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拍戲脊椎嚴重受傷,養病想自殺,58歲「烏鴉哥」張耀揚現狀如何
"烏鴉哥站一起那一瞬間,我就開始慌了!"
他還特意在媒體上解釋;"很多人都以為我是真正的黑社會,其實我並不是,我還會勸告他們不要走錯路,那是個反面教材。"
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熒屏上囂張跋扈的人,還經常熱心做公益,看望山區孩子。
喜歡安靜的他,還在一個遠離鬧市的郊區買了房子,同時還購置了一個農村,不忙的時候,就回家種菜,種花,過"農民"的生活。
出道以來,張耀揚總共拍攝了幾十部精彩的作品,貢獻了不俗的演技。
可也正是因為多年的辛苦拍攝,他在2008年的一場動作戲中不慎脊椎過度操勞,引發椎間盤脫開、腰部"勞損",產生了嚴重的後遺症,全身都疼痛難忍,甚至一度萌生了自殺的念頭,不過好在醫生的建議下採取了保守治療,卧床休養,也是在這之後,他就逐漸淡出了熒屏。
如今的他轉型成為一名商人和投資人,但依舊對影視業保持著當初的那一份熱愛。
在2017年,安以軒和澳門德晉集團陳榮爍大婚的時候,張耀揚還曾經出席過,從照片中可以看出,他已經褪去了年輕時候的那一股英氣,取而代之的是溫爾爾雅,大方得體。
有記者問到:"是不是會再次出山?"
他一臉無奈地笑著說:"拍戲啊?現在已經沒人能記住我了吧?"
商場如戰場,這一條路註定不好走,但既然選擇了,就要勇往直前,向電影里的角色一樣,每一次選擇背後,也會開辟出一條嶄新的路。
斯人已老,張耀揚在歲月的磨礪之下也逐漸暮年,但"烏鴉"絕對是我們心中的經典。
⑵ 有哪些因為演反派而深入人心的演員
影視圈裡有很多專門演反面角色的演員,他們外形特別,天生反骨,兇狠毒辣,但是,內心善良,很有愛心。熱衷慈善,受到了人們的尊重。
計春華
1961年7月20日出生於浙江杭州,中國功夫演員,在《少林寺》、《少林武王》、《武當》、《連城訣》、《俠影仙蹤》、《天龍八部》、《新少林五祖》、《無敵鐵橋三》等百餘部影視作品中,都是演的反派角色,部部經典,深入人心。計春華老師2018年7月11日去世。
李 明
⑶ 電影當中的壞人角色是否影響了你
確實有影響的,特別是小的時候,心智不成熟,還不能分辨是非。
(古惑仔)系列的電影
(賭俠)系列的電影
我相信這個應該很多8090後都看過吧,先說古惑仔電影的影響吧,因為這個電影不知道現在的那些所謂的,山雞哥 浩南哥,還在監獄裡面蹲著呢,因為這個電影我曾經還枯喊敬和幾個朋友歃血為盟現在想想就覺得好笑。
因為(賭俠)系列電影的影響,導致於我們村裡面的風氣一直不怎麼好,每每一到節日就是各種所謂的,賭神賭仙就出來賭個天昏地暗,沒個正行的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來說說我的理解,我所說的壞人角色,這部電影續集都拍了好幾部,這個角色卻從沒出現過,但是又是真實存在的。我說的角色就是《死神來了》中的死神。
這部電影,給人的視覺沖擊太大了,尺度較大,一個人莫名其妙的就沒了,看似意外,可又不是意外,都有幕後的黑手死神在操控。用中國的一句古話就是:閻王叫你三更死,你就活不到五更。影片中死神就是一個完美的設計師,把人的宿命設計的完美無缺。
這幾部片子看完的那段時間,讓我膽戰心驚,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各種意外,走在馬路邊都在想,會不會有個車飛奔而過,車輪帶起一塊小石頭正好就砸中了我。對這個死神深惡痛絕。
好在他只是一個影視作品,並沒有出現在你我的生活中。生活還要繼續,你我不懼風雨砥礪前行。
從反派誕生那一刻起,總是有原因的,但我們無法在正劇評判誰是好誰是壞。就像很多小說里別人開玩笑說男主是女主的,男二才是大家的。
