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聖經電影路得的故事

聖經電影路得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2-08-03 03:58:47

㈠ 聖經上有寓意的小故事 聖經經典寓意小故事

1、《賢惠的路德》

在土師執政的時期,迦南有一年大飢荒不幸降臨,各地的人們都受著飢餓的煎熬。那時猶太人居住的伯利恆有個人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逃荒到摩押地寄居下來。這個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子叫拿俄米;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叫瑪倫,一個叫基連。後來,以利米勒死了,留下拿俄米孤兒寡婦三個人,艱難地度日。兩個兒子長大成人,便娶了摩押女子為妻,她們一個名叫俄珥巴,一個名叫路德。一家五口艱難謀生,日子過得很艱難,十年之後,瑪倫和基連二人也相繼死了,只剩下拿俄米和兩個媳婦。她們更是窮得難以維持生活。

拿俄米聽人說故鄉迦南這幾年光景有了好轉,就打算離開摩押回去。她領著兩個兒媳走了一段路程,又改變了主意,她覺得不應該把兩個兒媳也帶到異鄉去,因為在摩押,她們完全可以在熟悉的人中再找個合適的人家。拿俄米就對兩個兒媳說:「我要離開這個地方了,你們各自回娘家去吧。願耶和華恩待你們,使你們找到新的人家,使你們能在新夫家中得到平安。」

在拿俄米的反復勸說下,大兒媳依依不捨地向婆婆告了別,她流著眼淚向回走,每走一步就要回過頭來向婆婆揮手。

「路德,我的孩子,你也應該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婆婆送別了大兒媳,轉過頭來對路得說。

「不,決不!我一定要和您在一起!」路德堅決地說,「您去哪裡,我就會跟您去哪裡,您的家鄉就是我的家鄉,您所信奉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除非死亡,否則沒有什麼能讓我們分開!」

拿俄米見路德決心已定,就沒有再堅持了。有這樣的好兒媳,她感到無比安慰。

她們回到了城裡,全城的人都非常驚訝,他們議論說:「拿俄米回來了,丈夫和兒子都沒有了,只帶了一個兒媳回來。」

那時正是收割小麥的時候,為了生活,路德就到地里去拾麥穗。有一天,她來到公公以利米勒親族人波阿斯的田地里,跟在割麥子的人後面用心地拾麥穗。波阿斯是伯利恆城中的一個大財主,那一天他剛好到田間去巡察。波阿斯看到一個女子在自己田裡,跟在僱工後面拾麥穗,就問:「那拾麥穗的女子是誰?」

僕人告訴他:「她就是拿俄米帶回來的兒媳婦路德。她問我們說,請讓我在地里拾麥穗吧,我們就同意了。很不容易啊,她靠拾麥穗養活她的婆婆,天不亮就來了,天黑了才回去,中間也不見她歇一會兒。」

波阿斯聽了這番話非常感動,他對田間的僕人說:「這個女子非常賢惠,你們要多撒一些麥穗在地里讓她拾去養活婆婆。」

波阿斯又走過去對正在埋頭拾麥穗的路德說:「女兒啊,聽我的話,從今天開始,你不要去別人家的地里拾麥穗,就到我的地里來。你如果渴了的話,就到那邊的水罐里去喝點水。」

路德聽後,趕忙俯伏在地叩拜波阿斯,感動地說:「尊敬的主人,我是一個外邦人,怎敢蒙你的恩這樣體恤照顧我呢?」

波阿斯回答說:「你孝敬婆婆在以色列已經盡人皆知了。願上帝賜福於你。」

吃午飯的時候,波阿斯又招呼路德過來跟他們一起吃。路德吃飽了,波阿斯還 叫她多拿些餅放在籃子里,晚上帶回去給她婆婆吃。

路德那天收獲特別大,她拾了一伊法大麥,還 給婆婆帶回兩張餅。婆婆就問她:「今天你在哪裡拾麥穗?收獲怎麼這么大呢?」

路德說:「我今天在一個叫做波阿斯的人的地里拾麥穗,他叫人特意照顧我,所以收獲特別大。」

拿俄米說:「他可是個大好人,還 是我們本族的人,是一個很近的親屬。」

臨睡的時候,拿俄米對路德說:「女兒啊,今後你就到波阿斯的地里去拾麥穗吧,不要到別人的田裡去了。」

在整個麥收的季節里,路德自始至終都受到了波阿斯的慷慨照顧。拿俄米在家中暗想:麥收的季節很快就要結束了,她如何才能把善良的波阿斯和路德撮合到一起呢?

