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家看過講述歷史故事 歷史人物的電視劇 可以給我推薦下嗎
現在的歷史題材的或古裝的電視劇大多脫離了歷史本來面目,變成了藝術作品,有的甚至為了吸引人的眼球而胡編亂造。比如說《康熙王朝》,裡面說康熙帝與蘇麻喇姑談戀愛,純屬一派胡言,康熙帝比蘇麻喇姑小四十多歲,做她孫子都可以了,怎麼會有這種事情?《三國演義》本來就是一本小說,裡面內容經過藝術化改造,比如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創作的故事。
如果真想看歷史,推薦你一部數年前的電視劇《走向共和》,不過它好像首播過之後就再也沒有復播了,到網上去找找吧,興許能找到。
㈡ 有什麼好看的電視劇、小說、電影
電視劇:
《心術》個人偏愛這部劇,講醫生和患者之間的問題,足以改變對醫生的看法,情節挺 逗的,主角霍思淼和沒小號更逗。
《家的N次方》是有趙寶剛拍的,開始的時候特逗,也特現實。後來結局的時候不太喜歡。
《愛情公寓1,2,3》輕松喜劇,不用動腦 ,哈哈笑就行了。
《秘密花園》是韓劇,本人是特別不喜歡韓劇的,太墨跡。但這部不得不推薦,很好看,男主角是玄彬,特帥,女主不是花痴白痴哪一類,而且只是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
《北京愛情故事》很現實的將北京的那些人和故事。
《我是特種兵》不多說了,都拍2了。
TVB港台的電視劇都挺好的《讀心神探》《法證先鋒123》《談判專家》《宮心計》《古靈精探》《四大名捕》........
小說:
《無方少年游》穿越,但和現在大多是的穿越不一樣,她是從上一個年代穿越到故事中的 年代。而且女主是我比較喜歡的,冷靜不喜不悲的那種角色,男主也很冷。
《蔓蔓青蘿》穿越的, 是穿越里很喜歡的一部,很多人推薦,個人也很喜歡。
辛夷塢的小說,具體不介紹,她的書我都很喜歡。
匪我思存《東宮》、《寂寞空庭春欲晚》.....她的書寫的也很好,但大多是悲劇。
《過客,匆匆》《何以笙簫默》《這么遠那麼近》《五年情婦契約:一把桃木梳》《何必太多情》《終是自在》......
電影:
校園 & 愛情:
《舞出我人生1》推薦看1就可以了《灰姑娘之舞動奇跡》and《灰胡娘之玻璃手機》灰胡娘的故事《足球尤物》女主伴男去實現自己的足球夢,挺逗的 。《初戀50次》很溫馨,看了會在看的不會後悔 的。
《諜影重重123》間諜故事,相對碟中諜,更偏愛這部。
《肖申克的救贖》成功要靠天時地利人和
《電鋸驚魂1》其實它不是恐怖片,不是那麼血腥的,情節是可以引入思考的,這個系列只看1和2就可以,結局是你想不到的。
《守法公民》不管是哪個國家司法總是不如意的,雖然男主角是個壞蛋,結果註定不好,但你一定會喜歡。
《颶風營救》看完希望有一個這樣做保鏢的父親。
《加勒比海盜》看完之後你絕對喜歡傑克船長的。
《孤兒》有點恐怖吧,但是結局是你想不到的。
《致命ID》心理學的片子,人格分裂,結局有點出乎意料吧
《忠犬八公》很感人。
㈢ 請問:哪裡有『邵氏』老電影下載啊
