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字幕 > 洗罪電影台詞

洗罪電影台詞

發布時間:2022-05-16 21:45:32

Ⅰ 翻譯白話

母油發 姐察那北破外嗎
母野佛都「物」溫「雲」嗎
母音發「一」黑「星」粥厚嗎
「若」「愛」零 「荒」漆黑「鐵」那「勇」嘎
雨both「竟」「一」「菜」都沒發
零「相」擁都參究居咯嗎
餒噓哦沒能叮洗
林餒母twins「復」休「一」漆
我母噓車「一」「貴」沒淚拖漆
洗餒森中「一」中quick home 叮衣
樓真六俺咯「魯」得漆
為火「伯」浪漫亦洗罪「門」
為火「伯」轟力洗件外洗「稱」
從「羅」沒察咯哦母咯動作
母油星都油愛餒的T「竟」
為火敷「伯」浪漫亦洗罪「門」
為火總登代著德閉洗「稱」
從「羅」沒察咯哦雨黑動「聽」
左哦敷「科」星走已噓「門」
森摩都「物」用「一」森both「竟」
(譯文中的「」表示所用的字與白話中的原字的發音不大相同)
------------------------------------------------------------------------------------------------------------------------------------
樓主,那歌詞真的好難翻譯呀,所以我只能如此翻譯了,不足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Ⅱ 關於電影《seven》,看後的感受

看完了影片,影片卻沒有結束,老Somerset最後的一句「I'll be around」不是像一般電影一樣甩尾式的一個解脫,而是在短短一周後7sins對他計程車上「far away from here」的沉重的改變,這種改變交出的代價是血淋淋的血,和黑漆漆的黑。編導用十幾月精心安設每一處細節讓我們在127分鍾內心靈遭受了一次浩劫。相信每一個認真看了這部影片的人在看完後心頭都被蒙上了一層濕舊的紗布,上面還有血絲和斑點。想要使勁地甩開它卻覺得我們的精神上的臂膀是多麼的短小,遠遠不能觸及它。上豆瓣看了Se7en論壇中大家對結局(包括sara的生死)的一些看法,又帶著疑點看了一遍。第二遍的時候深深地感受到這部影片的台詞之精妙,每一處都對後面即來的一幕幕進行著暗示。每一句都是反復定奪而來,如同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在靈感迸發之際灑落的樂章,不能找到章節多加一個音符,也不能去掉任何一個,一切都是剛剛好。

下面讓我們來整理一下這七天的七宗罪:
罪行 --> 罪者 --> 受害者
暴食(Gluttouy) --> 胖子 --> 胖子
貪婪(Greed) --> 律師 --> 律師
懶惰(Sloth) --> 毒販 --> 毒販
淫慾(Lust) --> 妓女 --> 妓女
驕傲(Pride) --> 美女 --> 美女
嫉妒(Envy) --> JohnDoe--> Tracy
憤怒(Warth) --> Mills --> JohnDoe

可以看出,前五天,也就是在老So和Mil找到John以前的五樁罪行,都是John懲罰了他認為有罪的人。胖子為自己的饕餮付出了腸胃血管撐破致死的代價;律師貪得無厭地賺黑心錢讓自己被著實地威尼斯商人式的黑色喜劇了一把;毒販被當成植物玩弄了一年;帶著病毒的妓女被嫖客用John定做的皮具戲謔般地殺害了;美女在被割掉鼻子之後還是選擇了葯瓶,因為她低不下她高傲的美。前五樁罪行應該說都很好理解,他們死於他們的「有罪」。

第5天,老So和Mil找到John家打亂了他的計劃,他原本應該按照前五天的思路進行連環殺人(可以從醫生的話聽出毒販已沒救,況且他這種活著也早沒有意義了),但計劃的打亂讓他決定在最後兩天做出改變,可以從他打回自己家的那個電話聽出來。他當時沒有選擇殺掉Mil就是已經想好了後面怎樣結尾。所以可以看出第6、7宗罪行的罪者和受罪者並不像前面那樣統一,就是說不像前面犯了了罪行的人會直接受到懲罰(所以大家按照前面的定勢看後面的事就會覺得不好理解),而且其實這里的受害者也不像前面的那樣簡單,我們不妨重新列一下7sins表:

罪行 --> 罪者 --> 受害者
暴食(Gluttouy)--> 胖子 --> 胖子
貪婪(Greed) --> 律師 --> 律師
懶惰(Sloth) --> 毒販 --> 毒販
淫慾(Lust) --> 妓女 --> 妓女
驕傲(Pride) --> 美女 --> 美女
嫉妒(Envy) --> JohnDoe--> Tracy & Mills
憤怒(Warth) --> Mills --> JohnDoe & Mills

