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電影故事的故事影評

電影故事的故事影評

發布時間:2022-08-17 21:38:39

1. 外國電影《故事中的故事》講的什麼

這部電影,我一開始也沒看懂,看到結尾女王變成大蝙蝠,少女恢復老人,公主繼承王位,每個故事都有各自的寓意,慾望,貪婪,色慾會毀掉人的一生,每一種得到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公主的成長是個不屈服命運的例子,父親自作聰明的行為改變了女兒的命運,而公主對生的信念讓她重獲自由,並繼承王位。作者以這樣的方式在傳達她的價值觀,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2. 如何寫一個電影的影評

寫書評前要讀書,寫影評前得要電影。咱們看電影不能光看個熱鬧,還得看看門道,准備工作做好才能寫出優秀的影評。

怎麼看電影?
人人都愛看電影,可並不是人人都會看電影。

想要寫好影評,第一遍看電影之前,我們需要為自己想一些預設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非常基礎,譬如,

影片的片名和故事內容有什麼聯系?

為什麼電影如此開場?

為什麼又如此結束?

帶著問題去觀影,同時記錄下電影中打動你的地方和看電影時產生的疑惑,看看能不能在第一遍的時候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想要寫好影評,一部電影不能只看一遍,因為只看一遍是不可能捕獲電影所有細節的。我們需要反復地觀看,兩遍,三遍,甚至更多遍。

而且在第二次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可以開始思考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譬如,

電影的敘事是如何構建的?

故事是按照什麼順序來講述的?

劇中的角色是否很真實?從那些方面表現出來的?

第二三遍甚至更多遍的時候,要做盡可能詳細的筆記,不僅僅是影片中的人物和內容,一些攝影形式,角度,燈光等也要記錄下來。這些都是我們後續的影評寫作材料。

請記住:重復是理解電影的基礎。

2. 確定主題

好了,現在電影看了幾遍了,筆記也記了好幾頁,接下來該做什麼?

我們在回顧自己筆記的時候,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確定電影的主題,想一想這部電影到底在說什麼。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我們閱讀文章時總結的中心思想,啟示意義等,而是電影中用來幫助人們理解電影情節的諸多概念。舉例說明:

誰是主角?

電影傳遞的故事為什麼不是連貫的?

角色本身和其他人的關系意味著什麼?

我們在回顧電影和整理筆記的同時,從這些信息中整理出一些關於電影的主題,這些就是我們接下來寫影評的基礎。

寫影評必然會涉及到一些專業術語和和技術層面的內容,電影與其他藝術的聯系,電影的場面調度,電影的剪輯,電影中的聲音,這四大方面是我們入手寫影評的專業角度,當我們確立好主題後,就可以考慮從這些方面展開影評的寫作。

3.如何寫影評?

電影看完了,筆記也做好了,主題也確定了,終於要到了正式開寫的時刻了,蒂莫西·J·科里根在書中介紹了六種分析電影的方法和寫影評時應該注意的寫作方法。

六種分析電影的方法
歷史方法:這是影視批評里最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寫作時,可以依據它們在電影史中的地位而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我們需要考慮清楚歷史背景是不是能夠幫我們解釋了電影中的敘事或者技術技巧,或者哪部分歷史適用於我們的寫作等問題。

民族電影:除了歷史方法,從民族和文化的特點來進行影評的寫作,也是常用的影評角度。一部電影,必然有它的文化環境,把電影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我們不熟悉的文化進行學習,有助於幫助我們了解和理解影片反映的社會環境。

類型:根據形式和內容的模式對電影進行分類,這種類型的區分是檢視一部電影如何組織故事和觀眾期待的有效方式,譬如我們常說的科幻片,歌舞片,西部片等,就是按照這種方式進行的分類。

作者論:作者批評是現在被廣泛接受的電影批評方法,它是將影片和影片的導演或者主角相關聯,因為每個導演或者演員都有自己強烈的風格,他們或她們的電影都有著自己相似的特點,這種方式的影片創作是把主演或者導演、編劇等主創人員當作「作者」來進行分析的,因此被叫做「作者論」。