那是因為很多時候男主和女主虛幻的愛情里,只有男二的情緒才真實的可憐。
縱然他們做錯,走了彎路。
但大多數人都會有一種思想就是,太完美往往太過乏味,最後剩下能回味的只有懺悔的那場卑微。
反派固然可恨,卻也可憐。
大家好我是愛生活,愛電影的秀哥。在電影裡面有好人的存在,那肯定是得安排一個反派的形象的。正是因為這種對立的存在會讓影片更加的精彩。但有時候壞人角色安排得不合理甚至會影響到電影外的人。秀哥那就給大家盤一下影響到我的壞人角色。
洛基其實是我非常喜歡的電影反派角色。洛基是漫威電影裡面的一個英雄人物角色,它的出現其實顛覆了我對壞人角色的看法。其實壞人剛剛開始也是一個好孩子。就像洛基其實他一開始也並不是壞人只是因為受到了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開始慢慢的走向了極端。他的成長歷程給我的影響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一出來就是壞人,只是後面走的路受到不好的影響了。
電影《古惑仔》裡面的第一大反派烏鴉哥應該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大反派吧。我感覺他也是演反派最成功的反派。他在電影裡面的各種言行舉止更是把一個反派應該有的氣質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在電影裡面的他是飾演一個令人討厭的大反派,但是現實裡面可不是這樣的。但從他飾演反派烏鴉哥來看其實也顛覆我對反派的理解。
其實正常情況反派一部都是不怎麼討人喜歡的,但烏鴉哥這角色的風頭其實差不多可以和主角平起平坐。所以他對我的影響是雖然他烏鴉哥在電影裡面是一個反派小角色,但也要做到最好最令人印象深刻那個。就像生活里我們也應該是不甘於平庸,要不斷的往上爬成為最好的自己。
滅霸其實也是秀哥我非常喜歡的一個電影反派。滅霸為了自己遠大而且理想的目標,不惜通過無限手套滅掉半數的地球人。但是我們看過《復仇者聯盟》電影都知道大反派滅霸的出發點其實是好的,滅掉半數的地球人來維持整個生態的平衡。殊不知我們人是有感情的呃,即使你做的事情是對沒慎的但如果毀滅人性那肯定是不可取。他給我的影響是大反派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做人不行,而是他們做的事情違背了一些原則。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電影當中的反派壞人角色我覺得比正派要難演,各種要求更高,人物刻畫更不容易。內心不壞越要演壞人入木三分。
首先我先說說哪些個壞人演的比較到位,在說哪個角色真正影響到了我。
孫紅雷,刻畫壞人絕對入木三分,也許有人說他是長相的問題,但不管什麼,他確實成為了我心中壞人的第一印象,出演劉華強 ,陰狠毒辣, 社會 氣息濃厚,落地請開手機的王浩,雖說是卧底正派,但是壞人演的我都覺得他應該去做反派才是對地,膽大心細,還是比較有 社會 氣息,我覺得孫紅雷天生自帶正義與反派的倆種不沖突的東西。說了我最覺得是壞人的壞人。該說說滲罩覺得不是壞人卻一個電視劇讓我不寒而慄的角色,他也因此角色更上一城樓,也以為這個角色太深入骨髓,而導致當時戲路變窄,甚至他人的謾罵,這部劇就是《不要個陌生人說話》里邊的馮遠征飾演的是有家庭暴力傾向的醫生,永遠在外人面前一副還人社,回到家人就脫下了綿陽的外衣,露出了狼的本性,家庭的暴力,陰狠毒辣那種眼神,雙重人格的他演的感覺就像是真實的一樣,就i這么一部家庭倫理劇當年硬讓我看成了比山村老屍還恐懼的電視,居然不敢一人在家,不敢一人打開電視,就怕看到他出現在畫面里。即使到現在,他刻畫的人物還深深印在我心,只能說馮遠征的實力太強了、