可以看出Envy和Warth兩個罪行連在一起,糾纏地連鎖地進行了報復,這大概是本片的最大看點。所以有的人說Tracy到底有沒有死,要我說很清楚,一定是死了。前面法醫檢查出John手上第三個人的血和那個紙盒上的血都充分暗示了這一點,大家覺得Tracy不會死的主要考慮還是在Envy不像前面一樣罪者受罪者對應,這一點如果按上面的想法看,也就好理解了。另外一點就是Mil會不會死,在我看不會,但是由於他射殺了嫌疑犯會受到嚴懲。

老So在力勸Mil不要開槍的時候說「若你射殺嫌疑犯,就上了他的當,前功盡棄。」這時老So已經看穿John設的局,所以老So會強調說「他想要你這樣,他想要你射殺他」。但是John打出了Mil的BB的底牌,當時老So絕望地向天看了一眼,就知道一切都無法挽回了。前面在來的路上John對Mil說「你是否很想揍我,又不用受罰」就能看出Mil一直有所顧忌的原因。John自己性命已經無所謂,從表中可以看出他雖然當時對Mil手下留情如今卻雙重懲罰了Mil,這也是John認為最後的結局能讓Mil被人們記住的原因。但Mil犯得罪行不至於死罪,從警長說「我們會照顧他」就能看出來(甚至可以說警局對Mil的懲罰會依法非常輕,但是為什麼老So堅持不讓Mil開槍,就是不想讓John連環計劃最終得逞,從某種意義上,這才是最不願看到的情形),同樣在來的車上John說Mil會因為他放過他而度過餘生,然後又說不是餘生,是殘生,這句話解釋了關於Mil的一切。

罪孽,贖罪,洗罪。沉重的字眼。影片中陰暗灰冷的氣氛讓人有一種時刻想逃離的感覺,孰知就像寂靜嶺中所說的,我們的罪孽都在我們心裡,你到哪都帶著它們,每個人不停地贖罪,就是為了有一天能不被鏡中的自己嚇倒自己。

最後不禁要贊一下Morgan Freeman和Brad Pitt精湛的演技,讓影片達到了空前的高度,這實在是一部好片,與大家分享。

Ⅲ 結合一部悲劇作品(不要《安提戈涅》),談黑格爾悲劇學說

悲劇的力量

——兩難選擇下的願望與後果的背謬
提要:本文從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的悲劇理論「矛盾學說」入手,分析《俄狄浦斯王》、《哈姆萊特》、《浮士德》等悲劇作品的悲劇成因和悲劇效果,介紹王國維的悲劇批評,在悲劇批評和悲劇理論批評的基礎上重新定義悲劇,認為悲劇是兩難選擇下的願望與後果的背謬。

關鍵詞:悲劇 矛盾學說 兩難選擇 願望與後果的背謬

蘇格拉底之死是西方哲學史上的一件大事,有人認為蘇格拉底之死是美的,因為他是為真理而獻身,有人認為蘇格拉底死有餘辜,因為是城邦民主制度判了他死刑。我們可以把這一事件看做是印證黑格爾悲劇理論的最佳例證:城邦與蘇格拉底各有自己的道理,問題在於兩者之間是矛盾沖突的。城邦民主制已經過時,蘇格拉底的專家治國論卻超越了時代,在城邦民主制和專家治國論兩者之間,蘇格拉底選擇了後者。盡管蘇格拉底的理論得到了後來的西方人的認可,但卻無法得到當時的希臘人的理解,所以蘇格拉底必須死。

黑格爾的悲劇理論是很有意思的。按他的理解,悲劇之所以具有震撼心靈的力量,不在與它表現了人們的悲慘命運,強化了惡人當道、好人受苦的情景,以便引起人們的同情和同病相連的感覺。換言之,悲劇不是正義與邪惡、好人與壞人那樣清楚明白的矛盾對立,那隻能是「悲慘」而不是悲劇。悲劇是矛盾的雙方都沒有錯,都有各自的道理,只不過由於兩者的道理是相互沖突的,從而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

