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字幕 > 美國電影台詞快興奮劑

美國電影台詞快興奮劑

發布時間:2024-11-16 05:57:09

A. 《羞羞的鐵拳》的笑點在哪裡

《羞羞的鐵拳》最近太火爆了。


火爆到國慶過後來上班,同事互相打招呼都在說劇里的經典台詞。


「有沒有一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


「你過來啊!」


「閃光彈!」biu~



網友對他扮演的角色印象實在太深刻,所以只要有宋陽的劇照,下面就在刷台詞。

B. 情聖|性竟然是這部作品唯一的賣點

元旦假期怎麼這么快就結束了!殺師妹哀嚎!

最近的電影一部比一部爛,《長城》、《擺渡人》、《鐵道飛虎》,從張藝謀到王家衛再到成龍,我體會到了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在2017年第一個工作日,殺師妹要扒一扒《情聖》,這部集結了中國喜劇大咖的作品。

《情聖》改編自1984年美國電影《紅衣女郎》, 影片雖然逗笑了我,但是我卻不能為這部性喜劇買單!

豆瓣評分6.4 好於32%的喜劇片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一切要從鄧超的死說起。

有五個好哥們, 老二鄧超 跑步意外猝死。讓剩下的四個人唏噓人生無常。男主角 肖央 在瑣碎平淡的生活里感受不到自己活著。

就在這時,他邂逅了 性感美女模特yoyo 。yoyo的青春靈動活力給了他枯燥的生活一劑興奮劑,他找回了心跳的感覺。

在三個好兄弟 小沈陽、喬杉、艾倫 的幫助下,肖央開始策劃出軌。

但是有賊心沒賊膽,有賊膽沒賊福的他,在勾搭美女的過程中屢戰屢敗,身心俱疲。不是逃不過 媳婦 的火眼金睛,就是 上司 閆妮 陰差陽錯地芳心暗許。

但其實, 一切都只是黃粱一夢

和《夏洛特煩惱》一樣,男主在夢里完成了精神上的系統自動升級。眼睛一閉一睜就大徹大悟了!

睡覺有這么好的功效呢?大寫的懵逼!

《情聖》以犧牲中年人愛情觀、家庭責任為代價,結合低俗笑料拼湊了一個荒謬的意淫。

性喜劇中崩塌的三觀

影片中對性感的女模特、如飢似渴的女上司以及沒有吸引力的妻子的塑造都充斥著對女性的貶低和對婚姻責任的「合理」逃避。

肖央有老婆有孩子,卻勾搭美女yoyo ↓↓↓

閆妮知道肖央有老婆有孩子,卻對他垂涎已久 ↓↓↓

結了婚的小沈陽和打檯球的巨乳女孩開房……

肖央老婆的上司和他的秘書不清不楚;上了年紀的韓語男老師,要把手放到女學生胸脯上感受對方的發音是否正確……

在一個願意相信「梁祝化蝶」、「白娘子報恩」、「七仙女下凡」、「牛郎織女」的國家,人們嚮往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浪漫深情,而《情聖》中所傳遞的信息真的太挑戰大眾的價值觀了!

難道,這些喜劇人是一定要和「性」結合才能走上大熒幕嗎?

從《港囧》、《泰囧》到《夏洛特煩惱》,喜劇總是多多少少離不開「性」的問題。回頭想想星爺的《美人魚》,立意真是不知高出了多少個段位。

毫無驚喜的演技 浮誇的畫風

《情聖》在劇情結構上就像是一個東拼西湊的小品,除了發揚了國產喜劇一貫尷尬又浮誇的風格外,真心不覺得哪裡好看!

我很喜歡《情聖》中的演員們,閆妮、小沈陽、喬杉……喜劇人出身的他們演技至少不會差!

但是, 只是「在線的演技」都能被誇獎,國產電影是中了小鮮肉的毒嗎?

每一個喜劇演員都有自己固定的套路。喬杉一如既往的大保健風格,小沈陽的演技也沒有可取之處啊。

閆妮演技好,但是在《情聖》里沒有任何突破,只是裙子短了點嘛!和《羅曼蒂克消亡史》里她的表現根本沒法比!

殺師妹除了發現閆妮身材真好這個事實外,她在這里的演技,真的都不如當年同福客棧里的老闆娘啊!

喜劇人們的喜劇電影,總給殺師妹一種換湯不換葯的感覺。無論在哪部作品裡,小沈陽永遠是小沈陽,喬杉也永遠是喬杉。

演員們過於強烈的個人標簽,淡化了電影該有的影像表達。 喜劇有餘,電影化不足 ,是這部作品最大的缺失。

我期待喜劇人走向大熒幕,但是《情聖》我最多隻能給3星,不能再多了!

添加微信號「xiaoshajiejie1222」

讓我們一起來

聊人生

聊理想

撩妹吧

C. 《破浪》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破浪》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95 彩色片 158分鍾

丹麥/瑞典/法國/荷蘭/挪威聯合攝制

導演:拉爾斯·馮·特里恩 編劇:皮特·阿斯木森 拉爾斯·馮·特里恩 攝影:羅比·穆雷 主要演員:愛米莉·沃特森(飾貝絲·麥克奈伊) 施泰朗·斯卡斯加德(飾簡) 卡特琳娜·卡爾特麗吉(飾陶陶) 亞德里安·羅林斯(飾醫生) 桑德拉·沃(飾母親)

本片獲1996年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1996年費里克斯歐洲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1997年法國愷撒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蘇格蘭艾布里群島一個偏僻而封閉的小村鎮,村民們都自視為上帝的選民,以及自身道德尤其是鄰居們的道德的衛道士。該村鎮的最高宗教權力機構是長老會,它對世俗社會生活的影響無所不在。雖然時光已經進入20世紀70年代,但依照當地的教規,教堂上沒有鍾,教民們自然也就聽不到教堂的鍾聲。婦女們在教堂里不能說話,被禁止參加葬禮,甚至連家庭成員的葬禮也不能參加。如果她們犯了通姦罪,將會被驅逐出教堂,實際上也等於被驅逐出這個山村,她們死後還會被長老會判處下地獄。

女主角貝絲·麥克奈伊就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她年輕漂亮,純真善良中透著幾分幼稚,熱情活潑中又略有些神經質,在這個充滿嚴格的清規戒律、宗教氣氛令人窒息的小社團中,她的存在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與海上石油工人簡的相遇打破了她寧靜的生活,簡是在海上鑽井平台工作的石油工人,他們一見鍾情,傾心相愛,很快結為夫妻。但是,此事引起了長老會及絕大多數村民們的反感,因為簡對他們來說是外鄉人,是入侵者,是對他們與世隔絕的生活的挑戰和威脅。當時,北海石油鑽探業剛剛開始,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宗教氣氛濃厚的村莊被不同國家的小夥子組成的國際鑽探隊「入侵」,他們喝著啤酒,收聽令當地人反感的音樂。

影片是從熱鬧的婚禮場面開始的。貝絲和嫂子陶陶以及一些親朋好友在村邊的廣場等待新郎的到來,新郎官居然在婚禮之際姍姍來遲,貝絲不免有些著急和氣憤。突然,一架直升機出現在村邊海面的上空,繼而徐徐降落在村頭的海邊廣場,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從天而降,貝絲欣喜若狂,飛機的艙門剛剛打開,她就撲到簡的懷里。陪伴簡到來的是他的一些在海上鑽井平台工作的朋友,一行人直奔教堂。婚禮是由教堂的一位牧師主持的,在某種程度上說,他也是能夠傾聽貝絲吐訴心聲的人。教堂里的結婚儀式結束,人們紛紛走出教堂,簡的朋友泰里看到教堂上沒有鍾,感到奇怪,覺得好笑,就問長老會的人這是為什麼,沒有人給他以滿意的答復。就在這時,剛才還是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雨來,人們急忙跑向村中的婚禮宴會廳參加婚宴。