由五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中,邵氏公司可說雄霸香港影壇,是當時規模最大,商業上也最成功的電影公司。邵氏公司曾經帶起了兩個重要類型。其一是由《貂蟬》、《江山美人》帶起的黃梅調電影,其二則是由《大醉俠》、《獨臂刀》帶起的彩色武俠片潮流。在邵氏之前,當然已有武俠片。香港五十年代,由峨嵋公司改編金庸《射鵰英雄傳》開始,掀起了粵語神怪武俠片的潮流。但是那時的粵語武俠片,武打場面都是戲曲舞台打鬥的粗劣再現,部部打法差不多。簡單的「批頭掃腳」,既缺乏真實感說服力,又缺乏美感。 邵氏公司是有決心帶動新的武俠潮流的。在六五年推出由攝影師出身的徐增宏導演的《江湖奇俠》和《鴛鴦劍俠》,圴由王羽主演,但兩部片成績並不突出。隨之而來的是胡金銓六六年的《大醉俠》,張徹六七年的《獨臂刀》,兩部是劃時代之作,除了極之賣座,更帶來極多新意念。《獨臂刀》票房更達百萬,令張徹從此有了百萬大導的稱呼。兩片的空前成功,不單令到邵氏公司從此大拍武俠片,港台也有無數跟風拍攝者。 今天回看這兩部影片當然有很多落後的地方,節奏稍慢關乎不同年代的欣賞習慣,動作設計也沒有後來影片的巧妙;特技方面更難免顯得假;外景廠景更常接得很突兀。但是回到當年,兩片帶來的震撼可以想見:一方面彩色寬銀幕令到影片顯得堂皇;認真的製作和簡單劇情配合新鮮的武打設計,與同時代的武俠片比簡直脫胎換骨。 胡、張這兩部電影對武俠片興起同樣有很大貢獻,但兩人的風格實有很大不同。《大醉俠》製作和細節上十分講究。一衣一物,一件兵器,一件頭飾,都有考究。全片重視氣氛的營造,對打時的對峙和奔跑構成重要的前奏。胡的動作比較強調動感美感,一招一式都很清脆,很有美感。胡金銓特別擅長製造英氣逼人的女俠,鄭佩佩演的女俠金燕子便極之奪目,鄭佩佩也就因本片成為邵氏武俠片的首席武打女星。不過胡金銓在邵氏只拍了《大醉俠》一部武俠片便離開了。 《獨臂刀》沒有《大醉俠》精緻,但更加激烈和痛快。影片主要情節其實來自金庸《神鵰俠侶》楊過斷臂一節。張徹在本片很多創新之處都成為後來他的招牌場面:壯碩的男子赤膊大戰、開膛破腹仍勒緊肚皮地血戰、破格地用手提方法拍攝打動場面,強調到動作的劇烈氣氛和動感。《獨臂刀》之後的《大刺客》(1967)講聶政刺韓槐,以文戲為主,只有一兩場打鬥,票方卻仍過百萬。《金燕子》(1968)由鄭佩佩演金燕子配王羽演的銀鵬,更成為當時傳頌一時的名作。兩片動作令人耳目一新之處,是用威也令主角飛越人頭施以凌空一擊,很有威勢。而《金》片中,壁上題詞的一個幻想鏡頭,令到整個畫面充滿大字,一個白衣人蕭然獨立,很有意境。張徹的影片以陽剛知名,充滿了男性的粗獷和雄健的美。打鬥則特別慘烈,主角常常以一敵數十,滿身浴血而亡。張徹的成功有一個獨特的因素,就是他特別推崇年輕人的血氣和勇悍。六十年代中是年輕人文化抬頭的開始。同期的武俠片,最好打的往往仍然是老人家,最後常由兩個老頭子決戰。但張徹卻講年輕人打敗有權有勢的老人家,把年輕人的血氣盡情發揮,難怪《獨臂刀》的男主角會叫做「方剛」。張徹的影片缺點在粗糙之外,又常常打得很濫,連場廝殺血戰不休。像《金燕子》王羽與羅烈決戰負重傷後,還要與眾嘍啰打到腸穿肚爛至死方休,過度的打鬥有時實在令人氣悶。 三片之後,張徹成為邵氏既多產又最有賣座保證的導演。他捧紅了一批批的男明星。他第一輪便把王羽捧成天王巨星,羅烈後來因演鄭昌和的《天下第一拳》而大紅。王羽自立門戶後,張徹卻又以《死角》(1969)、《報仇》(1970)、《十三太保》(1970)、《新獨臂刀》(1971)等影片捧紅了姜大衛和狄龍。