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青春電影中的角色成長

青春電影中的角色成長

發布時間:2022-08-22 09:49:56

『壹』 皮克斯《青春變形計》取消上映,對該片你有哪些期待

我對這部動畫片的劇情和角色都很期待,據說這次皮克斯在電影中增加了很多的中國元素,熊貓、燈籠、餃子等富有中國元素的都會出現在該影片中,而且這部電影是借著童話故事來講訴成人的故事,皮克斯的電影一直以來都深受很多人的青睞,在以往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元素都比較刻板,但是這次在《青春變形計》中的中國元素非常豐富和鮮活,我對於這部這部動畫片的中國元素非常期待,雖然這部電影因為疫情無法在北美院線上線,但是這部電影在國內還是有望上映。

我對電影中的劇情也很期待

我對劇中的劇情也很期待,這部電影其實很適合家長看,雖然《青春變形計》 是動畫片但是也體現了很多教育問題,推薦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們一起看這部作品,相信會給你們的親子關系帶來一些改變。

『貳』 怎麼看待國產青春電影



在眾多的類型片中,佔主流位置的一直是影片類型較為突出、系列性較為連貫的電影,比如動作片和喜劇片。從這一點來看,青春片其實難以企及。在票房回報率上,它不及動作片和喜劇片的商業價值,同時,如果論及電影的文化價值,與文藝片相比,它又顯得相對單薄。但是從另一方來看,這一類型片卻有著值得人們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它的社會價值和它所引起的更多的社會話題。


中國近幾年的青春片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從2010的短片《老男孩》,到2011年的《青春期》、《那些年》;從2012的《青春荷爾蒙》、《全城高考》,再到2013年的《致青春》、《中國合夥人》,這些青春片在近幾年大熒幕上的頻頻露面,也讓我們注意到這些電影的反映內容,以及它背後關注的社會問題。


在進行窺探之前,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個定義,什麼是青春片?網路上對此沒有進行明確的定義。而在筆者看來,今天要討論的所謂青春片,無外乎兩個因素:一是主要的人物角色正處於青春階段;二是主要的故事基調承載在青春年代。


如果探討仔細的話,我們會發現近幾年的國產青春片,是與中國社會的某些突出問題聯系在一起的,如高考問題、就業問題、學習階段的成長問題、80後生活中的問題等等。這些現實中有些刺手的問題反映到影視作品上來,其社會影響可想而知。


中國青春片的悼念式作品可以從2010年的《老男孩》這部短片談起,這部微電影相比與其他電影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不同,就是它全程都是在網路上傳播,並沒有在院線上映,可是引起的社會反響絲毫不亞於同期的一些大片,它的豆瓣評分是8.4,時光評分是8.0。從影視本體論來探討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製作水平或者是主題探討的話,都是比較過分的事情。除去它的主創人員、製作經費和製作水平不談,一部僅在網路上流傳的電影,它的電影製作水平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們在討論它的時候,首先應該把它當做一部對「當年理想」致敬悼念式的懷舊片。


片中的肖大寶和王小帥無疑是7080後下層階級的真實寫照,一個是婚慶主持,一個是理發師,生活趨於平淡,有時還遭人白眼。可是當過往的夢想再次來臨的時候,他們懷揣著探試的心情企圖再次驗證自己過往的篤定,這是一份屬於「老男孩」的夢想。但是電影在此刻並沒有落入俗套———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筷子兄弟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因為它並不是一個昭示光明路途的電影,而是一部喚醒曾經夢想的電影。尤其是在它的主題曲中,愈加反映了這一點。


如果我們細心觀賞,其實電影中有一個片段十分具有象徵意味。在肖大寶開車聽廣播的路上,廣播里的內容一段是國家的強盛壯大,一段是平民大眾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兩段相互交錯。這種大與小的對比,強與弱的直白,把80後放置在整個中國大環境中去冷眼旁觀,這樣的景像描寫極具深刻性,也讓身為觀影者的我們思想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筆者覺得這應該是本片在電影鏡頭與話語處理中最出彩的一段。