這對新婚夫婦生活十分幸福,簡是個見過世面的人,他見識頗多,閱歷豐富,自然也包括愛情方面的經歷。貝絲痴情地愛著簡,對長期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宗教禁慾環境中的貝絲來說,這愛是使她獲得身體和心靈解放的根源;簡也深深地愛著貝絲,對於常年漂泊在外的簡來說,這愛是他疲憊的身心得以歇息的港灣。新婚燕爾,初嘗愛情甘露的貝絲沉浸在幸福的喜悅之中,盡情體味著心靈交融的快樂和男女情愛之歡。

由於簡是在海上鑽井平台工作,短暫的蜜月剛過,他就要出海作業了,新婚離別,貝絲自然非常傷心。簡不在身邊的日子裡,貝絲感到度日如年。簡曾經約定日期給貝絲打電話,貝絲如約來到村邊的電話亭等候,由於簡加班加點,一時不得脫身,沒能及時給她打電話,可是貝絲相信簡一定會打電話來,依然在電話亭等候,後來竟不知不覺地在電話亭里睡著了,最終她還是等到了簡的電話,倆人通過電話互訴思念之情。等待的日子是難熬的,離簡回來的日子越近,貝絲越感到焦躁不安,母親和陶陶看到她茶飯不思的樣子,也為她感到著急。母親勸她說,這個村子裡的女人就是這么過的,由於男人大多都在出海作業,女人家應該習慣在家獨守的日子。陶陶是貝絲的嫂子,也是她最要好的朋友,自從貝絲的哥哥死後,陶陶沒有改嫁,而是一直生活在他們家裡,看到貝絲的焦慮,她也只能勸慰她。與心愛的人不得相見,貝絲只能祈禱上帝保佑丈夫平安歸來,有時她甚至半夜裡到教堂為簡祈禱。

簡終於回來了,但不幸的是他在一次事故中嚴重受傷,腦部受到嚴重震盪,醫生診斷後認為,簡的生命危在旦夕,即使能活下來,也有可能終生癱瘓不起,貝絲極度悲傷,神情抑鬱。簡被安置在鎮醫院住院治療,陶陶在這家醫院當護士,對簡倍加照顧,簡的病情漸漸好轉,並離開醫院回到家裡養傷,但他依然無法行走,只能終日卧在床上打發時日。簡的病情也使得貝絲焦躁不安,本來就有些神經質的貝絲現在變得更加憂郁,陶陶建議貝絲去看鎮醫院的理查德森大夫,但此舉對貝絲無濟於事。

日子一天天過去,看到年輕漂亮的妻子像守活寡一樣地陪伴著自己這樣一個癱瘓不起的殘廢,簡覺得不應該因為自己的病情而影響妻子的幸福,就勸妻子去找情人,可是,本性善良忠誠的貝絲怎麼能肯這樣做呢?不久,簡的病情有所加重,又被迫住進醫院治療。一天,他對貝絲說,她應該去找情人,去 *** ,在與其他男人 *** 的時候,只要想著是在跟他 *** 就行了,之後,再向他講述 *** 的經歷,這樣就像是他們倆在 *** 。簡還告訴貝絲,他需要愛,一旦失去對愛的感覺,他的生命就會停止。貝絲起初並不願意,但出於對簡忠誠的愛,後來還是勉強投入了其他男人的懷抱。貝絲的行為遭到了教堂和家庭的蔑視,可是,想到自己這樣做對簡恢復健康有利,她就義無返顧地這樣做下去了。

理查德森大夫其實是愛貝絲的,看到貝絲在外邊跟其他男人交往,他心裡也不是滋味。在一次公開向貝絲表白自己的愛遭到拒絕之後,他以貝絲和病中的簡在一起生活對貝絲的精神健康不利為由行使自己當醫生的權力,向陶陶建議將貝絲送到格拉斯哥的一家精神病醫院進行治療,簡從內心裡不同意理查德森的建議,可是後來還是被迫在診斷書上簽字「同意」。但是,貝絲還沒有被送到那家精神病醫院,就設法偷偷跑了回來。

簡的病情時輕時重,反復無常,由理查德森大夫主持的對簡施行的治療方案也顯得無能為力。可是,貝絲相信愛的力量能夠拯救簡的生命,就越來越忠誠地按照簡的請求去跟其他男人 *** 。一天,她來到鎮子附近的港口,上了一條大船,遇到一個 *** 待狂的虐待,身上都被刀子劃破了,由於她的機智才得以逃脫。當她回到村子裡,遭到一群少年的欺負,那位牧師看到她遭受欺辱,至多也只是將那些孩子趕走,看著昏倒在地的貝絲一走了之。後來,筋疲力盡的貝絲回到家裡,苦苦哀求母親為她開門,竟遭到母親的拒絕。

盡管貝絲百般努力,簡的病情還是越來越加重,醫院方面漸漸感到對簡的治療無能為力,陶陶也勸貝絲不要再為簡做徒勞之事。但是,貝絲認為簡的疾病沒有好轉是因為自己對他的忠誠還不夠。一天,她請求陶陶到醫院為簡祈禱,自己又去了港口。醫院里,陶陶對著奄奄一息的簡祈禱,遭到理查德森大夫的一通嘲笑。貝絲又來到那天來過的大船上,任憑那個虐待狂對自己施虐。結果,貝絲被搞得遍體鱗傷,身上鮮血直流,被送到鎮醫院。在進行手術之前,她請求看看簡,看到簡還是沒有好轉的跡象,她感到有些被騙的感覺。進入手術室不久,貝絲的母親聞訊趕來看女兒,沒過多大一會兒,貝絲就離開了人世。

然而,上帝沒有欺騙貝絲,由於她的忠誠,簡終於恢復了健康,從死神那裡掙脫了回來。當地法院對理查德森醫生進行了審判,他被控告對貝絲的死負有醫療責任。最終的結果是理查德森被判無罪。長老會不僅可以決定當地教堂可不可以有鍾,還可以判定死者是升天堂還是下地獄。村子裡有兩塊墓地,一個是長老會判處升天堂者的墓地,另一個是被他們判入地獄者的墓地。貝絲自然屬於後者。可是,在貝絲的棺材被埋入墓穴的前一天,簡帶領幾個好友來到海邊,往一隻口袋裡裝沙子,理查德森大夫也來幫忙。夜裡,他們來到停放貝絲的棺材的地方,將貝絲的屍體從棺材裡抬了出來,在棺材裡裝進了沙子。

長老會的成員及教堂的神職人員在為貝絲舉行葬禮,葬禮冷冷清清,除了那些神職人員,只有陶陶和理查德森大夫在離墓穴較遠的地方來向貝絲做最後的告別。牧師宣讀對貝絲的判決:「貝絲·麥克奈伊,你是一個犯有罪孽的人,由於你的罪孽,你被判處下地獄。」在墓地附近的陶陶終於忍不住看到這一幕,跑到墓穴旁,憤怒地斥責這幫人:「你們當中誰也無權判處貝絲下地獄!」

