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迷霧>片子結尾的歌曲的音樂類型叫什麼
《迷霧》片子結尾的歌曲是The Host of Seraphim /,屬於英國新古典類型。
The Host Of Seraphim樂曲以恢宏的管風琴伴奏,庄嚴而神聖,女聲高亢的誦唱和男聲低沉的吟唱交錯,歌詞大意是對神的歌頌。
新古典主義是一種新的復古運動。興起於18世紀的羅馬,並迅速在歐美地區擴展的藝術運動,影響了裝飾藝術、建築、繪畫、文學、戲劇和音樂等眾多領域。
(1)電影幕後故事小歌擴展閱讀
電影《迷霧》的幕後花絮:
1、這並非威廉姆·賽德勒第一次出演《迷霧》,他還曾為這個短篇故事有聲版本中的大衛·德雷頓配過音。
2、在影片開始時大衛·德雷頓正在畫的畫來自於斯蒂芬·金創作的《黑暗之塔》系列小說中的一副插圖,房間的另一副設計則是1982年約翰·卡朋特的《怪形》的海報。
3、影片與斯蒂芬·金創作的《黑暗之塔》有著直接的聯系,比如說莫迪夫人的台詞「我的生命是你的」,就曾在小說中被使用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迷霧
② 舊歡如夢的幕後故事
關於《台灣小調》的故事
這個調子比較熟悉的估計是《舊歡如夢》,由龐秋華寫的詞,有很多歌星像李克勤、譚詠麟都有演唱,這是這首曲子粵語版的一種。
《舊歡如夢》(詞:龐秋華)
當年相戀意中人,大家性情近。早種愛根極親密,心心相印互信任。月底花間相偎依,共喜有緣份。恩愛百般願比翼,痴心一縷共訂盟。喜逢知己倍精神,內心快樂無憾。朝晚眷戀共歡聚,天天相見互慰問。立心栽花花不香,仲反惹仇恨。只怨愛海起風波,一朝生變斷愛盟。恩情於今化煙雲,未許再續情份,空有愛絲萬千丈,可惜都已盡化恨,枉拋相思枉痴戀,恨卿心太忍。只有嘆息舊歡似夢,早經消散莫再尋,早經消散莫再尋。
還是這個調子,更早一些的是《我愛我的台灣》,由許丙丁填的詞,可以說風靡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陸樂壇,可能很多當年的知青對這首歌依然記憶深刻,貌似直到現在依然是二胡的考試曲目之一,這個當然就是國語版的啦
《我愛我的台灣》(作詞:許丙丁)
我愛我的台灣喲
台灣是我家鄉
過去的日子不自由
如今更苦窮
我們要回到祖國的懷抱
兄弟們姐妹們不能再等待!
…………
很多人說這個調子是台灣民歌,其實不能算是,准確的說是台灣作曲家許石在1945年創作的《南都之夜》,所以最開始呢它是一首在台灣流傳甚廣的閩南語歌曲
到1959年的時候又被選進電影《空中小姐》中作插曲,由葛蘭演唱,這個應該是最早的國語版本啦
電影《空中小姐》插曲 (電影版)(詞:易文)
我愛台灣同胞啊
唱個台灣調
海岸線長山又高
處處港口多炫耀
四通八達有公路
南北是鐵道
太平洋上最前哨
台灣稱寶島
四季豐收蓬萊島
農村多歡笑
白糖茶葉買賣好
家家戶戶吃得飽
鳳梨西瓜和香蕉
特產數不了
不管長住和初到
同聲齊誇耀
阿里山峰入雲霄
西諾建大橋
烏來瀑布十丈高
碧潭水上有情調
這也妙來那也好
甚麼最可驕
還是人情濃如膠
大家心一條
後來在葛蘭灌錄唱片的時候,歌詞又被改作另一版本﹐被收錄在百代唱片「葛蘭之歌」專輯之中
電影《空中小姐》插曲(詞:易文)
我愛台灣好地方 唱個台灣調 海岸線長山又高 山上叢林是瑰寶
四通八達有公路 南北有鐵道 太平洋上風光好 台灣稱寶島
四季豐收蓬萊稻 農村多歡笑 白糖茶葉買賣好 家家戶戶吃得飽
鳳梨西瓜和香蕉 出產真不少 不管長住和初到 同聲齊誇耀
阿里山峰入雲霄 西螺建大橋 烏來瀑布十丈高 碧潭水上有情調
西門町口頂熱鬧 台大最崇高 這里人情濃如膠 大家都相好
到了1961年,香港粵曲作家周聰又將其改作《星星愛月亮》,並與許艷秋合唱。(這是最早的粵語版本)