而在2011年的兩部青春片中,我們看到另外的感覺。對於《青春期》這部生猛片,個人覺得可以直接把它和2012的《青春荷爾蒙》銜接起來,甚至可以說,前者是後者的前傳。這樣說一點也不奇怪,這兩部電影在畫面的主色調處理、敘事方式、台詞風格以及主題探討、演員整體面貌等等電影參數上,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兩部電影探討的是當前中國學生的生活和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盡管電影企圖利用一切的噱頭去保證票房回報率,包括俊男美女、性感露骨、台詞前衛以及生活奢靡,但是它連最基本的現實反映功能都沒有做到,基本上宣告了它們在評論界上的敗走麥城。


其實這類學生生活電影是較難把握的,國內電影在這方面做的不盡如人意。而反觀美國和印度,他們的兩部電影是值得國內導演和製片人借鑒的,一部是美國的《死亡詩社》(又名《春風化雨》),一部是印度寶萊塢的《三個傻瓜》。


國內的兩部電影都是停留在電影的商業吸金度,而忽視了電影本身的價值。王道新《影視批評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整體意義上的電影應該是『商品』、『藝術』『文化』三位一體的綜合體」。毫無疑問,《青春期》和《青春荷爾蒙》只是看中了電影的第一個屬性,而當我們觀看《死亡詩社》時卻經常被裡面的創新思維和自由精神所打動,在這部電影裡面,我們看到的不是一群無知少年的打打鬧鬧,青春也遠遠不是這么簡單,青春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抽象意味的描述詞,它具有形而上的悲劇性和形而下的現實愉快感。


所以在這種本原出發點上,《死亡詩社》帶給了我們在青春中才能獲得而又超出青春之外的感悟。同樣的在《三個傻瓜》中我們發現了屬於青春的熱烈與執拗的意念,那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信念。所以有人說:「青春是狂放不羈的,是完全由個人意志控制的年歲,這樣的年紀最能創造出新的價值!」

『叄』 豆瓣評分7.4的《五個撲水的少年》,這部青春片本土化改編成功嗎

今年國慶檔除了《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兩部大作外,還有一部青春熱血的電影作品《五個撲水的少年》,它改編自日本的2001年的票房冠軍電影,原版電影是日本同名電影《五個撲水的少年》,五個平凡普通但性格各異的高中少年,因為一次意外的事故必須完成一場男子花樣游泳表演。

影片本土化改編整體還算成功

這部影片的本土化改編還算成功,整體還是很不錯的。本土化改編其中就包括角色的選擇和適配度。男主角張偉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回頭細數我們的青春時代,記憶里總有那些閃閃發光的人,但大部分人回望中學時代,自己都是像張偉一樣的普通人。成績不好不壞,長相不好不壞,在學習上也不是不努力,而是我好想已經努力過了最後也只是普通人,父母對自己沒有期望,平凡的自己就註定平凡的過完這一生。

雖然在劇情銜接上,《五個撲水的少年》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影片最後主辦方取消活動太刻意,像是在故意升華主題,引出五位少年的花樣游泳表演,但總體而言瑕不掩瑜,這部青春片改編整體是成功的。

『肆』 電影青春派人物性格分析

高三學生,樂觀開朗。非常有想像力,但不失實際;充滿夢想和對神秘事物的喜好;對自已非常自信,有勇氣面對生活的波折或突來的變化。優點是很好的創造力,在文學、音樂或美術上有很好的成就。

《青春派》是由劉傑執導,高山、朱珠等擔任編劇,董子健、秦海璐等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於2013年8月2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男主角居然因失戀導致高考失利,作為「高四生」回校園復讀,重新體會了高考、愛情、友情混雜的青春的故事。

2013年,該片獲得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影片獎,董子健憑借該片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伍』 電影《我的青春期》中包貝爾扮演的什麼角色

包貝爾扮演的是一個八十年代小鎮青年趙閃閃

包貝爾飾演的男主角叫趙閃閃,名字都這么不同凡響;女主角是孫怡飾演的學生時代的校花李春霞,因為女生發育得早,從初中開始都是她自己演。初中的時候趙閃閃還比李春霞矮一人頭,但第一次看到她從身邊走過升國旗的時候就迷上了,然後就努力想辦法接近她,雖然也只是敢叫一聲她的名字就跑開。