形式主義的種類:討論一部電影的風格和結構,以及電影是通過什麼方式組織起來的分析方法,就是形式主義的種類,這種方法分析的重點是關於電影的模式的,譬如電影如何開始和結尾,鏡頭如何切換,剪輯如何變化,通過對這些手法的分析來討論對電影的作用。

意識形態:這是從價值觀的角度出發來討論電影的立場,一部電影必然有它想要傳遞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意味著什麼,暗示著些什麼,這些價值觀刺激到了觀眾的哪些神經?在採用這種方法進行電影分析的時候,一定不能將自己局限在電影內容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將意識形態的分析與人物和情節,攝影機和人物的關系聯系起來。

2.恰當的文字表述

我們在寫影評的時候,為什麼總是不自覺得將影評寫成了觀後感?

因為每一個觀影者對電影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許在影評寫作過程中不自覺就講這些感情帶了出來,吐槽或者喜愛模式一開啟,立馬就收不住車了,最終一篇主題精彩的影評可能就淪為平庸的流水賬。

影評寫作時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你的個人情緒表露在文章當中,因為這會讓你的文章非常沒有說服力,一旦在文章中表現出這種態度,會很快被讀者識破,讀者馬上就會認為影評作者抱有太多的偏見,不能夠客觀地進行評價。我們需要盡可能不帶個人感情色彩地進行分析和描述電影所呈現給我們的一切,而不是我們看了電影以後有什麼感受和想法。

和寫其他文章一樣,影評的寫作也要簡潔而生動,特別是結構一定要清晰,主題鮮明。同時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和拓展我們的主題和想法,豐富文章的內容。

最後,修改和完善我們的文章,檢驗是否符合邏輯,論點和論據是否充分,一篇精彩的影評就此完成。

電影是生活中特別美好的事,我們在黑暗中把自己交給一個未知的世界,它用兩個小時讓我們體驗一遍從來沒經歷過的人生,我們從電影中汲取力量,盡情歡笑,肆意流淚。我們需要,也應該用多種方式來享受它,包括享受思考,闡釋和書寫觀影經驗的樂趣。

3. 一篇600字的影評

《綠野仙蹤》講述了美麗善良的小姑娘多蘿茜的奇遇。
這本書里的的人物有多蘿茜、鐵皮人、稻草人、獅子、南方女巫、東方女巫、北方女巫、西方女巫……其中,東方女巫和西方女巫是邪惡的,而北方女巫和南方女巫是善良的。
故事裡的多蘿茜很善良,她一開始是跟愛姆嬸嬸和亨利叔叔住在堪薩斯州。有一天,他和小狗托托正在玩耍時,龍卷風來了,多蘿茜和小狗托托就躲到了床底下,而愛姆嬸嬸和亨利叔叔躲到了安全的地窖里,房子慢慢的飛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房子又慢慢地降了下來,壓死了邪惡的東方女巫,多蘿茜也來到了另一個國度。
多蘿茜很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堪薩斯州。她一路上遇見了沒長腦子的稻草人、生了綉的鐵皮人和膽小的獅子。他們歷經了千辛萬苦,來到了翡翠城,見到了偉大的奧茨。奧茨答應他們只有殺死西方女巫,才能實現他們各自的願望。聰明勇敢的多蘿茜殺死了邪惡的西方女巫,救出了獅子,修好了她的朋友稻草人和鐵皮人。偉大的奧茨實現了他們的願望,稻草人有了聰明的腦子,鐵皮人有了一顆善良的心,膽小的獅子有了膽量,這些都是偉大的奧茨幫助他們實現的。而多蘿茜和小狗托托在南方女巫和北方的女巫幫助下,終於回到了她的家鄉——堪薩斯州,見到了親愛的愛姆嬸嬸和亨利叔叔。
這個故事贊揚善良勇敢的品質和友愛互助、為理想不懈奮斗的精神。在故事中,其實稻草人在情況緊急的時候腦子比誰轉得都快;而鐵皮人很有愛「心」,時時助人為樂;膽小的獅子在危險的時候也會大膽起來,勇敢與怪獸奮力搏鬥……它告訴了我們超越自已就是超越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也要學習多蘿茜,為自已的理想而努力奮斗,從來都沒有放棄,勇敢面對人生。