《星星愛月亮》(作詞:周聰)
(女) 星月雙輝照天上 夜色倍明亮
(男) 妹你又以比月一樣 青春皎潔又漂亮
(女) 哥哥心中是否愛明亮
(男) 低訴我心像星一樣 星星愛月亮
(女) 嬌艷鮮花翠坡上 蝶影雙雙
(男) 妹美貌似鮮花一樣 青春嬌美又漂亮
(女) 哥哥心中未知你是何樣
(男) 低說我心亦一樣 相依永共偎傍
(女) 星月光輝照天上 夜色更明亮
(男) 妹你又似比月一樣 光輝皎潔又漂亮
(女) 哥哥好比夜星照明亮
(合) 星與月照影在天上 星星愛月亮。
其實最早的,由許石創作的的閩南語歌曲《南都之夜》(這首歌有個別名大家可能更熟悉,叫做《台灣小調》,大陸也有叫它《我愛我的妹妹》的)
《南都之夜》(曲:許石 詞:鄭志峰)
我愛我的妹妹啊 害我空悲哀
彼當時在公園內 按怎你甘知
看見月亮漸漸光 有話想要問
請妹妹你想看覓 甘苦你甘知
我愛我的妹妹啊 相招來[辶日]迌
黃昏時在愛河邊 想起彼當時
雙人對天有立誓 我無娶你無嫁
親像風雨澆好花 何時再相會
雙人對天有立誓 我無娶你無嫁
親像風雨澆好花 何時再相會
這首《南都之夜》創作於1945年,而就是在1945年發生了一件台灣歷史上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日本戰敗,台灣光復,台灣從此結束了50年的日據時期,回歸祖國,而這首歌正是創作在台灣光復後不久。
關於這首歌呢,其實還有一段歷史,1945年國民黨接收台灣時﹐全面禁止日本歌﹐但是由於日本統治時期限制台灣歌(包括其他台灣的文化)﹐故寫歌在當時是無法維生的﹐所以很多藝人都紛紛改行或是轉唱日本歌曲,以至於禁止日本歌後台灣同胞每日聽來聽去的都是些軍歌或進行曲﹐後來忽然有首歌曲就在大街小巷流行起來﹐這首歌呢就是《南都之夜》。
而它的來源有兩個說法﹐一種是說是許石留學日本時聽到一首日本歌「蘋果之歌」 由此改編而成﹐也有說是他看過歌仔戲後﹐學其曲調再加以改編創作的。
而聽著小調,它的每次改變其實也都是台灣一個小小的縮影
從它在《空中小姐》中作插曲,「我愛台灣好地方,唱個台灣調……」歌詞顯然是為了迎合當時台灣的政治氣氛而譜的和諧作品。而到了它被大陸引進後,又被改作《我愛我的台灣》,這時作者已經不是許石了,而被改為台灣高山族民歌,很可惜直到現在很多教材中依然如此,在過去許多在文革中被抓起來批鬥的人中,如果犯了收聽台灣敵台的罪名,那麼在批鬥時除了要背誦最高指示外還被要求唱這首《我愛我的台灣》,「我愛我的台灣啊!台灣是我家鄉,過去的日子不自由……我們要回到祖國的懷抱!」歌曲被枷上了政治,台灣亦是如此。
再到後來,當李克勤,譚詠麟唱著《舊歡如夢》時,作曲已然變為古曲,人們已不再記得許石,不再記得《台灣小調》,或許他們連同那段歷史都已然做了古。
李克勤與譚詠麟的「舊歡如夢」,其實都是翻唱郭炳堅在70年代初的版本。換言之,郭炳堅是粵語版本的首唱。
粱家輝在電影《92黑玫瑰對黑玫瑰》的惹笑片段,令《舊歡如夢》復活。由於《舊歡如夢》受歡迎,李克勤隨即翻唱,並且在1992年的《星光熠熠耀保良》作首度發表。配上特別舞步的《舊歡如夢》,就令很多小孩仿效。
③ 《夏洛特煩惱》是一部經典的影視作品,那這部電影的幕後故事你知道多少
馬東劇中馬冬梅介紹自己的名字時,說她爸爸叫馬冬,她一出生爸爸就沒了,所以取名為馬冬梅,在電影上映後,主持人馬東發表了一篇微博,聲稱想起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兒嗎?順便預祝這部電影票房大賣。
在電影里有一個欺負馬麗的小混混,其中那個油膩的大哥陳凱是由演員劉坤飾演的,他也是開心麻花的簽約演員。他本身就長得很壯碩,而且他長相有點凶,留著個光頭,頭上還有一道猙獰的傷疤,笑起來看著特別猥瑣,看上去就是一個發福的中年大叔,但其實,在演這部電影時,劉坤才27歲,你看出來了嗎?