家庭暴力不可取,有多少兒童成了單親,又有多少家庭分崩離析,多少人家庭暴力升級斷送了一生。所以,拒絕家庭暴力,珍愛家人,且行且珍惜
一般在動作商業類型片中,電影中的反派角色通常被刻畫的窮凶極惡,
通常是為了襯托主角一方正義的工具人。
編劇稍微走點心,就會給反派安排一個無人能認同的理念,並在即將危害到主角時,一般反派都會大放闕詞,花幾分鍾將他驚世駭俗的理念輸出出來,然後光榮的完成被反殺的任務。
這就是反派死於話多的經典設定。
要說被電影中的反派角色影響這個問題,一些以反派為主角的電影中,常常會給反派設定一些合乎情理的情節,讓觀眾能夠認同並產生共情。
這里講講兩部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電影。
《小丑》這部電影有多優秀我就不贅述了。
作為一部以反派為主角,這部電影在全球都非常受觀眾們的喜愛。
大家都知道,小丑是影史上著名的反派之一,電影並沒有塑造一個窮凶極惡的惡徒,
主角阿瑟之前是一個守法的善良市民,身患疾病,貧困潦倒,是一位 社會 最底層大眾的一員。
阿瑟一直無法真正融入 社會 ,被同事欺負,被上司冤枉,甚至被路人嘲笑毆打。
他也曾誤會過自己是韋恩家族的一員,能藉此進入上流 社會 。
但是當他最後幻想破滅的時候,他選擇了走向極端。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一個無情的 社會 ,
一步步將一個善良的老實人變成了小丑。
這部電影開始塑造的阿瑟,正如我們每個普通大眾一樣,善良而守序。
它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這個 社會 需要對弱勢群體多一點關愛,很多人在成為壞人之前,
他都有他的不幸,但是沒有人關心他們的遭遇。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不去做任何傷害別人的事,包括了網路上或者言語的嘲諷,不去指責別人的善意,不用惡意去測度他人。
只有我們每個人心中持有善意,這個 社會 才會越來越充滿愛,讓不幸的人能感受到關懷,才不會走向極端。
這部電影有些年頭了,好多年前隨意選了一部電影,沒想到是一部如此優秀的傑作。
瑞普利是歐美戲劇中非常受歡迎的角色。
簡單來說他就是一個開了外掛的高智商犯罪分子,一直撒謊,殺人,套取別人的財富。
然而這種人卻在主流 社會 中如魚得水。
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也主角瑞普利作為一個反派最打動人的一段對話:
彼得:我不相信那封信,你信嗎,我指迪奇那封信,你信嗎?
瑞普利:我不知道該信什麼。
彼得:他若是殺了弗萊迪,怎能活得安然。每天早上驀然回首,怎能忍受得了?就像每天早上喝咖啡那樣輕松?
瑞普利:無論做了什麼,無論多麼糟糕,無論多麼痛苦,你都認為合乎情理,對嗎?總沒有有人認為自己是壞人吧?
彼得:總會折磨人,畢竟殺了人嘛。
瑞普利:你會把往事埋進地下室,然後把門關上永遠也不進去嗎?我就那樣做。
片中瑞普利靠著這段話獲得了牧師朋友彼得的信任,然後又鎮定自若的殺害了他。
無論做了什麼,無論多麼糟糕,無論多麼痛苦,你都認為合乎情理,對嗎?總沒有有人認為自己是壞人吧?
是的,真實情況是這個 社會 上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壞人。
一個人偷竊搶劫被捕,他通常會說自己是活不下去了。
一個人殺了人,他可能會把他對被害者的恨有多深,被害者又是如何傷害了他。
……
是的,這 社會 上每個做了錯事的人,第一件事就是原諒自己,與自己妥協,這樣才能輕輕鬆鬆的繼續過著平靜的生活。
至少在外人面前,他會對自己的錯事裝作懺悔的樣子。
所以,我不再願意相信人性,
如果人性靠得住,要法律幹嘛?