順著黑格爾的這種理論,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處於矛盾對立中的悲劇主人公常常面臨兩難境地,而兩難選擇最終導致願望與後果的背謬。當然,這種理解的產生是建立在對黑格爾悲劇理論認同的基礎之上。對黑格爾悲劇理論的認同,緣於對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和歌德《浮士德》的解讀和體認。俄狄浦斯王最終沒能擺脫殺父娶母的命運,他殺死了自己的父親,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謎,除掉了為禍人間的斯芬克斯,娶了自己的母親為妻,最終成了給國家帶來災難的罪人,在得知真相後自廢雙眼,流亡他鄉。在這個悲劇里,沒有惡人當道,也沒有好人受惡,沒有正義與邪惡、好人與壞人的簡單對立,我們似乎沒有理由責怪哪一個人,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因緣生法吧。俄狄浦斯殺父娶母是在很自然的狀態下進行的,彷彿冥冥之中不可捉摸的命運之手幫助他完成了這一切。俄狄浦斯的父母知道俄狄浦斯以後要殺父娶畝從而將其拋棄,俄狄浦斯在國外長大,並得知自己會殺父娶母,為了逃避命運,他決定逃往國外,機緣巧合回到了自己的祖國,從而上演了一幕殺父娶母的人生悲劇。可是,俄狄浦斯畢竟觸犯了社會倫理道德,所以他的結局似乎也理所當然。

《俄狄浦斯王》告訴我們,在希臘人的意識里命運的確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但希臘人並不是在命運面前低頭,而是在否定命運或逃避命運的過程中演繹了豐富多彩乃至驚心動魄的人生。

我們可以這樣說,希臘精神是一種積極的悲劇精神。每個人都知道命運的既定性,但這並不影響希臘人積極地投入到生活當中去。即便命運已經確定,他們依然要證明自己有不同的命運。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並不承認《俄狄浦斯王》的悲劇效果是命運與反命運之間的沖突。弗洛伊德把《俄狄浦斯王》的悲劇成因、藝術效果、人物行動都歸結到了「愛上雙親中的一個,恨另一個」[1]的兒童精神沖動模式,即「俄狄浦斯情結」。他認為我們之所以被它感動就在於我們與俄狄浦斯具有同樣的心理結構,面臨同樣的悲劇命運。盡管精神分析批評方法存在單一強調心理因素的局限,但它對我們准確把握文學作品(特別是悲劇作品)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另外,清華大學徐葆耕教授談到了「俄狄浦斯王」的象徵意義,他從古代埃及的風俗出發,認為埃及人在荒年時懷疑自己犯了罪受到上天降罪,於是他們把一群羊趕到野外讓這群羊代替自己贖洗罪過,「而俄狄浦斯的故事也是『替罪羊』的神話原型之一」[2]。徐教授又舉了中國的「河伯娶婦」的故事來佐證俄狄浦斯的「替罪羊」角色。古代埃及可能存在「替罪羊」的神話,但俄狄浦斯並不是替罪羊,俄狄浦斯不但有過而且有罪,他殺父娶母,觸犯了國家法律也違背了社會倫理道德。《俄狄浦斯王》的主要意圖是表現人的意志在與命運做抗爭時的無力與無奈。這里沒有血腥的廝殺,沒有勾心鬥角的算計,但卻足以震撼每位讀者的心靈,我想,這或許就是悲劇的力量。

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從埃斯庫羅斯到索福克勒斯,再到歐里庇得斯,命運觀念和人本思想正在逐步發生改變,從服從命運(《普羅米修斯》)到逃避命運(《俄狄浦斯王》),再到否定命運(《美狄亞》),希臘人的悲劇意識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18世紀德國文學巨匠歌德的《浮士德》被認為是歐洲文學史上的第四座里程碑。在歌德之前,英國劇作家馬洛曾以浮士德傳說為題材寫作了《浮士德博士的悲劇》。歌德的《浮士德》是一部詩劇,全劇分五節,分別是知識的悲劇、愛情的悲劇、政治的悲劇、尋美的悲劇和事業的悲劇.

關於《浮士德》在文化史上的意義,著名美學家和德國文化研究專家宗白華先生對《浮士德》有這樣一段評價:

近代人失去希臘文化中人與宇宙的協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對上帝虔誠的信仰,人類精神上獲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但也就同時失所依傍,摸索,苦悶,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尋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歌德是這個時代精神偉大的代表.他的主著《浮士德》,是人生全部的反映與其他問題的解決(現代哲學家斯賓格勒Spengler在他的名著《西土沉淪》中,稱近代文化為浮士德文化)。歌德與其替身浮士德一生生活的內容,就是盡量體驗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義,了解其悲劇而努力,以求解決其問題,指出解決之道。所以有人稱他的《浮士德》是近代人的聖經。[3]
從宗白華先生的這段評價中可以看出浮士德精神,那就是,浮士德精神的出發點在於尋求生命的最高限值和全部奧秘。即便明知「有限永遠不能成為無限的夥伴,也依然要走向生命毀滅的終點」[4]。近代西方文化追求慾望與理性的和諧發展,並且認為這種追求應該是無限的、無止境的。「如果尋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就應該去尋找死亡」,這反映了啟蒙時代人們對生命價值的強烈追求。