就在那些神職人員為貝絲舉行葬禮的同時,簡和他的幾個朋友正在乘一艘貨輪前往海上工地。貝絲的屍體被包裹在一隻簡易的口袋裡,放在貨船的甲板上,簡拄著雙拐,吃力地來到甲板上,看著貝絲的屍體,不禁潸然淚下。夜裡,簡將幾位好朋友叫起來,准備將貝絲的屍體投入海中,簡打開裝有貝絲屍體的口袋,最後吻別妻子,悲痛欲絕。貨船依然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穿過黑夜,迎來了黎明。簡還沉浸在悲哀之中,他的好朋友泰里高興地來到船艙里將他叫起來,扶著他走上甲板,甲板上早已站滿了人,他們在聆聽清脆悅耳的鍾聲,起初人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為這鍾聲來自無線電收音機,不,這鍾聲分明來自天堂。影片以這樣一個鏡頭結束:在遙遠的天堂,兩只碩大的鍾來回擺動,發出悠揚的鍾聲,透過五彩雲霞,依稀可見海面上的船,海邊的村莊,田野山巒……

【鑒賞】

法國著名作家安德烈·馬爾洛曾經斷言: 20世紀要麼是宗教的世紀,要麼就是毀滅的世紀。此話乍聽起來頗為駭人聽聞,但至少表明宗教在西方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盡管上個世紀末尼采煞有介事地宣稱「上帝死了」,可是,自由遨遊在浩瀚宇宙中的上帝的死活,豈是生活在猶如宇宙中一粒塵埃的地球上的區區哲人能夠判定的。

宗教對人類社會生活具有深刻影響,有關上帝存在與否的爭論幾乎跟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電影中有關這個問題的爭論則伴隨著第七藝術的始終。從卡爾·德萊葉的《聖女貞德的受難》到英格瑪·伯格曼的《第七封印》,從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戒》到彼亞拉的《撒旦的陽光下》,從讓·雅克·阿諾的《玫瑰的名字》到馬丁·斯科西斯的《基督的最後誘惑》,幾乎每一位西方電影大師都觸及過宗教問題,而且這類題材的影片創作自80年代以來呈現出越來越繁盛的趨勢,越來越引起人們關注。

在歐美影壇引起廣泛關注的丹麥、法國、瑞典、荷蘭與挪威等歐洲五國聯合出品、由丹麥電影導演拉爾斯·馮·特里恩執導的新作《破浪》又是一部宗教題材影片。該片在1996年的戛納電影節上引起極大轟動,雖未摘取金棕櫚桂冠,卻得到評委會和影評家們的青睞,被授予評委會大獎。此後,它在歐美乃至國際影壇上的影響越來越大: 1996年,被菲利克斯電影節授予歐洲最佳影片獎和評委會大獎; 1997年度的法國愷撒電影獎授予它最佳外語片獎,並在該年度美國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角逐中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法國拉魯斯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世界電影關鍵影片辭典》所收1996年度世界范圍內的關鍵影片只有一部,那就是《破浪》; 著名的《製片場》雜志發動法國影評人和觀眾評選十年來的十部世界電影佳作,此片亦是名列前茅。美國著名影評家裡克·馬爾克姆說: 「1996年,在我所看過的所有影片中沒有一部比《破浪》更加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歐美影評界普遍認為:如果不去影院觀看此片,你就錯過了1996年電影界的一件大事。

《破浪》是特里恩的第五部影片,是一部充分運用數碼技術手段對畫面進行改造以營造浪漫和神秘氣氛、在電影語言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和實驗的影片。特里恩這位喜歡批評與責難的導演曾以充滿神奇色彩的偵探片 《犯罪因素》(1984),尤其是隱喻德國政治事件的《歐羅巴》(1991)等作品引人注目,他是繼卡爾·德萊葉之後丹麥影壇最重要的導演,其作品深受斯堪的納維亞學派大師德萊葉、伯格曼的影響,在諸多方面都繼承和發展該學派的傳統,尤其是德萊葉對「歐陸電影」 風格的探索。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充滿 *** 、具有強烈感染力、彌漫著神秘色彩的關於宗教、愛情與性的故事,表現了上帝對蘇格蘭的一個社團的觀察和評判。這是一出感情強烈的情節劇:在獨斷專行、令人窒息的宗教氛圍中燃起強烈的愛欲之火,充滿活力和具有治療作用的 *** 之歡與教會的清規戒律形成鮮明對照。影片彷彿將人帶到了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的英國,帶到了勃朗蒂姐妹筆下超感覺的、令人震撼的、晦澀的故事裡。促使特里恩創作此片的兩個決定性靈感來源,一個是丹麥籍美國人道格拉斯·斯克在50年代創作的一出表現死灰復燃的情節劇,另一個是德萊葉的影片《奧爾戴》,此片也觸及在一個拒絕接受不可解釋的事物的宗教團體里發生的奇跡。《破浪》宣揚了犧牲生命以獲得拯救的天主教教義,但是,特里恩將罪孽、懲罰和感恩匯聚在一個儀式般的愛情咒語中,似乎在告訴人們, *** 之歡就等於修行,他的這一做法也招致不少非議。

特里恩喜歡拍攝創意成熟的影片,《破浪》從開始醞釀到完成總共花費5年時間,但此片的最初創意可以追溯到作者的童年時期。特里恩談到此片的創作過程時說:「我希望拍攝一部表現善良的影片。我記得小時候曾經讀過一本名為《金心》的畫冊,它給我留下了強烈而深刻的印象。這本畫冊講述了一個小姑娘獨自穿越大森林的故事,她衣袋裡僅裝著幾塊麵包。在穿越森林之後,她發現自己赤身裸體一無所有。那本畫冊的最後一句話是: 『可是我還能應付』。這句話表達了任何一位殉道者都可能經歷的嚴峻考驗。那本畫冊我讀了好多遍,盡管我父親將它看做一本最沒有價值的畫冊。《破浪》的故事肯定是在這本書里找到了最初的創意,《金心》中的主人公就是影片《破浪》中的貝絲。我還想將它拍攝成一部宗教題材的影片,一部關於奇跡的影片,同時也是一部完全自然主義的影片。」

《破浪》的內容明顯具有強烈的宗教色彩,這當然與特里恩本人是宗教信徒有關。特里恩的父母都是堅定的無神論者,特里恩本人年輕時也對宗教持玩世不恭態度。後來,他感到有必要歸屬一個信仰忠誠的社團,就皈依了天主教,此後他一直想拍一部對宗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質疑的影片。拍攝這部影片的過程也是特里恩對宗教進行思考的過程,並將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融入了影片中。

說到宗教,就不能不談到上帝,談到上帝,數千年來令人類困惑不已的問題便是「上帝究竟存在不存在?」,這個問題幾乎在各種宗教創立不久就被提出來,而且困惑著一代又一代人。有關這個問題,每人都可以給出自己的回答,無非兩個:上帝存在或上帝不存在。或言還有第三個,那就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從這個角度來出發,可將人劃分成兩大類:相信上帝存在的人和不相信上帝存在的人(還應包括懷疑上帝存在的人)。拍攝宗教題材影片的導演也可劃分成與此相對應的兩大類,有些導演否認或懷疑上帝的存在,有些則對上帝的存在堅信不疑,特里恩顯然屬於後者。

有意思的是,特里恩說「我是天主教徒,但不欣賞天主教教義本身」,他對待宗教的這種態度與丹麥早期電影大師德萊葉頗為相似。德萊葉在拍攝的所有影片中都攻擊宗教,但從來不攻擊上帝,特里恩創作《破浪》時情況也是這樣,德萊葉的《聖女貞德的受難》和《日特魯德》肯定對他創作《破浪》產生了影響。在《破浪》中,特里恩思考的不是上帝存不存在的問題,而是探索了究竟由誰來敲響天堂鍾聲的問題。那些形形 *** 的各級教會是否能夠代表上帝的旨意?他們是否就是上帝的化身?他們有沒有權利對自己的教民進行道德審判?

