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藍光光碟機能放CBHD的電影嗎
在中國陷入僵局的藍光碟機市場日前出現了松動的跡象,繼松下推出碟機新品、東芝正式邁入藍光陣營之後,昨日,同為日資企業的索尼舉辦新品發布會,以2999元的價格推出第三代藍光播放機。
中國市場很大,誰都想在這里創造奇跡。在藍光BD的片源、盜版和網路下載擠壓等問題還未解決的時候,本土企業利用CBHD(中國式藍光)謀求市場突圍的努力也從未改變。
CBHD這一中國特色的藍光故事能說多久?BD藍光的幾度沉浮能否在國內復制海外的成功?經本報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國內企業的觀望氣氛仍然濃厚。但分析師認為,在即將結束的DV D時代中,中國企業只能吞下產業鏈末端的硬體代工製造的些微利潤。在即將上演的藍光時代,國內企業依然面臨專利緊箍,有可能再度成為「藍光」的製造生產基地。
藍光新品扎堆上市
昨日,索尼中國高調推出了本季度藍光新品BD P-S360,顯示其對中國藍光市場的興趣未減,這是其發布的第三款藍光播放器機,據介紹,本款碟機售價為2999元,比第二代的價格又縮水1000元,並隨機附贈5部藍光電影。
一周之前,東芝在放棄堅守的HD-DVD一年多後,終於宣布邁入藍光陣營,東芝正式表示,已經向藍光光碟協會提出申請,並計劃在年內推出樣機,這也意味著藍光將在國際層面實現大一統。
與此同時,中國華錄推出BD P0922藍光高清播放機,售價2999元,是全球首款支持D R A音頻標準的藍光高清播放機,DRA即《多聲道數字音頻編解碼技術規范》,是新一代由我國自主研發並具有全部知識產權的音頻壓縮標准,具有壓縮效率高、音質好以及解碼復雜度低三大優勢,在今年的3月份,藍光光碟協會已將華錄提交DRA音頻標准納入下一代國際藍光光碟音頻標准。
記者亦從消息人士處獲悉,飛利浦也將於近期推出藍光機,其中多為重視性價比的入門級產品。
從始進入中國時的5000元甚至萬元高價,藍光在逐漸放低身價,雖然和「便宜」還遠遠搭不上邊。
中國藍光電影僅有90部
藍光產品的銷售情況一直備受矚目,目前,藍光主要產品有藍光碟機、藍光游戲機以及筆記本配置的藍光光碟機,其中以藍光碟機為主。
數據顯示,2009年第一季度,藍光在美國的銷量接近900萬張,同比增長了將近一倍,歐洲市場更是同比平均增長400%。
相對於海外擴張的神速,國內市場可謂步履維艱,「今年BD藍光碟機上半年的整體銷售仍然不好,預計今年全年也只能達到幾千台,不足整體市場份額的1%。」國內一研究機構分析師表示,擺脫這種尷尬局面的關鍵,還是要有片源支撐。
「目前中國藍光電影僅有90部,不足全球1500多部藍光電影的6%。本身的價格只是一個方面,如果沒有碟片,降價仍然難以影響市場規模。」
片源謹慎缺少開路人
華錄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去年底,華錄藍光光碟生產線投產,由於技術不兼容,該光碟生產線必須引進而不能在國內原有的碟片生產線上進行改造。「具體投資額我們不便透露,可以說的是,生產線的投入成本很高,遠高於DVD,到現在,國內只有兩條,除了華錄,另一家是上海新索音樂有限公司的。」