對於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類似古惑仔之類的電影,可能會對他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會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但是這個改變並不是瞬間發生的,這個改變是多方面的原因,而電影反派角色只是讓他爆炸的引信。我們小時候因為價值觀不成熟,看古惑仔或者黑幫電影,往往只感受到江湖的快意恩仇,齜牙必報,卻不能體會到背後的辛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覺,現在我看這類型的電影,看完之後完全是感嘆誰那麼傻才會走這條路。
一個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往往有更多是家庭的因素。我們回想下,童年身邊的夥伴、同學中變成了混混的,是不是往往都是家庭不幸福或者父母本身就是混 社會 的。還一部分是單親家庭或者父母對其不聞不問、甚至是虐待的家庭。一個幸福、價值觀正常、對孩子關心的家庭只有極低的幾率會培養出一個混混。
藝術源於生活
我認為不會影響,或者我不會受到影響。因為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虛構與現實,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而電影更多呈現給我們的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形態,電影不同於生活,藝術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我們需要的是腳踏實地,而不是滿足於電影的理想主義。
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想法會受到很多電影的引導,曾經的古惑仔,我相信這系列影片真的影響了一代人,這一代人看到了電影所謂的混 社會 ,以及光鮮亮麗的一面,去爭相模仿,這無疑是不可取的。
我們要搞清楚一件事,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場,不管看電影還是做事情們都要堅定於一個立場。電影中的壞人角色只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雖然有些形象彷彿真的在我們身旁,這又回到了文章標題,藝術源於生活。我們看電影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接收好的可以對我們的人生產生積極影響的點,而不是被電影中壞的人物角色去左右,也要明白,正義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成奎安
成奎安外號大傻,是香港知名演員,其出道以來飾演了很多經典的壞人角色,與其他人的形象有所不同,成奎安飾演的壞人角色都是光明正大的壞人,就是一出場就告訴人們「我是壞人」,而且是那種笨笨的壞人,很多 搞笑 的段子反而讓人覺得這個壞人很可愛的那種類型。成奎安出道以來一共出演了300多部影片,其中大部分都是反派角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觀點,可能某些時間會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說青春叛逆期的時候,在遇到事情和電影中有相似的時候。會有一定的的模防情況,當然也只是暫時性的。影響不到真實中的我們。畢竟電影只是一個 娛樂 產品。做為一個成年人。我們從小就受到了教育,對法律也都有一定的認識。總的來講。能影響1%的人。影響不到99%的人吧。
⑷ 57歲烏鴉哥出席活動,頭發鬍子全白,當年的風采呢
其實說到「烏鴉哥」,觀眾們對於這位演員非常清楚,他就是張耀揚。說到這位實力派演員,總會讓我們想到他參與出演的《古惑仔》系列。在這一系列影片中扮演「烏鴉哥」,刻畫得深入人心,很多小夥伴依舊清楚記得他在影片中展現出來的人物形象,時不時就掀起桌子,這個精彩動作在多部影片中可以看到。雖然他在影片中參與的角色被認為是配角,但是,憑借他精湛演技,詮釋的人物並不會遜色於主角,所以說在演藝圈裡對於他的評價非常高。說到「烏鴉哥」現在也有57歲了,我們看到他頭發鬍子全白,我們依舊可以隱隱約約看到他當年的風采,無論是表情和眼神跟年輕時相差無幾。其實在這個演藝圈裡,也有一些演員,或許頭發已經全白,但是,他們的相貌依舊沒有太多變化。
⑸ 去過香港的朋友,說一說在香港的感受如何
在香港待了7天,消費5萬,我得到一個結論:這不是窮人應該待的地方……
從小就喜歡香港電影,喜歡周星馳,喜歡周潤發,對電影裡面的各種場景也充滿嚮往,一直想要親身體驗一下,2018年我真的去了,待了7天時間,我就有得到一個結論:這里不是窮人應該待的地方!
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在香港的見聞與感受。
剛到香港機場很大,很豪華,但走出機場之後,香港給我的第一印象並不是非常好, 入眼就是破舊的房子 , 雖然不是年久失修的那種,但一看就是有些年頭了 ,街道兩邊的招牌一個接著一個,擁擠不堪,可能這就是老城區的感覺吧?
沒有開車,沒有跟團,跟2個朋友單獨遊玩,抵達香港的時候已經是夜晚了,出了機場叫了一輛計程車,前往九龍城區的一家酒店,感覺距離不算很遠,但抵達之後的價格是 300港幣 ,換算成人民幣就是250塊錢左右,這是我第一次感覺打車貴。
明明計價表上面只有280多,但司機卻要了300,詢問之後才發現 行李放在後備箱也是要收費的 ,瞬間有一種被坑了的感覺。
抵達酒店之後,我們都找到了自己的房間, 一個房間600塊 ,進門之後我就傻眼了,原本以為600塊肯定是一個又大又豪華的房間,結果就是一個很小的房間, 除了裝修稍微好一點之外,根本就跟小賓館沒有區別 ,不過我也沒有介意,畢竟香港就是一個消費很高的地方,而且還是一個人住,也不用太過計較。
香港交通香港的計程車分為3種顏色,分別是 紅色,藍色,綠色 , 不一樣的計程車去往不一樣的地方 ,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如果你想要去新界玩,那一定要坐綠色的計程車,如果你要去大嶼山,那一定要坐藍色計程車,而紅色計程車就比較厲害了,只要錢到位,全香港都能帶你去。
坐車的時候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 香港的交通方式跟外國很相似,全都是逆行,也就是 靠左行駛 , 駕駛室都在右邊 ,這種交通方式讓我很不能適應,總感覺自己在逆行,非常危險,再加上司機開車比較快,我暈車了,從來不暈車的我竟然暈車了,那感覺很難受。
不光是車輛反向操作,行人也都是反向走路,全都是靠左走,這也讓我很不適應。
其實香港的交通非常方便,除了公交車地鐵之外,還有古老的電車,這都是老香港才會有的交通方式,就是在電影裡面見到的那樣,但車子已經更新換代了,雖然還是電車,但已經失去了傳統復古的感覺,這一點比較遺憾。
地鐵一點都不便宜, 坐一趟花掉了15塊錢,感覺很貴 ,但是跟計程車比起來還是便宜了不少的。
【千萬不要在地鐵裡面吃東西,否則就有可能面臨 2000塊 的罰款】
不能說遍地都是豪車,但豪車真的非常多,一輛一輛從面前經過,一些豪車上還載著好幾個美女,不由得讓人感嘆,有錢真好!