電影最美妙的地方就在於能夠重新走一遍青春期。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如果回到青春期」一定要改變一些事,但其實,正是那些青春期里的「不美好」給了回憶發酵的時間,讓我們在時過境遷的今天還能為了那時候的一個人,一份情,一句話念念不忘。而這,也是電影《我的青春期》想要傳遞的信念:真正的青春不需要打碼,好的壞的都是美妙的。

『陸』 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成長故事的電影

港台的《藍色大門》《盛夏光年》《九降風》日本的《戀空》《紅線》《初雪之戀》歐美《歌舞青春》

『柒』 電影《七月與安生》相對於其他青春片究竟好在哪裡

這部電影其實只要看過的人都覺得挺好看的。比其他的青春片好的地方我就說2個地方

  1. 前期的故事描述,是有一些伏筆的。也有一些細節沒有呈現給觀眾,會讓觀眾全部誤以為是安生就是那個壞孩子,所有的惡作劇也是她做的,所以會覺得她淘氣,她不應該得到愛。到最後回憶以往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七月去做的,她並不是表面上的乖乖女。

  2. 最後的結局是先讓家明以為大家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但其實安生已經因為失血過多而亡。最後為了不讓他們發現,安生寫完小說就去闖盪世界了。

『捌』 青春成長電影的表現方法分為哪幾個類型並對每個類型進行評述

初戀這件小事,和怦然心動,不知道算不算

『玖』 電影《致青春》中佟麗婭扮演的什麼角色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說本身就有很大的讀者群,趙薇首次執導該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外界的關注度從未間斷。人氣美女佟麗婭曾在《新不了情》、《宮》、《煙雨斜陽》等影視劇中有精彩演出,而前段時間隨著《北京愛情故事》的熱播,佟麗婭飾演的冬姑娘「沈冰」受到了更多觀眾的喜愛和認可,人氣攀升,此次其加盟該片,引得大家關注和期待。

《致青春》是講述一群懷著夢想的年輕人在青春中成長的經歷和各自成長的道路。每個人都有逝去的青春回憶,佟麗婭在青春的道路中同樣也經歷很多。她在面對青春的抉擇時,明確地知道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於是毅然放棄已有的工作去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一切從零出發。而在大一期間,佟麗婭就已經開始有機會在外拍戲,不斷鍛煉自己,充實自己,她的青春中記錄的更多是成長與奮斗中的快樂與收獲。

『拾』 如何看待電影《青春派》中賈迪這個角色

賈迪:高三「火箭班」的學生,富二代,喜歡萌妹子曉凡,為了博曉凡的傾心而不惜花重金為其炮製生日驚喜。

雖然在片中成功飾演了一個整天混日子、不用為高考發愁的「富二代」賈迪,現實生活中的演員蔣雪鳴卻是畢業於重點中學北京二中、並考上中央戲劇學院的優等生。談及自己在片中的表現,蔣雪鳴笑說自己並不是「富二代」,也許因為比其他第一次演戲的小演員多了那麼一點點經驗,才讓他與賈迪身上那種自信、驕傲、甚至有點玩世不恭的態度產生了某種共鳴,於是就有了這次精彩的表演。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哦!

閱讀全文

與青春電影中的角色成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在線倫理在線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403
外國電影戰爭片 瀏覽:397
電影英語告別的句子 瀏覽:20
倫理電影高h在線觀看 瀏覽:6
去看電影表情包 瀏覽:50
渡江偵察兵電影女演員 瀏覽:609
倫理電影媽媽的同學 瀏覽:607
黑社會電影國語版高清 瀏覽:245
關於跑步電影的名字 瀏覽:34
科幻片蟒蛇電影 瀏覽:923
已婚男找女同事看電影 瀏覽:896
想叫前任看電影 瀏覽:259
逃學威龍2粵語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92
女主持人拍電影有哪些 瀏覽:759
電影或電視劇里的經典台詞 瀏覽:8
怎麼誇一個電影出品人 瀏覽:655
電影頻道黃埔學生軍 瀏覽:102
電影小人物2021演員 瀏覽:595
辯論賽演員成就電影 瀏覽:324
有什麼新的電影沒有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