不久,拿俄米就想出了一個主意,一天她對路德說:「今晚波阿斯將舉辦一個豐收的大聚餐。聚餐結束之後,你就去找他,那時他一定是單獨一個人。你問他是否願意照顧我們,因為他是我們的親戚,是這個大家族的成員。」

雖然路德很害羞,但她還 是決定遵照婆婆的囑咐去做,因為她知道在以色列的律法中,規定了家族裡的人應該盡心照顧族裡的寡婦。

到了晚上,路德按照婆婆所說,來到了波阿斯面前。波阿斯見到路德來尋求幫助,十分高興,他仔細地聆聽了路德的訴說。在送路德回家的時候,他還 讓路德帶上了很多糧食。

路德回家後把事情和婆婆一說,拿俄米非常滿意。

她說:「波阿斯真是個大好人,我想他一定會想辦法幫助我們的。」

其實,波阿斯很清楚族人應該盡力幫助本族寡婦的規矩,他也很敬仰路德的孝順賢良,很樂意娶路德為妻。但是,按照當時以色列人的習慣,還 有一個和拿俄米家血緣更近的親戚有權娶路德為妻,要是按順序,那個人還 應排在波阿斯之前。

那個拿俄米家的親戚住在伯利恆城中,波阿斯為了找這個人商量,便來到城門口等候他。那個親戚不久從城門處路過,正好被波阿斯看到了,波阿斯馬上拉住他,向他解釋了拿俄米家的情況,並問他是否願意買下所有拿俄米的丈夫利米勒的家產,並娶路德為妻。這個人的答復是:「不願意!」

這樣,事情就簡單了。波阿斯很快便高高興興地迎娶了路德,並買下了所有屬於利米勒的家產。

當路德為波阿斯生下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拿俄米高興極了,她把這個孩子抱回自己身邊撫養。整個伯利恆的女子們都來拿俄米家祝賀,看望她剛出生的小孫子。她們贊美上帝賜予了她路德這樣的孝順兒媳和這么幸福的晚年。

那個被拿俄米抱在懷里的小孫子就是後來名震四方的以色列大衛王的祖父。

2、《女英雄底波拉》

左撇子以笏死後,以色列人漸漸又忘記了上帝和他的律法,他們又違約背棄上帝。上帝再次懲罰他們,把他們交在夏鎖王耶賓手中。夏鎖王兵力強大,有900輛戰車,手下還 有一位勇猛的戰將,叫西西拉。以色列的武器裝備極其簡陋,根本對抗不了這支迅捷、強悍的戰車部隊。所以,以色列人在他們的殘酷壓迫下生活了20年。

以色列人在痛苦中便又開始哀告耶和華,耶和華就在以色列中產生一名女英雄,名叫底波拉。開始的時候,底波拉是一位詩人,她住在以法蓮山上,在拉瑪和伯特利之間的大路邊。她常常坐在一棵高大的棕樹下。人們總是到這里來尋求幫助和建議,慢慢地她在以色列人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所有的人都相信,耶和華在借底波拉之口說話。

底波拉聽說拿弗他利的基低斯有個名叫巴拉的青年,有勇有謀,是當今以色列人中難得的將才。她派人把他請來,對他說:「巴拉,上帝告訴我,你將會組建一支軍隊來對抗西西拉。盡管西西拉有戰車九百,但是上帝將助你取得勝利。上帝要把仇敵交在你手裡,你將成為拯救以色列民族的人。」

巴拉沒有經驗,一想到西西拉的軍隊,巴拉不免有些擔心,回答說:「除非你跟我一起去;你如果不和我一起去,我就不去。」

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女先知底波拉出面,才有可能使這場戰爭具有宗教意義,成為一場聖戰,藉此才能號召廣大的群眾。考慮到這個因素,底波拉同意了巴拉的要求,她說:「好的,我一定和你同去,但是女人將會贏得這場戰斗,而不是男人。」