據了解,作為產業鏈的上下游,光碟價格主要由發行公司或者電影公司來定,包含版權費、發行費、加工費及盈利等,光碟生產廠只賺取其中的加工費用。
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秘書長陳立新表示,目前,藍光碟片還是很高,這和發行量有關系,「要給專利權人交一定費用,如果你的發行量很小,成本當然就會很高。現在我們引進一些碟片,每張發行量不超過1000張,成本當然高。從利潤來說,影片發行是一部分,影碟又是一部分,因此影片收回成本這個和光碟數量沒有必然關系,更多的是上座率在影響。」
有業內人士估計,藍光生產線設備成本高,且訂單少,開工率不足,藍光光碟加工費是普通DVD的10倍左右。
事實上,這也是個內耗過程,內容供應商希望硬體商先做起來再推影片,使得銷量有一定保證降低風險,而硬體商的推廣需要更多的片源支持,希望內容商加快出片步伐,藍光BD在國內發展缺乏的不是技術,最大的問題是軟硬體廠商間的「不和諧」,彼此叫勁,相互觀望。
盜版與網路很強悍
此外,隨著網路存儲技術的快速發展,流媒體等技術的廣泛應用,通過互聯網觀看高清節目已經不再新鮮。雖然在觀看效果上仍然有些折扣,但對於普通觀影者而言,細微的差別並不能阻止他們對網路免費資源的熱情。
不難發現,目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休息娛樂時間不是打開電視機,而是直接上網看肥皂劇,想看哪部點哪部。除了互聯網以外,有線電視運營商以及推廣IPTV的固定電信運營商紛紛推出了視頻點播服務,依靠光纖寬頻的優勢,他們可以面向家庭用戶推出高清電影的下載或是流媒體點播服務。
讓情況更為復雜的是盜版光碟的崛起,記者在一家購物網站看到,搜索「藍光」一詞就會有188946條信息,這裡面正版產品價格依然高昂,不過加上郵費僅三四十元的藍光光碟比比皆是。一位店主說,盜版藍光光碟BD-25必須在藍光光碟機或者PS3上播放,傳統DVD碟機上播放不了,但是效果已經和正版的沒有什麼區別。BD -9的網購售價一般只要幾塊錢,傳統DVD碟機也能播放,效果比DVD好。
據了解,盜版藍光種類繁多,目前網路銷售的主要包括BD-9(DVD-9介質的假藍光,10元或更低)、BD-25(容量25G B,30元左右)、BD-50(容量50G B,90元左右)三種。而正版藍光(美版、港版)價格在150-400元不等。其中,BD-9在畫質和音質上都比正版藍光碟要差。BD -25與正版相比基本一致,畫質和音質上有很小的一定的壓縮,肉眼不易看出區別。BD-50是正版完全復制,除了沒有AACS加密,其他沒有絲毫區別。
「好萊塢和國際上的大趨勢都是BD藍光一統天下,但是到了中國市場,片源商們覺得這是個盜版集散地。」TCL集團副總裁史萬文告訴本報,他們沒法阻止國際片源商的這種抵觸做法,只能努力去說服。
史萬文也表示,「在硬體方面,現在需要技術進步,比如晶元、光投等都應該增加研發,參與人多了成本自然就會更低;內容方面,國內發行商也在投入,海外也在討論和說服其他大的片源商加入中國市場開拓。」
CHBD:
中國式藍光能否
強大如山寨機?
