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青春之歌電影觀後感~~~~1000字左右,高分懸賞
★《青春之歌》讀後感(1500字)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值得人們用最美好的語言去謳歌,而青春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好的歌。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流動著青春熱血的好書——《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我國著名作家楊沫的成功之作之一,他通過描寫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在那個時代,那個背景下的年輕人的革命精神。看完了這部作品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那個時代愛國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他們的信念是那麼的堅貞。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運動,這些歷史時期的愛國學生為背景,描寫了以此大學生為中心的一批愛國進步青年。在中國共產_黨領導下的革命斗爭,塑造了各種類型的知識分子形象,反蚋了在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激烈動盪的年代,知識分子的掘起和分化。表現中國的一代青年在黨的領導教育下,不斷更新自己,擺脫舊思想來束縛的曲折成長過程,說明了廣大青年知識分子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積極投身於無產階級偉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確出路,才能擁抱起美好青春。
這部作品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典型。她的成長表明那個時代廣大知識分子走過的一找曲折艱難的道路,作為一個具有崇高的無產階級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熱情的青年革命者。經過了一條艱苦的磨練和改造過程。她出身於一個地主家庭,佃農生母,慘遭迫害致死。她深受異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從小養成孤僻倔強的反搞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為反抗不幸的命運離家出走,這是「五四」以來,許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走向社會時共同邁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個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狂熱性以及個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來。最後在盧嘉州,林紅等的教育幫助下,經歷了二次鐵窗血與火的洗禮,參加農民搶麥斗爭,並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在一系列革命實踐中變為堅強,政治上逐漸成熟起來。
在《青春之歌》中我領略到了林道靜對於黨的真摯的依賴的象孩子見到母親一樣的情感;領略到他們那一群象火山一樣噴發的熱血的愛國之情;領略著那個動盪的、轟轟烈烈的時代的風雲。一星期以來,每個晚上,我都沉浸在那個時代中。但是,畢竟,我還是從那個時代中走出來了。書看完了,我看了楊沫的再版後記。這一本書,它經過了另一個轟轟烈烈的時代——文化大革命的時代。它聽取了眾多的意見而改變了一點,增加了林道靜在鄉村農民運動中鍛煉的七章,這表明了「歌明者要與工農商相結合」的歌明思想,也給整部小說展示了更廣闊的天地。同時,林道靜的思想發展、成熟之路也就更加合情合理。我雖反感增寫的理由,但卻還比較喜歡這幾章。最喜歡的是開頭道靜和余永澤生活,和盧嘉川接觸的一段,在獄中和林紅接觸的一段,寫得很成功。可是後來,卻很難理解一個成功的歌明者的真正的斗爭和歌明的情節。這種內部的「左」和「右」的斗爭,也許是因為某些人的批評,也許揉進了文革的一些影子,更也許,我自己天真地沒有預料到當時斗爭的復雜性。
總而言之,楊沫是一個成功的作家,但同時又是一個有太多責任的作家。作品不應該為歷史去背上沉重的包袱。我欣賞的是那種「自由」的作家,他沒有任何責任和工作的目的需要而去寫作,他的作品就應該是他自己最強烈的感情,是他心底最強最高亢的呼聲。楊沫的作品,也許是,也許不是,但是她畢竟寫出了,成功地寫出了一代人最壯美的青春!
這本書也讓我感到,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也應該像文中的林道靜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堅強的意志,這種奉獻要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因為現在家家戶戶多數是獨生子女,所以個個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經歷不起任何風吹雨打,很多事都要靠父母,缺乏奉獻精神,而堅強的意志更需要我們的鍛煉,需要我們在一道道坎坷中慢慢成長,需要我們意氣風發的走向未來!