4. 電影觀後感三百字左右

電影《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媽媽以前給我講過潘冬子的故事,在我心目中潘冬子非常勇敢。今天在學校里看電影《閃閃的紅星》時,我彷彿已經進入了電影的故事中,眼睛都不眨一眼。在看到機智的潘冬子智斗胡漢三時,我更是心情激動,為潘冬子加油,而當潘冬子失去媽媽時,我也難過極了,忍不住流下了淚水。當我看到電影里叔叔阿姨為了打勝仗,早日解放,大家團結不怕吃苦,積極向上,勇敢沖上戰場,這讓我非常佩服。
這部電影我非常喜歡,讓我懂了很多,在遇到困難時,自己要想辦法排除困難,在學習生活中,要和同學團結協作,克服學習上的一切困難。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5. 看完一部電影後,想要寫出有深意的影評,該如何寫

一、主題不是電影的「道德」或「啟示」,而是電影中用來幫助人們理解情節的大大小小的概念。

評寫一部電影,確定主題是首要任務,它會變成一篇文章的分析基礎,直指電影的主要思想。那麼,如何確定主題呢?看的過程中,多問是個好辦法。比如,這部電影角色本身或與他人的關系意味著什麼?故事強調改變或堅持的好處了嗎?強調了個人或集體的重要,還是人性的堅毅或慈悲?電影激發了你怎樣的感覺?為什麼?不要單單陷入劇情,跳出來多問幾個為什麼。在粗略地概述出一些主要或次要的主題後,接下來,你需要就電影的具體情節和目標,來提煉它們。你的用詞越准確,論證就越詳盡。

做好以上准備,接下來,就開始動筆吧!對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是最困難的部分。確定主題,捕捉細節、記筆記、列大綱,當你按部就班地做下去,一篇有洞察力的影評就呼之欲出。

6. 電影《故事中的故事》 到底講了什麼為什麼看不懂

這是我看過的最奇怪的電影之一,《故事中的故事》雖然荒誕離奇 但絕對震撼心靈 。這不是一個完整流暢的故事,而是用三個故事混剪了一個主題:人性的荒謬與誇張。每個故事又各自帶有豐富的闡釋空間。這個電影講的是一種慾望與代價之間的平衡關系。但是在慾望失衡的背後,卻是關於愛的悲劇。

第一個故事:有一個王國的皇後無法生育。巫師告訴她,只要吃下海怪的心臟,就能懷孕。國王為了殺海怪,不幸遇難。但是,皇後還是如願地吃掉了海怪的心臟,且懷上了孩子。與此同時,幫皇後烹飪心臟的女僕,也懷孕了。她們同時生下孩子,兩個孩子長得十分相似,且都患有白化病。王子在單親家庭中長大,非但沒有戀母情結,反而要逃脫皇後的控制。這讓她恐慌和不安,決定分開兩個孩子。這是母子之愛的悲劇。

第二個故事:故事發生在另一個國家,國王荒淫縱欲。他因為歌聲,愛上了一個女人。然而,這個女人卻是一個醜陋的老太婆,和她的雙胞胎妹妹一起住在城堡外。當國王發現她的真面目時,便下令將她從高處拋下。結果,她意外遇到了一個「術士」,把她變成了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子。重新俘獲了國王的愛。人性中的虛榮、嫉妒與貪婪在故事裡展露無疑。血濃於水的姐妹情,在虛榮心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他的宮殿中有一排排女人的畫像,卻未獲得過真正的愛情。即使萬花叢中過,也依然填補不了他內心的空虛。這是國王愛情的悲劇。

第三個故事:又是一個國家的國王,他愛上了一隻跳蚤。在他的精心照顧下,跳蚤長得和野獸一般大。後來,跳蚤死了。國王命人剝下它的皮,並讓眾人猜測這是什麼動物的皮。答對的人可以迎娶公主。最終野人娶到了公主。他只是丑,卻不是惡人,甚至對公主還挺溫柔。壞就壞在他的外表。公主為了重獲自由,卻只能以犧牲他為代價。但不般配的婚姻,終成悲劇。