影片中有關教堂鍾聲的隱喻是深刻的。美國影評人肖恩·羅森漢姆在評論關於英國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傳記片 《時間簡史》 時談到過這樣一個觀點: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曾經將上帝比作造鍾者,而懸掛在聳立的教堂尖頂上的鍾聲自然也就被隱喻為來自天國、來自上帝的聲音。可是,在那個偏僻的蘇格蘭小山村,那些自以為是的長老會神甫們居然阻斷了這聲音。宗教的教義往往在各級教會和神職人員的闡釋中走了樣,他們或者是由於能力有限而解釋不清,或者是因為個人利益關系而有意作歪曲的闡釋。

特里恩在許多影片中都表現了權力機制及其存在的問題,在《破浪》中,他同樣將宗教機構描寫成了一個權力機制,比如那個蘇格蘭小社團。特里恩沒有批評這樣一個誠實的社團,取而代之的是對它的同情與憐憫。影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真誠的,包括貝絲的母親和爺爺,長老會成員,那位忠於職守的牧師,他們都對自己的信仰無比忠誠,可悲的是他們從來不去思考自己的信仰是否合理。特里恩認為人們常常為宗教問題困惑,往往以過分的方式理解和對待宗教問題。但是,如果想創作一出情節劇,就必須設置某種障礙,對創作《破浪》來說,宗教問題便是一個合適的障礙。

特里恩以往拍攝的大部分影片都具有諷刺的特點,但在《破浪》中人們看不到這種特點。他對此作了這樣的解釋:「當我在電影學院學習的時候,人們常說所有好的影片都具有某種形式的幽默,所有的影片,除了德萊葉的影片。在德萊葉的大部分影片中,我們都看不到幽默的痕跡。我們可以說,當幽默被引入一部作品之後,人們就會對作品產生某種距離感。在《破浪》中,我不想遠離敘事和人物的強烈情感。」他認為,這種強烈的情感介入對拍攝這部影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由於特里恩在自己的生長環境中強烈的 *** 是被禁止的,他或許只有在藝術創作中才能體驗和表達強烈的情感。他的家人在看過這部感情強烈的影片後都批評他,他的一位做紀錄電影導演的叔叔認為這部影片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完全的失敗,同樣在電影圈工作的哥哥則認為這部影片枯燥乏味,沒有什麼意思,但這不妨礙他們對此片的拍攝給予大力支持。

影片中表現貝絲與上帝對話的場面單純而充滿張力,給這部宗教題材的影片增添了人道主義的共鳴。在這一點上,特里恩也保持著對德萊葉的繼承關系,因為德萊葉對宗教的態度歸根結底也是人道主義的。同時,特里恩這樣做也是由於電影表現手法的需要,否則貝絲與上帝進行溝通與交流的心理活動無法得到更好表現。貝絲這個人物是她信仰的宗教的產物,她處在幾種不同權力機制的沖突中,其中包括由醫院和醫生行使的權力。她本性善良,只能以對上帝的忠誠堅守陣地,以堅強的意志和純潔的心靈抵禦來自塵世的所有打擊,承受難以承受的愛情之痛。

盡管特里恩與德萊葉所處的時代不同,盡管他們的電影表現手法各異,但他們在探索「歐陸電影」(Continent Cinema)風格方面都傾注了相同的熱情。與人們過分強調電影藝術的「形象化」的觀點相反,德萊葉認為,電影為革新藝術表現帶來了一種重要的可能性,這就是「抽象化」。他曾經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定義「抽象化」的含義:「藝術家為彰顯影片的精神內涵而遠離現實的意願」。

談及影片造型方面的特色,《破浪》的畫面構圖簡潔明了,色調清新統一,尤其是連接故事各個章節之間的風景畫面,就像是一幅幅古典油畫,將人們帶到了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的英國。《破浪》的外景是在蘇格蘭西北部的斯卡恩島上進行的,這里風景別致,既有大面積的荒原,又有陡峭的岩石,壯麗優美,冷峻古樸,透著幾分原始氣息。特里恩說:「起初我是想在丹麥居特蘭的西海岸拍攝這部影片的,後來又想到去挪威,愛爾蘭,再後來又是比利時的奧斯坦德,最後才決定去蘇格蘭拍攝。大部分戲選在斯卡恩島上拍攝絕對不是一種巧合,在英國的浪漫主義時期,這個島是很多畫家和作家居住的地方。」在拍攝外景時,攝制組已經對景物進行了加工改造,但這仍顯不夠,特里恩及其創作班底在後期製作時又動用了計算機手段對畫面進行了加工處理,以使景物最大限度地符合導演心目中的藝術理想。另一方面,由於處理手法十分高明,令人很難看出人為加工的痕跡。從完成的影片來看,幾乎看不出數碼處理的痕跡。

說到運用計算機參與影片的創作,特里恩向人們講述了這樣一段趣事:在為影片籌集資金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一筆寫作劇本的資助,是從一個好像叫什麼『歐洲劇本基金會』的組織那裡得到的。那些審閱和選擇劇本的人的工作受到了嚴肅的批評。為了改進他們的工作,負責人藉助計算機對寄來的十幾個劇本進行分析。他們聲稱計算機能夠判斷一個影片製作計劃的藝術品位和商業利益。《破浪》的劇本得分很高。它的配方可能很不錯:一個水手和一個處女的故事,浪漫的風景,這些因素應該是計算機十分賞識的。」

在攝影藝術方面,影片的絕大多數場面都是由攝影師肩扛攝影機拍攝的,全憑攝影師當場捕捉事件的進程,猶如對一樁突發事件的如實報道,《破浪》的紀錄片風格十分明顯。其實,特里恩在拍攝《歐羅巴》時就已經對復雜的技術手段進行了實驗,在拍攝《破浪》時,他在探索電影語言方面對自己又提出了新的挑戰,以肩扛攝影機的方法拍攝寬銀幕影片。這一做法產生的效果是,便於將鏡頭始終聚焦在演員身上,同時,每一個鏡頭都與上一個鏡頭不同。這要求攝影師最大限度地發揮靈活性抓拍演員稍縱即逝的即興表演,而演員在不斷變換的攝影角度和情景中也不斷激發出新的靈感。在表演過程中,即使演員的台詞與劇本有出入也沒有關系,在拍攝過程中,哪怕攝影機跳軸也沒有關系。攝影機運動與演員之間的相互激發、融為一體的拍攝方法對攝影師和演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特里恩十分懂得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敢於大膽起用並指導演員,最終成功地完成了頗具挑戰性的藝術探索。攝影師羅比·穆雷曾經是德國著名導演威姆·文德斯的老搭檔,起初他並不適應這種拍法,但是最終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較好地完成了攝影方面的探索。

技術的運用主要是在製作景物方面。「拍攝方面的技巧來自我創作《王國》的經歷」,特里恩說,「我幾乎是採取了跟那部影片相同的拍攝方法,由於這樣做顯得有些落入俗套,因此,我才覺得應該盡可能地賦予影片以現實主義的形式,一種更加富有紀錄片風格的形式。假如我們用某種程式化的技巧拍攝《破浪》,我認為是無法支撐這個故事的。通常,人們是為了強調敘事才選擇影片的風格的,而我們的做法恰恰相反,我們選擇了與一般的敘事相反的風格,消除了強調敘事的一切可能性。我們所做的是採用一種風格,將風格像濾色鏡一樣放在敘事前面。這會讓人想到加密電視,必須解密才能收看電視上播放的影片。這里是我們在給影片加密碼,然後再由觀眾去解碼。我將影片賦予強烈的紀錄片風格,實際上又是對紀錄片風格的解除和背道而馳,這說明我們接受的還是故事本身」。