Ⅱ 勵志電影觀後感100字
最新電影《中國合夥人》正在熱映中,《中國合夥人》電影的背景是在大時代即20世紀80年代的時間,《中國合夥人》電影講述的人物是三個為夢想而奮斗的年輕人,《中國合夥人》電影講述的故事是在大時代背景下三個年輕人共同創辦英語培訓學校的青春勵志故事。
電影《中國合夥人》是香港著名導演陳可辛的作品,而出演三個年輕的人的分別為鄧超、黃曉明、佟大為。一個香港導演與三個內地實力演員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通過電影《中國合夥人》,大家可以找到答案。而三個實力演員又因一個女人而有了千絲萬縷的關系。這個女人就是大家熟悉的後宮大戲《甄嬛傳》中熹貴妃的扮演者孫儷。有人曾這樣總結過,她雖然沒有現身影片任何畫面,卻是《中國合夥人》背後的女人。黃曉明+孫儷=新上海灘,佟大為+孫儷=玉觀音, 鄧超+孫儷=幸福像花兒一樣。都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美麗霸氣的女人。而這個不僅霸氣而又成功的女人後的男人們的電影《中國合夥人》將更上一層樓。
電影《中國合夥人》也在人物塑造上選擇了典型的人物:土鱉、海龜、憤青。這樣三個人物身上有著他們特有的人物性格與特質,而即使是不一樣的人物,但大家都會擁有自己的夢想,都會有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也會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時候,而我們擁有為夢想而執著而奮斗而堅持的勇氣和動力都一樣。
小編也特別為大家整理了最新勵志電影《中國合夥人》的觀後感,看一下大家在追尋夢想的電影《中國合夥人》是否也可以找到與自己共鳴的地方,是否也會在電影《中國合夥人》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你還沒有觀後電影《中國合夥人》,那你可以通過大家對《中國合夥人》的觀後感,先感受一個電影《中國合夥人》帶給大家的觸動與思考。
Ⅲ 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1500字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Ⅳ 致青春觀後感 1500字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觀後感
電影最開始和電影最開始以後的部分當做兩部分來看,它們竟然契合地如此巧妙。最開始鄭微的夢里是童話般的美好,而醒來後卻是屌絲般的現實。就正如她那濃烈如美酒般的青春逝去後,面對的是泉水一樣通透的幡悟。這中間,隔著一千一萬個過濾篩。她青春里的每一個人,就是篩子般的存在。陳孝正的自私,林靜的矛盾,小北的自尊,黎維娟的現實,阮莞的傻,老張的執著,許開陽的天真,趙世永的軟弱,曾毓的陰暗••••••鄭微既是一顆棋子,也是一個觀棋者,這些人一個個的從她心中穿過,當美酒已濾成清泉,她的青春落在了一面叫施潔的鏡子身上,悄然碎開。而每一個篩子,對於不同的觀眾而言,都有可能成為他們自己的鏡子。一部充滿篩子的電影也許不足為奇,但趙薇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她讓每一個篩子都徹底豐滿,用老張的話來說,「哪兒都能張開。」
電影里不同的女生用自己的青春,闡述著不同的愛情。從主角鄭薇說起吧。電影里鄭薇開始喜歡的是林靜,而她為什麼喜歡林靜呢?電影里鄭薇自己說了,林靜家境好,長的好等等,總之,是他們圈子裡最優秀的一個。所以,鄭薇喜歡他。對,是喜歡不是愛。而鄭薇遇到陳孝正之後,卻愛上了陳孝正。為什麼呢?我們先說說陳孝正,他對她不感興趣,他也很優秀,學習很好,長得帥,但是家境貧寒,這導致後面的劇情的發生,這里先不說。再說鄭薇,她第一次遇見陳孝正就被無視了,這讓性格外向的她不可忍受,所以,想方設法讓陳孝正道歉,但是一次次的被無視,讓她深深的記住了陳孝正。也許越難得到的,人們越想得到。陳孝正越是表現出不喜歡鄭薇,鄭薇就越是喜歡他。所以想盡一切辦法去追求陳孝正,當然,後來她成功了。