姜大衛身材不高,但卻有種年輕人不怕天高地厚、鋒芒畢露的氣質。狄龍則英俊高大,用功極勤,擅演沉穩的角色。姜大衛先紅,但狄龍在七三年的《刺馬》中演反派馬新貽,其老練令他脫穎而出,後來更是邵氏公司的首席小生。姜大衛、狄龍之後,張徹還以七二年的《馬永貞》捧經了陳觀泰,七四年的《洪拳與詠春》及七五年的《洪拳小子》捧紅了傅聲。 這個時期,邵氏生產了很多武俠片,幾乎所有導演都要拍過武俠片。邵氏出品武俠片,吊威也、跳彈床等技法用得越來越純熟。邵氏為顯示其製作實力,更最喜歡在片頭時由主角雄糾糾地騎著馬在山頭上疾馳,用凝鏡把動作定下來出片頭字幕,頗有氣派。張徹捧紅的男明星以外,最賣座的是武後鄭佩佩,她主演的《毒龍潭》(1969)、《荒江女俠》(1970)、《五虎屠龍》(1970)賣座不比王羽、姜大衛主演的影片遜色。最賣座的武俠導演則是羅維,他的《毒龍潭》,《五虎屠龍》票房都不在張徹之下。《毒龍潭》的一個賣點是以特技攝影製造巨龍出現的場面。另一個值得提的導演是程剛,他七○年的《十二金牌》,講俠士阻止秦檜用金牌召岳飛,編導演俱有水準。他七二年的《十四女英豪》雖然改編自歷史演義和京劇,但打鬥也已武俠片化。更顯示出拍攝大製作的實力。 李小龍在七一年的出現,令到古裝刀劍武俠片漸漸退隱,代之而興的是拳拳到肉的功夫片。張徹得邵氏支持自組長弓公司,影片仍由邵氏在香港發行。他導演的《方世玉與洪熙官》(1974)、《少林五祖》(1974)、《洪拳與詠春》、《洪拳小子》再一次帶動潮流,以嶺南拳派為主的功夫片因而大行其道。《方》片更首創由主角在正本前耍幾路真功夫,加強主角有真功夫的感覺,它成為七十年代功夫片一個典型處理。徐克的《黃飛鴻》片頭實亦源於此。 張徹在台灣失利回邵氏。自《獨臂刀》以來為他任武術指導的劉家良開始自立門戶任邵氏公司的導演。劉是洪拳正宗,林世榮嫡系傳人。拍的主要是南派少林拳和洪拳電影。劉憑七六年的《陸阿彩與黃飛鴻》建立地位,跟著《洪熙官》(1977)、《少林三十六房》(1978),劉家良最擅長的是用不同的武打設計,把洪拳的威力和各種招式巧妙之處展現出來。《少林三十六房》中三節棍的妙用便是其中的表表者。他後期的代表作則是《五郎八卦棍》(1984),講楊五郎如何由楊家槍化出八卦棍的故事,以舞台味的表現出來,是片廠風格的最後輝煌時期。 七十年代,在武俠電視劇興起的同時,邵氏也重新拍了不少古裝武俠片。當金庸武俠劇在電視上取得空前成功時,武俠電影卻是古龍的天下。古龍首現銀幕的影片應是邵氏出品,徐增宏導演的《蕭十一郎》(1971),但反應平平。要到楚原七六年導演的《流星.蝴蝶.劍》和同年推出的《天涯.明月.刀》兩片賣座成功,改編古龍的電影成為時尚,而楚原的改編又是其中表表者。楚原早在七一年投身邵氏時已拍過武俠片《火並》,影片講不同人物為奪一批黃金各出奇謀,爾虞我詐,全片無一好人,已顯出楚原對奇詭劇情的愛好和嘲弄人性的武俠作風,在當時來說意念太新,未為人所接受。接著七二年又拍過一部以同性戀為題材的武俠片《愛奴》,邱剛健異色的劇本令它成為當時武俠片的異數。直到《流》片,楚原的武俠片才獲得票房上的成功。單是楚原,便改編了十多部古龍小說的電影。最佳的應是《流》、《天》及七七年的《楚留香》,奇詭出人意表的劇情;明快的節奏;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作風,整體做出一種新奇和唯美的風格。