④ 千與千尋的故事
千與千尋講述了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了鄉下。沒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發生了意外。他們進入了湯屋老闆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裡不勞動的人將會被變成動物。
千尋的爸爸媽媽因貪吃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在期間她遇見了白龍,一個既聰明又冷酷的少年,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千尋最後救出了爸爸媽媽,拯救了白龍 。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
(4)電影幕後故事小歌擴展閱讀:
《千與千尋》的幕後故事
1、千尋原型是相關人士的女兒
千尋在現實中是有原型的,那就是電影製作人奧田誠治的女兒。宮崎與奧田兩家人交好,宮崎駿很疼愛奧田的女兒,想照顧一下她,於是就把她當成主角並製作成千尋的成長故事了。據相關人士透露,千尋和奧田的女兒很相似。
2、主題曲早於電影兩年多前誕生的
《千與千尋》的主題曲《無論何時》(原名:《いつも何度でも》)由木村弓演唱,這首歌其實早在電影上映前2年多就誕生了。宮崎駿稱這首歌曲是創作《千與千尋》的契機。
3、油屋是以幾處溫泉為原型創作的
故事中的油屋是以好幾處的溫泉和建築物為原型創作的,美術監督武重曾舉過四國道後溫泉、日光東照宮、江戶東京建築園子寶湯和目黑雅敘園的名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千與千尋
⑤ 韓國電影 一群囚犯逃獄後的故事(漢城辦奧運會因征地引發的矛盾暴露社會的不公 片尾有首英文曲 叫什麼
假日 ( Holiday )
李成宰 崔民秀 主演
1988年10月,舉世矚目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剛剛結束,韓國的民眾們還沉浸在獎牌榜排名世界第四的喜悅之中……就在這時,一個令人震驚的事件無情地將人們拉回了現實之中。被判7年徒刑、10年保護監護(徒刑結束後繼續在監護所關押的制度),正在服刑的犯人池江赫(李成宰飾演)和犯人們逃出了護送車,奔向了外面的世界。
逃犯們攜帶著一把手槍和子彈,開始肆無忌憚地闖入民宅綁架人質。首爾陷入了一片恐怖。然而被綁架的人質們卻感到很奇怪,眼前的綁架犯非但不是人們常描繪的那樣窮凶惡極,沒有人性,反倒是彬彬有禮、充滿人情味,甚至讓人對其產生憐憫。
出逃的第9天,躲藏在北加佐洞一戶民宅中的江赫一夥人被警察卧底發現,與警察展開了激烈的對峙。隨著江赫的最後夙願——Bee Gees的歌曲《Holiday》的漸漸響起,江赫拼勁全力向包圍著自己的警察和媒體喊出:「有錢無罪,無錢有罪,無罪無錢就是罪……」
江赫悲憤的呼聲通過電視等媒體傳播到全國,江赫一夥人將做出最後的選擇……
幕後故事:故事取材於真實事件