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段因為慾望而失衡的關系,是愛的悲劇。在電影里充滿了各種隱喻,比如怪獸、跳蚤、野人都是極端私慾的象徵。它們以極誇張的形式出現,荒謬、突兀,卻加深了電影的戲劇性的效果。而它們的最終死亡,也讓這一悲劇更加深刻。只要人類還有慾望,這種悲劇就不會停止。故事的結尾,公主浴血歸來,加冕成了女王。有人說,這是女權主義象徵。在我看來,公主的上位,的確是對命運的把控,卻也暗示了另一種慾望的誕生。新的輪回要開始了。所以,片尾才出現了高空走鋼絲的情景。這是一個隱喻,既與開頭的巫師所言的平衡呼應,也暗示了新一輪的平衡游戲的開始。

拓展資料

《故事中的故事》是由Archimede、Le Pacte等公司聯合出品的一部奇幻片,該片由馬提歐·加洛尼執導,薩爾瑪·海耶克、文森特·卡索等人主演。該片改編自17世紀由吉姆巴地斯達·巴西耳創作出版的那不勒斯語童話故事集《五日談》(Pentamerone)。影片講述了住在三個相鄰王國的皇室成員的故事,他們分別是一個戀子情結的王後,一個沉迷於女色生性放盪的國王,一個為一隻奇異跳蚤所痴迷的君王。