唐佳的武指在兵器設計上有教人驚喜之處,《天》片中傅紅雪的刀把拐和刀結合,拔刀如拔槍,可說武俠片中最佳的一件兵器設計。 在楚原改編古龍的同期,邵氏也趁著金庸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熱潮,把絕大部份金庸小說改編成電影。改編得最多的是回巢的張徹,他拍了三集《射鵰英雄傳》(1977-1981)、《飛狐外傳》(1980)、《神鵰俠侶》(1982)等多部,其他還有華山、楚原、孫仲、牟敦芾等導演都改編過金庸,但成績都不如理想。這個時期值得一提的反而是桂治洪導演一部毫不賣座的武俠片《萬人斬》(1980),攝影出色,拍出肅殺而深沉的氣氛,只可惜票房失敗後,桂治洪便再沒有拍武俠片了。 由六十年代中到八十年代初接近二十年間,邵氏出品的武俠片和功夫片在香港電影中佔有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香港電影的人才很多都曾經在邵氏服務。一個個英勇威武的英雄好漢和女俠,不單幫助塑造了兩三代在當年成長的男孩,今天重看,或許有些地方會令我們失笑,但仍有不少影片會令我們感受到其中的英雄氣概和動作的壯美。
㈣ 有沒有好看的故事 電影 小說 動漫 電視劇推薦
不辭冰雪為卿熱(清宮) 作者:青木香
聚宴
康熙五十年,冬。
巧萱用力的搓著手,凍僵的手指總算有了些知覺。今夜,九阿哥胤禟請了八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及各府的內眷來貝子府聽戲。她在府中的地位不高,只被安排坐在離戲台最遠的角落裡,身旁的碳爐由於沒人及時來加碳,早已熄了火。她裹緊了身上的石青色棉袍,仍不住連打了個兩個寒戰。見看台中間兩桌主位上的阿哥福晉們皆是裘衣華服,四下的暖爐也都燒得通紅火亮,幾個怕冷的內眷還都捧上了手爐。嘆息著取了桌上的一小盅酒一飲而盡,卻也是涼的。
她面貌僅數清秀,阿瑪又只是漢軍旗的一個從七品統領,選秀入了宮也只是分到榮妃娘娘那裡做了洗衣的粗使丫鬟。原以為就要這樣渡過漫長的十年禁宮生活,卻不想一朝被九阿哥相中。
那一天,她在儲秀宮的後院子里晾衣服,嘴裡哼著家鄉的山歌。
「你叫什麼名字?」低啞而富有磁性的聲音自背後響起。
巧萱猛得轉身,見台階上一位青年懶散的倚著廊柱饒有興趣的看著自己。一身寶藍色的長袍,外罩著件銀白色滾金絲的馬褂,手中晃盪著馬鞭,英挺俊美,玉樹臨風。
「奴婢巧萱見過九阿哥」。她忙放下手中的衣裳跪下磕頭。
四周很安靜,偶爾只聽到秋風拂過梧桐樹時發出的沙沙聲。下頜微痛,一柄馬鞭遞過來將她的臉輕輕抬起。逆著光,巧萱恍惚的望著眼前人,在諸多的皇子中以九阿哥和太子長的最好,旁人都說生得像他的生母宜妃娘娘,所以面貌偏似陰柔,幸得兩道濃密的劍眉增添了幾分英氣。但九阿哥平日里總是陰沉著臉,不似八阿哥那般和善,所以每次遇到他,自己總是驚驚顫顫的跪在人群中,不敢多瞅一眼,可此時當對上那雙深潭般幽邃的眼時,卻已迷失了心神——
自後她便進了貝子府,一時間不知羨煞多少和自己一般在宮中苦苦煎熬的姐妹。可又有誰知進府後,面對府中那群嬌艷俏麗的福晉侍妾們,她才明白原來自己只是為紅花而作陪襯的綠葉,只是風流的阿哥偶爾興然所致看入眼的一個小宮女。初時的濃清蜜意隨著時間的推移化作了夜夜酸澀的眼淚,奴才們也由開始的阿諛奉承因為自己的失寵而漸漸變得淡漠忽視。
