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電影故事模式
關於電影故事模式的一般了解如下:
在18 世紀末期,那個時候電影藝術還沒有出現,義大利戲劇家卡洛"柯齊提出了一種理論:世界上的一切戲劇劇情,都可以歸納為36種模式。據說這是在他查閱了從古希臘到當時的所有的戲劇作品而得出的結論,但時間久遠,卡洛柯齊所謂的這36種劇情模式已經失傳,沒有人知道到底是什麼。直到20世紀,法國戲劇家喬治" 普羅第再次試圖還原這36種劇情模式,喬治"普羅第的36種劇情模式與卡洛"柯齊所說的36劇情模式想必不會相同,但他認為,「古今所有的戲劇劇情都不會超出這36種模式。」時至今日,普羅第由戲劇作品歸納出來的這36種劇情模式,依舊廣為流傳,特別是在電影界,尤其是如好萊塢的主流電影界被認為是電影編劇的必讀教材。 在我國,戲劇家洪深先生最早向國人介紹了這36種劇情模式,並且深深的影響著我國的戲劇,電影藝術的發展。 我們先看看這所謂的36種劇情模式到底都有什麼?(由於版本不同,每一種劇情模式後面所舉出的例子會有出入,此處以陳曉玲老師的筆記為准。)
模式1、求告《淘金記》(1925)《關山飛渡》(1939)《星球大戰》(1977)
模式2、援救 《黨同伐異》之「母與法」(1916)
模式3、復仇 《伊萬的童年》(1962)
模式4、骨肉間的報復 《獅子王》(1994)
模式5、逋逃《筋疲力盡》(1959)《邦尼和克萊德》(1967)《天生殺手》(1994)
模式6、災禍《鳥》(1963)《幼兒園》(1983)《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1983)
模式7、不幸《西鶴一代女》(1952)《活下去》(1952)《雁南飛》(1957)《早春二月》(1963)《稻草人》(1983)《末代皇帝》(1987)《芙蓉鎮》(1987)《活著》(1994)《鋼琴師》(2002)
模式8、革命《戰艦波將金號》(1925)《母親》(1926)《農奴》(1963)《黃土地》(1984)
模式9、壯舉《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巴頓將軍》(1970)《計程車司機》(1976)《紅高粱》(1987)
模式10、綁劫 《完美世界》(1993)
模式11、釋迷《公民凱恩》(1941)《後窗》(1954)《放大》(1967)《對話》(1974)《現代啟示錄》(1979)《鳥人》(1984)《誰陷害了兔子羅傑》(1988)
模式12、取求《林家鋪子》(1959)《去年在馬里安巴德》(1961)《星探》(1995)
模式13、骨肉間的仇視《呼喊與細雨》(1972)《亂》(1985)《野戰排》(1986)
模式14、骨肉間的爭競 《高跟鞋》(1991)
模式15、奸殺 《天國車站》(1984)
模式16、瘋狂 《幻覺》(1979)
模式17、魯莽 《飛越瘋人院》(1975)
模式18、無意中戀愛的罪惡《小城之春》(1948)、《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1979)
模式19、無意中傷殘骨肉 《楢山節考》(1983)
模式21、為了骨肉而犧牲自己《神女》(1934)、《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克萊默夫婦》(1979)、《楢山節考》(1983)
模式22、為了情慾的沖動而不顧一切《魂斷威尼斯》(1971)、《卡門》(1983)、《危險的交往》(1988)
模式23、必須犧牲所愛的人 《要熱愛人》(1973)
模式24、兩個不同勢力的爭競(為了戀愛) 《野山》(1985)
模式25、姦淫 《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1979)
模式26、戀愛的罪惡《月亮》(1979)、《蜘蛛女之吻》(1985)、《霸王別姬》(1993)
模式27、發現了所愛的人的不榮譽 《遠山的呼喚》(1980)
模式28、戀愛被阻礙《瑞典女王》(1933)、《馬路天使》(1937)《音樂之聲》(1965)、《畢業生》(1967)、《花邊女工》(1976)、《願望樹》(1976)、《奇怪的女人》(1978)、《莫斯科不相信眼淚》(1980)、《法國中尉的女人》(1981)
模式29、愛戀一個仇敵 《羅密歐與朱麗葉》(1996)
模式30、野心 《美國往事》(1984)
模式31、人和神的斗爭《裸島》(1960)、《羅絲瑪麗的嬰兒》(1968)
模式32、因為錯誤而生的嫉妒 《似水流年》(1985)
模式33、錯誤的判斷 《黑炮事件》(1985)
模式34、悔恨 《德克薩斯州的巴黎》(1984)
模式35、骨肉重逢 《金色池塘》(1981)