7. 求《趙氏孤兒》影評

趙氏孤兒」這個故事經過不斷演繹之後,已經成為了一個經典敘事。其基本故事框架都是奸臣屠岸賈將趙氏全族滅門,趙家門客公孫杵臼和程嬰臨危救孤,程嬰以親生兒子和好友公孫杵臼的性命為代價,換得屠岸賈信任,並帶著趙氏孤兒投入屠岸賈門下,忍辱負重,撫養趙氏孤兒長大成人,滅掉權臣屠岸賈,最後趙氏孤兒終於報仇雪恨。 這樣一個以「復仇」為主題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後,大家通常會認為這會是一個歷史題材的影片。但《趙氏孤兒》這部電影卻恰恰刻意模糊了故事的歷史背景。除了在影片開頭有一個簡略的說明性字幕,交代了「晉國」這樣一個模糊的歷史背景外,全片基本上不再糾結於真實的歷史,而是想努力講述一個對當下時代有所發問的故事。 對於《趙氏孤兒》這部電影來說,它在故事層面基本延續了經典敘事的框架,但在兩個重要細節上做出了不同的改編。一是用合乎現代觀眾口味的方式,解釋了程嬰為何會用親生兒子替換趙氏孤兒,從而確立了影片的基本視角;二是對「復仇」的主題進行了重新解讀。 這種對經典敘事的重構,加上影片對歷史背景的刻意模糊,其實體現出了陳凱歌導演試圖借經典故事傳達自我心聲的敘事意圖。如果說《梅蘭芳》這部電影因為受制於諸多現實因素的約束,從而無法淋漓盡致地表達他對自己的反思和對梅蘭芳這個人物的態度,那麼在《趙氏孤兒》這部電影中,陳凱歌導演終於可以相對完整地進行一次自我心聲的袒露。 程嬰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自我犧牲?他的犧牲換來的是什麼?如何回答這兩個問題,可能會是《趙氏孤兒》這部電影在當下電影市場上能夠得到認可的關鍵,也是導演陳凱歌所一直強調的「對時代發問」的主旨所在。 在傳統故事中,程嬰之所以用自己的親生兒子掉包趙氏孤兒,是因為程嬰是趙家的門客或好友。在傳統價值觀中,程嬰基於「忠義」的判斷,做出這個選擇雖然可能艱難但並非不可理解。但將這樣的一個故事放在當下,這個故事的基礎就開始變得可疑起來。對於大多數現代觀眾而言,這樣一個主動的選擇甚至是完全不可信的。如果從一開始就無法說服觀眾,這部電影就有隨時崩塌的危險。 在陳凱歌的《趙氏孤兒》中,程嬰的身份發生了一個細微的變化,他不再是趙氏的門客,也和趙氏沒有直接的聯系,而是變成了一個無意中捲入大事件的市井郎中,只是出於善良的性格而在最不恰當的時機出現在了趙家,結果直接掉進了漩渦的中心。 影片花費了相當篇幅,來刻畫和鋪墊程嬰這樣一個小人物的心理動機變化過程,從一開始的善良、懦弱,到程嬰面對抉擇時的猶豫和掙扎,最後演變成面對命運的無奈和悲苦,影片通過一系列小事件的設計,將「掉包計」這個關鍵轉折點,經過精密的推算之後,變成了一個命運之中的無奈選擇。 相比傳統敘事中的程嬰,電影《趙氏孤兒》中的程嬰是一個更能被現代人所理解的人物。因為他的所有選擇,都符合現代觀眾面對價值觀判斷時所呈現的利己主義。只是當他做出了一個又一個現代人可以理解的選擇後,命運的車輪還是將他碾在了塵土之中。 相比傳統戲劇中的人物動機,建立在「忠義禮志信」基礎上的選擇,已經無法再說服現代觀眾去相信一個人的價值判斷。為了能夠完成整個敘事的重構,影片煞費苦心地給出了一個符合現代觀眾價值觀的理由。程嬰還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小人物,他的所作所為仍然試圖在躲避崇高,但個人的抗爭卻無法戰勝命運的擺布,最後還是將他逼到一個不得不做出無奈選擇的地步。 影片《趙氏孤兒》的英文片名叫「Sacrifice」,直譯過來是「犧牲」。「犧牲」這個詞有「為堅持信仰而死」的含義,當程嬰做出了家人、歲月、友誼和尊嚴等等犧牲之後,他所堅持的信仰是什麼呢? 這就是《趙氏孤兒》這部電影在重構經典敘事過程中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程嬰的犧牲換來的是什麼? 在元雜劇《趙氏孤兒》中,程嬰帶趙氏孤兒投入仇人屠岸賈門下,將趙孤撫養長大後,趙孤藉助朝廷中的高層斗爭矛盾,親手殺死仇人屠岸賈,終於報仇雪恨。這個「復仇」的主題,一直是之後各種版本的「趙氏孤兒」故事的重點,陳凱歌導演的《趙氏孤兒》也同樣無法迴避。 但是在花費了相當篇幅刻畫和鋪墊程嬰這個角色後,電影《趙氏孤兒》其實已經向觀眾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程嬰是本片的主人公。相比之前各種版本的「趙氏孤兒」故事,程嬰已經從一個串聯故事、保存和傳遞仇恨記憶的功能型角色,變為電影故事中的支撐人物。這種故事視角的變化,其實才應該是電影《趙氏孤兒》所想重點表達的主題。之前所花費的所有篇幅,包括對程嬰犧牲動機的解釋,都是為了後面的這個主題,也是程嬰這個角色在電影中反復強調的一句話:「我要把這個孩子撫養長大,讓他們相親相愛,再把孩子帶到他面前,告訴他孩子是誰,我是誰!」 電影《趙氏孤兒》在悄然之中完成了一個主題和視角的轉變,「復仇」這個故事主題,成為程嬰的任務而非趙氏孤兒的任務。因此在電影故事中,程嬰帶著趙氏孤兒投入仇人屠岸賈門下,其實是選擇了一條最為艱難的復仇道路。他既要保證自己對孩子有絕對的控制,同時又要讓仇人屠岸賈對這個孩子產生感情,這樣才能最後實現讓屠岸賈「生不如死」的復仇目標。 作為必須要對敘事時間的長度有所控制的電影,採取這種敘事方式,在保證了程嬰和屠岸賈這兩個角色的豐富性和復雜性的同時,也只能犧牲趙氏孤兒這個角色進一步豐富的可能,讓他成為了一個傳遞仇恨的工具,一柄程嬰最後刺向屠岸賈的利劍。因此在影片中,趙氏孤兒反而成為一個相對面目模糊的角色,他一直生活在程嬰和屠岸賈的陰影之下,幾乎沒有機會表達自己對身份認同的困惑,從而失去了「我是誰」這個傳統悲劇性主題的可能。 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影片的最後,程嬰藉助趙氏孤兒所完成的復仇,因為缺乏具體目標和具體事件的呈現,顯得有些曖昧和猶豫。程嬰把孩子撫養長大,並讓屠岸賈將他視為己出,相親相愛,然後程嬰再告訴孩子他是誰,我是誰之後,這個故事忽然就失去了推進動力。因為這個故事結局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關鍵在於如何讓觀眾完成認同感的最後確認。 但是程嬰在故事的結尾,因為之前對人物動機的種種消解和再詮釋,導致故事發展到最後,因為缺乏終極意義的支撐,所以可能讓觀眾會覺得有一口氣出不來:這一切是為什麼? 犧牲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終極目的。這樣一個格局的故事,最後還是要回到那些終極的話題上來。一個普通平凡的小人物,奉獻出了自己的家人、歲月、尊嚴,擔負了趙家的承諾和重託,以及公孫杵臼的犧牲,他所獲得的價值和意義何在? 不能僅僅只是一個「我不服」或者「義憤填膺」。這種對於終極意義的有意無意的迴避,其實已經不再是導演個人所能掌控的問題了。正如我的一個朋友所說,「陳凱歌的對手,不是電影,而是時代。」 陳凱歌導演既不願意徹底地向當下的主流觀眾的價值觀屈服,也無法找到一個各個階層觀眾都認可的大概念來獲得滿堂喝彩。面對這種猶豫和懷疑,他也無法橫下一條心來,徹底不顧這個淘金時代所帶來的壓力或誘惑,決然轉身而去,在自己的道路上漸行漸遠。這種猶豫和懷疑,其實正是中國電影在這二十年來的縮影,也是我們這個時代在電影中的縮影。