於是底波拉在西布倫人和拿弗他利人中招募志願出征的戰士。有一萬人響應號召,參加了起義軍。

起義軍聚集在他泊山伺機行動。耶賓聽到這個消息,就派西西拉帶領夏鎖國的戰車和全部精銳之師前去鎮壓。

底波拉鼓勵巴拉說:「向前進吧,巴拉!今日上帝將會賜予我們對戰西西拉的勝利。」果然,上帝幫助了巴拉,正在這時,大雨傾盆而下,基順河谷變成一片沼澤。戰斗一打響,巴拉和戰士們在大雨中行動敏捷,而西西拉的戰車都陷在泥沼里,馬匹跌倒,迦南軍一片驚慌。巴拉率領起義軍急速直追,一直追到西西拉的營地夏羅設。

西西拉幾乎全軍覆沒,西西拉本人見形勢不妙,於是他則在半路上悄悄地跳下戰車,趁無人注意,徒步逃離了戰場。他逃到基尼人希百之妻雅億的帳篷前。因為夏鎖王耶賓與希百家是世交,所以西西拉想到這里來避難比較安全。雅億見遠處狼狽逃來的夏鎖軍官是丈夫的好朋友,她迎了出去,她看到西西拉已經筋疲力盡,便安慰西西拉說:「請閣下進去坐,不要懼怕,來這里躲一躲吧。」

西西拉也顧不上謙讓,就一頭鑽進帳篷。雅億把他藏在簾子後面,用毛毯把他遮蓋起來。西西拉早已嚇得魂飛膽破,此時才感到口渴,他對雅億說:「請給我點什麼喝的。」

雅億倒了些新鮮的羊奶給他喝。他一邊喝,一邊說:「請你站在帳篷口守衛著,如果有人來問你說:『有沒有人來這里?』你就說:『沒有。』」

雅億溫柔地答應了。西西拉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藏在毯子下面,不一會兒就進入了夢鄉。西西拉根本不知道,雅億是基尼人,是摩西內弟何巴的後代,因此他們跟以色列人是親戚。

雅億聽見如雷的呼嚕聲,掀開毯子一看,西西拉已經睡得不省人事,她推了推他,他毫無反應。這時雅億拿起一把錘子和一根木橛子,輕輕地走到他身邊。她高舉橛子,對准西西拉的太陽穴狠狠地釘了下去,西西拉就這樣死在一個女人手裡。

幾個小時之後,巴拉領人追到雅億帳篷前,到處搜尋西西拉。雅億迎接他說:「快進來吧,這就是你們正在尋找的人。」

巴拉走進帳篷,看見西西拉已經斷氣了,橛子還 釘在額角的鬢發之中。就這樣,巴拉的任務完成了。女英雄底波拉把以色列人從異族統治中解放出來,最終獲得了自由。在她的領導下,接下來的40年,以色列民族過著太平的生活。

㈡ 《路得記》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路得記給我們的啟示是要珍惜時間,不能虛度光陰。路得記是《聖經》舊約的一卷書,本卷書共4章。記載了波阿斯與路得的相遇、拿俄米的計劃、至近親屬的卸責、波阿斯的愛心、大衛的家譜等。


正如很多舊約聖經的敘事文一樣:路得記的作者是隱名的,全書沒有一處提示作者是誰。他勒目記錄了一個傳統,指路得記是撒母耳所作。四7解釋了一個早已被遺忘的古代習俗,表明事件與寫作本書之間,一定有一段頗長的時距。

學者對本書日期的意見,從王國早期至被擄歸回都有,顯然是很不一致。若參照其中最有力的證論,似乎最理想的假設應是被擄之前的時代:若要更進一步定出日期,就沒有什麼確實的標准,但王國時代的某段時期(十至七世紀)似乎最為合理。

(2)聖經電影路得的故事擴展閱讀:

《路得記》的主題:救贖之愛

上帝的愛是救贖的源頭,上帝的公益是救贖的手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盡管神學家對救贖論的看法不一,但對於救贖本身的行動卻是相同一致。基督的救贖是實際發生過的:過去是、現今是、將來也是。