影片的剪輯非常豪放,不墨守任何既定成規。「因為我們拍攝的場面鏡頭一般都很長,每一個場面都跟另一個場面不同。演員的表演非常自由,非常隨意,沒有必要按照精確的指導表演。」

演員的表演在這部影片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演員們以忠誠和純真的情感在引導著劇情和人物命運的發展。人們一看到這部影片,就會立即進入它所營造的情感世界,為它的極大限度的張力所吸引。扮演貝絲的嫂子也是她的好朋友的女演員卡特琳·卡爾蒂吉在談及跟特里恩的合作時說:「拉爾斯身上有一種家長式的作風,但他是一個想讓他的『孩子們』得到解放、而不是讓他們對他產生附屬關系的好家長。對拉爾斯來說,拍攝《破浪》的過程好像就是一個獲得解放、獲得自由的過程。拍攝工作是非常艱苦的,可是拉爾斯的信任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興奮劑,他最根本的願望就是為所有人創造一種安全的氣氛。然後,他就不再多管什麼,而是讓大家順其自然地拍攝影片。對我來說,這是惟一表演經歷」。

愛米莉·沃特森扮演貝絲這個角色,對於一個從未有過電影表演經歷的演員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為了選擇飾演貝絲的演員,特里恩作過很多嘗試,後來他在觀看了試鏡頭的錄像後,認為應該將這個角色交給愛米莉·沃特森,他被愛米莉感情非常投入的表演深深感動,愛米莉在表演中非常純真,非常本色。

在拍攝現場,特里恩是個經常不在場的參與者。助理導演莫頓·安爾弗萊德擔負著現場管理和執行導演指令的任務。他們的合作幾乎沒有任何沖突,配合非常默契。莫頓本人也導演過不少當代丹麥影片,當特里恩呆在監控室里的時候,他能夠非常自如地擔負起指揮現場拍攝的任務。嚴肅的宗教主題,心地善良的主人公,歷經磨難、不該忠誠之心終於創造出奇跡的故事,自然主義的敘事方式,構成了《破浪》的基本特徵。特里恩既繼承又超越了德萊葉對「歐陸電影」的探索。

D. 求《怪異性格心理學——為什麼才華橫溢的人多數性格古怪》完整版,什麼格式都可以。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沒有一個天才不是帶有幾分瘋癲。這句話中的瘋癲只是表象,追其本源,其實就是病態的心理。古往今來,在天才和疾病之間,一直存在著一種不可忽視的聯系。

導演的精神分析

1.泰倫斯·馬力克(社交恐懼症)
泰倫斯·馬力克在結婚後愈發神經質,他開始不用電話,除非他自己想找誰;他不讓別人知道他住在哪裡,從不在大街上和認識的人打招呼。就像是個生活在精神世界的修士,沒有人能真的理解他在想些什麼。在《生命之樹》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時,曾有傳聞稱泰倫斯像個幽靈般地出現在獲獎後的發布會觀眾群里,但不到一分鍾的時間,他又突然消失。在戛納發現泰倫斯的「幸運兒」記者,隨後又在網上發現了一個貌似是泰倫斯的推特帳號。帳號上只有一條「周四是啤酒日」的消息。這名叫做斯特萊斯的記者之後在《泰晤士報》撰文:「他把自己隱遁於電影外,這和病毒營銷一般,和病毒營銷不同的是,他不是為了商業利益,而是盡力遠離它,以保持藝術家的敏銳感覺」。

2.黑澤明(躁狂症)
黑澤明在做副導演時,曾屢次展現出自己異常暴躁的脾氣。由於工作繁忙,攝制組的成員中午只能在公司吃盒飯。大家一致抱怨伙食條件差,黑澤明於是向公司提出意見,公司製作科表示同意改善。於是黑澤明自豪地向大家宣布,從第二天開始,盒飯會比之前好吃很多。誰知,第二天的盒飯照舊如前。攝制組一名成員大怒,把盒飯摔到黑澤明面前。黑澤明拾起飯盒徑直走到製作科科長面前,把盒飯朝科長臉上砸去。還有一次,劇組在棚內拍星空鏡頭,黑澤明受命爬到天棚上製造星空:用細線吊玻璃珠。串著串著,線纏成了團,黑澤明被這小物件折騰得心煩意亂。這時,攝制組的另一名副導演伏水坐在攝影機旁,仰著脖子看著黑澤明,大喊:「快點兒!」黑澤明二話沒說,從裝玻璃珠的箱子里抓了一把玻璃珠朝伏水砸去,並說:「好的,流星!」導演山本嘉次郎對黑澤明的暴躁十分擔心,每當決定讓他參加攝制組工作時,一定要讓他發誓:「絕對不發火。」

3.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施虐狂 受虐狂自毀傾向)
「我是在無父母的環境中長大的。很小的時候就已完全自立。我在幼年時就是一個躁鬱症患者了,那並不是飽受創傷的童年,而是根本沒有童年。我有個古怪且無父母的家庭,在他們離婚前,就沒有人教導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我真的是像一朵無助的小花般地自生自滅地成長。」

這是法斯賓德的自述,事實上,他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自毀的過程:長時間毫無節制的工作、暴飲暴食、大量吸煙、過度酗酒、糜亂的雙性生活,超量毒品、安眠葯、興奮劑。法斯賓德一生保持著對自己身體持續的摧殘。他總是穿著一件皮夾克,用他的話說,這即是對這個世界進行反抗的一個象徵。在談到自己的受虐狂傾向時說:每個剛誕生於這世界上的人並不會被視為真正的人類,兒童總是會將父母視為某種統治人物,於是他們終其一生都會接受統治性角色,但他們同時也會企圖毀滅統治權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而這也就是說,我們都會同時成為虐待狂與受虐狂。法斯賓德的情人、仰慕者和「同流者」都被他招至自己成立的「反戲劇劇團」,時刻遭受著法斯賓德隨心所欲的使用,用法斯賓德自己的話說,這是對薩德·波德萊爾SM理論的發揚光大,並用他和他的電影重新定義。毫無疑問,他的虐待狂傾向一直被壓抑住,當自己的事業進階地位提升後,他不願再壓抑甚或是偽裝他的虐待狂傾向,經常是以極富侵略性的態度對待自己劇組的成員;而在他自己做演員或是拍攝電影時,他的侵略性就會直接指向觀眾。

4.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強迫症)
據斯皮爾伯格手下的工作人員稱,這位大導演辦公室里所有文件,包括劇本、企劃書、甚至每一張便條都有加密。其實這很正常,可以說明斯皮爾伯格的保密措施做得非常出色,但更誇張的是,斯皮爾伯格有專門的逃生車,他要求所有自己的工作人員對地震、恐怖襲擊等意外災難都要有應對預案,夢工廠的員工因此都發有包括防毒面具在內的逃生套裝,而一輛全新的摩托車就在斯皮爾伯格辦公室樓下隨時待命,以便於他隨時逃生。