但是好景不長,說回陳孝正,我想性格內向、做事仔細的他,遇見個這么外向的女孩,他的認識、他的世界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鄭薇就是他人生的誤差,我認為人們往往喜歡新鮮,喜歡不一樣的,所謂異性相吸嘛,指的就是不同性格的人會相互吸引吧。所以,我想陳孝正是喜歡鄭薇的。但是,面對出國深造的機會,陳孝正放棄了鄭薇。我想,這不能怪陳孝正。因為陳孝正家境貧寒,他深深的明白了貧窮的不好,所以,他要過上好日子,也許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他媽媽,為了他喜歡的人不受貧困。所以,他選擇了公費留學,後來當他有所成時,他又開始懷念當初的愛情。這時,他不再擔心貧窮,所以,他開始考慮自己的愛情,甚至想,為了愛可以放棄現在的一切。這是多麼的可悲,當你朝著你認為對的方向前進,並到達終點時,你卻發現你錯了。而這個錯,人們在起點處往往不會知道。
鄭薇和陳孝正的愛情,讓人羨慕。我羨慕鄭薇的敢愛,也同情陳孝正的難,為了生活,他選擇了放棄愛情。在這,我不認為誰有錯,誰都沒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境,從而會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正如電影里所說:「我們都應該慚愧,我們都愛自己勝過愛愛情。」這是必然的,迫於環境因素,人們不可能不顧一切的愛。正如電影里的林靜的爸爸和鄭薇的媽媽一樣,當他們兒女都長大的時候,他們卻找到了愛,並且愛了。但是家庭,生活,人們的觀念等環境導致了他們之間的愛情必然是個悲劇。他們的愛不被人們接受,他們自己考慮到各自的處境,也許他們也會認為自己不應該愛的吧。有些愛,不被認同,必然會以悲劇結束!
而有些愛,不夠忠貞也必然不會有好結果,正如電影里的阮莞和趙世永的愛。阮莞深深的愛著趙世永,可是,趙世永卻對阮莞不專一。也許,很多人會說了,趙世永還想怎樣,有阮莞那麼好的女孩他還要怎樣。但是請別忘記鄭薇的事,也許我們所看到的阮莞是最優秀的,但是在趙世永的世界,阮莞未必是最優秀的。而且,趙世永給我的感覺是,他是一個花花公子吧,男人也許都會有這個毛病,喜新厭舊。一樣事物,一直在,你就會漸漸忽視,而當它失去,你才會發現它的重要。正如阮莞死的那一刻,趙世永哭了,我想他的淚是發自內心的吧,但是阮莞在的時候,他卻不知道珍惜,死了卻反而讓他明白自己對阮莞的感情,多麼諷刺。
有些愛永遠在陰暗處,是默默的愛。這種愛,我不知道值不值。也許愛情,就不該用值不值來衡量。電影里,那個一直給阮莞送花的,一直默默的愛著阮莞,卻不敢說出來。也許,愛一個人,不是要得到她,而是默默的關注她,並希望她幸福吧!
而有些愛,卻不是愛。正如黎維娟,她為了金錢,可以嫁給一個50多歲且有子女的人。為了生活,我們不能責怪她,和陳孝正一樣,她嘗多了貧苦,一心想過上有錢的生活,所以,愛情於她而言,也許沒那麼重要,但是,我想她何嘗不渴望一份愛情呢。
再說說施傑吧,她的愛也許才是真正的愛吧。她愛愛情勝過愛自己。她愛著林靜,可以為林靜付出生命。為了愛,她真的是不顧一切,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愛。但是,正如電影里的劇情一樣,真愛未必會有好結果。施傑是找到了自己的真愛,但是,愛情不是一個人的事,林靜卻不知道自己的真愛,他想,他也許是愛鄭薇的。我不知道林靜最後有沒有找到真愛,但是,我真心的祝福施傑,因為,我認為她的愛是真愛。我祝福她!
最後說說朱小北,她沒有愛情。她的出現是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但更重要的,我認為她才是主角。她的作用就是說明主題的。在她被開除後,就沒她的鏡頭了,但是最後,她以另外一個身份出現在了一個記憶方法的推廣會上。注意,這里提到了記憶方法,作為這個方法的創始人,可想她的記憶力是很好的。而當許開陽認出她,並問她是不是小北時,她沒有承認,作為記憶大師,當然不是她記憶有問題。而是也許,這就是——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她希望青春的回憶永遠停留在記憶里,不願提起!