「你就是那個爺從榮妃娘娘那裡討來的宮女?」前日庶福晉郎氏譏諷的聲音猶在耳邊: 「這樣的姿色也入得了爺的眼,不知使了什麼狐媚的手段!」
郎氏的手撫著她冰冷的臉,笑道:「這皮膚倒還嫩,可惜啊——」說話間巧萱的臉上已多出了個五指印。「下作東西,以為威風了幾日便不知道自己的斤兩,一身的賤骨頭!」
巧萱自覺委屈,又畏於郎氏的地位,不感申辯,默默的掉著淚。
「怎麼回事?」胤禟走過了來,看了她一眼,沉著臉問郎氏道:「大白日的動起手腳來,你是什麼身份,傳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話?」
郎氏噘著嘴道:「這月初六是我的生日,白天你還說夜裡會到我房裡來,誰知一轉眼就鑽進個狐媚子的窩里,我就不知,她哪點比我強了?」
胤禟原不喜歡妻妾間爭風吃醋,但見她生氣的模樣,心中一動,反笑道:「是我疏忽了,那日十弟那多喝了兩杯,一時忘了你這碴。我這里給你賠禮了。」
「誰稀罕!」郎氏冷哼著。
胤禟貼著她耳邊輕聲道:「前幾日,一個法蘭西的商人送了我一瓶香水,原是想給婉晴的,現下先給了你吧。你不是一直和我嚷嚷西域進貢的香料味太重,我聞著這瓶香水淡雅,抹在你身上一定好聞!」
郎氏躲開他道:「原要給姐姐的東西你給了我,若讓她知道了豈不惱我。你存心害我不成!」
「我哪捨得害你,爺疼你還來不及呢!」胤禟見她雙頰緋紅,眼含春色,調笑道。
郎氏啐了他一句:「討厭!」便跑開了。
胤禟此刻早已心猿意馬,快步追了上去。
巧萱怔怔的望著兩人的背影,只覺一股寒氣自背脊一涌而上,透徹心肺,臉上的傷仍隱隱作痛,卻再也流不出淚來。
戲台上正在唱《長生殿》,唐明皇正和楊貴妃對月盟誓,歌婉流長,好不纏綿。
今次諸位阿哥的面色都不善,這兩年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這群阿哥們在皇上面前已失勢,去年九月八阿哥還被銷了爵位,到了十二月雖賜還貝勒的封號,但恩寵已今非昔比。
「快過年了,九哥,送老爺子的禮你可准備好了?」十阿哥胤礻我側過臉問道,卻見胤禟望著戲台上扮楊貴妃的戲子發楞。
他瞄了眼那戲子道:「這不是『榮慶班』的台柱田復生嗎?他這貴妃的扮相可算是京城的一道亮景啊!」
待見那貴妃在台上向著眾人掩面一笑,胤礻我突然睜大了眼,又仔細打量了那戲子一番,隨即壓低聲道:「九哥,平日里你再胡鬧也就算了,這男寵的事可千萬使不得!太子可就毀在這勞實子里的!都這么多年了,你怎麼還是沒放下!」
胤禟回過神,苦笑道:「若能戒早便戒了,何至於折騰到今天!」
聽了這話,胤礻我無奈的長嘆一聲,猛灌了兩口烈酒。
另一桌的女眷倒是談笑風生,想來朝中之事自有男人們去操心,她們只要安守本分自是無憂。
但見庶福晉郎氏容光煥發,一身的珠光寶氣,她是去年進府的,上兩個月她和側福晉完顏氏相繼生下四阿哥弘曠和五阿哥弘鼎,胤禟惟獨對她噓寒問暖,倒把自十八歲便跟了自己的側福晉完顏氏撂在一旁。郎氏也確實是個百里挑一的美人,由於年紀輕,又正得寵,不免盛氣凌人,恨得其她幾個侍妾咬牙切齒,暗地裡直咒罵她。
郎氏熱情的招呼著其他嫡福晉,儼然已將自己凌駕於同桌的側福晉完顏氏之上。府中事物現都由完顏氏婉晴主持,這位側福晉面上雖冷,心地卻不壞,待人處事也很公正。現見完顏氏從容淡定,面上並無不悅之色,旁人看在眼中,都不禁暗暗佩服。