車子走在路上井然有序,人們走路也是井然有序,乘坐地鐵的時候一定會排隊,這本就無可厚非,但是 在乘坐超市電梯的時候也同樣會排隊,大家都會 靠右邊站著 ,如果有人遇到急事,就會從左邊快速通過,這一點非常好,跟日本有點像。
香港飲食了解了交通規則之後,我們就開始出門了,正式踏上了遊玩的旅途,接下來就是花錢如流水的時刻……
1,早上剛起來,我們就到一家不錯的早茶店吃飯,一共3個男人,飯量不小,雖然早上的胃口不少很好,但還是吃了不少東西, 算賬之後是580港幣,相當於人民幣470塊錢,人均160 ,說實話,結賬的時候我們都有點傻眼,但也沒有辦法,只能乖乖付錢,不敢吃霸王餐,誰知道洪興烏鴉哥有沒有罩著這家店?
2,午餐的時候,我們來到了一家小店,這家店明碼標價,價格很是合理,我們也沒有吃炒菜,吃的全都是蓋飯,但吃飯的時候我們學到了一點知識,像「 扣底 , 雙扣 」之類的,意思就是飯菜少一點,說白了就是小份,而「加底」就是飯菜都多一點,說白了就是超大份。
3.晚上我們找到了一家便宜的米其林餐廳,可能是星級不夠,所以不是很豪華,但裡面的菜非常好吃,而且價格合理,人均100塊錢的樣子。
4,我很喜歡喝可樂,3元一瓶,但是在香港,卻讓我有一種被宰的感覺, 飯店裡的可樂5元一瓶,路邊小攤6元一瓶,自動售貨機7元一瓶,便利店裡面9元一瓶 ,我真的搞不懂這是什麼情況,明明都是一樣的可樂,怎麼差距就這么大呢?
【香港人吃飯的時間跟我們不太一樣, 早餐的高峰期是9-11點,午餐的高峰期是1-2點,晚餐的高峰期是7-8點 ,總是比我們推遲一點時間,所以按照我們正常的吃飯時間就不會遇到高峰期,能夠愉快就餐,當然,在 旅遊 旺季,或者是網紅餐廳,吃飯還是要排隊的】
香港好玩的地方香港迪士尼是全中國第一家迪士尼,非常大,裡面的遊玩項目也很多,不管你是大人小孩,都能在裡面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嗨皮一整天不是事。
海洋公園裡面不僅有很多游樂設施,而且還有一座跟金箍棒一樣直插天庭的摩天塔,十分壯觀,而且裡面還有各種海洋生物,如果你對海洋感興趣,或者帶著小孩,一定要去這里。
香港本身就是一個購物中心,而九龍就是購物中心的中心,尖沙咀就是購物中心中心的中心,是真正的核心地段,而且在香港電影當中,尖沙咀也經常出現,令人神往,一定要去。
注意,這可不是河南的平頂山,而是香港的太平頂山,雖然高度只有500米,但卻是香港海拔最高的地方,在這里能夠看到香港的全貌,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你都能看到一個最完整最美麗的香港。
維多利亞港最美的時候是晚上,不是燈光秀,但勝似燈光秀,全香港最美的夜景大概就在這里了,如果你喜歡拍照,但也一定要來維多利亞港。
香港蝸居剛開始是自己玩,但對香港的各種規矩都不了解,所以鬧出了很多笑話,也耽誤了不少時間,第3天晚上我們約到了一位導游,讓他帶著我們在香港玩。
導游是一個河南人,他說他來香港已經20年了,但一直到2015年才買房子, 貸款將近800萬,買了一個90平的小房子 ,每個月都要還幾萬塊錢,真的是驚呆了我。
算起來,他一共花了一千多萬才買到一個90平的小房子,一家人都蝸居在這樣一個小小的地方,每個月還有這么大的經濟壓力,生活真的挺艱辛的,但他很驕傲,說他已經算是成功人士了,比大多數人都過得好, 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蝸居在20平米的小房子裡面 ,而且還是一家人蝸居在一起。
起初我是不相信的,但他讓我看了他以前居住的小房子,我徹底相信了, 房間沒有一點落腳的地方,狹小的空間當中擠著3個人 ,我真的不敢相信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他說現在還有很多人生活在這樣的地方。
