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劉三姐世上只有藤纏樹歌詞
《世上哪有樹纏藤》
作詞:喬羽
作曲:雷振邦
原唱:傅錦華、吳影
山中只啊見藤纏樹啊 ,世上哪見樹啊纏藤。
青藤若是不纏樹哎 ,枉過一春啊又一春。
竹子當啊收你不收啊, 筍子當留你呀不留。
綉球當撿你不撿哎 ,空留兩手啊撿憂愁。
連就連哎,我倆結交定百年哪。
哪個九十七歲死呀,奈何橋上等三年。
哪個九十七歲死呀,奈何橋上等三年 ,啊等三年。
(1)電影劉三姐歌曲全集擴展閱讀
《世上哪有樹纏藤》出自電影《劉三姐》,歌曲後有遠征、蔡國慶、楊鈺瑩等歌手翻唱。
歌中以藤和樹的纏繞,非常巧妙地道出了在愛情的表達上,誰應該是主動的一方。劉三姐深愛著善良、朴實、非常有正義感的青年阿牛,歌詞很有哲理而又不失通俗,充滿了含蓄而又不失明了,很容易引發人們的思緒,展開美好的聯想。
電影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上哪有樹纏藤
⑵ 劉三姐唱的歌曲有哪些
劉三姐唱的歌曲有 :世上只有藤纏樹 ,只有山歌敬親人, 採茶山歌 ,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具體介紹如下:
1、《世上只有纏藤樹》。是喬羽作詞,雷振邦作曲,陳春燕馬定等演唱的一首歌曲。
2、《只有山歌敬親人》。是傅錦華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專輯《記憶的符號-中國電影百年尋音集 CD4》。
3、《採茶山歌》。歌曲出自《印象劉三姐採茶山歌》,歌詞歌曲名為採茶山歌,演唱歌手為印象劉三姐。
4、《唱山歌》。出自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可以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5、《山歌好比春江水》。用唯美的歌詞,勾勒出遠方遊子回到家鄉的美好景象,李健悠揚婉轉的聲音娓娓道來,訴說著濃濃的鄉情,深沉寬厚,沁動人心。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
⑶ 劉三姐唱過的山歌有哪些
劉三姐唱的歌曲有 :世上只有藤纏樹 ,只有山歌敬親人, 採茶山歌 ,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具體介紹如下:
1、《世上只有纏藤樹》,是喬羽作詞,雷振邦作曲,劉三姐演唱的一首歌曲。
2、《只有山歌敬親人》,是劉三姐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專輯《記憶的符號-中國電影百年尋音集 CD4》。
3、《採茶山歌》,歌曲出自《印象劉三姐採茶山歌》,歌詞歌曲名為採茶山歌,演唱歌手為劉三姐。
4、《唱山歌》,出自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作詞王毅生,作曲黃保華。
5、《山歌好比春江水》,作詞艷玲作曲胡邦達,劉三姐用唯美的歌詞,勾勒出遠方遊子回到家鄉的美好景象,李健悠揚婉轉的聲音娓娓道來,訴說著濃濃的鄉情,深沉寬厚,沁動人心。
⑷ 採茶姐妹上茶山 歌詞
《採茶姐妹上茶山》
歌手:傅錦華、蔡秀英、李敏玲
詞:喬羽
曲:雷振邦
歌詞:
三月鷓鴣滿山游,四月江水到處流,
採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飛上白雲頭。
草中野兔竄過坡,樹頭畫眉離了窩,
江心鯉魚跳出水,要聽姐妹採茶歌。
採茶姐妹上茶山,一層白雲一層天,
滿山茶樹親手種,辛苦換得茶滿園。
春天採茶抽茶芽,快趁時光掐細茶。
風吹茶樹香千里,蓋過園中茉莉花。
採茶姑娘時時忙,早起採茶晚插秧,
早起採茶頂露水,晚插秧苗伴月亮。
採茶採到茶花開,漫山接嶺一片白,
蜜蜂忘記回窠去,神仙聽歌下凡來。
(4)電影劉三姐歌曲全集擴展閱讀:
《採茶姐妹上茶山》戲曲版本由傅錦華、蔡秀英、李敏玲演唱,發行於1993年,是《劉三姐》電影插曲。
該曲其他版本
《採茶姐妹上茶山》黑鴨子演唱版本發行於2008年,收錄於《劉三姐》中,專輯收錄了14首歌。
《採茶姐妹上茶山》羅寧娜演唱版本發行於2013年,收錄於專輯《劉三姐》中,專輯收錄了12首歌。
⑸ 電影劉三姐裡面的全部歌曲原聲
去搜狗(SOGOU)音樂,搜《劉三姐》
,在眾多選擇中《劉三姐》
1——《劉三姐》
17(影視歌曲)是電影原聲,絕對的原聲,連歌曲中穿插的莫懷仁和劉三姐的對話都有。
搜」劉三姐選曲「,也能找到14首歌,除了那首」花針引線線穿針「,其它也都是電影原聲,只是歌不齊,沒有1——17的全。
⑹ 電影劉三姐歌曲
只有山歌敬親人
填詞:喬羽 譜曲:雷振邦
歌曲原唱:傅錦華 發行時間:1960年
多謝四方眾鄉親 我今沒有好茶飯哪
只有山歌敬親人 哪敬親人
山歌好嘞 好似熱茶暖透心
世上千般咱無份 只有山歌屬窮人
莫講窮 山歌能把海填平
上天能趕烏雲走啊 下地能催五穀生
哪 五穀生 好歌聲嘞
三姐開口賽洪鍾 歌聲還比鋼刀利
難怪四方都聞名 取笑多
畫眉取笑小陽雀 我是嫩鳥才學唱啊
絨毛鴨仔初下河 呀 初下河
山歌好嘞 好似熱茶暖透心
世上千般咱無份 只有山歌屬窮人
歌曲《只有山歌敬親人》又名《多謝了》,由傅錦華演唱,喬羽作詞,雷振邦作曲。
歌曲《只有山歌敬親人》是196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影片《劉三姐》中的一首插曲。
196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影片《劉三姐》,將歌仙劉三姐這位傳奇人物的藝術形象搬上熒幕,詞作家喬羽和作曲家雷振邦合作為這部影片創作歌曲,使美妙的壯鄉民歌伴隨影片流傳開去,《只有山歌敬親人》就是其中之一。