5.昆汀·塔倫蒂諾(戀足癖 口交控)
昆汀的戀足癖早已不是新聞,無論是電影里或是現實生活中,他都表現出了對女性腿部瘋狂的迷戀:《殺出個黎明》中,昆汀親自上陣,舔著火辣女郎的腳趾,吸吮著順著大腿往下流的酒;《傑克·布朗》里,各路大腿被毫不吝嗇地展示出來;《金剛不壞》中那隻經常被伸出窗外的大腿在最後因撞車離開尤物身體時,甚至還有一個飛出窗外的特寫;《低俗小說》中,給黑幫老大的女人米婭做足底按摩的哥們被老大直接從陽台扔下了樓。文森和米婭在酒吧那段經典的舞蹈里,昆導先是囑咐烏瑪·瑟曼緩緩地脫下金鞋,露出玉足,接著又給了一個足夠長的腳步特寫。2011年,昆汀的戀足癖被證實,一位黑客侵入了他的一夜情對象,女編劇碧裘莉·肖恩的電腦郵件,郵件中,昆汀問:「我可以吸吮你的腳趾並且自慰嗎?」肖恩在之後表示,她答應昆汀的這個請求後,經歷了人生中最古怪的10分鍾。隔天早上,昆汀又對著她的腳自慰一次,然後才結束了這次一夜情。

仔細揣摩昆汀電影的各個細節,不難發現,他還有「口交控」。《殺出個黎明》中,他的角色幻想他所劫持的一家三口中的女兒對自己說:「你可以幫我口交嗎?」《低俗小說》中,布奇在和女友做愛時,女友溫柔地對他說:「你可以幫我口交嗎?」昆汀編劇的《真實羅曼史》中,開場的黑幫火拚前,有大段昆汀招牌的垃圾對白。「你們在說什麼?」「弗洛伊德說他沒給女人口交過!」「放屁,任何黑鬼說他沒吃過女人那裡都是扯淡。」等等,哥們,你的意思是你經常這么做?」「告訴你吧黑鬼,我什麼都來。」

6.蒂姆·波頓(孤獨症)
蒂姆·波頓小時候常被父母鎖在屋子裡,於是,各種鬼怪書籍和恐怖電影成了他的唯一夥伴。他時常流連於住所附近的公墓,無比崇拜恐怖片演員文森特·普萊斯,曾幻想在自家牆壁中挖出一隻黑貓,擅長在小紙片上畫「妖精打架」。當波頓進入學校時,他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開口說話,因為看上去他和同學們格格不入,回到家中,也沒人願意聽他訴說。於是,他愈發封閉自己,因為真實生活更令他感到害怕與失望,他厭惡父母親人逼他去上學,厭惡有人無意中吃掉他的早餐,厭惡被討人厭的阿姨親吻了嘴唇。他的童年未見得遭遇了多麼不幸的事情,那些「恐怖」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童年痛苦。很顯然的是,波頓將童年的記憶帶進了作品,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完全源於童年深刻的孤獨。

7.斯坦利·庫布里克(被害妄想症 偏執狂)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庫布里克隱居到查爾德威克貝里。因為自己寓所附近被種上了幾棵樹,庫導將鄰居告上了法庭,但由於理由不充分,當地法庭沒有權利要求鄰居砍去這些樹。庫布里克於是決定拍一次紀錄片,他想方設法用攝影機拍下了樹枝的生長軌跡。就像庫布里克所有的電影一樣,這段影像精確地表述了他最想要的東西。
庫布里克生前的好友,英國著名影評人亞歷山大·沃克針對此事向媒體表示,庫布里克晚年做過許多這樣的事兒。並且,他對自己早期的作品極為不滿。總是說:「我犯了很大的錯誤,這些電影太暴露我自己,所以我非常不喜歡。」沃克於是對庫布里克說:「斯坦利,你的被害妄想症是不是有點太嚴重了?」庫布里克隨即回應道:「只有完全把握事實的人才能得被害妄想症。」

8.霍華德·休斯(強迫症)
電影大亨霍華德·休斯害怕灰塵與細菌,將自己與世隔絕,獨居在奢華酒店客房中,把門窗都用塑膠布密封,以防細菌害蟲進入。在待人接物上,他設計了一套清潔隔離系統,並把種種細節詳細教授給自己的助手。比如說:為了從浴室櫥櫃中拿出助聽器,他的助手必須用6到8張紙巾墊在櫥櫃把手上,打開櫥櫃,拿出一塊未使用過的香皂給他洗手;而為了拿出裝在信封內的助聽器,他的助手必須雙手墊上15張紙巾。由於飽受強迫症折磨和嚴重依賴可卡因,休斯變得異常消瘦。他開始不修理自己的指甲,任其生長,直至形狀怪異。當他於1976年逝世時,幾乎難以辨認,去世時,只能用指紋來辨認身份。

9.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強迫症)
希胖子雖然胖,但他非常挑食。尤其是對於雞蛋,他始終有深深的恐懼。在他一生中,他從來沒有吃過一個雞蛋,甚至拒絕雞蛋在他周圍。他聲稱沒有任何東西比看到一個白色圓形無孔物體里流出黃色的液體還要惡心。在他1955年的《捉賊記》中,他讓演員約翰·羅比將香煙掐滅在雞蛋上,並給了一個特寫鏡頭,以此表達自己對於雞蛋的厭惡。

10.王家衛(數字癖 戀物癖 拖延症)
做一分鍾的朋友好嗎?我能不能愛你一萬年?墨鏡王電影中的台詞大部分如此,角色一般沒有名字,只有一大堆數字和編號,人物間僅有的聯系方式便是呼機號碼。《旺角卡門》里劉德華呼機號碼是88;《重慶森林》中金城武編號223,呼機號碼368,和女朋友分手時間是1994年4月1號,5月1號過25歲生日,吃30個鳳梨罐頭,然後一個晚上看2部粵語片,吃4份廚師沙拉。梁朝偉編號663,還經常被快餐店老闆叫做663;《墮落天使》中,李嘉欣的呼機號是3662,黎明是9090,金城武監獄中的編號仍是223,還有又矯情又吉利的號碼1818,這是點唱機里一首歌的代號。後來,王導直接用2046作為自己電影的名字,在兩岸三地掀起了一股深沉的數字文藝風潮。細心的影迷定會發現,王家衛的所有電影名都是4個字,如果你讓他把《阿飛正傳》改成《阿飛不羈放縱的歲月》,那會要他的命。

接下來是各種物件:手錶、呼叫器、時鍾、點唱機、錄音機、鳳梨罐頭、廚師沙拉、炸魚薯條。王家衛總會把電影中人物的情感寄託到此類頗具現實意義的意象中。《東邪西毒》中,歐陽峰雖然沒有九十年代都市人通用的呼叫器,但他有鳥籠、破傘、醉生夢死酒,不時掛在嘴邊的黃歷,而且他的命書中寫著:「尤忌七數,是以命終」。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名詞與事物與看上去頗具深意的數字碰撞到一起,到底還是挺具殺傷力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劉鎮偉邀請落魄的王家衛一同合作編劇《猛鬼差館》。若干年後,劉導回憶說:「這是我唯一一次讓他當編劇,他寫得真是很慢啊!我就知道了他被炒魷魚的原因,我都恨不得也炒他。最後沒辦法,我就每天讓他坐在我面前寫,不寫完不能回家,才把劇本逼出來了。」

拍攝《東邪西毒》時,劉鎮偉到片廠去探班,王家衛剛拍電影開場的澡堂對打戲,一個月後,劉鎮偉再去時,對打戲還在拍。一干大牌每天都不知道自己該干什麼,但不得不在那兒待著。此片原定賀歲檔上映,百分之百趕不上,心急如焚的劉鎮偉只好趕拍出《東成西就》救急賀歲。《春光乍泄》的拍攝過程更為傳奇,1996年6月,王家衛帶著張國榮和梁朝偉以及劇組成員到達南半球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原定兩個月的拍攝周期硬是被拖成了半年,張國榮為自己年底的演唱會提前離開阿根廷,整個劇組成員都迫切想要回北半球去,梁朝偉更是難得地脆弱了一回:「我想香港,我想我媽,我想回家。」