在中國市場的格式之爭中,本土藍光CBHD和藍光BD的對決仍然沒有定論。
CBHD即中國藍光高清光碟。它源自東芝曾經推廣的HD-DVD,屬於它的衍生物,但在其基礎上融入了自主知識產權的AVS解碼、DKAA數字版權保護機制、導航與調制解調,讓它在國內得到了新生,同時也把高清標准戰爭從國際轉移到了大陸地區。
此藍光非彼藍光
今年4月,為增加本土企業在藍光爭戰中的話語權,中國高清光碟產業推進聯盟在人民大會堂發布了CBHD高清碟機和碟片,通過捆綁銷售的方式,力求盡快佔領國內市場,產品推出時碟機2000元左右,碟片50元左右。
在產品發布不久後,有分析人士稱其為「山寨藍光」,因為該藍光和藍光BD不是一碼事,是以HD-DVD為基礎的,這兩種技術並不兼容,而且是不同的技術體系。並擔心該產品也會如EV D一般曇花一現,僅是一種過渡產品。
不過這一「山寨」卻山寨得有高度,上升到了國家自主專利的層面。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肖華不僅參加了發布會,還公開表示,中國高清光碟有其選取原則,首先要最大限度地用自己的東西,讓本土企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其次,我國在DVD時代積累下來的產業不能浪費,中國現有光碟復制企業120多家,CBHD光碟的生產與DVD設備有很大的兼容性,如果完全採用BD格式,則意味著放棄了現有的產業基礎。這也被很多業內人士解讀為政府支持CBHD,以此增加對抗B D格式壟斷的籌碼,避免重蹈D V D的覆轍。
對於這次出擊的「戰果」,昨日,新科電子副總裁陳長峰表示,「首批20000台差不多都賣出去了,畢竟剛剛上市,挺滿意的。」TCL集團副總裁史萬文則表示,上半年中國藍光的銷售情況只能說是一般,「我們也在進行銷售層面的推廣,目前全國大約有50個門店」
現在看來,中國藍光和BD藍光在銷量上並沒有什麼大的差別,都在做起步的階段的工作。
史萬文表示,生產BDHD的一項優勢是,TCL過往所有在DVD上投入的設備都可以繼續使用,對於中國產業鏈來講不需要什麼新的資金投入,「這樣一來,我們碟片的製作成本就會低很多」。
30萬元,DVD升級「山寨藍光」?
據悉,國內現有的DVD生產線只要投入30萬元進行改造升級,就能製造CBHD碟片,這對內容提供商來說也是利好信息。
史萬文表示,「國外一些大型片源商不願意投資中國市場,我們在盡力說服他們,這個過程比較艱難」。而陳立新則稱,雖然過程艱難,對國產藍光未來的前景依然看好,「CBHD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藍光產品,是我們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提倡和大力扶持的。目前的產業化發展的進程非常迅速。」
清華大學光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陸達表示,今年國慶期間,裝有AVS音視頻解碼和DKAA數字版權保護系統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CBH D將實現量產,在國慶前,還將有四五家國內影碟機企業加入到CBHD的陣營中來。
一位分析師說,市場不一定是以技術為主導的,關鍵是產業鏈聯盟的力量誰更強大。「細了說,企業需要更好的合作,內容供應商和硬體廠商之間一定要加強溝通與合作,不能各自為政。」
重蹈DVD復轍,中國再成藍光代工製造基地
昨日,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秘書長陳立新告訴記者,到2009年7月1日,得到藍光授權的國內生產企業有27家,「產品基本都銷往國外,兼顧內銷的企業30%都不到。企業只做出口的原因還是考慮到市場因素,國內一些進口品牌藍光產品銷售情況都不理想,主要是片源問題,BD片子最便宜的相對而言也比較貴。」
記者了解到,如東莞宏威、惠州德賽等都是做出口市場,還有一些企業則採用既支持BD又支持CBH D的方式降低風險。
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決定國內企業參與度的因素一是專利、二是片源,生產線升級改造並不是主要問題。
專利使用費如何收?