整個故事結束了,不同的人,道出了不同的青春,解釋了不同的愛情。到底什麼是愛情,誰也不能說清楚。正因為說不清楚,所以,愛情才會是永久的話題,被人們一次次的提起。
電影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是鄭微在台上唱【紅日】,她那種拋開一切的勇氣與激情!我自問沒有她那麼敢愛敢恨,只有這樣極致的女人才讓人如此的喜歡!當我們對某人放進了感情,那麼在他面前,你就像個神經病,會惶恐,不安,患得患失……不過,人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校花阮莞,我想大家都是一陣惋惜,如花的嬌顏就這樣逝去,總覺得不值得,也許,在她心裡,也唯有去見他,她才不會後悔!
誰不是在年輕的歲月里,沖動過,傷害過,痛苦過,可現在我們依然微笑著,生活著,可當我停下來回顧自己的生活,能感受到有很多沙粒感堆積在心臟里,隨著血液流進身體的各個部位,在我們的身上沉澱下無數生澀粗糙的傷感來,再沒有當時的感覺……
我們曾經以為的天長地久其實不過是萍水相逢。也許他是吹進你眼裡的沙子,模糊了雙眼,看不清天空的樣子。這一場末路繁華,不傾城,不傾國,卻傾我們所有。你要的是什麼,一生相守,還是一晌貪歡。我要的,只是簡單卻安穩的生活而已。愛到絕路,覆水難收;最好的幸福,是你給的在乎……
多少人以友情的名義,愛著一個人。 多少人以友情的名義,拒絕一個人。多少人不敢說出來,怕說出來後連朋友都不可以做了。 多少人喜歡一個人,只是告訴了她讓她知道,而後轉身離去,再也不提。 多少人喜歡一個人,卻是始終都沒有告訴她。 多少人最初的約定是相濡以沫,最後的結局卻是相忘於江湖。多少人是因為得不到,才假裝不想要。多少人愛著,卻好似在分離。多少人已經分開了,卻還彼此愛著。多少人走著,卻好似困在原地。 多少人敗給了一個`等`字。 多少人約定,轉身後誰也不再回頭,可是誰也忍不住。 多少人見證了很多愛情,卻沒有見證他們的婚禮。 多少人來到你的生命,便匆匆離去,再也不見。多少人走進你的生活,只是為你的人生上一節課。 多少人希望與你生活在一部電影里,下一鏡頭是一行字幕:多年以後…… 多少人在你的生命里一閃而過。多少人曾想與你一起顛沛流離。 多少人一直活在你的記憶里,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多少人的青春忍受著巨大的傷痛,在義無反顧中呼嘯而過。 多少人與你聽著同一首歌曲,觸動著同樣的心情。多少人放開了你手,卻盼望你能回來。多少人挽留過你,可終究沒挽留得住,你挽留過多少人,也是如此。 多少人小時候很少去考慮長大了是怎麼樣,長大了卻老是去想小時候是怎麼樣的。多少人想知道哪天自己喝醉了,一個人走在街頭,會歇斯底里的喊出誰的名字。多少人把眼淚埋在睫毛深處,輕輕的對你說:祝你幸福。 多少人在一起,誓言永遠不分開。 多少人分手了,一個出去流浪,另一個卻站在原地,一個早就忘記了彼此過往, 另一個還在傻傻的等你累了再回來。多少人因為你的丟失,而翻遍了全世界。多少人明知道你們不可能,卻對你噓寒問暖,一如既往。 多少人愛你,愛了整整一個曾經,多少人想你,想了整整一個過去。 多少人想在雨天給你送傘,卻怕你不接受。多少人告訴自己不要改變自己,卻還是因為你失去堅持。多少人想陪你看第一場雪,你也想有人陪你看雪,可對方卻不是彼此。多少人喊你傻瓜與笨蛋,其實他喜歡上了這個傻瓜與笨蛋。 多少人想你,無時無刻不,每時每刻都,可是你卻想念著別人。多少人每天都打扮好自己,只為能與你遇見時的第一印象。 多少人珍藏著一個小物件,那是你送的;多少人持有一個小物件,為將來送給某個人。 多少人為去見你,會從遠方趕到你那裡看你,最後卻只能又匆匆回去。多少人曾在充滿霧氣的玻璃上,寫下一個人的名字,然後匆匆擦去。多少人忍不住歡聚,經不住別離。多少人又能像她一樣不顧一切的愛著你。多少人在尋覓,多少人在等待奇跡。多少人。。。多少人。。。。。。
Ⅳ 《青春正能量》 讀後感 700字
什麼是青春正能量,我覺得,青春正能量,就是激情,因為在青春,我們一無所有,唯一擁有的就是激情,而正是激情,才能帶給我們無窮的正能量。
激情就像風,「風乍起,吹皺起一池春水」。於是,有人回憶青春時,或長吁短嘆,或後悔不迭。盡管如此,激情之於青春還是必不可少的,就像仲夏的鳴蟬,隆冬的雪花,少了它們便少了許多樂趣。可以說,激情是對青春最好的詮釋。
