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飛奔去月球》了么這里有一些關於它的製作解析
電影《飛奔去月球》是一部充滿奇幻與溫情的動畫作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菲菲的奔月冒險。菲菲自小聽媽媽講述嫦娥與後羿的愛情故事,堅信嫦娥代表永恆真愛,為了捍衛家庭和證明真愛永恆,她製作了一艘火箭飛船,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月球之旅。
導演格蘭·基恩是一位知名動畫師,曾參與多部迪士尼經典作品的製作,包括《小美人魚》、《阿拉丁》等。他的作品廣受好評,曾獲得多個重要獎項。在《飛奔去月球》中,基恩以其獨特風格為影片增添了藝術魅力。
影片由東方夢工廠、索尼、Netflix等多家公司聯合打造,索尼影業的Imageworks團隊負責視覺特效,由VFX主管David Smith領導。角色動畫由薩卡卡皮吉普桑加負責。CG主管克拉拉·陳在動畫製作前曾擔任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軟體工程師,擁有豐富的技術背景。
影片中,月亮女神嫦娥以多種形態出現,從脆弱的人類比例到高大威嚴的皇家形象,表演范圍廣泛。藝術家們對嫦娥的期望非常高,力求細致、真實地呈現。導演的畫作成為創作的關鍵信息來源。
動畫師將導演設計的圖紙直接導入場景,確保與Keane的創意相符。嫦娥擁有五套精緻服裝和四種發型,服裝設計由郭培完成,郭培是中國著名時裝設計師,參與過多位演藝名人的服裝設計。這些服裝採用逼真的3D建模程序Marvelous Designer製作,確保細節完美。
在綁定過程中,服裝的內部結構需精確模擬,以確保與人體動作自然流暢。嫦娥的服裝和尺寸變化要求動畫師能夠靈活調整身體比例,以維持良好的基本結構。此外,為嫦娥設計的創新技術包括從標准模特提取適合發型的控制毛發,以及為長發模擬開發的新工具。
月球的陰暗面被設計為月神城,充滿色彩和奇思妙想,每座建築都經過精心雕琢,展現出有機感。月神城內的月球人由半固態的膠狀物質組成,內部充滿發光氣體。Imageworks開發了程序性角色裝備,允許角色進行動態拓撲更改,自定義屬性,並展現其內部體積,為場景增添了生動的氛圍。
最後,展示了一系列製作圖,展示了影片從創意到製作的全過程。《飛奔去月球》不僅是一部動畫電影,更是一次視覺與情感的盛宴,展示了動畫製作的精湛技藝和藝術創新。
2. 《飛奔去月球》中,有哪些精彩的鏡頭
電影《飛奔去月球》主要講述了:小主人公菲菲小時候特別愛聽她媽媽講故事,菲菲最喜歡聽的故事便是《嫦娥奔月》了,她相信嫦娥是存在的,她的父母也「相信」。可後來,她的媽媽生病了。他們家在街上開了一家月餅店,父母教她做祖傳秘方的月餅,大家都愛吃她家的月餅。
菲菲經過一系列的冒險,找到了信物,並結識了一個月球好朋友——果凍。小慶為了姐姐的照片,也「奮不顧身」。信物找到了,嫦娥見到了後羿,但後羿是虛擬的,因為他已經不在了。
嫦娥把自己關進斷腸所,一直哭泣著。斷腸所是嫦娥自己設置的,十分悲傷才可進去,菲菲竟能穿過去,一進去,一些回憶圍繞著她,她傷心的不能自己。嫦娥安慰她:「該放下的都放下吧!去面對全新的生活!」最後,菲菲和嫦娥離開了斷腸所,也得到了合影,當她回到地球時,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十分敬佩菲菲,她的勇敢、堅持令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