許多電影題材都以現實生活為藍本,這部電影正是如此。沒有什麼比生活更戲劇化,也沒有什麼比現實更具震撼力。人物原型池江憲因盜竊5百56萬韓元被判17年刑(7年徒刑,10年保護監護)。所謂保護監護制度是韓國1980年制定的法律制度,是指因同種或類似罪刑被判2次以上警告以上的實刑,而且刑期三年以上者再犯類似罪刑時,案犯將被關至保護監護設施接受保護和職業培訓。但實際上,保護監護室的條件比一般監獄還要惡劣,更不要提接受職業培訓,犯人們會陷入更大的孤獨和社會背叛感,由於年限很長,出獄後更難融入社會。屬於全斗煥政權產物的保護監護制度直至2005年10月才因蹂躪人權被廢止。與池江憲的遭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時任總統全斗煥的弟弟於1988年9月趁職務之便侵吞了幾十億韓元國家財產,最終卻只被判了七年刑,而後又停止執行。面對司法的不公正,池江憲產生了巨大的憤恨心理。1988年10月,池江憲給法務部的長官寫了信,還和同伴決心要「去全斗煥家討個說話」,但信件如泥牛入海,去總統官邸的計劃也因警備森嚴而泡湯。
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池江憲等人做出逃獄的大膽決定。在轉送到監獄的途中,12名坐牢者突襲獄警,搶奪了槍和子彈,試圖逃脫。其中6人當場被捕,其餘6人成功逃脫,在首爾市內逃亡了9天。這9天內,他們闖入5戶人家,將居民作為人質,但並沒有實施傷害。「入侵者」對「被侵犯者」彬彬有禮,並保證不傷害居民。他們自己做飯,自己清理屋子,請居民喝酒,使居民完全沒有被威脅感。由於對這些逃犯產生了好感,有人質家庭專門提交了為池江憲等人求情的「請願書」。書中稱,這些人都是彬彬有禮、重情義、有理想的人,他們走後全家人都不禁抱頭痛哭,實在是無法相信他們是逃犯。
而認識池江憲的人們都能回憶起,那是一個沉默、但很有思想的人,最喜歡音樂和讀書,理想是做詩人。最喜歡BeeGee樂隊的歌曲《Holiday》。在一戶人質家中,他就經常放這首歌。
與警方進入最後對峙階段前,池江憲等人敏銳地察覺到最後時刻已經來臨,要求將現場狀況進行現場直播,並對著電視機攝像頭高喊「有錢無罪,無錢有罪」,然後要求警方提供《Holiday》的磁帶,因此該事件還一度被稱作「Holiday事件」。但警方後來拿來的是Scorpions樂隊的錄音帶,池江憲最終未能如願以償。而後他舉槍自殺,也有人說是被警方特攻隊亂槍打死,他的死法至今仍是個謎。從這起事件發生到現在,已經過了17年。
這樣一個現實化的題材在電影界是很有魅力的香餑餑,但礙於題材的敏感性許多公司和導演敢想卻不敢拍。這就成了一個比拼膽量的問題。2005年Hyunjin電影公司的總裁李純烈拍板開拍這部電影。他明白自己是在冒險,也知道當權者看了這部片子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但他寧願把「我所有的一切都搭進去」。為了拍攝這部影片,他利用近兩年時間搜集了有關這起事件的新聞資料,並采訪了32名證人,最大限度地了解池江憲這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人物的經歷,並以虛構的情節對藍本進行了完善。他要講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富人和窮人」,或者說是「有權者和無權者」的故事,為社會底層的備受欺凌的人們發出凄厲的吶喊。
⑥ 韓國電影<假日>最後的那首歌叫什麼名字
幕後故事:故事取材於真實事件
故事取材於真實事件
許多電影題材都以現實生活為藍本,這部電影正是如此。沒有什麼比生活更戲劇化,也沒有什麼比現實更具震撼力。人物原型池江憲因盜竊5百56萬韓元被判17年刑(7年徒刑,10年保護監護)。所謂保護監護制度是韓國1980年制定的法律制度,是指因同種或類似罪刑被判2次以上警告以上的實刑,而且刑期三年以上者再犯類似罪刑時,案犯將被關至保護監護設施接受保護和職業培訓。但實際上,保護監護室的條件比一般監獄還要惡劣,更不要提接受職業培訓,犯人們會陷入更大的孤獨和社會背叛感,由於年限很長,出獄後更難融入社會。屬於全斗煥政權產物的保護監護制度直至2005年10月才因蹂躪人權被廢止。與池江憲的遭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時任總統全斗煥的弟弟於1988年9月趁職務之便侵吞了幾十億韓元國家財產,最終卻只被判了七年刑,而後又停止執行。面對司法的不公正,池江憲產生了巨大的憤恨心理。1988年10月,池江憲給法務部的長官寫了信,還和同伴決心要「去全斗煥家討個說話」,但信件如泥牛入海,去總統官邸的計劃也因警備森嚴而泡湯。