這首歌曲是劉三姐與群眾的對唱。歌曲通過獨唱與齊唱,使雙方在情感交流中各展風采,從而強化了整個歌曲的熱烈氣氛。這首歌展現出了劉三姐的朴實善良與熱情樂觀,更表達了人們對劉三姐的由衷喜愛。
⑺ 誰知道電影《劉三姐》中對歌的歌詞
男聲:
什麼水面打跟斗,什麼水面起高樓,
什麼水面撐陽傘,什麼水面共白頭。
劉三姐:
鴨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樓,
荷葉水面撐陽傘,鴛鴦水面共白頭。
男聲:
什麼結果抱娘頸,什麼結果一條心,
什麼結果抱梳子,什麼結果披魚鱗。
劉三姐:
木瓜結果抱娘頸,香蕉結果一條心,
柚子結果抱梳子,菠蘿結果披魚鱗。
男聲:
什麼有咀不講話,什麼無嘴鬧喳喳,
什麼有腳不走路,什麼無腳走千家。
劉三姐:
菩薩有咀不講話,銅鑼無嘴鬧喳喳,
財主有腳不走路,銅錢無腳走千家。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
200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申報的「劉三姐歌謠」,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3。 經國家考證研究決定:宜州市作為劉三姐故鄉。
⑻ 電影《劉三姐》里的歌曲有哪些
01、心想唱歌就唱歌
02、山歌好比春江水
03、採茶姐妹上茶山
04、花針引線線穿針
05、只有山歌敬親人
06、山歌不唱憂愁多
07、眼望青山難出籠
08、我看明月順水流
09、刀切蓮藕絲不斷
10、金絲綉帶送給歌
11、砍柴過嶺又過坡
12、山頂有花山腳香
13、
⑼ 電影《劉三姐》裡面的歌曲不是黃婉秋演唱的,那是誰唱的呀
黃婉秋不是原唱,她只是在電影里對口型。原唱是傅錦華、蔡秀英(因當時影片的需要,電影目錄表沒有顯示她倆的名字)。黃婉秋是劉三姐的扮演者,著名配音演員張桂蘭是劉三姐的配音者(因為黃婉秋普通話當時說得不好);傅錦華、蔡秀英是劉三姐的配唱者。
《劉三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攝制的故事片,根據廣西僮族民間傳說改編。由蘇里執導,黃婉秋、劉世龍、夏宗學等人主演,是中國大陸第一部風光音樂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劉三姐用山歌反抗財主莫懷仁的故事。
(9)電影劉三姐歌曲全集擴展閱讀
劉三姐的人物生平
關於劉三姐原型身世,說法頗多。據廣西縣志記載:劉三姐原來出生在天河縣下里的藍靛村(今羅城下里鄉藍靛村),那裡還有她故居的遺址,那村劉姓的族譜還有記載。
下里離羅城的縣城很近,劉三姐常到羅城去唱山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羅城城關的多吉寺的後殿正中供奉著歌仙劉三姐的神像,稱之為「三姐歌殿」遊人常在那裡對歌,(故有羅城四把好玩好耍一說),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
在1958年《劉三姐彩調劇》創作組經過深入民間采風,認定劉三姐是羅城人。
最早創作演唱彩調劇《劉三姐》的都是羅城人,那是在1936年,羅城的〈抗日救國文工團〉首次創作演出了 該劇,到1958年,廣西的文學藝術家(其中包括羅城的包玉堂)。
劉三姐的故鄉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羅城有『三姐望鄉』和『秀才看榜』兩塊天然的大石,這足以證明劉三姐的故鄉在羅城。」
⑽ 劉三姐對山歌全集歌名
劉三姐對山歌:
唱山歌來
唱山歌來 嗨
這邊唱來 那邊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嗨
不怕灘險彎又多 嘍 彎又多
多謝了多謝四方眾鄉親
我今沒有好茶飯 嘍哎
只有山歌敬親人敬親人
多謝了多謝四方眾鄉親
我今沒有好茶飯 哎
只有山歌敬親人敬親人
唱山歌來 嗨
這邊唱來 那邊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嗨
不怕灘險彎又多 嘍 彎又多
(10)電影劉三姐歌曲全集擴展閱讀: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
200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申報的"劉三姐歌謠",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3。 經國家考證研究決定:宜州市作為劉三姐故鄉。
劉三姐唱的歌曲有 :世上只有藤纏樹 ,只有山歌敬親人, 採茶山歌 ,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具體介紹如下:
1、《世上只有纏藤樹》。是喬羽作詞,雷振邦作曲,陳春燕馬定等演唱的一首歌曲。
2、《只有山歌敬親人》。是傅錦華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專輯《記憶的符號-中國電影百年尋音集 CD4》。
3、《採茶山歌》。歌曲出自《印象劉三姐採茶山歌》,歌詞歌曲名為採茶山歌,演唱歌手為印象劉三姐。
4、《唱山歌》。出自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可以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5、《山歌好比春江水》。用唯美的歌詞,勾勒出遠方遊子回到家鄉的美好景象,李健悠揚婉轉的聲音娓娓道來,訴說著濃濃的鄉情,深沉寬厚,沁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