其實香港人的收入非常高,普通保安的工資都能過萬, 普通工人的收入能夠過2萬,大學生的低薪就是1.5萬,如果工作優秀一點能夠拿到3萬,導游說他的月收入接近5萬 ,但生活還是很有壓力,還完房貸,孩子的學費一交就沒錢了,吃喝拉啥還需要靠老婆養活。
【 導游家的小孩同時上2家幼兒園,交雙份學費 ,導游說,這種情況在香港很常見,目的是為了讓小孩成長的速度更快,發展更全面,我聽著都替香港小孩感覺辛苦……】
導游告訴我,能夠留在香港生活的無非就是4種人……
注意事項1,香港是一個管理非常嚴格的地方,比如抽煙, 規定不能抽煙的地方一定不能抽煙 ,否則就有可能面臨 5000 港幣的罰款,如果因為抽煙被罰這么多錢,還是一個不小的損失,這一點需要注意。
2,校園里有校園卡,在學校各個地方都能刷卡, 而香港也有一張卡,坐車能刷,吃飯能刷,逛超市能刷,幾乎任何一種消費都能刷卡 ,如果能夠辦張卡,那當然是很方便的。
3, 香港的泡麵裡面沒有叉子 ,需要自備,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說出來都是眼淚。
4, 名牌包包、化妝品、奢侈品很便宜 ,便宜的不止一點半點,所以去一趟一定要抓住機會,多買一點回來,慢慢用。
5, 香港用海水沖廁所 ,馬桶裡面全都是海水,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寫在最後在香港只玩了短短7天時間,對香港的認識還比較淺薄,但我真的感覺錢包不夠花,花了5萬塊錢,然後就回來,跟導游接觸之後,我發現外地人想要在香港生活生存下去真的非常艱難,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無論是孩子上學還是糊口,隨便拿出來一項都能讓人喘不過氣來。
個人感覺:香港不是窮人應該待的地方……
沒去香港之前,覺得香港是一座繁華的大都市。去了香港之後,才知道那裡擁擠不堪,月入3萬的洗碗工,卻住在鳥籠一樣的房間。
從港劇中了解到香港的繁華,也是購物者的天堂,讓人有了想去那裡看看的沖動。前幾年在一家港資公司上班,經常會去香港出差。自從去了那裡,才見到了香港的另一面,接下來就說說我在香港的一些感受。
香港人的生活1:香港的中老年群體,平時買菜喜歡去菜市場,而不是超市,他們覺得菜市場更接地氣,碰到熟識的攤販,會熱情打招呼,買東西時也不忘砍價。有些人會覺得香港人瞧不起內地過去的人,以我的親身經歷來看,並不是所有的香港人都這樣。至少老一輩香港人,對內地人並不排斥,反而是從內地剛移居過去的香港人,似乎就有一種優越感,給人的感覺高人一等。
2:在我工作的公司,有一個福建的同事,前幾年就和父母移居到了香港生活。經常會說以前環境有多麼不好,來了香港以後如何如何,讓人聽了特別不舒服。他在平時的生活中,一改之前的生活習慣,不斷去琢磨香港人的喜好,想盡快融入香港的生活,不管是在哪裡,都強調自己是一個香港人。
3:香港主要是以貿易為主,農業的製造業沒有那麼發達,很多東西都需要從外面進口。雖然價格要貴一些,但大多數人喜歡買品牌貨。比如說普通人買一塊手錶,省吃儉用幾個月,也要花高價去買瑞士的知名品牌。
4:每天早上,會有很多香港人拉著手推車過境到深圳,他們並不是來這里 旅遊 ,而是購買肉菜類的食材。香港的各類食材比較貴,有些大叔大媽不用上班,就會來深圳掃貨。大包小包往家裡買,可以省下不少錢。交通比較方便,買完東西以後,坐車回去還可以趕上做午飯。
5:香港的生存壓力比較大,生活節奏也快,很多人在工作之餘會放棄休息,去打兩份工貼補家用。在寫字樓工作的白領,看上去衣著光鮮,可能到了周末的時候,就會換上衣服去餐廳兼職,從事兩個截然不同的職業。
6:香港的交通比較發達,地鐵、公交、的士、輪渡等方式都可以選擇。一般來說,坐小巴的人比較多,線路比較多,招手就停,坐車比較方便,幾乎可以到香港的每一個角落,價格也很便宜。在香港買私家車不用交稅,但是很多家庭不願意買,主要還是買得起養不起。97號汽油要17元/升,去停車場停車最低25元一個小時。家裡有一輛車,每個月差不多要花8000元養車。