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池江憲等人做出逃獄的大膽決定。在轉送到監獄的途中,12名坐牢者突襲獄警,搶奪了槍和子彈,試圖逃脫。其中6人當場被捕,其餘6人成功逃脫,在首爾市內逃亡了9天。這9天內,他們闖入5戶人家,將居民作為人質,但並沒有實施傷害。「入侵者」對「被侵犯者」彬彬有禮,並保證不傷害居民。他們自己做飯,自己清理屋子,請居民喝酒,使居民完全沒有被威脅感。由於對這些逃犯產生了好感,有人質家庭專門提交了為池江憲等人求情的「請願書」。書中稱,這些人都是彬彬有禮、重情義、有理想的人,他們走後全家人都不禁抱頭痛哭,實在是無法相信他們是逃犯。
而認識池江憲的人們都能回憶起,那是一個沉默、但很有思想的人,最喜歡音樂和讀書,理想是做詩人。最喜歡BeeGee樂隊的歌曲《Holiday》。在一戶人質家中,他就經常放這首歌。
與警方進入最後對峙階段前,池江憲等人敏銳地察覺到最後時刻已經來臨,要求將現場狀況進行現場直播,並對著電視機攝像頭高喊「有錢無罪,無錢有罪」,然後要求警方提供《Holiday》的磁帶,因此該事件還一度被稱作「Holiday事件」。但警方後來拿來的是Scorpions樂隊的錄音帶,池江憲最終未能如願以償。而後他舉槍自殺,也有人說是被警方特攻隊亂槍打死,他的死法至今仍是個謎。從這起事件發生到現在,已經過了17年。
這樣一個現實化的題材在電影界是很有魅力的香餑餑,但礙於題材的敏感性許多公司和導演敢想卻不敢拍。這就成了一個比拼膽量的問題。2005年Hyunjin電影公司的總裁李純烈拍板開拍這部電影。他明白自己是在冒險,也知道當權者看了這部片子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但他寧願把「我所有的一切都搭進去」。為了拍攝這部影片,他利用近兩年時間搜集了有關這起事件的新聞資料,並采訪了32名證人,最大限度地了解池江憲這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人物的經歷,並以虛構的情節對藍本進行了完善。他要講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富人和窮人」,或者說是「有權者和無權者」的故事,為社會底層的備受欺凌的人們發出凄厲的吶喊。
《烈火焚城》導演+《實尾島》編劇
該片導演是梁允浩,也許大家對這個名字尚不熟悉,但提到他拍過的電影就不會感到陌生了。韓國電影史上獨樹一幟的、韓國最早的災難大片《烈火焚城》(LiberaMe),以及講述平定日本列島的拳擊手崔倍達生平的《風鬥士》,都是梁允浩的作品。再提到該片的編劇金熙才,也無法不提及其先前的作品,觀影人次突破千萬大關的《實尾島》和伸張正義的《人民公敵2》,由於這兩部大片的成功,他已經成為韓國最高身價的電影編劇之一。不難看出,梁允浩導演和金熙才編劇有一個共同點,不喜歡風花雪月,唯獨青睞厚重粗獷的男性題材,正是他們的聯手,才打造出了這樣一部耐人尋味的男性電影。
李成宰和崔民秀