浮士德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那麼,《浮士德》的悲劇效果何在呢?我以為,浮士德精神是希臘精神的延續,浮士德精神繼承了希臘精神,明知結局可能是一無所獲仍要執著追求;浮士德精神又發展了希臘精神,它認識到了人在追求過程中的兩難境地,揭示了悲劇產生的原因。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歌德在《浮士德》中提出的兩方面要求經常是對立的,這使得浮士德的內心經常處於兩難的境地。《浮士德》的人物是辯證法的人物,《浮士德》的作者是辨證法的作者。

在我的心中啊,
盤踞著兩種精神,
這一個想和那一個離分!
一個沉溺在強烈的愛欲當中,
以固執的官能緊貼凡塵;
一個則強要脫離塵世,
飛向崇高的先人的靈魂。[5]

這就是西方文學中有名的「浮士德難題」:怎樣使個人慾望的自由發展同接受社會和個人道德所必須的控制和束縛協調起來——怎樣謀取個人幸福而不出賣個人的靈魂。這種兩難境地,預示著探索的結局可能是一無所獲。

魔鬼靡菲斯特在同浮士德打賭時就曾預言:

你是什麼,
到頭來還是什麼,
即便你穿上幾尺高的靴子,
即便你戴的假發捲起千層皺波,
是什麼,永遠還是什麼。[6]

浮士德承認魔鬼說得對:

我也想到、只是徒然,
把人類精神的瑰寶搜集在身邊,
等到我坐下來的時候,
仍無新的力量從內心涌現;
我沒有增高絲毫,
而對無垠的存在未曾接近半點。[7]

這是歌德較其他啟蒙學者的高明之處,他意識到把握無限宇宙並非容易。探索的結局可能是一無所獲。這種悲劇意識反映了歌德的深刻性,反映了不斷進取的奮斗者共同的歷史命運。浮士德批評瓦格納把羊皮古書當作永遠止渴的聖泉,他決心拋棄羊皮書,尋找人生的快樂之源,但浮士德似乎並為走出那古老的羊皮書。

浮士德意識到了這個悲劇的結局,然而他頭也不回地追隨魔鬼而去,就像那個明知道巨石還要從山上滾下來,卻決不停息,毅然把它推上山的西西弗斯。

《浮士德》里沒有正義與邪惡的簡單對立,沒有好人與壞人的激烈斗爭,浮士德不是正義的化身,靡菲斯特也不是邪惡的代表,浮士德與靡菲斯特的矛盾是浮士德(人)內心矛盾的外化表現,浮士德的內心矛盾是浮士德與靡菲斯特矛盾的內在化表現。由於沖突雙方有各自的道理,最終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後果。這使我想到了《紅樓夢》,有人說林黛玉和薛寶釵是幻筆,其實就是一個人,類似於賈寶玉和甄寶玉,也是一個人。寫甄家接駕四次就是賈家接駕四次,寫林黛玉就是寫薛寶釵,寫薛寶釵就是寫林黛玉,她們是人的矛盾對立的兩面。這樣的理解很有意思也有一定的道理。

以上是從黑格爾的悲劇理論談《俄狄浦斯王》和《浮士德》的悲劇效果,當然,這不是硬生生地把黑格爾的悲劇理論往這兩部作品上套,因為索福克勒斯和歌德沒有也不可能按照黑格爾的悲劇理論來進行悲劇創作,而是通過對這兩部的分析肯定了黑格爾悲劇理論的合理性。

關於悲劇的定義,叔本華也有他的悲劇理論,叔本華是唯意志論哲學家,他認為「世界是我的意志」[8],意志是生活的慾望,而慾望是無法滿足的,所以人生是痛苦的。悲劇是解脫人生痛苦的工具,悲劇的實質是引導我們拋棄生命意志,退出人生舞台獲得解脫,「產生一種退卻的情感,不僅是放棄生命,而且是放棄生存意志的本身」[9]。叔本華把悲劇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惡人挑撥的悲劇,二是盲目的悲劇,如《俄狄浦斯王》,三是劇中人地位和關系使然的悲劇,如《哈姆萊特》、《浮士德》等。