救贖行動是「不斷進行」的,是上帝對世人一種愛的表現。雖然目前對於救贖論仍未有一個合宜的學說,但重要的不是探究理論,而是真實體會到基督救贖所帶來的永恆。

㈢ 路得記主要告訴我們什麼信息

本書內容顯示神並沒有棄絕外邦人。
作者在2:12道出:神的憐憫和看顧並不限於某一民族;凡投靠的,無論是那一民族的人,神必賞賜和眷顧。本書並沒有明言神直接的作為,但在短短四章中「耶和華」這名稱共出十八次之多,顯示神關心屬之人的生活,如置諸眼前,無論是波阿斯與路得的相遇、拿俄米的計劃、至近親屬的卸責等,都一一掌管帶領。雖然讓旱災和悲傷臨到人,但使不育的有後,並且賞賜 那些信靠的人。是福樂的源頭。 本書充滿溫馨的愛,故事人物彼此恩待:波阿斯與拿俄米活出信仰的
精粹 ── 「愛人如己」,而路得深受拿俄米的信仰影響,以無私和 忠誠的愛待拿俄米。 「贖業至親」(和合本作「至近親屬」)、「贖」字常見於本書。波 阿斯雖有力量代拿俄米贖回田產。但他不是至近的親屬,原本毋須盡 此義務。他願意這樣做,實在是出自愛心。這正好表達出本書救贖的 主題。事實上,書末的家譜顯然是伏筆,要指出將來的救主是從波阿斯一脈而出。
同時,波阿斯預表了基督,遮蓋,接納投靠他的人,贖出我們。

㈣ 希伯來小說《路得記》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路得記》是一篇充滿溫情的田園牧歌式的作品。希伯來人拿俄米與她的丈夫和兒子一起在外鄉生活,她的兩個兒子也都娶了外族的女子為妻,路得是其中之一。但是,很短的時間里,拿俄米先後失去了丈夫和兩個兒子。拿俄米決定讓她的兩個兒媳各自回家,她自己則要長途跋涉回到自己的故鄉。另一個兒媳走了,路得卻不忍心拋下年邁的婆婆,決定陪她回家。經過旅途的艱辛,拿俄米和路得回到了希伯來人的故土。這時拿俄米已經不能勞動,只有依靠路得每天去田間拾麥穗過日子。善良的財主波阿斯是路得的亡夫的親戚,他同情兩位婦人的遭遇,讓手下人每天多留一些麥穗在田裡。慢慢地,路得發現了他的好意。婆婆拿俄米則作主將路得許配給了波阿斯。這個篇幅不長的小故事,歌頌了婆媳的相親相愛和不同民族間的寬容與接納,這與後來希伯來人強烈的民族排外情緒極不相容。因此,這部作品也是用以說明希伯來民族早期生活和情感交流的重要作品。

㈤ 路得記的故事背景發生在哪個時代

這是對真正認識聖經的人最豐厚的報償之一。鮮有像它那樣蘊含著采之不盡的寶藏。你愈讀就愈覺得它是一本讀不完,也是不願意合上的書。虛心的人都會發現從本書所得到的是那樣截然不同,就更叫本書的地位特出了。至於聖經是神所啟示的證據,實在沒有比路得記展示的更有力,它叫敬虔的讀者得著的,永遠都是最新鮮,最有力的。

——皮爾遜博士

無價之寶總是埋在不顯眼之處的,就如在峻岩怪石中會發現奇葩異花,陰霾滿布的天空會突然出現彩虹,或是一個遠足的人走到山窮水盡疑無路之際,一拐彎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就是路得記,一首奇麗無比的村景詩。
它一開頭就說:「當士師秉政的時候……」,很明顯,本書的時代背境是在士師時候——正如我們說過,那是一個悲慘的時代,但這本感人肺腑的路得記就插在其中,它如像一顆苦葯後的涼果,一個酷熱跋涉後的涼亭。我們不大會期望一本如此美麗可愛的路得記,竟是發生在士師的時代吧!
讀完士師記,就叫我們深信道德敗落是當代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但翻到路得記,我們看見在墨黑的天空現出了螢光,在全國衰敗淪亡之際,仍有尊貴的愛和敬虔的信仰的存在,這無疑是沙漠的玫瑰,廢堆中的珍珠,叫人心神為之一清。
尤有進者,既有人把拿俄米,路得,和波阿斯這件事挑出來寫成書(可能是基於它與大衛王位的特別關系),我們就很有理由推測同類的事情必不止一兩件,其他的只不過沒有記錄吧了。就是因為這緣故,麥拉林先生說:「歷史中最黑暗的時代,實情可能不像表面看來那樣糟的。」
這本小小的傳記是以故事形式表達出來的;其背境是村野的阡陌,敘述的是一個摩押的寡婦對她婆婆——一個希伯來的寡婦——赤膽忠誠的愛,與及她的報償。
這故事的真實性是不容置疑的,它那晶瑩的單純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它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發生過的事實,裡面的人物及姓名都在耶穌基督的族譜出現過,莫理遜博士(Dr.James Morison)說得好:
「本故事所牽涉到的關系十分微妙,它若有不盡不實的地方,必會立刻被發覺。因為整件事與皇室的族譜有關,書中重要的人物都是大衛王的先祖,它特別的地方乃是:皇室中的摩押血統!大衛王本人,以至皇室中每一個成員,和以色列大部分的人民一定深知此事,而這血統還不是很遠的事(只有四代),如此奇特的事,他們不可能置之淡然的。再說,皇室內外一定常會談論,研究這個歷史事實,因此執筆編寫本書的人絕對不敢掉以輕心,寫出有違實情的記錄來,任何杜撰的事實或渲染的羅曼史,必然立刻給皇室成員或當時的群眾——大衛王的崇拜者——指出來。」