模式36、喪失所愛的人《城南舊事》(1982)、《走出非洲》(1985) 戲劇劇情模式與電, 影劇情模式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學者在為藝術、, 敘事以及情節做著分類學的研究。亞里士多德曾將戲劇分為簡單悲劇、簡, 單喜劇、復雜悲劇、復雜喜劇四種基本類型。對於將情節看作悲劇第一要素的亞里士多德來說,這無疑是人類對劇情模式的第一次分類。此後,歌德根據題材, 將劇情分為愛情、復仇等7種類型;席勒也試圖做出自己的分類;柯齊和普羅第根據人物的情感和作品的情境分別將劇情分為36種模式;L"赫爾曼將劇情分為9 大模式;羅伯特"麥基將劇情和類型概括為25種模式。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亞里士多德、歌德、席勒,還是柯齊和普羅第都是在對戲劇劇情模式作出分類,只有到了赫爾曼和麥基才開始真正對電影劇情模式進行分類,但是赫爾曼和麥基都沒超越普羅第所作的分類的高度。電影與戲劇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但作為敘事藝術而言,電影和戲劇應該是最為接近的姊妹藝術。西方電影史上梅里愛的「銀幕戲劇」的美學觀念,中國電影史中的「影戲」傳統,都表明早期的電影就是戲劇的銀幕再現。所以早期電影的情節和戲劇的情節模式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隨著電影藝術和戲劇藝術的發展,電影和戲劇藝術本身在情節觀念上的差異就表現出來。
戲劇從誕生之初就將情節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觀眾看戲實質是看情節,看故事。電影則不同,由於電影的元素和藝術手段眾多,電影在誕生之初,並沒有把情節看得如此重要,這才產生了以盧米埃爾兄弟為先驅的紀錄電影。20世紀50、60年代法國「新浪潮」之後,世界電影出現了「淡化情結」的傾向,甚至出現了標榜 「無情節」的現代派電影。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強調情節的「完整」性,西方古典主義時期,強調戲劇創作的「三一律」原則,這些都制約著戲劇情節的發展。直到歐洲浪漫主義的出現,才開始沖破「三一律」的陳規舊俗,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再受到限制,才使得戲劇情節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西方十九世紀末期開始出現的現代派戲劇,以及20世紀5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荒誕派戲劇,嚴重動搖了自古希臘以來的戲劇情節觀念。普羅第在總結36種劇情模式的時候,想必還沒有感受到 20世紀20年代歐洲的先鋒派電影運動和先鋒派戲劇運動交相呼應的盛況,所以他的36劇情模式還是由歐洲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戲劇總結出來的。應該說,普羅第的36種劇情模式,是對古典主義以及浪漫主義戲劇的劇情模式的一次很好歸納和總結。在西方現代派戲劇和現代派電影出現之前,戲劇劇情模式和電影劇情模式差別不大。由於戲劇的悠久歷史,戲劇劇情模式遠比早期電影豐富,在20世紀50、60年代以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電影劇情都可以涵蓋在36種劇情模式之內。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現代主義電影作品的出現,36種劇情模式無法再涵蓋所有的電影劇情模式。就是針對戲劇本身而言,36種劇情模式也無法涵蓋《等待戈多》、《青鳥》、《瓊斯皇》、《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等這類戲劇作品的情節模式了。
日本劇作家鬼頭麟兵這樣評價36種劇情模式:「這種情境是公式不能套用,必須由內容本身產生出新的情境。它實際上的參考價值還值得懷疑,實際作品並非只是單獨一個局勢而是由其中幾種適當地組織在一個戲里的。」36種劇情模式對電影劇作的貢獻,集中體現在美國電影,或者說是美國類型電影中。盡管鬼頭麟兵懷疑 36種劇情模式的參考價值,但在20世紀30、40年代,它的確對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做出過巨大貢獻。當時的美國是類型電影的天下,共計拍攝了近 7000部影片,分為喜劇片、西部片、強盜片、音樂歌舞片等幾大類型,這些類型電影大都是在36種劇情模式指導下生產的,而且都在36情節模式之內。在電影藝術高度發展的20世紀70年代,美國電影劇作家L"赫爾曼結合美國電影,將36種劇情模式概括為9大劇情模式:1、愛情;2、飛黃騰達;3、灰姑娘式;4、三角戀愛;5、歸來;6、復仇;7、轉變;8、犧牲;9、家庭。 赫爾曼認為自己的9種劇情模式同樣可以「包羅人類的全部感情和戲劇動作」。他的劇情模式分類針對美國電影,大大簡化了36種劇情模式。 一下是課上分析的一些突破36種情節模式的影片,事實上,自從20世紀中後期,或許可以以法國電影新浪潮為標志,越來越多的影片都不是36種劇情模式所能概括的了。但這36種劇情模式在今天仍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所涵蓋的劇作法的一些技巧,仍然是當今廣大編劇樂此不疲的花招。在當今中國,這種技巧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了電視劇的創作中。