郎氏正好不得意時,眼前人影一晃,唬得她灑翻了酒,正待發作,一看禍首是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娃,不正是府中的四格格蘭吟。蘭吟與其他小阿哥格格玩累了跑到這桌來拿糕點吃,她個子小夠不到,一旁的完顏氏忙起身,夾了兩塊用帕子包著遞於她,嘴裡還囑咐,走路時要小心,別絆倒。蘭吟拿過糕點,瞅了眼郎氏沾濕的新衣,郎氏知道這是位自己惹不起的主,故做大度的笑道:「沒事,格格去吧。」自己則吩咐著回房換衣服。
整個貝子府的人都知道,胤禟管教子女極嚴,惟獨對這個四格格嬌寵溺愛。且不說吃穿用度皆是最上乘的,也不提平日里砸壞了多少玉器古董,單提去年與郎氏同時進府的一個侍妾,論容貌不在她之下,且精通音律,胤禟對她可說是到了專寵的地步,當時郎氏也望塵莫及。那侍妾由於初時不詆人事,加上有心人挑撥,失手打了這位四格格,便被胤禟毫不留情的趕出了貝子府。年初時四格格得了場來勢洶涌的急病,胤禟撇下所有事物,整夜將她抱在懷中,凡事親歷親為,直至這格格病癒。故府中之人都道:「萬事皆有通路,得罪四格格絕路。」
郎氏想著想著,沒留神拐了腳,一個踉蹌,幸好一旁的丫鬟扶了把,自己雖沒摔倒,卻推倒了一旁的來人。她心中原已不快,此刻更如火上澆油,開口便罵道:「哪個混帳東西沖了我,沒長眼嗎?」
那邊隱隱聽到有人驚呼;「呀,主子摔著了沒?」
說話間,便閃出個人,對著朗氏劈臉便是一耳光:「你又是什麼貨色!敢在這里放肆!」
夜歸
當即眾人便傻了眼,莫名其妙的看著對方,見只是個二十歲左右的丫鬟,容顏秀麗,穿著一身紅襖,就如同她的性子一般扎眼。
郎氏見自己竟被個不知哪裡冒出來的小丫頭打了,惱羞成怒,吩咐奴才將她綁了行杖棍。
一旁兩個小廝正欲上前,那丫鬟卻冷笑道:「連自己的正經主子是誰都沒弄清楚,就要來查辦我,不要命了嗎?」
小廝們見她面無懼色,一時到沒了主意,猶豫不絕。
郎氏氣岔了,欲上前動手,卻被人拉住,回頭一看正是胤禟,霎時嗚咽道:「爺,您要為妾身討回這公道啊!」
那丫鬟見了胤禟,臉上的寒霜才稍有緩和,但見郎氏依偎在胤禟身旁,趾高氣揚的瞪著自己,也不甘示弱的回瞪過去。她身後一個黃襖的丫鬟,見到胤禟,忙用力拽著她一起磕頭道:「奴婢們給各位主子請安!各位主子身體安康,福壽延年!」
「這不是劍柔和綿凝丫頭嗎?」後腳跟來的十四阿哥胤禎眼尖的喊道:「你們兩個不在盛京呆著,大老遠跑回來干嗎?」
「十四弟,四年不見怎麼還是這般沒長進。她們倆自然是和主子一起來的啊!」
聽到這黃鶯似的清脆嗓音,巧萱沒由來的心頭一顫,順著眾人的目光望去,但見一位少婦緩緩走近。一身水綠色的印花錦緞旗袍,圍著紅狐圍脖,腳上蹬著同色的皮靴,外罩件銀白色的兔毛風衣,頭上簡單的挽了個發髻,簪著一支八寶翡翠菊釵,猶如一朵浮雲冉冉飄來。
燈火下勾勒出她精緻的臉廓,散發著淡淡的柔光,她向眾人淺淺一笑,只覺玉面芙蓉,明眸生輝。
半晌,胤禎才結結巴巴道:「九嫂,你——你回來了!」
戲台那方,唱音渺渺:「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盡時,此恨綿綿無絕期——」
「額娘!」蘭吟撲到少婦的懷中,欣喜的嚷道:「您可以離開盛京了?您的病好了嗎?」
少婦傾身摸著蘭吟的小臉,笑道:「我的蘭兒比去年來盛京又長高了,快是個大姑娘了!」