從叔本華的理論出發,有學者認為《哈姆萊特》是性格的悲劇,類似的觀點認為哈姆萊特是「一個病態的、優柔寡斷的、涉於神經衰弱的人物」[10],這是弗洛伊德在他的《釋夢》中提到的其他人的觀點,由於翻譯的原因,也有學者把它理解為哈姆萊特具有「病理學上的優柔寡斷的性格」[11]。這樣的理解是不是可取呢?黑格爾的悲劇理論使我們對莎士比亞的經典悲劇有了重新的認識,一部偉大的作品不是要簡單的贊美某一個人或批判某一個人,偉大作品的偉大之處在於它能令讀者對作品中的人物進行深刻的思考,獲得一些生活的啟發和人生的感悟。我始終以為,文學作品第一重要的是思想性,其次才是藝術性。沒有思想的作品等於沒有靈魂的人,那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哈姆萊特》的偉大之處在於:它為17世紀的人文主義者畫了一幅形象逼真的畫像,在這幅畫里,人文主義者遭遇了兩難選擇。哈姆萊特有一句很經典的台詞:「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12]哈姆萊特在復仇的時候想到的不是簡單的為父報仇奪回王位,而是想到了這是一件關乎社會、國家的大事,同時他也感到了自己的勢單力薄。前進,後退?於是乎,哈姆萊特有了這一段有名的獨白:「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斗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13]有人認為《哈姆萊特》的悲劇效果在於劇中六個主人公如哈姆萊特、喬特路德、奧菲莉婭等都死了,完成了一個大悲劇。這樣的理解未免太簡單了。哈姆萊特的悲劇是兩難選擇的結果,而哈姆萊特的兩難選擇又是他的性格所致,也就是說,哈姆萊特的性格導致了他在過程中的兩難選擇,而兩難選擇造成了哈姆萊特的悲劇。哈姆萊特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時代或者說是人文主義者的代表,哈姆萊特的遭遇是當時人文主義者遭遇兩難選擇的真實寫照。單純的把哈姆萊特的性格問題歸結為病理學問題是失之偏頗的,哈姆萊特的性格是復雜的,造成哈姆萊特性格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關於《哈姆萊特》悲劇的成因,還有一些說法,一是歌德提出來的哈姆萊特「活動精力與過分理智的行為並行」[14],也就是哈姆萊特的行動力量被過分發達的智力麻痹了;一是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研究者認為哈姆萊特具有「俄狄浦斯情結」,他之所以遲遲不能對他的叔父下手是因為叔父做了他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他感到自己同樣是有罪的。這里只簡單的介紹這兩種觀點,並不做深入的探討。

綜合以上所述,我以為,真正的悲劇就應該表現出人在兩難選擇下的尷尬境地。叔本華對悲劇的分類第三類性格的悲劇,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兩難選擇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性格因素導致了兩難選擇的出現。叔本華認為性格的悲劇才是真正的悲劇,即性格的悲劇是自然而然的悲劇,這樣的悲劇才真正具有悲劇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說,性格的悲劇導致了兩難選擇。王國維先生深受叔本華的影響,他運用叔本華的理論來解讀中國的文學作品,他說《紅樓夢》的悲劇是在這種人世之間沒有惡人的挑撥,沒有意外的災禍,由於主人公的性格原因自然而然形成的悲劇,「非必有蛇蠍之性質與意外之變故也」[15],這才是真正的悲劇。《紅樓夢》是不是性格的悲劇,這是值得考慮的。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王國維先生之所以認為性格的悲劇是大悲劇在於他看到了性格因素對兩難選擇的影響。《紅樓夢》的價值在於它表現了賈寶玉的兩難選擇,或者說是「賈寶玉難題」。賈寶玉面對仕途經濟可以勇敢地說不,但對於與林黛玉的愛情,他無法勇敢地去爭取,面對愛情,他可以跟著自己的感覺走;面對婚姻,他無法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當愛情與婚姻產生矛盾的時候,他無所適從。這一切都是釵黛二人性格之故,寶釵善於做人,黛玉只會做詩,賈府上至賈母,下至襲人都認定了寶釵是寶二奶奶。林黛玉取得了愛情的成功,薛寶釵贏得了婚姻的勝利,要愛情還是要婚姻,賈寶玉犯難了,他最終選擇了逃避,出了家。對於《紅樓夢》後四十回的「掉包計」,我個人是持保留態度的。