《八部半》(1963)片中片的結構方式,夢境與現實雜亂無章的組合。
《紅色沙漠》(1964)淡化情節的純視覺敘事,色彩成為敘事的第一要素。
《安德烈,魯勃廖夫》(1966)雙重視點的敘事方式,主人公既是事件的參與者,又是事件的目擊者。紀實、象徵、隱喻融入敘事。
《穿越歐洲的特快列車》(1966)戲中戲的套層結構方式,在敘事和故事兩個層面之間自由往返。
《資產階級審慎的魅力》(1972)夢幻、想像、象徵、隱喻構成影片敘事的主體。
《名譽》(1980) 群像人物,散點式的敘事方式。
《風櫃來的人》(1983) 平淡無奇的故事講述平淡無奇的人物。
《人生交叉點》(1993)(又名《捷徑》)完全放棄完整的情節線索,平行穿插結構七、八組彼此不相關人物的日常生活片斷。
《低俗小說》(1994)三個互相交叉又各自獨立的故事構成影片的敘事段落。無中心情節線,影片的結尾回到影片的開頭。
《暴雨將至》(1994)看似古典的三段式結構,卻無視常規的時空順序,影片的開頭即是結尾。時空看似環形,卻無法縫合。敘事無時間先後順序,卻有因果必然聯系。
《煙》(1994)看似毫不相乾的普通人的生活,構築成一幅奇特的人生畫卷。
《重慶森林》(1994)兩個毫不相關的男人,三個毫不相乾的女人,四段新奇的愛情故事。
《三輪車夫》(1995)混合了東、西方的電影表現元素,用極端化的情景和風格化的視聽語言隨意講述一個非理性的故事。
② 影像中的正義——從電影故事看美國法律文化
《肖申克的救贖》 中國人一般把它歸入其中,其實跟法律沒什麼關系 《死囚之舞》
③ 怎麼理解「電影首先要把故事講好」
舉個例子吧。
《路邊野餐》在文本層面斷裂了或者說文本丟失了,但依然不影響它是近年來中國最好的電影。
應該沒有之一。
當年批評《太陽照常升起》好像也是這個調調,後來《一步之遙》也是這個調調。
我覺得國內的話,姜文是深受其害的導演。畢竟國內最好的導演之一老被這樣的一句話批評,實在可惜。
這里「故事」的含義是題目中的,從某種程度來說《路邊野餐》用極其優秀的手法講訴了一個好故事。
雖然整句話是錯的,但並不是毫無道理。我試圖理解這句話的潛意思是,「類型電影需不需要講好故事」。從這個層面來說,我覺得這句話不夠完整,應表述為 「類型電影應該先滿足類型元素,在此基礎上把故事講好可以使其優秀。」
至於 「 如果一部戲連完整的故事都沒有 那再好的拍攝手法和演技 也只是在炫技 於事無補」 這樣的說法,我覺得太狹隘了。
《穆赫蘭道》算是完整的故事么? 《真實》(2014,法國)算是完整的故事么?
都不是,他們都是表現一個生活的片面,言有盡而意無窮也是一種審美,因為對於很多哲學化的東西,道不明是常態的。
世界上不僅僅有麥基的《故事》,也有德勒茲的《時間—影像》,《運動—影像》。
請大家包容看待。
補充:關於題目中的電影本質問題,我覺得沒有絕對的答案,但從觀眾的層面來說,電影最重要的是什麼,電影最重要的是給觀眾一種生活的體驗,講故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④ 電影講好一個故事的標準是什麼
很多電影講的都是一個故事,有的導演用直敘的方式,有的導演用倒敘的方式,有的導演用插敘的方式,無論什麼樣的方式都能把故事講清楚,但是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才是一個學問。那麼,電影講好一個故事的標準是什麼?
1、這個故事要給人思考的空間
電影里講的故事,不僅僅要求把故事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把人物關系理清楚,一個好的故事更要給觀眾思考的空間,去引導觀眾思考人生、認識世界,去發揚真善美、去懲治罪惡。如果一個電影的故事講完了,觀眾沒有受到任何一點啟發,即便整個電影攝影華麗、場面壯觀,這個電影都是失敗的,因為它沒有留下東西,沒有給人觀念的沖突。
對於電影來說,要講好一個故事,要採用正確的敘述方法,故事要完整有邏輯性,在故事的最後,能夠帶給觀眾思考的空間,掌握住這三點,才能講好一個故事。
⑤ 外國電影故事
說詳細一點,《海神號》是船被海浪打翻了,而不是船發生火災
⑥ 尋一部法國電影,故事內容是有關外公和外孫女的親情故事
《秋天的太陽》 Soleil d'automne (1992) (TV)
1992年第四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 最佳電視劇 《秋天的太陽》
除了這個獲獎信息,其它的什麼都搜不到。
⑦ 求一部法國電影故事是中國解放軍攻佔巴黎的
電影名字
中 國 解 放 軍 占 領 巴 黎
⑧ 求一部法國電影片名!是由很多小故事組成的!其中也有愛情故事。
《雲上的日子》
⑨ 急需!!!電影創作的四種方式,即故事、直覺、思想、特徵創作法,舉例分析,急!!!
sb
⑩ 電影人生所採用的三種故事模式詳細一點
摘要 1.高加林被擠出教師行業以勞動來緩解內心的痛苦憤懣。