㈥ 問答題路得是哪裡人,與大衛有何關系

路得是生活在大約 公元前1100年的一位摩押族女子。以色列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大衛王的曾祖母。
路得記
4:13 於是,波阿斯娶了路得為妻,與她同房,耶和華使她懷孕,生了一個兒子。
4:14 婦人們對拿俄米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今日沒有撇下你,使你無至近的親屬。願這孩子在以色列中得名聲。
4:15 他必提起你的精神,奉養你的老,因為是愛慕你的那兒婦所生的。有這兒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
4:16 拿俄米就把孩子抱在懷中,作他的養母。
4:17 鄰舍的婦人說:「拿俄米得孩子了。」就給孩子起名叫俄備得。這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耶西是大衛的父。
4:18 法勒斯的後代記在下面:法勒斯生希斯侖,
4:19 希斯侖生蘭,蘭生亞米拿達,
4:20 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
4:21 撒門生波阿斯,波阿斯生俄備得,
4:22 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

㈦ 路得預表什麼俄耳巴預表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27

㈧ 講講 路得 和 波阿斯 的愛情故事

在第二章中,大部分是波阿斯和路得的對話,而這些對話主要發生在波阿斯的麥田裡。在對話中,波阿斯盡顯族親之義,大大方方的幫助路得,雖然路得是摩押女子!而在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中,似乎,波阿斯都在聰明女子路得的掌控之中。當然這么說不是說路得預謀這樣,我是說路得是在生活方面是智慧的,尤其是在重大的選擇面前。哪怕是路得喜歡了波阿斯, 路得還是在家裡和婆婆同住,盡自己的孝心。這里顯示的路得是關心的和責任的性格。路得是聰明的是智慧的,這是因為她從開始就辨認婆婆的神就是自己的神,婆婆的國家就是自己的國家,婆婆的家鄉就是自己的家鄉。其實人一輩子要有許多的認定和選擇,可是關鍵是你的認定和選擇是對的還是錯的,是過眼雲煙呢還是永恆穩固呢!路得記給我們每個人個人的提醒就是,要認定的選擇自己的歸屬,之後祈求神的智慧給你去度人生的歲月 波阿斯和路得是聖經中著名的夫婦,他倆的愛情故事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特別在混亂的士師時代,猶如淤泥中的蓮花,清麗幽雅。他們是大衛王的曾祖父母(得四21-22),亦是耶穌基督的祖先(太一5、路三32)。 波阿斯(Boaz)這名字意為「活潑」、「迅速」或「有能力」。他是猶大支派撒門之子(得四21),是一位大財主(得二1),而且對人充滿祝福和欣賞的話(得二4, 8-16、三10-11)。他深愛路得,不斷恩待她,更為她贖回產業和盡親屬的本份,而且「不辦成這事必不休息」(得三18)。 路得(Ruth)這名字意為「友愛」或「美麗」。她是摩押地的女子,丈夫死後,就跟隨婆婆拿俄米回到猶大伯利恆,後來巧遇波阿斯,最後結為夫婦。她以堅貞和勤勞見稱,為照顧婆婆,不怕辛苦,卑微地在田間拾麥穗。 波阿斯預表主耶穌是豐富和有能力的主,為教會不辭勞苦;路得是教會的預表,亦特別說到外邦人能蒙神恩典,成為教會的一份子。他們愛的故事亦預表基督與教會良人佳偶的愛。 路得記中,較容易被誤會的內容就是路得悄悄地來掀開波阿斯腳上的被,躺卧在他腳下(得三7-8)。原來按當時以色列人的習俗,男子用衣襟遮蓋女子,是表示願意保護她、與她結婚的意思。婚禮中,新郎要用他的外袍蓋在新娘頭上,表明一生一世保護她。