叔本華的悲劇理論受了亞里士多德的影響,而叔本華又影響了尼采和王國維。亞里士多德的《詩學》認為,希臘的古代悲劇精神是一種文學上美學上的最高成就,最偉大的悲劇是把恐怖和罪惡展現在人前,使你從慾望痛苦罪惡之中超脫出來。他說《牡丹亭》是寫慾望的,《牡丹亭》沒有超脫。《牡丹亭》杜麗娘游園驚夢,不是寫現實的男女情愛,只是夢中見到一個男子就為他死去,是慾望的,而且《牡丹亭》的最後也是個大團圓的結局。《西廂記》寫鶯鶯待月西廂,寫長亭送別,是慾望的,而且最後兩人結合了。所以,王國維說中國缺乏悲劇意識,「吾國人之精神,世間的也,樂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戲曲小說,無往而不著此樂天之色彩:始於悲者終於歡,始於離者終於合,始於困者終於亨」[16]。《紅樓夢》是大悲劇,授人以解脫之道,王國維先生認為賈寶玉的人生歷程與浮士德的經歷非常相似,都是走向解脫的過程,一曲心靈的發展史,賈寶玉和浮士德都以從痛苦中解脫為其執著追求的人生目標。王國維先生的這些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關於中國是不是缺乏悲劇意識,中國是不是存在反悲劇意識,這不是本文可以探討的,柯漢琳教授在《中國古代悲劇與反悲劇意識》一文中有極為精當的闡述。王國維先生又說,《竇娥冤》是悲劇中之悲劇,可以列於世界悲劇之林。這個觀點我無法同意。第一,《竇娥冤》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悲劇,竇娥的遭遇不是不值得同情,而是她的遭遇太過尋常了,或者說和竇娥有著同樣遭遇的過去現在都不乏其人。看過《竇娥冤》,除了替竇娥惋惜,抱怨社會的黑暗,很難有更多更深的思考,《竇娥冤》缺乏震撼心靈的力量。第二,《竇娥冤》的結果是以喜劇的形式收場,而且裡面還不乏喜劇的表現手法,如竇娥的鬼魂多次吹滅竇天章書案上油燈的細節。值得指出的是,《竇娥冤》運用了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如竇娥臨刑前三樁誓願的實現,六月飛雪、血濺白練、亢旱三年等。第三,即便《竇娥冤》是悲劇,但也只能是叔本華所說的小人挑撥的罪惡,非性格悲劇這樣的大悲劇。王國維先生如此推崇叔本華的理論,看來在這個問題上還是保留了自己的看法。王國維先生一方面在運用叔本華的理論,另一方面又在一定意義上否定了叔本華理論中的某些觀點,這是自相矛盾,還是批判地繼承呢?

說到《竇娥冤》有必要提及同時代的高明的《琵琶記》,我以為,《琵琶記》的悲劇意識更為明顯,雖然最後是大團圓的結局,但蔡伯喈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左右為難的生存狀態、主觀努力與實際結果常常背離的無奈。可以說,《琵琶記》因為悲劇意識而美麗。

以上涉及到了多部中外文學作品,或褒或貶,或揚或抑,那麼我們該如何定義悲劇呢?悲劇藝術在西方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與悲劇藝術的繁榮相適應,西方的悲劇理論也十分豐富和發達。亞里士多德、黑格爾、尼采等人都對悲劇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可以這樣說,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悲劇觀。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莎士比亞、歌德有他們不同的悲劇觀,亞里士多德、黑格爾、叔本華、尼采同樣有他們各自的悲劇觀。在西方美學史上,亞里士多德奠定了悲劇理論的基礎,他在《詩學》中重新定義悲劇,把詩請回了理想國。他認為,「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17],悲劇能夠藉助於引起人們的憐憫和恐懼之情使人們的靈魂得到凈化和陶冶。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悲劇的主人公遭受痛苦並非由於他的罪惡,而是由於他的某種過失或弱點,因此他的遭遇能引起人們的同情和憐憫,但這個主人公是和我們類似的,因此我們會擔心同樣的痛苦降臨到我們身上,因此產生了強烈的恐懼和不安。

德國古典美學時期,黑格爾提出了悲劇發生於「矛盾沖突」的理論,這個理論是很有意思的。黑格爾把辯證法運用到了對悲劇現象的分析之中,這是他對悲劇理論的最大貢獻。他認為,悲劇產生於理念的分裂,理念沖突的顯著表現就是人們的倫理觀念和道德理想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悲劇的產生並不是主人公的過失所致。黑格爾的悲劇理論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則表現為「浮士德難題」。

尼采是繼黑格爾之後又一位傑出的美學家。他在《悲劇的誕生》一書中,對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做了進一步發展,認為悲劇可以拯救人生,幫助我們脫離苦海,悲劇的誕生與古希臘人的兩種精神有關,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悲劇「既是狄奧尼索斯型又是阿波羅型」的藝術作品[18]。悲劇是兩種精神的結合,「悲劇一方面像音樂一樣,是苦悶從內心發出的呼號;另一方面,它又像雕塑一樣,是光輝燦爛的形象」[19]。尼采從古希臘神話中找尋悲劇的源頭,為悲劇理論的發展注入了鮮活的血液。