11.周星馳(自閉症 社交恐懼症)
周星馳在香港電影圈內是公認的集耍大牌、難搞定、獨斷專行於一身的怪咖。他性格孤僻,不善言辭與交際,在大紅大紫以後,許多之前的同事友人都離他而去。王晶、李修賢、杜琪峰、洪金寶等人對其評價的關鍵詞基本都是沒良心、人品極差、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朱茵、莫文尉這些舊情人則罵他是變態。親切的吳孟達大叔在後來直接沒了戲份,就連御用配音石班喻老師星爺也曾想一腳踢開。

王晶曾特意拍了一部諷刺周星馳的電影《星願》,並表示:我是個小人,周星馳是個偽君子!他一直認為周星馳是他見過情商最低的人,暗嘲他從不願意也不適合和別人交流:「他的性格,唯有自己拍自己!」參加朋友宴會時,他一般只穿一身休閑服,還會配上個大大的鴨舍帽,把自己蓋得嚴嚴實實。好友稱他一年到頭只會穿幾套運動裝。寧波街頭,周星馳被拍到戴口罩在街頭跑步,而四周沒有一個人能認出他來。

藝術家的精神分析

著名精神病學專家邁克爾·弗茨拉德教授在一系列研究後指出:在歷史上著名的音樂家、文學家和其他藝術家裡,很大一部分在生前都患有抑鬱或精神分裂症。不可否認的是,疾病在促成他們怪異行為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潛能。

1.安徒生(躁狂症 妄想症)
著名童話大師安徒生害怕得病、害怕遭火災和輪船失事,擔心趕不上火車和丟失身份證,擔心把重要文件夾在書里,擔心蠟燭沒有吹滅和沒有按劑量服葯,擔心把信放錯了信封。總之,他永遠處在驚惶不安之中。有一次出門旅行,他的朋友遲到了半小時,發現安徒生已經筋疲力盡、極度絕望。因為在這短短的半小時里,安徒生回望了他這位朋友的一生,並從朋友的死亡現場想到辦喪事時自己需要做些什麼。安徒生可以整天待在家裡哭,更令人驚訝的是,由於害怕女人,他一直是個處男,只有用手淫來滿足慾望,並因此始終有一種負罪感。

2.文森特·梵高(間歇性神經分裂症)
梵高曾經割下自己的一隻耳朵,包好要去送給一名妓女。他明白自己的精神疾病,但卻把這病看成是他繪畫藝術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他聲稱:「一些人盡管瘋了或是病了,還是喜愛自然,這些人就是畫家。」這是他的信念,他甚至深信,自己如果真的成了瘋癲病的人,那麼,「我愈是瘋癲,就愈是藝術家」。

發作時他有非常可怕的幻覺,被憂悶和仇恨所包圍。他會啃吃那些畫畫兒用的顏料,一連幾個小時在房間里踱來踱去,長時間地保持一個姿勢。在頭疼欲裂的時候,他都有可能割下自己的耳朵。一般來說,神經分裂症患者心目中的世界跟大多數人的不同。一般人認為可笑的東西,精神分裂症患者看了只會發怒。大腦中有互不兩立的東西,他卻意識不到它們的對立。他經常賦予正在發生的事件一種非同尋常的、乃至不祥的涵義,堅信也只有他才能看懂。

3.費多爾·陀斯妥耶夫斯基(癲癇)
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天才。他在室內一邊走一邊口授創作時,經常要到壁爐上面敲兩下;更奇特的是他的情緒變化很快,常常隨著焦躁不安而發作癲癇,手腳發抖、全身抽搐、嘴唇青紫、臉頰通紅。但在這發作和蘇醒中間的一個間歇的瞬間,他的意識會出現一個短暫的理想境界,在這個時候,他的知覺異常靈敏,意識異常清晰,思維異常活躍,這是他自己平時和其他一般的人所難以企求和達到的。

一生患精神病、最後陷入精神崩潰的奧地利大詩人尼古拉斯·萊瑙和法國著名的政治學家和哲學家孟德斯鳩也有這種震顫的精神病症,在這兩人房間的地板上,都留有他們寫作時兩腳震顫抽搐的印記。蘇格拉底也有這種古怪的病態動作,他經常無緣無故地在街上跳舞或跳躍,像是一直處在極度興奮狀態。

4.夏爾·波特萊爾(強迫症 偏執狂)
夏爾·波特萊爾有幾首情詩被認為已經達到不朽的藝術頂峰;同時他還被認為是「19世紀最偉大的藝術批評家」。但他卻是一個十足偏執反常的人。波特萊爾從家族遺傳來的精神病,使他從童年時起就充滿幻覺和妄想;對生活的狂喜迷醉和恐怖戰栗,使他的知覺時而極端敏感時而又麻木遲鈍,這是他自己也能感覺到的一種對立的情緒。這些都導致他把人生看成是「可厭沙漠上的恐怖的綠洲」,從而決心要設法逃離。6歲時父親去世,第二年母親改嫁,波特萊爾與繼父關系不好,爭吵不止。一次,當著朋友的面,他試圖要扼死繼父,還拒絕繼父為他提供的職位,獨個兒過放盪的生活。為使他改變這種生活,繼父送他去印度經商,可是船到中途,他就登岸回國,空著手,什麼也沒有帶回來,除了一個黑女人,一個他要獻給她情詩的黑女人。他在一首叫《種馬》的詩中這樣寫到一個女子:「她很醜,卻很惹人喜愛。」說這個女子是一隻螞蟻、一隻蜘蛛或一具骷髏,「確實生得奇醜不堪」,但「總之,她有味道」。他向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所表達的慾望是,把她的雙手懸到天花板上,以便可以吻她的腳,親吻裸露的腳在他便是性行為的等同物。波特萊爾也有一些抑制不住的強迫症行為,例如他每個月都非要改換一次住處不可;在陷入痴呆狀態之前,他經常難以克制地向商店的窗子投擲瓶子、罐子一類的東西,僅僅是為了能聽到擊破玻璃等物件的聲音,使他感到愉快。

5.米開朗基羅(強迫症)
英國惠斯頓醫院的心理醫生阿沙德經過對米開朗基羅生平的研究,認為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巨匠生前的一些舉動其實是自我強迫的一種表現。阿沙德表示,米開朗基羅在為羅馬西斯廷教堂繪制壁畫期間,那種看來是不惜犧牲自身健康的忘我工作狀態,其實是不正常的,可以說是一種心理疾病的症狀,他所得的病在心理學上叫做「我向思考」,盡管他病的程度不深,但這種病使他時常感到孤獨。此外,阿沙德還說,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生前也受到同樣疾病的困擾。

6.海明威(抑鬱症)
海明威的生活經歷中,充滿了緊張與壓力,他的內心經受著劇烈痛苦和復雜紛呈的變化。他企圖利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擺脫和逃避沮喪與低落的情緒,如不停歇地旅行冒險,尋求各種刺激性生活等。他在身體上企求生存,而在心理上卻渴望死亡。小說《老人與海》主人公桑提亞哥在海上與鯊魚搏鬥的經歷與內心活動詮釋了這一矛盾的心態。老人的內心獨白,其實就是海明威一生的寫照。作家諾曼·邁勒在文章中曾入木三分地剖析道:「海明威這種漂泊不定的生活之真正的根源是他的一生都在跟恐懼和自殺的念頭作斗爭。他的內心世界猶如一場噩夢。他的夜晚是在同死神的搏鬥中度過的。」