㈨ 異國女子路得立麥田,孝敬媳婦結良緣的故事是什麼樣的

這是士師統領以色列的時期,有一年,各地連續發生災情,飢荒不斷。

住在伯利恆城的富裕居民以利米勒和全族人一樣,全家老小啼飢號寒。為了活命,他只得帶著妻兒逃荒到摩押投親靠友,因為辛勤勞作,不久客死他鄉,留下了妻子拿俄米和兒子瑪倫、基連。兩個兒子長大成人後,分別娶了摩押女俄珥巴和路得。他們一起生活了十個年頭,一家人和和睦睦,感情甚篤。誰知,好景不長,兩個男人又先後去世,只剩下兩代寡婦苦熬光陰。

可憐的拿俄米,中年喪夫,老年喪子,又身在異國他鄉,她終日悲痛愁苦,思念故鄉。一日,她聽說家鄉的年景好轉,決定離開悲傷之地,返回家園。可是,倆媳婦怎麼辦呢?她必須為她們著想呀!

於是,她對兩個媳婦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媳婦們哪,現在,我想落葉歸根,准備回國去了,我雖然很喜歡你們,但也不能把你們帶到我的國家,讓你們生活在陌生人中間呀。」見媳婦們要說話,她用手制止了她們,繼續說:「你們呢?我建議還是各自回娘家,找個好人嫁了,重建幸福美滿的小家庭。願上帝恩待你們,就像你們恩待自己的丈夫和我一樣。」說完,准備吻別她們。

可是,兩個媳婦捨不得婆婆,她們失聲痛哭:「婆婆呀,我們決不離開你,要跟你一塊回到你的國家。」

拿俄米心裡也很難過,她與兩個媳婦相處得如同親母女一般,但她還是含淚規勸她們:「女兒們哪,聽我的話,回到你們親人身邊吧,何必跟我一塊背井離鄉,去那不熟悉的地方受苦呢?」兩個媳婦堅持自己的意見。她又說:「如今,我年歲已大,再也不能生兒子做你們的丈夫了,你們何苦獨自一人孤苦伶仃地活一輩子?即使我現在生子,你們也不能等他們長大而不嫁人呀!」

兩個媳婦放聲大哭。不得已,俄珥巴只得與婆婆含淚吻別。路得無論如何也不願離開婆婆,她要陪伴她,照顧她,盡一個媳婦的孝道。

拿俄米勸她:「好女兒,你看,俄珥巴已經留在本國,回到娘家去了,你就跟著回去吧。」

路得決心已定,她回答:「你怎麼說也不行,如今,你年事已高,身邊需要有人照顧,我必跟著你,你的國家就是我的國家,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往哪兒去,我也往哪兒去;你住在哪兒,我也住哪兒;你死在哪兒,葬在哪兒,我也死在哪兒,葬在哪兒。」

拿俄米見路得的態度如此堅決,就不再勸她回娘家,而是帶著她回到自己的故鄉——伯利恆。

當兩個寡婦出現在伯利恆時,全城人都很驚訝,鄉親們問:「這不是當年逃荒出去的拿俄米嗎?」

拿俄米回答:「鄉親們哪,不要再叫我拿俄米(甜美的意思),我不再是幸福的人了,我很痛苦。你們看,我滿滿出去,卻空空回來,這是上帝對我的懲罰。對於我這個苦命人,你們應該叫我瑪拉(苦澀的意思)。」

當人們知道了她的不幸遭遇,了解到她媳婦的一片孝心時,無不感慨萬千,同時對路得格外的贊揚和尊重。

婆媳二人回到原來的家,只見多年無人居住的祖宅破敗不堪,四周荒草叢生。路得馬上捲起袖子,打掃清理,毫無怨言。

兩個寡婦,兩手空空,她們必須找事做,自己養活自己。當時,正是開鐮收割季節,路得和婆婆商量說:「婆婆呀,為了糊口,讓我到田裡去拾點麥穗吧。」婆婆無可奈何地點點頭,囑咐她早去早回。