7:香港人對穿著沒有太多的要求,服裝的顏色比較單一,大多是以黑、白、灰為主。而外地人來香港,對於服飾會精心挑選,女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走在大街上,是不是香港本地人,從服裝上就能看出來。
8:香港人還有一個特點,不管去哪裡,都會隨身攜帶水杯,這個習慣很好,不僅可以節省買水的支出,更加環保,還可以隨時給身體補充水分。他們覺得,喝保溫杯里的溫水,比喝涼水更有利於身體 健康 。
香港的港式蝸居香港的房價高得離譜,比深圳都要高2~3倍,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成了大多數香港人的夢想,但沒有多少人可以實現。
以現在香港的房價來看,每平米的價格大約是20萬人民幣,買一套30平方的房子,最少需要600萬元。即使是在偏僻的郊區,房價最低也要10萬元,價格雖便宜了,但工作和學習不太方便,每個月的交通費用,也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以這個價格來看,比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要高很多,而且這還是香港地段不太好的地方,如果要是在中心城區的房子,普通家庭工作100年也不夠買一套房。
有的人調侃香港人:還沒有死,就已經住進了棺材裡。
大多數人買不起房,要找地方住,就會申請公屋,由於人數太多,能不能申請到完全靠運氣。運氣不好的人,只能蝸居在籠屋裡。
香港是一個擁擠的大都市,深水埗的貧民區,那裡的籠屋和劏房,按尺來收租金,每尺的租金高達320港元,約合人民幣260元。這里居住的大多是低收入勞工和孤寡老人,收入水平偏低。
一間普通的劏房,經過房東的改造,分成了6個床位,長度只有2米,剛好夠一個人躺下來,高度不會超過1.5米,想站直都很困難,中間只有一條狹窄的過道,就像火車上的卧鋪。在這種環境下,想睡一個安穩覺都難,更別說自己的隱私。
香港的生活環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願意留在香港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市,車水馬龍,除了本地人以外,也有很多外地遊客,工作和賺錢的機會也要多一些,工資相對也更高。
比如說IT技術人員,隨便入職一家互聯網公司,月收入基本可以達到8萬元以上。就連大街上的餐廳,貼出招聘洗碗工的工資都是3萬元以上。有的人想在這里賺錢,只能忍受生活的不易。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各方面的福利也比較完善。
只要獲得了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家裡的子女可以加入學券計劃,可以申請減免學費和部分生活費。通過以後,小學生每年可以獲得2500港元的教育津貼,發放給學生的直接監護人。
在香港工作了一定年限的老人,退休以後可以獲得高齡補貼,保證最基本的生活。沒有住房的老人,也會提供住房補貼。
年輕人失業沒有工作,經濟比較困難,每月可以領取失業補貼,還可以申請公屋居住。
收入比較高,再加上福利也不錯,獲得香港永久居住證也不容易,很多人即使在香港過得比較艱難,也不會輕易離開。
寫在最後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只能看見高樓大廈。路面比較狹窄,居住的空間不大,讓人有一種壓抑的感覺,也許香港並不適合所有人生活。
去過兩次香港,感覺大多數香港人對大陸人還是很友好的,確實有極少部分香港人自我感覺良好,有一種自帶的優越感。
香港人的蝸居現狀很普遍,居住條件已經不如內地,而且一下也不容易解決。即使這樣,部分香港人仍然有看不起內地人的感覺,也是奇葩了。