麻煩採納,謝謝!

8. 跪求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影評~

和大部分人一樣,看完片子後是無止境的感動,哭腫了雙眼,甚至連聲音都變啞了。

在沒看片子之前就看了下面的影評,心中對影片有了那麼一點抗拒。我承認,我是一個俗人,我喜歡看的是有著happy ending的大眾片,而不是這樣一部賺人眼淚的悲情(?)片。但出於對狗的喜愛,我最終還是選擇了觀看。

不出我的所料,影片是以平淡的方式來敘述這個故事,沒有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劇情,有的只是生活中最習以為常的溫情片段。

有人說八公會忽然去撿球是因為主人忽視了它,這只是它討好主人的一種方式而已,與什麼預感主人會離開無關。可我卻更願意相信,這是八公與主人間的微妙聯系。為什麼它會那麼反常,不願意送主人去車站,甚至對著他不停地吠叫,更令人驚訝的是,訓練了那麼久都不肯去撿球的它,居然主動將球送至主人的手中,並乖乖地將球撿回。

「等有一天它會給你撿球的時候,一定有什麼特殊的理由」

是的,八公感覺到了。它感覺到他的主人這一去或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所以它用它,一隻狗所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挽留它的主人。

遺憾的是,老教授沒能懂得八公反常的原因,他只是為八公的第一次撿球而異常興奮。這是他第一次看到八公撿球,但也是最後一次。最終,老教授還是踏上了啟程的列車,卻再也不能搭乘上那輛回程的列車。

老教授走了,但八公不明白,它還是像往常一樣,在同樣的時間,來到車站,在同樣的位置上,等待著老教授的歸來。

雖然它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而歸,但是在每天的那個時刻,八公總會蹲坐在老地方,等待他的主人像往常一樣,在五點零五的時刻,推開車站的大門,親切地叫它「八公」,並慈愛地摸摸它的頭。

可是,對不起,八公,你的主人永遠不會回來了。

我難以置信,一隻狗可以忠誠到用它的一生來等待他的主人。

你可知,十年是什麼樣的概念,它或許只佔取你人生的幾分之一,但十年,是狗的一生!它用它的一生,向所有人詮釋了什麼是忠誠,什麼是愛。

當十年後教授的妻子歸來,她看到八公的一霎那,她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當她哽咽地對八公說「你居然還在等」「我陪你等下一班車」時,我的眼淚,瞬間落下。