路得來到城外麥田裡,跟在收割人身後,揀漏下來的麥穗。她揀麥穗的地方,是本城財主波阿斯的田地。正巧,剛從伯利恆城回來的波阿斯來到麥田裡,他客氣地對僕人們打招呼:「願上帝與你同在!」

僕人們都熱情地回答:「願上帝賜福予你!」

他放眼望去,只見成熟的麥穗,在微風下輕輕搖曳,大垛大垛的麥捆,一排一排地立起,藍天白雲下,大地一片金黃。忽然,他發現一個陌生的女子,正彎腰在田裡拾麥穗,便好奇地向監工打聽:「那是誰家的女子?」

監工回答:「那是跟隨拿俄米回來的摩押女子,名字叫路得,她要求在地里揀點麥穗,讓她們婆媳倆吃飽肚子。她從早上一直揀到現在,中間只休息了一會兒。」

波阿斯走過去,主動與路得打招呼,路得見了主人有點害怕,波阿斯笑笑,溫和地說:「路得姑娘,你放心,只管在我這兒拾麥穗,不要再到別人田裡去了。以後,你就跟著我的僕人們,他們在哪兒收割,你就在哪兒揀,口渴了,就喝他們打來的水。我已經吩咐過他們,不許欺負你。」

路得聽了,叩拜謝恩,說:「我是外國人,承蒙你照顧。」

波阿斯回答:「你不用客氣,我已經聽說過了,自從你丈夫死後,你很孝敬婆婆,為了照顧婆婆,你離開自己的國家和親人,到這個陌生的地方來謀生活。願上帝眷念你,賜福予你。」

路得聽了很感動,她說:「主啊,謝謝你能理解我,我們雖然不熟悉,你卻說出這番話來安慰我。」

到了吃飯的時間,僕人們圍坐在一起,只有路得一人躲在麥堆後面。波阿斯見了,立即招呼她:「路得姑娘,到這兒來和大夥一塊吃吧,拿面餅蘸點醬,很好吃的。」

路得便來到僕人中間坐下,波阿斯遞給她一些烘麥餅,她只吃了一點點,把余剩的收起來,准備帶給婆婆吃,自己又繼續揀麥穗。

波阿斯看在眼裡,私下囑咐僕人:「你們聽著,大家要善待那個拾麥穗的姑娘,她就是在捆好的麥堆里拾取,你們也不要吼她,羞辱她。還要有意抽一點麥穗丟在地上,讓她去揀。」就這樣,路得一天揀了許多麥穗。

收工後,她把麥穗帶回城裡,攤開給婆婆看,又把烘麥餅拿給婆婆吃。婆婆看她豐收了,便問她:「你今天是在誰家田裡揀麥穗呀?願上帝保佑那個好心人。」

路得告訴婆婆:「我今天是在一位名叫波阿斯財主的田裡揀麥穗,他真是一個好人。」

拿俄米立即明白了,她說:「願上帝恩待他,他是本族人,我們家的一個近親。」

路得又告訴婆婆:波阿斯讓她在他田裡揀麥穗,直到收完莊稼。拿俄米高興地說:「那是再好不過了,你不要往別家田裡去了,免得人們議論他不照顧親戚。」於是,整整一個收割季節,路得都是早上離開婆婆出城揀麥穗,晚上收工回家照顧婆婆,天天如此。

孝敬媳婦遇到慈善的婆婆,拿俄米常常為路得著想,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了解,她明白波阿斯和路得之間互有好感,有心成全這樁婚事。

一天,拿俄米對路得說:「女兒哪,作為長輩,我應該為你找個安身之處,讓你好好享享福。按我族習俗,近親應該娶本家的寡婦做老婆,生下的長子過繼到死者名下,以便繼承產業,傳宗接代,不讓人死家空,名字在人間消失。我看波阿斯是個好人,又是近親,不知道他願意不願意娶你?」為了試探一下對方,她對路得說出了自己的計謀:「女兒哪,你不是在波阿斯田裡揀麥穗嗎?今天晚上,他定會在禾場簸麥,你快去沐浴抹膏,梳洗打扮一下,換上新衣裳,去到禾場,別讓他認出你是誰。等他吃完飯睡覺時,你就進去掀開他腳頭的被子,躺在那裡,順從他的意思。」