王國維先生對人生曾有過經典的闡述。他認為人生有三層境界,第一層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層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層境界,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認為他所說的第二層境界正是激情青春的生動寫照,是三層境界中至關重要的一層。因為只有懷有無限的激情,堅定地追尋自己的理想,才會「為伊消得人憔悴」,也才能在此基礎上達到更高的人生境界。所以,處於青春階段的我們,要以昂揚的激情詮釋生命的意義,為實現遠大的目標而不斷努力。
當然,青春之路總免不了凄風苦雨,雲重霧冷。每當此時,激情往往可以使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從而以坦然、冷靜的心態面對困難。拿破倫·希爾曾這樣寫道:「遇到困難了,那好。問題之中包含著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是說,遇到困難了——假如生命給了我們一個困難的境遇,它同時也給了我們應付這些困難的能力。只要我們懷有激情,迎難而上,就可能走過人生的逆境,看到希望的曙光。
激情有時也像一朵薔薇,雖美麗卻有刺,會帶給我們傷害。富蘭克林說:「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使他瘋狂。」肆意釋放激情容易導致自製力喪失,使人陷入困境。在成長的道路上,有些人肆無忌憚地釋放著激情,或在燈紅酒綠中迷失自己,或在花前月下虛度著時光。所以,總有人慨嘆「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徒留悔恨在心中。因此,我們要以理智的態度有節制地展示激情。
青春短暫,激情易逝,讓我們珍惜這充滿激情的青春正能量吧,讓激情在理智中迸發,讓我們在激情飛揚的青春之路上且歌且行,描繪出絢麗的人生畫卷。
Ⅵ 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觀巜隱形的翅膀有感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隨著張韶涵《隱形的翅膀》這首歌的響起,勵志電影.結束了。影片結束時,我們每個人都報以最熱烈的掌聲,獻給這個美麗而又堅強的女孩。「上帝給你關上了一道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在這扇窗里,有太多太多美好的東西,但推開它的是一種堅毅、頑強、永不放棄的信念。漫長的人生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越是布滿荊棘的地方,越是殘猶珍貴的寶藏!有的時候,成與敗不過是一念之間,在失敗的邊緣,只要再大膽的往前邁一步,很有可能就會成功!同學們噙著淚回到了教室……人沒有了雙肢就像小鳥失去了翅膀,花草樹木失去了滋潤一樣,就好比沒有了生活能力,沒辦法生活下去。
影片中的小女孩志華在一次意外中,也失去了雙肢,她也曾想過是否該繼續生存下去,而她在爸爸媽媽的勸說下,她選擇了生存下去,並且要考上大學,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她開始學慣用腳來寫字、吃飯、洗臉、刷牙、穿脫衣服等一些原本用手來做的事情。在她的努力下,把腳訓練地跟手一樣靈活,便開始不依靠爸爸媽媽。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她被游泳教練選中並且又參加了訓練,參加了全國殘疾人游泳大賽,取得了勝利,同時也被體校錄取了。
看了這一部電影,我感動地流下了眼淚。她正如《隱形的翅膀》歌中,說的: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
志華的這種行為,是常人難以想像,難以做到的。她在比賽中取得勝利的關鍵在於:別人休息時,她還在拚命訓練。我們要向她學習的是:堅持不懈的精神。
雖然,我們沒有殘疾,但是,我們對待學習,要像志華一樣,奮發向上。我們已經六年級了還想去玩,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學習上。