此前,據國外媒體報道,松下、索尼與飛利浦三家公司已決定成立獨立公司,專門從事藍光D V D專利授權,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將與光碟機與光碟片廠商接洽,正式開始收取藍光D V D專利費。
據新的專利使用費規定,每台BD播放機為9.50美元,刻錄機為14美元。已有國內企業已向藍光光碟協會提出建議,希望能夠按照單台藍光播放機售價的一定百分比(例如3%)來交納專利費,不是按照9.5或14美元這樣的固定值交納。
就專利費是否已經收取以及收取方式,昨日受訪企業均表示還不便評論。
3月中旬,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DRA音頻技術已躋身藍光國際標准,成為國際藍光三大音頻標準的可選標准之一。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樣可以減少國內廠家交納藍光B D的專利費。不過到底能降低多少還是未知。
事實上,台灣兩大碟機廠商建興和廣明已經搶占代工先機。
建興和廣明成最大贏家
早在藍光與HD DVD為下一代標准爭持不下時,這兩家廠商已押注藍光獲勝、並大舉投入進行生產線的改造和新建,台灣省其他上游零件供應商也跟隨進行藍光相關零件的量產准備。
今年2月,藍光獲勝成為下一代高清影碟標准後,這些台灣廠商成為最大贏家之一。
元大投顧一份報告顯示,兩家ODM /OEM占其營收比重超過80%。
元大投顧分析指出,日商擁有較多的光碟機專利權,但為降低成本,都與台韓兩地光碟機製造大廠合作,形成策略聯盟,其中台灣建興與飛利浦合作,日立與樂金、東芝與三星分別合組公司,三家占據了藍光光碟機製造的六成左右。
製造基地從影碟機到藍光的過渡
大陸一位碟機廠商的負責人向本報表示,家電廠商將藍光影碟機生產外包是大趨勢,做好充分准備的台灣廠商將成為代工主力。
中國最終能否也成為藍光製造廠。陳立新表示,全世界的影碟機加工基地就是在中國,全球差不多80%的產品都在中國生產。「單就藍光碟機而言,有些外企把他們的加工基地放在了泰國、馬來西亞等其他亞洲國家。我國成為加工基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會受到國內投資環境、國家政策和企業經營狀況的影響。」
陸刃波表示,中國肯定會成為藍光的代工基地或者生產基地,電子產品都是中國製造為主,現在只是初級階段,「國內企業生產藍光以OEM方式出口為主,之前DVD出口也是OEM,企業恐怕要重走DVD的老路」。陸刃波指出,到最後國內企業賺的還是加工費而已,地位境遇待遇不會比DVD時代有多大差別
Ⅱ 許冠傑的電影,全部,粵語的,告訴名字.
1973/02/17 馬路小英雄
1973/12/21 龍虎金剛 小楊
1974/04/15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1974/07/18 綽頭狀元
1974/11 鬼馬雙星* 劉俊傑
1975/08 天才與白痴 李護士
1976/12 半斤八兩 * 李國傑
1977 發錢寒 客串
1978/07 賣身契 朱世傑
1981/05 摩登保鏢 * Sam
1982/09 最佳拍檔 * KingKong
1983/06 最佳拍檔之大顯神通 KingKong
1984 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 KingKong
1984/07 全家福 永昌
1985 打工皇帝 亞忍
1986/12 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 KingKong
1987/01 衛斯理傳奇 衛斯理
1988 雞同鴨講 客串
1989/11 新最佳拍檔 KingKong
1990 新半斤八兩 喪標
1990 紅場飛龍 姚龍
1990 笑傲江湖 令狐沖
1993 水滸笑傳 武松
1993/01 花田喜事 周通
2000/01/29 大贏家 黃大千
其中最佳拍檔系列作為同時上映時間最長,票房最高的,在現在的電影界中也是最高的(根據當時物價來算
Ⅲ 1980-2008年所有香港電影列表
如果要所有電影 那不可能 因為一些小製作 小導演的片子 多了去了
不過正規發行的 我這到是有一份清單 如果需要的話 採納我 然後hi我 告訴我郵箱 發郵件你
PS:先發一點點 實在太對了
1999
1.喜劇之王
2.玻璃樽
3.中華英雄
4.千王之王
5.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
7.烈火戰車2極速傳說
8.黑馬王子
9.暗戰
10.心動
11.星願
2000
1.孤男寡女
2.東京攻略
3.阿虎
4.夏日的麼麼茶
5.決戰紫禁之巔
6.雷霆戰警
7.俠骨仁心
8.一見鍾情
9.卧虎藏龍
10.薰衣草
11.辣手回春
12.公元2000
13.特警新人類2
14.戀戰沖繩
15.大贏家
16.花樣年華
17.小親親
18.神偷次世代
19.勝者為王
20.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