為掙脫出焦慮與憂郁情緒的羅網,海明威曾尋求女人與烈酒的刺激,他跟許多女人有過關系,結過許多次婚,搬過很多次家;喝紅葡萄酒到威士忌,最後到伏特加,但是仍無濟於事。他像只被凶惡老雕窮追不舍的獵物,被追得走投無路、無處躲匿。在1961年夏日的一天,他終於用子彈結束了一生。

7.弗吉尼亞·伍爾芙(抑鬱症)
有人這樣描述弗吉尼亞·伍爾芙:「她的記憶有著隱秘的兩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嚴冷,一面溫熱;一面是創造,一面是毀滅;一面展灑著天堂之光,一面燃燒著地獄之火。」伍爾芙同母異父的兩位兄長曾對她進行性侵犯,這給她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創傷。她的愛情生活也十分坎坷,少女時代兄長的騷擾給她的心靈留下難以癒合的傷口,她的第一個丈夫斯特雷奇是一個同性戀,兩個人結婚不久便離婚。伍爾芙在寫作的時候,不出房門,不讓任何人看她的手稿,甚至寫作的內容。對於別人對她作品的評價極為敏感,甚至到了神經質的狀態,總是以為別人都在譏笑她,對自己的作品沒有什麼信心。

1913年夏天,伍爾芙精神崩潰,吞服安眠葯自殺,二戰期間,德國空軍轟炸英國。伍爾芙一手創建的印刷廠被炸毀,緊接著自己在倫敦所住的別墅也被炸毀。這兩次事件在伍爾芙的心上留下了不可排解的陰影。1941年3月28日,預感另一次精神崩潰即將開始,伍爾芙擔心自己永遠不會再好轉,在留下兩封分別給丈夫和姐姐的簡訊後,她用石頭填滿口袋,自沉於家旁(英國蘇塞克斯郡的劉易斯)的烏斯河,終年59歲。在寫給丈夫的訣別信中,伍爾芙袒露心扉:我感到我一定又要發狂了。我覺得我們無法再一次經受那種可怕的時刻。而且這一次我也不會再痊癒。我相信,在這種可怕的疾病來臨之前,沒有哪兩個人能像我們這樣幸福。我無力再奮斗下去了。我知道我是在糟踐你的生命;沒有我,你才能工作。我知道,事情就是如此。

8.三島由紀夫(偏執狂)
有個段子,說的是三島由紀夫分辨食物的檔次從來都不憑味覺。不論多難吃的食物,只要價格高得嚇人,他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好吃。1968年,為了維護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保衛天皇,並讓自衛隊發動政變,修改美國為日本所作的憲法。這位被譽為「日本的海明威」的天才作家組織了自己的私人革命武裝「盾會」,發起了一系列行動,在沒有得到足夠的響應,並且最終失敗後,三島由紀夫完成了那次著名的切腹自殺。很明顯,才華過人的三島並不會傻到用死亡來控訴那些根本無法撼動的事實,而如此盪氣回腸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向世人表明,與他生前想要維護與證明的一切事物相反的情形是極為真實的。同時,他用這么一個偏執的手段結束了他沒有存在感的人生。在他死前最後一刻,他才從武士刀進入身體這一事實中感到了自己唯一的存在感。

9.喬納森·斯威夫特(偏執狂)
英國著名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在青年時代就曾預言說自己將會在瘋狂中死去。一天,他在花園里散步,見到一棵榆樹,頂上的葉子差不多全部已經脫落,他就說:「我也會像這一棵樹那樣,在鼎盛之時死去。」他在二十三歲時開始患上眩暈,病一直持續了五十年。他所愛的女子斯特拉的死,使他一度喪失記憶,並且開始瘋狂挖苦身邊的「陌生人」。一年時間里里,他每天散步十個鍾頭,站著吃飯,要不就拒絕進食,但不看一個字,不說一句話,也不跟任何人接觸,如果有人進入他的房間里,他就狂怒不已,大發雷霆。人們不止一次聽到他說:「我是一個白痴!」除了極端瞬間的間隙,他都不醒人事,常常倒地,有如一個痴呆兒。斯威夫特最後也是在全然痴呆的狀態中死去的。死前幾年他曾留下一份遺囑,說要將差不多一萬一千英鎊的款項贈給瘋人院。屍解表明,斯威夫特的腦已經軟化,頭顱因為變厚變粗而顯示極不規則,動脈擴張,小腦局部增大,生前精神問題嚴重。

E. 有個美國電影,一群人被邀請參加一個模擬器游戲,在一個大樓里 。他們都穿著白色的像機器人一樣的東西。

就叫《虛擬游戲》,類似於《密室逃生》的假戲真做,一部智商並不在線,但人心卻挺險惡的電影,規則參考真人CS,帶上頭盔護甲就能享受4D快感,中彈後不及時打興奮劑就會被頭盔釋放電擊,在現實世界死亡。
按照慣例,有一個熟悉虛擬游戲規則的宅男,一個服過兵役熟悉射擊的大兵,帶領大家渡過新手期,卻註定活不久就領了盒飯,還有一個自私自利,不敢殺敵人,卻對隊友痛下殺手的反派,很自然的在倒數第二關打出了GG,最後一個既不出眾也不優秀,卻偏偏有著迷之運氣的中二少女活到了最後,同樣按照慣例,游戲大師在結尾也現身,並打出了GG。
與《密室逃生》的區別在於,游戲大師竟然主動參與到游戲中去了,並且活到了最後,最後死因竟是給女主打的麻醉劑失效了(假冒偽劣害死人啊)

F. 是什麼讓《燈塔》成為一部如此精彩的電影

在今年幾乎放棄了電影之後,《寄生蟲》讓我興奮不已,《燈塔》更是如此。沒有任何語言可以充分描述這部電影是多麼可怕的縈繞和美麗。這部電影會毀了你的。他就是大衛·林奇(David Lynch),只是打了些興奮劑,還有庫布里克(Kubrick)和洛夫克拉夫特(Lovecraft)。從一開始的場景直到令人震驚的高潮,你覺得它的感官天賦被侵犯了,但你不能迴避。你是兩個男人私人噩夢的囚犯。

我極力推薦這部電影。我能找到的唯一缺點是威廉·達福的口音太重了,有時很難聽清單詞。我等不及要看DVD了,要打開字幕。即使沒有實際的文字,他的信息是清楚的。擁抱大海和它的傳說,否則它會擁抱你。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台詞快興奮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什麼時候問世 瀏覽:760
電影神話所有歌曲 瀏覽:911
看電影吧看看 瀏覽:279
貓鼠游戲電影資源中英文字幕 瀏覽:640
爵士老電影 瀏覽:828
電影女主特別特別能喝酒 瀏覽:857
美食總動員電影英文版下載 瀏覽:542
天佑最近在拍什麼電影 瀏覽:684
三隻小豬2電影國語 瀏覽:103
如何借電影院 瀏覽:568
經典國產刑偵老電影 瀏覽:909
最近很多好看的電影 瀏覽:862
章魚日本女人電影 瀏覽:811
電影演員袁立 瀏覽:142
計程車和交警的電影歌曲 瀏覽:74
學生有了老師的孩子電影 瀏覽:105
公主日記電影大意英文 瀏覽:568
兒童農村生活類電影 瀏覽:738
k8劇情電影網 瀏覽:629
上甘嶺電影美國兵演員哪來的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