這部影片給了我許多感想和啟發,讓我終生難忘。它不僅讓人感動,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不管你是否殘疾,都能達到你想要的目標。只要你有志氣,有毅力,無論什麼事都能做好。鳥兒之所以能夠在天空中飛翔,不單單因為它擁有翅膀,更因為它嚮往著天空中的自由生活,影片中的主人公就好比是一隻沒有了雙翼的鳥兒,但卻能在廣闊的天空中翱翔,她艱辛的成長過程,使得我和許多觀眾一樣,不禁潸然淚下。
上天總喜歡不斷的給世人帶來考驗,但這並不代表這是絕人之路。片中的主人公志華因一次意外失去了雙臂,剛開始時,她也無法面對這樣的事實,甚至還想過就此了卻餘生,但在父母的鼓勵和幫助下,她漸漸恢復了自信,習慣了用腳代替手的生活。之後,志華被教練看中,成了一名游泳運動員。現實生活中,我們看那些健全的游泳運動員訓練時很辛苦、很累,但我們卻從未看過殘疾人運動員訓練,影片中的那些訓練場景,至今我還歷歷在目,那些殘疾人運動員,他們要付出比一般的運動員多多少倍的汗水,才能有在賽場上的出色表現呀! 隨著高考放榜的日子臨近,志華的朋友們都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但因為她是殘疾人而無法被錄取,這對於志華來說,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志華的母親因為女兒失去雙臂,已經有些精神分裂,再加上志華沒有考上大學,一下子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為了完成母親最後的心願,志華一方面努力訓練自己,一方面勤於讀書,終於在比賽中她突破自我極限,取得了冠軍,同時,她也被某所大學破例錄取了,她終於完成了一家人的心願!
整部電影既沒有絢麗多彩的偶像明星,也沒有吸引眼球的電腦特效,一切看上去是那樣的真實,故事情節也沒有多麼跌宕起伏,但就是這樣一部影片深深地震撼了每一個人!正如《隱形的翅膀》歌詞中寫到的那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只要我們懷著永不放棄的念頭,不管什麼樣的困難都能克服。
Ⅶ 勵志電影觀後感
有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枚核導彈,使中國科技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他放棄了美國的高薪俸祿,毅然回到紅色中國做貢獻;讓我們響亮地叫起他的名字——錢學森。
我們有幸觀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讓我心潮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息……這部電影從錢學森美國留學開始講起,他在美國從仿製入手,奠定了導彈的基礎。但由於他心繫祖國,歸心似箭,一心想回到祖國的懷抱。但可惡的美國總統將他抓捕,成了一名孤獨的囚犯。在監獄里整整呆了五年,在這近兩千個日日夜夜裡,錢學森始終沒有忘記勵志報國,他卧薪嘗膽,總是想著如何發明威力極大的核武器,讓中國威震天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出獄的那一天到來了!
一回到中國,他立馬將原子彈和導彈融合在一起,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1964年,發明了世界第一枚核武器。這種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使我肅然起敬。
雖然歷史已經塵封了一些記憶,但錢學森一生的神秘傳奇震撼著我們。在研究「二彈一星」的艱苦過程中,錢學森以一顆愛國之心、充分的堅定信念與以一種創作精神使中國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了一大步。當電影上映射到導彈發射成功的畫面,我頓時感覺到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是多麼令人振奮的消息啊!這可是中國的一大成就啊!我國的「科學聖人」——錢學森,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從小有著遠大的志向,有著進取鑽研,拼搏奉獻的無私精神!