尼採的悲劇理論於我如鏡中花、水中月,我無法領會其中的奧妙,我個人比較偏向於黑格爾的悲劇理論,即悲劇發生於「矛盾沖突」。矛盾沖突具體表現為人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左右為難的生存狀態,沖突的結果是願望與後果的背謬。那麼我們或許可以這樣定義悲劇,悲劇是兩難選擇下的願望與後果的背謬。

有學者根據悲劇的成因把悲劇分為命運悲劇、性格悲劇和社會悲劇。他們認為,《俄狄浦斯王》是命運的悲劇,《哈姆萊特》是性格的悲劇,《玩偶之家》是社會悲劇。《俄狄浦斯王》和《哈姆萊特》前面已經有了較為細致的討論,

總之,悲劇藝術的悲劇感來源於兩難選擇下的願望與後果的背謬。悲劇的力量在於矛盾的雙方各自的道理是相互沖突的,從而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悲劇不是 「悲慘」。

Ⅳ 求 洗罪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洗罪》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xJmjOh6rF_okUF_ZbRIWsg

提取碼: n4gh

民國犯罪題材電影《洗罪》由北京土象星座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遼寧金昌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製作出品海濤導演,呂姝欣編劇孫一明、黃塏翔、高天景、楊棕喆、彭娜齊等主演。

Ⅳ 暗之末裔中的經典台詞

我們放棄了極樂凈土,以吞噬著他人的靈魂來維持著自己生命的死神。——即使如此,我們也有想守護的「東西…」應該去守護的人……對自己來說這是一個不存在的世界,沒有任何價值。
——————都築麻斗
就算一點點也好……我還是想*近天國、*近你的身邊。

——————木村真幸
椿姬,我本來以為,如果能常常看見你露出笑容,就算是要我拋棄故鄉也無所謂。可是——真是個殘忍的背叛……
——————愛琳
密,我希望你能了解,對我而言,我所愛的並不是犯罪者,而是…人類…
——————椿姬
是的,爸爸要的不是我,而是能夠繼承這個家的繼承人,一個能繼承這個家,而不致使它血脈斷絕的「娃娃」……不用是「我」也可以,不管是誰,只要是能繼承這個家就好了…不管是誰都可以…
——————黑崎密
不管…那裡是美麗樂園,還是黑暗地獄…那都無所謂,可是…我是老師,你是我的學生,我沒有自信可以給你幸福……受限於世俗眼光,無法擺脫道德規矩的結果,是讓自己更深陷於彷徨的泥沼中…不停的掙扎…但是,在我心裡…結果,我還是無法對自己說謊,我無法違背自己真正的心意…對不起,出流…我一直都沒說出來…對不起…我比愛任何人…甚至比愛天父…都來得更愛你——…
——————三溪
看到那張哭泣的臉,我好痛苦…我拋棄…那個人——…
——————巽征一郎
讓純白無瑕的心沾滿了塵——…一個滿手血腥…只配躲在黑暗深處的生物…
——————都築麻斗
密,就只有你了…從今以後,能永遠成為他拍檔的人——……只有與他相距咫尺的人…與他相隔千山的我…我已經…沒有那種資格了…
——————巽征一郎
不管離開多遠,他都會了解的
——————黑崎密
我希望…你比任何人…都來的幸福…
——————巽征一郎
那一瞬間,他奪走了我的心,用他那雙紫電之瞳——…
——————邑輝一貴
這是我自己必須解決的問題…如果你們知道真相,而使我被你們輕視的話…我寧願維持現狀…因為,我不想再受到那種傷害——
——————都築麻斗
他瘋狂地破壞,是一個以他的翅膀,蠱惑人類的墮落天使——…
——————里見
日本人對罪的觀念,罪是「污點」。污點可以用水洗凈…善良的人不是常常像個白痴地說…「不論有多少罪,我都可以補償」——他們說的沒錯!不論犯了多少罪,只要不斷洗罪就好了!然後每次我都能轉生漂白!然後再度犯罪…無數次…無數次!這正是我存在的理由…我存在的證明——!!
——————邑輝一貴
少年,你為何而戰?為了找回同伴嗎?或者,只是單純地憎恨邑輝呢?若是那樣的話,放棄你愚蠢的對抗意識吧,因為…你是贏不了他的!邑輝的恨,根深蒂固——詛咒父母…世界…神…甚至詛咒他自己…那永續不斷的憎恨…若只*恨的力量,你絕對贏不了他。
——————壬生織也
意識…漸漸模糊……好冷…這就是…這就是死亡嗎……我竟然也能這么安詳地死去……真是滑稽得…讓人流淚……
——————邑輝一貴
都築…認識你…已經過了半個世紀。那種分手方法,一定讓你不知受了多少次的傷害——我卻狠心地…連一句溫柔的話也沒說…都築,對你而言,活在「現在」…也就等於是地獄…也許,我是真的…恨你吧……讓我如此焦躁不安的你——又如此撫慰我的你…但是…你可知道…我已經不知該如何面對這樣的你…「永恆的死亡」…這若是你的希望,我們沒有權利去阻止,連同過去折磨著你份…都築…你一定不知道吧…?用你的「死」,來摧毀我吧……
——————巽征一郎
過去很多人因為我,不明不白地死去。大家都對我懷恨而死。我一定是這個世界所不需要的人——…是一個絕對不能存在的人…
——————都築麻斗
在我的腦海中,總是充滿了後悔、罪惡感與悲傷的感覺。就只有這些感覺……
——————都築麻斗
我不能失去你…因為你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不會再放開,我不要再放開你的手。你要去的世界,我也要一起去。都築…
——————黑崎密
越是考慮將來的事,就會看不到…自己的本心,以及——最重要的東西。
——————巽征一郎
對主人的命令視若無睹,殺死了毫無關系的人…即使你自己想死,但是…我還是辦不到——既然是你的式神,我就必須成為保護你的盾牌,為你的一切感到驕傲,這就是我的喜悅。即使被怨恨也無所謂——只希望你能活下去…
——————朱雀
我只是,想讓麻斗得到自由…就像麻斗為我做的那樣…不讓他感到悲傷、痛苦…即使…他獲得了「死」這種「自由」。
——————騰蛇
熒熒月光…這如夢似幻般的景色——…究竟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相信那遙遠時候的古老傳說呢?
——————巽征一郎