朗氏未想自己沖撞的竟是九阿哥的嫡福晉董鄂氏,她進府以來只聽說這位嫡福晉身體一直不好,素年來都在盛京老家養病,也有傳言說這位福晉其實是被胤禟以養病之名打入冷宮遣送去盛京的。思及此,她抬頭看向胤禟,見他神情凝重,似有不悅之色,心下寬慰許多。
少婦將視線從女兒的臉上轉向胤禟,停留片刻,又慢慢看向他身後道:「八哥,十弟,十四弟幾年不見,大家可都安好?」
「塵芳姐姐!」不待他人回答,胤禎的嫡福晉完顏氏已按捺不住跑過去拉著她的手嘟囔道:「這些年你一個人躲到盛京去過安生日子,也不知道我有多記掛你,更可恨的是九哥,將你丟在腦後置之不理。我幾次——」
「沂歆!」胤禎見她口無遮攔,忙呵斥道:「你休要胡說!」
沂歆身形一顫,看了眼已面色鐵青的胤禟……心下尷尬的吐了吐舌頭,躲到塵芳身後可憐的望著胤禎。
胤禎頭痛的敲敲腦門,那邊塵芳掩嘴輕笑道:「我就喜歡沂歆這般的心直口快。什麼大不了的事,十四弟,沂歆年紀還小,莫嚇壞了她。你在她這個歲數還不及沂歆懂事呢!知道這幾年你在皇上面前受器重了,但在咱們這些哥哥嫂子眼裡,你還是那個看到螃蟹也會嚇得哇哇大哭的小十四!」
旁人聽了皆撲哧地笑出聲來,「九嫂!」胤禎漲紅了臉,氣得直跺腳。
沂歆從不知道這事,此刻笑得彎不起腰,倚到塵芳懷中:「好姐姐,還是你有法子降得住他。這些年來也不知被他氣了多少回,今日總算整治到他了!」
沂歆正說著,腰間一痛,被撞出了老遠,只見蘭吟緊摟著塵芳的腰氣鼓鼓道:「額娘是我的,十四嬸不準和我爭!」
眾人一怔,看到沂歆目瞪口呆的樣子,更是放聲大笑,連近日一直愁緒萬千的八阿哥都忍俊不住浮出淡淡的笑意。
塵芳環視著眾人,這樣的場面已經許多年沒見了,大家是笑得如此開心,可這些笑臉的背後早已不付當年的真摯和純潔。新的一年轉眼即到,仰望天空,月色黯淡凄涼,愁緒已在這隆冬季節慢慢彌散開來。
劍柔清點完行李,安排好值夜的嫫嫫和丫頭,方才挑簾走進內屋。見塵芳已換了身家常的便服,綿凝正伺候著梳洗,忙兩三步上前,將小丫頭捧著的手巾遞了過去。
塵芳邊抹乾手邊問:「都打點好了?」
劍柔道:「那二十個樟木大箱子先讓人送進了庫房,咱們隨身的那幾個箱子都放在了外屋,等明兒開始清理出來。」
綿凝道:「我看還是先別開箱了,折騰了一番,怕又是白忙活一場!」
見她不解,綿凝努嘴道:「我怕過不了幾日,咱們又要打包回盛京去了!」
劍柔隨即會意的笑道:「可不是,看來還是原封不動的好!」
塵芳也不理睬她們,隨手抽了本書上了床,歪著身子翻看起來。一入眼的,竟是那首《菩薩蠻》:
「問君何事輕別離,一年能幾團欒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
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舊事逐寒朝,啼鵑恨未消。」
綿凝拿了床小方被將她的腿蓋捂實了,又道:「格格,雖是玩笑,卻也是奴婢的心裡話。您是這府里的正經主子,總不能一年四季都不露個面吧。縱是貝子爺不說什麼,宮里的娘娘,甚至是皇上也總要顧慮到的。那有兒媳婦常年不在眼前伺候的道理。」
「就是撇開旁人,四格格可是您的親骨肉,你總不能讓她經常兩處奔波吧!」劍柔剪了燭花回過來附和。
塵芳丟下書道:「你們倆今日怎麼這么多話,都怪我平日里太縱容著你倆,一個個都沒了分寸。」
綿凝見她面有不爽,不敢再說。偏劍柔道:「奴婢們還不是為了主子您!您看今天那個庶福晉一副洋洋得意的嘴臉,我心裡就來氣!」
