描繪反對官僚主義的人物的各種遭遇,以新眼光觀察生活,溫和地批判貴族階層和人情風俗的繁文縟節。最成功的作品當推哈默的《善人與貴族》(1949),麥肯德里克的《清潔的小島》(1949)、《白衣男子》(1952)和《專門勾引女人的人》(1955)。其它值得提到的有C.克萊頓的《大叫大嚷》(1947)、《拉旺德山暴亂》(1951),H.科尼利厄斯的《史姆利科的護照》(1949)、《日內瓦的婦人》(1953)以及M.江普的《天堂的笑聲》(1950)等。
英國政府限定了美國影片所得利潤的高額百分比要投資在英國事業以後,美國公司開始恢復營業,與英國合作拍片。這一階段英美合拍的較佳作品有J.尼格列斯科的《流浪兒》(1950)、R.沃爾什的《霍恩布洛上尉》(1951)、休斯登,J.的《非洲皇後號》(1952)和《莫比•迪克》(1956),而最傑出的作品則是利恩的《桂河大橋》(1957)。這是一部當時上座率最高的戰爭片。
美國的部分電影工作者由於遭受麥卡錫主義的迫害,紛紛離開好萊塢。導演J.洛西到倫敦定居後,接踵而來的又有卓別林,C.、R.萊斯特、庫布里克、呂美特等。這些人為英國電影藝術作出了貢獻。
英國電影事業多年以來得不到振興,1959年,一夥年輕人以林賽•安德森、托尼•理查德森、卡雷爾•賴茲為首發表宣言並攝制了一系列影片,倡導自由電影運動,這次運動和反對文學與戲劇中傳統價值觀有聯系,也與「憤怒的年輕人」運動的政治和精神抗議相結合。它的基本內容是要求用積極態度來表現藝術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反對資產階級的唯美主義。他們鮮明地反對資本主義的社會現實和道德價值觀,如J.克萊頓的《屋頂閣樓間》(即《金屋淚》,1958),理查德森的《憤怒的回顧》(1959)、《蜜味》(1961)和《長跑家的孤寂》(1963),賴茲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森的《這種運動生活》(1963)。此外重要的影片還有施萊辛格,J.的《戀愛有術》(1962)和《騙子比利》(1963)等。到60年代中,自由電影的調子有所變化,把反抗僅作為個人對待生活態度的一種表現方法而不再具有社會性含義。這種傾向在理查德森的影片《湯姆•瓊斯》(1963)中表現得最為鮮明。60年代末70年代初,自由電影比較重要的作品是安德森的影片《假如》(1968)和《哦,幸運兒》(1973)。在這兩部影片里導演在表現當代社會沖突時把敏銳的觀察和獨創的概括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60年代英國利用美國的資金拍了不少影片,其中比較重要的有J.李•湯普遜的《納瓦隆的大炮》(1961)、利恩的《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T.揚的《烏有博士》(1962)、P.格倫維爾的《繩環》(1964)。其它英國名片有G.格林的《憤怒的沉默》(1960)、卡迪夫,J.的《兒子和情人》(1960)、克萊頓的《無罪的人》(1961)、B.福布斯的《一個雨天下午的集會》(1964)和《L形的房間》(1962)、施萊辛格的《親愛的》(1965)和《遠離狂亂的人群》(1967)、L.吉爾伯特的《阿爾菲》(1966)等。
英國國會在70年代又通過一個新電影法案,把本國影片在影院的分配定額提高到30%。增加了電影籌資公司的預算,因為美國投向英國電影事業的資金數額逐漸減少,以至完全停止了。隨著電視越來越普遍,影院上座率不斷降低,盡管提高票價,1976年也落到票房收入的歷史最低點,同年,英國訂立一條稅法,規定外僑影片製作者在全世界范圍收入的75%要交納所得稅,從而阻塞了國外投資。這一年,英國故事片生產降到64部;1977年又降到42部。
70年代上半期英國的重要影片(其中有些是美國導演的作品)有利恩的《瑞安的女兒》(1970)、C.邁爾斯的《處女與吉普賽人》(1970)、R.波蘭斯基的《麥克佩斯》(1971)、J.洛西的《送信人》(1971)、阿頓波羅,R.的《青年時代的丘吉爾》(1972)、 M.弗蘭克的《階級烙印》(1973)、庫布里克的《巴萊•林登》(1975)、拉塞爾的《湯米》(1975)、庫珀的《太上皇》(1975)等。
70年代後期,英國製片業在美國資本牽制下,松木和愛爾斯垂兩大製片廠雖也自己投資拍片,主要還是出租場地去同美國合作。美國著名連集賣座片《超人》、《星球大戰》等是在這兩個製片廠的攝影棚里拍的,還有一部分英國電影創作人員去外國拍片。
進入80年代,英國電影事業有所好轉,1981年的《火的戰車》和1982年的《甘地》兩片連續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教育麗塔》(1983)、《當地英雄》(1983)、《印度之行》(1984)等片也獲得好評,1986年,艾非里的《一間可以看見風景的房間》和喬菲的《使命》更獲得廣泛的國際聲譽。
這期間英國影片市場仍然被美國電影所壟斷,在全部票房收入中,英國影片僅佔10%左右,許多影片在國內的收入僅能收回投資的10~40%。
英國的大電影製片廠有「松木」、「愛爾斯垂」、「金波頓」和「圖克南」。主要電影教育機構有倫敦電影學校、民族電影學校,皇家藝術學院、倫敦電視電影學院。主要電影研究機構為英國電影學院(BFI)(建於1933年)。倫敦國際電影節是世界著名電影節,每4年舉辦一次,為非競賽性的。主要電影出版物有《畫面與音響》(1932年創刊)和《銀幕》(1959年創刊)。

閱讀全文

與英語的發展史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in是什麼意思 瀏覽:251
怎麼在快手發電影 瀏覽:374
中學生看英文電影寫觀後感 瀏覽:624
最動聽的電影歌曲 瀏覽:893
怪獸出珍珠什麼電影 瀏覽:245
從哪裡能找到近期電影 瀏覽:335
哈弗女孩電影 瀏覽:176
盜版電影鏈接去哪裡舉報 瀏覽:956
sky電影怎麼橫屏播放 瀏覽:328
兔子的恐怖電影 瀏覽:689
小兵是什麼電影 瀏覽:462
邵東看電影的地方在哪裡 瀏覽:209
狙擊手電筒影任天野什麼時候播放 瀏覽:919
電影里的唐人街在哪裡 瀏覽:349
電影方糖歌曲 瀏覽:48
電影廬山戀哪個年代 瀏覽:23
經典動畫改編電影 瀏覽:326
如何更改迅雷電影語言 瀏覽:997
2020勵志電影 瀏覽:360
怎麼才能把百度網盤上的電影拷貝到硬碟上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