Ⅷ 勵志或青春主題 觀後感500字 倆篇
1、青春派
那天去了一個朋友家去玩,他給我推薦了一部電影叫《青春派》,回家之後我就用電腦看了,挺不錯的一部電影。
電影講述了一個16歲高三生因早戀而未考上大學然後復課,但他沒有忘記那個女生,但那個女生卻已經不再理他,然後他在墮落與奮斗中掙扎的一個故事,他也有一群好夥伴,有的很富,有的非常非常刻苦,他們有一個很負責任的班主任,影片片尾,主人公代全班說出來了他們的心聲,主人公也考上了一個較好的大學。
我認為電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我們不應該輕易地收外部客觀條件而影響了我們堅定不移的新念,我們應該堅定不移的向自己的夢想前進。但我們也應該去奮力爭取我們想要的,哪怕最後失敗了,我們至少以後不會後悔。
主人公經歷也告訴了我們一點,錯誤的我們應該趁早放棄,不能太過頑固,不然這樣的後果只能是傷人傷己,我們應該學會辨別是非,早點清楚那條路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並及時的改正過來。?電影也涉及到了親情,主人公最終拋棄了自己要去上海追那個女生的錯誤想法而選擇留在北京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這也告訴了我們,家才是最溫馨的港灣,家人才是會永遠陪伴我們的。不論我們做什麼,只要是正確的,只要是我們喜歡的,家人總會不遺餘力的去支持我們。
也許我只讀懂了電影的一部分含義,雖然影片標簽是青春 愛情,我更認為它是一部勵志的,不得不說,影片很精彩,很現實也比較貼近生活。
2、綻放
前幾個星期,我們看了一部關於殘疾人為自己夢想而奮斗的勵志電影——《綻放》。看完後,我除了感動,還稍許有些慚愧。
有一個女孩,她雙目失明,卻彈得一手好鋼琴。她去找工作,卻屢次失敗,只因為她是個盲人。可後來,她的琴藝和努力終於被發現了,做了一名音樂老師,她終於可以彈琴給別人聽了。電影中還有許多像她這樣的殘疾人,有的是聾啞人,有的沒有手,有的沒有腿,但是他們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殘疾人而放棄自己,反而都有自己的目標,都想在舞台上表演。為此,他們努力奮斗,不管有多累,有多苦,都肯為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最終,他們在舞台上實現了目標,在舞台上綻放了他們自己,得到了觀眾的肯定,也讓我們知道()了殘疾人比我們更堅強,比我們更能吃苦!
我很慚愧,我一個四肢健全的人居然比不上一個殘疾人,我毫無看不起殘疾人的意思,只是我真的發現我還不如他們,他們很偉大,我卻很渺校他們都能為自己的目標而流汗、流血地付出一切,我為何不能呢?況且,現在的我毫無頭緒,很迷茫,不知目標在哪。我真的應該好好反省反省了,是時候定下自己的目標,然後為之付出了。讓這些身殘心不殘的殘疾人做我的榜樣!
看完這部電影,我特意去查了「綻放」的意思。綻放,就是花朵開放。這些殘疾人就好比花朵,他們綻放了自己,綻放了自己的生命之花,如此絢麗,如此多彩。我真為他們感到高興,情不自禁地想為他們鼓掌。
成天掛在嘴上的是夢想,努力達成的是目標!
Ⅸ 青春正能量讀後感400字
青春原本是美的,但是你長時間不打理它,再紅艷的花也會變得蒼白。
噴泉看起來激情四射,其實是內在能量的源源不斷、對最高理想的全力奔涌,你的激情稍有鬆懈、你的夢想稍有萎縮,青春的噴泉就不會足夠豪邁,足夠壯觀——小溪也許是噴泉失去所有高度和激情的結果。
不要說青春就是不落的太陽,就是風調雨順好年景,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正因為青春的夢想最圓最大最飽滿,它才需要更多正能量的支撐,激情對青春的消耗也最多,外在的風調雨順遠遠不夠,內心礦藏的取之不竭、保持源頭活水的滔滔不絕才是正道,你得意,有比你更得意的,何況那些准備笑到最後的,正在默默地積蓄能量,通過對自己的把握,要把握整個春天,乾坤扭轉時,你才知道得意僅僅是一種示人的表情,沒有長眼睛的馬蹄最容易被芳草鮮花絆倒。
Ⅹ 求一篇書籍的讀後感和青春勵志電影的觀後感
《奮斗》
這部電影主演了一代青春大學生的奮斗史,他們的經歷與磨難成為了我永遠的教訓與經驗。
我的感受:今後像他們一樣,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自己的主人,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要像個男人昂首挺胸的活著,為自己,為家人,為朋友,為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奉獻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為自己活著,我們要活的有尊嚴,有意義!
這其中,你還可以在插上一些電影的事例,或者是自己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