「我說呢,你今天怎麼這么火氣沖,原來是看不慣她啊!」塵芳坐起正色道:「這里不比盛京,滿地的皇親國戚,能在貝子府坐上庶福晉的位子,她的家世豈會一般,你若再不收斂些,恐怕會惹來禍事,到時候只怕連我也保不了你。」
劍柔見她神情嚴肅,忙跪下道:「奴婢當時也是一時心急,若是有人要追究起此事,奴婢定會一力承擔,決不敢連累格格!」
塵芳見她雖說的決絕,臉色卻已發白,伸手擰著她的鼻尖笑道:「可憐見的,起來吧。我唬你呢!你和綿凝是我的左膀右臂,我焉有自斷雙臂的道理。再說,你那一巴掌卻也是深合我心。」
劍柔心下鬆了口氣,一旁綿凝扶起她笑道:「就只會在外人面前逞強,格格才一句話就嚇蒙了,素日的伶俐勁都跑去哪了?可見孫猴子再潑皮也逃不過如來佛的手掌心。」
劍柔羞紅了臉,塵芳則道:「關心則亂,她心裡若沒有我,又豈會在意我說的。」
屋外打了二更,塵芳長途勞頓也乏了,正欲寬衣入寢,只聽得外屋傳來腳步聲,一個嫫嫫嚷道:「這深更半夜的誰還來叫門,主子都睡下了。」
片刻,又聽道:「喲,這大冷夜的,您怎麼來了?」
㈤ 看什麼電影和電視劇可以了解中國歷史知識
一、《大秦帝國》系列
包括《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崛起》三部,三部影片的演員集合了富大龍、寧靜、喻恩泰、侯勇,王志飛、張博、李立群等實力派演員,將秦朝的建立、發展、壯大真實地還原。
二、《大江大河》
《大江大河》是侯鴻亮製片,孔笙、黃偉執導,袁克平、唐堯編劇,王凱、楊爍、董子健主演的當代題材電視劇。該劇根據阿耐所著小說《大江東去》改編,講述了1978到1992年間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為代表的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故事。
三、《建黨偉業》
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
四、《建軍大業》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五、《建國大業》
由黃建新執導,韓三平擔任製片人,唐國強、張國立、許晴、劉勁、陳坤、王伍福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㈥ 求推薦一些經典的歷史電視劇或電影 最好做些小介紹 歷史書上的東西不想背啊
長征 講述紅軍長征的故事
建國大業 講訴共產黨建立新中國的故事
建黨偉業 講訴共產黨如何成立的故事
英雄喋血 講訴黃花崗起義的故事
紅日 講訴孟良崮戰役的故事
潛伏 講述地下工作者的故事
聽風者 講述地下特工的故事
㈦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錦盒裝連環畫)(套裝共20冊)》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A3eaINDA0u3wE7pUxvdqLw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錦盒裝連環畫)(套裝共20冊)》講述於謙,明代一位傑出的名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