香港,怎麼說呢?首先由於 歷史 原因造成的制度和法制區別下,整個 社會 、整座城市被塑造得和大陸城市還是有不小的差異。雖然和毗鄰的廣東一樣講白話,一樣位於珠三角,但這里人的思想觀念和以及城市風格、風貌和接壤的深圳完全是兩回事,更別提和內地其它城市了。
當進入香港的這一刻,映入眼簾的到處都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繁體字,耳邊充斥著急促的白話,時刻提醒著你來到了傳統卻又 時尚 的香港。
整座城市除了中環、維港這一塊有玻璃幕牆的高樓大廈之外,其餘每條大街小巷基本都是幾十年下來的老舊建築和斑駁唐樓。街上電線亂七八糟,小廣告張貼得到處都是,廣告招牌橫的豎的各種風格都有,雖凌亂錯落但遠比整齊劃一好看。個人覺得這才是城市本該有的樣子。
街道上,各種傳統的叮叮車,香港特色的雙層巴士穿梭而過。每個人行路口都會有交通信號急促的響鈴聲提醒過往的車輛和人群。街邊轉角處總會有我們這邊早已消失的報攤,並且中文、英文都有,新鮮出爐的報紙總會在一上午銷售一空。今時今日,香港人還保持著傳統的紙質閱讀習慣。
街市上,商店裡,我們這邊常見的各種飲料,除了可樂基本不見蹤影,在深圳的小賣店和哈爾濱的小賣店冰箱里的東西或許相同,但和一河之隔的香港絕對會不同。很簡單,在香港叫境外,叫出口。兩地食監葯檢測標准不同,以及涉及到進出口,所以內地飲料極難費盡周折能夠在香港上市。
在香港,絕大多數人的普通話都很差很差,差到什麼程度呢?廣州佛山那些七老八十的人說的都要比香港年輕人標准。為什麼?因為普通話應用場景真的很少很少,大多都是白話和英語。
在香港,可以無銀行卡但絕對會有八達通。八達通包羅萬象,吃飯拍卡,坐車拍卡,買東西拍卡,香港人用得順手極了。而對著二維碼猛掃的一般都是來自內地的遊客。手機支付對於香港人而言,遠不如八達通。因為它老少皆宜,學齡兒童,耄耋老者不用拿部手機然後再一系列的操作,直接掏卡拍卡就行,快捷有效。
在香港,人氣旺的除了商場,還有廟宇,很多香港人非常虔誠的禮佛,甚至連佛誕都是法定假日。香港中西文化融合相當緊密,還有很多人篤信天主教,一年中的法定假日裡面有好幾天。
在香港,並不全然是不少自媒體所描繪的那般高消費,吃碗面上百塊什麼的。其實普通市民日常消費相對收入很便宜,什麼女人街,北河街等等。當然你要去高檔商場或者專做遊客生意的地方,當然貴了。一份大家樂快餐也就3-40可以吃得很好很飽。
在香港,你會發覺沒有用工歧視,諸如年齡,性別等等。只要你肯干,滿頭白發開的士開公交車的司機到處都是,飯店餐廳幾乎全是年過六十的服務員。一方面是緣於香港 社會 老齡化的原因,一方面是香港人對這些習以為常,也不會有歧視以及放不下面子等等心理。大家都是在辛苦工作,憑勞動吃飯,真正不好受的是那些年紀輕輕拿綜援的人。
在香港,多數人都是住在逼仄的公屋和老舊的唐樓里。哪怕是商品樓,照我們這邊的標准,也是拆開了賣,一套90平的可以拆成三套來賣。但是,樓價也並非傳說中的那般高不可攀。
香港是世界性的城市,國際化程度很高,也由於 歷史 的原因,在管制方面和內地城市還是有區別及特色。它是我國的一顆璀璨明珠,隨著大灣區的融合進程加快加深,未來的香港在多方面可能會趨向於內地先進城市學習和借鑒。
去過三次香港,感受到國際一流的都市氣息濃厚氛圍,這是北上廣深目前為止還達不到的。
去過一次香港,感覺路比北京窄,車的密度比北京大,但車速比北京快多了,主要是城市規劃合理,道路網密集,司機素質高,幾乎見不到並線的,聽不見喇叭聲,管理嚴格。我坐在後排沒系安全帶,被警察發現並嚴厲指責,差點被罰。 去過上海和香港迪斯尼,印象都不錯,尤其是香港迪斯尼管理更規范科學,比如不允許有一人排隊多名親友插隊現象。
不喜歡 太壓抑
我在香港住了三個月,說實話真的沒有什麼感覺,它有的我在內地都能看到和買得到,有的便意,有的貴。每個地方都有它的好和不好,要看自己的需求。
在香港除了打工賺錢... 那那都比不上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