路得回答:「我聽你的,按你的吩咐辦事。」

晚上,路得照婆婆說的做。到了半夜,波阿斯翻身,發現一個女人,驚醒地問:「你是誰?」

路得回答:「我是你的僕人路得,求你用你的衣襟遮蓋我,因為你是我的近親。」

波阿斯立刻明白了對方的來意,他說:「路得姑娘,願上帝賜福予你,你後來的福定比先前的大。因為你可以找一個年輕人嫁了,好好享福,你卻不嫁,要孝敬你的婆婆,善有善報。現在,你不要怕,城裡人都知道你是個賢惠淑德的女子。我呢?的確是你的近親,但還有個人比我更親,明天,我要徵求他的意見。如若他願盡一個親屬的本分,就由他吧。他如若不肯,我在上帝面前起誓,一定為你盡本分,娶你為妻。今晚,你就在此住宿,好好休息,躺到明天早晨。」說完話,他倆各自安寢。

第二天,東方發白,路得便起身,波阿斯說:「你趕快離開吧,不要讓人家知道你昨晚在這兒,以免閑言閑語,壞了你的名聲。」然後,撮了六簸箕大麥,讓她用外衣包好,扛在肩上進城去了。

婆婆見了,關心地問:「女兒哪,事情辦得怎麼樣?」

路得就將波阿斯的一言一行向婆婆敘說了一遍,婆婆安慰她說:「你只管放心等候,那個人是很講信譽的,他不辦成這事,決不會罷休。」

波阿斯送走了路得,自己也進了城,等待那個比他更親的親屬。當那個親屬來到城門口時,他招呼說:「你坐下吧,我有事與你商量。」同時,波阿斯請來四位長老,也招呼他們坐下,回頭對那個親屬說:「拿俄米從摩押回來了,想賣我們族兄以利米勒的那塊地,我與你都有資格贖買那塊地,但你比我更有資格,你可以當著我和幾位長老的面,說說你的想法。」

那位更親的親屬說:「我當然贖買。」

波阿斯說:「你贖買那塊地可以,不過,按習俗,贖買這塊地的人,必須娶拿俄米家的寡婦路得為妻,使死者在產業上有個名分。」

那個近親搖搖頭說:「那我就不買了,還是你自己買吧。」邊說邊脫下鞋子遞給波阿斯(按當地規矩,做交易或決定什麼事,其中一人要脫下鞋子給另一個人,以作憑證)。

波阿斯當場宣布:「請各位長老作證,凡屬以利米勒和瑪倫、基連的,我都從拿俄米手中贖買下來了,同時,娶摩押女子路得為妻,好在產業上給死去的人留個名分,以免他們在本族滅絕。」

幾位長老和周圍的民眾都說:「我們可以作證,願上帝保佑你們,蒙福、發財,賜你們後裔。」

於是,波阿斯名正言順地娶了路得,後生下一子,婦人們祝福拿俄米:「上帝眷念你,沒有撇下你這個孤苦伶仃的老太婆,我們稱頌永遠的上帝!這孩子將來一定會愛你,孝敬你,因為他是愛你的媳婦所生。有這個媳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強。」

拿俄米高興地把孩子抱在懷中,做他的養母。有人建議:「拿俄米晚年得子,就給他起名俄備得吧。」

後來,這個俄備得生了耶西,而耶西就是英雄大衛的父親。

閱讀全文

與聖經電影路得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喪屍洞恐怖電影 瀏覽:20
玄彬主演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408
閩南語電影懷舊歌曲 瀏覽:530
電影格式轉換器rmvb如何下載 瀏覽:324
紅領巾印象黨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48
怎麼用手機qq和朋友一起看電影 瀏覽:832
倫理電影朋友夫婦 瀏覽:70
恐怖的電影能嚇死人的 瀏覽:680
最經典的探險電影垂直極限 瀏覽:296
超級虐的英語電影 瀏覽:473
外國情調電影 瀏覽:278
好看的國外跳舞電影 瀏覽:267
美國科幻有中國元素的電影 瀏覽:760
哪些電影有出現泰坦哥斯拉 瀏覽:20
蕪湖哪個電影院功夫片視頻 瀏覽:135
雷神1國語電影在線 瀏覽:678
網站免費看電影的app哪個好 瀏覽:191
鷸這個電影講了什麼故事400字作文 瀏覽:620
與狗有關的外國電影 瀏覽:162
電影英文手抄報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