飾演池江赫的李成宰出生於1970年,曾出演過電視劇《昨天》、《越過地平線》,因《謊言》而一舉成名,1998年起陸續拍攝了《美術館旁的動物園》、《加油站襲擊事件》,《一天》、《新羅的月夜》、《人民公敵》、《冰雨》、《風的傳說》、《憂郁的申石基》等電影。1998年起先後榮獲了百想藝術大獎、大鍾獎、青龍電影獎的最佳新人獎。為了這部電影,他硬生生減掉了20斤體重,隨著外形的接近他也完全地進入了角色,從一個溫文爾雅的男人搖身變為眼神凌厲、充滿個性的池江赫。
飾演警察的崔民秀也是韓國著名演員,生於1962年,拍攝過大量電影和電視劇,近年的電影作品有《烈火焚城》、《我老婆是大佬》、《昨天》、《首爾》、《清風明月》、《神話》等。憑借出色的演技,他榮獲了許多獎項,多次榮膺影帝桂冠。減肥大概是演員的基礎技能之一,為了配合影片中打打殺殺的警察角色,崔民秀也減掉了8公斤體重,並將頭發中分梳成了馬尾發式,鑲嵌了金牙,以從形象上接近盲目、殘忍、眼鏡蛇般的警官形象。崔民秀的敬業精神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一日去片場途中他不幸遭遇了車禍,右側鎖骨裂為四塊,醫生要求住院12周,他卻在完成手術兩周後回到片場繼續拍戲。由於尚未恢復,他無法使用右臂,因此片中出現的都似乎他舉起左臂的鏡頭。為事業不惜身體的精神著實令人感動。他所飾演的警官金安碩是一個虛構的人物。
製作花絮:打造最大規模的監獄影棚
斥資13億韓元巨資打造韓國電影史上最大規模的監獄影棚
該監獄影棚堪稱開創了韓國電影史上地方自治團體與電影公司聯袂合作的先河。電影《Holiday》的拍攝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全羅北道的益山市為了吸引遊客,積極參與監獄場景的搭建,包括一萬坪土地在內共贊助了9億5千萬韓元,使得製作公司能夠以區區3億5千萬韓元的投資完成這個宏偉的影棚。電影殺青後,這座影棚就要作為當地的觀光名勝和電影及音樂電視拍攝基地了。
BeeGees樂隊的名曲《Holiday》的使用費再耗去9萬美元
人物原型池江憲最終的心願雖然沒有能夠得到滿足,但他在令其重生的電影之中,卻可以感到欣慰了。1988年池江憲與警方對峙時,曾要求播放Bee Gees的《Holiday》,但由於警方的誤取,只找到了當紅樂隊Scorpions的歌曲,該片的製作公司了解該細節之後頗有些舉棋不定,是應當尊重事實還是應當在電影世界中讓人物滿足,最終決定選擇後者。但這首名曲可不是白用的,原曲的使用費高達12萬美元,為了省些銀子決定支付6萬美元只使用音樂。可是兩位主演李成宰和崔民秀堅決不同意,甚至表示願意自己掏腰包補貼購買原曲使用權,也許是為了成全他們的誠意,最終Bee Gees方也進行了讓步,決定以9萬美元成交。這9萬美元究竟值不值,聽到Bee Gees樂隊那令人心顫的音樂就知道了,再配上主人公含恨訣別的電影畫面,更讓人感慨萬千。
耗時8小時的殘酷的泥潭籃球比賽
緊閉的監獄大鐵門外,傳來犯人們粗獷的喊叫聲。獄中的犯人們正在泥潭中展開一場更像是打鬥的籃球賽。這是監獄副所長金安碩特意設下的一個陷阱,指使某個犯人在比賽中引起沖突,試圖弄死江赫。開拍後,演員們的身體立刻混在一起,打得眼花繚亂,根本分不清誰是誰,只聽一聲凄厲的尖叫,一個「犯人」手部骨折了,緊接著又有人大叫,原來又有人肩部和肋骨受傷,但此時無論什麼傷都不能下火線,演員們愣是堅持拍了下去,持續拍攝8個小時才被導演通過。
點評:「無錢有罪,有錢無罪」的吶喊
乍聽這樣一句話,好像是聽到了久經世故的人總結出的一句真理,韓國發生的這樣一個故事,相信在我們這里也無法不產生巨大的共鳴。人物遭受的遠遠超出其罪刑本身的不公平待遇,令人聯想起許許多多的故事,而且它們時刻都在發生,這甚至令人產生一種世界原本如此的錯覺。若非這樣一聲吶喊,還真以為它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了。果真如此,無錢豈不就是我們的「原罪」?