最令我動容的是影片的最後,八公知道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他卻在風雪之中毅然選擇走向車站。依舊是那個位置,它趴在那兒,有些疲憊的,緩緩地閉上了自己的雙眼,恍然間,它彷彿看見了他的主人就像十年前一樣,推開車站的大門,對它說「八公,我們回家」……真好,八公,你終於等到他了。

寫這么長長的影評不為什麼,只是被感動了,真的很好,在這個年代,還能有這么一部影片,能觸動我的心靈。

再加一段話:

其實在影片中還有使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話。那是老教授的外孫問她外婆「外公是在哪裡發現八公的?」時,老教授妻子的回答「實際上是八公發現外公的」。

不知是什麼原因,這句話讓我發愣了很久。

茫茫人海中,唯獨發現了你,這是一種怎樣的緣分在牽扯著他們走進彼此的世界。

這部影片,我不敢再看第二遍,我怕我會再次淚流滿面。只要一想起影片,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八公在車站門口苦苦等待的鏡頭,就算這樣,我的眼眶也總會在回想中逐漸濕潤。

下面各位的回復,我都一條一條認真的看過,很多人的話都讓我再次感動。

有位網友說「如果我離開了,希望不要再等我,我會很難過」,或許我實在是個感性的人,看到這句話居然也濕了眼眶。

我想,如果可以,每條狗狗都會等待著它離開的主人。可是,我們何德何能,要它們用一生來等待。有那麼一句話「你的狗也許不是你的全部,而對於你的狗,你就是它的全部」,或許這句話,便能很好地解釋它們的行為。

影片中還有很多感人溫馨的畫面,我無法一一描述,但希望每個觀看完影片的人,都能心存一份感動,更加真誠地對待你的寵物,因為他們只有你。

9. 電影《故事的故事》 的故事內涵為何

影《故事的故事》 的故事內涵:

《故事中的故事》有三個大概童話,明明是個事事不順心備受煎熬的女僕,卻想著座上女王的寶座;身處逆境卻還想著金銀財寶;跳蚤變大,他們的心思都難猜。

人類怎麼也不滿足,貪心的人最終會被拋棄。小的時候的童話就是用來度過時光,充滿著愛和笑容長大後的童話故事都體現著人性的弱點,善惡交替。

《故事中的故事》簡介:

《故事中的故事》是由Archimede、LePacte等公司聯合出品的一部奇幻片,該片由馬提歐·加洛尼執導,薩爾瑪·海耶克、文森特·卡索等人主演。該片改編自17世紀由吉姆巴地斯達·巴西耳創作出版的那不勒斯語童話故事集《五日談》(Pentamerone)。

影片講述了住在三個相鄰王國的皇室成員的故事,他們分別是一個戀子情結的王後,一個沉迷於女色生性放盪的國王,一個為一隻奇異跳蚤所痴迷的君王。

閱讀全文

與電影故事的故事影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蠟筆小新森林裡的暴風雨電影中文 瀏覽:911
電影大全動作國語甄子丹葉問 瀏覽:449
法國電影網倫理片 瀏覽:328
歌曲電影岳家小將小百合花 瀏覽:918
外國人看甄子丹電影字幕 瀏覽:495
久搖在線倫理電影 瀏覽:22
旺角揸fit人電影國語 瀏覽:10
有哪些類似陰陽師的電影 瀏覽:786
微電影父親劇情演講 瀏覽:554
優酷怎麼可以無廣告看電影 瀏覽:534
老師教你談戀愛電影 瀏覽:205
騰訊電影沒字幕 瀏覽:704
螢火計劃科幻懸疑電影 瀏覽:125
劉邦新電影 瀏覽:495
國家管理電影為什麼那麼嚴 瀏覽:171
我一定要讓他幸福是哪個電影 瀏覽:962
好看的懸疑美國電影 瀏覽:310
城市獵人電影全集國語版在線觀看 瀏覽:366
侍應生電影簡介 瀏覽:81
電影三個孩子奇普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