Ⅵ 類似辛普森殺妻案的電影 也是用高爾夫球棒殺妻的 過程是利用陪審團洗罪 這個電影絕對有 ,求大神相告

辛普森是兇手。

1995年1月,辛普森案件由日本藤主審法官按照審判。在9個月的庭審過程中,有呆板枯燥的血液實驗室的證據表明,一般人是不容易理解的,也有意想不到的發展。聽證會的情況下,整個過程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負責辦案和搜查令的證據,警方證人偵探福爾曼,他的辯護律師被指控種族歧視。問題和答案在法庭上,他聲稱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都沒有用這個字眼,對黑人的歧視黑人,但然後辯護律師意外地發現了一盒錄像帶,在很短的一段時間來證明,他數十次黑人的字眼。這嚴重破壞,福爾曼的證詞的可信度。辯護律師的指控除了他之外,派出所也對種族偏見,故意栽贓陷害辛普森篡改的證據。
檢察官在審訊中突然問到戴手套法院的結果,辛普森在眾目睽睽下無法戴上手套。顯然手套太小了。盡管投訴的律師找到辛普森的照片穿著類似的手套,和專家證據的手套濺染血液收縮,但是辯護律師也有證據專家說不會如此收縮。
最後,多年的暴力,毆打妻子的投訴律師指出,辛普森(報警記錄),加上血跡,血跡斑斑的手套,鐵一般的事實,呼籲陪審團不要讓辛普森逍遙法外。辯護律師強烈攻擊控方證據的漏洞,特別是不要進入血液,手套,穿對被告的手,同時攻擊證人是種族主義作斗爭的可信性的證據,強調控方沒有足夠的證據要求一個陪審團無罪的。
所有10個黑人,一個白人,一名西班牙人後裔組成的陪審團的裁決辛普森兩項殺人罪名是不成立的討論後不到四個小時,感到震驚。辛普森最後作為一個自由人被釋放。

閱讀全文

與洗罪電影台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皮交易電影高清完整版 瀏覽:62
英文電影孔子 瀏覽:791
海王電影高清在線觀看網址 瀏覽:316
現代電影女演員 瀏覽:222
84高清電影 瀏覽:2
街拍看美女電影 瀏覽:871
理發師的情人節電影簡介 瀏覽:738
白雪公主粵語電影 瀏覽:758
韓國倫理電影的金希貞 瀏覽:903
疫情之下電影行業如何突圍 瀏覽:802
警察電影的演員 瀏覽:456
測謊器電影劇情分集劇情 瀏覽:564
電影中中文bgm 瀏覽:984
爾冬說電影是什麼網站 瀏覽:935
關於春節的電影兒童版 瀏覽:558
電影觀後感圖片高清 瀏覽:133
男孩子想看的小電影 瀏覽:799
沙溢電影怎麼 瀏覽:470
電影人物剪輯合集 瀏覽:566
電影敦煌高清國語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