電影不是紀錄片,主人公的形象與人物原型有著一定的距離。原型池江憲本是一個盜竊慣犯,因盜竊數次入獄,只有小學學歷,但在影片中,主人公是因為在貧民窟被拆時發生的暴力事件鋃鐺入獄,而且散發出紳士風度和智慧光芒。影片為了突出主人公的無辜和單純,做出了一些美化。但問題的關鍵沒有改變,池江赫被剝奪了正當權利,由於出身貧賤,沒有權利的庇護,只能忍受種種凌辱和不公正的遭遇,直至最後公然向政府做出抵抗。最令人辛酸的是即便是在最後關頭,他也沒有做出傷天害理的滔天罪行,甚至人質都主動請求政府槍下留人,這樣的善良之人,無論如何也不該把他逼到這個份上啊。
池江憲早已成為歷史人物,時隔17年之久,電影公司和導演將其拍成影片,是因為雖然政權更迭,但「無錢有罪,有錢無罪」的規律在現實社會中並沒有消失,還在發揮著它的效力。由古至今,這個可惡的規律何曾改變過呢?電影對社會做出的批判雖然令人深省,卻令人不得不再次面對這個現實,不禁有些悲愴。
編輯語錄:如果說《野獸》是一部典型的描寫灰色都市的動作片。那麼,本片將從與之對立的角色描述另外一種辛酸!下面讓我們來聽一下小人物的垂死吶喊
-----------------------------------------
我也喜歡這種首歌呵呵。。。你用酷狗能搜到的
⑦ 諾一在爸爸去哪兒幕後故事中唱的那首歌是什麼
小王子之歌-歌唱在沙漠里
⑧ 《小號手》電影幕後故事
導 演:王樹忱嚴定憲
編 劇:黎汝清
王樹忱(1931.9—1991.11)別名王往,回族,生於遼寧丹東。1947年,畢業於安東省立工科職業中學,1948年入東北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和魯迅藝術學院美術部學習,1949年先後在東北電影廠美術組、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工作,1957年後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編導。1958年起獨立執導美術片。拍攝有《謝謝小花貓》、《黃金夢》等30餘部。其中《哪吒鬧海》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片,獲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及第3屆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1982年馬尼拉國際電影節國際特別獎、1988年法國第7屆布爾波拉斯文化俱樂部青年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獎和寬銀幕長動畫片獎。
嚴定憲,1936年9月生,江蘇無錫人。美術電影導演。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前廠長、國家一級導演 中國動畫學會副會長、上海電影家協會理事、國際動畫協會(ASIFA)會員。動畫片《大鬧天宮》首席動畫設計。
黎汝清,作家,山東博興人。曾任渤海軍區衛生部見習編輯、華東野戰軍縱隊宣教幹事。參加了濟南、淮海、渡江等戰役。建國後,歷任華東公安部隊醫院分院副政委,師直工科副科長,營教導員,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編劇、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創作員。曾獲三級解放勛章。著有長篇小說《海島女民兵》、《萬山紅遍》、《皖南事變》,中篇小說《我守衛在桃花河畔》,詩歌散文集《戰馬賓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